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史明朝时期的戏剧曲艺歌舞20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酬多多
二三钱银子。演员的实际 收人与表演方式有直接关 系,一般说来,清唱收人 要比演剧收人高些。先看 清唱收入,据《金瓶梅》 中的多次记述,明代艺人 清唱,每人每次大致可得
除了唱钱以外,演员若表演得出色,亦 可获得- - 些虽不稳定却也不少的赏钱。
仍以《金瓶梅》中的记述为例,三十二 回薛内相看戏后, “心中大喜,唤左右 拿两吊钱出来赏赏乐工”四; 十三回,乔 家婆媳在西门庆家除赏“四个唱的每人钱 ”外,并赏戏子银-一两;若侯巡抚看完戏
经营进步
另外,演出的经营者针对每天不同时间观众的量不同,定出 不同的戏价,以便控制人数,如上午每人四文,下午每人一 二文,实际上是用价格杠杆来调节戏剧市场的供需关系。
这种做法比前代是- 一个进 步,并为后世所承继。
文化艺术发展商业
(二)、戏班与演员经济收入 明代戏班的商业性演出收人是较为丰厚的,与雇主在经济上也 常常互不相让,其商业组织的意味更浓了。这种发展是与明代 商品经济关系发展的大背最分不开的,也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商品化日益走向
受到打压
。实际上,在朱元璋正式建明之初,以恢复中华正统为号召,极力贬损和排斥戏曲表演,
甚至
派人在街上观察,“闻有弦歌饮搏者, 即缚至倒悬楼,上,饮水三日而死。”更不用说官
廷乐舞活动了
演期经,作不此
剧以济进用活后
为后待而,跃虽
耻,遇贱人。定
。
“ 名 妓 仙 娃 , 深 以 登 堂
都
很 低 下 。 以 至 于 明 中
中
明国 文 朝
时 期
化 的
戏
剧
曲产
艺
业 歌
舞
歌舞活动
? 一、宫廷歌舞杂剧 :
? “御勾栏”
? 明代宫廷中歌舞活动已相当衰弱,仅限于 应付礼仪、宴乐的例行表演,杂剧也并不 盛,也许是明代上层政治斗争激烈,统治 者无暇顾及这些声色之娛,但更主要的是 ,明代歌舞活动的自身式微以及杂剧受到 限制太多,已失去了统治者的兴趣。
二、戏剧市场
明代戏剧向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又迈出了一大步。在宫 廷中失去了的地位,在民间却得到了加强。看戏似乎已 成了民间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与此相适应,戏班也大量出现,他们冲州撞府,~卖艺, 既保证了演职员的经济收人,又客观地推进了民间艺术的 发展。
收入和支出情况
(一)市场概况:宦官搭台演戏收费 明代戏剧市场的演出方式大致仍袭宋代传统,主要有
收入高高
可见,戏班应雇为人家演戏,主家不仅要付戏钱(唱钱)、赏 钱,还要开,支其饮食开销。尽管具体戏价.上颇有参差, 但每日戏班进几两银子当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戏班中有名 角,班主又会经营、生意好,日进十金也是有可能的。
这样看来,班主在教戏上投人的 银两不消一年就可全部赚回了。
商品货币化
很明显的是,班主经营戏班是需要有一 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头脑的。他们垫付 或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购置行头、砌末 ,招募、教养演员,然后再通过演员的 表演劳动,收取钱财。从中,班主可获 得- ~笔不小的利润。演出团体作为一种 特殊的经营单位,已完全为社会流行的 商品关系所同化。
后,对西门家厨役及戏班等共赏钱五两 。根据这方面情况,戴不凡推算, “戏 班演员之收人,每日约为- -钱五以下。 ”0
成熟的一大表现。但戏班终究无权无势,在经
济上过于计较最终对自身没有好处。那么,明
代这种纯商业性的戏班是如何经营的呢 ?
投入多,收入多
戏班的投入除了行头(服饰)、砌末(道具)等固定 资本外,还包括伶人的生活开支和教戏开支。 明人西周生的小说《醒世姻缘传》中晁大舍与 班主有一- 段对话,这里班主显然有意要敲晁大 舍的竹杠,实际上,其投资估计只在一千五百 两至二千两银子之间,否则他后来是绝不会以 几百两银子把主角珍哥放走的。但即使这样, 经营戏班的资金应该说还是比较大的,没有上 千两银子的老本,是不可能建得好班子的。当 然那些街头卖艺的家庭戏班不在此列。投资固 然可观,但收人也相应不会太低。 《梼杌闲评 》第四回说: “做戏要费得多哩!
北京教坊司由于近侍帝王, 乐器之修造一般都按需要及 时进行处理。南京教坊司则 规定三年一解,由南京礼部 根据所报来的需求量北京礼 部验给。
显然,官廷乐舞活动所需的乐器、服饰 等大多是由官府所属工场制作的,当然 ,偶尔也有向民间收购的。我们尚不能 准确计算宫中乐器、服饰的全部开支, 但孝宗一次为得一 -琴而以千金相赐,
视
艺 人 , 其 政 治 待 遇 和
们 由 贱
视 歌 舞 戏 剧 艺 术
同
时 , 由 于 封 建 礼 教 的
出
乐 舞 制 度 , 乐 舞 也 并
乐器图片
明代宫廷演出在体制上将外朝和 内廷分开。隶属礼部的教坊司掌
管外朝承应,内廷供奉职能则由 宦官掌管的钟鼓司承担。教坊同 除了负责提供衣食蓄养一批艺人 之外,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负责乐 器服饰的管理、采办。在这一一 点上,明宫廷还建立一些制度予 以保证。当时规定,凡供应乐器 ,遇有毁坏,由教坊同向礼部提 出申请,礼部根据所报来的情况 再责工部造办。
可见乐器之费必不在少数。明宫廷对于 乐舞所用乐器、服饰等物的保管也很重 视,并有具体的制度规定。这对于减少 财务损失,延长乐器、服饰使用寿命, 从而节约宫中乐舞开支也是有一定效果 的。
与此相适应,戏班也大量出现 ,他们冲州撞府,~卖艺,既 保证了演职员的经济收人,又 客观地推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 。
戏台表演、. 上堂表演和街头表演三大类。通过这三类基本 的卖艺形式,戏班常可获得不少的一-笔收人。那么,明代 看戏如何收费,标准怎样呢?这里,我们从正德年间南京宦 官搭台收费的记载中,大致可以看出,民间看戏花的钱并不 多,戏班或组织者主要靠观众人数来增加其收入。如果以每 日每处收人一万钱(十余千)计,若每天上午、下午各演两场 ,则平均每场约有800人左右,其盛况已不难想见。
争取更多收入
他定要四两一-本,赏钱在外,..连酒水将近要十两。”当然这可能算是 较高的。 《金瓶梅》中所述的戏班收人要略低一些:四十三回王皇亲家 之戏班及师范连续演唱两个下午后,除酒饭外,“与了五两银子唱钱”;
六十四回海盐子弟连唱两夜给了四两银子;七十八回海 盐班唱了一个下午《小天香半夜朝元记》,“二两银 子唱钱,酒食管待出门”。左图为明崇祯本《金瓶梅 词话》插图中的堂会演剧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