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标准
![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a7bf92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0.png)
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标准
1.绿地规划设计原则:绿地布置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建筑布局,统筹考虑绿化功能和美观性;应根据不同区域和用途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应充分考虑绿化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2. 绿地面积标准:根据居住区类型和密度,规定了绿地面积的最低标准,例如高层住宅区的绿地面积不得少于25%。
3. 绿地布局标准:根据绿地的不同功能和要求,规定了绿地的布局标准,例如遮荫绿地应布置在热岛效应较严重的区域,生态绿地应布置在居住区周边等。
4. 绿地设施标准:规定了绿地中各种设施的标准和要求,例如座椅、休息亭、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
5. 绿地养护管理标准:规定了绿地养护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包括绿地的日常维护、病虫害防治、绿化用水管理等。
6. 绿地建设环保标准:规定了绿地建设中环保要求,包括绿地建设材料的选择、建设过程中的环保措施等。
以上是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这些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1 -。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基本要求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bac7c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f.png)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基本要求引言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环境的美观与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空间布局、绿地类型、功能划分、景观设计等方面。
空间布局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应合理、科学,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以下是几个基本要求:1.绿地分布均衡:绿地应分布均衡,覆盖范围广,避免局部区域过度集中或缺乏绿地的情况。
为了方便居民,绿地应尽量靠近住宅区。
2.大绿地与小绿地结合:绿地规划中应考虑大面积的公园和小区居民的需求。
大绿地可以用于集体活动和休闲娱乐,小绿地可以提供居民日常散步和户外运动的空间。
3.绿地连通性:绿地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到绿地之间的连通性,便于居民在不同的绿地之间进行活动。
连通性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以及绿地间的景观廊道等。
绿地类型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功能需求,绿地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居住区内的大面积绿地,其设计应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的需求。
公园绿地应包括开放的草坪、花坛、游乐设施、运动场地等。
2.社区绿地:社区绿地是服务于小区居民的绿地,其设计应考虑到居民的日常需求。
社区绿地可以包括休闲广场、健身器材、花园等。
3.沿街绿地:沿街绿地是沿着道路设置的绿化带,可以美化环境,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沿街绿地可以包括行道树、花坛、长椅等。
4.小品绿地:小品绿地是居住区内的零星绿地,用于装饰和点缀环境。
小品绿地可以包括雕塑、水景、景观石等。
功能划分绿地规划设计中,根据不同绿地类型的需求和功能,可以进行以下划分:1.活动区域:活动区域可以用于户外集体活动、休闲娱乐等。
活动区域应包括足球场、篮球场、游乐设施、健身设施等。
2.休闲区域:休闲区域应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设施,方便居民放松身心。
休闲区域可以设置长椅、草坪、花园等。
3.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绿地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到居民的出行需求,设置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居民步行和骑行。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1b13d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1.png)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是指在城市和乡村居住区内,为满足居民的休闲、健身、游玩等活动需求而设置的绿化和景观空间。
合理规划和设计居住区绿地,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居住质量,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下面我们将从景观规划、绿化设计和功能设置三个方面介绍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一、景观规划1.制定景观设计总体规划。
根据居住区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特点和人口需求,制定清晰的景观设计总体规划,明确绿地的位置、范围、结构和功能。
2.考虑人流线和视觉景观。
合理设置人流线,使居住区绿地与居民的生活区域相连通,方便居民的出行和活动。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视觉景观,合理布局花草树木、水体等景观元素,打造美丽宜人的绿地环境。
3.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景观规划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和植被,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合理设置湿地、水系等生态景观,促进水循环、空气净化等生态功能。
二、绿化设计1.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和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确保植物的生长率和成活率。
同时,根据居住区的不同区域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打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合理布局绿地空间。
根据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合理分配绿地区域,确保绿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同时,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尽量将绿地设置在居民活动频繁的区域,例如社区广场、公园入口等。
3.加强绿地养护管理。
制定完善的绿地养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绿地进行修剪、除草、施肥等养护工作,以保持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三、功能设置1.设置休闲娱乐设施。
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喜好,设置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例如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休闲长廊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需求。
2.设置文化活动场所。
合理设置文化活动场所,例如公共广场、露天剧场等,举办各类文化演出和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加居住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园林景观设计——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bbee0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6.png)
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摘要】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创造和谐的生活氛围,因此对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及要求、设计的构思方法、设计程序及景观分区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亲和性;人性化绿色生态居住区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导、兼具部分生态旅游功能的高品质居住区,集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核心所在,也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不仅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
对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要求1.1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1.1.1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为:首先要了解住户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第二,是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强调对人的关怀;第三,是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分布、交往空间的设置、户外家具及景观小品的尺度等方面,使人们在交往、休闲、活动、赏景时更加舒适、便捷,使居住区环境更具亲和力。
1.1.2突出特色,体现文化景观的原则居住环境是其所在城市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创造城市的景观形象有重要作用。
另外,在居住区景观规划中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标志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1.3因地制宜,注重美观与实用的原则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应同时具备观赏性和实用性,使有限的绿地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1.14绿化为主,生态优先的原则植树、种草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居住区绿化要重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各品种组成的生态循环链效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来指导居住区的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坚持以植树为主,因地制宜。
1.2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求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是营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供人们休闲活动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32235d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f.png)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de)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de)条款通过本标准(de)引用而成为本标准(de)条款.凡是注日期(de)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de)修改单(不包括勘误(de)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de)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de)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de)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de)居住用地范围内(de)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de)绿地.开放式绿地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de)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de)宅间绿地等.封闭式(装饰性)绿地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de)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居住区公园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de),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de)配套公共绿地.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de),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de)集中绿地.组团绿地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de)绿地.具有一定(de)休憩功能.宅间绿地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de)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建筑基础绿地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de)绿化用地.居住区道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de)各个小区(de)道路. 4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用地内(de)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de)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小区以上规模(de)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内不同绿地(de)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de)各种市政设施,如用地内小区道路、各种管线、地上、地下设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进行植物规划和竖向规划.居住区开放式绿地应设置在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中,可安排儿童游戏场、老人活动区、健身场地等.如居住区规划未设置小区游园,或小区游园、组团绿地(de)规模满足不了居民使用时,可在具有开放条件(de)宅间绿地内设置开放式绿地.组团绿地(de)面积一般在1000 m2以上,宜设置在小区中央,最多有两边与小区主要干道相接.宅间绿地及建筑基础绿地一般应按封闭式绿地进行设计.宅间绿地宽度应在20 m以上.居住区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必须根据居住区内外(de)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按照适地适树(de)原则进行植物规划,强调植物分布(de)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植物种植(de)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适应北京地区气候和该居住区(de)区域环境条件,具有一定(de)观赏价值和防护作用(de)植物.应以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为主,不宜大量使用边缘树种、整形色带和冷季型观赏草坪等.5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在居住区绿地总体规划(de)指导下,进行开放式绿地或封闭式绿地(de)设计.绿地设计(de)内容包括: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de)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de)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设施(de)关系等.居住区内如以高层住宅楼为主,则绿地设计应考虑鸟瞰效果.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de)多种植物配置形式.选择寿命较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de)植物种类.合理确定快、慢长树(de)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de)40%.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de)种植比例.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de)比例应控制在1:3~1:4之间.在绿地中乔木、灌木(de)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 %,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 %左右.根据不同绿地(de)条件和景观要求,在以植物造景为主(de)前提下,可设置适当(de)园林小品,但不宜过分追求豪华性和怪异性.绿化用地栽植土壤条件应符合CJJ 48-92(de)有关规定.居住区绿地内(de)灌溉系统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或滴灌系统,也可安装上水接口灌溉.喷灌设计应符合GBJ 85(de)规定.绿地范围内一般按地表泾流(de)方式进行排水设计,雨水一般不宜排入市政雨水管线,提倡雨水回收利用.雨水(de)利用可采取设置集水设施(de)方式,如设置地下渗水井等收集雨水并渗入地下.绿地内乔、灌木(de)种植位置与建筑及各类地上或地下市政设施(de)关系,应符合以下规定:乔、灌木栽植位置距各种市政管线(de)距离应符合表1(de)规定.表1 树木距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单位:m名称新植乔木现状乔木灌木或绿篱外缘电力电缆通讯电缆给水管 --排水管 --排水盲沟 --消防笼头煤气管道(低中压)热力管注:乔木与地下管线(de)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de)外缘与管线外缘(de)净距离.灌木或绿篱与地下管线(de)距离是指地表处分蘖枝干中最外(de)枝干基部(de)外缘与管线外缘(de)净距.落叶乔木栽植位置应距离住宅建筑有窗立面 m以外,满足住宅建筑对通风、采光(de)要求.在居住区架空线路下,应种植耐修剪(de)植物种类.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de)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CJJ 75-97中表(de)规定.居住区绿化乔灌木与其它基础设施(de)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2(de)规定.表2 乔灌木与其他基础设施(de)最小水平距离单位:m设施名称新植乔木现状乔木灌木或绿篱外缘测量水准点地上杆柱 --挡土墙楼房平房 --围墙(高度小于2m)排水明沟注:乔木与地下管线(de)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de)外缘与管线外缘(de)净距离.灌木或绿篱与地下管线(de)距离是指地表处分蘖枝干中最外(de)枝干基部(de)外缘与管线外缘(de)净距.居住区绿化苗木(de)规格和质量均应符合国家或本市苗木质量标准(de)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落叶乔木干径应不小于8 cm.常绿乔木高度应不小于 m.灌木类不小于三年生.宿根花卉不小于二年生.居住区绿地内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de)墙体可布置垂直绿化.6开放式绿地设计开放式绿地(de)主要功能是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美化环境,改善局部生态环境.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和解决好这三方面问题.开放式绿地(de)总体设计、竖向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建筑及其它设施设计等均参照CJJ 48-92要求执行.开放式绿地要根据居住区(de)特点做好总体设计,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根据绿地(de)规模、位置、周边道路等条件设置功能分区,要满足居民(de)不同需要,特别是要为老人和儿童(de)健身锻炼设置相应(de)活动场地及配套设施.儿童游戏场、健身场地等应远离住宅建筑.绿地出入口和游步道、广场(de)设置应综合绿地周围(de)道路系统、人流方向一并考虑,保证居民安全.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绿地中不宜穿行架空线路,必须穿行时,居民密集活动区(de)设计应避开架空线路.地形设计可结合自然地形做微地形处理,微地形面积大小和相对高程,必须根据绿地(de)周边环境、规模和土方基本平衡(de)原则加以控制.不宜堆砌大规模假山.绿地内设置景石时,可结合地形作置石、卧石、抱头石等处理,置石量不宜过大.可结合不同居住区(de)特点,集中布置适当规模(de)水景设施.占地面积不宜超过绿地总面积(de)5%.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绿地内可布置游步道和小型铺装场地,铺装面积一般控制在20%以内.其位置必须距离住宅建筑(de)前窗8 m~10 m以外.绿地内(de)道路和铺装场地一般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栽植树木(de)铺装场地必须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材料.绿地内(de)道路和铺装场地应平整耐磨,应有适宜(de)粗糙度,并做必要(de)防滑处理.绿地内主要道路和出入口设计应采取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de)要求.绿地内(de)活动场地提倡采取林下铺装(de)形式.以种植落叶乔木为主,分枝点高度一般应大于.夏季时(de)遮荫面积一般应占铺装范围(de)45%以上.绿地内建筑物和其它服务设施等(de)设计以及绿地内各类用地指标,必须按照CJJ 48-92要求执行,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区游园内一般应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供不同年龄段居民健身锻炼、休憩散步、社交娱乐(de)铺装场地和供居民使用(de)公共服务设施,如园亭、花架、坐椅等.应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形式(de)照明系统,一般不设置主要用于景观(de)夜景照明.绿地内园林小品(de)设计,应尽量采取景观与功能相结合(de)方式,正确处理好实用、美观和经济(de)关系.作为开放式绿地进行设计(de)宅间绿地除符合CJJ 48-92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以绿化为主,功能上只应满足居民(de)简单活动和休息,布局灵活,设施合理.不宜安排过多(de)内容.一般不宜设置游戏、健身设施等.宅间绿地设置(de)活动休息场地,应有不少于2/3(de)面积在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7封闭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主要功能是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原则上不具有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de)功能.封闭式绿地以植物种植为主,发挥降温增湿、安全防护、美化环境(de)作用.宅前道路不应在绿地中穿行,应设置在靠近建筑入口一侧,使宅间绿地能够集中布置.宅间绿地种植(de)乔、灌木应选择抗逆性强、生态效益明显、管理便利(de)种类.建筑基础绿地设计应根据不同朝向和使用性质布置.建筑朝阴面首层住户(de)窗前,一般宜布置宽度大于(de)防护性绿带,宜种植耐荫、抗寒植物.住宅建筑山墙旁基础绿地应根据现状条件,充分考虑夏季防晒和冬季防风(de)要求,选择适宜(de)植物进行绿化.所有住宅建筑和公用建筑周边有条件(de)地方应提倡垂直绿化.居住区用地内高于 m(de)各种隔离围墙或栏杆,提倡进行垂直绿化,宜种植观赏价值较高(de)攀缘植物.8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居住区道路绿化设计道路绿化应选择抗逆性强,生长稳定,具有一定观赏价值(de)植物种类.有人行步道(de)道路两侧一般应栽植至少一行以落叶乔木为主(de)行道树.行道树(de)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应选择冠大荫浓、树干通直、养护管理便利(de)落叶乔木.行道树(de)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径为准,株行距应控制在5 m~7m之间.行道树下也可设计连续绿带,绿带宽度应大于 m,植物配置宜采取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de)方式.小区内(de)主要道路,同一路段应有统一(de)绿化形式;不同路段(de)绿化形式应有所变化.小区道路转弯处半径15 m内要保证视线通透,种植灌木时高度应小于 m,其枝叶不应伸入至路面空间内.人行步道全部铺装时所留树池,内径不应小于m× m.居住区内行道树(de)位置应避免与主要道路路灯和架空线路(de)位置、高度相互干扰.在特殊情况下应分别采取技术措施.居住区停车场绿化设计居住区停车场绿化是指居住用地中配套建设(de)停车场用地内(de)绿化.居住区停车场绿化包括停车场周边隔离防护绿地和车位间隔绿带,宽度均应大于.除用于计算居住区绿地率指标(de)停车场按相关规定执行外,停车场在主要满足停车使用功能(de)前提下,应进行充分绿化.应选择高大庇荫落叶乔木形成林荫停车场.停车场(de)种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de)要求.庇荫乔木分枝点高度(de)标准:.1大、中型汽车停车场应大于 m..2 小型汽车停车场应大于 m..3自行车停车场应大于 m.停车场内其他种植池宽度应大于 m,池壁高度应大于20 cm,并应设置保护设施.附录 A(资料性附录)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化常用园林植物种类一览表园林树木重点树种落叶乔木:银杏(♂)、毛白杨(♂)、垂柳(♂)、旱柳(♂)、馒头柳(♂)、槐树、刺槐、臭椿、栾树、绒毛白蜡、毛泡桐常绿乔木:油松、白皮松、桧柏落叶灌木:珍珠梅、丰花月季、榆叶梅、黄刺玫、碧桃、木槿、紫薇、迎春、连翘、紫丁香、金银木常绿灌木:锦熟黄杨、大叶黄杨、砂地柏一般树种落叶乔木:金丝垂柳、胡桃、榉树、青檀、玉兰、二乔玉兰、杂交马褂木、杜仲、海棠花、紫叶李、樱花、山桃、五叶槐、龙爪槐、红花刺槐、元宝枫、七叶树、柿树、美国白蜡、车梁木常绿乔木:白杄、青杄、扫帚油松、华山松、雪松、樟子松、蜀桧、龙柏、西安桧、金塔柏、侧柏、圆枝侧柏落叶灌木:紫叶小檗、太平花、贴梗海棠、棣棠、蔷薇类、紫荆、玫瑰、齿叶白鹃梅、紫叶矮樱、水栒子、黄栌、花石榴、红瑞木、裂叶丁香、小叶丁香、欧洲丁香、蓝丁香、金叶女贞、金边女贞、海仙花、锦带花、红王子锦带、扶芳藤、胶东卫矛、猬实、糯米条、香荚蒾、海州常山常绿灌木:金叶桧、万峰桧、粉柏、千头柏、洒金千头柏、朝鲜黄杨、雀舌黄杨宿根花卉适于花坛(de)花卉重点花卉:假龙头、八宝景天、大花萱草、早小菊类、日本小菊、地被菊、鸢尾类、天蓝绣球一般花卉:大花秋葵、常夏石竹、石竹、瞿麦、剪秋萝适于花丛、花境(de)花卉蜀葵、蛇鞭菊、金光菊、天人菊、大花金鸡菊、黑心菊、大滨菊、火炬花、马蔺、玉簪类草坪地被植物重点草种草地早熟禾、高羊茅、野牛草一般草种和地被结缕草、大羊胡子草、崂峪苔草、麦冬、白三叶、小冠花、垂盆草、二月兰、紫花地丁、蛇莓(小面积种植)、甘野菊(墙边、石头边等处种植)、连钱草、葡枝毛茛1)重点树种:是指适应性强,少病虫害,栽培管理简便,易于大树移栽,应用效果好(de)常见植物.可作为城市绿化骨干植物应用.2)一般树种:是指应用中适当搭配选择(de)植物.附录 B(资料性附录)适宜在北京地区应用(de)主要攀缘植物栽培管理一览表植物材料习性园林应用株距栽培管理要点木本植物中国地锦落叶藤本,耐阴,抗性强围栏、坡地、花架、假山、墙垣 m ~ 植于建筑物墙体北侧、东侧五叶地锦落叶藤本,喜光略耐阴,抗性强围栏、坡地、花架、假山、墙垣m ~ 注意及时牵引美国凌霄落叶藤本,喜光,耐阴,忌涝,越冬能力强,气生根围栏、花架、假山、墙垣 m ~ 苗期须置于半阴处,每月施肥1~2次金银花常绿或半常绿缠绕藤本,喜光,耐阴,耐旱,忌涝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紫藤落叶藤本,喜光略耐阴,耐寒抗旱花架、山石 m ~ 定植后设立支架,生长期施肥2~3次苦皮藤落叶藤本,喜光耐半阴,抗性强,生长旺盛.花期4月~6月,果期9月~11月.树皮或茎皮含苦质,可杀虫灭菌围栏、花架、墙垣、山石 m ~ 栽植后须设置支架或依附物扶芳藤常绿藤本,不定根,攀附性强,生长快,喜光,耐阴,较耐寒. 山石、墙垣 m ~ 植于背风向阳处小叶扶芳藤常绿藤本,不定根多,生长较慢.喜光,耐阴,耐寒性强.地被、护坡亦可. 山石、墙垣 m ~ 植于背风向阳处花蓼落叶藤本,喜光,耐阴,抗性强围栏、坡地、花架 m ~ 枝条50cm长时,需稍加牵引南蛇藤落叶藤本,喜光,耐半阴,抗性强. 围栏、花架、墙垣、山石 m ~ 栽植后须设置支架或依附物葛藤落叶藤本,喜光略耐阴,抗性强围栏、坡地、花架 m ~ 植于背风向阳处或稍加保护越冬葡萄落叶大藤本,喜光,喜干燥及夏季高温棚架 m ~ 保持通风透光,土壤肥沃三叶木通落叶藤本,喜光略耐阴围栏、花架 m ~ 修剪时注意保留花枝蛇葡萄落叶藤本,抗性强围栏、坡地、花架 m ~ 生长迅速,注意修剪中华猕猴桃落叶藤本,喜光较耐阴棚架 m ~ 幼苗须保护越冬杠柳落叶缠绕藤本,抗性极强围栏、坡地、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木香常绿藤本,喜光,怕寒花架 m ~ 植于背风向阳处窄叶络石(石血)耐阴,适应性强,气生根,与扶芳藤性状相似金红久忍冬落叶缠绕藤本,藤条长可达2 m ~5m,花期6月~9月,红花,具香味.耐阴,耐旱、耐寒.也可作地被. 围栏、花架 m ~ 植于半阴处垂红忍冬落叶缠绕藤本,藤条长可达2 m ~5m,攀缘力强.花期6月~9月,桔红花,具香味.耐阴,耐旱、耐寒.也可作地被. 围栏、花架 m ~ 植于半阴处苔尔蔓忍冬耐阴围栏、花架 m ~ 植于半阴处藤本月季多特蒙德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抗病、抗寒性较好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怜悯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抗寒性、抗病性较强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至高无上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植株抗病生长旺盛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金绣娃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抗寒性强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瓦尔特大叔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抗病性强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光谱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 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红梅朗落叶藤本,可借助人工牵引攀缘栏杆,墙面.喜光喜肥. 围栏、花架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七姐妹落叶藤本,喜光,喜温暖.耐寒、耐旱,抗病性强.可借助人工牵引攀缘栏杆,墙面. 围栏、花架 m ~ 靠近依附物(载体)栽植草本植物羽叶茑萝一年生弱缠绕藤本,喜光,喜温暖,不择土壤围栏 30 cm ~80cm 自播能力强,苗期须间苗 3月~5月重瓣旋花一年生弱缠绕藤本,喜光,喜温湿,耐半阴围栏、棚架、阳台 30 cm ~80cm 可直播于棚架、围栏前,苗期6片叶时须摘心 3月~5月栝楼多年生弱攀缘藤本,适应性强,开白花大型棚架、墙垣 30 cm ~80cm 播种或扦插繁殖,栽植处应注意排水 3月~4月观赏葫芦一年生攀缘藤本,喜光,喜温暖湿润,向阳廊架 30 cm ~80cm 播种繁殖,加底肥 4月~5月丝瓜一年生攀缘藤本,喜光,耐热.需搭架生长. 围栏、花架 30 cm ~80cm 播种繁殖,加底肥 3月~5月转枝莲多年生藤本,喜光,耐半阴,抗寒性强围栏 30 cm ~80cm 分根应在5月前进行 5月前分根苦瓜一年生攀缘藤本,喜光,喜温暖,不择土壤,需通风. 廊架 30 cm ~80cm 播种繁殖,土壤应深翻,并加足腐熟底肥 4月~5月蛇瓜一年生攀缘藤本,喜光,喜温暖,不择土壤,需通风. 廊架 30 cm ~80cm 播种繁殖,土壤应深翻,并加足腐熟底肥 4月~5月观赏南瓜一年生弱缠绕藤本,喜光,喜温暖,不择土壤,需通风. 围栏 30 cm ~80cm 自播能力强,苗期须间苗 3月~5月眉豆一年生攀缘藤本,花白色或紫色风船葛一年生攀缘藤本,喜光,喜温暖,不择土壤围栏、墙垣、挡土墙 30 cm ~80cm 播种繁殖,可直播,苗高20 cm须定植 3月~5月蝙蝠葛多年生落叶半木质或草质藤本,喜阴湿处,砂壤土为宜墙垣、山石、挡土墙 30 cm ~80cm 播种或分根繁殖 3月~4月葎草一年生弱缠绕藤本,喜光,喜温暖,不择土壤围栏 30 cm ~80cm 自播能力强,苗期须间苗 3月~5月啤酒花一年生弱缠绕藤本喜温暖,不择土壤围栏 30 cm ~80cm 自播能力强,苗期须间苗 3月~5月牵牛花一年生缠绕藤本,喜光,喜温暖,也耐半阴,不择土壤围栏 30 cm ~80cm 自播能力强,苗期须间苗 3月~5月。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8a83d28bd63186bcebbc62.png)
第二节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及定额指标
三、根据绿地中市政设施布局和具体环境条件 进行绿化设计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要遵循城市园林绿化设计 的一般原则。 首先,应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的自然条件、特色 景观和绿化基础; 其次,应根据当地气候生态特点和用地的土壤条 件,结合立地环境的适当改造,选择适生的绿化材料; 同时,居住区绿化中既要有统一的基调,又要在 布局形式、绿化材料选择等方面做到多样而各具特色。
1、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具体作用如下:
①居住区绿地以植物为主体,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 噪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②居住区绿地是形成居住区建筑通风、日照、采光、防护隔 离、视觉景观空间等的环境基础,富余生机的园林植物作 为居住区绿地的主要构成材料,绿化美化居住区的环境, 使居住建筑群更显生动活泼、和谐统一,绿化还可以遮盖 不雅观的环境物。 ③居住区绿地优美的绿化环境和方便舒适的休息游嬉设施、 交往场所,吸引居民在就近的绿地中休憩观赏和进行社 交,满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户外活动的要求,有利于人 们的身心健康和邻里交往。 ④居住区公共绿地在地震、火灾等非常时候,有疏散人流和 隐蔽避难的作用。
①满足功能要求,划分不同功能区域。 ②满足园林审美和游览要求,以景取胜,充分利用地 形、水体、植物及园林建筑,经营园林景观,创造 园林意境。 ③形成优美自然的绿化景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居住 区公园应保持合理的绿化用地比例,发挥园林植物 群落在形成公园景观和公园良好生态环境中的主导 作用。
第九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第九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ce678c84868762caaed5b9.png)
第十一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11
二、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1993年我国制定的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
旧居住区改造不宜低于25%
低层住宅区(2-3层为主)的绿地率为30%—40%
多层住宅区(4—7层)的绿地率为40%-50%
结合有关规范进行具体的种植设计,以统一协调绿化与建
筑物、地下管线、构筑物、路灯等的位臵关系
第十一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16
三、居住区绿地的立地条件和绿化基础
居住区绿地的立地条件:由周围建筑物所围合的绿地空间 的朝向及建筑物与绿地间的空间尺度关系,绿地现状地形 高差,土壤类型与理化性状及其在居住区施工中受建筑垃 圾污染的情况,地下水位以及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冻土层
9
第十一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10
一、居住区绿地的组成(续) 2.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指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 公用设施的环境绿地。其绿化布臵要满足公共建筑和 公用设施的环境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道路绿地:居住区主要道路两侧或中央的道路绿化带
用地。 4. 宅旁绿地和居住庭园绿地:居住建筑四周的绿地。
功能分区 安静休息游览区 设施和园林要素 休息场地、树阴式广场、花坛、游步道,园椅园 凳和花架廊等园林小品,亭、廊、榭、茶室等园 林建筑,草坪、树木、花卉等组成的植物景观, 自然式水体景观 文娱活动室、喷泉水景广场、景观文化广场和室 外游戏场,小型水上活动场,露天舞池(露天电影 场),绿化布臵、公厕 运动场及设施、休息设施、绿化布臵
高层住宅区(以8层以上为主)的绿地率为60%
第十一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12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785954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a.png)
指在城市规划用地中,以居住建 筑为主的各种绿地,包括居住区 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
宅旁绿地等。
绿地设计
指对居住区绿地进行规划、设计、 建设和管理的过程。
绿地率
指居住区绿地面积与居住区用地总 面积之比。
规范的范围和适用性
01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居住区 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工作。
绿地的安全防护
边界设置
绿地应设置明确的边界 ,与道路、建筑等保持 一定的距离,以保障居 民的安全。
防护设施
在绿地边缘或危险区域 应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 ,如栏杆、护墙等,以 保障居民的安全。
安全提示
在绿地中可能存在安全 隐患的区域应设置安全 提示标志或告示牌,提 醒居民注意安全。
绿地的无障碍设计
通道设计
02
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区、物流园 区等非居住区的绿地设计。
02
居住区绿地的分类与布局
绿地分类标准
居住区绿地等。
公共绿地
包括街道绿地、广场绿地、公 共设施绿地等。
附属绿地
包括单位附属绿地、商业设施 绿地等。
防护绿地
包括高速公路、高架路、铁路 等两侧的防护绿地。
03
02
绿化管理
对绿地进行绿化管理,包括植物的 种植、养护、修剪等方面。
安全防范
对绿地进行安全防范,确保游客和 居民的安全。
04
THANKS。
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单位需选择符合要求 的材料,并报请设计单位确认。
现场踏勘
调整与完善
设计单位应进行现场踏勘,确保设计方案 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 和完善。
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结合
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b3247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0.png)
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一、引言绿地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因此,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绿地布局和规划1.绿地面积:绿地面积应根据居住区规模、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面积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0%。
2.绿地布局:绿地应分布合理,覆盖整个居住区,对各个区域和公共空间进行合理绿化,形成绿色景观廊道,方便居民的出行和休闲活动。
3.绿地功能:绿地功能多样化,应包括花坛、草坪、游乐设施、体育场地、健身器材等,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三、绿地设计与建设1.植被设计:应注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植被搭配应合理,包括乔木、灌木、花卉等植物,以丰富居民的视觉感受。
2.道路和路径设计:绿地区域的道路和路径应设置合理,宽度适当,易于行人和车辆通行,同时要注意运用绿化装饰,增添美感。
3.休闲设施设置:绿地内应设置各种休闲设施,如凉亭、休息椅、活动场地等,以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
4.水体设计:绿地内应设置适当的水体,如喷泉、小河流等,增加景观效果,改善空气湿度,提供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
5.照明设计:绿地内的照明设施应设置合理,充分考虑视觉、安全和能耗等因素,并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
四、绿地养护管理1.植物养护:对于绿地内的植物,应定期修剪、浇水、施肥、除虫等,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2.清洁维护:绿地内的游乐设施、道路和路径应定期清洁,保持整洁,及时清理掉落的树叶、杂草等。
3.设施维护:绿地内的休闲设施和照明设施应进行定期维护检查,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
4.环保措施:绿地管理应注重环保,采用无农药或少农药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五、绿地开放和安全管理1.绿地开放:绿地应对公众开放,提供便利的出入口和适当的开放时间,以方便居民的使用。
2.安全管理:绿地内应设置合理的安全标识牌和警示设施,确保居民使用绿地时的安全性,加强绿地内的巡逻和保安工作。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7ab99bfd0a79563c1e72dc.png)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一、居住区绿地的类型1、公共绿地2、宅旁绿地3、公共设施绿地4、道路绿地二、居住区小游园规划设计基本要求1、位置的选择密切配合小区总体规划,与周围绿地合理衔接,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原有绿化,结合公共场所设置方便居民进入。
2、合理的规模根据定额指标小区公共绿地面积平均每人1.0平方米,则小区游园面积为小区公共绿地面积的一半,另一半可以分散安排为居住组团绿地。
充分考虑各种类型人群的需要。
三、组团绿地的位置、特点和设计1、位置选择(1)周边式住宅中间开辟绿地(2)行列式住宅山墙间开辟绿地(3)扩大住宅的间距开辟绿地(4)居住组团的一角开辟绿地(5)两组团之间开辟绿地(6)一面或两面临街开辟绿地(7)自由式绿地2、组团绿地特点(1)用地小,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建设。
(2)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
(3)作用多样。
3、设计要点(1)形式要简洁大方,开阔明快。
(2)建筑小品尽量减少,扩大绿地面积,丰富活动内容。
(3)种植尽量以低矮树木为主,不妨碍活动开展。
四、宅旁绿地的组成、类型和布置1、宅旁绿地的组成一般包括宅前、宅后以及建筑物周边的绿化2、类型底层住户庭院独院式花园住宅庭院汽车停车场3、布置(1)庭院绿化选择耐阴树种,树种大小应与庭院空间、建筑层次相称,设计形式规则式居多,用通透式围墙或绿篱分割庭院内外,花木多孤植或丛植。
(2)住宅周围绿地绿门的设计基础种植墙面的美化采光通风的要求屋顶绿化室内外和院内外绿化的结合五、居住区道路绿化的特点1、道路绿化充分考虑地下管线。
2、道路绿化结合消防和搬运。
3、道路绿化与建筑风格的协调。
4、道路绿化景观效果良好。
5、道路绿化改善环境作用明显六、居住区植物配置原则1、乔冠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配置和点缀花卉草坪。
2、植物种类不宜繁多,但也要避免单调,更不能配置雷同,要达到多样统一。
3、在统一的基调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创造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
居住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居住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b2e6ab0740be1e640e9a58.png)
五、 居住区各类绿地规划设计:
• ①外围绿地 • ②中心绿地 • ③公建及公设 • ④道路绿地 • ⑤宅旁绿地
• 2、组团绿地 • 有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三种形式; ① 组
团绿地的出入口位置与道路系统综合考虑 • ② 要有足够铺装场地 • 3、宅旁绿地: • 4、公建及公设专用绿地 • 5、住宅及庭院绿地 • 6、道路绿化:
7、植物配置
• (1)科学性+艺术性,自身美+组合美+ 协调美 ①乔灌结合,常绿+落叶,速生+慢生 ②植物种类不宜多,但也不宜单调 ③树种力求变化 ④栽植形式多样化 ⑤充分利用植物观赏特性 (2)树种选择:
规划结构
• 三级结构:即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 团
• 二级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或居住区— 居住组团
第二节 居住区绿地规划
• 一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作用 • 二、 绿地定额指标 • 三、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 ① 公共绿地 ②专用绿地 ③宅旁、庭园绿 地 ④道路绿地
• 四、 居住区绿地规划布局
• 冠大叶密,深根性,耐修剪,落果少,无 毒刺等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f0a5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9.png)
居住区公园示例:
居住区公园示例:
居住区公园示例:
其它小型公共绿地示例:
(五)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的布置类型:
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植物种类的选择
绿地植物配置
三、公共绿地指标及有关技术要求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灵活使用。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其指标,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50%。
(二)公共绿地基本布置要求
公共绿地(public green space)是指供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小块绿地(儿童游戏场、成人活动场)等。
(二)公共绿地基本布置要求
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是供本区居民就近休息、活动之用,面积不宜过大,根据规划区域的规模和环境条件而定。内部设有比较简单的文体设施,还应结合绿化设置一些庭院小建筑,如亭廊、座椅、花架之类。平面布局一般采用半开敞自然式为主,不要过分开敞,以免行人任意穿越而不便管理。
居住组团公共绿地示例:
居住组团公共绿地示例:
居住组团公共绿地示例:
居住组团绿地平面构图形式:
居住组团绿地空间布局方式:
居住组团绿地规划设计内容:
(四)其它小型公共绿地
其他公共绿地,如儿童游戏场、街头绿地、防护绿带,组群间分隔绿地以及利用地形水面和边角余地等公共绿地。一般为开敝式,四邻空间环境较好,可设置儿童活动设施和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用地宽度不应小于8m,面积不宜小于0.04公顷。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宅旁绿地设计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宅旁绿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db758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a.png)
墙面绿化和屋顶绿化
进行墙面和屋顶的绿化,即垂直绿化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局部气候
丰富城市的俯视景观和立面景观
窗前设花坛、花池,让行人不临窗而过
屋基绿化
入口绿化
住宅入口处,多与台阶、花台、花架等 结合进行绿化配植
住宅人口的标志 室外进入室内的过渡 利于消除眼睛的光感差
作“门厅”之用
窗台、阳台绿化
用盆栽的形式以便管理和更换 考虑置盆的安全问题 应选择喜阳耐旱的植物 选择引人注目的植物
与墙面和窗户的颜色、质感形成对比
概述
主要功能
• 阻挡外界视线、噪音和灰尘,为居民创造 安静、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
绿地布置
• 与住宅的类型、层数、间距及组合形式配 合,既要注意整体风格的协调,又要保持 各幢住宅之间的绿化特色
概述
宅旁绿化的重点在宅前 住户小院
宅间活动场地 住宅建筑本身的绿化
住户小院的绿化
底层住户小院
独户庭院
宅间活动场地的绿化
属半公共空间,主要为幼儿活动和老人休息之用
树林型
游园型
棚架型
草坪型
住宅建筑本身的绿化
宅旁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 个宅旁绿化和建筑的风格相协调
架空层绿化 屋基绿化
窗台、阳台绿化 墙面、屋顶绿化
架空层绿化
首层架空形成架空层,绿化向架空层渗透
与周围开放的室外绿化空间形成鲜明对比 增加园林空间多重性和可变性,为居民提 供活动场所,使居住环境更有透气感
屋基绿化
墙基 墙角
窗前 入口
围绕住宅周围的基础栽植
屋基绿化
墙基绿化
一般多用灌木作配植,亦可种攀缘植物
屋基绿化
墙角绿化
种小乔木、竹或灌木丛,形成墙角的 “绿柱”、“绿 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亭、廊、棚架、
膜结构
7
模拟化景观
假山、假石、树木、 人造草坪
8
高视点景观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9照明景观车行照明
人行照明
场地照明
安全照明
图案、色块、屋顶、 色彩、层次、密度、
阴影、轮廓
特写照明 装饰照明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1.公共绿地 指居住区内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是为全区居民公共使用的绿
地,其位置适中,并靠近小区主路,适宜于各年龄组的居民前去 使用 ,根据中心公共绿地大小不同,又分为
1)、居住区公园(服务对象是居住区居民) 步行时间10min,服务半径800-1000m
2)、居住小区中心游园(服务对象是小区居民) 服务半径400-500m
3)、居住区生活单元组团绿地(服务对象是组团内居民) 服务半径100m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1.公共绿地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冠大荫浓的乔木进行行列式栽植; 在人行道与居住建筑之间,可多行列植或丛植乔灌木,以利防止尘埃
和阻挡噪声; 人行道绿带还可用耐阴花、灌木和草本花卉种植形成花境,借以丰富
道路景观; 或结合建筑山墙、路边空地采取自然式种植,布置小游园和游憩场地。
(2)次干道绿化 次干道(小区级)是联系居住区主干道和小区内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
使用功能以行人为主,通车次之,也是居民散步之地。绿化布置应着重考 虑居民观赏、游憩需要。
(3)住宅小路的绿化
联系各幢住宅的道路。使用功能以行人为主。 宅前绿化不能影响室内采光或通风;在公共建筑前面,可以采取扩大 道路铺装面积的方式来与小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宅旁绿地结合布置, 设置花台、座椅、活动设施等,创造一个活泼的活动中心。
还有其他块状观赏绿地等。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共设 施的功能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3.道路绿地 道路两侧或单侧的道路绿化用地。 具有遮荫、防护、丰富道路景观等功能,根据道路的分级、地
形、交通情况等进行布置。
(1)主干道绿化 行道树的栽植要考虑行人的遮荫与车辆交通的安全;宜选用姿态优美、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目录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居住区绿化设计
居住区的组织结构模式
(一)居住区 (二)居住小区 (三)居住组团
居住区
1、从广义上讲就是人类聚居的区域。 2、狭义上说是指由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的生活居住地 段。一般在居住区内应设置比较完善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 的服务性设施,以满足人们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
四、居住区建筑的布置形式
1.行列式布置:根据一定的朝向、合理的间距,成行列地布置建筑, 使居住区建筑布置中最常用的一种。
优缺点:日照、通风好;形式过于呆板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四、居住区建筑的布置形式
2.周边式布置:指建筑沿着道路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 优缺点:有利于节约用地,形成院落及街道景观;居室朝向较
4.居住区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公共建筑及设施专用绿地(配套公建绿
地)、宅旁宅间绿地、组团绿地、道路绿地及防护绿地等。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一、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序号
设计分类
1
绿化种植设计
功能类元素
2
道路景观
机动车道
步行道
路缘
居住区绿地的认车缆知档柱
3
场所景观
健身运动场
游乐场
休闲广场
设计元素
园艺类元素
居住小区
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 、文化教育、娱乐、绿 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
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1000~3000人相对应,户数300~700户,用地4~6公顷, 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区-居住小区
1.公共绿地 居住区公共绿地反映了小区绿地质量水平,一般要求有较高的
规划设计水平和一定的艺术效果。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0.5
㎡/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 不少于1.5㎡/人。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2.专用绿地(公建附属绿地) 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环境绿地。 例如:俱乐部、展览馆、电影院、图书馆、商店等周围绿地,
居住区-居住组团
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城市道路 小区道路 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住宅楼
住宅楼
一、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1.居住区建筑用地 指住宅的基底占有的土地和住宅前后左右留出的空地。一般占
植物配置 宅旁绿地 隔离绿地 架空层绿地 平台绿地 屋顶绿地 绿篱设置 古树名树保护
表象类元素
序号
设计分类
设计元素
一、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功能类元素
园艺类元素
表象类元素
5
水景景观
1.自然水景
1.庭院水景
驳岸
瀑布
景观桥
溪流
木栈道
跌水
2.泳池水景 生态水池/涉水池
3.景观用水
2.装饰水景
喷泉
倒影池
6
庇护性景观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4.宅旁和庭院绿地 指居住建筑四周的绿化用地,是最接近居民的绿地。
1)、绿地的大小和宽度决定于楼间距; 2)、主要范围:宅前、宅后以及建筑物本身; 3)、与居民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
三、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1.人均公共绿地指标:按居住区内每人所占面积计算
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 = 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m2)
整个居住区用地的50%左右,是居住区用地中比例最大的用地。 2.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
指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周围的专业 用地。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一、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3.道路及广场用地 指以城市道路红线为界,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以上两项的道
路、广场、停车场等。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一、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居住区总人口(人)
2.绿地覆盖率:指居住区用地上栽植的全部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及花 卉、草坪等地被植物的覆盖面积,以占居住区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植被的覆盖面积
绿地覆盖率(%) = 居住区总用地面积
3.绿地率: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新区建设应≥30%;旧区改造应≥25%;植物成活率≥98%; 居住绿地面积 绿地率(%)= 居住区总用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