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组成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 教学反思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   教学反思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教学反思
姓名:李腾飞单位:郸城县宜路镇第一初级中学反思:上课之前,我觉得,平时学生只是在用电脑,即使是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也不一定把主机拆开来看过,所以这节课学生定会非常感兴趣。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学生们对电脑硬件有浓厚的兴趣。

但是由于我校学生是农村中学,学生对计算机虽然很有兴趣,但是却了解不多。

虽然我在活动之前,已经对每个硬件及其功能一一做了讲解,而且学生还有课本作为帮助,但是在我巡视的过程中,仍然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叫出硬件的名字、说出它们的作用,大多数的学生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1.在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时,尽量用对比的教学手法,加深学生
的记忆。

应结合实际生活多讲些计算机的应用。

2.本节内容专业词汇比较多,应让学生预习。

由于学生对纯理论
的东西不太感兴趣,所以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

3.学生对计算机中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但对于主机内部的构成
不太了解,上课时应多搜集一些图片。

4.讲系统组成,虽然从网上找了一些硬件的图片,但总没有看实
物效果好。

如果有一些部件的实物效果会更好。

5.在讲硬件系统时,不仅让学生了解工作原理,而且应该让学生
了解各种常见的硬件的性能指标,真正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
来。

6.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知之甚少。

7.在讲计算机硬件时,学生对硬件很陌生。

但这些内容属于基础
知识,所以要求必须掌握。

8.结合课件上一些图片对硬件设备学习,效果很好。

9.由我们平时所见电脑的各个组成部件,归纳出计算机的系统组
成。

可以让学生虚拟配置一台电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计算机教学反思(精选5篇)

计算机教学反思(精选5篇)

计算机教学反思计算机教学反思(精选5篇)计算机教学反思11.源于教材,但不依赖于教材。

兴趣是学习最好老师,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好学是我们信息学教师要不断探索的方面。

在本次教学中,没有完全照搬教材上的例子,而是创设了生活当中的情景,去商店买礼物的时候需要包装引入。

这样的设计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又用《冰河世纪》电影光盘的包装制作来引导学生进行包装设计,让学生们始终积极、主动参与。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操作步骤先自主学习光盘的包装设计。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

有的学生能根据教程非常快的完成,有的学生就偷懒坐等小组其它成员的研究结果。

所以在这一教学环节里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控力度,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辅导。

为了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我采用了小组比赛、组间互评的评价机制,引入了竞争小组成员也就多了一份责任感。

在最后的小组评价阶段看着学生们提交的作品,我欣喜于学生进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3.在信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规范。

健康的信息文化素养的形成、网络道德等网络文化规范的潜移默化,应该在不断的信息实践中产生,而不是在简单的说教中产生。

在“作品创作说明表”中我特意设计了作品素材来源一项,要求学生对引用他人图片、文字等资源时作引用出处的记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信息产权意识。

在充分肯定学生能运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创新实践的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伪造,欺骗、犯罪的现象,自然的引导学生去思考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通过师生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理解“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真正涵义。

当然在本次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我今后去不断改进的地方,比如如何划分异质小组能最大效能的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评价学生作品的维度如何设计才能更科学、合理等等。

计算机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学反思一、引言计算机教学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对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的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能够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计算机教学中,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2.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编程语言的学习和实践等。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 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预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操作:在课堂上提供计算机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教学评估和反馈1. 测试评估:定期进行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2. 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

3. 学生评价:定期采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和改进在计算机教学中,我发现以下问题:1. 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较少,需要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2. 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有些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坚固,导致后续学习难点,需要调整教学内容的安排,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3. 学生参预度不高:部份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缺乏兴趣,需要通过增加互动环节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预度和学习积极性。

为了改进教学,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实践时间:在课堂上增加实践操作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提高操作技能。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重点难点(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

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

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

二、新授(以台式微机为例)1.硬件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

(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

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自学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教师补充,区分输入、输出设备。

(1)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种连接和处理功能。

它能存储输入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

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

机箱内还有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小喇叭等。

其中核心部分是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集成程度最高的芯片,平时我们所说的“486”、“586”都是指微处理器的档次和型号。

Inter公司是生产微处理器的最著名的厂商,1993年生产出了80586,取名Pentium(奔腾),1995年推出了Pentium Pro芯片,接着,又推出了Pentium Ⅲ处理器,现在又有了Pentium Ⅳ处理器。

内存是暂时存放数据用的,通常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各种规格。

“第二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反思

“第二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反思

《第二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反思上海民办民一中学易发根✧教学过程回顾:本节课是针对计算机组成部分的一节专题复习课,课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具体问题(4 个例题),从中罗列一些本专题的核心知识点,并指导学生一同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最后形成一个知识网。

课题引入时,使用了一个简单的情景,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将情景贯穿在整节课中。

其中例题1题容量比较大,设计了一个Flash让学生通过拖曳鼠标,将对象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在这个活动的同时,分类识别一些常用的硬件设备。

在教学设计中预计硬盘的分类及输入输出设备的界定是学生容易搞混的,由此在巡视中也特别注意去发现学生易错的部分,在展示交流中加以说明。

课中学生的一个突发奇想也使课程内容的上下衔接变得更为流畅。

在交流完成后,原来设计有一个知识反馈和修改的过程,但由于PPT中出现的一个小问题而忘记了,所以这部分就被留到了课堂的最后。

例题2中关于计算机软件的讨论,学生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所用时间也就相对比较短。

例题3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内、外存及ROM、RAM之间的区分,对于初中生是比较难的知识点。

要求学生从书本中找到描述的语句来作为内、外存,ROM、RAM的分类界定。

同时指导学生寻找题干中的关键词来帮助解答问题。

学生的反应还是不错,所以在几个学生的回答中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例题4又是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的环节,由于答案并非唯一,所以学生们在选择的过程有些举棋不定,难以定夺。

在交流过程中,选择了一份只注重分类而忘记题干目的的答案,以此帮助学生理清本题的出题目的。

并引导学生分析了容量估算的实际意义。

最后达到预期目标。

在每个例题后,都要求学生回忆自己解决该问题所使用到的知识点,并罗列在屏幕上。

4题全部完成后进入最后的环节,指导学生一起梳理本节的所有知识点。

在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过程中,利用教件呈现学生所提到的各个内容。

最后由老师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联成一个有体系的结构。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及反思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3课计算机的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能够认识计算机的一些硬件设备的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采用实物展示,学生思考,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分工。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计算机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又是靠什么来进行工作的吧,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组二、新授1、认识计算机从外表上看,一台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及音箱、打印机组成。

一般的计算机有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就可以进行工作了。

(请学生分别认识以上设备,并能记住它们的名字。

然后教师提问,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理解什么是硬件系统计算机由很多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完成不同的工作。

各个部件协同工作,相互配合,计算机才能完成各种工作,显示出强大的功能。

这些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我们就称为“硬件”。

(2)部分计算机硬件及功能列举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指令输放计算机后,主机负责整理、分析、处理,然后输出。

拆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进行比较讲三、总结学生互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和了解。

计算机的硬件的几大部件主要分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等。

主机内部的部件主要让学生介绍主板、内存条、网卡、电源、CPU、数据线、电源线、光盘驱动盘、硬盘、软盘驱动器、优盘接口。

本节课的扩充内容是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的认识,这个知识点主要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

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存储设备。

本节课由于采用了实物展示,学生切身观察了计算机设备,特别是拆开了主机箱内部的部件,揭开了学生对主机的神秘感。

计算机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学反思一、引言计算机教学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与世界各地的信息和知识进行互动的机会。

然而,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我们需要反思和改进的问题。

本文将对我所进行的计算机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教学目标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次教学中,我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网络安全和信息检索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工作。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和实践等。

通过讲授,我向学生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通过示范,我向学生展示了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我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并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教学方法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课堂小测验、作业和项目等。

通过这些评价方法,我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提供反馈和指导。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和信息检索,并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计算机问题。

此外,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升。

七、教学反思尽管本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更加合理和有针对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其次,教学方法可以更加多样化和灵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教学评价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以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_《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_《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第一课时一、学习者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越来高,很多学生的家中都有了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上网与打游戏,对于计算机系统也只能从自己可以看到的来理解,认识比较片面,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系统地认识计算机系统。

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要求学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使之逐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的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存储器的单位及其换算。

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3、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RAM与ROM的区别及其作用,以及存储的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了解软件的分类,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宄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专业述语、名词和概念,其中很多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内容不一致。

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建构主义理论,设计教学情境和活动,通过展示计算机实物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体验,认识所学内容,掌握专业词汇,理解概念,自主归纳总结出系统结构图,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先用简短的语言引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和学生的讨论活动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滲透计算机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的概念,引导学生自我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设计与反思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设计与反思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七课的内容,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初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本节课硬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

2.教学目标的确立●知识与技能:(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3.教学重点冯·诺依曼结构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4.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二、教学策略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

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差距,水平高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

2.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

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拆机、装机并通过交流、讨论来识别各个部件的名称与简单功能。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反思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反思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反思
巴彦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杨振宇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之后设定的,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

利用实物展示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从而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为学生后续需要学习的计算机维修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迫切,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实物虽然是首次接触,但之前肯定都有所了解。

所以我主要采取了讲解法、图片展示法、实物操作法,以任务驱动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主要采取利用淘汰机器供学生拆卸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

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看图片、认识实物、合作探究等方式认识计算机系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教学效果很有成效。

在展示幻灯片时,我有意识地用幻灯片区分开各类硬件设备,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并且采用多台淘汰计算机实物与图片一一对照展示,让学生根据图示到机箱中找到具体实物,并分析其工作原理,这样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是操作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今后的专业发展,培养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动手能力。

计算机组成教学反思

计算机组成教学反思

《计算机组成》教学反思育才二小吴健在学习《计算机组成》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提问:人是怎样处理问题的?然后在黑板上写“1 + 1 =”这道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呢?我又读"1加1等于几?",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告诉学生:1.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将信息输入给大脑;2.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3.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

同样计算机也是这样工作的。

这时马上有学生举手问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我告诉学生: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用键盘和鼠标把信息输到计算机内,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

大脑就是记忆运算部件,也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

最后的运算结果就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和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

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

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CPU。

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

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但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

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

计算机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学反思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一」课文主要内容: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埃尼阿克”(ENIAC)与1946年在美国诞生。

2、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分组成。

3、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4、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5、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个发展阶段。

我就所讲授的这一课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1、我认为“导入和小结”是课堂的点晴之笔,即使准备的时间紧张,但在“导入”环节的设计,还是费了不少的时间。

由“计算机能做什么”——一几乎每个同学都能回答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没有难度,感觉轻松。

老师就着学生的回答,比如,有的同学说“用计算机听音乐”,与人类比,人是用嗓子唱歌,那计算机用什么部件就能发出声音呢?引出了本节的内容——计算机怎样计算的及工作原理。

引入学生的生活经历,简单、自然的思维引出了本节的内容,让学生没有陌生感。

2、教学内容安排紧凑、有序。

由学生看到的自己面前的计算机,说到外部设备;由神秘的主机箱说到主机的组成,又由设备说到设备是怎样工作的,这种“由近到远,由浅入深”的循序渐时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易于接受。

3、重、难点突破有“法”。

计算机是怎样计算的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任务完成法让学生完成任务,讲解学生完成计算的过程,来完成计算机工作计算的过程。

4、注重细节设计,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5、有待改进的几个方面。

完善每个硬件的讲述内容,规范语言;演示工作原理中的实例时,将程序编写过程加入进去效果会更好;现场拆机箱,发硬件,会让学生感觉更直观。

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二」刚踏入职业中学的大门,有多少学生不是向往能在这里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满足社会的要求,适应工作的需要,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

对口就业率有多高,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对口就业率,不用多说,相信各位同仁心知肚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学生在校学到什么,用于何处,如何以用导学,学以致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计算机的组成》课后反思

《计算机的组成》课后反思

《计算机的组成》课后反思
《计算机的组成》节选自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编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二课《初识好朋友——计算机》,是学生学习电脑的入门课。

在这之前,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显示器,什么叫主机……可以说这一节课的能否上好关系到以后学生对电脑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学。

所以说,怎样把这节课上好,我费了很多心思。

我想孩子们一定很乐意猜谜语。

于是,课前我用一个谜语引入,引发了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我设计了初识新朋友、了解新朋友、爱护新朋友这三个环节,通过媒体课件的帮助,采用神秘朋友的自我介绍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鼓励学生用“我是……,我的功能是……”这样的句式互相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在课件当中,我采用图像、声音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在看到这些图像时,都瞪大了眼睛,非常好奇;但在听到了以儿童化、第一人称配音的声音时,又都听得非常认真。

这节课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创设的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体现了新课改思想。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小结时,可以让学生看看身边的计算机每个组成部分都是什么样的。

在课件中,介绍的不全,如键盘有白色的,还有彩色的;主机箱有立式的,还有卧式的;鼠标有三键式的,还有两键式的……这些教师在小结时,应该加以补充。

否则学生可能以为这些部件就像课件中所看到的这样,没有其他的样子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避免出现这些情况,把课改的精神吃透,贯彻到教学当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计算机组成心得7篇

计算机组成心得7篇

计算机组成心得7篇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写好一篇心得体会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反思来不断完善,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计算机组成心得7篇,感谢您的参阅。

计算机组成心得篇1进入了大二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学期都是专业课程,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有了提高。

本学期学习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让我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较深的理解与感受,也让我对计算机有了一个崭新体会与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要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要求我们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简化问题,理解模型机的工作过程,从而建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整机运行原理的概念,而且计算机的组成及运行原理的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由计算机衍生出来的许多领域,而且我们要想真正理解软件,就必须理解硬件,软件和硬件共存于计算机系统中。

首先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第一章是计算机概论。

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计算机的硬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软件也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不同于一般电子设备的重要根源所在。

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多层次结构。

而第二章是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

我们在这章中要理解计算机中的各种进位计数制,并且必须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这是一项学好这门课必须掌握的,接下来要理解数的原码、补码、和反码的概念,还要理解定点数、浮点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数据校验码的原理。

第三章是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尽管有些计算比较麻烦,但是我知道这些是学习这门课的基础。

以及相关的指令系统和处理器等的工作原理。

使我在概论和数据表示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组成原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第四章是指令系统。

这章我们需要了解指令系统的基本概念、要求,并要理解指令的含义,要求我们掌握指令的编码格式、字长和扩展方法,还有几种常用的寻址方式和理解指令的一些基本的执行方式。

计算机硬件教学反思

计算机硬件教学反思

计算机硬件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传统的计算机硬件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硬件知识的不断更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对计算机硬件教学进行了反思,并试图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有时候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计算机硬件知识涉及到众多的技术术语和复杂的原理,直接传授给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例如,我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实践来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

我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和项目,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合作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传统的计算机硬件教学往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应用的训练。

计算机硬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注重实践性训练的开展。

例如,我可以设计一些仿真实验,让学生们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各种设备和组件。

我还可以组织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尽管计算机硬件知识更新迅速,但传统的计算机硬件教材往往过时。

因此,在教学中我会积极寻找最新的计算机硬件相关资料,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信息搜集和综合运用能力。

我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专业网站和论坛,让他们了解最新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和发展趋势,并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研究。

此外,我还可以组织一些讲座和讨论会,邀请一些业内专家来分享最新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从专业人士的口中了解最前沿的信息。

最后,在计算机硬件教学中,我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硬件并不只是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去。

小学计算机教学教学反思

小学计算机教学教学反思

小学计算机教学教学反思一、引言计算机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计算机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计算机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背景本次计算机教学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简单的编程概念。

教学时间为每周一节课,每节课50分钟。

三、教学优点1. 任务设计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任务,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例如,通过让学生练习鼠标的基本操作,如点击、拖拽等,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2. 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通过引入有趣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游戏,如编程小猫、拼图游戏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投影仪展示计算机操作的实时画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操作的过程。

这种视觉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不足1. 教学内容选择不当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

有些学生对编程概念理解困难,但我却过早地引入了编程相关的知识,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2. 缺乏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但我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挑战;而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我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3. 缺乏互动与合作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缺乏互动和合作的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五、改进方案1.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将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将提供更多的挑战性任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我将给予更多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

2. 引入项目式教学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我将引入项目式教学。

陕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计算机的组成》教案与教学反思

陕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计算机的组成》教案与教学反思

陕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计算机的组成》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并能够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掌握输入、处理、输出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计算机的软件组成3.输入、处理、输出的基本流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硬件组成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2.软件组成的介绍和学生的了解3.输入、处理、输出的基本流程的讲解2. 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2.输入、处理、输出的基本流程理解四、教学策略1.讲解与展示相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组成2.以实际操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的使用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输入、处理、输出流程3.学生讨论与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互相交流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本节课的内容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介绍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依次介绍CPU、内存、硬盘、显卡、电源等计算机的各个硬件组成。

并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较为熟练地拆卸计算机。

3. 讲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教师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并通过展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的界面让学生对软件有初步认识。

4. 讲解输入、处理、输出流程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流程:输入-处理-输出,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计算机需要这么一个流程,以及每个步骤的作用。

5. 小组互动讨论教师要求学生分为小组,通过讨论、合作的方式,回答如下问题:1.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计算机输入、处理、输出流程各自起到什么作用?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发挥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和优势。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际操作、小组互动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以及计算机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基本流程,但还需要深入了解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

陕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计算机的组成》教案与教学反思

陕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计算机的组成》教案与教学反思

陕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计算机的组成》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程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并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功能模块。

同时,还介绍了计算机的软件类型和特点,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运作原理,并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运作原理。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3.能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简单的组装和拆卸。

4.理解计算机软件的类型和特点。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功能模块。

2.计算机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计算机的软件类型和特点。

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

2.实验操作。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功能模块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主板、内存、硬盘、光驱、电源、显卡、网卡等硬件2.计算机的功能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运算模块、控制模块第二部分:计算机的使用方法1.开机和关机–按下电源键开机,点击开始菜单关机2.操作系统界面介绍–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文件管理器等3.应用软件介绍–浏览器、音乐播放器、文字处理软件等第三部分:计算机软件的类型和特点1.操作系统介绍–Windows、MacOS、Linux等操作系统–控制计算机硬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界面2.应用软件介绍–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具有专门的应用领域讲解流程1.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功能模块。

2.展示各个硬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操作计算机硬件。

4.介绍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启动和关闭计算机,学会使用操作系统界面和应用软件。

5.介绍计算机软件的类型和特点。

6.总结计算机的组成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运作原理和使用技能。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程难度适中,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但实验操作环节可能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希望后续课程能够更多地涉及实际操作和实践,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的运作原理和使用技术。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反思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反思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反思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反思
《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一课是七年级信息技术中《信息技术基础》里的知识。

在学习这之前,学生虽然都使用过计算机,但对于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主机内的硬件知识基本知之甚少。

但是对这些知识学生又充满了好奇,所以我想把主机的重要硬件给他们讲清楚,让他们在学完了计算机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特点之后,可以自己查看电脑的配置,想要自己去装机。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采用情境导入法、演示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学生在整节课表现得都很好,积极讨论、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很融洽。

只有最后的课堂总结和小组评价没有完整实施。

通过这节课,我主要获得了以下几个收获:
1、教学语言要更加严谨,对于硬件的讲授专业性太强,要更多从学生角度出发,举一些符合学生层次的实例,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作出评价;
2、硬件的`知识,对于部分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不容易掌握,下次多使用实物展示,拿一些具体的部件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如此一来,学生形成的印象就不只是听觉一种,还有视觉和触觉,不易遗忘;
3、课堂上更多地走入到学生中,深入学生,融入到课堂中;
4、应增加实践环节——学生模拟装机。

三、教学再设计。

1、新课讲授:下次给学生展示主机内部硬件的实物,让学生传阅;
2、讨论学习: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老师讲的问题是什么;
3、实践学习:展示教师配置单两个配置单,给它们标注价格,明确价格合理的界限。

4、课堂总结:让学生总结课堂所学的知识,教师对小组学习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小组合作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反思
1、我认为“导入和小结”是课堂的点晴之笔,即使准备的时间紧张,但在“导入”环节的设计,还是费了不少的时间。

由“计算机能做什么”——一几乎每个同学都能回答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没有难度,感觉轻松。

老师就着学生的回答,比如,有的同学说“用计算机听音乐”,与人类比,人是用嗓子唱歌,那计算机用什么部件就能发出声音呢?引出了本节的内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引入巾近学生的生活经历,简单、自然的思维引出了本节的内容,让学生没有陌生感。

2、教学内容安排紧凑、有序。

由学生看到的自己面前的计算机,说到外部设备;由神秘的主机箱说到主机的组成,又由设备说到设备是怎样工作的,这种“由近到远,由浅入深”的循序渐时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易于接受。

3、重、难点突破有“法”。

“主机的硬件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了将配件发给学生,学生可参照网站或课本自己研究的学习方式;“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难点,老师用VB编了个小程序作为实例,让学生亲眼所见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再结合“工作原理”挂图,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工作原理。

4、注重细节设计,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为了奖励表现好的同学,我将“硬件小知识”做成了书签,发给学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