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内涵

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1502班学生姓名:谢佳敏

摘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本文将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探究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内涵表现

一、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

无功利,是指人类的文学活动不追求实际利益的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康德认为“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有任何利害的。”“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额鉴赏判断了。”1这一“审美无功利说”承认了美感的无功利性,而否定了它的功利性。而王国维“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的观点,就深受康德审美无功利论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文以载道”的旧文艺工具论,还是对于同时期梁启超等人服务于政治改良的新文艺工具沦,王国维均表示了不屑。他提出美之性质在于“可爱玩而不可利用”,“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哲学与美术是已。天下之人嚣然谓之日‘无用’,无损于哲学、美术之价值也。”2

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中国古代

的“虚静”观,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虚”是摒弃一切杂念,“静”是指停止的,没有声音,“虚静”就是虚空宁静,进入一种无功利的创作境界。刘禹锡说“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乎词。”就是说当创作者进入犹如佛门禅定的离欲状态时,万千景物可以返照于心,作者可以捕捉到生动的景象,然后用文词表现出来。陶渊明的《饮酒》中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就是在某个时刻,进入了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传达出“静穆淡远”的美感,这就是无功利的境界。

但是,如果由此而认定文学是无功利的,那就片面抹杀了文学同社会经济、

政治、道德的关系。文学的无功利性背后还存在着某种功利性。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就带有功利化的倾向。孔子是这种文学风教论传统的开创者之一,其《论语·阳货》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强调《诗经》的风教作用。而《礼记》也指出:“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诗”的创作,本身是无功利的,但是却间接的承担起了“教化”的任务,因此带上了功利的色彩。这种“风化论”在后代也进一步演化出“文以载道”等相关理论。同样的,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乐用一体”。“诗人的目的在于既给人利益又使人愉悦,或把快乐与实用融为一体。”

功利论在要求文学服务于社会实际利益方面,有其合理性,但如果是片面突出教育或者别的因素而扼杀了快乐因素的话,文学的特性也就可能失去了。比如明清的八股文,只是有利于公正选才的考试文体,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学术、思想方面的价值。封建统治者是为了禁锢思想,利于统治,应试者是为了考取功名,创作是纯粹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其内容空疏,只一味精通程朱理学家所信奉的孔孟之道。这样的创作,是不可取的。

由此看来,我们不能片面地说文学是功利的,或者非功利的,因为任何非功利的背后都存在着某种功利性,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这一点正是从目的层面显示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二、文学既是形象的又具有理性

文学的形象性是指作家以感性经验为基础,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通过形象的生成、运动、组合和创造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俄国文艺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曾经说:“一个感受力比较敏锐的人,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当他在周围现实世界中,看到某一事物最初事实时,他就会发生强烈的感动。他当然还没有在理论上解释这种事实的思考能力,可是他却看见了这里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特别的东两,他就热心而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事实,把它摄取到自己的心灵中来,开头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形象,加以孕育,后来就使它和同类的事实和现象结合起来,而最后终于创造了典型。”3因此,文学创作最綦本的和最初的思维方式常常是形象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也说过“从来不是从观念,而永远是从形象出发。”

形象是文学本身的存在方式,是依靠直觉呈现出整体性世界。但文学只靠形象是不够的,还需要理性。表面上看来形象与理性无关,它并不需要概念化地判断、推理。但实际上,无论是作家创作还是读者欣赏,都有理性因素的介入。具体来讲,构思主题、收集素材、选择对象、安排情节、寻找结构、推敲语言,都围绕着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把握。而读者的阅读与欣赏同样也是建立在其对纷纭世相的判断把握的基础之上。可以说,使用语言来呈现形象,选取形象来表情达意,本身就是理性的某种展现方式。4如中国古代文论家刘勰所说“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强调“思与境偕”,就是说文艺的思维方式是和具体的事件、物象联系在一起的,化思维为景象,化情思为景物,寓思于景,用各种“象”来说理,作者不能直接把自己的思想见解像口号似的喊出来,而要在不知不觉的描写中让这些思想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5这就要求诗人把理性的意图隐藏在艺术形象之中。

又比如贾平凹的《丑石》中,先侧重于“形”,写丑石的丑,后侧重于“质”,写丑石的美。先具体而后抽象,先弥散、简朴而后凝集、深邃。作者写在众人眼中一无是处的“丑石”,在天文学家来后,变成了一块“美石”,设置了一个跌宕的突转,用昔日之丑来反衬今日之美,从而提炼出“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哲理性认识。这正是作者通过理性构思所设计的,若没有先前多方面铺垫它的“丑”,又如何起到后面出人意料的作用呢?当然除了对于情节的提炼,结构的安排进行构思需要理性,对主题的开掘与评价也需要理性。其一,从人才学的角度看,文章中的丑石应该说象征着作者所要赞颂的一种人,一种思想。看到这块丑石,我们就会联想起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却默默无闻,至今尚未被“伯乐”发现的人们,就会联想起那些曾蒙受不白之冤,却仍自强不息忍辱负重跟命运拼搏,为国为民立功的人们。其二,“美”与“丑”,这是一对观念形态的孪生兄弟。在天文学家的心目中,“它是以丑为美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是一定条件下物极必反的科学哲理在丑石问题上的反映。文章中的丑石,它被埋没时的“平凡”与被发现时的“伟大”,就存在着相对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这就是“伟大”出于“平凡",“平凡”之中包孕“伟大”的哲理。这篇散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性思考,人们可以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品味而深切地领悟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