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需求下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

合集下载

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技术导则

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技术导则

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技术导则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适应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促进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状态监测装置和主站系统的统一和规化发展,实现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制定本技术导则。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性附录。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导则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林峰、焦群、于钦刚、冀肖彤、阎春雨、晓帆、盛盛、朱江、维勇、莉、洪功义、景祺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技术导则1 围本技术导则规定了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技术原则、系统架构、数据接入、功能要求、接口要求、通信要求、信息安全防护要求等方面的容。

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35kV及以上变电设备、交流66kV~1000kV架空输电线路、直流±400kV~±800kV架空输电线路。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Q /GDW 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Z414-2010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国家电网公司生产管理系统设备代码(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第462号文,2008年5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34号文,2006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部第316号文,2008年)3 术语和定义3.1状态量 criteria指对原始采集量进行加工处理后,能直观反映输变电设备本体运行状态、气象、通道环境的物理量。

3.2状态监测装置 condition monitoring device指安装在被监测的输电或变电设备附近或之上,能自动采集和处理被监测设备的状态数据,并能和状态监测代理、综合监测单元或状态接入控制器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数据采集、处理与通信装置。

MDS-4000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MDS-4000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MDS-4000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MDS-4000系统简介MDS-4000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是为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集约化生产管理及“三集五大”中大生产体系集中监控要求而开发的重要技术支撑系统。

MDS-4000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各种先进的传感技术、数字化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广域分布的通信技术、在线监测技术以及故障诊断技术实现各类电网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监视、分析、预测和故障诊断。

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是实现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关键支撑技术,是智能变电站建设的核心内容。

因此,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建设对提高国家电网公司生产管理水平、加强状态监测检修辅助决策应用、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MDS-4000系统可为智能变电站提供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整体解决方案。

系统可对变压器温度及负荷、油中溶解气体、油中微水、套管绝缘、铁芯接地电流、局部放电、辅助设备(冷却风扇、油泵、瓦斯继电器、有载分接开关等)、断路器及GIS中SF6气体密度及微水、GIS局部放电、断路器动作特性、GIS室内SF6气体泄露、电流互感器及容性电压互感器绝缘、耦合电容器绝缘和避雷器绝缘等信息进行综合监测。

MDS-4000系统具有准确性高、可靠性高、互换性好等特点,是按照统一的结构方式、通讯标准、数据格式等的全面集成。

MDS-4000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依据获得的电力设备状态信息,采用基于多信息融合技术的综合故障诊断模型,结合设备的结构特性和参数、运行历史状态记录以及环境因素,对电力设备工作状态和剩余寿命作出评估;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报,明确故障的性质、类型、程度、原因,指出故障发生和发展的趋势及其后果,提出控制故障发展和消除故障的有效对策,达到避免电力设备事故发生、保证设备安全、可靠、正常运行的目的。

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部署和应用

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部署和应用
ma 电设备 状 态 运行 状 态监 测 及 是
0 引 言
开展 输 变 电设 备状 态监 测 系 统 的建设 , 能够 减 少 输 变 电设 备 现场 运行 维 护工 作 量 , 提高 设备 健 康
状 况 的可 控 、 控 能 力 , 贯 彻 落 实 国 家 电 网公 司 在 是
关键 词 : 能 电 网 输 变 电设 备 智 状态监测 状 态 管理
中 圈分 类 号 : M7 T 2
文 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2 1 )3 0 2 0 X(0 1 0 — 1 — 5
De ly n n p i ai n o n i o o i r g S se p o me t dAp l to f Co dt nM n t i y tm a c i o n f r o r r n mis n a dT a s r f nEq i me t o P we T a s si n r n f ma o o o i up n
范 围 内建 立 “ 两级 部 署 、 级 应 用” 统 一 输 变 电设 备 状 态监 测 系统 , 范 各 类 输 变 电设 备 状 态监 测 数 据 的接 入 。 三 的 规 提
供 各种 榆 变 电设 备 状 态 信 息 的展 示 、 警 、 预 分析 、 断、 估 预 测 功 能 , 集 中为 其 它 系统提 供 状 态监 测数 据 。 诊 评 并 实现 输 变 电设 备 状 态的 全 面 监 测和 状 态运 行 管理 。
检修 管理 、 升 生产运 行 管理 精 益 化水 平 的重 要 技 提
术手 段 ,其 建设 和推 广 对提 升 电 网智 能化 水 平 、 实 现输 变 电设 备状态 运行 管理具 有重 要 的意义 。

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概述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手段,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

在线监测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网中的异常情况,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1.1 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特性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时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电网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为电网的运行状态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准确性:系统采用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和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智能化:系统具备智能分析和决策能力,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电网中的异常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 集成性:系统能够与电网的其他管理系统(如调度系统、保护系统等)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1.2 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场景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电网运行监控: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网中的异常情况,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故障诊断与处理: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分析,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处理,减少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 负荷预测与管理:通过对电网负荷数据的分析,实现负荷的合理分配和调度,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 电能质量监测:监测电网的电能质量,如电压波动、频率偏差等,保障电能的供应质量。

二、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技术和设备。

2.1 系统架构设计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架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基础,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系统架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数据采集层:负责采集电网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

智能电网运行状态监测与分析

智能电网运行状态监测与分析

智能电网运行状态监测与分析智能电网是利用先进的通信、传感和信息技术来实现对电网的全面监测、控制、管理和优化的一种电网模式。

自从智能电网的概念提出以来,其在电力领域中的价值和应用日益显现。

为了确保智能电网的平稳运行,监测和分析智能电网的运行状态至关重要。

智能电网的运行状态监测主要通过对电网的各类设备和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变电站、配电网、能源储存设备、智能计量装置等。

通过分布式传感器和智能仪器设备的应用,可以对电网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进行全面监测,获取各种重要的运行数据和指标。

监测数据包括电网的供电质量、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电能的消耗和负荷情况等关键信息。

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经过处理和分析后,成为了实时的、可视化的电网状态监控信息。

这些监测数据对电力公司和终端用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预测、分析和优化电网的运行状态。

智能电网的运行状态分析是基于监测数据的统计和模型分析。

它可以通过对多维数据的关联分析、时序分析、异常检测等方法,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和评估。

这些分析方法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

智能电网的运行状态监测和分析的目的是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效率。

它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实现对电网的综合管理,及时预警和处理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事故,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同时,通过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分析,可以发现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为设备维护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智能电网的运行状态监测和分析也对终端用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用户可以了解自己的用电状况,合理安排用电计划,避免用电过载引发的安全隐患。

同时,通过对电力供应的实时监测和分析,用户可以及时反馈问题和需求,提高电力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基于智能电网运行状态监测和分析的信息,电力公司还可以进行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调度。

通过建立动态的电网模型和优化算法,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和优化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智能电网中的实时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

智能电网中的实时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

智能电网中的实时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与传统的电网相比,智能电网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状态,并及时预警潜在的故障风险。

本文将探讨智能电网中实时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的相关技术和应用。

一、实时状态监测实时状态监测是智能电网的核心功能之一。

传统电网的监测设备主要集中在变电站和关键节点,而智能电网通过在整个电网系统中广泛部署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现对电网的全面监测。

1. 传感器技术在智能电网中,传感器是实时状态监测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感器可以感知电网中的各种参数,如电流、电压、频率等,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

同时,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监测中心能够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电网状态的全面监测。

2. 数据传输与通信技术实时状态监测需要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与通信技术。

智能电网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云平台,实现对电网中的监测设备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和通信。

这样,监测中心能够随时获取电网的实时数据,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二、故障预警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实时状态监测,实现对电网故障的及时预警。

故障预警可以有效减少电网的停电时间、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故障检测与识别通过实时的监测数据,智能电网能够检测电网中的异常情况,并识别潜在的故障风险。

例如,通过分析电流的波形和频率,智能电网可以判断电网中是否存在电弧故障;通过分析电压的稳定性和波动情况,智能电网可以判断电网中是否存在电压异常的情况。

这些检测和识别技术为故障预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故障预测与定位基于历史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智能电网能够预测故障的可能时间和发生位置。

通过对电网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智能电网可以建立故障发生的模型,并预测故障的概率和可能的时间窗口。

此外,智能电网还能利用位置信息和故障行为模式,定位故障的具体位置,为故障排除提供方向。

智能电网监测方案

智能电网监测方案

智能电网监测方案智能电网监测方案是一种通过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电网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的解决方案。

它的目标是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

一、方案概述智能电网监测方案包括多个层次的监测系统,涵盖了从电源端到用户端的各个环节。

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 传感器模块:通过安装在电网各个关键节点上的传感器,采集电压、电流、线路温度等实时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中央控制中心。

2. 数据处理模块:中央控制中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

它可以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发现并预测潜在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 通信模块: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如物联网、5G等,实现传感器与中央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

这种通信方式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能够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准确性。

4. 控制模块:根据中央控制中心的指令,智能电网监测方案还可以实现对电网的远程控制。

例如,在发现电网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可以远程切换电源、调节负载等,以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

二、方案优势智能电网监测方案相较于传统的电网监测方式,具有如下优势:1. 实时监测:传统的电网监测方式通常需要人工巡检或定期维护,无法实时获取电网的运行状态。

而智能电网监测方案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电网运行情况。

2. 预警提醒:通过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智能电网监测方案可以发现电网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及时发出预警提醒。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电网故障的发生,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3. 高效运维:智能电网监测方案可以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减少了人工巡检和维护的工作量,提高了运维效率。

4. 数据分析:通过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智能电网监测方案可以得出电网的运行状态和趋势,为电力系统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三、应用案例智能电网监测方案已经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应用案例:1. 供电局应用:某供电局引入智能电网监测方案,对电网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

智能电网输配电线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综合系统

智能电网输配电线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综合系统
A bsr c W i he m a t g i d veo m e t p a n n n i p e e tto o n e lg ntpo r ta t t t s r rd e l p h n l n i g a d m lm n a i n f i t li e we ta s iso l o io i t c no o y a a e t c no o y a e lo m o n i h r ci n f r n m s i n i m n t rng e h l g s k y e h l g , r as ne vi g n t e die to o i t lie c . Ba e o t i i e , de l p d n to w ie ew o k nel n e g sd n hs d a veo e a a i n d n t r of p o nca c m pa i s f a l r vi i l o n e o l ta s iso i e i e r t d o i o io i g s se . u ln st o p sto n e h i a e t r so r n m s i n ln ntg a e nl nem n t rn y t m o ti e hec m o ii n a dt c n c l a u e f f
B iUn a L u 来自( h o lcrct o r mp n r eiga dP we sr uinDiiin,Hu e o 0 0 Ho h t e tii P we E y Co a yMak t n o rDiti t vso n b o hh t 1 5 ) 0 0
关键字 :智 能 电网;智 能输 电;特 高压 输 电线路;在 线监 测技术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监测系统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监测系统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监测系统智能电网是当前电力行业的热门话题之一,其核心是智能电网监测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力行业智能电网监测系统的意义、构成要素以及应用案例,旨在为读者全面呈现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一、智能电网监测系统的意义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传统电网已不能满足用户对电量质量、供电可靠性以及电网安全的要求。

智能电网监测系统的意义在于提供了对电力系统的全方位监测和控制能力,从而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智能电网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负载情况、电压稳定性等关键指标,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电力运营企业可以及时做出决策,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效率。

同时,智能电网监测系统还具备故障预警和远程监控的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和排除电力系统故障,降低停电时间和损失。

二、智能电网监测系统的构成要素智能电网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通信网络、数据存储与处理平台以及应用系统等几个重要组成要素。

1. 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数据,如电流、电压、功率等信息。

常见的采集装置有智能电表、传感器等。

2. 数据通信网络: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存储与处理平台,常见的通信网络包括以太网、无线通信网络等。

3. 数据存储与处理平台:用于存储和处理来自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一般采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并通过数据分析算法提取有用信息。

4. 应用系统:根据不同的需求,构建针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负荷预测、故障诊断等应用系统,帮助电力运营企业进行运营决策。

三、智能电网监测系统的应用案例1. 精准负荷预测: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智能电网监测系统可以精确预测用户的用电负荷,从而调整发电和供电计划,提高电力系统的供需匹配度。

2. 实时监测与控制:智能电网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并进行远程控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方案

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方案

智能电网·高压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一系统简介随着国家电力建设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电网建设和设备维护工作也越来越多,输电线路的巡检和维护越来越表现出分散性大、距离长、难度高等特点。

因此对输电线路本体、周边环境以及气象参数的智能化远程监测成为智能电网改造的重要工作。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是智能电网输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输电线路状态运行、检修管理、提升生产运行管理精益化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STC_OLMS系列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电子测量、无线通讯、太阳能新能源技术及软件技术等实现对导线覆冰、导线温度、导线弧垂、导线微风振动、导线舞动、次档距震荡、导线力、绝缘子串风偏(倾斜)、杆塔应力分布、杆塔倾斜、杆塔振动、杆塔基础滑移、绝缘子污秽、环境气象、图像(视频)、杆塔塔材被盗等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测,预防电力线路重大事故灾害的发生。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独立使用,也可自由组合,功能模块组合如下图所示:二技术标准1、Q/GDW 24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2、Q/GDW 243-2010《输电线路气象监测装置技术规》3、Q/GDW 244-2010《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装置技术规》4、Q/GDW 245-2010《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技术规》5、Q/GDW 554-2010《输电线路等值覆冰厚度监测装置技术规》6、Q/GDW 555-2010《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监测装置技术规》7、Q/GDW 556-2010《输电线路导线弧垂监测装置技术规》8、Q/GDW 557-2010《输电线路风偏监测装置技术规》9、Q/GDW 558-2010《输电线路现场污秽度监测装置技术规》10、Q/GDW 559-2010《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11、Q/GDW 560-2010《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监测装置技术规》12、Q/GDW 561-2010《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技术导则》13、Q/GDW 562-2010《输变电状态监测主站系统数据通信协议》14、Q/GDW 56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代理技术规》15、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16、GB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17、GB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18、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19、GB 6388 运输包装图示标志20、GB 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21、GB 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22、GB 11463—8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23、GB 12632—1990 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24、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25、GB/T 2317.2—2000 电力金具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26、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27、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高温28、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29、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30、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31、GB/T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32、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3、GB/T 6587.6—86 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34、GB/T 6593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35、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6、GB/T 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37、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38、GB/T 15464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规39、GB/T 16611—1996 数传电台通用规40、GB/T 16723-1996 信息技术提供OSI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协议41、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42、GB/T 17179.1-2008 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协议第1部分:协议规43、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44、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45、GB/T 17626.8—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46、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47、GB/T 19064-2003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实验方法48、QX/T 1—2000 Ⅱ型自动气象站49、YD/T 799—1996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50、DL/T 548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51、DL/T 741—2010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52、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53、DL/T 5219—2005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54、QJ/T 815.2-1994 产品公路运输加速模拟试验方法三、系统电源及通讯1、监测装置电源实现(1)监测装置采用太阳能对蓄电池浮充的方式进行供电,对日照照射相对较弱地区也可同时采用太阳能及风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进行供电。

输电线路运行状态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输电线路运行状态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输电线路运行状态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摘要:输电线路运行情况的可靠性直接决定着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抗外力破坏能力,设计一种新型输电线路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

该系统通过高清视频球机模块采集现场视频/图像参数;采用太阳能+蓄电池供电方式,实现不间断供电;采用无线3g网络,进行网络数据传输,实现输电线路全面监测,提高其运行可靠性。

基于本系统的福西线输电网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能够更好指导运行部门及时查找事故原因,正确制定抢险方案,实现输电线路的可控,在控、能控。

关键词:输电网;智能化视频监控;太阳能供电;3g通信引言随着电力建设的迅速发展,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电网建设和设备维护工作也越来越多。

作为电力输送纽带的输电线路呈现出分散性大,距离长,难以巡视和维护等特点。

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的大面积建设,大型机械线下作业频繁,电网管控对象与日俱增,大型机械线下施工、线下植树和线下违章建设等行为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一旦出现外力事故将有可能同时直接破坏多条重要线路,极易出现严重的电网事故,存在大面积停电风险,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影响。

因此对输电线路周边状况及环境参数进行多目标、全天候监控成为一项迫切工作。

本文描述的输电线路智能化视频监测系统是智能电网输电建设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输电线路状态运行、检修、管理,提升生产运行管理精益化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1 系统总体框架1.1 系统概述及原理输电线路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是集视频压缩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低功耗技术、数字无线3g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由高清摄像机,智能视频分析模块、3g通信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防外力破坏预警模块等构成。

安装在杆塔和导线上的监测终端通过无线传感传输到邻近的安装在杆塔上的基站,基站再通过3g网络将监测数据传输到主站(接收中心)中,通过24小时不间断监控对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多发位置及线下隐患复杂地点进行远程监视,有效保障线路正常运行。

智能输电网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方式研究

智能输电网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方式研究
◇ 科技论坛◇
科技 置向导
2 0 1 3 年3 6 期
智能输 电网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源自式研究 赵玉芳 ( 北京 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 司 中国 北京
1 0 0 0 7 0 )
【 摘 要】 对于输电线路状态的监测系 统则是输变电生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 本文主要探讨了 针对智能输电网线路状态
监 测 系统的 多种通信方式。
【 关键词】 智能输电 网; 线路 状态; 监测; 通信 方式
2 - 2 通信 网络技术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传感技术 的高速发展 . 加 快了我国智能 电网建 设脚 步 . 许多变电站 已经初 步具备 了输 电设备 的可 视化和数字化生产 基于通信系统的使用功能 . 通信技术需要满足 到实 时数据 监测传 通信 范围能够覆盖所有 的监测点 , 并且 提高可靠 安全 管理 . 并 逐渐朝着智 能化生产道路发展 。而对 于输 电线 路状态 的监测 输 要求的标准 . 系统则是输 变电生产管理 中必不可少 的重要管理手段 之一 . 当今形式 的通信网络. 对 于 自然灾害发生时 . 要能够基本满足通信要求 。 同时还 下. 主要 困扰着变 电站输变 电监测管理的问题式如何 实现远程传输 的 需 要提供数据传输 、 报文、 图片 的传输 服务 、 宽带移机 宽带数据传递 。 般来说 . 通信系统 网络 由数据 网络和接入 网络两个部分 组成 , 数 据 关键技术 问题研究 。 本 文主要探讨 了针对智能输 电网线路状态监测系 网络主要有状态接入 网关机和 电力数据网络两部分组成 . 接入 网络包 统 的多种通信方式 。 含远程 网络段和现场 网络段两个部分组成。一般来说 , 现场 网络采用 1 . 智能电网线路特征 简述 而远程 网络采用专 网或者公网方式。 随着全 球经济化 的不断深入发 展 .能源短缺 问题也逐步显 露出 无线方式 . 来. 与此 同时 。 人们对生活 中的用 电需求量 日益增加 , 电网营运正面临 3 . 通信网络方案 着 巨大挑 战 。 一个是西 电东 送 、 北电南送 、 远距离 、 大容量 的大 电网各 3 . 1 现场 网络段方案 现场 网络通信方案一般需要考虑到先监测点集中与否 , 如果监测 级需要更高 的管理控制运行能力 . 而是在输送过程 中设备 的安 全运行 终端通信节 点与汇集通信节 点在不同杆塔上 , 则 可 以考 风险规避 。 因此 , 必须要提 高供 电可靠性 以及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 点较 为分 散 . 比如现阶段 比较完整 和成熟的 wI — F I 技术 . 覆盖面 实现智能化远程操作 . 保证输电运行正常。智能 电网的概念在 这样的 虑采用无线 方式 . 时代背景中 , 应运而生 。 智 能电网( S M A R T G R I D ) 指的是在电力系统运 广 。 通信速率高效 。 该方式下的终端通信节点 配置无线接人点模块 , 汇 P 模块 。如果监测点较 为集 中 , 则考 虑以串 口/ 以 行过程中 。 利用传感器对输变电线路中发电 、 输电 、 配 电以及供 电等设 集通信节点则配置 A 备的运行状况进 行实时监控 . 并通过 网络 系统进行数 据采集 . 通过数 太 网口的有线接人方式 . 该技术是现场网络段通信有线方式中最为成 熟和容易 实现的技术之一 . 在实施过程 中. 应 在终端通信节点 配置 串 据库进行计算 、 分析 。 实现对电力运 行监控管理。

输变电设备在线状态分析与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

输变电设备在线状态分析与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

输变电设备在线状态分析与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加,输变电设备的运行安全与稳定性对整个电网的高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聚焦于研究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输变电设备在线状态分析与智能诊断系统。

该系统旨在实现对高压输电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等关键设备的实时监测、故障预警以及性能评估,通过集成大数据处理、传感器网络、机器学习算法等先进技术手段,实时采集并分析设备运行数据,精准判断设备健康状况,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性维护。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了研究背景与意义随后,详细阐述了所设计系统的架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智能分析与诊断模块等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和实验数据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探讨了其在电力系统智能化运维中的潜在价值及未来改进方向。

本研究期望能为提升电力系统运维管理水平,确保输变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2. 输变电设备概述输电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输电线路和输电塔。

输电线路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高效、安全地传输到各个变电站。

根据材料和结构的差异,输电线路可分为多种类型,如交流输电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

输电塔作为输电线路的支撑结构,其设计和建造需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载荷等。

变电站作为输电和配电的枢纽,其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装置和测量仪表。

变压器负责电压的升降,以适应不同的输电和配电需求。

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保护装置用于检测并隔离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测量仪表则用于实时监测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规模的扩大,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在线状态监测系统能实时获取设备运行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预测设备寿命,从而实现预防性维护,降低故障带来的损失。

2024年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设备,通过采集数据和分析算法,可以提供对输电线路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这种系统可以帮助电力公司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事故和停电的发生。

本报告将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2.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对市场数据的调查分析,预计到2025年,全球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这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能源需求的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推动了电力行业加速进行输电线路的建设和升级,进而带动了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的增长。

•政府政策的支持:许多国家都出台了支持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政策,这些政策鼓励电力公司采用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的进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和应用可能性,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3.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在进行市场调查时,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市场发展趋势:•智能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将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电网的自动化水平。

•云计算和大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海量的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电力公司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并优化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

•预测维护: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的预测维护,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安全防护: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生异常情况或故障,可以及时发出警报,以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4. 竞争格局分析目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市场具有较大的竞争,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以下仅为举例,不列举具体公司名称):•本地厂商:一些本地的电力设备厂商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他们拥有本地市场的时间和地理优势,并且可以提供一定的定制化服务。

智能电网安全监测系统保障电网安全与稳定运行

智能电网安全监测系统保障电网安全与稳定运行

智能电网安全监测系统保障电网安全与稳定运行智能电网安全监测系统(Intelligent Power Grid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是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新一代电力安全保障系统。

它通过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能够保障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本文将对智能电网安全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以及在电网安全中的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智能电网安全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智能电网安全监测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智能终端设备构建起一个分布式的监测网络。

这些设备可以对电网中的各种关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包括电力负荷、电压、电流、频率等。

同时,系统还能获取和处理来自电力设备的状态信息,比如变压器、开关以及输电线路等设备的运行状态。

通过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网运行状况的全面监控和分析。

二、智能电网安全监测系统的功能1.实时监测电力负荷:通过智能电网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负荷的变化情况。

当电力负荷超过负荷容量时,系统能够立即发出警报,提醒运营商采取相应的措施。

2.电压和电流监测:系统能够对电网中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当电压或电流超过安全范围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报警,以便运营商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3.故障诊断与预警:智能电网安全监测系统具备故障诊断和预警功能。

它能够通过监测设备对电网中各种故障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在故障发生前提前预警,以便运营商及时采取维修措施,保证电网的连续供电。

4.数据分析与优化:系统通过对大量实时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形成电网运行的数据模型,提供给运营商进行决策参考。

运营商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找到电网运行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智能电网安全监测系统在电网安全中的作用智能电网安全监测系统在电网安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况,包括电力负荷、电压、电流等参数。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与分析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与分析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与分析智能电网是指利用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与控制的一种电力系统。

其中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与分析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与分析的关键技术和作用。

电力系统状态监测是指通过安装在电力设备上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

借助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电力设备的运行参数如电流、电压、温度等,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监测中心。

监测中心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电力系统的关键状态参数,如设备的健康状况、运行效率、负载等信息,为电力系统运维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与分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故障预警和预防。

当电力设备存在异常时,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降低停电风险,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其次,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与分析技术可以提高电力设备的维护效率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传统的定期巡检和维护模式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盲目性等问题,而通过智能电网中的状态监测与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和预测性维护。

通过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的问题,提前预测设备的寿命,合理安排维护计划,减少因设备故障带来的停电时间,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与分析技术还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负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帮助电力系统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合理规划和调度电力资源,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能源的合理利用。

在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与分析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扬州智能电网输变电状态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扬州智能电网输变电状态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2 0 1 3年 1 1月





第 3 2卷 第 6 期 4 3
J i a n g s u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扬 州智 能 电网输变 电状态监测 系统应用研究
吴晨 曦
( 扬 州供 电公 司 , 江 苏 扬州 2 2 5 0 0 0 )
1 风 光 互 补 储 供 电 系统 基 本 原 理
风 光 互 补 发 电 系统 是 对 风 能 和 太 阳能 的综 合 利
用. 由于太 阳能 与 风能 在 时间上 和 地域 上都 有 很强 的
互 补 性 。 白天 太 阳 光最 强 时 . 风很小 . 晚上 太 阳落 山
后. 光 照很 弱 . 但 因地 表温 差变 化 大而风 能加 强 。 在 夏 季, 太 阳光 强度 大 而风 小 , 冬季 , 太 阳光弱 而风 大 。太
以 蓄 电 池 为 主储 能装 置 的风 光 独 立 发 电 系 统 . 希 望尽 量 做 到全 年各 月 都能 均 衡发 电 .这 样 配置 的蓄 电
池 容量 可 以减 小 . 也 可 以减少 系统 的无 效能 量 损失 . 提
高 系统 的整体 效率 但是 对 于风光 发 电系统 . 采 用传 统 的算法 . 对于 大 多数 地 区而 言 . 太 阳能 和风 能 资源 的互 补 性 总是 不很 理 想 本 文优 化设 计 中提 出一 种建 立 各
在 风 力达 到一 定 风速 时 . 风力 发 电机组 将 风能 转
换 为交 流 形式 的 电能 . 但 由于 所产 生 的交 流 电压不 很
智 能 电网是 对 电 网未来 发展 的一种 愿 景 . 即 以包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信息传输技术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信息传输技术

电力技术应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信息传输技术方良斌(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广西随着电网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输电线路的建设及其技术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信息传输技术始终是难点内容之一。

基于此,主要分析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信息传输技术的主要特点,提出对信息传输技术的具体要求,旨在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信息传输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信息传输技术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for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of Transmission LinesFANG Liangbin(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Ultr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Company Liuzhou Bureau, Liuzhouof power grid business,technology also has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in the transmission line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the informationthe difficult content. Basedtechnology in transmission具备一定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因此性和可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信息传输网络,主要是由在线接入网和信息传输综合数据网等多部分构成。

此外,可以将在线监测接入网分为远程网络段和现场网络段等多个路段。

现场网络段由终端信息传输节点与汇聚信息传输节点等部分构成;远程网络段由信息传输综合数据网接入点和中继信息传输节点等部分构成。

对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信息,专网方案信息传所示,公网方案信息传输网络构成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信息传输技术的具成数据采集,采集完成的数据需要由报文形式进行分组传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电网需求下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探讨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力输送的物理通道,地域分布广泛、运行条件复杂、易受自然环境影响和外力破坏、巡检维护工作量大,采用先进的状态监测技术手段及时获取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下和
环境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的和迫切,本文将主要探讨智能电网需求下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的建设与研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
输电线路状态对电网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变电设备的监测技术日臻完善,状态监测手段日趋成熟,而输电线路仍然处于较为粗放的管理状态,难以应对日益提高的可靠性要求,更无法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智能电网建设需求出发,对输电线路状态信息的组成和特点进行分析,并对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讨论。

1智能电网需求的关键技术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我国的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智能电网是新技术在电网行业应用的产物,涉及通信、传感器、
信息等技术,这些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也是智能电网能够实现新应用的保证。

智能电网的数据获取、保护和控制都需要通信系统的支持,因此建立通信系统是迈向智能电网的第一步;通过传感器可以对整个电网系统进行测量并传输数据,获取实时数据,并提供各种信息交互;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智能电网的直接推动力,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实现高级应用,并在合适的时机催生出新的应用模式。

现在的电网除了一些二次设备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外,其他信息基本上是单向传输,而未来智能电网将会形成一种新的通信和交互机制,实现电网设备间的信息交互,以此为依托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的智能性。

利用智能电网的互动性,能够实现双向的传输数据,实行动态的浮动电价制度,可以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遇到电力供应的高峰期之时,能够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及时调度,平衡电力供应缺口,从而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

2智能电网需求下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建设
输电线路作为电力输送的物理通道,地域分布广泛、运行条件复杂、易受自然环境影响和外力破坏、巡检维护工作量大。

采用先进的状态监测技术手段及时获取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和环境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2.1智能算法
由于监测量与故障之问往往缺乏一一对应关系,如何处理监测技术的状态分析准确度和智能化水平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重要课
题。

目前在线监测数据的积累还远未达到制定分析判断标准的程度,报警阈值设置为多少合适没有充分依据。

目前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专家知识等智能算法已经开始应用于在线监测。

由于神经网络具有突出的特征提取、模式识别和模式分类的能力,因此可采用神经网络来提取设备状态特征、状态识别和故障诊断。

而基于知识的系统(专家系统)则具有知识的综合、推理、判别的能力,因而可应用于设备的综合管理、状态评估和系统集成。

此外,近年发展迅速的小波变换,用于突变的非平稳信号的分析,比传统的fft变换有更好的效果,因此用它来分析由于状态的变化而引起的信号突变及特征提取将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

为尽快制定诊断标准,各电力行业必须组织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对管辖区域监测系统统一管理
和对监测数据统一分析,积极采用多种特征量的在线监测系统,以便积累各种特征量与故障问的关系及变化规律,不要轻易放弃某些特征,只局限于报警,而放弃健康状况在线评估的数据积累。

只有两者兼顾才能为制定科学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2.2数据采集技术
状态监测装置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维护方便的监测装置进行状态监测。

在《架空输电线路智能监测装置系列标准》中规定,监测装置应该按照功能或者安装位置分类,包括:电压、电流、放电、电气距离、雷电定位、导线温度、微风振动、舞动、次档距振荡、覆冰、弧垂、张力、杆塔倾斜、绝缘子串风偏和倾斜、杆塔振动、杆件应力分布、
基础滑移、不均匀沉降、气象、污秽、大气质量、通道环境、图像/视频等装置。

2.3数据传输技术
监测数据传输网络可以分为骨干层和接入层两个层次。

接入层通信网络实现监测系统、子站和监测装置之间的通信,采用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也可采用光纤专网、无线专网等通信方式。

对于实时性、可靠性要求很高和数据量较大的应用,需要充分利用opgw、光纤接头盒等资源和先进的光通信设备构建高速的光传输网络。

在没有opgw接入资源的杆塔,通过wimax、wi-fi、wlan、wpan等无线方式实现向下的延伸覆盖。

2.4监测装置供电技术
一般情况下安装在输电线路野外现场的监测装置没有可供使用的交流电源,为此必须借助能量收集技术,开发独立的供电装置,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①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获取交流导线周围的电磁能来提供能量;②利用太阳能电源装置解决监测装置的供电问题。

3结论
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基于这一特点需要逐渐将输电线路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向精益化转变,因此需要建立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这一系统涉及的范围广、类型多,虽然当前我们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还需要在关键技术方面进行持续不断的工作,才能最终建立完善的输电线路状态信
息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振亚主编. 智能电网技术[m].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05.
[2]金珩,王之浩. 输电线路动态监测增容技术[j].华东电力,2005,33(7):30-32.
[3]mayora d c,paget m,lightner e. future intelligent power grids: analysis of the vis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j]. energy policy,vol.35,2007.
[4]姚楠,周桥主编. 基于gps/gis技术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系统建设[m]. 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04: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