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基础知识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必考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必考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3ec8b8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8.png)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必考知识归纳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第三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3.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冰更容易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第六课《加快溶解》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3.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第八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凝结成冰,冰融化成水,这些是水的三态变化。
2.在水的三态变化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
科学三年级知识点归纳
![科学三年级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bab954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e.png)
科学三年级知识点归纳科学是探索自然界和宇宙奥秘的学科,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科学课程旨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让他们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三年级科学知识点的归纳:一、自然界的观察1. 植物的观察: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如树木、草本植物和花卉,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基本结构,如根、茎、叶、花和果实。
2. 动物的观察: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3. 天气现象:学习基本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雪等,了解它们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分类:了解物质可以按照状态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2. 物质的性质:学习物质的基本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硬度等。
3. 物质的变化: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熔化、凝固、蒸发和凝结。
三、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重力:学习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了解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推力和拉力:认识推力和拉力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
四、能量的转换1. 能量的形式:了解能量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如热能、电能、光能等。
2. 能量的转换:学习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如何转换,例如摩擦生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五、地球和宇宙1. 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如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太阳系:学习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太阳、行星、卫星和其他天体。
3. 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六、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学习如何仔细观察事物,记录观察结果。
2. 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3. 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假设,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七、科学与日常生活1. 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学知识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健康与营养:学习基本的营养知识,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 环境保护:培养环保意识,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9ae4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7.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必考知识点一、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出根和茎、长出叶子、开花结果。
绿色植物的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和氧气。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命周期:出生、成长、繁殖、衰老、死亡。
常见动物的生命周期:昆虫(如蝴蝶)、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如人类)。
动物繁殖的方式:卵生和胎生。
三、材料的性质与用途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如木材、石头)和人造材料(如塑料、金属)。
材料的性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导电性等。
材料的用途: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用途,如木材用于制作家具,塑料用于制作包装材料等。
四、天气与气候天气的变化: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气候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天气预报的作用:了解未来天气情况,做好出行和生活安排。
五、水与空气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具有流动性,能溶解多种物质。
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发电等。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空气的作用: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支持燃烧等。
六、科学探究与方法科学探究的意义: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究自然现象和规律。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使用感觉器官或工具进行观察,用图表或文字记录观察结果。
七、健康生活与科技应用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电子产品、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科技对环境的影响:科技发展对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总结:三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天气与气候、水与空气、科学探究与方法以及健康生活与科技应用等多个方面。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6c603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c.png)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1. 物体的常见性质
小学三年级的科学研究中,我们会研究到许多关于物体性质的
知识。
以下是物体的一些常见性质:
- 形状:物体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比如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 颜色:物体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比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 大小:物体可以有不同的大小,比如大、小、高、矮等。
- 重量:物体可以有不同的重量,比如轻、重、轻重适宜等。
- 材质:物体可以由不同的材质制成,比如金属、木头、塑料等。
2. 天气与季节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也会了解到关于天气和季节的知识。
以下
是一些小学三年级应该掌握的天气和季节相关的内容:
- 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是四个季节。
不同季节有不
同的天气特点和气温变化。
- 天气现象:我们会研究到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比如晴天、
阴天、雨天、雷阵雨等。
- 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和基本的天气预报符号。
3. 植物和动物
在小学三年级的科学研究中,我们还会接触到一些植物和动物
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相关的内容:
- 植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等基本结构,
以及它们的功能。
- 动物的分类:了解动物的基本分类,比如哺乳动物、鸟类、
鱼类等。
- 动物的特点:研究一些动物的基本特点,比如外形、食物链等。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的简单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4b32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0.png)
第一部分:自然界中的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1.1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1.2 物质的颜色、形状、重量等性质2. 物质的变化2.1 溶解、融化、汽化等物质的变化过程2.2 物质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3. 能量的传递与转化3.1 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能量形式3.2 火的形成与燃烧的能量转化第二部分:大自然中的现象与过程1. 灾害与保护1.1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原因与影响1.2 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 季节与气候2.1 春夏秋冬的原因及气候特点2.2 暖气与冷气的形成过程3. 水循环与空气循环3.1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的关系3.2 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生成和降水的形成第三部分:生物世界1. 植物1.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方式2. 动物2.1 动物的分类与特点2.2 动物的生活习性与行为3. 生物的生长发育3.1 生物的生命周期3.2 生物的适应与变异第四部分:科学实验与探究1.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1.1 提出问题、做假设、实验设计、记录数据、得出结论1.2 观察、测量、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2. 科学与生活2.1 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2 科学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3. 科学技术的发展3.1 科技改变生活的方式和影响3.2 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结语三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包括物质与能量、自然现象与过程、生物世界以及科学实验与探究等内容,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能够对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扩展上述科学知识点的内容,我们可以对每个部分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第一部分:自然界中的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1.1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在三年级科学课程中,学生会学习到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常见物质的特点。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e8b710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3.png)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一、植物。
1. 植物的身体。
- 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 根的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 茎的作用: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
茎有直立茎(如向日葵)、缠绕茎(如牵牛花)、攀缘茎(如葡萄)、匍匐茎(如草莓)等类型。
- 叶的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还可以进行蒸腾作用,调节植物体温并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
- 花的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
雄蕊产生花粉,雌蕊的柱头接受花粉,经过受精作用后,花会发育成果实。
- 果实:保护种子并帮助种子传播。
- 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可以发育成新的植株。
2. 植物的生长。
-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3. 植物的一生。
- 凤仙花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它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种子成熟等阶段。
凤仙花的种子是圆形的,黑褐色。
- 观察植物的生长可以通过记录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开花情况等方面的数据来进行。
二、动物。
1.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具有不同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
- 昆虫是一类具有六条腿、两对翅膀(有的昆虫翅膀退化)、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的动物,如蚂蚁、蝴蝶等。
- 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如鲫鱼。
- 鸟类身体表面有羽毛,前肢变成翼,大多数善于飞行,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如麻雀。
- 哺乳动物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如兔子。
2. 动物的生命周期。
-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 鸡的生命周期:从鸡蛋(受精的鸡蛋可以孵化出小鸡)开始,经过孵化出雏鸡,雏鸡生长发育为成鸡。
-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如鱼类、鸟类、昆虫等)和胎生(如哺乳动物)两种。
三、水。
1. 水的性质。
- 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一站式小学科学知识点精选(3-6年级)(精华版)
![一站式小学科学知识点精选(3-6年级)(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7c51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8.png)
一站式小学科学知识点精选(3-6年级)(精
华版)
目录
1. 电和磁
2. 光和声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 生物和环境
5. 科学实验和观察
1. 电和磁
- 电的基本性质:电荷、电流、电压、电阻
- 电路的组成和元件:电源、导线、电灯、电阻器、开关
- 磁的基本性质:磁性物体、磁极、磁力
- 磁的应用:指南针、电磁铁、电动机
2. 光和声
- 光的传播和反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
- 光的折射和色散:折射定律、色散现象
- 光的阻拦和吸收: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 声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音的高低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物质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燃烧性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 溶解和结晶:溶解的条件、结晶的条件、溶液的饱和度
4. 生物和环境
- 植物的生长:土壤、光照、水分、温度
- 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 生物的生活性:食物链、生态平衡、节约用水、环境保护- 人类的健康:健康饮食、运动锻炼、个人卫生、疾病预防
5. 科学实验和观察
- 科学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 观察和测量:用五官观察、用工具测量
-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制表、绘图、比较、总结
- 安全和环保意识:实验室安全、节约用电、减少污染
以上是一份小学科学知识点的精选,适用于3-6年级的学生。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对电和磁、光和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生物和环境以及科学实验和观察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份精华版的文档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研究科学知识。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c1336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5.png)
一、科学的基本概念1.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得知识。
2.科学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和解释自然界的规律。
二、生活中的科学现象1.水的沸腾:水在受热后会产生气泡,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2.植物的生长:植物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到衰老死亡的过程,需要阳光、水分和养分的供应。
3.镜子中的倒影:当光线射到镜子上时,会发生反射,形成人和物体的倒影。
4.雨露的形成:太阳能使地面的水蒸气蒸发,经过冷凝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形成云,最后凝结成雨水或露水。
三、动物植物的基本特征1.动物:动物是能够活动、呼吸、摄取食物、感知环境刺激的生物。
2.植物:植物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生长繁殖的生物。
3.动物和植物都是有机体,由细胞组成,可以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4.动物可以根据其外部特征进行分类,如羊、狮子、大象等;植物可以根据其种子的结构进行分类,如草、树、花等。
四、天空的变化1.昼夜变化: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的交替,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为24小时。
2.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偏斜,不同地区所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引起了四季的交替。
3.月亮的变化:月亮是围绕地球公转的天体,在不同的位置和形状下观察到不同的月相。
五、水的性质1.水的存在形态:水可以存在为固体(冰)、液体(水)和气体(水蒸气)三种形式。
2.水的特性:水的味道淡,无色透明,有润湿性和流动性,能溶解许多物质。
3.水的变化:水在受热或受冷时可以相互转变状态,如水加热到一定温度会蒸发,水冷却到一定温度会凝结成冰。
六、运输机械1.车辆: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车辆是人们进行长途旅行和物品运输的重要工具。
2.运输工具的分类和特点:不同的运输工具根据其用途和特点可以进行分类,如速度、载人/载货量和适用路况等。
3.交通规则和安全:在使用运输工具进行交通出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出行和保障安全。
三年级背诵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背诵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1a8d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4.png)
三年级背诵科学知识点科学是探索自然世界和理解宇宙规律的学科。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基础而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背诵的科学知识点:1. 太阳系: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其运行的八大行星组成。
这些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地幔位于地壳之下,而地核是地球的最内部。
3. 水循环: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之间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渗透等步骤。
4. 植物的生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5. 动物的分类:动物可以根据它们的特征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6. 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帮助我们做工作的工具,包括杠杆、滑轮、斜面和轮轴。
7. 力和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运动。
8. 能量的转换: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如化学能可以转换为热能,电能可以转换为光能。
9.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10. 遗传和进化:生物通过遗传将特征传递给后代,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通过背诵这些知识点,三年级的学生们可以建立起对科学世界的初步认识,并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们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2024年新编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2024年新编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8e5f6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3.png)
2024年新编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水》 1-1.用湿布擦黑板,湿的手变干了是因为蒸发现象。
1-2.1-3.烧水时的“白汽”是手受热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2-1.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2.2-3.酒精灯的使用: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2-4.实验室中常见的即热工具是酒精灯。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2-5.温度计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测量的最小刻度是1℃ 2-6.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气泡从底部上升,自下而上越来越大。
3-1.水烧开沸腾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0 ℃。
3-2.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3-3. 25℃可以读为25摄氏度;—25℃可以读为零下25摄氏度。
液态 看得见 摸得着 有一定的体积 较重 气态 看不见 摸不着 没有固定体积 较轻 无色无味 透明 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 水蒸气 蒸发皿石棉网:受热均匀三脚架酒精灯 水 铁架台烧杯 玻璃棒 漏斗3-4.试管里的水在结冰之前,温度下降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最后较长时间停留在0℃。
3-5.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下降,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6.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3-7.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三年级科学主要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主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7d43c34431b90d6d85c73f.png)
1.夏天狗为什么张大嘴巴喘气?答:因为狗的汗腺在舌头上,张大嘴巴加快呼吸的目的在于散发多余的热量。
2.蚂蚁是怎样认路的?答:蚂蚁是依靠天空中的景物、地面的景物、气味认路的。
3.汽车轮子上有花纹。
这是为什么?轮子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加轮子有地面的摩擦力,这样车轮在路上就不会打滑,也容易刹车。
4.怎样和植物交朋友?答:给植物浇水、施肥;给植物挂牌;不踩踏草坪;测量植物的生长情况;不摘花折枝5.怎样和动物交朋友?答:1给动物安家;2给动物喂食;3不掏鸟蛋,不毁鸟巢;4看到别人捕杀动物要制止;5自觉宣传保护动物的常识6.当你坐在椅子上,另一个人用食指抵住你的前额,你能站起来吗?如果要站起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答:不能,因为人坐着的时候,重心在上半身,当被人用手指抵在头上时,就等于控制住重心的活动,用双脚的力量很难站起来。
方法:1).身体前倾2 )借助双手的力量3)双脚往后移7.用两根同样粗的吸管能喝到饮料吗?答:不能。
1用一根吸管2.把外面的吸管堵住3.外面的吸管用细的,里面的吸管用粗的。
8.怎样描述玩具?答:描述玩具时,可以从颜色、大小、形状、轻重等方面来描述。
.9. 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有什么意义?答: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意义是:对观察过的问题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10. 牛顿说过什么?有什么意义?答: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意义是: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11.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12. 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
答:有了科学研究,才会有发明创造,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
例如:汽车的发明是交通非常方便。
13. 为什么汽车轮子上有花纹呢?答:为了增大汽车轮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14. 写出六种科技产品。
答: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克隆羊,磁悬浮列车,天文望远镜。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6e949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c.png)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一、植物。
1. 植物的身体。
- 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茎能支撑植物的“身体”,还能运输水分和养料;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花一般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它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果实里面有种子,种子可以繁殖后代。
2. 植物的生存需要。
- 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
例如,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养料;水分能使植物保持挺拔的姿态,也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溶剂;空气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同时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不同的植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温度适宜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3. 观察植物的方法。
- 我们可以用眼看、鼻闻、手摸、耳听等方法观察植物。
看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闻植物的气味,有的植物有特殊的香味,有的可能有臭味;用手触摸植物的茎、叶等部位,感受它们的质地,如光滑或粗糙等;有些植物在风吹动时会发出声音,我们可以用耳听。
在观察植物时,要注意保护植物,不随意采摘。
二、动物。
1.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蚯蚓身体柔软,细长且由许多环节构成,它生活在土壤中,靠身体的伸缩爬行,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鳃呼吸,靠鳍游泳;蚂蚁身体很小,有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们喜欢群居,通过触角交流信息,寻找食物等。
2. 动物的生存需要。
- 动物的生存需要食物、水、空气、适宜的栖息地等。
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如兔子吃青草,老虎吃肉等;水是动物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动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必要物质;空气为动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栖息地为动物提供居住、繁殖和觅食的场所,像鸟类需要在树上筑巢,松鼠需要树洞等。
3. 动物的分类。
- 可以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809a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2.png)
科学是一门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身边所有事物的原理和现象。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科学知识应该是基础且易于理解的。
下面是一些三年级学生可以学习的科学知识点:一、物质与材料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举例: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2.物体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硬度、柔软度等。
3.物体的分类:生物和非生物、有机物和无机物、自然物和人工物等。
4.常见材料的特点:金属材料(铁、铜、铝)、非金属材料(木头、塑料、石头等)。
二、天空与天气1.星星和太阳:星星是远在宇宙中的太阳。
2.地球和月亮:月亮是围绕地球转的天体,地球上的一天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3.阴晴圆缺:月亮的不同状态,如满月、新月等。
4.云彩和降水:云彩形成的原因和不同种类的云彩,降水的形式(雨、雪、露、霜等)。
三、植物和动物1.植物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
2.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空气、水和土壤。
3.常见的植物:树、花、草。
4.动物的分类:鸟、兽、鱼、昆虫等。
5.动物的特征:有呼吸、有感觉、可以移动。
四、健康与生活1.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平衡、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规律作息等。
2.饮食的分类: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等。
3.公共场所的安全:如火灾、地震等常见的危险情况。
4.交通工具的安全:安全乘坐汽车、过马路时的注意事项等。
五、科学实验1.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事物的性质和变化。
2.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设计实验、观察结果、总结结论。
3.安全意识: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不随便尝试危险的实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e7a88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6.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它为我们揭示了许多神奇的现象和真理。
作为三年级学生,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下面就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第一部分:生物1. 植物结构与功能- 植物主要由根、茎、叶和花组成。
根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茎用于支撑植物并输送水分和养分,叶用于光合作用。
-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通过茎输送至叶片,并利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植物的花朵是用于繁殖的器官,花瓣吸引昆虫传播花粉。
2. 动物结构与功能- 动物主要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
头部包含感觉器官,用于感知外界环境,躯干是身体的主要部分,四肢用于行走、奔跑和抓握。
- 动物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包括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
- 动物根据传播种子的方式可以分为吃食果实的动物和借用工具散布种子的动物。
3. 生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通过种子繁殖,种子发芽后形成幼苗,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逐渐转变为成年植物。
- 动物通过生育后代的方式繁殖。
有些动物通过卵生,卵在外部孵化;有些动物通过胎生,幼体在母体内发育。
第二部分:物理1. 物体的性质- 物体有大小、重量、形状和颜色等性质。
颜色是物体反射光的特性。
-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 能量的转化与传递- 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比如电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热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 能量可以通过传导、辐射和对流等方式传递。
传导是指物体直接接触传递热量,辐射是指通过空气传递热量,对流是指通过流体传递热量。
3. 地球与宇宙-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巨大的星球,有大气层、水域和陆地。
- 宇宙是由无数个星球组成的,包括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和其他星系。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
第三部分:地理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层。
科学三年级知识点背诵
![科学三年级知识点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29697c1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5.png)
科学三年级知识点背诵一、自然界的构成1.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
2.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转,形成了四季和日夜。
3.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转,影响着潮汐。
二、植物的生长1.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需要阳光、水和二氧化碳。
2.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物,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3. 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官,通过授粉和结实来繁殖后代。
三、动物的分类1. 动物可以根据它们的生活环境分为陆地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
2. 哺乳动物是一类有毛发、能哺乳后代的动物,如猫、狗、牛等。
3. 鸟类有羽毛、喙和翅膀,能够飞行或滑翔。
四、物质的状态1. 物质有三种基本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 当温度升高,物质会从固态变为液态,再从液态变为气态。
3. 当温度降低,物质会从气态变为液态,再从液态变为固态。
五、力和运动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和方向。
2.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使物体向地面下落。
3. 摩擦力是物体在接触面滑动时产生的阻力。
六、简单机械1.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放大或改变力的方向。
2. 滑轮系统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帮助我们更轻松地提升重物。
3. 齿轮和轮轴也是常见的简单机械,它们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速度。
七、能量的转换1. 能量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如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2. 当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时,总能量是守恒的。
3.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太阳能板转换为电能。
八、地球的保护1.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减少污染和浪费。
2. 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3. 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土壤和水源。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三年级的学生们在科学课上取得好成绩,同时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记住,科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
三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3f37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4.png)
三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知识点
科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以下是三年级学生在科学方面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1. 物质和能量
- 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可以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 能量是使事物运动和发生变化的原因。
- 热能是一种能量形式,可以使物体温暖。
2. 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不同物种的多样性。
- 植物和动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我们应该关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物种灭绝。
3. 太阳系和天体
- 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太阳系的中心。
- 太阳系包括八大行星和其他天体,如卫星、流星和彗星。
-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行星,我们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4. 水循环
-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循环过程。
-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环节。
- 水循环对地球上的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
5. 健康与卫生
- 健康是我们身体和精神良好的状态,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惯。
- 卫生是保持环境整洁和健康的重要方式,如勤洗手、妥善处
理垃圾等。
- 我们应该学会预防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感冒、发烧等。
以上是三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知识点,这些知识将帮助他
们发展科学思维和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学习,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a2bd7c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4.png)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一、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2.有机物质:指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如植物油、木炭、煤炭、
油漆等;
3.无机物质:指不含碳元素的物质,如水、盐、石头等。
二、物质性质
1.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比重、溶解性、熔点、沸点、燃烧性等;
2.形状:物质的形状可以是液体、固体或气体;
3.大小:物质的大小可以是大、小或中等;
4.颜色:物质的颜色可以是白色、黑色、灰色、黄色、蓝色等;
5.质地:物质的质地可以是硬、软、湿、干等;
6.比重:物质的比重指物质在一定体积中的质量;
7.溶解性:指某种物质能溶解在某种溶剂中;
8.熔点:指某种物质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从固态变为液态的
温度;
9.沸点:指某种物质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
10.燃烧性:指某种物质在加热或接触明火时,能够燃烧的性质。
科学三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科学三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65497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e.png)
科学三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在三年级科学学习中,孩子们开始接触更多的科学知识,探索世界的奥秘。
本文将对三年级科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的内容。
1. 声音与光线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物体的振动能产生声音,例如互相敲击的物体。
- 声音通过空气、固体和液体传播,但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1.2 光线的产生与传播- 光线是由光源发出的,例如太阳、灯泡等。
- 光线可以在真空、空气和透明介质中传播,但在不透明介质中无法传播。
2. 物质和物体2.1 物质的三态- 物质可以存在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可改变形状,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2 物体的特征和性质- 物体的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
- 物体的性质包括硬度、柔软度、透明度等。
3. 生物和非生物3.1 生物的特征- 生物是指能够生长、繁殖、呼吸等的有机体,包括植物和动物。
-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 动物主要通过吃食物摄取能量并进行呼吸。
3.2 非生物的特征- 非生物指不能生长和繁殖的物体,如石头、水、空气等。
- 非生物没有生物的特征,也不能进行代谢活动。
4. 地球与太阳系4.1 地球的特点与运动-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有陆地和海洋。
-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运动,自转导致昼夜变化,公转导致季节变化。
4.2 太阳的特点与地球的关系-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是光和热的来源。
- 太阳对地球的光照和温度有着重要影响,如白天太阳升起,夜晚太阳消失。
5.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5.1 风- 风是空气的运动,可以通过风力发电。
- 风的产生与气温、气压的变化有关。
5.2 水的三态变化- 水可以在不同温度下存在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 水的三态变化与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5.3 彩虹- 彩虹是太阳光在水滴中的折射、反射和内部反射产生的光学现象。
- 彩虹的形成需要有太阳光照射和水滴的存在。
三年级小学生记住的20个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小学生记住的20个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c2e5f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6.png)
【导语】科学知识社会学是⾮常⼴泛的⼀个包括了太空探索、⽣物观园、科学历史、地球故事、奇⼈奇事、⽣命科学、科技⽣活、相关下载、UFO、军事科技、科幻世界、数码家电、健康饮⾷、科普学术等知识。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1.为什么蛇没有脚都能⾛路? 蛇的⾝上有很多鳞⽚,这是它们⾝上最外⾯的⼀层盔甲。
鳞⽚不但⽤来保护⾝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
蛇向前爬⾏时,⾝体会呈S形。
⽽每⼀⽚在S形外边的鳞⽚,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
这些鳞⽚跟蛇的肌⾁互相配合,并能推动⾝体向前爬⾏,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动呀! 2.为什么⼈⽼了头发便会变⽩? 我们的头发中有⼀种叫「⿊⾊素」的物质,⿊⾊素愈多头发的颜⾊便愈⿊。
⽽⿊⾊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
⼈类到了⽼年时,⾝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啊! 3.为什么肚⼦饿了会咕咕叫? 肚⼦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物快消化完,胃⾥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
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内⾥的液体和⽓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
下次不要再为肚⼦咕咕叫⽽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理动作呢。
4.为什么驼鸟不会飞? ⾝型庞⼤的驼鸟类的⼀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是它们的⽻⽑都太柔软,翅膀⼜太⼩,根本不适合飞⾏。
另外,驼鸟的肌⾁不发达,胸⾻⼜平平的,对飞⾏都没有帮助。
驼鸟⽣活在⾮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
5.为什么罐头⾥⾷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豉鲮鱼、茄汁⾖......都是美味的罐头⾷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不易变坏。
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法进⼊。
⼈们在制造罐头⾷品的时候,把罐头⾥的空⽓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
在没有空⽓的情况下,即使⾥⾯的⾷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法⽣存或繁殖啊! 6.为什么婴⼉刚出⽣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刚出⽣时都会呱呱⼤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是他们正在⼤⼝⼤⼝地呼吸着第⼀⼝的空⽓呢!当婴⼉离开妈妈⾝体出⽣时,他们吸进的第⼀⼝空⽓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基础知识整理————————————————————————————————作者:————————————————————————————————日期:三年级科学(下册)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2012.6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基础知识整理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3.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4.凤仙花种子要种在沙土里,种在约1厘米深的土中。
5.凤仙花种子萌发时不需要浇大量的水,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下会萌发。
6.凤仙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播种凤仙花的最佳时期是4月,花期是6—8月。
7.种植了我们的凤仙花,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研究植物根的实验中,在试管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为了不让水分蒸发。
11.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的作用,植物的茎有传输的作用。
12.刚出土的凤仙花的叶是子叶,它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养料,之后,会萎缩脱落,它与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13.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4.植物的绿叶可以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植物从根部吸收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样的过程叫植物的光合作用。
15.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子上的养料通过茎是从上往下运输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是从下往上运输的。
16.植物的茎内有许多的小管子,所以有运输的作用。
植物的茎有垂直于地面生长,也有匍匐在地面生长,也有攀援物体向上生长,也有缠绕物体向上生长。
(P20)17.凤仙花快开花的时候,植株长高的速度减慢。
18.凤仙花的花朵像蝴蝶一样,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花瓣,里面能看见果实。
19.凤仙花的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外壳变成红褐色并自行裂开,从里面弹出种子,颜色是黑褐色。
每一个果实中的种子数量大约为20个左右。
20.凤仙花的花朵是在植株的茎的位置长出来的,有时会在一节处长出许多朵花。
21.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绿色开花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直至死亡的过程。
22.凤仙花的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六部分的生长顺序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3.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空气、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二.实验探究1.实验名称观察种子(A)实验器材凤仙花等植物种子、放大镜观察步骤1、观察外形;2、观察大小;3、观察颜色;4、用手摸一摸光滑度;观察记录种子形状(可画图)大小颜色手感凤仙花种子……2.实验名称在花盆中播种凤仙花(A)实验器材凤仙花种子、花盆、小铲子、土壤、水操作步骤1、选种。
2、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 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
4、浇适量的水。
3.实验名称在杯中播种凤仙花(A)实验器材凤仙花种子、透明的玻璃杯、土壤、水操作步骤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实验名称观察根的生长(A)实验器材豆类种子水、杯子实验步骤1、观察种子先长出什么?再长出什么?2、每天测量根的长度。
生长速度如何?3、观察根的生长方向是怎样的,与种子的放置方向有关吗?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5.实验名称研究根的作用(B)实验器材带根植物、试管、植物油、水实验步骤 1. 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2. 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3. 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4. 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水分变少了,说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6.实验名称茎的作用(B)实验器材芹菜、红水、烧杯、小刀等实验步骤 1. 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结果水分变少了,说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第二单元一.基础知识整理1.蚕卵是有生命的,蚕是从卵开始它的生命。
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绿色、黑色等。
蚕卵很小,它跟芝麻差不多大。
它的形状是扁圆形的。
2.保存蚕卵的合理方法是冷藏,保存桑叶新鲜的方法是用保鲜袋装好并冷藏。
3.蚕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才能孵出小蚕。
刚孵出的小蚕像蚂蚁一样,所以叫蚁蚕。
蚁蚕很小很软,要用毛笔或者羽毛刷到桑叶上。
4.为了让蚕有足够的氧气呼吸,在养蚕的盒盖上扎小孔。
5.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又嫩又新鲜、并保持干燥,还要切碎或条喂养。
6.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7.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喷洒杀虫剂。
8.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在吃桑叶生长过程中要蜕4次皮,每次蜕皮之前都要睡眠。
蚕一生要蜕6次皮。
9.蚕的外形可以分为头、胸、腹,头很小,头上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胸部有3对足,小而尖,帮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物,腹部有5对足,方方的,帮助身体运动,腹部后端的北侧有一个突起。
10.蚕的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上有环节,身体两侧有小黑点,它是蚕呼吸的地方,叫气门。
11.蚕眠时昂起头和胸。
蚕是蠕动向前爬行。
12.蚕的粪便颜色是黑绿色的,形状是方形。
13.每蜕皮一次蚕生长速度就很快,同时身体颜色也会逐渐变白。
14.蚕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透明,在吐丝中,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15.茧里面是蚕变成的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16.蛹呈纺锤形,蛹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头上有触角、口器、眼睛,胸部有3对足,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2对翅。
腹部的五对足退化。
17.蛹遇到刺激会动,茧里除了蛹还发现有一层皮,这是它第5次蜕皮。
18. 蚕茧是一根丝组成,养蚕、抽丝、织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19.茧里钻出来的是蚕蛾,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头上长着一对触角,有眼睛和口器,口器退化不吃食物。
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20.雌蛾腹部较大,触角灰色,翅膀有点透明而且小,爬行慢。
雄蛾腹部瘦长,触角黑色,翅膀大,爬行快,翅膀振动飞快。
2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22.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2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24.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25.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6.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如蜻蜓、蝴蝶、蝗虫、苍蝇、蚊子等;有些动物不经过变态,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如鸡、猫、鱼等。
27.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28.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二.实验探究一、画一条大一些、完整一些的蚕宝宝,并标上各主要部位名称。
(头部)(胸部)(腹部)(尾角)(胸足)(气孔)(腹足)(尾足)二、画一个蚕蛹,标上各部分名称。
(复眼)(胸足)(盾片)(气孔)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三、画一个蚕蛾,会认识各部分名称(翅膀)(触角)(头)(复眼)(胸足)(胸)(腹)四、蚕的一生(要求:看图会写)(蚕卵)(蚕蛾)(幼虫)(蚕蛹)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一.基础知识整理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通常用摄氏度或者℃来表示。
不同的温度计用途不一样。
2.用手捂住温度计玻璃泡使它变热,温度计的液柱会上升。
3.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4.16摄氏度可以写成16℃,零下3摄氏度可以写成-3℃。
5.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6.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7.水温与周围温度相差越大,温度下降或上升越快。
8.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9.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更低。
10.冰和水的共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
冰和水的不同点:(1)冰有固定形状、水没有固定形状;(2)冰不会流动,水会流动;(3)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11.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
1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如湿衣服会变干、地面上的积水会变干等。
13.水蒸发快的方法有:(1)加热温度变高;(2)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中;(3)用风吹。
14.水蒸气是气态,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我们的肉眼看不见。
15.蒸锅上出现的“白汽”不是水蒸气,但是它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
16.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夏天,在棒冰周围可以看到的“白气”就是水蒸气凝结成的。
像“白汽”这样由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还有露水、云、雾。
17.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18.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形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19.固态的水有:冰、雪、霜、冰雹;液态的水有:水、雨、云、雾、露;气态的水有:水蒸气。
20.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支温度计。
二.实验探究1.实验名称测量水温(A)实验器材水、温度计等实验步骤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6.分组同时测量自来水的温度、温水的温度、烫手的热水温度、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
7.交流测得的水温数据,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注意事项小心不要被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