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变质岩复习题

变质岩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变质重结晶作用:指在变质条件下, 同种矿物间的溶解, 组分迁移, 再沉淀结晶的改造作用. 这此过程中, 没有新的矿物相出现。

变质结晶作用(变质作用):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 原岩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 岩石中原有矿物被新生矿物所取代的过程等物理系列:指相同或特定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所有变质岩。

同一系列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的不同决定于原岩的总化学成分.贯通矿物:稳定温度区间相当大,只要原岩成分合适,在所有的变质等级中均可出现的矿物。

特征变质矿物:有些矿物稳定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较窄,因而能较好地反映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混合岩化作用:在高级区域变质地区,由部分熔融产生的低熔物质(新成体)与变质岩基体(古成体)混合形成混合岩的过程。

它是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的过度类型,又称超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分布于岩浆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主要由岩浆热导致的变质作用。

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较低,应力不明显。

变质机制以静态重结晶或静态变质结晶为主。

交代假象结构:原来的矿物被另一种新矿物所置换,但仍保持着原来矿物的晶形,有时还保存着原来的解理等特点。

交代蚕食结构:以交代关系相接触的两种矿物之间,接触线很不规则,成港弯状或锯齿状,通常弧形曲线尖角指向被交代矿物。

交代残留(岛屿)结构:交代作用进一步增强时,被交代矿物可分割成零星分布的残留体包在新形成的矿物中。

交代净边结构:在斜长石中最长见。

在蚀变较强列的斜长石四周,有一圈清洁的边缘,是由于交代作用由外向内进行,原来的次生矿物如绢云母等再度被吸收而成。

交代作用:一种复杂的成岩和成矿作用,它们是含某些活动组分的流体在岩石中通过,彼此间进行组分的交换的过程。

造山变质作用:(区域动热变质作用或狭义的区域变质作用)与造山作用密切相关,大规模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面状)和显生宙造山带(带状)的变质作用。

变质因素复杂,P/T比范围宽(三种压力类型)并与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变质机制为变质(重)结晶和变形。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资料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资料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参考1、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形状和结构、构造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2、岩浆岩:地壳或上地幔深处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构造运动的驱使下,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3、变质岩:地壳上已存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压力升高的条件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转化而形成的岩石。

4、火山岩:岩浆及其他岩石碎屑、玻屑、晶屑等沿构造裂隙上升,由火山通道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岩浆岩。

5、熔岩:火山喷发溢流出的熔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6、火山碎屑岩:火山爆发出来的各种碎屑物质从大气中降落下来而形成的岩石。

7、根据矿物在岩石中的含量将矿物划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

N8、SiO2对岩浆岩矿物组合的影响:1)过饱和岩:SiO2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各种硅酸盐矿物外,还有游离的SiO2结晶出来形成石英;2)饱和岩:SiO2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各种硅酸盐矿物后没有剩余,不会出现石英;3)由于SiO2含量不足,会形成一些SiO2不饱和的矿物,如橄榄石。

9、里斯曼指数:表示岩浆岩中全碱含量与二氧化硅含量之间关系的指数。

10、岩浆岩的结构:指组成岩浆岩的矿物的结晶程度、自形程度、晶粒大小、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特征。

11、岩浆岩的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12、按岩浆岩中结晶物质和非结晶玻璃质的含量比例,将岩浆岩分为:全晶质结构(矿物晶体)、半晶质结构(矿物晶体+玻璃质)、玻璃质结构(玻璃质)。

13、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的区别特征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或玻璃质,少数情况可为微粒结构显晶质,粒度可为细粒、中粒甚至粗粒斑晶常是高温矿物,如高温石英、透长石低温稳定矿物成因斑晶早形成,基质晚形成,常见于浅成岩和喷出岩中斑晶和基质差不多同时形成,常见于浅成侵入岩和部分中深成侵入岩中N14、环带结构:与反应边结构类似,不同的是反应的矿物与反应生成的矿物同属一类矿物。

环带结构在中性斜长石中最发育。

变质岩重点

变质岩重点

变质岩复习总结第一章: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1.如何理解变质作用?在地壳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中,先存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以及先存的变质岩)在地壳一定深处,为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发生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的改变称为变质作用(metamorphism)。

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 变质作用的发生与地壳的形成演化、壳幔耦合有关。

2. 变质作用是一种内力地质作用,与岩浆作用、构造运动有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

3.变质作用基本是在固态下发生的。

4. 一般地,变质作用进行的环境是封闭(Close system)的,即变质前后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isochemical) 。

5.在变质温度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原岩中若有一定的流体含量,则可发生重熔(溶)及交代,呈现为开放系统(open system) 。

2.变质作用的界限,与成岩作用、岩浆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变质作用发生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通常指温度T介于(150-200)—(700--900)℃,压力介于0.02-1.5Gpa之间。

成岩后生作用与变质作用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

因为在后生成岩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在变质作用中形成的矿物,但变质作用中会出现典型矿物共生组合。

变质作用的发生过程主要是一个升温过程,先存岩石伴随温度升高发生变质反应形成新的矿物组合,或者发生重结晶改变原有的结构构造;岩浆作用主要是降温过程,是高温岩浆在温度下降条件下不断晶出矿物的过程。

变质作用主要是在固态条件下的矿物转变,岩浆作用则是在液态条件下的矿物晶出。

在岩石结构上。

变质岩是固态下矿物成核、生长的产物,多呈变晶结构,晶粒的自形程度取决于矿物的结晶势或成面能,而与矿物的结晶顺序无关;岩浆岩中晶出的矿物,其自形程度与矿物自熔体中结晶出的顺序关系密切。

变质作用与岩浆活动之间也没有一条截然的界线。

当温度升高、变质岩中存在一定量流体的情况下,岩石可能发生“部分重熔”,出现数量不等的熔体,这就是所谓的“混合岩化”。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要点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要点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题
一、基本概念
岩石、岩石学、岩浆岩、火成岩、侵入岩、变质岩、糜棱岩、构造角砾岩、碎裂岩、里特曼指数、石英岩、脉岩、煌斑岩、特征变质矿物、色率、科马提岩、辉绿结构、花岗结构、珍珠岩、
主要矿物—含量多,是划分岩石大类的依据,次要矿物—含量较少<15%,是划分种属依据,;副矿物—很少<1%,对岩石定名不起作用,如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等
结构:岩石的组成部分(矿物和玻璃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关系。

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填充方式。

混合岩化、特征变质矿物
二、熟悉
花岗岩的一般特征、三大岩类的主要区别、岩浆的主要成分、岩石的碱度,里特曼指数σ=(K2O+Na2O)2/(43-SiO2) (钙碱性岩σ<3.3碱性岩σ=3.3-9过碱性岩σ>9)、SiO2饱和度与矿物组合的关系,SiO2饱和度、Al2O3饱和度(按化学成分SiO2分为4大类,按碱质(Na2O+K2O)分为钙碱性、碱性)
火山岩及变质岩的主要构造及特点、侵入岩的主要结构举例
主要岩浆岩及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重点掌握玄武岩、闪长岩、安山岩、英安岩、花岗岩、流纹岩、辉长岩、辉绿岩、正长岩
变质岩的分类;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重点是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碎裂岩、糜棱岩、麻粒岩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依据、煌斑岩、矽卡岩、。

变质岩考试题复习题全集

变质岩考试题复习题全集

变质岩名词解释:1、变质岩;2、正变质岩;3、副变质岩;4、麻粒岩;5、榴辉岩;6、TTG片麻岩(TTG 岩系);7、孔兹岩;8、矽卡岩;9、云英岩;10、变质作用;11、重结晶作用;12、交代作用;13、区域变质作用;14、冲击变质作用;15、动力变质作用;16、交代变质作用;17、接触-热变质作用;18、造山变质作用;19、洋底变质作用;20、混合岩化作用;21、热峰条件;22、P-T-t轨迹;23、变余结构;24、变晶结构;25、碎裂结构;26、糜棱结构;27、筛状(变晶)结构;28、板状构造;29、千枚状构造;30、片状构造;31、片麻状构造;32、变质反应;33、晕长石;34、不连续反应和连续反应;35、固-固反应;36、变质带;37、成岩格子;38、共生分析;39、封闭系统的Goldschmidt矿物相律;40、开放系统的Korzhenskii矿物相律;41、矿物共生组合;42、ACF图解;43、变质相;44、变质相系填空:1、由岩浆岩变质而成的岩石称为正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而成的岩石称为负变质岩。

2、根据变质作用产生的地质背景,可以分出七大类型:(1)区域变质作用;(2)动力变质作用;(3)接触变质作用;(4)气-液变质作用;(5)混合岩化作用;(6)洋底变质作用;(7)冲击变质作用等。

3、变质作用的方式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反应、交代作用、变质分异作用以及变形作用和碎裂作用等。

4、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和时间等。

5、按变质作用的级别可分为:低级变质矿物,中级变质矿物,高级变质矿物。

6、变质岩的结构,根据成因可分为四大类:变余结构、变晶结构、交代结构、变形结构。

7、变质岩按变晶矿物的形态划分:粒状变晶结构、角岩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8、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有:板岩类,千枚岩类,片岩类,片麻岩类,长英质粒岩类,角闪质岩类,麻粒岩类,榴辉岩类,大理岩类。

变质岩考题答案

变质岩考题答案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1、变质作用:指在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地球内力的变化,特别是上地幔对地壳的影响,区域热流值和应力发生变化,使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情况下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的变化,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产生局部重熔或重溶,形成部分流体相,这些作用的总和称变质作用。

2、正变质岩:原岩为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

3、负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负变质岩。

4、特征变质矿物:指稳定范围比较窄,对变质作用的条件变化反应比较灵敏,可以反映变质作用条件的矿物.如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硬绿泥石等。

5、贯通矿物:指稳定范围比较大,在不同的变质作用条件下都可以稳定存在的矿物。

如石英、斜长石、方解石等。

6、重结晶作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在固态下岩石中同种矿物重新结晶生长,使矿物的颗粒大小和形态发生变化,而不形成新矿物相的作用称重结晶作用。

7、变质结晶作用:变质作用过程中,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情况下,通过变质反应使原有矿物逐渐消失,新矿物相逐渐形成的过程称变质结晶作用。

变质结晶作用中由于岩石中的组份发生了重新组合,所以又可称为重组合作用。

变质结晶作用过程中岩石的矿物成分发生了变化,但岩石的总化学成分不变。

8、交代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 在有流体相参与的情况下,岩石在固态下发生某些组份的带人和带出而使固态岩石的总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一种作用.交代作用过程中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都发生变化。

9、裂隙溶液:交代作用过程中一种存在于岩石的裂隙中,可以自由流动的溶液,它以渗透方式进行组份迁移。

10、间隙溶液:主要以单个分子状态围绕矿物颗粒表面或存在于颗粒之间的间隙中的溶液。

它不能自由流动, 主要以扩散方式进行组份迁移。

11、变质分异作用:在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下,成分均一的原岩经变质作用发生矿物成分的不均一聚集现象,形成成分不均一的变质岩,这种作用称变质分异作用。

变质岩(复习)

变质岩(复习)

1.为什么自然界的岩石不仅仅是岩浆岩、沉积岩两大类?答:地球演化过程中不同地球动力学事件使早先存在的岩石所处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偏离其初始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

这必然引起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调整或改造),以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

2.如何正确理解变质作用的概念答:在地壳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以及先存的变质岩)在地壳一定深处,为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发生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称为变质作用。

3.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都是内生地质作用,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答:变质作用的发生过程主要是一个升温过程,而岩浆作用主要是降温过程。

(变质反应重结晶)变质作用主要是在固态条件下的矿物转变,而岩浆作用则是在液态条件下的矿物晶出。

(变晶结构)变质作用与岩浆活动之间也不存在一条截然的界线。

(部分重熔)4.为什么说温度是变质作用最重要的因素?答:○1温度升高可使原岩中一些矿物发生重结晶。

○2温度变化能引起原岩中矿物之间发生变质反应形成新矿物。

CaCO3(Cc)+SiO2 (Q)⇌ CaSiO3 (Wo)+CO2↑温度是变质反应中最重要的热力学平衡参数。

○3温度升高可为变质反应提供能量,并使岩石中流体的活动性增大,促进变质反应进行,使新矿物和新组构能以较快的速率和较大的规模形成。

○4温度持续升高可使原岩在重结晶和变质结晶基础上发生部分重熔,其中长英质组分成为流体相,引起混合岩化作用。

○5温度升高还可改变岩石的变形行为,从脆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变。

5.负荷压力在变质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1改变发生变质反应的温度。

压力增高,多数情况下可使吸热反应的平衡温度升高。

如: CaCO3(Cc)+SiO2(Q)⇌ CaSiO3(Wo)+CO2↑压力由105Pa(1bar)增高到0.1GPa (1Kb)时,发生这一反应的温度将由470℃增到670℃。

沉积岩 与 变质岩考试重点

沉积岩 与 变质岩考试重点

沉积岩与变质岩重点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之一。

它是在地壳表层或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先成的沉积岩)的风化产物、生物来源的物质、火山物质、宇宙物质等原始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成岩作用所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沉积环境:就是发生沉积作用的地貌单元;层理: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通过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垂直于沉积物表面的方向)的变化而显示的一种层状构造。

陆源碎屑矿物:系指从母岩中继承下来的一部分矿物,呈碎屑状态出现,是母岩物理风化的产物,亦称继承矿物或他生矿物自生矿物:指沉积岩形成过程中,母岩分解出的化学物质沉积形成的矿物及成岩作用过程中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则是沉积岩遭受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矿物,如由海绿石或黄铁矿风化所产生的褐铁矿、碎屑长石风化而成的高岭石等。

风化壳: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经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

风化作用概念:地壳表层岩石在温度、水、大气、太阳能、生物等的作用下发生破坏的作用.物理风化作用:岩石发生机械破碎,化学成分不发生改变的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 在氧、水及溶于水中的各种酸的作用下,使岩石发生生化学分解而成新矿物的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 由生物参与而使岩石发生破坏的作用,有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风化的作用。

搬运营力:流水、风、冰川、重力、生物等;搬运方式: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沉积分异作用的概念: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因异而分的现象。

沉积分异作用:母岩风化产物及其它来源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会按照颗粒大小、形状、比重、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在地表依次沉积下来,这种现象称为沉积分异作用。

成岩作用(diagenesis):系指松散沉积物脱离沉积环境而被固结成岩石期间所发生的作用。

欧美学者将同生作用阶段与成岩作用阶段合在一起称早期成岩作用阶段。

变质岩复习资料整理

变质岩复习资料整理

变质岩石学各章重点:第一章:变质岩与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方式第二章:变质反应的类型;变质因素对变质反应的制约;脱水、脱碳酸反应;连续反应与不连续反应第三章:变质原理和成分—共生图解概念;ACF、AKF、AFM图;变质相第四章:变质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特征;等物理、化学系列区别,变质岩类型的划分第五章: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类型第六章:接触变质岩定义,形成物理化学条件;接触变质岩主要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特征;接触变质晕定义,形成的影响因素第七章:交代作用;气­液变质作用以及基本特征;主要气­液变质岩;巴尔特“氧”法第九章:变质相、变质带、变质相系概念,区别;区域变质岩主要类型第十章:混合岩定义;脉体、基体定义;混合岩分类第十一章:原岩恢复第一章:绪论1、变质岩: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已存在的各种岩石,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热流的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使原来岩石所处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岩石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这一使岩石发生变化的地质过程就总称变质作用。

2、变质作用:在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地球内力的变化,使已存的地壳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从原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产生重熔或重溶,形成部分流体相的各种作用的总和。

3、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温度:温度是体系的热状态的直接标志。

热状态的改变是导致变质作用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温度范围:150℃-250 ℃~ 650℃-1100 ℃指示矿物:浊沸石、蓝闪石、硬柱石、叶腊石诱发热状态改变的原因:(1)地热增温(2)上地幔热流的运动(3)岩浆活动带来的热能(4)摩擦作用产生的热能(5)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热能的积累压力:1).静压力:(1)负荷压力(2)流体压力2).应力:(1)可更新应力(2)不可更新应力。

合工大变质岩考试

合工大变质岩考试

授课老师:石老师名词解释1.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是一个亚固态的过程,由于物理或化学条件的改变,导致了矿物及其结构发生了改变,常常引起某个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与部分熔融共存。

2.重结晶作用:指岩石在保持固体状态下的矿物重新组合和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矿物过程。

重结晶前后,岩石总化学成分保持不变。

3.交代作用:指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通过组分带入带出使岩石总组分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

岩石在交代过程中体积不变。

4.晶内塑性变形:主要包括直线滑移、双晶滑移、单个晶体的扭折,它们与晶体位错移动相联合。

直线滑移:晶格滑移距离是结晶学基本单位的整数倍,滑移结果改变晶体形状但不改变晶格方位。

双晶滑移:滑移距离是结晶学基本单位的分数,滑移结果产生机械双晶。

单晶扭折:由于晶内变形不均匀而在滑移中发生旋转,导致滑移面弯曲扭折形成。

位错:是晶体内原子排列不完整造成的线缺陷。

5.晶界塑性变形:包括颗粒边界的滑移和扩散流动(压溶)。

扩散流动:较大应力下的颗粒边界→较小应力边界;晶体形状改变化学迁移→晶体生长;晶体形状改变。

这一过程可以有流体,也可以无流体。

压溶:有粒间流体参与时,通过粒间流体相的扩散流动。

6.变质分异:使原先均匀的岩石发育成分层的变质过程。

形成机理:1.成分层代表扩散反应带。

化学不相容的两种岩石之间的化学位梯度自发引起;均匀岩石中粒间溶液活动化学组分化学位梯度引起。

2.成分层的发育是构造重结晶的结果。

先存岩石中的先存成核的结果(Bramwell, 1985)。

3.成分层是强烈压扁的结果。

7.P-T-t 轨迹:就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P-T条件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历程或在P-T 图解中表示历程的曲线。

8.进变质:岩石在热峰前,温度随时间而增加的过程中发生的变质结晶作用。

递增变质:一个变质地区,地表沿一定方向,热峰温度连续有规律地增加的变质作用。

退变质:岩石在热峰后,伴随温度降低发生的变质重结晶作用。

变质岩复习

变质岩复习

变质岩总结1.变质作用:是指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有岩石基本上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而形成新岩石的地质作用。

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新岩石称为变质岩。

2.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外部因素是: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和时间。

其中a温度引起的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1)引起岩石的重结晶作用(如微晶灰岩热变质为汉白玉)(2)促进矿物成分间的化学反应。

b.按压力的来源可分负荷压力、流体压力和应力。

其作用为(1)静压力对变质反应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生成分子体积较小的矿物组合;(2)流体压力升高,导致颗粒分离产生破裂;(3)应力主要表现为对岩石和矿物进行机械改造,如地壳浅部岩石的变形,板状流劈理和碎裂构造的形成等。

c.化学活动性流体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流体溶液可以起溶剂作用;(2)水化和脱水反应是很重要的变质反应(3)以水为主的流体相对于重熔(溶)作用也很重要。

3.变质作用的方式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导致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转变的机制。

主要有以下几种:a.重结晶作用:指同种矿物经过重溶使组分迁移,然后再沉淀结晶而不形成新矿物相的变质方式。

一般来说,原岩的成分愈单一、粒度愈小,则愈易发生重结晶作用。

岩石经重结晶作用后,主要表现为晶粒由小变大。

b.变质结晶作用: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中的化学成分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矿物相的转变是通过变质反应来实现的。

c.交代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流体相运移,发生物质组分的带入、带出,引起组分的复杂置换的作用。

结果是使原岩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

d.变质分异作用:指成分、结构构造均匀的原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不均匀的各种作用。

这是由于温度、压力、应力和溶液的影响,使岩石中某些组分发生局部迁移、聚集和结晶形成的。

e.变形作用:指在应力作用下,由于应力超过了弹性极限,矿物和岩石就会出现变形;而当超过强度极限时,则发生破裂和破碎,使其粒度减小。

变质岩石学复习资料

变质岩石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变质作用概述一、变质作用概念(1)与地壳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地质作用;(2)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的转变过程. (3)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重熔(溶),形成部分流体相(岩浆)二、变质作用影响因素:包括原岩化学成分;地质条件;物理化学环境。

物理化学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应力、流体。

它们通常是同时出现,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温度一般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控制着变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也制约着流体的活性和岩石变形性质;压力也是影响物化平衡的独立因素,有时对矿物组合起决定作用;应力不是变质反应物化平衡的独立因素,但它是变质岩组构的最重要因素,此外还控制着变质反应的速度和规模;流体是变质作用得以实现的基本因素,但温度又是流体具有活动性的前提。

三、变质作用类型:分类依据:分布规模/地质背景或物化条件。

有关术语(1)局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 冲击变质作用; 交代变质作用.(2)区域变质作用: 造山变质作用; 洋底变质作用; 埋藏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四、变质岩概念: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转化岩石,其形成与地壳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第二章变质岩的基本特征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 影响因素-体系的封闭程度及元素的活动性• 变质岩化学成分的一般特征• 等化学系列的概念/类型/主要特点1).富铝系列:富铝、贫钙;铁、镁低;钾>钠。

原岩是泥质岩石(泥岩、页岩)或火山凝灰岩。

出现许多特征变质矿物(硬绿泥石、十字石、堇青石、铁铝榴石、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

2)长英质系列:富硅、贫钙;铁、镁、铝含量也较低.原岩是含长石的各种砂岩、粉砂岩和酸性—中酸性火山岩、花岗岩。

极少出现富铝系列特征变质矿物。

3)碳酸盐系列:富钙、镁;铝、铁、硅含量较低且变化范围大。

原岩是石灰岩和白云岩。

常见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滑石、蛇纹石、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金云母、镁橄榄石、钙铝榴石4)铁镁质系列:贫硅、富铁、镁、钙;钠>钾;含一定量的铝。

复习资料——变质岩

复习资料——变质岩

变质岩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正变质岩、副变质岩:由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为正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为副变质岩。

动力变质作用:又称为碎裂变质作用,是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的作用下,主要使岩石发生破碎的一种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是在大面积发生的区域性的变质作用,是地壳活动带伴随强烈造山运动所发生的一种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这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由地球内部热流升高而产生的深部热流和局部重熔熔浆渗透、交代、贯入于变质岩中并形成混合岩的一种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是在岩浆岩体边缘和围岩的接触带上,由于岩浆的高温和从岩浆中分出的溶液的影响二室岩石发生变质的作用。

气-液变质作用:具有化学性的热水溶液和气体对岩石进行交代而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称气-液变质作用。

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经过重熔使组分迁移,然后再沉淀洁净而不形成新矿物相的变质方式称重结晶作用。

(主要表现为晶粒由小变大)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反应:变质结晶作用是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使旧矿物消失,新矿物形成的一种变质方式。

这种方式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这种化学反应通常称为变质反应。

(主要有矿物的同质多相转变和形成新矿物组合的反应)交代作用:因流体的运移使固态岩石与外界产生复杂的物质交换,从而改变岩石总体化学成分的一种变质方式。

变质分异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岩石局部重熔除外)使原来均一的岩石发育出各种不同的矿物集合体而出现不均一的现象,这种作用统称为编制分异作用。

变形作用和碎裂作用:岩石或矿物所受的应力超过弹性限度时产生的塑性变形称为变形作用;碎裂作用主要产生于地壳的浅部,当岩石和矿物所受的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岩石和矿物便会发生破裂、碎开的变质作用方式。

变余结构:由于变质重结晶作用进行的不完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部分的保留下来,这样形成的结构称为变余结构。

变质岩复习重点整理(缺图),含图片的doc版已经发到地化公邮里去了

变质岩复习重点整理(缺图),含图片的doc版已经发到地化公邮里去了

变质岩复习重点整理(缺图),含图片的doc版已经发到地化公邮里去了1.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概念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变质作用: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原始物理和化学条件发生改变,已形成的(原有的)岩石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发生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有时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和调整,甚至局部发生部分熔融。

从原始岩石到形成新的岩石类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统称为变质作用。

2.变质作用控制因素?温度的作用、来源、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的范围控制因素:温度、压力、应力、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温度作用:促进重结晶、促进反应、导致局部熔融来源:地热增温、放射性衰变、机械能转变、岩浆侵入或上地幔热流活动变质作用范围:150~900o C,其中惰性原岩开始变质和部分熔融的温度高(如花岗岩、橄榄岩、石英砂岩等);活动原岩开始变质和部分熔融的温度低(如粘土岩、碳酸岩、基性火山岩等)。

3.压力的分类及定义,压力对变质反应的影响,构造超压分类:静压力(分为负荷压和流体压)、定向压(分为张性、压性、剪切)压力对变质反应影响:通过改变变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来影响反应的平衡的方式进行构造超压:是应力的垂直分压,作用相同于负荷压,即为超出正常负荷压的那部分静压力。

4.流体的成分、含量及变化规律,来源和作用成份:H2O, CO2, CH4, S, N, Cl, F等流体含量:一般总量不超过1-2%变化规律:从低级变质岩到高级变质岩1、流体含量减少 2、流体成分从复杂到简单 3、H2O/ CO2降低来源:继承原岩中的流体相(esp沉积岩)、岩浆侵入和地幔去气作用、大气降水进入底下再循环、原有含挥发份矿物的分解作用:控制反应、携带活动组分导致交代作用、提高反应速率、降低熔融温度5.变质作用方式及含义,以及各种变质作用发生的控制因素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的溶解、组分迁移和再次沉淀结晶。

类型:1、初始重结晶;2、次生重结晶影响因素:1、原岩(矿物成分:组分、结构);2、变质条件(温度,压力,具化学流动性的流体相)变质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是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新矿物相的形成过程,同时必有相应的原有矿物相趋于消失。

变质岩复习提纲

变质岩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1.片理在地壳的深处,由于静压力较大,温度较高,岩石的塑性程度较高,在应力的作用下,组成岩石的矿物常沿垂直于应力的方向上平行排列,形成片理。

2.特征变质矿物是仅稳定存在于很狭窄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的矿物,它是外界条件的变化反应很灵敏,所以常常称为变质岩形成条件的指示矿物。

3.变余结构由于变质重结晶作用进行的不完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部分的保留下来,这样形成的结构,称为变余结构。

4.变晶结构是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

5.角岩结构一些泥质岩石由接触热变质作用形成的隐晶质变晶结构称为角岩结构。

6.鳞片变晶结构大部分变晶矿物为片状,因变质作用类型不同,片状矿物可呈定向排列,也可不具定向排列。

7.纤状变晶结构大部分变晶矿物为一向延长纤维状颗粒。

若变晶矿物为柱状,则称柱状变晶结构。

8.碎裂结构岩石受到机械破坏而产生的结构称为破裂结构。

9.糜棱结构当应力十分强烈时,矿物颗粒几乎全部破碎呈微粒状,微粒具定向性,表现似流动构造,期间残留少量稍大的刚性矿物碎块,但常被磨圆呈眼球状。

10.变余构造岩石经变质后仍保留有原岩部分的构造特征,这种构造称变余构造。

11.板状构造为一般泥质或硅质岩受应力后产生的一组平行破裂面,使岩石呈板状剥离。

板状劈理常与原始层理斜交。

12.千枚状构造岩石中各组份已基本重结晶,而且矿物已初步有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弱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但在岩石的自然破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

13.片状构造是变质岩最常见最典型的构造,其特点是岩石中所含大量片状和粒状矿物都呈平行排列,它是岩石组份在定向压力下产生变形,转动或受应力溶解,再结晶而成。

14.片麻状构造(片麻理)岩石具显晶质变晶结构,以粒状矿物为主,片状或粒状矿物定向排列,但因数量不多而使得彼此不连接,被粒状矿物所隔开。

变质岩复习提纲答案

变质岩复习提纲答案

变质岩复习提纲答案1、变质作用机制的主要类型变质结晶、变形、变质分异变质结晶作用:岩石在变质条件下的结晶作用。

变形:岩石在外力或其他物理因素(如温度、湿度)作用下发生形状或体积的变化。

变质分异:原先均匀的岩石发育成分层的变质过程。

2、主要的变质结晶作用机制重结晶作用:指岩石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的矿物重新组合和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矿物的过程。

重结晶前后岩石总化学成分(除水和二氧化碳)不变。

交代作用:指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通过组分带入带出而使岩石总化学成分(除水、二氧化碳等挥发分除外)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

3、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指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通过组分带入带出而使岩石总化学成分(除水、二氧化碳等挥发分除外)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

可分为:等化学变质作用(在封闭系统中)、异化学变质作用4、变质分异作用变质分异作用:使原先均匀的岩石发育成分层的变质过程。

产生分层的机理:1)、成分层代表扩散反应带2)、成分层的发育是构造重结晶的结果3)、成分层是强烈压扁(塑性变形)的结果5、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时间6、温度对变质作用反应的作用1)温度升高有利于吸热反应(如脱水反应),温度降低反应向放热方向进行。

2)温度升高可提高活化分子比例,克服活化能障碍,大大加快变质反应速率和晶体生长,是重结晶的决定性因素。

3)温度升高还可以改变岩石的变形行为,从脆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化。

4)温度升高还会通过脱水反应、脱碳酸反应形成变质热液,他们作为催化剂、搬运剂和热媒介对变质作用施加影响。

5)此外,温度升高还会导致部分熔融而发生混合岩化。

7、P-T-t轨迹的概念、地质意义、应用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P-T条件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历程或在P-T图解中表示该历程的曲线。

P-T-t轨迹概念的提出,是变质岩的重大突破,它使得人们从动态的观点,重新审视变质岩石学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基本概念,是标志着变质作用研究进入地球动力学阶段的里程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质岩石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变质岩: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原来已存在的各种岩石(可以是沉积岩、岩浆岩及早已形成的变质岩),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热流的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使原来岩石所处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岩石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2、变质作用:在地球内力作用下,使已经形成的岩石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或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

3、固相线:岩石相平衡中的一个概念性术语。

指岩石开始发生局部熔融的p T X (压力温度组分)条件,或者指岩石结晶作用过程中残余岩浆最终消失之前一刹那的p T X条件。

液相线:指岩石熔融作用结束,即固体全部转换为液体那一瞬间的p T X条件,或者,反过来说,岩浆刚刚开始结晶作用的p T X条件。

在上述两种条件下,矿物的数量为无穷小。

(描述图)4、重结晶作用:同种矿物,经过重新溶解、组分迁移,再结晶形成原矿物的方式。

5、变质结晶作用和变质反应: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使旧矿物消失、新矿物形成的变质方式,一般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实现,这种化学反应称为变质反应。

包括同质多象转变和形成新的矿物组合。

举例:Cc(方解石)+Q(石英)=Wo(硅灰石)+CO26、同质多像转变:化学组成相同的固体,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常会形成晶体结构不同的同质异构体。

7、交代作用:由于流体的迁移使固态岩石与外界产生复杂物质交换,从而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一种变质方式。

8、变质分异作用:就是使原先均匀的岩石发育成分层的变质过程。

9、按照变质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可分为:前进变质:指由增温而引起的变质作用,其特征是以稳定的高温矿物组合代替较低温的矿物组合。

退变质:指低级变质叠加于原有的高级变质作用而引起的变质。

是低温矿物组合取代较高温的矿物组合的过程。

复变质:是多次不同温压条件的变质事件的叠加。

既可以是变质作用温度一次比一次高,亦可反之。

10、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变质反应可以分为不连续反应和连续反应。

连续反应:反应涉及成分可变的固溶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是渐变的,在给定压力和流体成分条件下,反应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发生。

(在P-T、P-X、T-X等双变量图解上,反应物与生成物在双变反应区内共存。

在双变区中,成分不断调整,反应的P-T条件取决于岩石成分。

)不连续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是突变的,在给定压力和流体成分条件下,反应在一个特定的温度发生。

(在P-T,P-x,T-x等双变量图解上反应物、生成物只能在单变线上共生。

偏离了平衡条件,不是反应物消失就是反应稳定。

)11、净转移反应:引起矿物原子数变化的反应。

交换反应:仅引起共存矿物间原子(如Mg,Fe)交换,而不改变有关矿物的原子数的反应。

12、成岩格子:在P-T图解上,这些反应的单变线通常彼此会相交。

这种在P-T 空间上单变线相交的网状系统称为成岩格子。

13、变质带:同一个带的变质岩在一个基本相同的P-T-X范围内形成,这些指示变质程度的带称为变质带。

等变线:带与带之间的界线称为等变线。

14、指示变质带:(巴罗变质带)随变质程度(温度)增高而依次出现的新矿物(称为指示矿物)为标志划分变质带,因而称该变质带为指示矿物带,以指示矿物出现的线作为等变线划分变质带的。

15、P-T-t轨迹:P-T-t轨迹就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P-T条件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历程或在P-T图解中表示该历程的曲线。

16、矿物共生组合:天然岩石系统处于一定外界条件下达化学平衡的矿物组成称为矿物组合或者称为矿物共生组合。

17、共存:具有不同物理特征和/或化学特征的相,同时间、空间呈集合体存在,相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服从热力学定律。

共生:同时空呈集合体存在的相,在相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并达到热力学平衡。

体系的内能最低。

18、Gibbs相律:P(相数)+f(自由度数)=C(组分数)+219、独立组分数:足以确定平衡体系中的所有各相成分所需的最少物种的数目。

符号记作C 或K。

20、变质相:一个变质相是指类似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的所有岩石总和(不论其结晶方式),一个变质相内部,随着岩石总体化学成分的改变,其矿物组合作有规律的改变。

21、变质相系:在变质带中,从低温向高温的的变化可以定义为一个相系列,或者称作变质相系。

每一种特定的变质相系列都反映了各自的特定地热梯度类型和所经历的事件和演化进程。

22、等化学变质:指的是变质作用过程中,不伴随有交代作用,原岩组分除H2O和CO2外,其他组分基本保持不变的一般变质作用,如接触变质,区域变质。

异化学变质:伴随有交代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有元素的带入带出,原岩组分除H2O和CO2外,其他组分亦有明显变化,系统是开放的,如气液变质及一部分混合岩化作用。

23、稳定矿物:在特定变质条件下新形成的矿物或虽是原岩中的矿物,但在新的P-T条件下仍然保持稳定的矿物。

不稳定矿物:指对某一变质作用的P-T条件来说是不平衡的原岩中的矿物,因变质反应不彻底而保留下来。

特征变质矿物:有些矿物稳定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较窄,因而能较好地反映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贯通矿物:大部分矿物稳定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较宽,对温度和压力不敏感。

24、变质岩的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态以及颗粒之间的关系。

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各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分布方式。

25、变余结构:变质程度较低,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不完全,保留有原岩的结构。

变晶结构:原岩在固态下发生重结晶、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晶质结构。

(由变质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变晶结构)26、变晶结构的命名原则三级命名原则: 整体结构 基质结构 局部交生结构(1)岩石整体结构的命名:岩石中如果存在变斑晶,则命名为斑状变晶结构(2)基质结构的命名:粒度+ 次要形态+ 主要形态+ 变晶结构(例如:中细粒片状粒状变晶结构)(3)局部交生结构的命名:局部交生结构以交生结构的具体名称命名..(例如:筛状变晶结构)27、接触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是由岩浆体提供热,使岩浆岩体周围接触带上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现象,又称热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以温度较高和压力较低为特点。

28、裂隙溶液:溶液赋存在裂隙中,能整体自由流通。

间隙溶液:溶液分布在颗粒之间,围绕矿物表面或停滞在粒隙之中,不能自由流动。

29、渗透作用:渗透作用是指组分随介质一起迁移的一种物质迁移方式。

扩散作用:扩散作用是指组分呈单个原子、离子或分子状态在溶液中通过的一种迁移运动形式。

30、矽卡岩:矽卡岩是主要在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在接触热变质和高温气水热液的影响下,经接触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以富钙硅酸盐和富镁硅酸盐矿物为主的气-液变质岩。

云英岩:云英岩是中等深度条件下酸性侵入岩及其顶板长英质岩石在高温气水热液影响下经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一种气-液变质岩。

青盘岩:青盘岩是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在中低温热液及火山硫质喷气的作用下,形成的绿色致密块状的气-液变质岩石。

31、动力变质岩:又称构造岩,是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32、压溶:若有粒间溶液参加晶界塑性变形,通过粒间溶液的扩散称压溶。

33、位错:已滑动部分与未滑动部分的分界线。

34、波形消光:经受塑性变形的晶粒,在正交偏光镜下常显示不均匀消光现象,据其消光影形状及界面特征可分为波形消光、带状消光及扭折带。

35、机械双晶:是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双晶。

36、亚颗粒:亚颗粒是恢复作用的产物,在恢复过程中,晶内的位错重新排列、抵消或攀移,以降低晶内的自由能,形成小角度的亚晶界。

由亚晶界所包围的亚晶区即为亚颗粒。

37、假玄武玻璃:玻化岩是岩石在高应变速率下发生变形,局部高温融熔而又迅速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称假玄武玻璃。

38、糜棱岩:糜棱岩是在较高温度及负荷压力下,以塑性变形为主而形成的岩石。

糜棱岩的三个基本特征是:1)粒度减小,2)出现在较窄的带内,3)具增强的页理或(和)线理。

39、区域变质岩:是原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二、填空题1、变质岩类型:正变质岩:由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副变质岩:由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复变质岩:由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2、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指决定变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包括T、 P、应力、流体、时间(t)3、变质作用的上限:与岩浆作用的界限-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的下限:与成岩作用的界限-埋藏变质作用岩浆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埋藏变质作用-成岩作用4、变质作用的类型:局部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1.接触变质作用 1. 造山变质作用2.动力变质作用 2. 洋底变质作用3.冲击变质作用 3. 埋藏变质作用4. 交代变质作用 4. 混合岩化作用5、变质反应的类型:固体=固体反应(同质多像变体的转变、固溶体的出溶、纯固相之间的反应)、有流体相存在的反应(水化和脱水反应、碳酸盐化与脱碳酸反应、H2O及CO2同时存在的反应)。

6、接触变质相:(4分)(以温度增高为序、低P/T型)钠长绿帘角岩相,普通角闪石角岩相,辉石角岩相,透长岩相。

区域变质相:(6分)沸石相,葡萄石—绿纤石相,绿片岩相,绿帘角闪岩相,角闪岩相,麻粒岩相。

7、变质岩根据原岩划分为:正变质岩、副变质岩、复变质岩。

8、接触变质晕宽度影响因素(5个):岩浆岩体的成分、岩浆岩体的规模、岩浆岩体的冷却速度、围岩的组分和组构、接触面的形态和产状。

9、等化学系列分为:泥质变质岩、长英质变质岩、钙质变质岩、基性变质岩、镁质变质岩。

10、动力变质岩按变质特征分为:塑性变形、脆性变形。

11、塑性变形方式:晶界塑性变形、晶内塑性变形。

12、晶内塑性变形:包括直线滑移、双晶滑移、晶体的扭折。

13、晶内塑性变形的机制:直线滑移和双晶滑移的宏观变化a.未变形的;b.直线滑移;c.双晶滑移14、按阴影形态的不同将压力影分为三类:1)直纤维压力影 2)弯曲纤维压力影 3)粒状压力影15、埋藏变质岩有两个相:沸石相、葡萄石-绿纤石相。

16、低P/T型(红柱石-夕线石型);中P/T型(蓝晶石-夕线石型);高P/T型(蓝闪石型)17、造山变质的构造:弧—沟带、大陆碰撞带、大陆拉张带。

18、石榴子石的四个单元组分:铁铝榴石——Alm镁铝榴石——Pyr锰铝榴石——Sps钙铝榴石——Gro三、判断题1、高P/T型有蓝片岩相、榴辉岩相。

2、按变质岩结构、构造划分:角岩:由细粒等粒状矿物组成花岗变晶结构或角岩结构的接触变质岩,一般无显著定向构造,面理不发育。

初始发育的红柱石、黑云母常呈斑点状。

3、接触变质作用以温度较高和压力较低为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