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文学新时期的想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文夫(彩色)
陆文夫(黑白)
改革小说
• 伴随农村和城市改革大潮的兴起, 改革文学也应运而生 •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 张洁《沉重的翅膀》 • 柯云路的《新星》 • 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等。
(一)直接反映改革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拜年》《燕赵 悲歌》 水运宪 《祸起萧墙》 柯云路《三千万》《新星》 张洁《沉重的翅膀》 —— 注重改革家形象的塑造,直接展示改 革中的矛盾,简单对比倾向。
五、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概况
1978年以来的当代文学因不同的历史文化语
境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1985年以前,属于
新时期文学的发轫期;85年之前在创作手法
上主要表现为现实主义,主题与文革的历史记
忆有关。先后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 学。它们有相同的思想基点——对民族、国家 命运的深切思考。
• 1985年以后,则可称之为新时期文学的加 速期。小说开始转向自身现代性的实验, 先后有寻根文学、现代派实验、先锋小说、 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出现。文学由形 式的实验开始又转向重视内容。
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 (一)文学潮流 •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
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 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 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蓬勃发展时间为 1978-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 年11月) 用艺术的形式对刚刚逝去的文革提出 了质疑,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2)警世钟式的反思
谌容《人到中年》、汪浙成《土壤》 ——追溯知识分子政策的偏失,主人公是 完美道德的体现者。 —— 以现实人生为题材,思考知识分子政 策问题,主人公表现了一种道德升华的趋 向。 ——启蒙-改造-批判-平反-重视-边缘化 (知识者的地位起伏)
3、以知识青年为反思主体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今夜有暴风雨》《雪城》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一面是痛苦、灾难,一面又珍 惜理想、青春。 —— 延续文革的浪漫、献身激情
• 四、80年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四.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视和重 新评价:
• 70年代末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译介西 方文化思想,文学作品的热潮。 • 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 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等。 • 对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重评和出版
• 现代派文学产生于西方现代化、工业化社会对人 的异化,是现代人反抗异化、揭露现代社会弊端 的一种方式,是以反现代性的姿态出现的。 • 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现代化,特别是 工业化仍然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所以中国的现 代派文学只是单纯地从形式上模仿西方,而没有 领会其精髓,导致所学来的现代派文学只是一种 模仿、实验,缺少现实的支撑,而成为空中楼阁, 直至失败。
•
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作家尤其 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价值和作用,表现 生活替代了“反映生活”,文学观念发生 了整体位移。 • 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文学中性意 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如张贤亮、 王安忆、贾平凹、铁凝、刘恒等的小说创 作。
•
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 • 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 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 韩少功、张承志、阿城、郑义、贾平凹、 莫言、王安忆。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 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 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 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 • 马原、洪峰、余华、格非、苏童的 “先锋小说” 致力于艺术创新,把现代主 义文学的探索推向了极至。
• 80年代末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为代 表的新写实小说,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原 生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注重表现普 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 叙述方式。
• (二)文学论争
• 1、文学主体性的讨论。1984年到1987 年,刘再复发表了一系列围绕“人的主体性” 来研究文学的论著,引起讨论。有关文学主体 性的争论焦点是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人的主体 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 2、文化寻根的讨论。文学论争从纯粹 的文学作品变化到对纯粹理论的争鸣。文学在 现代化的过程中,显示出强烈的本土意识,出 现了“文化寻根”热等,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 明显标识的作家。如韩少功、李杭育、郑万隆 等。
主要是在控诉,在表现方法上比较直露,艺术上比 较粗糙。
2、反思文学:当代历史的纵深 反思
“文革”以后的痛定思痛,灾难为什么发生?酿成民
族悲剧的原因何在?人们纷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历史,
开始反思历史。 1. 定义: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
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果。 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 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 经验和教训。
新时期文学概况
• 一、 “新时期”文学的概念
•
1976年,“四人帮”的垮台宣告了“文革”的
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
•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 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们
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
• 时代背景: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深入 化和快速化。 • (一)文学发展状况 • 1985年起,文学进入新变时期,出 现了鲜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如郑义 的小说《老井》、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 是女人》、莫言的《红高粱》、刘索拉 《你别无选择》,韩少功的《爸爸爸》、 方方的《风景》,王朔的《顽主》等。
(2)艺术上,将新的审美特质赋予文学:一是批判
性,二是美学上的悲剧性。描写人性悲剧,成为新
时期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及后
来的作家产生深远影响。 3. “伤痕文学”的局限: 伤痕文学从总体上说是长期郁积的情绪渲泄,对文 革的批判主要还停留在感性的层次上。对文革的社
会历史根源、文化根源和思想根源缺乏深入思考,
把这个历史的新阶段称为“新时期”,文学也沿
用了这个社会政治层面的概念。把1976年10月以 后的文学,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文学,
称为“新时期文学”。
二、 文艺界的思想大解放
1. 文艺界的拨乱反正——批《纪要》,清流毒, 平冤案。 拨乱反正是思想解放的内容之一,最初两年,文 艺界集中批判“四人帮”的阴谋文艺与文艺黑线专 政,为曾被批判攻击的文学作品和作家“正名”、 “辩诬”。 2. 1979年1月,陈恭敏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 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1979年4月, 《上海文学》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 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
“反思文学”的主要内容
1、以革命干部为反思主体
王蒙《蝴蝶》 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 张弦《记忆》
—— 反思革命干部的历史性变化,由“人 民公仆”到“人民主人”,重申党与人民 的关系。 ——意识流手法,时空交错,较大的生活容 量。
2、以知识分子为反思主体
(1)启示录式的反思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 半是女人》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叶文玲《心香》 —— 肉体受难而灵魂得救的悟道主题,具 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寻 找青年与群众、民族历史之间的精 神联系。】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平 和的心境对知青岁月作审美观照。】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 《南方的岸》【回城后才发现自己 的位臵应在农村,表现出强烈的回 归倾向。】
பைடு நூலகம்
4、以农民问题为反思对象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身试法, 抵制极左政策。 古华《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 女儿们》【 封建观念的束缚、极左政 策的扭曲,双重外力作用下农民变得 愚昧麻木】
1.“伤痕文学”思想内容上的基本特点:
(1)否定文革。
(2)反个人崇拜。
题材范围:暴露文革时期生活。文化大革
命的本质是:“非人化”,使人不成其
为人,是反人道的。《班主任》最早提
出了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对戕害青少年心
灵的极左路线的清算问题。
2. “伤痕文学”的主要成就:
(1)思想上,把人道主义灌注到 中国当代文学当中,维护人的尊严、 人格,人尊重人,人理解人。 卢新华《伤痕》中母女之情被各 自的社会地位所割裂,终生的悔恨。 小说在对摧残人性的政治势力悲愤 指控的同时,不经意间抵达了对人 性苦难的关怀。
• 十七年中的主流作家,除个别例外,在新 时期他们的创作活力已难以为继。 • 80年代有影响的作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 在50年代受挫的作家,被称为“归来作家” 或“复出作家”、“五七族”。如艾青、 汪曾祺、王蒙、高晓声、张贤亮等 • 知青作家群。如王安忆、张承志、史铁生、 韩少功、梁晓声、阿城、铁凝等。他们是 80年代非常活跃的一群。
蒋子龙
2、 改革对传统生活方式、思 想观念的冲击。
贾平凹《腊月· 正月》《鸡窝洼人家》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王润滋《鲁班的子孙》 ——商品经济引起的价值观念、道 德观念的冲突(传统义利观)。
3、改革所激起的对新生活的 向往追求
铁凝《哦,香雪》【精炼含蓄】 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主人公命运的坎坷和追求的 执著。】
2.兴起: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人民文学》
上的《剪辑错了的故事》
根据题材领域的变化判断得出,可以说反 思文学撕开了以往作家粉饰掉的一部分真实 的社会生活,它的兴起与作家队伍也有关系, 作家大都是五六十年代以前成名,并体验过
建国以前的生活,“复出作家群”是其主干, 王蒙、张贤亮、茹志鹃等。
• 创作群体特点: • 第一,大都是“复出”的“右派” 作家:王蒙、李国文、丛维熙、张 贤亮、方之、高晓声、陆文夫、张 洁、谌容等 • 第二,理性色彩鲜明,历史感强烈, 所反思的对象和内容也由“伤痕文 学”的“十年”扩大到更为广阔的 社会历史
• 除了上述两大作家群之外,一些文革后 已届中年才开始进入写作活跃期的作家, 也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如张洁、冯骥 才、古华、戴厚英、刘心武、高行健等。 • 此外,80年代中期才进入文学界的一些 作家,则带来了新的艺术风貌,在诗歌、 小说等方面,表现了新锐的探索和革新 精神,如莫言、刘索拉、残雪、马原、 余华、苏童、叶兆言、格非、孙甘露、 北村、刘恒、方方等。
• 这一小说现象因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 发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卢新华的 短篇小说《伤痕》而命名。
刘心武
卢新华
• 宗璞《我是谁》,冯骥才《铺花的歧路》,张 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它们共同揭露 了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 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 边》、郑义《枫》表现了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 动斗争。 • 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 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表现了老一辈 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 以及长篇小说古华《芙蓉镇》,周克芹《徐茂 和他的女儿们》。
3.1979年10月30日召开的第四次文代会 和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
论,明确把“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和“双百”方针作为新时期文艺
的基本方向和政策,取代了“文艺为政治
服务”的口号,使文艺从政治的附庸地位
解脱出来,完成了新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
重要转折。
三、80年代的作家构成
• •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 学史”专栏,陈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史, 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念深刻变革的结果。也是引 进西方文艺批评观念的结果。 •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从属于整 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 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重写文学史的提出, 又以此引发了人们对文学的历史反思,促使文学 进一步脱离主流话语、向社会的边缘位移,引发 了文学观念上的变革。
• 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作家 用作品热情歌颂当时的农村政 策,现在作家又都反思批判那 时的农村政策,揭露给农民带 来的伤害(物质、精神)。
5、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反思
邓友梅《那五》《烟壶》 刘绍棠《蒲柳人家》 冯骥才《神鞭》 陆文夫《美食家》(饮食文化) —— 着眼市井生活,地方文化风俗色 彩,展示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 ——放宽历史视域,发现当代社会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