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痹汤治疗肩周炎
治肩周炎最好的药是什么-
![治肩周炎最好的药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9fd68b751e79b89680226bf.png)
治肩周炎最好的药是什么?凡是会威胁到人体健康的疾病都是需要提高警惕的,更何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导致各种疾病经常可见,像肩周炎就是不可忽视的。
此时不仅需要及时察觉还要做好治疗的准备工作,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很关键的,那么治肩周炎最好的药是什么呢?中药处方一【辨证】筋骨劳损,营卫俱虚,气血瘀滞,经脉受阻。
【治法】调营卫,行气血,舒筋络,止疼痛。
【方名】蠲痹汤加味。
【组成】炙黄芪15克,当归15克,姜黄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3枚,川芎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没药10克,续断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药处方二【辨证】正气不足,风寒之邪外束,营卫失和,脉络内阻。
【治法】通经活络定痛。
【方名】活络定痛汤。
【组成】穿山2克,没药10克,土虫1克,甲珠10克,川椒10克,蜣螂虫10克,露蜂房15克,乌蛇15克,羌活15克,威灵仙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中药处方三【辨证】寒邪祛瘀,痹阻经络。
【治法】温经散寒,化痰祛瘀。
【方名】阳和活络汤加减。
【组成】麻黄5克,白芥子10克,熟地15克,桂枝10克,甘草3克,炮附子10克,姜黄6克,淫羊藿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制乳没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中药处方四【辨证】肝肾两虚,痹阻关节。
【治法】滋补肝肾,温经通络。
【方名】三痹汤加减。
【组成】羌活12克,党参12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狗脊10克,熟地15克,黄芪15克,白芍10克,细辛2克,蜈蚣2条,川芎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治肩周炎最好的药是什么也都很清楚了。
在服药期间一定要遵守治疗原则,更要做好生活防护措施,适当的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不要过度劳累等,都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也能改善人体健康状态。
三痹汤加减治疗痹证验案3则
![三痹汤加减治疗痹证验案3则](https://img.taocdn.com/s3/m/002dad93ba0d4a7303763a22.png)
三痹汤出自《妇人大全良方》一书,系南宋医学家陈自明创制,组成为黄芪、人参、杜仲、川续断、茯苓、全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川牛膝、桂心、细辛、秦艽、川独活、防风、甘草。
三痹汤本用治妇人产后痹证等,而笔者今于骨伤科临床中用其治疗痹证患者,亦获得佳效,现举验案3则如下。
1 肩关节周围炎李某某,女,60岁。
2017年11月10日初诊。
患者因“右肩部疼痛2月,加重1日”来诊。
患者2月来右肩部疼痛不适,无法抬起,口服止痛药后疼痛稍有缓解,但是右臂日感沉重,日常起居以及家务活都难以正常进行,昨日阴雨天气,气温下降,自觉疼痛加剧遂来就诊。
患者平素体质虚弱,近2月来纳差乏力,夜寐不安,二便可。
舌质红苔白腻,脉濡缓。
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辨证为素体亏虚,风寒湿之邪侵袭机体,经络阻滞,气血不畅。
治以温补肝肾,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用三痹汤加味治疗。
处方:黄芪12g,党参12g,细辛3g,独活6g,防风6g,川芎6g,熟地黄15g,茯苓12g,杜仲12g,秦艽12g,全当归12g,炒白芍10g,桂心6g,川牛膝6g,甘草3g。
14剂。
水煎服,每日1剂。
11月23日二诊:患者诉右肩部疼痛明显减轻,肢体重着感略减,纳食不佳,此乃风寒之邪渐散,而脾虚失运,湿气较盛。
原方加用防己10g、薏苡仁15g、苍术6g。
14剂。
12月10日三诊:患者诉右肩部疼痛显著缓解,肢体重着感不显,纳食可,日常家务及起居生活正常。
上方继进10剂。
嘱咐其适当功能锻炼,配合热敷。
近日随访,未见复发。
按: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由风、寒、湿三种邪气入侵机体,阻滞经络,致使气血不畅引发疼痛,以三邪合而为痹多见,临床常出现筋骨肌肉与关节疼痛麻木、肢体重着及屈伸不利等症状。
本案患者素体亏虚,近来右肩部疼痛不适,阴雨天加重,活动不便,结合舌苔脉象,此为正气虚弱,风寒湿邪趁势侵袭机体,导致筋脉阻滞、气血不通引发疼痛。
选用三痹汤原方去续断,改生地为熟地。
治疗肩周炎的十大药方 肩周炎的治疗中药秘方
![治疗肩周炎的十大药方 肩周炎的治疗中药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d566b1666bd97f192279e9e8.png)
治疗肩周炎的十大药方肩周炎的治疗中药秘方发布时间:2015-01-15 来源:网络收集作者:中医网络现在很多的白领们都有一个职业病——肩周炎。
患有肩周炎抬臂是疼痛无比,需要我们加强锻炼。
另外,小编为大家介绍十个治疗肩周炎的中药方子:中药处方(一)【辨证】久伤入络,筋肉失养。
【治法】活血养血,舒筋通络。
【方名】舒筋养血汤。
【组成】当归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鸡血藤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6克,蜈蚣6克,橘络6克,黄芪15克,细辛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辨证】寒邪祛瘀,痹阻经络。
【方名】阳和活络汤加减。
【组成】麻黄5克,白芥子10克,熟地15克,桂枝10克,甘草3克,炮附子10克,姜黄6克,淫羊藿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制乳没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中药处方(三)【辨证】肝肾两虚,痹阻关节。
【治法】滋补肝肾,温经通络。
【方名】三痹汤加减。
【组成】羌活12克,党参12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狗脊10克,熟地15克,黄芪15克,白芍10克,细辛2克,蜈蚣2条,川芎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四)【辨证】寒凝血滞,兼有气虚。
【方名】肩凝汤加味。
【组成】黄芪30克,川草乌各9克,当归30克,丹参30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羌18克,生地30克,香附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五)【辨证】筋骨劳损,营卫俱虚,气血瘀滞,经脉受阻。
【治法】调营卫,行气血,舒筋络,止疼痛。
【方名】蠲痹汤加味。
【组成】炙黄芪15克,当归15克,姜黄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3枚,川芎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没药10克,续断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药处方(六)【辨证】肝肾亏损,风湿痹阻,经络凝滞。
27.蠲痹汤治疗肩周炎(肩痹)
![27.蠲痹汤治疗肩周炎(肩痹)](https://img.taocdn.com/s3/m/f169d6f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3.png)
27.蠲痹汤治疗肩周炎(肩痹)2017-08-25张某,女,56岁。
2017年7月14日初诊。
自诉清晨起床,突感左侧肩关节疼痛难忍,痛处固定不移。
左手活动不利,穿衣抬举维艰,用力抬举则疼痛加剧。
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紧。
诊断:肩周炎(肩痹)。
辨证:营弱卫虚,寒湿偏盛。
治法:益气和营,祛风散寒,除湿通痹。
处方:蠲痹汤化裁。
用药:黄芪30克,防风10克,白术20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白芷1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姜黄8克,元胡20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4枚为引。
7剂。
日服1剂,水煎2次服。
服药后左肩疼痛大减,能勉强抬举穿衣、取物。
效不更方,再进7剂,不日而愈。
肩周炎,中医称为“肩痹证”或“肩凝证”。
因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又称五十肩,发病多以风寒侵犯,又称冻结肩。
痹者,气血痹阻不通也。
《内经》有云:“痛则不通,不通则痛”。
究其原因,《内经·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本案寒偏胜为痛痹。
此病之发生,与气候条件、生活环境、饮食起居、个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密切相关。
三伏期间,人们高温难耐,乘凉饮冷,用空调、吹风扇,昼夜不休,营虚卫弱者发生此病,屡见不鲜。
《素问》认为:“饮食居处,为其病本”。
《素问·逆调论》也云:“营虚则不仁,卫虚则不用”。
患者营卫两虚,风、寒、湿三气杂至则痹痛不已、活动不利。
方中黄芪、防风、白术益气扶正,增强抗病能力;桂枝、羌活、防风相配疏风散寒,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桂枝配当归、芍药、元胡和营活血,温经通阳;姜黄理血中之滞,祛寒湿佐之;桂枝、芍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诸药合用,共成营卫兼顾,祛风散寒、除湿通痹之功而获良效。
三痹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三痹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390b8688dd88d0d233d46af8.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痹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三痹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其原料中的几种中药材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桂心华阴细辛人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三痹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其原料中的几种中药材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桂心华阴细辛人参白茯苓当归白芍药甘草各30克秦艽生地黄川芎川独活各15克黄耆川牛膝各30克
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各3克甘草(炙)桂心防己防风乌头(炮)各1.5克细辛(三分,约合0.9至1克)生姜3片红枣2枚【功能主治】治风寒湿气合病,气血凝滞,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不拘时热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防风9克,羌活9克,秦艽9克,苡米30克,当归12克,制川草乌各4.5克,甘草4.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散寒除湿。
主风寒湿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失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保朝方
看完了上文关于三痹汤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对三痹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服用三痹汤的时候,应该按照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三痹汤的药效。
生活常识分享。
刚桑相济手法合三痹汤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刚桑相济手法合三痹汤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f762328aaea998fcc220eb1.png)
生物 医 学 工程 与 临床 ,0 6,0 4)2 22 5 2 0 1 ( :4 -4 . ( 稿 日期 : 0 460 收 2 7 1-8) 0 作者简介 : 吴周虎( 93 ) 男,9 6年毕业 于东南大学医学院, 16 一 , 18
副 主 任 医师 。
合并其他 器官的病 变 , 防溃疡 的发 生是一 项长期 艰苦 的系 预 统工程 , 涉及到多个学科 , 必须有持之 以恒 的准备 。医护人 员 应对患者进行 深入 的宣传教育 , 增强 自我保护意识 , 到早 预 做
防、 早发现 、 早求医 、 早治疗 , 积极治疗糖尿病 , 格控 制血糖 。 严 减少 肢体摩擦 , 禁用温 度过 高操 作 , 发现 皮肤破溃及 时处理 , 避免致创面扩大 。对不 明原 因的皮肤感染 , 及时监测血糖 , 以 免延误治疗 。
参考文献 :
[ ] 陆树 良. 尿病 合 并创 面难愈 的机 制及 治疗手段 的研 究进展 1 糖
实 用 医 技 杂 志 20 0 7年 9月 第 1 第 2 4卷 5期 ( 刊 ) J M 旬 P T,Spe e.20 V l1 N . 5 I u dE eyT ID et mbr 07, o_4. o2 (s e vr e s I
劳损 、 肩部外伤史 , 或气血不足 、 复感受风寒湿所致 ; 好发年龄 5 O岁左右 ; 肩周疼 痛 , 以夜 间为甚 , 气变 化及 劳 累后加 剧 ; 天
2.5,蠲痹汤(杨氏)加减治疗肩周炎
![2.5,蠲痹汤(杨氏)加减治疗肩周炎](https://img.taocdn.com/s3/m/063dc89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6c.png)
2.5,蠲痹汤(杨氏)加减治疗肩周炎一,吕氏以蠲痹汤加减为主,治疗上肢风寒湿痹115例。
1,若疼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舌苔薄白,脉浮等,属风胜之行痹,选加秦艽、海风藤、络石藤等祛风通络药物,并加重方中祛风药物的剂量。
2,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寒痛增,得热痛减,舌苔薄白,脉弦紧等,属寒胜之痛痹,选加草乌、细辛、白芷,麻黄、附子、等温经散寒药物。
3,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肢体沉重,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濡缓等,因湿胜之着痹,选加薏仁、防己、苍术等祛湿药物。
结果46例痊愈(诸症消失,追访未再复发),占40%;38例显效(诸症消失,偶因工作过劳,遇阴雨天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之时,仍感屈伸不便、轻微疼痛),占33.4%;26例有效(疼痛明显减轻,其它症状亦有所改善,但尚未能完全消除),占22.6%;5例无效(疼痛毫无减轻或反而增剧,其它症状亦无改善),占4%。
总有效率96%。
二,姜氏以本方为主,治疗漏肩风56例,1,若肩部畏寒较剧者加桂枝、制川乌、草乌;2,肩部痛甚者加没药、乳香;3,病肩屈伸严重受限者加木瓜、防己;4,气虚者重用黄芪;5,血瘀者加红花、桃仁;6,肾阳虚者加补骨脂、巴戟天、肉苁蓉。
结果治愈32例(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完全消失,肩臂伸展、摇动无疼痛),占57.1%;有效u例(肩臂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善,但有时仍有轻微疼痛),占19.7%;无效13例(自觉症状和体征有轻度好转或无变化,肩臂活动仍受限),占23.2%,总有效率达76.8%。
三,涂氏以本方为主治疗肩周炎52例。
1,若痛甚者加威灵仙、乌药、没药;2,寒甚者加制川乌。
7天为1疗程。
经治疗60天后,肩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1年后不复发为痊愈,计45例,占86%;疼痛消失,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或疼痛和功能障碍有改善为好转,计7例,占14%L3j。
四,李氏以本方加桂枝(或桑枝)、透骨草?,为主,治疗肩周炎50例。
1,若痛在右肩者,重用黄芪或四君子汤;2,痛在左肩者,重用当归或四物汤;3,兼项背痛者,合葛根汤;4,兼患侧头颈痛者,合小柴胡汤;5,整个手臂均疼痛或麻木无力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或当归四逆汤;6,遇寒痛增者,合乌头汤;7,夹痰湿者,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或青州白丸子;8,有热者,加桑枝、秦艽、忍冬藤;9,有外伤史者,酌加活血化瘀通络之品。
三痹汤历史沿革及现代应用进展-郭玉岩
![三痹汤历史沿革及现代应用进展-郭玉岩](https://img.taocdn.com/s3/m/dd727e8367ec102de2bd89e1.png)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 59 ]
[ 60 ] [ 61 ]
陈士铎 . 石室秘录 [ M ] .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1-32. 郑国华,谌海英,禇剑锋,等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 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 J ] . 中医杂志,2012,53 ( 2 ) : 117-121. 周爱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观察[ J ] .北 京中医药,2004,23 ( 4 ) :219-220. 黄小燕,刘中勇 . 从肝论治冠心病心绞痛 [ J ] . 江西中医药大 学学报,2014,26 ( 1 ) :19-22. 杨晓艳,刘中华 . 从肝论治冠心病心绞痛 [ J ] . 河南中医, 2013,33 ( 5 ) :719-720. 解民 . 从肝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 J ] . 吉林中医药, 2002,22 ( 4 ) :5. 王国生 . 卢尚岭从肝论治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研究 [ D ] .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秘红英,魏聪,李红蓉,等 . 基于贝叶斯算法的吴以岭教授治 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案分析研究[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8,38 ( 5 ) :534-538. 管喜文,龚传美,李松风,等 . 四逆散对 31 例冠心病早搏者的 作用研究 [ J ] .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 ( 4 ) :37-33. 王行宽,肖瑄 . 心痛灵Ⅱ号对结扎冠脉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 护作用 [ J ] .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 ( 6 ) :363-364,352. 张京春 . 陈可冀学术思想及医案实录 [ M ] . 北京:北京大学 医学出版社,2007:225-227. 王英,刘晶晶,贾连群,等 . 从胆固醇代谢理论探讨肝失疏泄 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 [ J ] . 辽宁中医杂志,2016,43 ( 11 ) : 2284-2286. 薛一涛,刘伟,苏文革 . 浅析冠心病情志因素与血管内皮功 能的关系 [ J ] .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 ( 3 ) :134-136. 梁健,张欢,张颖,等 . 从肝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讨论 [ J ]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 ( 9 ) :153-156.
千古名方——肩痹汤
![千古名方——肩痹汤](https://img.taocdn.com/s3/m/55fb40e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7.png)
千古名方——肩痹汤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治疗肩周炎的千古名方
药物组成:桂枝10g,防风12g,羌活12g,当归15g,白芍20g,川芎10g,桑枝20g,葛根20g,甘草10g。
➕加减法:风寒湿型加细辛5g,苍术15g,灵仙12g;气血亏虚
型加黄芪30g,熟地15g;瘀血阻络型加红花10g,桃仁10g;疼痛较甚者加乳香10g,没药10g。
用法:水煎煮2次,取汁合用。
早、中、晚各服一次,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功能:祛风散寒、养血通络。
✅主治: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注意事项:孕妇及儿童禁服。
方解:肩关节周围炎属于中医学“痹”、“肩凝”范畴,认为本病是因人到中年、正气不足、气血亏虚、筋脉失养、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侵袭肩部、气血凝滞、经脉拘急、脉络不通而发病。
方中以桂枝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为君药,羌活祛风除湿、善解上肢痹痛;防风祛风胜湿、解痉止痛;当归、白芍、川芎养血通络,以上五药共为臣药;佐以桑枝、葛根通络解痉,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共用以达祛风散寒、养血通络的功效。
运用体会:该方主要运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所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功能受限等症,在服药的同时应指导患者加强患肩的功能煅练。
本方还适用于治疗外伤性肩周炎、岗上肌腱炎、肩袖损伤、肱二头肌肌腱炎等肩关节疾患。
针灸推拿结合三痹汤加减治疗肩周炎158例
![针灸推拿结合三痹汤加减治疗肩周炎158例](https://img.taocdn.com/s3/m/02cd0af00242a8956bece4ef.png)
之经 , 因此取 曲 池 、 三 里 、 俞 、 枢 、 海 以行 气 活 足 脾 天 血
血 。“ 为血 之帅 ” 取 气 会膻 中 和气 海 穴 , 气 , 以达 补 气 调
[] 闫跃 东 , 金 花 . 黄 鹰 虫 胶 囊 治 疗 黄 褐 斑 疗 效 观 察 . 国皮 6 王 大 中
—外 墓 治 中国民间疗法
CH N ’ N T R A H Jn 2 1 o 2 o 1 i A S A U OP T  ̄ o . 0 2 V l 0 N .
积 废 物 , 补 肝 肾气血 _ , 有 祛瘀 生 新作 用 ; 三 里 、 滋 4还 ] 足 三 阴交 健脾 化 湿 、 补气 生 血 ; 曲池 、 血海 养 血祛 风 。诸 穴 合 用 , 和气 血 , 根 本上 调节 人 体 的神经 系统 、 调 从 内分 泌
从本 组研 究 结 果 看 , 郁 气 滞 组 较 另 外 两 组 疗 效 肝
- I ]白炜 玮 , 银 香 , 磊 . 5年 来 针 灸 治 疗 黄 褐 斑 的 概 况 . 1 曹 焦 近 江
苏 中 医药 , 0 8 4 ( ) 8 . 2 0 , 0 9 :9
[] 中 国 中西 医 结 合 学 会 皮 肤 性 病 专 业 委 员 会 色 素 病 学 组 .黄 2 褐 斑 的 临 床 诊 断 和 疗 效 标 准 (0 3年 修 订 稿 ) 20 .中 华 皮 肤 科 杂
系统 、 消化 排 泄 系统 的平衡 运作 , 斑消 症愈 , 终达 到 淡 最 斑 及 去斑 的 目的 。耳 穴作 为 人体 的一 个全 息 胚 , 有 整 具
生 , 互转 化 , 相 需要 较 长 时 间 的调 理 方 能 见 效 。另调 经
三痹汤现代临床应用
![三痹汤现代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cc49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2.png)
三痹汤现代临床应用三痹汤是传统中医药中的一种经典方剂,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
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三痹汤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本文将对三痹汤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三痹汤的药方组成三痹汤是由细辛、独活、羌活、熟附子等草药组成的。
这些药物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症导致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其中,细辛具有辛温解表、疏散风寒的功效;独活、羌活能够温经祛湿、舒筋活络,熟附子具有祛寒止痛的作用。
这些药物相互配伍,可以互相增强药效,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二、三痹汤的现代临床应用1. 风湿痹症三痹汤在治疗风湿痹症方面表现出色。
中医认为,风湿病由寒湿邪气侵袭所致,形成痹症疼痛。
三痹汤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临床上,常常将三痹汤与其他药物结合应用,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2. 神经性疼痛三痹汤还常用于神经性疼痛的治疗。
神经性疼痛常常伴随着神经末梢的过敏性症状,如烧灼、刺痛、电击样痛等。
三痹汤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神经性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神经性疼痛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适量调整用药剂量,以取得最佳疗效。
3.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常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
三痹汤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时,可以通过温经祛寒、舒筋活络的作用,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在临床实践中,三痹汤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三、三痹汤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尽管三痹汤在临床中有较好的疗效,但仍需注意其服用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三痹汤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遵循医嘱用药。
患有消化道疾病、过敏体质者应慎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同时,应避免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加快疗效。
肩周炎速效方:肩痹汤
![肩周炎速效方:肩痹汤](https://img.taocdn.com/s3/m/423c482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e.png)
肩周炎速效方:肩痹汤肩周炎是西医病名,相当于中医的肩痹;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的发生,多是本虚标实,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气侵入肩部经络所致;葛氏治此病,通常是先以“肩痹汤”一至三剂,以迅雷之势疾驱诸邪,此为治标;再以扶正固卫之法缓缓疗之,此为治本;在此,将此法此方与同道分享,亦愿诸同道不吝赐教。
肩痹汤制川乌6(另包,先煎40分钟)当归12 川芎12 炒白芍12 羌活9 桂枝6 延胡索12 陈皮9 生甘草3 生姜(鸡蛋大一块,切薄片) 水煎服,日一剂;服用本方治疗肩周炎,有以下几个要点必须注意:一、方中的“制川乌”一味药,虽然已经过炮制,仍有一定毒性,因此必须先煎煮此药,凉水放入制川乌,煮到水开后,保持水开状态再煮40分钟,毒性就基本消除,而药效却得到增强。
此时放入其它药材一起煎煮,很快水再次烧开,盖上盖子,调成小火保持沸腾状态,10分钟后起锅,滤出药汤备用。
再加凉水煮第二次(无须先煎),煮至水开后盖上盖子调成小火保持沸腾状态,15分钟后起锅,滤出药汤,与第一次汤药合在一起,一次服完,一日一剂。
二、本药方药性峻猛,应当在吃饭后1~2小时服用,不应空腹服用。
三、本药方服药后,全身(尤其是上半身)的经络、皮肤毛孔全部被打开以驱除病气,此时如受凉,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在服药后三小时内,应当避风、避寒、避凉水以及冷饮;四、本方用药一片温热,因此用于肩周炎有肩部、颈部寒冷、僵硬、疼痛、关节活动不便者,往往神效,但是一定不要用于肩部或关节有红肿热痛的病人,否则就是火上浇油了。
五、本方最多只可连用三日;在实际治疗中,往往一至二剂便可完全消除疼痛。
肩周炎服用以上药方一至三剂后,寒冷、疼痛症状往往便完全消除,然而如果身体正气不足,便往往可能反复发作,因此,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才是彻底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
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一方面可服用下面的药方“实卫汤”,另一方面,常作运动和锻练是必须的;“动则阳生”,经常运动,正气充足,即使受了寒,也不会发展成肩周炎或其它风湿疾病了。
热敏灸配合三痹汤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热敏灸配合三痹汤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5119bacec3a87c24028c443.png)
热敏灸配合三痹汤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作者:李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7期【摘要】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三痹汤治疗肩周炎的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3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热敏灸治疗,观察组采用热敏灸配合三痹汤治疗。
3周后,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3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4.62%和8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热敏灸;三痹汤;肩周炎;疼痛肿胀;肩关节功能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肩部活动障碍,对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具有较大影响。
本院近两年采用热敏灸配合三痹汤加减治疗肩周炎65例,获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将山东省沂源县中医医院院2011年9月至到2013年1月收治的130例肩周炎患者纳入本研究,均符合《临床骨科学》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1]。
将13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38例;年龄40~76岁,平均(58.1±6.7)岁;病程2月~6年,平均(2.4±1.1)年。
对照组男29例,女36例;年龄42~78岁,平均(60.0±5.9)岁;病程3月~7年,平均(2.5±1.0)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热敏灸治疗:用点燃的纯艾条,以阿是穴、颈夹脊穴、风门、手三里部位为中心,距离皮肤2 cm 左右施灸,根据患者对艾热走向的感觉被探查出所有的热敏点,分别在每个热敏点上施行温和灸,直到透热现象消失为1次施灸剂量,每次20 min左右, 2次/d。
观察组患者在热敏灸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三痹汤内服。
组方:独活、防风、牛膝、川芎、乳香、没药各6g,秦艽、当归、白芍、茯苓、生黄芪、川续断、丹参各12g,红花、杜仲、党参、生姜、延胡索、甘草各10g,熟地15g,细辛5g,肉桂2g。
三痹汤治疗肩周炎
![三痹汤治疗肩周炎](https://img.taocdn.com/s3/m/f1de8ed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7.png)
三痹汤治疗肩周炎
三痹汤治疗肩周炎
[导读]
肩周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根据风、寒、湿邪的偏盛程度,可分为风气盛所致的行痹,寒气盛所致的痛痹,湿气盛所致的着痹。
三痹汤主要治疗由风邪所致的行痹。
其临床特点是肩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
肩周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根据风、寒、湿邪的偏盛程度,可分为风气盛所致的行痹,寒气盛所致的痛痹,湿气盛所致的着痹。
三痹汤主要治疗由风邪所致的行痹。
其临床特点是肩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苔薄白,脉浮。
(1)组成独活1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辛5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熟地15克、党参20克、茯苓12克、黄芪20克、炙甘草10克、川断12克、牛膝12克、桂心1克、杜仲15克。
(2)功用补益气血,培补肝肾,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3)方解本方用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和营养血;党参、茯苓、黄芪、炙甘草益气扶脾;杜仲、牛膝、川断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独活、细辛搜风蠲痹;防风祛风邪,行肌表;桂心入肾经血分,散寒止痛;秦艽祛风胜湿。
上药相配,是为标本兼顾,共成扶正祛邪之剂。
三痹汤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70例
![三痹汤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70例](https://img.taocdn.com/s3/m/0993845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c.png)
三痹汤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70例
马淑丽;李久民;许志效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2009(031)009
【摘要】@@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及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主要症状是肩痛、活动受限、怕冷、局部压痛.如反复发作,可出现肌肉痉挛与萎缩.2006-01-2009-02,我们采用三痹汤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70例,并与吲哚美辛片口服治疗6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总页数】2页(P1334-1335)
【作者】马淑丽;李久民;许志效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县医院;河北省承德县中医院;河北省承德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8.058;R282.710.7;R684.305.8
【相关文献】
1.针刀及撕脱手法配合中药"三痹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J], 陈智勇;史艳玲;杜艳华;刘峰;王武
2.自拟温脉益气汤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J], 昌中孝
3.三痹汤离子导入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髌骨软化症 [J], 李伟
4.三痹汤配合肩痛散外敷治疗肩关节周围炎80例 [J], 欧洪涛
5.自拟肩凝汤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J], 赫军;李丽华;王海红;余伟;赫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三痹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三痹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1669e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6.png)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三痹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郑芝;何淋;徐思思【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24(28)5【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三痹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
对照组予以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三痹汤加减治疗,持续治疗3个疗程。
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水平、肩关节功能、心理状态。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部酸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气短懒言、四肢乏力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日常活动、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评分、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三痹汤加减治疗肩周炎患者可提高疗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心理状态。
【总页数】4页(P138-141)【作者】郑芝;何淋;徐思思【作者单位】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相关文献】1.牛膝醇提液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2.针刺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临床研究3.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4.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临床效果研究5.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刚柔相济手法合三痹汤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刚柔相济手法合三痹汤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c0c9a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2.png)
刚柔相济手法合三痹汤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龚飞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7(014)025
【摘要】运用刚柔相济推拿手法,结合三痹汤辨证分型加减综合治疗肩周炎,设立对照组临床治疗观察,镇痛效果好,粘连松解有效而稳定,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3496-3497)
【作者】龚飞
【作者单位】上海市崇明县中医医院,上海,202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4+1
【相关文献】
1.复方舒肩通痹汤配合手法按摩治疗风寒湿痹证肩周炎疗效观察 [J], 刘煜;王琳;崔艳慧
2.舒痹止痛汤合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8例 [J], 蔡文辉
3.三气合痹针配合寻桥功法治疗肩周炎的研究 [J], 万盾;杨窑莉
4.三痹汤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J], 郭敏
5.肩痹汤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J], 周启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周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根据风、寒、湿邪的偏盛程度,可分为风气盛所致的行痹,寒气盛所致的痛痹,湿气盛所致的着痹。
三痹汤主要治疗由风邪所致的行痹。
其临床特点是肩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苔薄白,脉浮。
(1)组成独活1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辛5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熟地15克、党参20克、茯苓12克、黄芪20克、炙甘草10克、川断12克、牛膝12克、桂心1克、杜仲15克。
(2)功用补益气血,培补肝肾,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3)方解本方用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和营养血;党参、茯苓、黄芪、炙甘草益气扶脾;杜仲、牛膝、川断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独活、细辛搜风蠲痹;防风祛风邪,行肌表;桂心入肾经血分,散寒止痛;秦艽祛风胜湿。
上药相配,是为标本兼顾,共成扶正祛邪之剂。
儿童补钙王之争三精VS龙牡
惊!中国人竟然都缺钙
警惕电脑族鼠标手肌肉坏死
推荐!教你如何预防鼠标手
刘翔的伤病不在跟腱而在腰上
从刘国梁的歪头谈谈颈椎病
推荐:预防颈椎病从这里开始
教你预防骨折六大秘诀
“骨质增生”竟然不是病?
骨科频道每月TOP10排行榜
(实习编辑:易校吉)
老中医珍藏几辈的腰腿痛秘方---值得收藏
老中医祖辈留下来的治疗各类风湿病,关节炎、脊椎肩周、腰腿痛、四肢麻木-五莲山药酒秘方方,秘方是经得起考验的经验药方,用起来真的是妙不可言,这些药方的配伍您在网上是搜不到的,在药书上也找不出相同的药方,这是无形资产。
相信大家是能够从中受益匪浅的。
真心希望朋友们能够把这些药方收藏转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五莲山药酒秘方配方:
五莲山土虫20个、大柴胡根15克、清骨风10克
拉拉秧根15克、李枣根10克、山乌子2个、仙凌花3朵、贫丝网10克、球须草10克、杜仲皮20克、双树枝20克、金狗脊20克、山牛膝15克、五莲山蝎子3只、结骨草10克、五莲山蜈蚣3条、山桃仁10克、山木瓜10克、山旁风10克、毛龙根10克、爬山虎10克、
以上用50度以上的白酒5斤,泡7天就可以喝了。
每天中午、晚上各喝一次、每次30至50毫升
外用药酒涂搽患处部位,最好揉搽到局部烧热感为宜,每日1~2次。
20天---30天一个疗程、病轻的一个疗程见效、严重的连服3到
5个疗程见效。
本五莲山药酒秘方能补益肝肾、活血行气、祛风散寒,化痞去瘀、消肿止痛。
主要治疗痹症、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筋骨疼痛,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屈伸不利、骨质增生、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忌口;:服药期间忌、骡肉、马肉、母猪肉。
此药方是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山当地民众常用的秘方,药名是五莲山当地百姓叫的地方名,此药方已让上万患者恢复了身体健康。
有很多外地朋友用【五莲山药酒秘方】效果不佳,疗效不明显,解释一下,药材产地不同药效就不同,治病要用地道药材,也就是说要想得到治疗效果就选地道野生的药材,只有选择五莲山当地药材配伍才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中药的产地不同他的成分含量就不同,朋友们买药时一定要买正品药材,以便给身体带来不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