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评价的标准
一节好课评价的标准
一节好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愉快的学习体验,对于老师来说是一次成功的
教学实践。
那么,如何评价一节好课呢?评价标准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
首先,一节好课应该是内容丰富的。
课堂内容应当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
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其次,一节好课应该是互动性强的。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
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科内容的互动,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一节好课应该是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最后,一节好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全身心投入。
综上所述,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内容丰富、互动性强、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根据这些标准,努力打造一节又一节的好课,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让教学成果不断显现。
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一、目标明确
一堂好课要有明确的目标,确定好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想要传达的知识,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所以要设定好整体的课程目标,再进一步细分为每个知识点的小目标,并根据目标完成任务。
二、内容充实
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提前准备好上课内容,查找好资料,精准备课,让课堂变得完整充实。
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适当扩充课外知识,让课堂更加精彩有趣。
三、重点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有重点、难点、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的区分,教师需要把握重点内容的学习,并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要先认真讲解重点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升。
四、条理清晰
一堂好课一定会有清晰的条理性和分明的结构性,能够建立知识框架,让学生或者观众清晰、准确地理解知识,需要授课者能够精心设计课程,例如教学内容层次如何安排、各部分之间怎样衔接和过渡。
五、互动适宜
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学生和教师的互动部分,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有利于双方的交流探讨,形成学习共同体,还可以提高授课效率,更好地实现授课目标。
另外,授课者需要把握好互动力度,做好课堂安排。
一节优质课的评分标准和细则解读
一节优质课的评分标准和细则解读评分标准一、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
(10分)二、温故到位,导入新课自然、有趣。
(10分)三、语言流利,表达顺畅、有感染力、自然、富有逻辑性、普通话标准并富有情感(10分)四、重点和难点讲练突出、适当,并符合知识建构理论。
(20分)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15分)六、在教学方法方面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15分)七、课堂气氛活跃,双边活动充分,收放恰当。
(10分)八、板书工整,板书内容的主、副区布局合理。
(5分)九、时间分布合理。
(5分)细则解读1.仪表端庄,教态自然这一要求基本都能做到,可以说是给分项,但优质课的级别越高,要求也越高。
什么是教态?教态是老师的态度和体态的总称,教态是老师自身形象的体现。
教态包括五项内容:①表情;②眼神;③手势;④站立和走姿;⑤服饰。
①表情——恰当地运用表情表达老师的感情及对学生的意愿,如友好、期望、赞许以及友善的批评等。
表情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②眼神——眼神要平等、和蔼、亲切。
多与全体学生的目光接触,千万不要只看好学生,更不要不看学生。
目光不宜移动过快。
③手势——手势有助说话,表达教师的思维,手势应舒展自如,切忌机械单一。
④站立、走姿——走路、站立的姿势应端庄大方,移动应缓慢,站立的姿势和位置选择恰当,相对固定,必要时应走到学生中间,与同学们进行感情交流,使学生听清发音。
⑤服饰——服饰要整洁、大方;不戴不适当的饰物,如护身符、教徒饰物,不要过分化妆有失儒雅。
2.温故到位,导入新课自然、有趣在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参评者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以下八种:①相关话题导入;②复习提问导入;③故事导入;④悬念导入;⑤直观导入;⑥讨论导入;⑦类比导入;⑧社会热点问题导入。
①相关话题导入。
在特定的情况下,师生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在交流中进入课题。
比如,从学生所熟悉的偶像开始进入课题。
②复习提问导入。
最新一节好课的十个标准
一节好课的十个标准1、教师要充满激情。
不论教育怎样改革,教师在课堂上、在学习上的主导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总导演的角色是不会改变的。
教师的情绪,决定课堂的气氛,决定课堂的效果。
没有教师的激情,就没有学生的激情,就没有课堂的活跃和生机,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只有充满师生激情的课堂,才能振奋学生的精神,调动学生的情绪,开拓学生的思路,创造积极活泼的氛围,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要饱含兴趣,蕴育生机。
教师还要调动手段和方法,包括语言、技术和技巧,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
能够使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发现方法,发现过程,发现自己。
使课堂兴趣蕴育着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生机。
没有兴趣的教学是没有效益的教学,没有生机的兴趣是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3、学生要主动、真动、全动。
反对纯讲授式的灌输式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的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里的互动,要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要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扮演学习的主人的角色,表现出持续不断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互动,要使学生真动,要使学生产生真正的疑问和问题,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分析、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在认真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出过程和方法,得出合理的结论。
这里的互动,要使全体学生都动,要使全体学生都沉浸在积极的思考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师生互教,生生互教的学习局面。
4、注重基础,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有所得,更能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开发,思路得到开拓。
能够获得规律性的东西,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有所悟,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
5、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每一节课,都要贯穿这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堂课上,几十个学生的智力、性格、情绪及知识基础是各不相同的,要使他们都学有应得,就得从各方面给予不同的对待。
一节好课标准
一节好课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要素:
1. 教学目标明确:好课应当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清楚地知道课程的目的是什么,能够将目标明确地传达给学生。
2. 教学内容有深度:好课应当深入探讨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在深入探讨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3. 教学方法多样化:好课应当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4. 学生参与度高:好课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且能够提供适当的反馈和评价。
5. 教学过程有条理:好课的教学过程有条理、逻辑清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6. 评价和反馈及时准确:好课应当能够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7. 课堂氛围积极向上:好课的课堂氛围应当积极向上,充满鼓励和支持,学生们之间相互尊重、合作学习,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一节好课的标准应当包括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有深度、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参与度高、教学过程有条理、评价和反馈及时准确、课堂氛围积极向上等要素。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节好课的基本特征。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是什么(一)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但应该达到一些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
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有收获,在接受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锻炼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进一步求知、求新的基础,一堂扎实的课才是有意义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授课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能按节奏接受当堂内容。
二是看效率的高低。
一堂课要力争让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不能说上课时明白,课后很快混淆不清,或者连一些简单概念、公式都说不出来,这样的课效率短暂,也是不够完美的。
所以一堂内容充实、学生接受效果高的课,才称得上是高效的课。
3、“丰实”——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
要淡化公开课,不图热闹,多上研讨课,注重实效,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一堂课应该由授课者提前反复研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授课思路和方法,不能好高骛远,只求形式;或者只顾背讲教案而忽视学生的接受情况,或者只顾眼前教学任务,忽视已学生硬知识,该补时还得及时补救,或者只相信自己而闭门造车,要多与教师交流,多与学生沟通,做到实实在在,扎实有效,这样的课,长期坚持,必定会让学生学得充实,教师教的无悔。
1/1。
上好一节课的五个基本要求
上好一节课的五个基本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二、要正确地阐明教学内容和恰当地组织教材。
三、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四、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五、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好一节课需达到的双层面标准
一、教师
1.教学目标的设定明确、具体, 符合新课标要求。
2.学科知识准确、广博, 专业技能熟悉。
对教材把握准确, 教学思路清晰, 教学重点突出。
3、驾驭课堂的能力强, 机智、灵活把握各种课堂反应。
4、课堂问题的设置具有启发、创新性, 注重思维训练。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
5.教学语言规范、有感染力;教态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有条理。
二、学生
1.注意力集中, 能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积极参与, 思维活跃, 能够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见解。
3.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多边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
4.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分别得到收获和发展。
5、整体上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
上好一堂好课的标准
上好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
一堂好课,首先是老师的精心设计,在老师课前的设计时,紧扣新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目标,有目的有依据地设计教学目标。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可太繁冗,两个正合适,三个稍微有点多。
目标明确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会走入偏颇,整堂课目标清晰,学生清清楚楚学习,明明白白获取新知。
2、重点突出:
每节课其实老师都会有新内容输出,学生都会有新内容摄入。
即使是复习课,有些知识变一种方式,可能学生的感知度就会有所不同,与旧知识融合可能也不一样,重点突出的课堂,让学生重点去练习某个知识,重点去关注这个知识点,有的放矢。
3、学生高度参与:
好的课堂一定不是老师的舞台独秀,老师的知识储备是好课堂的必要因素,老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有效引导学生高度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讨论探究合作之中。
4、新内容生成:
一堂好课不能只是老师的预设,老师预设好的内容知识要传达给学生,更要有在课堂的学习讨论之中,老师学生的互动中应该有新知识生成,这是老师预设之外的,更是宝贵的课堂资源,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梯。
5、相关拓展
一堂好课在接近尾声时,要有适当的拓展,合适的课外拓展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视野,增加求知欲,是课下学生自我提高的重要引导。
6、启发心智:
一堂好课除了知识的获取,还要对学生的心智有所启发,在这个信息时代,从来不
会缺少知识,知识的获取只会越来越简单,相当于知识,心智更重要,在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对未来的关注,对自我的关注,对世界的关注,更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评价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
评价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
评价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
一节好的课是指教师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以下是评价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
1. 教学目标明确:好的课程应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能够清楚地告诉学生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记住这个目标。
2. 课程内容充实:好的课程应该有充实的内容,包括主题、概念、案例、实例等,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个主题。
3. 课程设计合理:好的课程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好的课程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演示、讨论、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学生参与度高:好的课程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包括讨论、演示、实验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6. 教学评价具体有效:好的课程应该有一个具体有效的教学评价,包括考试、作业、评分等,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也可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课程设计。
7. 教师形象良好:好的课程应该由一位形象良好的教师授课,让学生尊重并愿意跟随教师学习,同时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正面的榜样。
总之,好的课程应该能够让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参与,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收获和成长。
一堂好课的十条标准
一堂好课的十条标准第一、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课就是好课——高效。
我们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高效。
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效率就可以称为高效;只要一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就可以做到高效。
目标明确是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等;重点突出是指:这节课哪个知识点最重要,每节课只能有一到两个重点,其他知识可用“讲授式”或“学生阅读式”快速地完成,如果一节课的重点有三个以上,那就无所谓重点可言了。
一些老师总认为,什么都要老师讲,讲了就心安理得,没有讲就不踏实。
实际上,有些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练习、测试等形式来实现。
如果一堂课什么都要讲得那么细,那么“清楚”,那学生就“不清楚”了。
因为,老师所能占用的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更多的课堂时间应当还给学生去学习、去讨论、去思考。
第二、课堂指令清晰气氛活跃的课就是好课——默契。
一堂好课应当是课堂教学节奏明快、师生配合积极默契的课,而这样的课一定是有经验的老师上的。
如果一位老师无法发出明晰的课堂指令,那么师生默契的配合无从谈起。
如果一堂课老师不断地发出模糊不清的众多指令,那么久而久之这位老师的“课堂指令”就慢慢变成“课堂纸令”——无人遵从的一纸空文了。
如果一位老师的课堂指令“要求明确、时限清楚、落实到位”,那么这种老师所主持的课堂(主持课而不是上课,上课有上讲台居高临下的感觉)就一定是师生配合默契的课堂。
在这种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活动一定是活跃的,因此就可以算是真正活跃的课堂。
第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资源的课就是好课--智慧。
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一定具有我所提倡的“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的思维。
也就是说,他一定会把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的希望寄托于课堂之内,寄托于学生身上。
利用这一课堂第一资源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学科小先生、建立灵活的学习小组(不要长期固化)、让学习小组长帮助教师进行学习管理,让学科小先生协助教师进行因材施教。
一堂好课的八个标准
教师成长|一堂好课的八个标准一、精神面貌:手握钢枪上战场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第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的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的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的呼喊中,从回答上台展演的争抢中,从积极发言的争辩中,都能看出来。
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由此营造的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都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
这种气氛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其实它表达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表达在课堂的物质存有与精神存有中,完全是能够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有,是一种能够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二、求知欲望:追根究底探黄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升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
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习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
假设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
三、教学方式:自主互动求实效真正的好课,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水平,并在持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所以,评价一堂课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表达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倡导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相注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假设仅是老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仅仅听众观众,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算好课。
一节好课的五个标准
一节好课的五个标准课堂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展示个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一堂好课如同一件艺术品,它可以精美绝伦,也可以朴实无华,但无不散发着幽兰之香,品来内涵隽永,令人过目不忘。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教授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他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
一、扎实的课扎实的课就是有意义的课。
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深入其中,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有强烈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愿望。
二、充实的课充实的课是有效果、有效率的课。
教师言之有物,学生学有所得。
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学生均参与其中,课堂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学习、耕种收获的美好乐园。
三、丰实的课丰实的课是动态生成的课。
它不完全拘泥于预设,而是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欲擒故纵,精讲点拨,期待课堂的精彩生成。
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在探究的精彩瞬间,常常有智慧的火花在不经意间点亮了师生的眸子。
四、平实的课平实的课是常态的课,是实实在在的课。
它不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而是注重课程内容。
它不哗众取宠,教师的眼中只有学生。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有何人听课,教师都会把课堂看成是自己和学生的独有空间,看成是思维碰撞和智慧生成的神圣殿堂。
五、真实的课真实的课就是不加粉饰、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课。
真实的课必然是有缺憾的课,正因为不是十全十美,所以课堂显现着生命的原生态,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修正自己的教学细节和教学行为,永无止境地追求教学的更高境界。
新课程下,一节好课除了具备以上特点之外,我认为还有几个环节需要引起重视: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一节课需要提纲挈领。
展示给学生明确的目标,然后引导学生步步前行,层层深入,直到水到渠成。
2、教学内容鲜活简约。
一节课需要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决不能面面俱到。
在重难点处浓墨重彩,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并留下悬念和回想的空间,给学生的思维以创新和自由。
一堂好课的六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学目标明确、恰当教学的重点、难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有良好的互动效果,师生关系和谐。
1、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
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
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
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3、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
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4、教学气氛要和谐,师生关系要融洽,训练要扎实有效。
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
扩展资料:老师讲得精巧、精致、精彩,应该通过使学生兴奋、活跃、积极地参与探究,转化为学生的精彩,转化为课堂的精彩。
如果老师的高、精、尖的展示,游离于课堂,间离了学生,会变成对学生的压抑,那么这样的所谓精彩要受到追问、叩问,因为一节成功的课落脚点不是教师教得好不好,而是学生学得好不好。
课堂自然是要解决问题,这样一种〃解构和建构〃的循环,不是以解决所有问题为〃能事〃的,带着问题进教室的学生,在探究合作解决了问题,同时还要带着更多问题和疑问,尤其是带着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走出课堂的
这才是真的成功。
一节好课的标准
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观点一:一堂好课的标准:(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观点二:个人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标准:1、是否有连贯。
一堂好课看的往往是这节课各个环节是否具备“起承转合”,是否连贯。
即: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要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
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的精雕细琢和耐人寻味。
2、是否有生成。
一个有魅力的老师要善于把握课堂,及时生成。
也就是说好课不应该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教师与学生有互动的过程,能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
3、是否有效率。
一堂好课必须是注重学生时间投入和效果产出的关系,即效率问题。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教了这些之后学生会有怎样的收获、取得怎样的效率。
一堂好课不仅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最大程度的发展,还应该使学生能够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广泛而深刻的认识。
4、是否有新意。
课堂否有新意,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教师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听课的人看出新意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对学生来说,同一个内容只会在课堂上学习一次。
教师的“新意”应是绝对新意,而不是相对新意,即不是相对于已经在别的班上过的同一内容的课要有新意,而是相对学生以前的学习经历要有新意。
一堂好课总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前教学中未有过的一处或几处闪亮点,使整堂课迸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5、是否有瑕疵。
“好课”不必面面俱到,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
一节好课的十个标准
一节好课的十个标准怎样上好一节好课,其标准的依据应是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发展的形势。
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思想。
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发展人的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所以,一节好课,就要符合教育的本质,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说,一节好课应具备以下十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教师要充满激情。
不论教育怎样改革,教师在课堂上、在学习上的主导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总导演的角色是不会改变的,教师的情绪,决定课堂的气氛,决定课堂的效果,没有教师的激情,就没有学生的激情,就没有课堂的活跃和生机,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只有充满师生激情的课堂,才能振奋学生的精神,调动学生的情绪,开拓学生的思路,创造积极活泼的氛围,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正如卡耐基的名言:没有激情,你能打动谁。
2、课堂要饱含兴趣,蕴育生机。
课堂教学仅仅只有教师的激情,还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调动一切手段和方法,包括语言、技术和技巧,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
能够使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发现方法,发现过程,发现自己。
使课堂兴趣蕴育着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生机。
没有兴趣的教学是没有效益的教学,没有生机的兴趣是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3、学生要主动、真动、全动。
新课程理念,反对纯讲授式的灌输式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的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里的互动,要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要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扮演学习的主人的角色,表现出持续不断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互动,要使学生真动,要使学生产生真正的疑问和问题,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分析、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在认真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出过程和方法,得出合理的结论。
这里的互动,要使全体学生都动,要使全体学生都沉浸在积极的思考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师生互教,生生互教的学习局面。
新课标背景下的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
新课标背景下的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都说“教无定法”,那一节好课是不是就没有了标准呢?我不这样认为。
好课是有标准的。
01好课可以从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感受来看,其标准是动态发展的从学习内容来看,一节好课,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
从学习结果来看,一节好课,学生除了收获学科知识和技能,更要在学科思想方法上、迁移所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有所进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学会”和“会学”上有所进步。
从学习过程来看,一节好课,如果是教师讲授,基本要求是内容清晰、有条理,表达逻辑严密,情感积极投入,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但是,更好的是学生要独立或者合作完成具体的任务,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有分析预测、设计方案、动手实践、评价、质疑、表达观点等行为,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并可以进一步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从学习感受来看,一节好课,是学生听了还想听、不愿意下课的课。
学生往往经历了困难,解决了问题,完成了任务,成功的喜悦才会更强烈。
所以,好课的重要标准是看学生的收获,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有多少学生有收获。
学习真正发生了,学生有实际获得的课,就是好课。
好课的标准是动态发展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教育的目标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到三维目标,再发展到学科核心素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好课的标准也就随之变化了。
曾经,很多老师认为讲清楚、有逻辑就是好课,却忽视了学生有没有学会、是否理解了、是否会应用等问题。
在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记住了就可以。
而现在,能举一反三都无法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了。
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个学科都要有贡献。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贡献,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好课要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让学生主动学习。
1、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
根据人们对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研究的结果,一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二分之一以上。
2、合作学习。
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在“权威、顾问、同伴”三重角色的选择中,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两种关系的处理中,形成良性发展的和谐关系。
须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应让学生在实质性的讨论中真正地交流想法、丰富见解。
3、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
好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要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潜在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区别指导,分层教学,不按统一模式去塑造学生,使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4、鼓励创新。
在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修养。
1、课堂驾驭能力。
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容量适当、结构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2、实践操作能力。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演示实验以及教具的运用适时、适度,且操作规范熟练。
3、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语言规范、精练、生动;板书、板画设计合理,字体规范。
三:好课的特点。
(一)新。
1、理念新。
能够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新课程的教学观就是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
2、思路新。
能体现省时高效的教学原则。
3、手段新。
重视现代化手段与传统手段的结合应用。
(二)活。
1、教法灵活。
“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达到教学用时少,效果佳。
学生的参与度和知识能力的达成度高,做到教与学的最优化。
要坚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能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等各器官参与学习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用活教材。
用教材教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使教材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
只有这样,上课才能挥洒自如,张弛有度,得心应手,才能把课上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每节课都有教与学的目的,按照三维教学目标展开的教学活动,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更不局限于教学的预案,应适合于所教学生的学。
在课堂活动中,把知识作为一种载体和媒介,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态达成”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知、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形成能力。
3、教活学生。
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有思维活动的空间。
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不至于“死”。
教师在课堂上应诱导学生想问,鼓励学生敢问、好问、会问上做文章,只有学生有所疑才有思维活动的深广度,知识才能学的活。
(三)实。
1、教学内容要充实。
首先应当二次处理教材,合理整合教授内容,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科学安排教学顺序和教学环节,有效组织学生的参与策略和内容。
其次是把学科教学跟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2、课堂训练要扎实。
力争做到边讲边练,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特别是教师要认真选择练习内容和练习的时机。
做到练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反馈要及时、准确、高效。
不做无谓和重复性题目。
3、教学目标要落实。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师生、生生间通过互动达成教学目标;学习资源、时间和空间有充分保障,学生能够对知识真正理解、把握和灵活运用;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校正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等。
4、教学过程要真实。
做到“以学定教”,教学形式不做秀,能真实地反映教与学的实际;教师能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方案;能对全体学生有所启发和提高,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挥主体作用。
同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针对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真正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知识和能力的网络体系。
(三)有趣味。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自然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
1、导入激趣。
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期待结论的得出。
2、教学过程的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应不断激趣,让学生保持好奇,以使学生有良好的状态进行全过程的学习。
教学设计上应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并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四)有激情。
用教师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的热情,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语言的穿透力、磁力、抑扬顿挫的语调、恰当的体态语等都可以使课堂高潮迭起、趣味横生。
四:专家学者对好课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明确、恰当。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
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有共同的认识。
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教学重点、难点突出。
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的。
学生参与的程度,就广度而言,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
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四)教学方法得当。
教师是否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紧张、有趣的生成过程。
其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恰当、适度。
(五)教学效果好。
包括教学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训练扎实有效。
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
五: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多角度分析。
(一):根据现代教学的理论,课堂教学应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1、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
它一定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交往实践行为,是一种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
2、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
因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
放录音、放录像不是教学,教师讲而学生不听、听不懂也不是教学,只有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实现了有效学习,才是教学。
3、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指向性很强的“教与学”活动。
因此,学生随意阅读不是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教学,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认识、感悟、发现等等,更不是教学。
4、教师组织活动。
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也包括展示、演示,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包括释疑问难、激励评价等等。
(二)新课改下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1、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
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2、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
课堂要创设一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
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与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
3、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
好课必需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教师应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个个活跃。
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4、展示教师素质,塑造教师形象。
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
课堂上,教师除了应组织和谐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悦耳的语言、展现漂亮美观的板书、呈现敏捷准确的思维外,还必需做到课堂情况的灵活应变、网络媒体的合理使用、知识背景的广泛引用等。
5、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个性,使其能够主动地加入课堂教学中去。
(三)从理念层面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
1、自主学习的程度。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程度如何,主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
2、合作学习的效度。
合作学习是指有共同的学习目标,采用小组与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
它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建立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组的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是否互赖互动;是否有预设有生成。
3、探究学习的深度。
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活动。
探究学习的深度如何,主要看学生有无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问题的数量是否多,质量是否高。
4、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教学中时时问自己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有用,这样的方法和能力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等问题。
5、依新课标施教。
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四)从操作层面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
1、联系阅读。
“联系”即综合或彼此接上关系;“阅读”即从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联系阅读,就是指在教师的导引下,学生从相关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活动。
2、主动问答。
即学生自主、积极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3、自主讨论。
4、自评互判。
5、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
(五)从教学理念上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
1、坚持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尊重、激励、赏识学生。
2、能使特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得到特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