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工艺课程设计
飞机装配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飞机装配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496ee38a76e58fafab00391.png)
飞机装配工艺课程设计9911839隔框的装配型架设计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部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班级: 1434030302学号: ************姓名:**指导教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月摘要飞机装配型架主要由:骨架、定位件、夹紧件和辅助设备组成。
其主要功用是保证产品准确度和互换性,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装配工作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型架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型架设计基准选择;装配对象在型架中的放置状态;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确定主要定位件的形式及其布置,尺寸公差的选择;工件的出架方式;型架的安装方法;型架结构形式的确定;骨架刚度验算;骨架支撑与地基估算;考虑温度对型架准确度的影响。
本文针对9911839隔框的相关结构特点,进行工艺分析,结合装配使用要求对该隔框进行了装配型架的设计,主要包括对两种形式加强筋的定位与夹紧,对缘条与腹板的定位与夹紧等,并对所设计型架的工艺特性进行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 CATIA、型架、定位件、夹紧件、骨架目录第1章引言 (1)第2章装配件工艺分析 (3)2.1 工艺分离面的选择 (3)2.2 9911839隔框结构分析 (5)第3章装配型架及其零件设计 (6)3.1 装配型架的功用及技术要求 (6)3.2 产品的放置状态 (7)3.3 产品的出架方式 (7)3.4 骨架的设计 (8)3.5 定位件与夹紧件的设计 (9)3.6 温度对型架准确度的影响 (12)第4章型架的安装 (14)4.1 安装方法的选择 (14)4.2 标准样件安装方法优缺点 (14)4.3 型架的安装过程 (14)4.4 型架总装图 (15)第5章创建二维工程图 (16)总结 (17)参考文献 (18)第1章引言飞机装配过程就是将大量的飞机零件按图纸、技术条件进行组合连接的过程,一般是由零件先装配成比较简单的组合件和板件,再逐步装配成比较复杂的段件和部件,最后将各部件对接成整架飞机。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47ac81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6.png)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了满足社会对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汽车制造与装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改装企业、汽车维修企业等领域从事汽车制造、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等方面的工作,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1)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等。
(2)自然科学类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等。
(3)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军事理论、创新创业等。
2.专业基础课程(1)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等。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学、金属材料性能、热处理工艺等。
(3)汽车原理与结构: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底盘原理、汽车电气设备等。
(4)汽车制造工艺: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装配技术、汽车焊接技术等。
3.专业核心课程(1)汽车装配技术:汽车装配工艺、汽车装配设备、汽车装配质量控制等。
(2)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维修工艺、汽车故障诊断等。
(3)汽车制造企业管理:汽车制造企业运作模式、汽车生产流程管理、汽车质量管理等。
(4)汽车造型与设计:汽车造型设计原理、汽车结构设计、汽车外观设计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与交流等教学方法。
(2)实践教学:采用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程等。
(2)传统教育技术手段:教材、教案、黑板、实物等。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1.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机械装配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装配技术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b3c30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3.png)
机械装配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机械装配技术是机械制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机械制造企业输送合格技能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
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装配技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基础课程设计的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装配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设计旨在通过机械装配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对机械装配技术的掌握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机械装配技能和综合能力,具体目标包括:1.学习掌握机械装配技术相关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2.使用机械装配工具进行装配操作;3.掌握机械零件加工方法和加工精度要求;4.学会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装配设计;5.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内容1.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学–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机械工艺学基础–机械零件的测量与检验–机械制图基础2.机械装配技术–机械零件的规格和尺寸–机械装配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机械装配技术概述3.机械装配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基础及其运用–机械装配设计实例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1.通过讲授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通过小组协作、大班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课程实例或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5.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参与度、实验报告等作业的评价,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考查,具体包括:1.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进行考查;2.实验操作: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考查;3.课堂问答:对学生对理论及实践细节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4.课堂小组讨论: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行考查。
钻床专用夹具设计装配图课程设计说明书
![钻床专用夹具设计装配图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4fefbee6c85ec3a86c2c5b6.png)
洛阳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设计课题:钻床专用夹具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月日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内容:为盘类设计一套钻模夹具,便于摇臂钻床的加工。
设计要求:1.在钻床上加工2-Φ10,对C面垂直度>2.要求绘制A0夹具装配图一张、A3零件图一张、设计说明书一份。
3.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本钱,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年月日课程设计评语院系: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设计题目:钻床专用夹具设计班级:B140231学号:B姓名:殷彦强课程设计篇幅:图纸 2 张说明书24 页指导教师评语:年月日指导教师:张洪涛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专用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前的预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析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飞机工艺与装配课程设计
![飞机工艺与装配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c88a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4.png)
飞机工艺与装配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飞机工艺与装配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飞机制造和装配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飞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飞机装配的基本工艺和方法;3.了解飞机制造和装配的技术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飞机模型制作和装配;2.能够运用现代制造技术进行飞机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3.能够进行飞机故障诊断和维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飞机制造和装配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飞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飞机装配的基本工艺和方法,以及飞机制造和装配的技术发展趋势。
具体内容包括:1.飞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飞机的各种系统和组成部分,如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
2.飞机装配的基本工艺和方法:介绍飞机装配的基本工艺,如铆接、焊接、粘接等,以及常用的装配方法,如手工装配、机械装配、自动化装配等。
3.飞机制造和装配的技术发展趋势:介绍当前飞机制造和装配的技术发展趋势,如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飞机工艺与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飞机制造和装配案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飞机制造和装配的实际情况。
3.实验法: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飞机装配的基本工艺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具体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飞机工艺与装配》等。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如《现代飞机制造技术》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和收集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飞机制造和装配的视频、图片等。
装配式简支梁课程设计
![装配式简支梁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b8957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e.png)
装配式简支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装配式简支梁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使学生了解装配式简支梁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及其优势;3. 引导学生掌握装配式简支梁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装配式简支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装配式简支梁结构设计和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关注建筑行业发展趋势,树立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 引导学生认识到结构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培养其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工程专业课程,以装配式简支梁为研究对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空间想象力,对实际工程案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装配式简支梁的相关知识;2.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装配式简支梁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简支梁的定义及特点- 装配式简支梁的常见类型及其结构组成2. 装配式简支梁的工作原理与受力分析- 简支梁受力原理及荷载传递路径- 装配式简支梁的弯矩、剪力、扭矩分析- 受力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 装配式简支梁的设计与计算- 设计原则及规范要求- 荷载组合及效应组合- 简支梁截面尺寸及配筋计算4. 装配式简支梁的施工与验收- 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环节- 预制构件的安装与连接-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方法5. 装配式简支梁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 典型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装配式简支梁基本概念与分类2. 第2周:装配式简支梁工作原理与受力分析3. 第3周:装配式简支梁设计与计算4. 第4周:装配式简支梁施工与验收5. 第5周: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3章“装配式桥梁结构”相关,涉及3.1节基本概念、3.2节受力分析、3.3节设计与计算、3.4节施工与验收等部分。
船体装配与焊接课程设计
![船体装配与焊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561fd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6.png)
船体装配与焊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船体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船体装配的工艺流程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能够理解焊接的基本原理,识别不同的焊接方法及其在船体建造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描述船体装配与焊接中的质量控制标准,理解这些标准对船体安全性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船体装配知识,进行简单的船体结构设计和部件装配。
2. 学生能够正确选择焊接材料及设备,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基本的焊接操作。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船体装配与焊接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船舶工业的兴趣,激发其探究船舶建造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装配与焊接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使其认识到精细的工作态度和专业技能在船体建造中的重要性。
4.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在操作过程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本课程结合了船舶工程学科特点,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设计了一系列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还能够提升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船体结构概述:介绍船体结构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功能,重点解析船体装配的基本工艺流程。
2. 焊接原理与技术:讲解焊接的基本原理,分析常见的焊接方法如电弧焊、激光焊等在船体建造中的应用。
3. 船体装配工艺:详细阐述船体装配的具体步骤,包括部件定位、焊接顺序、装配精度控制等。
4. 焊接工艺与质量控制:探讨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分析船体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及检测方法。
5. 安全生产与环保:强调船体装配与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介绍相关安全生产措施及环保要求。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船体结构概述、装配工艺流程介绍第二课时:焊接原理、焊接方法及其应用第三课时:船体装配工艺、焊接工艺参数选择第四课时:焊接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及安全生产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船体装配与焊接的知识体系,为后续实践操作奠定基础。
飞机工艺与装配课程设计
![飞机工艺与装配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bf149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f.png)
飞机工艺与装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飞机工艺与装配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术语和原理。
2. 学生能描述飞机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生能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及其在飞机制造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工艺知识,分析并解决飞机装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设计并实施一个简单的飞机模型装配方案。
3. 学生能运用适当的工具和测量方法,进行基本的飞机组件装配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航空事业的兴趣,激发探索航空科技的热情。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互相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学习飞机工艺与装配的过程,认识到精确、严谨工作态度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初中年级工程技术类课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飞机制造的过程,激发其对航空科技的兴趣,并培养其精确、严谨的工作态度。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飞机工艺基本概念:介绍飞机工艺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飞机制造的基本工艺过程。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一章 飞机工艺概述2. 飞机结构及材料:讲解飞机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功能及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二章 飞机结构与材料3. 飞机装配工艺:分析飞机装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三章 飞机装配工艺4. 飞机模型装配实践:设计并实施一个简单的飞机模型装配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四章 飞机模型装配实践5. 装配工具与测量方法:介绍常用的装配工具、量具及其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测量和装配技能。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五章 装配工具与测量方法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飞机工艺基本概念第二课时:飞机结构及材料第三课时:飞机装配工艺第四课时:飞机模型装配实践(上)第五课时:飞机模型装配实践(下)第六课时:装配工具与测量方法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按照教学进度逐步展开,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飞机工艺与装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电子整机装配课程设计
![电子整机装配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b9a0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d.png)
电子整机装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整机装配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2.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常见的电子元件及其功能;3. 使学生了解电子整机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常见的电子工具、仪器和设备;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整机装配操作技能,能够完成简单的电子设备组装;3.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子整机装配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整机装配工作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电子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电子技术有一定兴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整机装配基本原理:介绍电子整机装配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和常用工具;-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子整机装配概述- 内容列举:电子元件识别、电子整机装配工艺流程、常用工具和仪器。
2. 常见电子元件及其功能:讲解常用电子元件的类型、结构、功能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常用电子元件- 内容列举: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3. 电子整机装配操作技能:教授电子整机装配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焊接、调试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子整机装配操作技能- 内容列举:焊接技术、调试方法、装配技巧。
4. 质量控制与安全知识:介绍电子整机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五章 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内容列举:质量控制标准、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安全操作规程。
课题二十八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课题二十八机械装配工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52d2b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0.png)
课题二十八机械装配工艺基础一、引言机械装配是指通过将各个零部件组合起来,形成一台完整的机械设备的过程。
机械装配工艺是指在机械装配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机械装配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掌握机械装配工艺基础是每个机械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机械装配工艺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装配的定义、分类和工艺流程等。
二、机械装配的定义机械装配是指将单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组合成完整的机械设备的过程。
机械装配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零部件的准备:将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清单准备好,确保各个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2.零部件的清洁和润滑: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进行清洁和润滑处理,确保零部件表面没有杂质和污垢,以及零部件之间的运动能够顺畅进行。
3.组装工序:按照机械设备的装配顺序将零部件逐步组装起来,通常包括定位、对位、装配、拧紧等工序。
4.装配的检验和调整:对已经装配好的机械设备进行检验,确保各个功能的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5.最终检验和试运行:对已经装配好并进行调整的机械设备进行最终的检验和试运行,确保机械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三、机械装配的分类机械装配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按照装配对象的复杂程度分类:–小型装配:装配的对象为小型机械设备,如手动工具、小型仪器等。
–中型装配:装配的对象为中型机械设备,如农用机械、家用电器等。
–大型装配:装配的对象为大型机械设备,如工业机械、船舶等。
2.按照装配方式的不同分类:–手工装配: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装配,适用于小型机械设备的装配。
–自动装配: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适用于中型和大型机械设备的装配。
–半自动装配:人工操作和自动化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装配。
3.按照装配工艺的不同分类:–工序装配:将整个装配工艺划分为多个工序进行装配,每个工序负责零部件的一部分装配工作。
(完整word版)飞机装配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word版)飞机装配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4420ede43323968001c92a1.png)
飞机装配工艺课程设计9911839隔框的装配型架设计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部专业: 飞行器制造工程班级: 1434030302学号:143403030226姓名:高越指导教师:王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月摘要飞机装配型架主要由:骨架、定位件、夹紧件和辅助设备组成。
其主要功用是保证产品准确度和互换性,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装配工作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型架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型架设计基准选择;装配对象在型架中的放置状态;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确定主要定位件的形式及其布置,尺寸公差的选择;工件的出架方式;型架的安装方法;型架结构形式的确定;骨架刚度验算;骨架支撑与地基估算;考虑温度对型架准确度的影响.本文针对9911839隔框的相关结构特点,进行工艺分析,结合装配使用要求对该隔框进行了装配型架的设计,主要包括对两种形式加强筋的定位与夹紧,对缘条与腹板的定位与夹紧等,并对所设计型架的工艺特性进行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CATIA、型架、定位件、夹紧件、骨架目录第1章引言 (1)第2章装配件工艺分析 (3)2.1 工艺分离面的选择 (3)2.2 9911839隔框结构分析 (5)第3章装配型架及其零件设计 (7)3.1 装配型架的功用及技术要求 (7)3。
2 产品的放置状态 (8)3.3 产品的出架方式 (9)3.4 骨架的设计 (9)3.5 定位件与夹紧件的设计 (10)3。
6 温度对型架准确度的影响 (14)第4章型架的安装 (17)4.1 安装方法的选择 (17)4.2 标准样件安装方法优缺点 (17)4。
3 型架的安装过程 (18)4.4 型架总装图 (18)第5章创建二维工程图 (21)总结 (22)参考文献 (23)第1章引言飞机装配过程就是将大量的飞机零件按图纸、技术条件进行组合连接的过程,一般是由零件先装配成比较简单的组合件和板件,再逐步装配成比较复杂的段件和部件,最后将各部件对接成整架飞机。
汽车装配知识课程设计
![汽车装配知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02f0b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1.png)
汽车装配知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汽车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
2.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汽车装配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和技术要求。
3. 学生能够掌握汽车装配安全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汽车装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合理分工、协同完成汽车装配任务。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查阅汽车装配相关资料,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装配工作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汽车科技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强化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汽车装配的基本知识,还能够提升实际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将教学要求细化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基本结构- 引擎工作原理及构造- 传动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类型及作用- 电子控制系统功能及原理2. 汽车装配工艺- 装配流程及工艺要求- 关键部件装配方法- 装配质量控制措施- 安全规范及操作要点3. 汽车装配实践- 小组合作完成汽车模型装配- 分析并解决装配过程中的问题- 装配任务评价与反馈- 信息技术工具在汽车装配中的应用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汽车装配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涵盖汽车基本结构、装配工艺和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汽车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汽车各部件的构造和功能。
课程设计装配工艺
![课程设计装配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578d47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d.png)
课程设计装配工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应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描述装配工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分析装配工艺的流程、方法和技巧;3.应用装配工艺解决实际问题;4.了解装配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装配工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装配工艺的流程、方法和技巧;3.装配工艺的应用实例;4.装配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装配工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装配工艺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3.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装配工艺的流程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4.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装配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本课程学习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评估其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考试: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4.实验报告: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报告进行评估,了解其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估标准将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焊接工装设计课程设计
![焊接工装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b6e8b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d.png)
焊接工装设计课程设计1. 引言焊接工装是焊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
它们可以帮助焊接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强度,并保证产品质量。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焊接工装设计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焊接工装的类型和使用范围,学习焊接工装的设计原则,以及掌握焊接工装的设计步骤。
2. 焊接工装的类型和使用范围焊接工装根据其使用范围可以分为手持式焊接工装和机器焊接工装。
手持式焊接工装通常用于小型焊接项目,机器焊接工装通常用于大型焊接项目。
手持式焊接工装包括焊接电极、焊接钳、焊接剪刀等。
这些工装通常用于对小型零部件进行焊接,或者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焊接。
机器焊接工装包括点焊机、气焊机、电弧焊机等。
这些工装通常用于对大型零部件进行焊接,或者需要高度自动化的焊接项目。
例如,汽车制造中大型车架的焊接通常使用机器焊接工装。
3. 焊接工装的设计原则焊接工装的设计应该基于以下原则:1.安全性。
焊接工装应该能够保证工人的安全,在焊接过程中防止任何意外发生。
2.稳定性。
焊接工装应该设计成稳定的结构,以确保焊接项目的稳定性和质量。
3.易用性。
焊接工装应该设计得易于使用,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4.经济性。
焊接工装应该设计成经济的结构,以降低生产成本。
4. 焊接工装的设计步骤焊接工装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焊接工装的需求分析在设计焊接工装之前,需要对所需的工装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焊接项目的性质和规模。
2.焊接工序和步骤。
3.焊接工程所需的焊接工具和设备。
4.焊接项目的质量要求。
4.2 焊接工装的设计方案在需求分析完成后,可以开始设计焊接工装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工装结构的设计,包括焊接工装的材料、结构形式等。
2.工装设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形式、功能、工艺可行性等。
3.工装方案的评估和比较,包括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安全可行性等。
4.3 焊接工装的制造和测试在设计方案确定后,可以开始制造和测试焊接工装。
飞机结构装配课程设计
![飞机结构装配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3354b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7.png)
飞机结构装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飞机结构装配的基本概念,包括装配工艺、连接方式和材料选择;2. 学生能够了解飞机结构装配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如民航行业标准、工艺规程等;3. 学生能够认识飞机结构装配过程中的关键部件,如机身、机翼、尾翼等,并了解其装配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结构装配的工艺流程,提出合理的装配方案;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飞机结构模型的装配,掌握装配技巧;3. 学生能够运用质量控制方法,对飞机结构装配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装配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飞机结构装配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航空领域的欲望;2.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他们认识到飞机结构装配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装配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航空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飞机结构装配基本知识:- 装配工艺简介:包括装配工艺的分类、特点和适用范围;- 连接方式:讲解铆接、焊接、螺栓连接等常见连接方式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材料选择:介绍飞机结构常用材料及其性能特点。
2. 飞机结构装配工艺流程:- 装配前准备:工具、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工艺规程的学习;- 装配过程:机身、机翼、尾翼等关键部件的装配方法及注意事项;- 质量控制:探讨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如检验、调试等。
3. 飞机结构装配实例分析:- 分析典型飞机结构的装配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结合实例,讲解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123aa0be53a580216fcfecc.png)
课程设计的步骤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在设计工艺规程之前,首先需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了解零件在产品中的地位和作用;●审查图纸上的尺寸、视图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正确、统一;●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分析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工艺性。
零件图应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制,除特殊情况经指导教师同意外,均按1:1比例绘制。
2.选择毛坯种类并确定制造方法合理选择毛坯的类型,使零件制造工艺简单、生产率高、质量稳定、成本降低。
为能合理选择毛坯,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种毛坯的特点、适用范围及选用原则等。
常用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冲压件等。
确定毛坯的主要依据是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生产类型以及零件本身的结构,还要考虑企业的实际生产条件。
这里假设零件的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3.拟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完成工艺路线卡在对零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订零件的工艺路线,划分粗、精加工阶段,这是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核心。
其主要内容包括: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和其它工序等。
对于比较复杂的零件,可以先考虑几条加工路线,进行分析与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加工方案。
利用CAPP软件平台将该工艺方案对应的工艺路线填入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卡。
4.进行工序设计,填写工序卡片利用CAPP软件平台完成工序卡片的填写,在工序卡片的填写过程中需要完成下述几项工作:●确定加工设备(机床类型)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
机床设备的选用应当既要保证加工质量又要经济合理;●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除终加工工序外,其他各工序根据所采用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查工艺手册确定工序尺寸公差(终加工工序的公差按设计要求确定),一个表面的总加工余量为该表面各工序加工余量之和;●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电气装配课程设计
![电气装配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97e47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c.png)
电气装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装配基础知识,如电路组成、常用电气元件的功能及符号。
2. 使学生了解电气装配的基本工艺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
3. 帮助学生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排查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独立阅读并理解电气原理图、装配图,具备一定的电气图纸识别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正确使用工具进行电气元件的安装、接线及调试。
3. 培养学生具备电气设备故障排查和维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专业,增强职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养成合作共赢的观念。
3. 引导学生关注电气行业的发展趋势,激发创新精神,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电气装配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等职业学校电气类专业二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但对实际操作尚不够熟练。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气基础知识回顾: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符号、常用电气元件的作用及分类。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气基础知识2. 电气装配工艺要求:电气元件安装、布线工艺、接线端子处理、电气设备接地要求。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气装配工艺3. 电气设备工作原理:电动机控制原理、照明电路原理、常用保护装置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气设备工作原理4.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设备的安装方法、接线工艺、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5. 电气设备故障排查与维修:故障排查方法、维修工具的使用、常见故障处理。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设计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325d2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9.png)
电子整机装配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电子整机装配工艺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电子技术人才,需要建立针对电子整机装配工艺与技能的训练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熟悉电子整机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掌握电子产品的组装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提高电子整机件的质量和效率•培养电子整机装配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子整机基本知识•电子整机的概念和组成结构•芯片、元器件和包装形式的介绍•电路原理图和布局图的解读2. 电子整机装配流程•制定装配方案和流程•组装和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产品质量控制和测试要求3. 技能和实践训练•电子整机件的手工组装•开发板的调试和测试•制作配套文档4. 课程实验本课程的实验项目包括:•电子整机件的手工组装和调试•开发板的验证和测试•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展示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通过讲解电子整机基本知识和装配流程,帮助学生理解整机装配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领。
•实践操作:通过手工组装电子整机件和调试开发板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讨论和交流:通过班级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经验和探讨方案,增进团队合作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实验和报告:通过实验操作和撰写报告,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提升实验能力和科研素质。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和实践表现等,给予适当的评分。
•期中考试:通过笔试形式考查学生对电子整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通过实践操作和设计报告形式考查学生在电子整机装配工艺和技能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六、教学资源为了保证课程教学效果,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电子整机装配的基本工具和器材•开发板、元器件和电路设计软件•实验室硬件和软件设备七、总结以上是本课程的设计方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使学生在电子整机装配工艺和技能方面获得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水平。
(最新版)工艺装备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毕业论文
![(最新版)工艺装备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bc643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7.png)
(最新版)⼯艺装备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毕业论⽂⽣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的⾃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尔河南农业⼤学设计题⽬ __⼯艺装备课程设计班级_______XXXX ________设计⼩组_______XXXX _ _指导⽼师_____XXXX ____ _完成⽇期 2010_年 5_⽉__20_⽇《⼯艺装备设计》课程设计评阅书机械制造与⾃动化专业__073__班,第__3__⼩组的课程设计《旋转套钻床夹具》、《液压缸体车床夹具》、《液压缸体铣或镗床夹具》已完成,组成⽂件如下:1.说明书共 32 份2.⼯艺⽂件共_ _份3.图纸共 9 张其中_ A3_号图纸 6 张A4 号图纸 3 张_ _号图纸张4.成绩评定旋转套钻床夹具液压缸体车床夹具液压缸体铣或镗床夹具指导⽼师签定___________《⼯艺装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课题名称:⼆、指导⽼师:三、设计要求⼩组合作完成零件的⼯艺分析、夹具结构设计与相关计算;完成夹具总装配图、设计说明书各⼀份(每个⼩组完成钻、车、铣或镗夹具各⼀套,装订成⼀册)。
四、设计依据1、零件图2、设备参数3、⽣产钢领五、参考资料1、肖继德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机械⼯业出版社2、浦林祥主编《⾦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册》机械⼯业出版社3、孟宪林主编《机床夹具图册》机械⼯业出版社六、设计内容及⼯作量(⼀)设计内容1、分析产品零件的⼯艺性,画出产品零件图、⼯序图。
2、分析产品零件的装夹,确定定位与夹紧等⼯艺⽅案3、计算定位误差4、⼯件在夹具上加⼯的精度分析5、设计整套夹具的结构⽅案,绘制夹具装配图及夹具零件图,(装配图应电脑绘图)6、⾮标零件图的绘制7、撰写课程设计的说明书。
(应阐述整个设计内容,有关⽂字说明的计算,图⽂并茂,⽂字通畅)(⼆)⼯作量1、夹具装配图⼀份2、夹具零件图⼀套3、课程设计说明书⼀份(三)设计进度1、熟悉图纸查阅资料 0.5天2、确定⼯艺⽅案及有关计算 1天3、绘制夹具装配图、零件图 2.5天4、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天七、说明书的格式和装订要求(⼀)课程设计封⾯(全⽂统⼀格式)(⼆)课程设计评定书(全⽂统⼀格式)(三)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下发)(四)课程设计⽬录(五)课程设计正⽂(六)课程设计总结(七)参考资料(⼋)设计图纸⽬录前⾔ (1)第1章机床夹具概述 (2)第2章⼯件的定位及定位元件 (4)2.1 ⼯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4)2.2 定位误差分析 (5)第3章⼯件的夹紧和夹紧装置 (6)3.1 夹紧装置的组成 (6)3.2 夹紧⼒的确定 (6)第4章夹具体及分度装置 (8)4.1 夹具体 (8)4.2 分度装置 (8)第5章阀体零件⼯艺分析 (10)5.1 零件的功⽤、材料和性能 (10)5.2 形体分析 (10)5.3 技术要求分析 (11)5.4 零件的加⼯⼯艺性分析 (12)5.5 安排加⼯⼯艺路线 (12)第6章阀体零件的车床夹具设计 (14)6.1 车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14)6.2车床夹具的设计要点 (14)6.3阀体零件的车床专⽤夹具的加⼯误差分析 (16) 6.4阀体零件的车床夹具的加⼯误差分析 (17)第7章阀体零件的钻床夹具设计 (18)7.1钻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18)7.2钻模的设计要点 (19)7.3阀体零件的钻床专⽤夹具的总体设计 (19)参考⽂献 (22)结束语 (23)前⾔这次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与⾃动化的⼀个⼗分重要的学习环节,是对⼊学以来所学的机械⽅⾯的知识进⾏了⼀次全⾯的检查、巩固和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工艺课程设计某机第18框装配工艺课程设计院系航空航天工程学部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班号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12月本次课程设计为装配工艺课程设计,对飞机组合件进行工艺装配,设计装配型架,确定工艺方案,编写工艺规程。
本说明书对飞机装配型架的设计过程及工艺规程的编写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易懂。
使读者阅读后对飞机装配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飞机装配过程中的连接方法、定位方法,对飞机型架的结构更加熟悉。
关键字:装配、型架、定位、工艺第1章引言 (1)第2章装配件工艺分析 (3)第3章装配型架设计 (6)3.1 装配型架的功用及技术要求 (6)3.1.1 装配型架构造 (6)3.1.2 型架的功用及特点 (6)3.1.3对装配型架的一般要求 (6)3.2 产品的安放位置 (7)3.3 产品下架方式 (7)3.4 骨架的设计 (7)3.5 卡板的设计 (8)3.6 定位件与夹紧件的选择 (8)3.6.1 下框板的定位与压紧 (9)3.6.2 型材及角片的定位与夹紧 (10)3.6.3 几型材的定位与夹紧 (11)3.7 温度对型架准确度的影响 (13)3.7.1 不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形成的尺寸误差 (13)3.7.2 热膨胀协调误差的影响 (13)3.7.3减少热膨胀协调误差的方法 (14)第4章型架的安装 (15)4.1 安装方法的选择 (15)4.2 标准样件安装方法优点 (15)4.3 标准样件安装方法缺点 (15)4.4 型架的安装过程 (15)4.4.1 型架骨架的装配 (15)4.4.2 标准样件在型架中的定位 (16)4.4.3 型架卡板的安装 (16)4.4.4 接头定位件的安装 (16)第5章装配工艺规程 (17)第6章协调路线 (18)总结 (19)参考文献 (20)第1章引言飞机装配过程就是将大量的飞机零件按图纸、技术条件进行组合连接的过程,一般是由零件先装配成比较简单的组合件和板件,再逐步装配成比较复杂的锻件和部件,最后将各部件对接成整架飞机。
飞机机体是结构复杂、要求严格的产品。
为保证装配工作顺利进行,工作时必须依据装配工艺规程进行。
新机装配工艺过程是根据飞机结构、技术条件和生产规模制定的。
首先按部件编制装配方案,各部件装配方案包括部件的工艺分离面图表、部件装配图表、装配指令性工艺规程、工艺装备协调图表和工艺装备品种表。
部件装配指令性工艺规程包括部件装配各阶段的内容,装配基准、定位方法、装配用的主要工艺装备、设备和检验方法,以及主要零、组件等供应状态和装配各阶段的交付状态等。
在装配图表上加上时间坐标,可表明装配各阶段所需时间以及部件装配的总周期。
在部件装配指令性工艺规程基础上,制定装配各阶段的工作工艺规程。
工作工艺规程是进行装配工作的依据。
飞机装配过程中采用了许多适合飞机结构和生产特点的工艺装备——型架。
由于飞机结构复杂,大量采用尺寸大而刚度小的薄板、型材零件,飞机外形要求高,在装配各阶段,包括组合件装配、板件装配、段件装配和部件装配,都必须采用尺寸大的、结构复杂的装配型架,以保证装配的准确度。
因此,型架的准确度对保证飞机装配的准确度起决定性作用。
为保证飞机装配的准确度,必然对型架制造的准确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每个部件在各个装配阶段,都采用各不相同的型架,在型架安装过程中还要这些型架之间的协调准确度。
在飞机产量比较大的情况下,某些型架可能需要复制几台,必须保证这几台型架的一致性。
还要保证装配型架和零件加工工艺装备的协调准确度。
飞机总装配大致包括以下工作:飞机机身各部件的对接,进行水平测量;安装调整发动机、燃油和滑油系统、安装调整发动机操纵系统;液压和冷气系统的设备、附件和导管的安装;起落架及其收放机构、信号系统的安装、调整和实验;飞机操纵系统的安装与调整;电气、无线电、仪表设备与电缆的安装、敷设和实验;高空救生设备的安装和实验;特种设备的安装和实验。
在成批生产中,飞机采用流水生产的组织形式。
基准部件沿流水线移动,其他部件则在总装的不同阶段进入装配,各系统、设备和附件等也在不同阶段安装到飞机上去,最后总装出整架飞机。
第2章装配件工艺分析某机第18框装配件三维实体模型如图2.1所示。
工程图如图2.2所示。
图2.1 某机第18框图2.2 工程图由图2.1可知,某机第18框为组合件,主要由两个下框板和两个连接框板组成,各个框板上又安装了若干型材、角片以及几型材,主要采用铆钉连接。
在装配时只要保证各零件之间相对位置即可。
下框板如图2.3所示。
图2.3 下框板型材如图2.4所示。
图2.4 型材角片如图2.5所示。
图2.5 角片几型材如图2.6所示。
图2.6 几型材第3章装配型架设计3.1 装配型架的功用及技术要求3.1.1 装配型架构造装配型架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骨架:它是机床的基体。
用以固定和支持定位件、夹紧件等其他元件,保持各元件的空间位置准确度及其稳定性。
骨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2)定位件:它是型架的主要工作元件,用于保证工件在装配过程中具有准确的位置。
定位件应准确可靠、相互协调和使用方便。
(3)夹紧件:它是使工件牢靠地固定在定位件上的加力元件,夹紧件应装夹迅速可靠、使用方便,不致损伤工件表面。
(4)辅助设备:包括工作踏板、托架、起重吊挂、地面运输车、照明、压缩空气管路等。
辅助设备也是使工作方便、安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等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1.2 型架的功用及特点(1)保证产品的准确度及互换性。
即保证进入装配的零件、组合件、板件或段件在装配时定位准确,保证其正确的形状和一定的工艺刚度,以便进行连接,在装配过程中限制其连接变形,使连接装配后的产品符合图纸及技术条件的要求。
(2)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装配工作生产率,降低成本。
由于飞机形状复杂,刚度又小,在飞机装配中采用型架,就更能发挥夹具定位夹紧迅速可靠的效果。
通过装配型架将工件放在适当位置,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3.1.3对装配型架的一般要求(1)装配型架定位件必须有较高的位置准确度:要正确选择定位件的结构及配合精度;要选择适当的安装方法,因为型架的准确度是靠安装来实现的;必须合理选择型架骨架及其他元件的几何尺寸既要有足够的刚度,又不笨重;注意解决型架准确度的稳定性问题。
(2)提高装配工作的效率:工件在装配型架上的位置应使工人在最有利的姿态下进行操作,当使用手提风动工具时,最有利的姿态是站着,在高度为1.1至1.4米范围内进行钻孔、铆接等其他操作;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型架结构尽可能开敞,以便接近工件、安放工件和零件下架。
(3)型架构造要简单,元件应标注化:型架构造的简化和元件的标准化,对于减少型架制造及安装的工作量,缩短生产准备期和降低成本有着根本性作用。
(4)型架构造要便于定期检查:如型架骨架上应装有标准样件和量规定位用的标高座或光学仪器用的光学战等。
3.2 产品的安放位置产品的安放位置要使工人在最有利的姿势下进行工作,同时要便于参与装配的零件的操作,以及装配好的产品从型架中取出。
产品在型架中的位置状态分为卧放、侧放、竖放、平放、转动、移动等。
根据产品尺寸形状,属于中小型夹具,为保证其有良好的装配工作条件,利于工人铆接工作,故选用转动。
3.3 产品下架方式考虑产品下架方式时主要考虑:厂房吊车的提升高度;工艺布置;型架结构布局的合理性。
为使产品便于从型架中取出和在出架过程中不致损害产品,型架结构应开敞,型架元件同产品之间应有足够的空间。
产品下架方式有上方出架、侧向出架、纵向出架等。
考虑零件尺寸形状及工件的定位夹紧等,选择纵向出架。
3.4 骨架的设计根据《飞机装配工艺学》可知,骨架分为框架式、组合式、分散式、整体底座式等,由于某机第18框为隔框类零件,形状较为简单,故选用框架式型架。
框架式型架采用型号16#b的槽钢焊接而成。
明细规格为高h=160mm,腿长b=65mm,腰厚d=8.5mm。
型架的梁的截面形式如图3.1所示。
图3.1 梁的截面形式根据零件尺寸形状设计骨架尺寸,采用转动式型架,骨架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上,骨架形式如图3.2所示。
图3.2 骨架3.5 卡板的设计根据卡板的布置形式,内外卡板用于工件的定位,内卡板外缘、外卡板内缘要与工件的外形相合。
外卡板与骨架采用螺栓及销钉连接,形式如图3.3所示。
内卡板与骨架采用插销及滑动蝶形螺母连接,可沿导槽滑动一定距离,方便工件下架。
卡板厚度20mm。
图3.3 外卡板与骨架连接3.6 定位件与夹紧件的选择3.6.1 下框板的定位与压紧在某机第18框中,两个下框板与两个连接框板为主要零件,应首先考虑其夹紧定位。
采用内外卡板对其进行定位。
根据框板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夹紧件进行夹紧。
选用夹紧件过程中尽量选择标准件。
对右半部分框板及连接框板在纵向采用定位支撑件(HB584-89)进行支撑,配合螺旋式带块压紧件(HB592-89)进行压紧,如图3.4所示。
图3.4 定位支撑件与螺旋式带块压紧器在下框板没有弯边的部分采用折动螺旋式压紧器(HB583-89)进行压紧,在纵向同样采用定位支撑件(HB584-89)进行支撑。
形式如图3.5所示。
图3.5 折动螺旋式压紧器对左半部分框板,主要采用折动螺旋压紧器(HB4188-89)与定位板进行压紧,定位板采用蝶形滑动螺母与卡板连接。
形式如图3.6所示。
图3.6 折动压紧器与定位板3.6.2 型材及角片的定位与夹紧对于板件正面的型材及角片,根据《航空工艺装备手册—飞机装配夹具设计》表3-10中角型材定位的定位形式进行定位,设计型材定位件如图3.7所示。
型材定位件通过单面固定叉形支座(HB623-89)与卡板进行连接。
采用滚花平头螺钉(GB835-88)进行压紧,如图3.8所示。
图3.7 板件正面型材定位图3.8 滚花平头螺钉对于板件背面的型材,也同样采用《航空工艺装备手册—飞机装配夹具设计》表3-10中角型材定位的定位形式进行定位,定位件设计如图3.9所示。
同样采用滚花平头螺钉进行压紧。
图3.9 板件背面型材定位3.6.3 几型材的定位与夹紧对于几型材,根据《航空工艺装备手册—飞机装配夹具设计》表3-10中几型材定位的定位形式进行定位。
设计定位件如图3.10所示。
因几型材及定位件尺寸形状,没有合适的支座标准件用来安装定位件,故设计支座如图3.11所示。
图3.10 几型材定位件图3.11 支座在型架骨架卡板及定位件夹紧件选择设计完成后,最终型架的形式如图3.12所示。
图3.12 装配型架3.7 温度对型架准确度的影响3.7.1 不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形成的尺寸误差飞机机体结构中大多数零件是铝合金制成的,而飞机装配型架则主要由钢及铸铁制成的,二者的膨胀系数由相当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