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建国以来,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南曲使用的工尺皆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X(尺字的俗写)、工、六、土、-”。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品管——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嗳(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上四管属丝竹乐队、下四管属吹打乐队。

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号称“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南音流行于闽南方言地区,东南亚闽南籍华侨中南乐也很盛行。南乐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号,泉州叫弦管,流传到南洋叫南乐,东渡于台湾叫南管。

成因南乐起源于泉州南部,以闽南语泉音为主,始于何时,民间有种种传说,未见历史文献记载。但从南乐的音阶、曲牌、乐器等分析推断,它可能起源于唐代之前。泉州南音同其他中华传统文化一样,有着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是从中原传到闽南来的,与历史上的三次南迁大移民有关。一是晋.永嘉衣冠南渡。晋江原名南安江,南渡后晋人沿江而居,生息繁衍,故改称晋江。几年前,南安丰州庙下晋代古墓葬出土发现部曲印章,可见当年入泉的士大夫连他的部曲都迁来了,也就是说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二是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王审知之侄王延彬在南安设招贤院,招贤纳士,中原士人纷纷南迁。三是北宋覆亡。宋都南迁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赵宋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自临安迁来泉州。士大夫南迁带来的中原音乐,这些音乐同闽南地方音乐互相渗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来。南唐.顾闳中的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即可印证。南乐的五声音阶“工六×乙士”,与古代的“宫商角征羽”相同,而其工尺谱正产生地隋唐。从南乐曲牌来看,出自唐以前的有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折柳吟、阳关曲、汉宫秋、后庭花等;出自唐宋“大曲”的,有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出自佛曲的有婆罗门、太子游四门等。这些充分证明了它与隋唐音乐的联系。

乐器方面,南乐所用的南琶,腹大颈细。横抱弹奏姿势,与竖抱的北琶迥然而异,却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只有从古画和出土的陶俑中才能看到,唐代《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弹琵琶的姿势就是这样。琵琶在唐代的乐队中有指挥整个乐队的作用,而南乐的琵琶在南乐中也同样有指挥整个乐队的作用。唐初洞箫为一尺八寸长,现在其他乐队中洞箫均是二尺多,没有统一规格,而南乐的洞箫却严格规定以一尺八寸为标准,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0.6米,延用唐代洞箫规制,声韵浑厚深沉。南音的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同,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三弦由秦汉时代的弦乐衍变而成。

雕刻在泉州开元寺镇国塔、大雄宝殿、甘露戒坛的南音古乐器,计有吹、拉、弹、拍的乐器多达37件:拍板、琵琶、尺八、二弦、三弦、唢呐、品箫和双铃、四宝、响盏等上下四管,一应俱全,而且还有较少见的笙及扁鼓等。人们比较熟知的是大雄宝殿的12尊飞天乐伎,但还不够全面。在东塔须弥座40幅浮雕中,有图《天人赞鹤》,图中身着飘带的天人,一个吹笛,一个双手按拍着古制六板的南音拍板。这幅浮雕,与东塔共存至今七百多年。拍板早就从西域传入中土,唐代列为胡部之乐。唐宋时的拍板都是六板,也有五板。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乐工手上的拍板就是六板。泉州南音现在的拍板普遍为五板,与大雄宝殿和甘露戒坛木雕的五板拍板一样,而东塔的石雕拍板直承唐制为六板。开元寺中拥有六板与五板的拍板,正符合拍板历史的发展轨迹。

乐律方面,南音的管门从隋唐以来的“清商三调”演变而来,音韵学方面,南音的音韵和晋代的音韵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用闽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许多中原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

南乐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块“活化石”,被称为“晋唐遗音”。音乐界权威人士曾得出结论:“中国的音乐是全世界最古的音乐,而中国音乐之中,则以南音为最古。”南音的基础是唐代“大曲”,在中国音乐史上,唐代的宫廷音乐是我国封建社会贵族音乐发展的最高峰。随着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战乱,贵族、官宦和地主纷纷南迁,唐玄宗统治时期形成的“大曲”,被带入福建,为南曲起了催生的作用。后来在广泛流传和演唱过程中,南乐又受到元曲、昆曲、弋阳腔、佛曲和地方戏曲的影响,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内涵。

发展与成型南迁带来了中原文化,至宋代,泉州成为著名的对外贸易交通的东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和文人学士,经济相当发达,文化也蓬勃发展,各种文化交流频繁,呈现出“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元时泉州刺桐港是我国对外通商大港,泉南滨海,系国内外商船停泊之处,歌馆、酒楼、茶肆林立,拥琵琶而弹唱南乐的歌女比比皆是。泉州这个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对泉州南音的发展与成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受到宋代填词、唱词者的影响,泉州南音创作的曲牌有许多与宋词的牌名相同,如“长相思”、“鹧鸪天”、“醉蓬莱”等,使南乐的词和曲更丰富。泉州南音由谱、指、曲三大部分组成。谱无唱词,有琵琶弹奏法,是专供乐器演奏的带标题的乐曲。谱是泉州南音的基础,在三大组成部分中,谱的形成最早。对照泉州南音乐器和现存的谱、指、曲可以肯定,谱是唐大曲遗存,宋朝定型的有12套。指,是有词、有曲谱、有琵琶弹奏指法的带有故事情节的声乐套曲。其词通常不唱,只由乐器演奏。指的内容多与戏文相关,由此可见它形成于宋元杂剧、南戏产生之后。指较早有36套。谱还只分管门,指就发展到分“支头”了。曲,即散曲,也叫草曲,比较简短通俗,数量最多,现有千余首。曲的结构形式与元曲有直接联系。泉州南音还吸收佛曲、道情的东西,如“指”就有《南海观音赞》和《普庵咒》是源于佛曲的,《弟子坛》则吸取了道情的旋律。泉州南音还吸收楚歌、吴歌、潮调及闽南地方音乐,并吸收弋阳腔、青阳腔、昆腔,如《李亚仙》中的《鹅毛雪》、《胭脂记》中的《告大人》、《士九弄》中的《你听咱》等。泉州南音与泉州地方戏曲特别是梨园戏,更是互相吸纳互相渗透,戏曲吸收南音作为它的唱腔,提高其艺术水平。王耀华先生对曲目、音乐做了细致的分析,得出了福建地方戏曲是从南音吸取营养的结论。泉州南音也吸收戏曲的唱段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内涵。例如《春今》指套就是从梨园戏的《雪梅教子》来的。还有一些歌曲是特定场合专用的,如贺寿唱《画堂彩凤》,结婚唱《一对夫妻》,丧事、祭奠唱《三奠酒》,祀郎君则唱《祀郎君》。明清之际,南乐风靡一时。传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康熙帝六十寿典,内阁大学士、泉州安溪人李光地挑选五位精通唱和的南乐高手上京献演,他们是晋江吴志、陈宁、南安傅廷、惠安洪松、安溪李义,他们在御苑演奏。康熙帝听到南乐弦管和鸣、抑扬顿挫、逸韵雅致,大悦,要加封五人官职,他们推辞不受,唱《远望乡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