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结构拟静力与拟动力试验.
6 结构静载试验
§6-2 结构静载试验的荷载系统
电液伺服荷载系统: 3 电液伺服荷载系统:
液压源、控制系统、 液压源、控制系统、执行系统 基本工作原理
12
§6-2 结构静载试验的荷载系统
机械荷载系统: 4 机械荷载系统:
13
§6-2 结构静载试验的荷载系统
气压荷载系统: 5 气压荷载系统:
正压加载
负压加载
14
23
§6-4 一般结构的静载试验方法
2 试验观测方案的确定
测定方法。 (4)测定方法。 整体变形测量: ①整体变形测量: 屋架等受弯构件:最大挠度控制, 板、梁、屋架等受弯构件:最大挠度控制,消除支座沉降等误差 框架等, 柱、框架等,两个方向布置测点 仪表设置在固定不动点上 局部变形测量: ②局部变形测量: 控制截面的局部变形 受弯构件: 受弯构件:弯距最大截面沿高度方向布置 轴向受力构件、偏心受压构件、 轴向受力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受扭构件
24
§6-4 一般结构的静载试验方法
2 试验观测方案的确定
测定方法。 (4)测定方法。 ③裂缝测量 初裂缝观测 开裂荷载:构件出现第一批宽度不大于0 05mm裂缝时的荷载。 mm裂缝时的荷载 开裂荷载:构件出现第一批宽度不大于0.05mm裂缝时的荷载。 放大镜观测法、荷载—挠度曲线法 挠度曲线法、 放大镜观测法、荷载—挠度曲线法、连续布置应变计法 放大镜、显微镜、应变漆、应变片: 放大镜、显微镜、应变漆、应变片:电阻突变点 光纤传感器、声发射、电磁辐射: 光纤传感器、声发射、电磁辐射:内部裂隙 裂缝宽度观测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裂缝 在构件侧面受拉主筋高度处测量最大裂缝宽度; 在构件侧面受拉主筋高度处测量最大裂缝宽度; 斜截面的裂缝应在斜裂缝与箍筋交汇处或斜裂缝与弯起钢筋 交汇处测量斜裂缝宽度。 交汇处测量斜裂缝宽度。 裂缝分布图: 裂缝分布图: 最大裂缝三条、裂缝的行迹、荷载、 最大裂缝三条、裂缝的行迹、荷载、裂缝位置和展开宽度
拟静力试验的原理
拟静力试验的原理拟动力试验是一种通过对试验对象施加静力或动力载荷,以模拟实际工程中受力情况的试验方法。
拟静力试验的原理基于力学平衡、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
以下将详细介绍拟静力试验的原理。
拟静力试验是指在试验中,试验对象的载荷状态基本维持静力平衡,而外施加载作用是渐进的,使试验对象以恒定速度载荷施加到目标值,并达到稳定载荷状态。
这种试验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模拟实际工程中受力的情况,以便评估结构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
拟静力试验常用于桥梁、建筑物、地基、材料和结构元件等领域的研究和设计中。
拟静力试验的原理可以从静力平衡、材料力学和试验方法三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拟静力试验的原理基于静力平衡的基本原理。
根据静力平衡原理,一个物体处于静力平衡状态时,受力的合力为零。
在拟静力试验中,试验对象的载荷状态尽量维持静力平衡,即试验对象受到的内外力之和为零。
这样可以保证试验对象在施加载荷过程中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形和位移,从而使试验结果更接近实际工程中的受力状态。
其次,拟静力试验的原理基于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衡量其工作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拟静力试验通过施加静力或动力载荷到试验对象上,模拟实际工程中材料受力的情况,从而可以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
在试验过程中,可以测量和记录试验对象的应力-应变关系、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以便评估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最后,拟静力试验的原理还涉及试验方法的选择和实施。
拟静力试验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加载的方式实现。
常见的实施方法包括静定法和半静定法。
静定法是指试验对象在外施加载作用下整体产生运动,而内部受力状态保持不变的情况。
静定法的典型应用是悬索桥的试验研究。
半静定法是指试验对象在外施加载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和位移,而内部受力状态在达到平衡后维持不变的情况。
半静定法的典型应用是建筑物和地基的试验研究。
综上所述,拟静力试验是一种模拟实际工程中受力情况的试验方法。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目标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在该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课程主要介绍现代的工程结构试验技术、手段与仪器设备,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理论、技术的发展和趋势,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试验思路和试验方法。
从而在面对土木工程的复杂问题时可以采用工程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创新性地利用工程试验理论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合理地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试验设备与技术手段解决土木工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通过课内实验培养学生分工协作共同解决复杂问题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等。
其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课为试验数据分析提供计算工具;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为试验方案设计提供力学理论依据;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为本课程中学习不同结构形式试验对象的试验方法、数据分析与结构判定提供了专业基础知识。
四、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五、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一)绪论(2学时)1、主要内容(1)工程结构理论与工程结构试验的关系(2)工程结构试验与电算的关系(3)工程结构结构试验的任务(4)工程结构结构试验分类(5)工程结构试验的一般过程(6)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最新进展(7)工程结构结构试验课程的特点2、重点(1)工程结构结构试验的任务(2)工程结构结构试验分类3、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工程结构理论与工程结构试验的关系,工程结构试验与电算的关系,工程结构试验的一般过程,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最新进展,工程结构结构试验课程的特点;理解工程结构结构试验的任务,工程结构结构试验分类。
(二)工程结构试验设计(2学时)1、主要内容(1)结构试件设计(2)结构试验荷载设计(3)结构试验观测设计(4)试验大纲与试验报告2、重点(1)结构试验荷载设计(2)试验大纲与试验报告试件设计、试件的形状、尺寸,数量(2)正位、卧位、反位试验,荷载图式。
第六章1工程结构静力试验
一、受弯构件的试验
二、受压构件试验
•受压构件(轴心和偏心受压构件)是建筑结构中的基
本承重构件,主要承受竖向压力,是常见的受压构件
1、安装:
正位与卧位(高大柱子要考虑自重的影响)
具备大型结构试验机条件时,试件在长柱试验机
上进行正位受压试验,也可利用静力试验台座上的大
型荷载支承设备和液压加载系统配合进行试验。
3.受压(轴压、小偏压)试验,发生下列情况之 一视为破坏 :
混凝土压溃 液压千斤顶在不卸油的情况下荷载不断下降。
4.局部受压、冲切、扭转、复合受力等试验
应对试验破坏标准事先作专门研究确定。
6.3 基本构件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
一、受弯构件的试验
1. 试件的安装
单向板和梁是受弯构件中的典型构件。试验安装 时都采用正位试验,一端采用铰支座,另一端采用 滚动支座。要求支座符合规定的边界条件,并在试 验过程中保持牢固和稳定。
4. 卸载时,级距可以加大,为20%~50%。
加载时间的一般规定:
1. 满载时间
t 2 ≥30min科研(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t 2 ≥60min科研(木结构) t 2 ≥180min科研(砌体结构、拱结构、) t 2 ≥20min生产
12米跨以上结构 t 2 ≥12小时,在这段时间内变形继续增长 而无稳定趋势时,应延长持续时间直至变形发展稳定为止。如 果荷载达到开裂试验荷载计算值时,试验结构已经出现裂缝则 开裂试验荷载可不必持续作用。
1
混凝土梁弯起钢筋和钢箍的应变测点 1.试件;2.箍紧应力测点; 3.弯起钢筋上的应力测点
T型梁翼缘的应变测点布置 1.试件;2.翼缘上应变测点
一、受弯构件的试验
翼缘与孔边应力测量
建筑结构试验课件:结构模型试验
二、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
二、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
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是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相 似是指模型结构和原型结构的主要物理量或物理 过程相似。相似原理是指模型设计时需与原型结 构保持相似,包括过程相似、几何相似、质量相 似、荷载相似、应力与应变相似、时间相似、边 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相似等,才能根据模型试验的 数据和结果推算出原型结构的数据和结果。
具有分布质量的试件,用密度表示更合适:
S
m p
Sρ:称为密度相似常数
密度相似常数可由质量相似常数和几何相似常数 表达:
S
Sm Sl3
二、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
c 荷载相似:荷载相似要求模型和原型在对应部位 所受的荷载大小成比例,方向相同。
Sp
pm pp
Am m Ap p
S Sl2
Sw S Sl
Sq S SM S Sl3
✓定量试验 通过模型试验直接得到原型结构的性能指标是模 型试验的主要目的
一、 概述
4. 按试验加载方法 ✓静力模型试验 ✓动力模型试验 ✓拟静力模型试验 ✓拟动力模型试验
5. 按模型试验模拟的受力复杂程度 ✓截面模型试验或节段模型试验 ✓局部模型试验 ✓整体模型
一、 概述
模型试验的特点
1. 经济性好 几何尺寸按比例缩小,可取原型结构的1/6~1/2, 有时可取1/20~1/10或者更小。模型制作容易, 装拆方便,节省材料、劳动力、时间和空间,并 且同一个模型可进行多个不同目的的试验。大幅 度降低加载设备的容量和使用。
二、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
2. 相似指标
两个系统中的相似常数之间的关系称为相似指标。
Pp
Pm
hp
hm
lp
bp
第六章 结构低周反复加载
5.
节点核心区剪切角可通过核心对角线位 移量来确定;
6.
钢筋应力一般通过电阻应变计测定。
7. 梁内纵筋滑移可通过主筋上一点对 柱面混凝土一点的位移来确定。
6.4 计算机-加载器联机试验 尽管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可以测定结构在 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但是由于试验历 程预先人为设定,不能反映结构在地震作 用下的真实反应。为了真实了解结构在地 震作用下的真实反应,需要按照地震反应 制定加载历程。
பைடு நூலகம்
1.
荷载和支座反力通过测力传感器测定, 梁端加载需要柱端支座反力,而柱端加载 需要梁端支座反力。 2. 荷载变形曲线通过电子位移计测得; 3. 对于梁端或柱端位移的测定,主要是量 测加载截面处的位移,并在控制位移加载 阶段依次控制加载程序; 4. 对于构件塑性铰区段曲率和转角的测点, 一般可在梁或柱距离柱或梁截面1/2截 面高度布置。
钢筋混凝土柱滞回曲线
恢复力模型
恢复力:结构或构件承受外力产生变形后企图恢 复都原有状态的抗力,称为恢复力。
衡量结构的耗能能力,确定结构等效阻尼
比,从恢复力曲线确定结构一次加载到骨 架曲线,结构的初始刚度和刚度退化等重 要参数。
通过试验可以从强度、变形和能量等三个
方面判别和鉴定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试验结构或构件的破坏机理,为改进
抗震设计方法和修改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优点:试验过程中
可以随时停下来观察结 构的开裂和破坏状态,可根据试验需要修 正和改变加载历程。 不足之处是:加载历程是事先由试验者确 定的,与地震 记录不发生关系。由于荷载 在是按照力或位移对称反复加载,与实际 地震反应相差很远,另外不能反映应变速 率对结构的影响。
浅谈结构拟动力试验
浅谈结构拟动力试验作者:张萍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4期摘要: 拟动力试验方法是进行结构抗震试验十分有力且适用面广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拟动力试验的基本原理与实现过程,对国内外拟动力试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最后对该抗震试验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抗震试验;拟动力试验;远程协同试验中图分类号: TU97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国家之一,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强烈地震。
中国这7%的国土上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1]。
例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波及范围之广、遭受损失之大、人员伤亡之多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这些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
因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当务之急。
由于地震机制和结构抗震性能的复杂性,人们仅以理论分析的手段尚不能完全把握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反应过程和破坏机理,需要通过结构抗震试验,才能准确地把握结构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对大型复杂结构、超出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结构和新型结构体系,必须进行抗震试验。
目前,拟静力试验、振动台试验和拟动力试验[2]是三种主要的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拟动力试验方法吸收了前2种试验方法的优点,也吸收了结构理论分析和计算的优点,可进行大比例模型或足尺结构抗震试验,可慢速再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弹塑性-倒塌全过程反应,自开发成功以来,在抗震试验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拟动力试验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拟动力试验的基本原理、试验过程并给出了不同的拟动力试验分类及拟动力试验限制,对该方法在国内的实际应用及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
一、拟动力试验的研究进展为了能够真实地模拟地震对结构的作用,日本学者M.Hakuno等人[3]最早于1969年由提出将计算机与做动器联机求解动力方程,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拟动力试验。
《结构检验》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
《结构检验》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静载试验与动载试验:结构静载试验是用物理力学方法,测定和研究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分析、判断结构的工作状态与受力情况;通过动力加载设备直接对结构施加动力荷载,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结构在一定动力荷载下的动力反应,评估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及疲劳寿命等特性的试验称为结构动载试验。
2、刻度值与量程:刻度值指的是仪器的指示或显示装置所能指示的最小测量值,即是每一最小刻度所表示被测量的数值。
量程是指仪器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3、应变计灵敏系数:表示单位应变引起应变计的阻值的变化。
4、测量电桥:用电阻应变仪测量应变时,用电阻应变仪中的电阻和电阻应变计共同组成的惠斯通电桥称为测量电桥。
5、正位实验与异位试验:在结构构件安装位置与实际工作状态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称为正位试验;在结构构件安装位置与实际工作状态不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称为异位试验;6、结构振型与振幅:在结构某一固有频率下,结构振动时各点的位移之间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这时沿结构各点将其位移连接起来,即形成一定形式的曲线,这就是结构在对应某一固有频率下的一个不变的振动形式,称为对应该频率时的结构振型;振幅是结构振动位移曲线中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7、基本频率和高阶频率:固有频率中最小的频率称为基本频率;除基本频率外的其他固有频率称为高阶频率。
8、强度退化与刚度退化:在循环往复荷载的作用下,当保持相同的峰点位移时,峰值荷载随循环次数得增多而降低现象称作强度退化;在循环往复荷载的作用下,当保持相同的峰值荷载时,峰点位移随循环次数的增多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刚度退化。
9、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滞回曲线是指加载一周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它是拟静力试验的典型实验结果;骨架曲线是将各次滞回曲线的第一循环峰值点连接后形成的包络线。
二、填空题1.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结构试验可归纳为科学研究性试验和生产鉴定性试验两大类。
拟动力和拟静力试验的原理
拟动力试验拟动力试验的原理是:根据数值化的典型地震加速度记录时程曲线,取某一时刻的地震加速度值和试验中前一时刻加载后实测的结构恢复力,用逐步积分振动方程的动力反应分析方法计算出该时刻结构试体的地震反应位移,并对结构试体施加此位移,实现该时刻结构试体的地震反应;实测此时的结构恢复力,按地震过程取下一时刻的地震加速度值,进行该时刻结构试体地震反应位移计算,再将位移施加到结构试体上。
如此逐时刻反复实现计算位移-施加位移-实测结构恢复力-再计算位移……的循环过程,即模拟了结构试体在地震中的实际动态反应过程。
对动力方程中的M ,C ,p 三个量,拟动力试验都可以较好的反应。
M 容易准确测量,而且在试验中一般保持不变; K虽然在试验中不断变化,但由于直接从试件测得,也可以准确反应试件的真实情况; P一般依据事先选定的地震波加速度时程确定,也很明确。
拟动力试验中的一个难点就是阻尼矩阵 C的问题。
阻尼的实质是:在基于状态的动力平衡方程中为表征能量耗散而引入的一个数学概念。
在拟动力试验中,并不是由于试验测定,而是事先人为假定的,而且假定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实际上矩阵由人为假定的振型阻尼比转化为数值积分采用的比例阻尼矩阵,就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近似性。
在试验过程中,矩阵是不断变化的,进入塑性阶段后,阻尼的机理也会发生改变,这显然与矩阵保持不变的假定矛盾。
在实际试验中也发现输入的阻尼对试验结果有很大影响。
有关研究阻尼对拟动力试验影响的文献非常少。
由于阻尼的复杂性,目前的拟动力试验仍是采用传统的人为假定振型比例阻尼的办法。
拟动力试验另一个问题是以集中力代替实际的分布惯性力,对这种力分布形式的简化带来的影响目前也缺乏研究。
对拟动力试验模型相似关系的研究比起振动台试验也少得多。
我国《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规定的拟动力试验模型相似要求实际是静力相似,而国内实际完成的拟动力模型试验多数是按动力相似进行的。
以上三点是拟动力试验与振动台试验相比的缺陷,也是拟动力试验今后应该重点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建筑结构试验题库
1简述结构试验的任务。
在结构物或试验对象(实物或模型)上,使用仪器设备为工具,利用各种实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重力、机械扰动力、地震力、风力……)或其他因素(温度、变形)作用下,通过量测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变形、挠度、应变、振幅、频率……)从强度(稳定)刚度和抗裂性以及结构实际破坏形态来判明建筑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估计结构的承载能力,确定结构对使用要求的符合程度,并用以检验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
2按试验目的的不同,结构试验可分为哪两类?生产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
3简述生产性试验的目的。
○1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通过试验进行鉴定;○2工程改建或加固,通过试验判断具体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3处理工程事故,通过试验鉴定提供技术根据;○4已建结构的可靠性检验,通过试验推断和估计结构的剩余寿命;○5鉴定预制构件产品的质量。
4简述科研性试验的目的。
○1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2为制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3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5试对比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
(按试验对象)真型试验:试验对象是实际结构(实物)或者是按实物结构足尺复制的结构或构件,对于实物试验一般均用于生产性试验。
模型试验:试验对象是仿照真型(真实结构)并按照一定比例关系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即模型,它具有实际结构的全部或部分特征,但尺寸却可以比真型小得多的缩尺结构。
6简述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的不同。
(按荷载性质)静力试验:加载设备相对比较简单,荷载可以逐步施加,还可以停下来仔细观察结构变形的发展;不能反映应变速率对结构的影响。
动力试验:加载设备和测试手段比静力试验复杂得多;能够反映应变速率对结构的影响。
7简述短期试验与长期试验的区分。
(按试验时间)短期试验:限于试验条件、时间和基于解决问题的步骤,仅进行几十分钟,几小时或者几天。
长期试验:连续进行几个月或几年时间,通过试验以获得结构的变形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8说明试验室试验与现场试验的不同。
结构检验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对应教材:《结构检验》第一章绪论结构试验的任务:结构试验的任务是通过对结构物受作用后的性能进行观测和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结构物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价,对结构物的结构性能作出正确估计,并为验证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提出可靠依据。
结构试验的分类:试验目的:科学研究性试验、生产鉴定性试验荷载性质:静力试验(单调静力荷载试验,拟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动力试验(疲劳试验,动力特性试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风洞试验) 结构静载试验是用物理力学方法,测定和研究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分析、判断结构的工作状态与受力情况;通过动力加载设备直接对结构施加动力荷载,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结构在一定动力荷载下的动力反应,评估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及疲劳寿命等特性的试验称为结构动载试验。
试验对象:原型试验验、模型试验试验场合:试验室试验,现场试验试验时间:短期荷载试验,长期荷载试验第二章结构试验设计结构试验的一般步骤结构试验设计包括试验构件设计、试验加载方案设计、试验测试方案设计。
缩尺效应: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化而变化因子:试件性能影响因素水平:每个因子都可以发生变化,变化的幅度或者量值试件数量设计方法:因子设计法、正交试验设计法(上因下水下标个数)结构模型:建筑结构模型试验按研究的范围和目的可将结构模型分为弹性模型和强度模型。
弹性模型的试验目的是获得原结构在单性阶段的资料,研究范围限于结构的弹性工作阶段,模型材料不必和原型结构材料完全相似,例如,用有机玻璃制作的桥梁弹性模型。
强度模型研究原型结构受荷全过程性能,重点是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能力。
强度模型的材料与原型结构相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模型试验常采用强度模型。
相似常数:相似条件:相似常数之间所应满足的一定关系就是模型与原型结构之间的相似条件,是模型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几何相似:要求模型与原型之间所有对应部分尺寸成比例。
拟静力与拟动力试验
拟动力试验拟动力试验的原理是:根据数值化的典型地震加速度记录时程曲线,取某一时刻的地震加速度值和试验中前一时刻加载后实测的结构恢复力,用逐步积分振动方程的动力反应分析方法计算出该时刻结构试体的地震反应位移,并对结构试体施加此位移,实现该时刻结构试体的地震反应;实测此时的结构恢复力,按地震过程取下一时刻的地震加速度值,进行该时刻结构试体地震反应位移计算,再将位移施加到结构试体上。
如此逐时刻反复实现计算位移-施加位移-实测结构恢复力-再计算位移……的循环过程,即模拟了结构试体在地震中的实际动态反应过程。
对动力方程中的M ,C ,p 三个量,拟动力试验都可以较好的反应。
M容易准确测量,而且在试验中一般保持不变; K虽然在试验中不断变化,但由于直接从试件测得,也可以准确反应试件的真实情况; P一般依据事先选定的地震波加速度时程确定,也很明确。
拟动力试验中的一个难点就是阻尼矩阵 C的问题。
阻尼的实质是:在基于状态的动力平衡方程中为表征能量耗散而引入的一个数学概念。
在拟动力试验中,并不是由于试验测定,而是事先人为假定的,而且假定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实际上矩阵由人为假定的振型阻尼比转化为数值积分采用的比例阻尼矩阵,就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近似性。
在试验过程中,矩阵是不断变化的,进入塑性阶段后,阻尼的机理也会发生改变,这显然与矩阵保持不变的假定矛盾。
在实际试验中也发现输入的阻尼对试验结果有很大影响。
有关研究阻尼对拟动力试验影响的文献非常少。
由于阻尼的复杂性,目前的拟动力试验仍是采用传统的人为假定振型比例阻尼的办法。
拟动力试验另一个问题是以集中力代替实际的分布惯性力,对这种力分布形式的简化带来的影响目前也缺乏研究。
对拟动力试验模型相似关系的研究比起振动台试验也少得多。
我国《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规定的拟动力试验模型相似要求实际是静力相似,而国内实际完成的拟动力模型试验多数是按动力相似进行的。
以上三点是拟动力试验与振动台试验相比的缺陷,也是拟动力试验今后应该重点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结构试验)第六章结构动力试验
2020/10/23
13
6.3 疲劳试验
根据结构疲劳试验的目的可以将试验分为研究性试验和检验性试验。
1. 研究性试验
3. 疲劳破坏具有显著的局部特征,疲劳裂纹扩展和破坏过程发生在局部区域。
4. 疲劳破坏是一个累计损伤的过程,要精力足够多次导致损伤的交变应力才 会发生疲劳破坏。
2020/10/23
11Leabharlann 6.3 疲劳试验2020/10/23
12
6.3 疲劳试验
一、结构疲劳试验的目的
结构疲劳试验的直接目的是确定结构的疲劳极限,为了获得结构的疲劳极 限,必须对结构施加重复荷载,并测定结构达到疲劳破坏时的荷载循环次数。
1940年,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玛峡谷上花费640万美元,建造了一座主跨 度853.4米的悬索桥。建成4个月后,于同年11月7日碰到了一场风速为19 米 /秒的风。虽风不算大,但桥却发生了剧烈的扭曲振动,且振幅越来越大(接 近9米),直到桥面倾斜到45度左右,使吊杆逐根拉断导致桥面钢梁折断而 塌毁, 坠落到峡谷之中。
第六章 结构动力试验
School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2020/10/23
1
6.1 概述
在工程结构所受的荷载中,除了静荷载外,往往还会受到动荷载(动力作 用)的作用。 动荷载:大小、位置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荷载。从动态角度来讲,静荷载 只是动荷载的一种特殊形式。 动力作用的主要特点:作用及作用效应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考虑动力荷 载作用下结构的性能,不仅考虑荷载作用的大小和位置,还应考虑荷载作用 的时间及结构响应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2012)
建筑抗震试验第一章:概述一、抗震试验方法拟静力试验:用一定的荷载控制或变形控制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使试件从弹性阶段直至破坏的一种试验。
拟动力试验:试件在静力试验台上实时模拟地震动力反应的试验。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通过振动台台面对试件输入地面运动模拟地震对试件作用全过程的抗震试验。
二、基本概念1.试件凡作为抗震试验的对象均称试件、为试验构件、结构的原型和模型的总称。
2.原型结构按施工图设计建成的直接投入使用的结构。
3.足尺模型尺寸材料受力特性与原型结构相同的结构模型。
4.弹性模型为研究在荷载作用下结构弹性性能、用匀质弹性材料制成与原型相似的结构模型。
5.弹塑性模型为研究在荷载作用下结构各阶段工作性能,包括直至破坏的全过程反应,用与实际结构相同的材料制成的与原型相似的结构模型。
三、试验控制方式1.荷载控制以荷载值的倍数为级差的加载控制。
2.变形控制以变形值的倍数为级差的加载控制。
第二章试件的设计一、一般要求1.采用模型或截取部分结构作试件时,试件应分别满足原型结构的几何、物理、力学、构造和边界的相应条件。
2.试件的尺寸应根据试验目的要求,和现有设备条件进行设计,并应满足有关规定。
3.试件设计时应进行试件的局部处理。
试验时不得发生非试验目的的破坏。
4.当试件为截取的柱或墙时,其上部荷载重量应视为竖向外力。
5.当试件为构件时,同类构件不得少于2个,用于基本性质试验的构件数量,应通过各种因素用正交设计确定。
6.模型试件材料重力密度不足时,可采用均匀附加荷载弥补,此时应按附加荷载在整个试件上的作用位置与分布情况确定。
7.拟静力和拟动力试验试件与原型结构应符合相似关系,相似条件的设计见下表。
二、拟静力和拟动力试验试件的尺寸要求1.砌体结构的墙体试件与原型的比例不宜小于原型的1/4。
2.混凝土结构墙体试件高度和宽度尺寸与原型的比例不宜小于原型的1/6。
3.框架节点试件其尺寸与原型的比例不宜小于原型的1/4。
4.框架试件与原型的比例可取原型结构的1/8。
第六章--结构拟静力与拟动力试验
变幅等幅混合加载
将变幅、等幅两种加载制度结合起来运用,可以综合地研究构件的性能,其中包 括等幅加载法的强度和刚度变化,以及变幅加载时,特别是大变形增长情况下强 度和耗能能力的变化,采用这种加载制度时,等幅部分的循环次数应随研究对象 和要求的不同而异,一般可选3~6次。
肖维纳(Chauvenet)准则
二、拟动力试验
4. 试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试验误差及误差分析
被量测的物理量的真实值 与量测值之间的偏差称为 误差,误差是必然存在的
过失误差
粗心大意、操作不当或思想不集中所 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误差的类型 系统误差 (性质划分)
随机误差
误差分析
仪器的缺陷、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观测 者感觉器官的不完善等固定原因引起 的,难以消除其全部影响,服从一定 的规律、符号相同,对量测结果有积 累影响的误差。
♦ 加载反力装置:包括竖向反力装置和水平向反力装置, 如反力 墙、反力台座、专用的水平反力架、钢结构竖向反力架等;
♦ 拟静力试验加载装置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结构或试件研究的目的, 提供与实际结构受力情况尽可能一致的模拟边界条件,即尽可 能使试件满足试验的支承方式和受力条件的要求。
加载装置类型
①.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构件 试件上下对称,推拉千斤顶或作动器安装在试件的1/2高度上,
二、拟动力试验
4. 试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人工记录或计算 机采集的试验数 据
整理换算、统计 分析、归纳演绎
原始数据
不能直接说明试验的结果 或解答试验所提出的问题
反映结构性能 的数据、公式、图表等
数据处理
如测量应变来计算出结构的应力(或内力)分布; 由结构的加速度数据积分计算出其速度、位移等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知识点整理.
土木匠程构造试验与检测知识点整理 (别太依靠书仍是要看个一两遍的第一章绪论【选择】研究性试验【目的】①考证构造计算理论的假设②为制定设计规范供给依照③为发展和推行新构造、新资料与新工艺供给试验依照查验性试验【目的】①查验预制构件或零件的构造性能,判断预制构件的设计及制作质量②查验构造工程质量 ,确立工程构造的靠谱性【名词解说】①拟静力试验 :利用加载系统对构造施加渐渐增大的频频作用荷载或交替变化的位移 ,使构造或构件受力的历程与构造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历程基真相像②拟动力试验 :将地震实质反响所产生的惯性力作为荷载加在试验构造上 ,使构造所产生的非线性力学特点与构造在实质地震作用下所经历的真切过程完整一致【选择】构造实验分类①依据试验目的 :研究性试验与查验性试验②依据荷载性质 :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③依据试验对象 :实体试验与模型试验第二章构造试验设计【填空】研究性试验包含 4 个阶段 :设计、准备、实行、总结【填空】试件形状与尺寸要知足:在试验时形成和实质工作相一致的应力状态【选择】试件数目决定了:试验目的与试验的工作量试验数目受限于 :试验研究、经费估算、时间限期【名词解说】加载图式 :试验荷载在试验构造构件上的部署(包含荷载种类和分布状况【简答】采纳等效荷载时,一定全面验算因为荷载图式的改变对构造构件造成的各样影响 ;必需时应付构造构件做局部增强,或对某些参数进行修正 ;取弯矩等效时 ,需验算剪力对构件的影响 ,同时要把采纳等效荷载的试验结果所产生的偏差控制在试验同意范围内。
【简答】试验装置详细要求①应拥有足够刚度②试验构造构件的跨度、支承方式、支撑等条件和受力状态应切合设计计算简图 ,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③知足构件的界限条件和受力变形的真切状态④知足试件就位支承、荷载设施安装、试验荷载传达和试验过程的正常工作要求【名词解说】加载制度 :试验进行时期荷载与试件的关系【选择】量测项目分类①反应构造整体工作状况的整体变形:梁的挠度、转角、支座偏移等②反应构造局部工作状况的局部变形:应变、裂痕、钢筋滑移等【综合】仪器选择的要求①一定能知足试验所需的精度与量程要求②现场试验时 ,仪器所处条件和环境较复杂,影响要素许多 ,电测仪器的适应性不如机械式仪表 ,采纳时应作详细剖析和技术比较③为了简化工作 ,防止差错 ,量测仪器的型号规格应尽可能一致,种类越少越好【综合】量测仪器的要求(第四章 P42①切合量测所需的量程及精度要求②动力试验量测仪器 ,其线性范围、频响特征及相移特征等都应知足试验要求③关于安装在构造上的仪器或传感器,要求自重轻、体积小 ,不影响构造的工作④同一试验中采纳的仪器种类应尽可能少,以便一致数据的精度 ,简化量测数据的整理工作和防止差错⑤采纳仪器时应试虑试验的环境条件第三章加载设施与试验装置【选择】重物加载 :重物直接加载与杠杆加载方法判断(见 P20-21 图【选择 /填空】重物直接加载注意事项 :当采纳铸铁砝码、砖块、袋装水泥等作为均布荷载时 ,应注意重物尺寸和堆放距离 ;当采纳砂、石等松懈颗粒资料作为均布荷载时 ,切勿连续松懈堆放 ,宜采纳袋装堆放 ,以防备砂石资料摩擦角惹起的拱作用 ; 当环境湿度不一样时 ,可能惹起砂石重量随含水率而变化 ,造成荷载值的不稳固【选择】分派梁应为单跨简支形式 ,刚度足够大 ,重量尽量小 ,配置不宜超出两层 , 免得使用中失稳或惹起偏差 (见 P35 图【选择】铰支座基本要求(见 P35 图①保证试件在支座处能自由转动②保证试件在支座处力的传达假如试件在支承处没有预埋支承钢垫板,试验时一定另加垫板【选择】支墩要求①要求支墩和地基有足够的刚度与承载力 ,在试验荷载下的总压缩变形不宜超出试验构件挠度的 1/10②为防备支墩不均匀沉降及防止试验构造产生附带应力而损坏 ,要求各支墩应拥有同样刚度③单向简支试件的 2 个支墩的高差应切合构造构件的设计要求 ,偏差不宜大于试件跨度的 1/50第四章量测仪器与数据收集系统【名词解说】敏捷度 :单位输入量所惹起的仪表指标值的变化【名词解说】线性范围 :保持仪器的输入量和输出信号为线性关系时输入量的同意变化范围【选择】 P45 公式【填空】电阻应变仪的原理 :经过惠斯登电桥 ,将细小电阻变化转变为电压或电流变化【选择】应变片数目①全桥电路 :4 个②半桥电路 :2 个③1/4 桥电路 :1 个【选择】测振仪器①磁电式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 :固有频次、敏捷度、频次响应和阻尼系数等②压电式加快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 :敏捷度、安装谐振频次、频次响应、横向敏捷度比和幅值范围 (动向范围等第五章静力试验 (要点【解答】掌握静载试验加载过程中荷载与试件的关系 ,包含预加载时间 ,静加载时间 ,满载时间 ,卸载时间 ,空加载时间 (见 P69 图【填空】预载目的①使试件各部分接触优秀,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荷载与变形关系趋于稳固②查验所有试验装置的靠谱性③查验所有量测仪表工作正常与否④检查现场组织工作和人员的工作状况,起演习作用预载分三级进行 ,每级取正常使用荷载20%,每加 (卸一级 ,停留 10 分钟【填空】简支梁试验等效荷载加载中,把均布加载转变为集中力加载听从等效原则【解答】应变丈量部署测点:一般在梁蒙受正负弯矩最大的截面或弯矩有突变的截面上部署测点 ;关于变截面梁 ,应在抗弯控制截面上部署测点(即在截面较弱而弯矩值较大的截面上 ;有时需在截面忽然变化的地点上部署测点(截面选择见 P73 图【综合】裂痕量测主要内容 :开裂荷载、裂痕地点、裂痕宽度和深度,及描述裂痕的发展和散布裂痕观察方法 :(第四章 P56①肉眼观察 (最常用最简略在试件表面涂白石灰水并待其干燥②贴应变片③涂导电漆膜④超声波检测裂痕宽胸怀测仪器 :①读数显微镜②裂痕念书卡裂痕丈量方法 :利用光学仪器、目测或利用应变传感器电测裂痕(第六章 P126裂痕检测 :浅裂痕检测与深裂痕检测(第七章 P159①关于构造或构件上的裂痕,应检测裂痕的地点、长度、宽度和数目②必需时应剔除构件抹灰,确立砌筑方法、留槎、线管及预制构件对裂痕的影响③关于仍在发展的裂痕应进行按期的观察,供给裂痕发展速度的数据(第七章P178裂痕观察 :加载试验中裂痕观察要点应放在构造蒙受拉力较大部位及原有裂痕较长、较宽的部位 ,在这些部位应丈量裂痕长度、宽度 ,并在混凝土表面沿裂痕走向进行描述 ;加载过程中观察裂痕长度及宽度变化状况 ,可直接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描述记录 ,也可采纳特意表格记录 ;加载至最不利荷载及卸载后应付构造裂痕进行全面检查 ,特别应认真检查能否产生新裂痕 ,并将最后检查状况填入裂痕观察记录表 ,必需时可将裂痕发展状况绘制在裂痕睁开图上 (第九章 P213裂痕发展状况 :当裂痕数目较少时 ,可依据试验前后观察状况及裂痕观察表对裂缝状况进行描述 ;当裂痕发展许多时 ,应选择构造有代表性部位描述裂痕睁开图,图上应注明各加载程序裂痕长度和宽度的发展;除以上资料整理外 ,还可依据需要整理各加载程序控制截面应变 (或挠度散布图、沿桥纵向挠度散布图及列出各加载程序时主要测点实测弹性变位 (或应变与相应的理论计算值的比较表,并绘出其关系曲线图【名词解说】延性系数 :试验构造构件塑性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等于在荷载下降段相应于损坏荷载的变形与相应于折服荷载的变形的比值(见 P82 公式【选择 /计算】试验数据弃取原则(见 P87-881.量测数据修约①拟舍弃数字 (小数点后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 5 时,则舍去 ,即保存的各位数字不变②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或许是 5,但后来跟有非所有为0 的数字 ,则进一 ,即保存的末端数字加 1③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为5,而右侧无数字或皆为0 时 ,若所保存的末端数字为奇数则进 1,为偶数则舍弃④复数修约 ,先将它的绝对值按上述规则修约,而后在修约值前加上负号⑤拟修约数值应在确立修约数字位数后,一次修约 ,不得多次按上述规则连续修约2.异样数据剔除①3σ准则 (见 P88 公式②格拉布斯方法③肖维纳准则【掌握】 P90例第六章动力试验【填空】动荷载特征 :作使劲的大小、方向、频次及其作用规律等【填空】构造动力特征 :构造的自振频次、阻尼比、振型等参数【填空】掌握判断自由振动法、自振法与脉动法(P104-108【名词解说】构造对应于某频次振动的振型:构造按此自振频次振动时形成的弹性曲线【名词解说】动力系数:动挠度和静挠度的比值 (P115公式第七章混凝土构造的检测【名词解说】非损坏检测方法 :在不损害被检测构造构件的条件下 ,检查构件内在或表面缺点 ,检测相关物理量的资料试验方法【选择】①回弹法属于一种常用的非损坏检测方法②后装拔出法属于一种半损坏检测方法【计算】回弹值的测定方法测试应在预先规定的测区内进行,每一构件测区数许多于10 个每一测区设 16 个回弹点分别剔除 3 个最大值和 3 个最小值P151公式【填空 /计算】碳化深度丈量 :吹去洞中粉末 ,立刻用浓度 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边沿处 ,未碳化混凝土变为紫红色 ,已碳化的则不变色d m——测区均匀碳化深度d m≤ 0.4mm,取 d m=0;d m>6mm,取 d m=6mm当构件测区数少于10 个时 ,按 P153公式 7.2.7 确立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当不小于 10 个或按批量检测时 ,按 P153公式 7.2.8 确立【选择】钻心法的芯样试件的钻取地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小的部位进行芯样钻取 (如矩形框架柱长向边一侧压力较小处 ,梁的中心轴线或以下的部位等【简答】超声回弹综合法的长处 :①综合法能够减少混凝土龄期和含水率的影响②综合法能够内外联合 ,互相填补回弹法和超声法的不足 ,较全面反应了混凝土的实质质量第八章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填空】高应变法 ,也称锤击贯入试验法。
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填空题1 结构试验可分为:生产鉴定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
2 结构试验的特点:科学性、特殊性、创新性。
3 试件设计包括:试件形状、试件尺寸和试件数量。
4 试件形状设计主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与实际受力相一致的应力状态、边界条件的模拟,使其能反映该部分结构构件的实际工作状态。
5 试件尺寸受到尺寸效应、构造要求、实验设备和经费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6 试验加载程序分为预加载、标准荷载、破坏荷载三个阶段。
7 荷载分级的目的:一方面是控制加荷速度,另一方面是便于观察结构变形。
分级加载的目的:保证变形稳定,为测度数据提供必要的时间。
8 确定相似条件,方程式分析法用于物理现象的规律已知,并可以用明确的数学物理方程表示的情况。
量纲分析法则用于物理现象的规律未知,不能用明确的数学物理方程表示的情况。
9 弹簧加载适用情况:常用于结构的持久荷载试验。
10 选择测量仪器主要考虑:量程、刻度值、灵敏度、精确度、滞后。
11 结构动力试验包括:动荷载特性的测定、结构自振特性的测定、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反映的测定。
12 试件加载的就为形式:正位试验、卧位试验、反位试验和原位试验。
正位实验:一般的结构试验均采用正位实验。
卧位试验:对于自重较大的梁、柱,跨度大、矢高的屋架及桁架等重型构件,当不便于吊装运输和进行测量时,可在现场就地采用卧位试验。
反位试验:对于混凝土构件进行抗裂或裂缝宽度试验时,为了便于观察裂缝和读取裂缝宽度值。
原位试验:对已建结构进行现场试验时均采用原位试验(检查既有构件)。
13 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时需要进行:弹击角修正、混凝土浇筑面修正、泵送混凝土修正。
简答题一、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包括:结构试验设计、试验准备、试验实施和实验分析。
二、试验设计主要考虑问题:试件设计、试验荷载设计、试验观测设计、试验误差控制措施、试验控制措施。
三、预加载作用:1使试讲各部分接触良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2检查全部试验装置是否可靠;3检查全部仪器仪表是否工作正常;4检查全体试验人员的工作情况,使他们熟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以保证试验工作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加载制度在两种大幅值控制位移之间有几次小幅值 位移循环,这是为了模拟构件承受二次地震作用,其中 小加载方法 单向反复加载制度
②荷载控制加载法 通过控制施加于结构或构件的作用力数值的变化来实 现低周反复加载的要求,与变形控制加载方法不同,变 形控制加载法可以直观的根据试验对象屈服位移的倍数 来研究结构的恢复特性。 ③荷载-变形双控制加载法 试验中先控制作用力后控制位移的加载方法,用荷载 控制法加载时,并不考虑实际位移是多少,由初始设定 的控制力值开始加载,逐级增加控制力,经过结构开裂 阶段后,一直加到试件屈服,再用位移控制加载,直到 结构破坏。
♦ 加载设备:推拉千斤顶或电液伺服作动器 ♦ 加载反力装置:包括竖向反力装置和水平向反力装置, 如反力 墙、反力台座、专用的水平反力架、钢结构竖向反力架等; ♦ 拟静力试验加载装置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结构或试件研究的目的, 提供与实际结构受力情况尽可能一致的模拟边界条件,即尽可 能使试件满足试验的支承方式和受力条件的要求。
当构件不具有明确的屈服点时(如轴力大的柱子)或干脆无屈服点时(如无筋砌体), 往往由研究者主观制定一个认为恰当的位移值来控制试验加载。
一、拟静力试验
3. 加载制度与加载方法 单向反复加载制度
① 变形控制加载法 变幅加载 根据控制位 移值规律的 不同 等幅加载
主要用于研究构件的强度退化和 刚度退化规律。 这种加载制度每加载一周后,都会 增加位移的幅值,当对一个构件的 性能不太了解,作为探索性的研究 或者在确定恢复力模型的时候,多 用变幅加载来研究构件的强度、变 形和耗能的性能。
加载装置类型
①.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构件 试件上下对称,推拉千斤顶或作动器安装在试件的1/2高度上, 平行联杆机构的杠杆和L型杠杆均应有足够的刚度,连接铰应作 精密加工,尽可能减小间隙和摩阻力。
一、拟静力试验
2. 加载设备与加载反力装置 加载装置类型
②.以弯剪变形为主的构件
垂直荷载的施加宜采用仿重力荷载架,尽可能减小滚动摩擦 力对推力抵消作用。
♦ 滞回环的形状随反复加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改变,对混凝
土结构来说,滞回环的形状可以反映钢筋的滑移或剪切变形 的扩展情况,其面积的缩小,标志着耗能能力的退化,因 此可根据滞回环的形状和面积来衡量和判断试验构件的耗 能能力和破坏机制; ♦ 进行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时,根据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可从 结构的承载力、延性、退化以及能量耗散等方面进行综合分 析来评定结构的抗震性能。
一、拟静力试验
3. 加载制度与加载方法 单向反复加载制度
③荷载-变形双控制加载法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中给出的加载方法和加载程序, 要求根据结构构件特点和试验 研究目的确定,并应符合相关 规定,见教材P79。
我国规范规定的加载制度
一、拟静力试验
3. 加载制度与加载方法 双向反复加载制度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对结构构件的空间组合效应,克服结构构
一、拟静力试验
2. 加载设备与加载反力装置 加载装置类型
③.梁柱节点 垂直水平力加于柱顶,梁 有纵向反复位移,但不可上 下移动。竖向荷载用千斤顶 在柱顶施加,属自平衡系统, 在反复水平力作用下其柱顶 上压力不随柱顶位移而改变, 从而能计入几何非线性的影 响。 为此,该装置可模拟实际框架结构节点的受力状态。但为了简 化,取相邻梁(或相邻柱)反弯点间距离为节点的梁长(柱高), 这样节点试件的上下和左右杆端均可按铰接处理。
件在采用单方向(平面内)加载时,不考虑另一方向(平面 外)地震作用对结构影响造成的局限性,可在 、 两个主轴方 向同时施加低周反复荷载;
(1)X、Y轴双向 同步加载 (2)X、Y 轴双向 非同步加载
一、拟静力试验
4. 量测方案
♦ 拟静力试验量测内容可根据试验研究的目的而定, 不同试验结构构件有不同的量测内容,以梁柱节点 为例,通常有以下量测项目; (1)荷载及变形 (2)塑性铰区段曲率或转角 (3)节点核心区剪切角 (4)梁柱纵筋应力 (5)核心区箍筋应力 (6)钢筋滑移
(7)裂缝
一、拟静力试验
5. 数据分析
荷载-位移曲线的各级第一 循环的峰点(卸载顶点)连 接起来的包络线作为骨架曲 线
♦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结果通常由荷载-变形滞回曲线以及相
关参数描述,它们是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的基础数据;
♦ 骨架曲线在研究非线性地震反应时,反映了每次循环的荷载
-变形曲线达到最大峰点的轨迹及试验构件的开裂荷载、极 限荷载和延性特征;
变幅等幅混合加载
将变幅、等幅两种加载制度结合起来运用,可以综合地研究构件的性能,其中包 括等幅加载法的强度和刚度变化,以及变幅加载时,特别是大变形增长情况下强 度和耗能能力的变化,采用这种加载制度时,等幅部分的循环次数应随研究对象 和要求的不同而异,一般可选3~6次。
一、拟静力试验
3. 加载制度与加载方法 单向反复加载制度
一、拟静力试验
3. 加载制度与加载方法 单向反复加载制度
♦ 单向反复加载制度有变形控制加载、荷载控制加载 以及荷载-变形双控制加载3种方法; ① 变形控制加载法 ♦目前在结构抗震恢复力特性试验中使用最为普遍和最 多的一种加载方法; ♦加载过程中以位移为控制值,以屈服位移的倍数作为 加载的控制值,这里位移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可以是 线位移,也可以是转角、曲率或应变等相应的参量。
目的:
♦用静力方法研究地震作用下构件的受力和变形性能; ♦ 通过试验获得结构构件超过弹性极限后的荷载-变形工 作性能和破坏特征,用以比较和验证抗震构造措施的有 效性和确定结构的抗震极限承载能力的可靠性,进而为 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结构抗震非线性计算机分析提供依据。
一、拟静力试验
2. 加载设备与加载反力装置
第六章 结构拟静力与拟动力试验
安徽工业大学建工学院
一、拟静力试验
1. 概述
拟静力试验,也称伪静力试验,低周反复荷载 试验,属于工程结构抗震试验;
基本原理:
用低周往复循环加载的方法对结构构件进行静力试验, 试验中控制结构的变形值或荷载量,使结构构件在正反两个 方向反复加载和卸载,用以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