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群体性事件原因与对策

合集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也越来越多,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对策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

一、群体性事件的成因1.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在当今社会,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各族群之间、阶层之间、城乡之间的矛盾互相影响,这些矛盾难以化解,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定因素,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2.社会风气不良。

一些偏激、极端和不健康的社会风气会导致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比如近些年来较为流行的“围观”心态,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而网络上的炒作、造谣等行为也是此类事件的重要因素。

3.政府失职。

政府的责任是维护社会稳定,但有些政府部门在处理问题上不负责任、效率低下,许多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群众质疑和不满越来越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风险不断增加。

4.信息传播速度加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一些无意识的、造假的的信息会被广泛传播和炒作,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和事件的发生。

另外,网络的盲目跟风和不良信息的过滤不足,也是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群体性事件的对策1.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措施,确保社会稳定,有效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同时,应积极吸收和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各类问题作出回应和处理,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2.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遏制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手段。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社会公德、法律、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完善社会制度。

政府应加强对社会制度的完善和修订,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权益和利益的保护,打造公正、公开、透明的社会环境,避免一些社会问题和事件的发生。

4.加强信息管理。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力度,防止不实信息,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要加强对过去事件和问题成功经验的总结,指导其它地区的防范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对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特点、成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迅速蔓延的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消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一旦某一个事件触发了民众的情绪,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甚至演变成群体性事件。

二、多发性的特点。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是个案,而是多个事件频繁发生。

这些事件可能是因为相同的原因导致,也可能由于不同的原因,但都有导火索和原因等特点。

三、参与人数庞大的特点。

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往往是大量民众,他们由于某些诱因而聚集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群体。

这些人可能是受到不公平待遇、不满政策、受到不公正对待等因素的激发。

一、社会矛盾激化。

社会不公正现象以及各类矛盾不断积累。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问题也日益突出,导致不满情绪在群体中迅速蔓延。

二、传播渠道的普及。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民众提供了表达诉求和情绪的渠道,一旦某个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很容易通过转发、分享等方式快速扩散,从而形成群体性事件。

三、社会管理的不完善。

在一些地方,对一些极端分子的激进思想和行为没有及时有效的监管和打击,导致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从而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

针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应从多个层面进行。

一、提高社会公平正义。

着力解决社会中的不公问题,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二、加强舆论引导。

加强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管理,严厉打击散布谣言、煽动性言论的行为,引导公众理性表达、理性思考。

三、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加强对极端分子和激进思想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恶性事件的应对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加强社会心理疏导。

建立健全社会心理疏导体系,及时对受到不公公正待遇的群体进行引导和帮助,缓解其不满情绪,预防潜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些严重的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不同于个体性事件,是由一群人共同参与和造成的,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组织性和规模性,给社会和国家稳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篇文章将分析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一、特点1.社会性强。

群体性事件是由社会不同群体形成的集体行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与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热点密切相关。

2.组织性强。

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较强的组织性,是经过一定计划和组织安排的行动,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3.规模较大。

群体性事件通常规模较大,参与人数众多,可以是数百人到数万人的规模,甚至更多。

4.行动力强。

群体性事件由一群人共同参与,具有强大的行动力和实施力,容易产生冲突和暴力行为。

二、成因1.社会矛盾激化。

社会矛盾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之一。

社会矛盾包括阶级、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的矛盾,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

当社会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时,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2.信息传播迅速。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一些有害信息和谣言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遍全国,导致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3.官民矛盾加剧。

近年来,官民矛盾日益加剧,许多群体性事件都与政府部门或公共服务有关,如土地征收、拆迁、医疗纠纷等。

这些事件中,一些官员的失信行为和不当处理方式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4.外部势力干扰。

外部势力干扰是导致一些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外部势力可能通过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等方式散布谣言或其他负面信息,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对策1.加强制度建设。

在医疗、教育、土地征收等领域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增加社会稳定性。

2.信息管理加强。

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管理,减少有害信息的传播,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降低谣言的危害性。

3.政府公信力提升。

政府需要增强自身的公信力,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公开、透明、高效的执法机制,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众集体行动或抗议活动。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导致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

2. 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

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对自身的影响,并愿意通过集体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 政府环境治理不力:环境问题的治理需要政府的主导和推动。

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政策执行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环境问题无法有效解决,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群体性事件。

针对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政府应加大对环境问题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执法机制,对环境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和处罚。

增加对环保执法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提高环境治理工作的效能和公信力。

2.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使其更加科学、完善,更好地适应当前环境问题的发展。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增加公众对环境法律法规的满意度和依从度。

3. 提高环保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形成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习惯。

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活动,加大环保教育力度,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4. 加强与各方合作: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环境治理工作。

政府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协调,鼓励企业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和技术创新。

公众可以参与环境治理的监督,积极提供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与政府共同推动环境治理的进程。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应对策略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政府的主导和推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环保意识和教育水平,加强各方合作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减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升我国的环境质量和公众生活质量。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引言: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特定地域内由环境问题引起的公众集体行动。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其严重性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造成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探讨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原因分析1.环境破坏严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弱,许多企业为追求利润而忽视或违反环保法规。

这种环境破坏严重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和愤怒,成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2.信息不透明:政府和企业对环境问题的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导致公众难以获知真实的环境状况和影响。

当环境问题被曝光后,公众感到不信任并对事件做出集体行动。

3.民众环保意识觉醒:近年来,我国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当环境污染或破坏事件发生时,公众强烈要求政府和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二、应对策略1.加强环境执法:政府应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环境破坏行为。

对于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应进行严惩,同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检查。

2.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度,让公众了解真实的环境状况和影响。

建立环境监测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及时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和治理情况。

3.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加强公众参与:政府和企业在制定环境政策和决策过程中,应加强公众的参与和意见反馈。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5.加强经济手段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加大环保税收和环境补贴力度,引导企业进行环境友好型生产和经营。

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加大环境污染者的法律惩罚力度,形成“守法经营、环保发展”的良好环境。

6.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警体系,提高政府和企业的环境应急响应能力。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如“七五”至“九五”年间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大气污染事件、水源地污染事件等,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环境质量,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威胁。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监管不力。

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监管能力不足,监督管理不严,导致企业违法排污和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存在,环境治理措施不得当,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和机制,这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经济利益驱动。

在一些地方,发展经济被视为头等大事,为了追求地方经济增长,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责任感不强,往往会选择牺牲环境质量,以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

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不力,从而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

面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策略来解决问题。

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监管法律法规,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

加强企业环境准入审核,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严厉处罚,形成有力的监管震慑。

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度。

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并及时向公众公开环境监测数据和环境治理措施。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

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入,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资源整合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加强跨部门合作,形成全面的环保治理体系。

在环境治理工作中,要加强环保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等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加强环保执法力度,依法惩处违法行为。

对那些违法排污和破坏环境的企业要严厉打击,依法追究责任,从源头上消除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要想应对这些事件,需要从监管体系建设、公众参与、经济转型、跨部门合作以及执法力度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只有全社会一起努力,才能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和谐发展格局。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成为了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环境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那么,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事件呢?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1.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工厂和企业的建设和运营为环境污染提供了土壤。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也使得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遭受了巨大的挑战。

2. 生产生活方式不环保由于我国在过去长时间里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略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相对较低,一些不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

3. 环保法律法规执行不严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规,但是在一些地方,这些法规的执行并不严格,导致了一些企业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违法违规,严重破坏了环境。

4. 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地处东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这些自然灾害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5. 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足,对环境问题也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缺乏行动上的支持。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应对策略1. 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我国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增加环保执法人员的数量,加大对环保法规的宣传力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2. 提高环保意识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加大对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教育人们要珍爱环境,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改变不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3. 加强环境监测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的监测力度,建设更多的环境监测站,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采取措施减少环境破坏。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和矛盾。

这些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和对策备受关注。

本文将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我们来分析一下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一方面,这些事件的性质多样化,有劳资纠纷、环境污染、土地征收、民生问题等多种类型。

这些事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规模庞大、涉及面广、社会影响深远、持续时间长、表现形式多样化等。

这些特点使得群体性事件变得复杂多变,处理起来也更为棘手。

我们需要了解造成这些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造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社会矛盾激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多,一些矛盾因素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容易演变成群体性事件。

二是民众诉求得不到有效解决。

在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上,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应对方式可能不够及时、有效,导致民众的诉求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从而激化了矛盾。

三是社会治理能力不足。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由于各种原因,社会治理能力不够强,往往不能有效地预防和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也容易助长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我们需要探讨针对这些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这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深入分析问题,找出症结所在。

对于每一个群体性事件,政府部门需要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二是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要加强社会矛盾的调解处理工作,建立健全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以减少矛盾激化的可能性。

三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政府部门需要提高自身的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对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预测和干预能力,尽量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四是加强民生工作。

在解决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做好民生工作,满足民众的合理诉求。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非常值得关注。

通过认真分析特点成因和对策,有助于有效地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矛盾也逐渐增多。

因此,群体性事件在我国社会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1.大规模性群体性事件常常是由一个局部事件引起的,从而导致地域范围较大的影响。

例如,一起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可能导致整个城市的抗议活动。

2.情绪化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往往跟人们的情绪有关。

当人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这时就容易组织成集体,进行抗议活动。

3.突发性由于群体性事件通常没有提前准备,因此在事件发生时,往往没有足够的安排和规划,这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1.社会矛盾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也产生了许多社会矛盾,导致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侵犯。

例如,土地征收问题、劳动权益问题等。

2.行政失职一些官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不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贪污腐化的行为使得人民群众的权利受到了侵害,从而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3.信息传播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新闻传播越来越快,一些网络平台不负责任地发布误导消息,导致人们的情绪失控。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向人民群众普及法律法规知识、道德伦理观念等,增强人们的自我约束和心理素质,以便能够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加强政府管理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制定和管理,缓解社会矛盾和改善民生,制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的政策和法规。

3.加强舆论引导政府应该把握好新闻传播的主动权,加强对媒体工作者的引导和监督,明确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避免误导群众的信息出现。

结语群体性事件会对社会带来不利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抑制和引导。

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政府管理和舆论引导,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我国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及其对策摘要: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特别是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变革,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事件出现了扩大化、复杂化、对抗化、组织化、政治化等新特征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应对群体性事件要及时解决和处理,就需要强化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建立健全人民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大力建设社会组织等一系列措施。

本文包含对我国群体性事件原因的分析和对策的介绍。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特征原因路径1.群体性事件概述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还有一点需说明,所谓“群体性事件”,必须是3人以上参与,才称之为“群体性”事件。

2.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和原因2.1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2.1.1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冲突升级迅速近年来,我国的群体事件数量和参加人数呈几何级别倍增,且一旦事发,规模迅速扩大,在数小时内引起数千人乃至数万人的参与。

如2004年某地发生的群体事件,搬运工余某的扁担撞到行人曾姓妇女,曾某上前就是一耳光,其丈夫胡某又上前殴打余某,且胡某声称自己是公务员,什么都能摆平,其真实身份是水果市场的临时工,其行为引起了公愤,先是数百名群众围观,接着砸烧警车,数千人集结,随后上万人聚集于区政府大楼,要求政府处理此事,还冲击了政府大楼。

2.1.2冲突激烈程度加剧,采取方式越来越极端其参与者采取一系列极端和违法的手段发泄不满情绪,近年来的群体事件较多的出现了集体围堵党政机关,堵塞交通、械斗等行为,打、砸、抢、烧等过激行为愈演愈烈。

在2008年中,6月28日,因为一个女学生的死亡,贵州发生瓮安事件,160多间办公室、42辆警车等交通工具被烧毁,150余人受伤。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群体性事件是指一起涉及多人或多方的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十分深远。

社会不平等、种族歧视、经济危机、政治冲突以及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因素往往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在于加强社会公平,促进民族团结,改善经济状况。

通过消除社会不平等、根除种族歧视、稳定经济发展、解决政治冲突以及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为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各个方面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共同努力解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根本问题,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不平等,种族歧视,经济危机,政治冲突,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公平,民族团结,经济状况1. 引言1.1 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特定社会背景下,集体性地出现的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代表性的事件。

这类事件往往涉及大规模的人群,其规模和影响力超越了个体行为的范畴,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公众性。

群体性事件可以是各种形式的集体行动,如示威游行、罢工罢课、暴动骚乱等,也可以是由特定社会问题引发的群体冲突、群体事件等。

这些事件通常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包括:规模大、影响深。

群体性事件往往涉及较多的人群,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信息传播迅速、影响持久。

随着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的普及,群体性事件的消息可以在瞬息之间传播至全国乃至全球,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目的性。

群体性事件往往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或操纵,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目的性。

对于这些特点,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解决途径,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1.2 群体性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群体性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这类事件往往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不仅影响到个体的生活和发展,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摘要】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监管不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公众环保意识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环境执法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提高企业环保责任意识以及加强公众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并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提高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原因、应对策略、政府监管、企业利润追求、环保意识、环境监管力度、环境执法体系、环境保护法规、企业环保责任、公众宣传教育、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背景介绍中,我们不得不提到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但环境保护工作滞后的现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排放直接导致空气、水质污染严重,甚至引发环境灾害,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使得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城市垃圾处理难题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损害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我国也存在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顾环境保护的行为。

一些企业不执行环保标准,偷排废水、废气,导致环境污染,甚至引发环境事件。

而公众的环保意识相对较低,很多人对环境问题漠不关心,缺乏环保意识,对环境事件的爆发和影响缺乏预警能力。

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亟待解决。

1.2 问题意识在我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问题意识亦日渐增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显现,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担忧。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和利润,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加剧。

而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渐深入,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被提升,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已成为一种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了解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1.社会背景问题。

从根本上分析,群体性事件起源于社会矛盾和问题。

在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如贫富差距、农村城镇差距、文化教育差距等,这些问题可以成为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内在因素。

2.现代社会文化影响。

现代社会的文化分化和多元化,往往使年轻人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时,感到相当孤立和苦恼。

这些负面情绪也成了构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因素。

3.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用于获取信息的媒介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扩大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许多错误信息的传播和公众心理生理加速响应,从而形成一些漫无目的,非理性的行为或者言论。

4. 治理机制不完善。

治理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的公共管理的存在问题,包括政策制定不全面,管理资源与人力不足等,另一方面是社会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治理的缺乏,群众缺乏完整的参与渠道和途径,且个人所在的社团组织素质较低。

5. 与事件处置的误区,一些领导和部门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解、思考和处理方式,在处理过程中的舆论失误、情绪化、攀比,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和压力。

二、对策1.改善社会背景问题。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更全面的政策,人口普及的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等措施,减少社会矛盾和压力。

通过中长期计划以及改革,逐步解决民生问题,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矛盾和隐患。

2.引导健康的文化影响。

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建立健康的当代文化,尊重地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提高自身维权观念和维权行为能力。

同时需要完善统计信息宣传、舆论引导和协调等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群体事件的处理效率和透明度。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指的是由社会公众因为对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感到不满而发起的群体抗议、示威、上访等行为。

这些事件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当环境污染严重到一定程度,公众会出于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担忧而集体行动起来。

2.信息透明度不足:在一些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事件中,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往往缺乏透明度,未能及时公布真实情况,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和不信任加剧了对环境事件的不满和抗议。

3.法律法规执行不力: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了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和处罚。

这使得公众感到维权困难,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来表达对环境问题的不满。

1.推进环境治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提高环境质量,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提高信息公开度: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及时公布环境问题的真实情况和处理进展。

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机制建设,主动回应公众关切,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增强公众对环境治理的信任。

3.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确保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打击环境犯罪。

简化维权程序,提高困难群众维权的有效性。

4.建立对话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对话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

通过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和听证会等,增加公众在环境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增强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力度,减少环境问题引发的冲突和抗议。

5.加强环境教育: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提高环境保护自觉性和主动性。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体性事件也成为了社会治理中的一大难题。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与成因复杂多样,因此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本文将对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一群人共同参与的、表现出合作的集体行动。

在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模大:群体性事件往往涉及大量的人群参与,规模庞大,影响范围广。

2. 多发性: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且种类繁多,有农民工维权,环保抗议,城市管理等多种类型。

3. 社会影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影响到当事人的利益,还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4. 突发性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发性的,不易预测,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利益诉求:许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与当事人的利益诉求有关。

农民工维权事件通常是因为工资拖欠、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

2. 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是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成因之一。

城市管理方面的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因为城市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导致城市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3. 组织策划:一些群体性事件往往是被人为煽动和组织的。

这些事件往往被用于追求政治目的或者其他非法目的。

4. 社会不平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往往会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对策建议针对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成因,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1. 完善制度,保障利益。

有关部门应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 加强社会矛盾调解。

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 提高社会教育水平。

加强社会教育宣传,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避免一些个别事件演变成大规模群体事件。

4. 预防为主,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健全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和机制,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性事件。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1. 引言1.1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定义指的是在特定时期发生的,由一定数量的人参与、意识的统一、行动的一致以及具有共同目的的一种群体性事件。

这些事件通常是因为人们对某种问题或者利益的争端与矛盾,通过集体行动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态度。

群体性事件可能包括示威游行、罢工、暴力事件等,其规模和影响力可能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在现代社会,群体性事件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中的一种突出问题,因此对于了解和控制这些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需要考虑到其行为主体、行为形式、动因等方面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应对和管理措施。

【200字】1.2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频率和规模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群体性事件的蔓延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远。

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多样化,既有因经济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有因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形势复杂多变。

群体性事件的表达方式趋向多样化,既有传统的游行示威,也有网络上的抗议和讨论,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难度。

为了有效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需要加强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提升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加强舆论引导等综合对策,以建设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

2. 正文2.1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包括: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社会性强、动员性强、多元化等特点。

群体性事件的规模庞大,参与人数众多,涉及面广,极易形成群体效应和社会影响力。

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深远,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群体性事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反映了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集中爆发,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应对。

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强的动员性,能够迅速聚集大量人群,形成统一行动的力量。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1.环境污染引发的事件: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企业的排放物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环境。

工厂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积累、土壤污染等。

这些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引发了一系列群体性事件。

2.资源争夺引发的事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

一些资源的供应不足,导致资源争夺的激烈竞争。

水资源的短缺引发了一些地区居民与政府的冲突,土地违法开发引发了农民群体性维权事件等。

3.环境建设引发的事件: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需要,政府在一些环境建设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

水库建设、核电站建设、高速公路建设等。

这些项目往往涉及到大量的土地征收和环境破坏,引发了居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环境信息不透明引发的事件: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上存在不透明的情况,导致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不足和对环境的质疑。

当环境问题被曝光时,易引发公众的不满情绪和抗议行动。

1.加强环境监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管控,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管体系。

加大对企业和个人的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

2.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责任。

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3.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环境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4.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推动企业和个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5.加强环境民主治理:加大公众对环境事务的参与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环境民主治理机制。

通过听取公众的意见和诉求,征求公众的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减少环境冲突的发生。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些事件在涉及民生、就业、环境、财产等方面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给社会治理带来一定的挑战。

了解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对于社会治理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 多发性:随着社会变革的进程不断加快,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逐年增加。

这些事件可能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劳动纠纷、土地征收、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纠纷等,形式多样,数量庞大。

2. 规模化:随着社会组织的壮大和互联网的发展,群体性事件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通过网络传播,群众积极参与,从而使一些事件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群,事件规模进一步扩大。

3. 多元化: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不断多元化,不仅包括普通群众和劳动者,还包括NGO组织、律师团队等各种利益相关方。

这些多元主体的参与使得事件的解决更加复杂化。

4. 激烈化: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的情绪激烈,行为极端,可能出现暴力冲突、堵路、打砸抢等行为,对社会治理造成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5. 联动性:一些群体性事件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形成一系列相关事件,加大社会治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二、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1. 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一些地区由于资源匮乏、经济困难,群众对发展问题的不满情绪逐渐积聚,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2.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包括劳动关系、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医疗权益等问题,这些矛盾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触发点。

3. 维权意识增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更加愿意通过集体行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

4. 政府管理不善: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也与政府管理不善、对待问题的态度不明确有关,导致事态失控、积极情绪无法得到有效引导。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1. 引言1.1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环境群体性事件指的是由多个个体或群体在环境问题上发生冲突、对抗或共同行动的事件。

这种事件通常指涉到环境污染、资源争夺、生态破坏等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

在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通常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联合性,他们可能是受到环境问题影响的居民、环保组织、政府部门、企业等各个方面的利益相关者。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同时也反映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这些事件可能导致舆论争议、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加强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和关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2 对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关注对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关注越来越高涨,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如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水土污染事件频发、野生动物灭绝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能再被忽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忽视环保法律法规,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政府管理不力、监管不严,也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关注日益增加,人们不仅仅关注事件本身,更在意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希望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积极参与,能够共同解决环境问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2. 正文2.1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管理不力、企业盲目追求利润以及环境监管不严格等方面。

政府管理不力是导致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地方政府在环保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力、履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企业违法环保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监管,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从而造成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群体性事件形成原因及对策建议

群体性事件形成原因及对策建议

群体性事件形成原因及对策建议群体性事件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特定社会环境和社会心理状态下,一群人集体行动的结果。

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社会不公、贫富差距、政府失职等等。

这些因素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抗议、骚乱、暴力事件等等。

在有些情况下,群体性事件会破坏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建议来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危害。

一是加强政府的反应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

政府是治理社会的主体,要尽可能保证社会的稳定,需要尽快解决问题。

政府需要及时出台一些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确保人民的权益。

政府也需要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资源,用最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政府需要启动一个应急预警系统以及相关的应急预案,从而将时间和人力资源发挥到最大。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教育是消除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的重要途径。

政府需要全力推动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对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加强社会责任观念的普及和宣传。

这样,公众就能够了解权益的保障,不能用非法方式维权。

同时,宣传教育也能够提高公民的个体素质,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使命。

三是加强社会监管机制。

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是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础。

政府需要建立更加完整的法治体系,加强社会监管和执法。

当出现不公正事件或是问题时,应当及时处理,不能容忍。

同时,政府应加强职业培训,让社会监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匠人精神,最终防范各种安全隐患。

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提升社会信用水平的重要手段。

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实行相关信用评价和宣传,可以增强市民自我约束力和参与度,减少可能的群体行为。

政府需要制定具体制度,鼓励和推动企业及个人提高诚信度。

五是进一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

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是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的基础。

政府需要通过加强产业升级和发展新型经济,以实现更多的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推进媒体行业、文化产业向更加市场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把多元文化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1、群体性和并发性。

参与的人员复杂,涉及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

有各种职业各种身份各个阶层的人,例如国企下岗失业职工、房屋被拆迁居民、下岗军转干部、清洁工、出租车司机等等,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泛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

因而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性的群体性治安事件,例如有因企业的改制、倒闭、兼并、破产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有因城市拆建改造、土地征用、水库移民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等等。

2、极大的破坏性。

当前群体性事件常常对国家的法制秩序、治安秩序、交通秩序产生冲击和破坏,影响社会安宁,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严重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

3、具有组织性,且组织程度高。

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已由自发松散型向组织型方向发展,尤其是一些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往往事先经过周密策划,目的明确、行动统一,组织程度明显提高,甚至出现跨地区、跨行业的串联活动。

4、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群体性事件的共性都是与权益相关,有经济利益有民主权利也有自身权益,当这些得不到有效保护和解决时,他们就会在基本上同意偏差思想的支配下聚集在一块并通过偏激的行为来解决,保护其合法权益。

5、具有仿效性和反复性。

一些群体性事件始初都只是限于少数人和小区域,随着事态发展和影响扩大,就会引起周边区域个别与其利益相关或类似的人群的仿效,使事态更加严重。

由于群体性事件反映的问题错综复杂,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原因动机、历史纠纷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置难度大,所以经常反复。

6、事件发展有可预见性和可防性。

一般群体性时间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小变大的渐进过程,只要是坚持抓早抓小的原则,加强防范,超前工作,就会把事件扼杀在萌芽中。

二、群体性事件的原因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深层次社会原因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贫富差距拉大。

对分配不公,对不正当致富,社会心理及社会舆论表现出强烈不满情绪。

贫富差距过大损坏了社会公正原则,引起社会摩擦。

那么不满和对抗情绪往往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

2.社会转型中群体利益的损失。

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必然会触及特定群体的利益,美国政治思想家亨廷顿说过:“现代性产生稳定性,而现代化却产生不稳定性。

”体制的转换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利益冲突激化便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复杂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利益和价值观念由单一趋于多元。

一些人政治观念经济化、宗旨观念利己化、纪律观念自由化,对党和政府不信任。

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不善于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往往采取一些极端手段。

还有一些人,缺乏社会主义荣辱观,只要权利不愿尽义务,采取闹事的方式来实现过分要求。

4.群众心里存在着“小事化大,大事闹事”的造势心理。

认为闹事是唯一解决问题、获取实际利益的办法,故意扩大事态,聚众上访。

当出现利益磨擦或纠纷时,个别人错误地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引起政府机关的关注和领导的重视,能尽快解决问题,便聚集起来寻求解决的方法,使本来能在法律程序中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突发性群体事件。

5.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现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有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不倾听群众呼声,不关心群众疾苦,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使小矛盾酿成大矛盾,最后酿成群体性事件。

一部分干部蜕化变质,贪污腐化,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共产党的公正形象,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

6.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和社会管理方式不相适应。

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也日益增长,而我们不少党政部门和干部却仍在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一套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进行社会控制与管理,比较习惯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去推动工作,有时甚至强迫命令、违法施政,导致矛盾激化。

7.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存在问题。

弱势群体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手段,他们在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中处于弱势地位。

在社会弱势利益群体由于资源有限,合法渠道又不畅通,利益被损害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采用施压性集体行动来宣泄利益诉求。

中国群体性事件原因与对策梁云鹏李建波(山东警察学院)摘要: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参与的人员复杂,涉及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

有各种职业各种身份各个阶层的人,无论是客观数据还是主观感知,都显示中国已经处于一个社会冲突事件的高发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日益复杂,突发性群体事件不断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政治、治安稳定的主力军,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尽快建立健全预防和调控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运行机制,探索正确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冲突冲突性质(下转第25页)政治法制经纬三、群体性事件的对策1.及时掌握社会动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般都有一个量变的渐进过程,是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突然爆发。

在矛盾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引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警觉和重视,及早决策,予以防范,避免事态不断扩大激化,努力将群体事件消灭在酝酿阶段。

同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阻止群体聚集,延缓和避免事件的发生,减少影响和规模。

2.建立社会预警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治理群体性事件要治本,即要从根本上、源头上消除事件发生的土壤和诱因,就必须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

3.拓宽并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

一是完善信访制度。

二是充分发挥如工会等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的作用,使其能够真正代表职工的利益。

三是开辟网络利益表达渠道。

四是依法对群体性事件加以疏导。

4.稳定局势,谨慎行事。

在群体事件的聚集形成阶段,要设法确保事态局面的稳定与秩序的尽量平静,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坚持说服教育在先,宣传法律和政策在先,晓以利害,同时及时调动警力,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适当增加威慑力量。

对起因复杂、规模较大,提出的愿望要求与有关法律政策差距较大,公安机关领导和参加处置的民警,都不能随便表态,要避免草率下结论,造成矛盾转移。

5.主动出击,有理有据。

在群体事件的处置阶段,确保作出快速反应,控制局势,掌握主动。

公安机关对其中煽动闹事、实施打、砸、抢、烧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要搞好现场取证,做好录像、录音、拍照等工作,为日后打击处理收集确凿有力的证据。

要做好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对群众所作出的承诺,必须尽快地兑现,让群众看到政府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决心,理解公安机关为民执法、为民办事的诚心。

6.及时反思,公正科学。

公安机关要及时总结积累经验,对发生的每一起群体事件都要剖析事件全过程,查明发生事件的原因、形成的过程、组织形式、持续时间、群众提出的要求以及事件造成的危害。

客观公正地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处置方案。

使预警机制更加完善,出警速度更加迅速,处置质量不断提高,战术运用更加得当,警种配合更加协调,处置方法更加科学。

总之,当今在这一个社会转型期的历史背景下,群体性事件这一敏感社会问题蕴藏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都必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阻碍,同时对于公安机关的工作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只有用多种方式的综合治理方法,才能构筑适应我国当前形势下有效、可行和完备的预防和处置机制,创造一个安全和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①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②肖唐镖《群体性事件研究:中国社会稳定研究论丛(第二卷)》③人民日报出版社《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党政干部读本》(上接第23页)政治思政探讨的作用不仅是为完成人类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与精神条件,而且还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交往提供了具体根本性意义途径与方式。

在当前社会环境条件下,思想政治的构建应着力把握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际内涵,通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发掘人的内在潜能,而推动社会与人自身的持续进步发展,为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社会而创造条件与基础。

六、马克思交往理论中心交往为思想政治教育观构建开辟了新视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中心交往为思想政治教育观提供了新的视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踏入到一种崭新的境界,具体表现为:以交往作为中介的思想教育观体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交往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类社会性的需求。

人们的交往方式及交往过程对人、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人类个体不能离开群体而与世隔绝独自生存发展,这就意味着交往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其现实性基础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不仅肯定了社会交往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奠定了交往在人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源头是交往,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逻辑起点同样也是交往。

社会和个体道德产生于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中,其原动力力即为交往。

在原始社会,人类凭借着交往,不断构建交往关系,在如此这般的交往实践过程中,部长内部与部族之间产生了利益冲突与矛盾,于是思想道德油然而生,最初以图腾形式示人。

从原始思想道德产生可以发现,交往是思想道德产生的根源,是以可体为中介的多极化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

交往的内部矛盾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交往实践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根本。

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构建方法可分为知道教育法与自我教育法。

即便是自我教育法的本质也是交往实践,它比知道教育更加深刻。

自我认知和评价是受教育者能否进行自我教育及自我教育水平评价的重要衡量标准,没有客观、准确、理性的自我认知与评价,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自我教育。

而实现自我认知与评价的前提就是主体走出自身,把自身当做和主体对立的客体。

只有在客观准确地自我认知与评价的基础上,主体方可不断发展。

因此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构建方法虽然繁多,但是究其本质都是交往实践直接或间接表现,离开主体交往活动的较高境界思想政治教育观构建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1]闫艳.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求实, 2006,(04).[2]王威孚,卢岚.马克思交往实践视域中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7,(Z1).[3]曹甜甜.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人的发展的现实意义[J].红河学院学报,2011,(05).[4]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06).[5]王丽.找准立足点,加快实施人才发展战略[J].兵团党校学报,2010,(05).作者简介:杨占良(1971-),男,商丘市人,本科,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