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五地州汉语教学和民族教师双语情况调研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训及双语教学工作的调研报告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训及双语教学工作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970e45fe4733687e21aa96.png)
2O 第 1 06年 期
新 疆 财 经 学 院 学 报 Ju a o i i i ne& E oo i ste om l f n  ̄gF ac X j n cnmc I tu snit
No 1 2 0 . .O 6 G ndN .1 e e o 2
师 总数 达 4 0 左 右 , 占全 疆 少 数 民族教 师 的 50人 只
从 20 04年 9月 到 20 05年 9月 , 全疆 1 5个地 、 州 、 的双语 教学 班数 增长很 快 , 市 主要是 学前 和 小 学 双语 教学 班数 的增 长 , 20 同期 统计 数 据 与 04年 相 比 , 语教 学 班 的总 数从 93个 增 加 到 了 43 双 4 07 个, 就读学 生 达 到 了 177 225人 ( 中学 前 双 语 教 其 学 班 96个 , 读 生 221人 ; 学 双 语 教 学 班 1 在 66 小 13 76个 , 读 生 470人 ; 中双 语 教 学 班 96 在 75 初 4 个, 在读生 38 1 ; 中双 语 教 学班 25个 , 45 人 高 1 在
作者 简介: 尤江斌 (96一)男 , 16 , 新疆教育学院培训处 副处长 、 副教授 。
4 6
维普资讯
( 汉 语 教学 质 量低 , 四) 严重 制 约 了双语 教 学
的 推进
答中, 选择 “ 没有 实践 过 ” 的教 师 比率分 别 是 : 什 喀
求 , 重制约 了双 语教 学 班达 7 个 , 1 新增 双语 教 学 班 学 生 23 80名 , 双 语 教 学 班 总 数 达 到 了 9 使 2
个, 学生 总数 达到 了 3 5 名 。 71
( ) 三 培训 力 度大 , 但培训 的数量极 其有 限 20 03年 9月 以来 , 自治 区 教育 厅 计 划 安 排 按 的参加 国家级 和 自治 区级双 语教 师培 训项 目的教
新疆南疆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和田策勒县为例
![新疆南疆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和田策勒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58f69054a7302768e993984.png)
教 师 板 书格 式 不 规 范 , 字 书 写 能 力 不 高 ; 4 的教 师 听 汉 有 %
力 水 平 不 达 标 。 总 之 , 调 查 对 象 中 , 有 2 % 的 教 师 汉 在 只 O
中 , 5 % 的教 师 认 为 自己 的 口语 表 达 和 朗 读 能 力 都 有 欠 有 4
缺 。在 教 师 板 书 能 力 方 面 , 者 通 过 观 察 , 现 有 2 % 的 笔 发 2
门 支持 下 , 多 学 校 添 置 了 新 的 教 学 设 备 , 大 多 数 教 师 仍 许 但
学 环 境 中 , 语 水 平 逐 渐 下 降 。 在 访 谈 中 , 者 发 现 : 县 汉 笔 该
大 多 数 双 语 教 师 HS 汉 语 水 平 考 试 ) 6 K( 为 ~7级 。 普 通 话
发音 不 标 准 、 达 不 规 范 、 写 能 力 差 等 问 题 是 很 多 双语 教 表 书
生 普 遍 (6 3,) 现 积 . 知 欲 望 强 烈 , 望参 与课 堂数 9 . 表 求 渴
学 活 动 , 以 合 敬 师 完 成 教 学 任 务 , 个 别 学 生 ( . % ) 可 有 37
不 能 按 照 教 师 的要 求 遵 守 课 堂 纪 律 。见 表 5 。
汉 维 双语 使 用 比例 汉语 部 分所 占比例 高 于 8 % 5 汉 语 部 分 所 占比 例 介 于 7 % ~8 % 0 5 汉 语 部 分 所 占 比例 介 于 6 % ~7 % 0 0
新疆南疆双语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疆南疆双语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904156fe4733687e21aaac.png)
新疆南疆双语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关心、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阿克苏地委、行署大力实施“教育强阿”战略,把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作为加强民生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长远谋划,地区双语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由于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环境与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环境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南疆双语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与中央决策部署尚有一定差距。
【关键词】提升双语教学质量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13.13万平方公里,接五地州临两国,边境线长235公里;辖8县1市、85个乡镇、41个农林牧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阿拉尔市及所属16个农牧团场也分布在地区境内;总人口284万,少数民族占80.2%,,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36个民族共同生活的聚居区,属新疆南疆四地州之一。
自大力推进双语教育以来,双语教育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各族群众对接受优质双语教育热情高涨,坚定不移推进双语教育已成为各级党政、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双语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但是,由于地处南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环境与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加上双语教师结构性短缺、教学能力不足,教育教学管理相对滞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地区双语教育质量整体水平不高。
一、阿克苏地区双语教育工作发展情况1984年,自治区党委就提出了“在少数民族学校加强汉语教学工作,实施‘民汉兼通’”的目标,随后,阿克苏地区在民族小学三年级起开设汉语课。
1996年,阿克苏地区在地区一中开办第一个双语实验班,提出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实现“民汉兼通”的目标;199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在少数民族中学进行数、理、化等理科学科采用汉语授课的双语授课实验工作。
2000年,在拜城县、乌什县和地区一中分别开展双语教学实验班试点工作。
南疆干部、教师双语学习效果调查分析
![南疆干部、教师双语学习效果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3478fbaeaad1f346933ff9.png)
门对 近 几 年 南 疆 少 数 民族 地 区 群 众 双 语 学 效 果 等 内容 进 行 走 访 调查 , 针对 发 现 的 问题 研 究 相 应 对 策 , 为 今 后 南 疆
●新疆社 会稳定 与长 治久安
南 疆 干 部 、 教 师 双 语 学 习 效 果 调 查 分 析
张新 友
摘 要 南疆少数 民族地 区普通话 的普及 程度直接 影响新 疆经济 、 社会 、 文 化和长 治久安 , 提高普通 话普及 程
度是 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 治久安 的重要基础。在南疆少数 民族地 区, 在少 数民族 占大 多数的前提下 , 少数 民族学 习双语 的能力直接影响全疆 范围内普及普通话 的水平。加强南疆干部 、 教 师双语 学 习效果 , 可 以通过 延长双语 学 习 时间, 加大双语学 习强度 , 使双语 学 习工作 化和 生 活化, 加 强普 通话 普及 ; 实行 应试 考试 和长 期考察 监督 机制 相统
中国 图书分类号 D 2 6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4 7 4 1 ( 2 0 1 5 ) 0 4— 0 0 7 4— 0 5
南疆少数民族地 区普通话 的普及 程度直接影
响新疆 经 济 、 社会 、 文化 和长治久 安 , 提 高 普 通 话 普 及 程度 是 实 现新 疆 社 会 稳定 和 长 治 久 安 的重 要 基 础 。在 南 疆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 在 少 数 民族 占大 多 数 的前提 下 , 少 数 民族 学 习双 语 的 能 力 直 接 影 响
浅谈新疆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及现状
![浅谈新疆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及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0efa915ba1aa8114431d951.png)
浅谈新疆地区实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现状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区,大部分少数民族人口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调查,在新疆1千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尚未掌握或根本不懂汉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人数约占70%,双语人特别是熟练掌握汉语的双语人比例很低。
4个主要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蒙古族80%以上人口生活在交通较为闭塞、文化教育相对滞后的农牧区,主要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
在学习使用好本民族母语的同时,掌握好汉语言文字对于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双语教学”是指少数民族学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共同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
随着新疆经济的迅速发展,自治区对“民汉兼通”少数民族人才的迫切需求与人才的严重匮乏之间的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
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切实达到“民汉兼通”,新疆地区先后使用各种教学模式实施“双语教学”。
一、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基本情况1 9 9 2自治区教委决定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塔城等三地开办双语授课实验班,既部分课由汉族老师直接用汉语授课。
到2 0 0 4 年全区共有3 0 0多所双语授课实验班,实验班在校生达到1 3 7 3 3人。
2 0 04 年新疆双语授课实验班更名为双语教学班。
经过十几年的实验探索证明,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少数民族教学质量,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的作用日益明显,双语教学己进入普及阶段。
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构建了一套符合新疆实际的汉语课教学体系,形成了“双语”授课实验、“双语”实验学校、小学一年级开设汉语课等多种双语教改实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截止2010年9月统计,全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普通中学有937所,占总数的48%;小学有3 616所,占总数的69.42%。
在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中小学中,全区有维吾尔语小学3 195所,中学710所;哈萨克语小学326所,中学172所;蒙古语小学15所,中学23所;锡伯语小学4所,中学4所;柯尔克孜语小学79所,中学28所。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11cea127cd184254b353522.png)
探索篇誗教学研究在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以及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新疆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现状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民族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因此,少数民族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是因为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导致双语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还无法完全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学习需要,所以,国家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教育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1.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比重只有数据才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学生比例,因此,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发现,新疆在校少数民族的学习人数(除了大学之外)达到了236.6万人,而其中接受了汉语教学的学生则高达60.1万人,达到了总人数的25.4%。
其中,学习双语的少数民族幼儿21万,小学27.5万,还有中学11.5万。
随着近几十年双语教学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不断发展,学习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从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对教育的重视不断地提高,同时也渴望民族的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双语教学在新疆少数民族的分布因为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所以新疆少数民族之间的语言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再加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方的汉族居住人口较多,为了方便民族间的交流而广泛地学习汉语,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也更加重视汉语的学习,双语学校的开办也日益增多。
但是,部分汉族人口居住较少的地区,如,和田汉语教师的不足,导致这些地方的汉语学习积极性较低,开办的双语学校少,并且汉语的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
总之,许许多多原因,造成了双语教学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分布非常的不平衡,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3.双语教学中师资水平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对双语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加,双语学校的开办也随之不断增多,但是教师的汉语教学质量确实逐渐下滑,因为教师需求的增加,导致部分学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较为随意,部分汉语教师的汉语水平都未达到教学标准。
边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边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54bae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0.png)
201615民族汉族381315231213114傣族16382851732828262景颇族02000002阿昌族00020002白族00000011哈尼族01102037苗族046052320壮族00000011彝族003013613基诺族00100001拉祜族00000123布依族00010001合计168352691044657427有效缺失非常有必要15235.635.6很有必要6515.250.8有必要18743.894.6没有必要21 4.999.5缺失2.5100.0边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侯汝艳吕静(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芒市678400)【摘要】本研究选取C 区双语示范小学为对象展开调查,了解C 区内示范小学双语教学现状,包括学生双语学习的状况及态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对实施双语教学的态度、教师参与双语教学培训的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汉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培训;调查分析【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专项课题2014年度边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师资培养问题研究(课题编号:GJZ1417)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56-02号它既是规范性的又不是刻板的,在共同的规范之下又有灵活性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标点符号的表达功能———可以这样用也可以那样用如学生习作中很简单的一句话:“傍晚雨停了”这里的句末用句号没有错,用感叹号省略号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就要取决于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效果了如果是想表达这令人讨厌的凄风苦雨终于停了的那种解脱感就该用上感叹号如果是想表达对一场无字歌谣般春雨的留恋与不舍用上省略号更为贴切如果只是简单交代一下天气情况那么句号未尝不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南疆地区汉语教学和民族教师双语情况调研
![南疆地区汉语教学和民族教师双语情况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c96d284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8.png)
南疆地区汉语教学和民族教师双语情况调研第一篇:南疆地区汉语教学和民族教师双语情况调研南疆地区汉语教学和民族教师双语情况调研摘要: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
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家来说,新疆作为农业大省,近几年来国家对于新疆的教育也加大了投入。
近几年来,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对民族汉语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南疆地区特别是贫困农牧区是我区汉语教学的重点、难点, 而师资短缺是“双语”教育的一大瓶颈。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赋予双语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南疆地区;汉语教学;师资力量;师资培养我是第一次来南疆,对这里充满了好奇。
作为石河子大学的师范生,我们在大三下学期来到南疆支教,因为从前从师哥师姐口中了解到南疆的一些情况,刚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些担心。
担心语言不通,担心教不好这里的孩子,担心自己经验不足,不会教,总之各种担心,各种不安,一直围绕着我。
直到来到这里,才明白只有设身处地,才能知道真正的环境,你才能明白你真正的诉求是什么。
在这里已经有四个月了,刚来之初,学校领导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无论住宿条件还是生活方面,都尽量满足我们,这让我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之后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岗位,来到新岗位之初,都有些不习惯。
我带的是五年级五班的汉语课,刚刚进班时,也许是学生的汉语水平不高,对于教学方面我也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把握课堂,后来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大帮助。
后来一切就慢慢变得顺利起来。
我是初次来到南疆,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到近几年来,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 尤其对民族汉语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但是, 双语教师队伍的质量,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
为了加快民族教育的发展, 要大力培养、培训“双语”师资, 着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应需要, 质量符合要求, 以当地少数民族教师为主的“双语型”教师队伍。
新疆南疆四县双语教师调查研究
![新疆南疆四县双语教师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2f98778f46527d3240ce026.png)
( 石 河 子 大 学 师 范 学 院 ,新 疆 石河子 8 3 2 0 0 0 )
摘
要 :以 问卷 调 查 的 方式 , 通 过 对 新 疆 民族 地 区 义务 教 育 阶 段 的 少数 民 族 双 语 教 师 的 实 际调 查 , 笔 者
从教 师双语教 学的态度 、 双语能力 、 双语课 堂教 学、 双语教学常规 管理 、 双语教师培训、 双语环境等 六个方面探
二、 研 究 过 程 与 方 法
本研 究采 用 随机 抽 样 的方 法 , 选 取 新 疆 南 疆 ( 主要是 喀 什 ) 少 数 民族 聚居 的 四县 : 莎车县、 叶 城县、 岳 普湖 县 、 泽 普县 各两所 中学 的双 语教 师进 行 问卷 调 查 。共 发 放 教 师 问卷 1 5 8份 , 回收 I 5 8
第 3 2卷 第 6期
2 0 1 3年 1 2 月
和 田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URNAL OF HE nAN N0RM AL CoLL EGE
Vo1 .32 . No. 6 Dec . . 20l3
新 疆 南 疆 四 县 双 语 教 师 调 查 研 究
以及 学校 开展 双语 教学 的方 式 尚不 满意 。 2 . 对 双语 教学 的 理解
份, 其 中有 效 问卷 1 5 1份 , 有效 率为 9 5 . 6 % 。本
研究 调查 问卷 主要涉 及双语 教学 态度 、 双语 能力 、 双语 课 堂教 学 、 双 语 常规 管 理 、 双语 培 训 、 双语 环
境六 个方 面 。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0 6—1 0 [ 基金项 目]本文 系教育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 目《 新疆 民族地 区义 务教育阶段双语 教学评价体 系架构研究》 ( 项目 编号 1 0 Y J A 8 8 0 0 2 9 ) 阶段性成果 。 [ 作者简介 ]杜文 军( 1 9 7 3一) , 男, 副教 授 , 博 士。研 究方 向 : 课 程 与教学 论 、 民族 教育 、 教 师教 育等研 究。 曾思 远
关于新疆双语工作总结报告
![关于新疆双语工作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267c8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9.png)
一、背景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双语教育的方针政策,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全面总结新疆双语教育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扩大双语教育规模新疆双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疆小学六年级学生中,接受双语教育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8.3%。
14个地州中,有5个地区的双语教育比例达到了100%。
自2010年以来,全疆小学六年级平均双语教育比例由21.4%上升到48.3%,增长了26.9%。
南疆地区平均双语教育比例由17.9%上升到38.5%,增长了20.6%。
2. 提升双语教育质量新疆双语教育质量保持稳定,对学生汉语成绩的提升成效明显。
2014年,全疆小学六年级学生汉语平均成绩较201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同时,学前双语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青少年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新疆双语师资队伍得到明显加强,1.6万名教师完成培训并从事双语教学。
培训学段和学科较为全面,涉及从幼儿园到高中4个不同学段18个文理科专业。
形成了区内外协作、共同探讨新疆双语培训工作格局。
4. 深化语言文字工作新疆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使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各地各部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
三、存在问题1. 双语教育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2. 双语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区域间差距较大。
3. 双语教育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教育质量。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大双语教育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2. 优化双语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区域间差距。
3. 完善双语教育评价体系,确保教育质量。
4. 深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新疆双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民汉双语文教学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民汉双语文教学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7051afc4afe04a1b071de5f.png)
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民汉双语文教学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板永明来源:《新一代》2015年第02期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民汉双语文(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教育教学不仅是落实党和国家民族语文政策的具体体现,而且还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和提高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经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式是符合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实际需要的,特别是在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探索的力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民汉双语文教育教学不同程度的出现被削弱的迹象,加之当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为弱势语文,其在传承、使用、功能、地位等方面日渐陷入被弱化和边缘化的环境条件下,民汉双语文教育教学甚至面临着存废的严峻抉择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如何改进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汉双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因此合格的教师是开展好民汉双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保证。
作为影响民汉双语文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的双语文师资问题,引起了民族地区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目前德宏州民汉双语文(这里的民汉双语仅指傣汉和景汉)师资人才方面所存在问题的调查了解,并结合本地民汉双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情况和笔者实地教学考察,试做如下探讨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德宏州民汉双语文师资存在的问题(一)历史发展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德宏州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上的语言障碍,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具备民汉双语文师资条件的学校开展民汉双语文教学试点工作。
通过大量的教学改革实验,1989年德宏州开始形成了完整规范的民汉双语文教育体制,并先后成立了相应的职能机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本地主体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民汉双语文教育教学较早且开展情况较好的民族自治州之一,甚至一度被誉为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开展民汉双语文教育教学的示范点,得到了国家、省、其它地州民族教育界同仁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d502074011ca300a6c3907b.png)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作者:阿吉姑·阿不都西提来源:《高等教育》2016年第09期摘要:新疆少数民族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新疆维吾尔族的教育问题。
但是,由于维吾尔族的历史悠久,有着自身的文化、文字以及语言体系,在当前我国以汉字作为流通语言的大背景下,这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教育带来重重阻碍。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逐渐实施了双语教学。
也就是在维吾尔族本身的语言之外,再加上汉语进行教学,这对新疆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的融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家加以解决,从而保障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维吾尔族;双语教学;教学措施实施双语教学是当前少数民族开展教育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双语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继续学习本民族的深远文化和继承少数民族的传统语言,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学习我国流通的语言,更早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的。
但是,由于地理条件、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当前新疆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举步维艰,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因此,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起源和发展严格说来,新疆少数民族实施双语教学的提案和实践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新疆少数民族就开始了双语教学。
总的来说,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起源和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起源阶段。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在解放初期,为了向我国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推行汉语教学,实现民族的统一,早在196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五中和新疆大学附中率先成为双语教学的实验基地。
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使得这一教育措施过早夭折。
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对策2(1)
![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对策2(1)](https://img.taocdn.com/s3/m/c60a6d17c281e53a5802ff63.png)
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对策--- 巴丽达[摘要]本文主要浅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并对其发展做一定的阐述,首先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进行总体概括,介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最后就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育;现状;对策“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它既是民族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
”[1] 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全面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少数民子地区双语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在全国使用民汉双语教学的学校有1万多所,在校学生达600多万人,使用21种民族语言在中小学不同层次地开展双语教学。
[2]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
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新疆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以民族教育为主,普通中小学采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等6种语言进行教学。
据2011年统计,全区学前和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学生达140.84万人,占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的55.0%。
其中:学前三年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幼儿达40.99万人,占学前三年少数民族适龄幼儿的62.4%;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少数民族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学生达99.85万人,占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的46.9%。
全区学前和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双语教育岗位教师6.73万人。
其中:学前双语教育教师1.24万人,少数民族教师0.91万人,占73.4%;中小学双语教育教师5.49万人,少数民族教师4.8万人,占87.4%。
[3].到近年为止,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主要是以少数民族的第一语言——母语作为教学语言,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模式。
由于各地区的社会语言环境、语言使用状况和使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异,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可归纳为:(1)、长期单一存在的双语教学模式;(2)、长期并行存在的双语教学模式;(3)、过渡双语教学模式等三种。
新疆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新疆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60b975fdc8d376eeaeaa3189.png)
新疆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关键词] 新疆双语教育、维吾尔语、汉语、新疆教育[摘要] 本文主要以田野调查的具体事例为根据,勾勒新疆地区的双语教育状况,并对其发展作一定的阐述。
首先对新疆地区双语教育进行总体概括,然后以笔者田野调查得到的资料为依据,介绍新疆喀什地区的双语教育现状,最后就新疆喀什地区在双语教育中存在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民族母语作用等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双语教育概况双语现象自古有之。
根据考古资料,早在几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就有不同族群活动的足迹。
摊开中国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各种考古文化分布图,可以看到它与有文献记载以来的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十分相近。
就是说,有历史记载的民族分布与新石器时代的区系文化大致相吻合。
这说明中国多民族的分布格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大体确定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了。
由此可见,有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就会有不同民族语言的接触,存在双语、多语现象。
如公元11世纪由穆罕默德·喀什噶尔编撰的《突厥语词典》,用阿拉伯文解释突厥语,是一本典型的双语工具书。
但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双语,由于该地域的地理位置、民族人口、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新中国成立以后,双语现象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双语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享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另一方面是通过学习族际语———汉语(以下统称为“汉语”)保证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实现共同进步。
在各民族地区实施的双语教育模式,基本上是“民族语言+汉语”。
但是各少数民族由于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的不同,采纳的双语教学模式也有所不同。
这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基础教育阶段以少数民族语言(以下统称为“母语”)教学为主,在适当年级开设汉语课的教学模式。
也就是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
第二种是以汉语教学为主,基础教育阶段开设本民族语言文字为辅的教学模式。
南疆农牧区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南疆农牧区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9388e6c9b6648d7c1c746f4.png)
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 。
一
、
对南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牧区中小学的双语教学的认识
和 田地区是新疆汉族人口比例最低的地区,仅占当地人口比例
2双语教学培养模式不能一概而论,20 年和田地区双语教学 . 09
的百分之三,可 以说在人们的文化生活 、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公 模式,从 “ 模式一”到 “ 模式三 ”的大转弯 ,双语版教材改为汉语 共场合等主要使用维吾尔语,维吾尔语 的交际功能大于汉语。期间 通用人教版配套教材, 对南疆农牧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和学生来说, 也使这里 的汉民族逐渐掌握运用维吾尔语作为日常工作 、生活的第 这套教材难度大,不符合教师和学生教学和学习使用,脱离了当地 二语言,维吾尔语相对 比较强势 ,因此,在维吾尔语环境条件下实 民族教师教学的实际水平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笔者在某乡中学调研 施双语教学的难度可见一斑。 时,从这里的双语教师处了解到,汉语语文教材 中 《 论语》中 “ 温
量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和田地区农牧区中小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措施,论证了在一个单语区的少数民族学校实施双 族聚居环境,家庭用语和 日常用语大多用本民族语言 ,上学之前基 语教学的必要性、长期性和有效途径。
南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工作敬业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南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工作敬业度及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174c8a5acfa1c7ab00cc4b.png)
南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工作敬业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姑海尔尼沙·麦麦提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20年第06期【摘要】本研究对喀什地区229名中小学双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南疆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师工作敬业状况以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工作技能要求、工作与家庭的冲突、人际支持、绩效反馈、社会氛围等对南疆教师的敬业度有影响。
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工作量制度,减轻双语教师工作压力;提升校长领导力,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南疆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社會氛围,以期提高南疆中小学双语教师的工作敬业度。
【关键词】南疆;中小学;敬业度;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81-03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需要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自身美德等作为重点,教师在该种教学环境下需要及时改变以往的工作态度,通过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提高自身的工作敬业度,逐渐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实现中小学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喀什地区由于区位劣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源相对匮乏,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在专业素质较高的双语教师的引进和留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开展南疆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师敬业度的研究,不仅能很好地了解中小学双语教师的敬业水平,而且还可以挖掘出影响教师敬业度的潜在因素,有助于激起双语教师的工作热情、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而更好地提升南疆地区的中小学教学水平[1]。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删除无效问卷,共有229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1.6%。
样本的具体情况为:男女教师分别为30%和70% ;小学和中学教师分别为45%和55% ;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50岁以上的教师分别为51%、44%、4%、1% ;未婚、已婚未育、已婚已育的教师分别为51%、14%、35% ;大专及以下学历为26%,本科学历为70%,硕士学历为4% ;农村和城镇教师分别为49%和51% ;0—5年、5—10年、10—15年、1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分别为45%、35%、12%、8% ;月收入3000元以下、3001—5000元、5001—7000元、7000元以上分别为12%、64%、21%、3%。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教学模式探析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教学模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c6c8936edb6f1afe001f73.png)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教学模式探析双语教师是教师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不断推进,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质量与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受到长期的汉语基础、汉语学习方式、汉语学习环境以及思维模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在进行汉语表达与交际时,存在着许多词不达意、表述不清、颠倒词序、跑调等现象。
就目前而言,革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教学模式,提高学员汉语表述能力与交际能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及和谐发展是重要目标和方向。
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教学现状就现今情况来说,新疆各地、州、市在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中热情高、力度大,呈现出良好开端。
例如,喀什地区在双语师资队伍建设上力度很大,地区和各县都分别建立了双语教学管理办公室。
在双语教学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喀什市每学期组织近百名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疏附县教育局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拔双语教学专职教员,在重视双语教学研究上带了好头。
双语教师严重短缺,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制约着双语教学规模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双语教学班数和学生数的不断扩大,今后新疆整体双语教学师资短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从整体上看,新疆现有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还远达不到推进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严重制约了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对新疆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大,但是培训的数量极其有限,部分教师虽完成了双语师资培训,进步也较大,但仍难胜任双语教学工作。
还有部分教师在培训后不能按规定在汉语系学校实习锻炼,因学校师资紧缺,回校后仍然承担着母语授课的教学任务,更多的教师获得脱产培训的机会非常少。
很多受访教师在双语教学中非常努力,能较为流利地用汉语授课,但是学生几乎不懂汉语,教师教学生汉语非常吃力,尤其是南疆的情况较为突出。
小学尽管都开设了汉语课,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不强,相当数量的汉语教师自身汉语运用能力达不到要求。
自治区民语委党组书记逯新华对南疆五地州语言文字工作进行督查和调研
![自治区民语委党组书记逯新华对南疆五地州语言文字工作进行督查和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dc52917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4.png)
自治区民语委党组书记逯新华对南疆五地州语言文字工作进行
督查和调研
陈少青
【期刊名称】《语言与翻译》
【年(卷),期】2008()3
【摘要】7月16日至28日,自治区民语委党组书记逯新华带领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督查调研组,赴巴音郭楞、阿克苏、克孜勒苏、喀什、和田等地州,就各地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翻译人员现状、开展“双语”学习、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民汉语言文字规范管理工作以及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
【总页数】1页(P80-80)
【关键词】语言文字工作;党组书记;自治区;调研组;南疆五地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督查;语言文字规范化
【作者】陈少青
【作者单位】自治区民语委汉语言文字管理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02;F832.31
【相关文献】
1.云南省民委党组书记侯新华到民语委办调研云南民族语文工作 [J], 刘瑜澍
2.自治区民语委对我区部分地州市语言文字工作督查调研 [J], 李贺宾
3.自治区民语委到基层进行语言文字工作调研 [J], 李贺宾
4.自治区民语委对33个自治区厅级单位语言文字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J], 伊布拉音.依萨克
5.自治区民语委主任斯迪克·买斯依提对北疆部分地州市语言文字工作进行了调研[J], 王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掌握汉语情况现状调查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掌握汉语情况现状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b9f2705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e.png)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掌握汉语情况现状调查赵海莲;买买提吐尔逊·阿布都拉【期刊名称】《新疆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2【摘要】The Chinese proficiency of ethnic bilingual teachers in Xinjiang has a direct influence upon the bi -lingual educa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ethnics in Xinjia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overnmental policy of bilingual education ,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ethnic bilingual teach -ing staff and provide solutions as well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掌握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少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文章从新疆的双语教育教学政策入手,描述了目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队伍的现状并提出了提高和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水平的对策。
【总页数】4页(P10-13)【作者】赵海莲;买买提吐尔逊·阿布都拉【作者单位】新疆教育学院双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3;新疆教育学院双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20【相关文献】1.新疆少数民族非汉语专业“双语”参训教师汉语学习观念探究 [J], 吴宏岭2.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学习策略现状调查 [J], 陈炜3.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汉语口语使用情况及汉语口语水平调查研究 [J], 张萍4.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专业汉语课程的教学策略--以《小学科学专业汉语》课程为例 [J], 芦云;李亚娟;蔡万玲5.持续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听说能力的途径--以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听说培训为例 [J], 马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72007年6月 Journ al of S outh-Cen tr al Un 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 man 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 Jun.2007南疆五地州汉语教学和民族教师双语情况调研兰彩苹(新疆大学语言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8)摘 要:南疆五地州特别是贫困农牧区是我区汉语教学的重点、难点,而师资短缺,整体素质偏低是“双语”教育的一大瓶颈。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汉语教学质量,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赋予双语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南疆五地州;汉语教学;师资培养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 (2007)-0198-03 近几年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尤其对民族汉语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总体上看汉语教学质量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
为了加快民族教育的发展,要大力培养、培训“双语”师资,着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应需要,质量符合要求,以当地少数民族教师为主的“双语型”教师队伍。
本课题组认为提高我区汉语教师队伍素质的重点、难点在南疆特别是南疆的贫困农村。
为此,2006年7月中下旬,课题组先后对南疆五地州及部分县市进行了调研,历时11天行程5000余公里,对南疆五地州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双语教师总量、结构、素质及双语教学等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性、前瞻性的对策建议,提出来与同行共勉。
一、南疆地区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师的基本情况南疆五地州深处天山以南,包括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巴州,主要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汉、、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柯尔克孜族,少数民族占南疆总人口95%。
当地中小学使用维、汉、柯、蒙四种语言文字教学。
截止2005年底,双语教师缺3651名。
五地州民族学校汉族教师不足2%,98%以上是民族教师,其中达不到应有汉语水平和教师资格的相当普遍。
特别是乡镇以下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牧区连开汉语课的师资都有困难,不能教数理化的老师,就安排教汉语,体育课教师同时又是汉语教师。
由于汉语教师素质不高,教学方法及手段落后,且受到语言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上课学、下课丢,汉语教学收效甚微,导致学生运用汉语能力很差。
这种现状不仅影响了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培养民族人才极为不利。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双语教师短缺,素质不高。
截止2005年底,南疆五地州九年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量达94063名,根据目前学生数量与教师数量配备比例,尚缺教师16952名,尤其是广大农牧区教师缺编更为严重,其中,双语教师就缺了3651名。
在教师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双语教师极为短缺。
如有些地方安排了在本小学或中学学了一点汉语课的学生给低年级学生教汉语,他们仅会念书上的几句话,既不会说汉语,也听不懂;严重影响民族学校汉语教学质量。
即便如此,连这种教师都找不到的还有不少学校;高中、师范毕业生知识面窄,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缺乏了解,有的对汉语教学一无所知,有的老师只能给学生“画”汉字而自己都不会读,有的教师讲得汉语根本就不象汉语,无法听懂,必然教不出合格的学生,并形成恶性循环。
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低。
能胜任“双语”教育的教师少,现有的教师实际教学能力欠缺,达不到教学要求;学校聘用的“双语”教师工资待遇非常低,在150—300元之间。
各地州自行招聘请的不在编的代课教师的工资因为明确规定公用经费不能用来给教师发放工资而目前无法得到解决。
198收稿日期:2007-05-20作者简介:兰彩苹(1961-),女,新疆大学语言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双语教学与研究。
3.教师“进出口”渠道不通畅。
南疆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仅占教师总量的5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更低,招录教师成了某些地方安置就业的渠道,尤其是汉语教师的招录使汉语基础几乎为零的某些权势的关系户和一些企业下岗职工也被招进教师队伍。
作为教育的微观主体学校基本上无用人自主权,无论能否胜任教学岗位都必须被动地接收。
缺乏教师退出机制,对于确实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人员,人事和教育部门无法将不合格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或转岗至其他部门,无形中汉语教学成了摆设。
4.农村校舍紧张,教学设备落后。
在改造中小学危房,添置教学设备方面,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因民族地区教育设施基础太差,底子太薄,不少学校的校舍仍然十分简陋,教学软硬设备严重不足,尤其是边远的农牧区。
在推进双语教育的进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家庭逐步意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愿意将孩子送入汉族学校读书,使得南疆汉语完全中学教室非常拥挤,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大影响。
当前,学校“双语”教育所需的教学设备简陋、手段落后,大多数学校都是一本书、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5.民族“双语”教师大多数未得到系统培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西部打开发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双语人才,教师的知识更新显得更为重要。
由于汉语教师人数不足,各地财政十分困难,培训经费短缺,大多数教师多年未能接受正常培训再教育,对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很大。
6.各方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
有些领导本身对汉语教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认识不太明确,上面来领导检查时他们立刻整理材料,汇报成绩,作一次完美的报告;有些学校领导和老师认识不到位,对汉语教学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其它课可以随意占用汉语课时,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忽视业务上的监督指导,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7.教材建设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从小学到大学预科汉语教材的体例是一样的。
而且几十年来编的教材形式和内容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很少借鉴疆外对外汉语教材以及外国一些语言教材的特点,缺乏创新精神;各教育阶段的教材缺乏连续性,各门课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协调,缺乏配套、系统的视、听、说音像教材,学生的听说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提高汉语教学,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针对南疆“双语”教育的实际状况,在继续加强南疆贫困地区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继续完善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对教师经济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对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加强民族双语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领导和规划。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文件。
但是,因为没有成立专门机构而执行中形成上面重视,下面应付的局面,地区、县教育部门多强调客观原因,没有解决汉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些边远地区的小学虽然设了汉语课,可是以短缺教师为借口,没有实施教学或没有保证课时。
所以要形成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及早规划,组织落实,检查督导。
2.全面推进“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强化培训实效。
南疆五地州是少数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相对集中的地方,条件艰苦。
多年来通过多种渠道培养或配备了不少汉语教师,但是数量仍然不够。
现在虽然在数量上配备三分之二的教师,但业务水平真正过关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教师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语”教育师资来源和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
所以要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培训提高汉语师资队伍水平。
一是选派骨干教师到疆内外参加培训学习;二是实施市、县、乡级“双语”教师培训工程,逐级由教研培训中心承担培训任务,投入资金建立双语教师培训基地;三是实施汉语学校培训“双语”教师工程,每年选派“双语”骨干教师到汉语学校提高学习一学期,一帮一结对子,相互上课、听课和评课,不断提高“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水平;四是实施校本培训工程,对民语教师强化校本培训,每天坚持自学一定数量的汉字,每周学会一句汉话,学校指定专任教师,按照教师不同层次的汉语水平实行分层教学,并对教师进行汉语水平测试;五是组织区内优秀教师,国内著名专家进校讲课,教师们不需要走出去,即可享受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六是切实加强培训工作与基层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紧密联系,培训院校从中小学校抽调部分高水平教师从事“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学,同时经常组织专家和教师到地州调研,掌握一线中小学校的实际需求,使培训工作更加贴进中小学教师实际。
199第27卷 兰彩苹:南疆五地州汉语教学和民族教师双语情况调研 四、增加合格教师总量,合理调整教师队伍结构自治区新增教师编制重点应向南疆倾斜,主要用于增补双语教师,在招录教师时,应本着“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原则,鼓励民考汉或学维语专业的汉族学生毕业生到南疆教师队伍中去。
建议组织乌鲁木齐市“百人教师支教团”,将乌鲁木齐市已退休、身体状况好、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组织起来,赴南疆五地州开展支教活动,重点是对南疆地区民族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汉语授课水平,乌鲁木齐市财政拨专款提供支教老师生活补助费、往返差费等,支教所在地为支教教师提供基本生活、工作条件。
加大内地对口援疆支教力度,尽可能多的增加援疆支教人员数量。
鼓励、支持和组织青年志愿者到南疆进行汉语支教。
五、加大“双语”教学的推进力度要从组织上、制度上全力推进“双语”教学,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双语教学的氛围,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用优惠政策在工作、生活、职称等方面吸引更多的人去南疆从事汉语教学。
;同时,政府应政策性地选派大批优秀汉族教师充实民族中小学师资队伍,提高汉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继续稳步推进民汉合校。
建议在南疆五地州中心城市各新建一所汉语完全中学,缓解当前南疆汉语系学校班级拥挤现象,以满足众多民族学生上汉语学校的需求。
继续加大民、汉学校、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力度,促进“双语”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六、重视并加强幼儿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从幼儿抓起已获得共识。
根据新疆特殊情况,建议申请国家将我区幼儿双语教学纳入基础教育范畴,扩大九年义务教育时段,把幼儿双语教师纳入基础教育教师编制当中。
建议自治区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加强南疆公立双语幼儿园建设。
七、教材类型、内容要系统化、科学化不同的教学阶段使用不同的教材。
小学一到三年级要使用完全用汉语编的儿童识字课本;四年级开始用词加注维语的教材。
初中的教材增加汉语语法常识翻译内容;从高中起要增加两种语言对比材料汉语写作基础知识。
教材内容要以汉民族的语言文化、用语习惯为基础,课文题材要选通俗易动的优秀作品。
口语教材尽量避免书面语的出现。
八、增加对南疆教育的财政投入在逐步提高南疆基础教育阶段在职教师工资待遇的同时,落实解决“双语”教师临时编制和代课教师的工资。
建议这部分工资由自治区向国家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