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的控制

合集下载

《体温的控制作业设计方案》

《体温的控制作业设计方案》

《体温的控制》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让学生了解体温的控制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设计内容:1. 理论知识进修:学生需通过教室教学和相关资料进修体温的控制原理,包括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的机制、体温的正常范围等。

2. 实验设计:学生将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体温的控制原理。

实验内容包括利用温度计测量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观察体温的变化等。

3. 数据分析:学生将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探讨体温的控制方法和影响因素。

三、作业要求:1. 完成理论知识进修,并撰写一份关于体温的控制原理和方法的报告。

2. 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

3.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撰写一份实验报告。

4. 提交作业报告,并参与教室讨论和展示。

四、评判标准:1. 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对体温的控制原理和方法有清晰的理解。

2. 实验设计和实施能力: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成功进行实验。

3. 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能力:准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4. 作业报告撰写能力: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五、作业时间安排:1. 第一周:进修体温的控制原理和方法。

2. 第二周: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3. 第三周: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4. 第四周:提交作业报告并进行教室展示。

六、参考资料:1. 《生理学》教材相关章节。

2. 《生物学实验指导书》。

3. 网络相关资料和视频。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在理论进修和实践操作中全面了解体温的控制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教室展示和讨论,拓展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进修效果和进修兴趣。

希望本次作业设计能够为学生打下结壮的生理学基础,为未来的进修和钻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温的控制(讲义)

体温的控制(讲义)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体温的调节【知识点分析】1.人体温恒定:体温不随外界变化而变化,保持相对恒定,人体的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等的调节来实现的。

2.恒温动物:哺乳动物,鸟类都具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能力。

这类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

3.通常,可在人的直肠,口腔及腋窝处测量人的体温。

不同部位测得的温度值有所不同。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 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 产热情况: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3. 散热:将热量散发出去的过程,分为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

(1)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

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加。

(2)蒸发散热: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4.中暑: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

中暑的表现是:体温升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在炎热的季节,应注意做好防暑工作。

三.体温受脑控制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在气温35℃的环境中,下列情况更容易使人中暑的是()A.无风干燥的沙漠B.充满水蒸气的车间C.有风湿润的麦田D.高层建筑物的顶部【解析】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从高湿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

3.5体温的控制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3.5体温的控制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表是在一个身体健康的初中二年级学生身上测得的三个温度值(在同一时刻测得的),从测量的部位来说,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观察同一人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图像能得出什么结论?生:人的体温不是固定值,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变化的教师总结: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这三个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都可以代表被测人的体温。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人体存在体温说明什么?生:人体会发热 夏天人靠得近一些会觉得热说明什么?生:人体会散发热量 思考讨论:人类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生:是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测量部位 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36.0——37.4 °C 36.7——37.7 °C36.9——37.9 °C 正常范围1.产热过程展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下的产热量百分比人体在安静和运动状态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或组织分别是什么?生:安静时主要产热的是内脏;运动时主要是肌肉活动:请你用柱状图来表示人体运动时各器官或组织的产热情况生:画出柱状图并展示,相互评价活动:请你用扇形图来表示人体运动时各器官或组织的产热情况生:画出扇形图并展示,相互评价2.散热过程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有哪些方式散热呢?展示皮肤散热图片生: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直接散热原理是什么? 产热量%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脑 内脏 肌肉和皮肤 其他 16 56 18 10 18 90 1生:热传递思考与讨论:常温情况下和高温情况下分别以哪种散热方式为主?生:思考讨论在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蒸发散热所占比例不大;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第5节 体温的控制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5节 体温的控制PPT课件(初中科学)

6.如果长期在密封、高温的环境中劳动,容易出现中暑现象。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 )
A.高温使汗液分泌量增多,容易中暑 B.高温环境下不利于人排汗,散热困难 C.高温环境使人产热多而散热困难 D.人体不能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
7.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出现颤抖现象,它的生理意义 是( C )
9.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 ,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D )
A.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B.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 C.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D.运动时人体的血量总体上处于上升
10.小明前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 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对此,下 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 A 图,此时体温高于 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血管处于 扩张 状态。流经皮肤的血液量 增加 ,皮 肤温度 升高 ,散发的热量将增加。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即当环境温度到达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 排汗 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 C 。
13.下表所示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劳动或运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 比,请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内脏 。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恒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 体温调节中枢 控制。
颤抖 ,能使热量成倍增加。此外,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影响 产热。
2.人体散热的器官主要是皮肤,散热的方式有 直接 散热和 蒸发 散热。直接

体温的控制(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体温的控制(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脑 骨骼肌 内脏 其他
人体在运动时各个器 官的产热情况
新课讲授
( 1 ) 在 安 静 时 , 产 生 的 热 量 主 要 来 自 内脏 。 ( 2 ) 在 运动 时 , 产 生 的 热 量 主 要 来 自骨骼肌 。 ( 3 ) 寒 冷 时 , 骨骼肌 颤 抖 , 能 使 热 量 成倍 增 加 。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既然一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是动态平衡的,那么 在某一个时刻可以用体温计测量哪些部位得到准确体温呢?
通常说的体温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临床上常用口腔 温度、腋窝温度、直肠温度来表示。
同一个人在同一环境里,三个部位温度一样吗?
人的体温
测量部位
口腔
腋窝
直肠
正常范围(℃) 36.7-37.7 36.0-37.4 36.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7.9
202X年秋浙教版科学课件 八年级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学习目标
1. 了解体和蔼体温恒定的意义。 2. 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和过程。 3. 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返回
新课导入
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56.8 ℃,低至零下89.2 ℃。而目前人类的足 迹几乎遍布全球,那么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来控制自己的体 温的呢?
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产热 安静时:以内脏产热为主 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 散热 皮肤直接散热(常温或低温时) 汗液蒸发散热 (高温或运动时)
三、体温受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
当堂小练
D
1、人体维持正常体温的意义主要在于( D )
A.保持人体的能量 B.保持人体的精力旺盛 C.适于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 D.保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体温的控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人体体温的生成和调节机制。

学生能够掌握体温调节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护自己和他人健康、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乐于合作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体温的生成机制:代谢、运动、食物消化等产生的热量。

2.体温的调节机制:中枢调节、末梢调节。

3.体温调节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增减衣物、调节室温、科学饮食、适度运动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5分钟)1.显示一张人体温度调节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引出“体温调节”这个概念,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人体需要调节体温?Step 2 学习体温的生成机制(20分钟)1.分小组讨论并展示结果,回答问题:人体体温是如何产生的?2.教师梳理学生回答的关键点,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Step 3 学习体温的调节机制(30分钟)1.分小组进行观察实验:用温度计测量体温,并记录测得的数据。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体温的调节机制并进行展示。

Step 4 学习体温调节的方法和措施(30分钟)1.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体温情况下的体温调节方法。

例如:在寒冷环境下如何增加体温,在炎热环境下如何降低体温等。

2.学生展示扮演情景和给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给予点评和指导。

Step 5 拓展练习(20分钟)1.出示一些常见的体温调节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给出解决办法。

2.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练习,然后交流并讨论各自的解决方案。

Step 6 归纳总结(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主动提问和教师解答。

四、教学反思:1.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形式,学生互相合作、分享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第5节体温的控制》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5节体温的控制》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上册

《体温的控制》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体温的控制”,属于初中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人体体温的生理机制、体温调节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体温异常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理解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学会分析体温调节的过程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观念。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体温生理机制的理解程度。

2. 过程参与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及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3. 作品呈现评价: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如何保持健康体温”的小论文,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关于体温的话题,引出本课学习主题。

2. 新课讲解:通过PPT、实验视频等方式,讲解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体温变化,并记录数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体温调节的过程和方法。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讨论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拓展延伸:介绍体温异常的危害与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观念。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体温生理机制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持健康体温”的小论文,要求结合生活实际,有逻辑性、条理性。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课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反馈如何等。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情况等,并总结本课学习的收获与不足。

七、教学资源与支持1. 教学资源:本课需准备PPT课件、实验器材、视频资料等。

《体温的控制》PPT

《体温的控制》PPT

例题精析
【例题3】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体
C.高温环境引起人体皮肤血管反射性扩张
D.寒冷环境中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解析】A.体温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为恒温动物。 “恒温动物”不是体温恒定不 变,而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的范围内,故A错。 B.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故B错。 C.在高温环境下作业,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增强散热的作用。①在高温环境中,体表血 管反射性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通过辐射和对流使皮肤的散热增加。 ②汗腺增加汗液分泌功能,通过汗液蒸发使人体散热增加。故C对。 D.人体保持着恒定的体温,是由于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寒冷时,机体的产 热量等于散热量,从而体温保持恒定。故D错。故选C。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
学习目标
体温控制
1.热量来源:有机物的氧化放热。 2.热量平衡: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 (1)产热途径: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 (2)散热途径:汗液的蒸发、呼气、排尿和排便、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等。
体 温 控 制
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的耗氧量
一定温度范围内,恒温动物(如图动物甲)要维持温度恒定,寒冷环境中由于 散热多,恒温动物通过增大呼吸作用来释放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恒定,高 温则相反。变温动物(如图动物乙)体温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低温下耗氧 量低,动物可冬眠;高温下含氧量高。 即: 恒温动物,外界温度变化与耗氧量变化相反; 变温动物,外界温度变化与耗氧量变化相同。
【解析】动物的呼吸是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用公式表 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的能量有两个应用:维持动物体的各项生理 活动;维持体温。小白鼠是恒温动物,把它从25度的室温移至5度的环境中,体温是不变的, 为了维持体温,呼吸作用要加强以释放更多的热量,因此耗氧量会增加。故选B。

体温的控制(PPT课件(初中科学)30张)

体温的控制(PPT课件(初中科学)30张)
§3.5 体温的控制
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




两V
S 栖







思考:
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
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的基本条件;有利于动物在较恶劣的环 境中生存,扩大了活动的范围。
人的体温是一个固定值吗?
测量体温的部位: 腋窝 、 口腔 、 直肠 。
下表是一个身体健康学生同一时刻测的体温。 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成员 上午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2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2 ℃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7.0℃ 37.1℃ 37.3℃ 37.1℃ 36.9 ℃ 自己 37.1 ℃ 37.3 ℃ 37.4 ℃ 37.5℃ 37.3 ℃ 37.1 ℃
3. 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 于男子。
体温还会随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的 不同而不同,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动。
570C -890C
鸟类、哺乳类、尤其 是人类,在不同的环 境温度下都具有保持
体温 相对稳定 的
能力。
人类为什么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呢?

散 热
体 产 热
散 热
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下的产热量百分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16
1
内脏
56
8
骨骼肌
18
90
其他101安来自活静动


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
• 当外界温度低于体表温度,主要的散热方式 是通过皮肤 直接散热 ;

《体温的控制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体温的控制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体温的控制》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体温的控制》。

体温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体温的控制对于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进修体温的调节机制,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合理控制体温。

二、知识点讲解1. 体温的调节机制人体的体温是由大脑中的下丘脑调节的。

当体温过高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扩张毛细血管等方式来散热;当体温过低时,身体会通过收缩毛细血管、颤抖等方式来保持体温。

这种自动调节的过程就是体温的调节机制。

2. 合理控制体温的方法在夏天,我们可以通过多喝水、穿着透气衣物、避免暴晒等方式来降低体温;在冬天,我们可以通过穿厚衣服、多喝热水、加强锻炼等方式来保持体温。

此外,当感冒发烧时,可以适当服用退烧药或物理降温法来控制体温。

三、案例分析小明在夏天外出玩耍时,由于平昔暴晒在太阳下,导致体温过高,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这时,他应该怎么做才能降低体温呢?解决方法:小明应该立即找个阴凉处休息,喝一些清凉的水,可以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帮助散热。

同时,可以适当洗个凉水澡或者用风扇吹风来降低体温。

四、练习题1. 体温是由哪个部位来调节的?A. 大脑B. 心脏C. 肺部D. 肝脏2. 在夏天如何降低体温?A. 穿厚衣服B. 喝热水C. 多喝水、穿透气衣物、避免暴晒D. 避免运动3. 当感冒发烧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体温?A. 多喝酒B. 多吃辣椒C. 适当服用退烧药或物理降温法D. 不吃不喝等待自然降温五、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体温的调节机制以及如何合理控制体温。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保持体温的平衡,保持健康。

下节课我们将进修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敬请等候!。

初中科学教案:《体温的控制》教案

初中科学教案:《体温的控制》教案

初中科学精品教案:《体温的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温的概念,知道体温的计量单位。

2. 掌握体温的正常范围,了解体温的变化原因。

3. 理解体温的控制机制,知道人体如何维持恒定的体温。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体温的概念及计量单位2. 体温的正常范围及变化原因3. 体温的控制机制4. 人体如何维持恒定的体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温的概念、体温的正常范围、体温的控制机制。

2. 教学难点:体温的变化原因、人体如何维持恒定的体温。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体温的重要性。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体温的概念和控制机制。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体温变化原因的认识。

4. 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体温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体温的概念及计量单位:讲解体温的概念,介绍体温的计量单位(如摄氏度、华氏度等)。

3. 体温的正常范围及变化原因:讲解体温的正常范围,分析体温变化的原因,如环境温度、运动等。

4. 体温的控制机制:讲解人体如何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维持恒定的体温。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体温变化原因的认识,总结体温的控制机制。

6. 实验活动: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体温的变化,如在冷环境中观察体温的变化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温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体温概念、正常范围和控制机制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体温变化原因的认识。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如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体温的控制(PPT课件(初中科学)26张)

体温的控制(PPT课件(初中科学)26张)

表现
体温升高、头痛、 恶心、呕吐
预防
降低体内温度和降 低体表温度
三、体温受脑控制
体 温 的 调 节
高温环境下 将血液温度提高到37 °C以上
刺激脑干中的热受体 增加汗的分泌,使皮肤的血管舒张
增加散热 血温降低 回到正常的血温
低温环境下
将血液温度降低到37 °C以下

刺激脑干中的热受体


战栗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
体温还会随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 体力活动的不同而不同,在一定的 幅度内变动。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热量来源
有机物的氧化放热
散热
散热


恒定的体温原因


产热量=散热量
动态平衡
平衡
1.产热
产热量(%)
安静
运动

16
1
内脏
56
8
骨骼肌 18
90
其他
10
1
人体在安静和运动时的产热情况
视察数据和扇形图我们可以发现哪些?
父亲 36.8 ℃ 37.0 ℃ 37.1 ℃ 37.3 ℃ 37.1 ℃ 36.9 ℃
自己 37.1 ℃ 37.3 ℃ 37.4℃ 37.5℃ 37.3℃ 37.1 ℃
从这张表中你可以得到些什么结论?
同一个人的体温与他的年龄、性别、测量时间 等有关系,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体温有所不同
归纳 总结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一般不超过1℃。 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 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 4.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5.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体温的控制导学案》

《体温的控制导学案》

《体温的控制》导学案主题:体温的控制一、导入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体温的控制。

你们知道人体为什么会有体温吗?体温是如何被调节的呢?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合理控制体温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吧。

二、进修目标1. 了解人体体温的重要性;2. 掌握人体体温的调节机制;3. 学会在平时生活中合理控制体温。

三、知识点梳理1. 什么是体温?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表示。

正常人体的体温范围在36.5℃-37.2℃之间。

2. 为什么要控制体温?人体的生理功能在不同的体温下能够正常运行,但当体温偏离正常范围时,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3. 人体体温的调节机制(1)中枢体温调节:由脑下丘调节,当体温过高时,脑下丘会发出指令降低体温;当体温过低时,脑下丘会发出指令升高体温。

(2)周围体温调节:通过皮肤的血管调节和出汗等方式,使体温得以调节。

四、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人体体温的重要性和调节机制;2. 观察身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体会体温的变化;3. 讨论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合理控制体温,做到保暖防寒。

五、知识拓展1. 什么是发热?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和其他疾病的一种生理反应,通过提高体温来杀死病原体。

2. 什么是体温过低?体温过低也称为低体温,是指体温低于正常范围。

严重低体温会导致体温调节障碍、休克甚至死亡。

六、实践应用1. 在寒冷天气中,如何合理增加体温?2. 在高温天气中,如何合理降低体温?3. 如果发现身体体温异常,应该如何及时处理?七、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人体体温的重要性以及调节机制,掌握了在平时生活中合理控制体温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注意珍爱自己的体温,保持身体健康。

让我们一起尽力,掌握更多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为未来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0讲《体温的控制》(分层练习)

第20讲《体温的控制》(分层练习)

第20课体温的控制分层练习一、选择题1.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X。

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不合理的是()A.皮肤血管收缩B.适当增添衣裤C.浑身肌肉颤抖D.汗液分泌增加【答案】D【解析】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人体会减少散热: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汗液的分泌会减少。

同时会增加产热:肌肉战栗;增添衣物可以减少人体热量散失。

故D不合理,ABC合理。

故选D。

2.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答案】B【解析】A.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可使散热增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汗腺分泌增加,汗液增多,能散失体内的热量,但不能改变产热多少,故B错误,符合题意;C.骨骼肌收缩减弱,使产热减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减少,代谢率下降,使产热减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湖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较多,空气湿润,因而非常适宜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已发现野生动物200余种。

下列在湖州发现的野生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A.扬子鳄B.安吉小鲵C.苍鹭D.黑斑蛙【答案】C【解析】鸟类和哺乳动物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结构,为恒温动物。

而其余的均为变温动物。

黑斑蛙、安吉小鲵为两栖动物,扬子鳄为爬行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变温动物。

而苍鹭为鸟类,为恒温动物。

4.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

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A.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B.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D.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答案】A【解析】A.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人体的血液总量大约是4000毫升),人体运动时血量不会改变,血液速度会发生变化,A错误。

3.5体温的控制(原卷版+解析)

3.5体温的控制(原卷版+解析)

3.5 体温的控制【知识网络】【知识掌握】体温的控制1、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有保持体温相对恒定,因此这几种动物叫恒温动物。

(1)人的体温保持在37℃左右,不是一个固定值。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绝对不变的。

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一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3)测量体温的部位:直肠(36.9~37.9)、口腔(36.7~37.7)、腋窝(36.0~37.4),其中直肠内的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

答案:体温恒定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动物的死亡。

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1)产热:A.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

B.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C.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2)散热:A.散热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

B.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

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

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降至低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战栗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血温;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升至高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血温。

第5节-体温的控制(课件-14张PPT)

第5节-体温的控制(课件-14张PPT)
(2)B图在 外界气温较低 情况 下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 减少 , 从而使人体散发热量 减少 ,这样可
使人的体温保持正常。
(3)当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 则以 皮肤直接散热 方式散热。
体表温度<环境温度,还能进行热传递吗?
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 汗液蒸发散热为主要 皮肤是散热的主要器官
产热
产热器官
脑 内脏 骨骼肌 其他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16
1
56
8
18
90
10
1
安静时:主要由内脏产热 运动时:主要由骨骼肌产热
体温调节
如何维持体温恒定?
体温调节
动态平衡


体 产




恒温动物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 为机体的_产_热和_散_热这两个生理过程
_保_持_动_态_平_衡的结果。
高温环境下
体温的控制
体温: 36℃-37.3℃
通过检测 体温正常✔
恒温动物:体温恒定(不是固定不变,小范围浮动)
鸟类
哺乳类
第一步:降温
降温的原理:散热
在下面两种环境中人体的皮肤直接散热量有什么不同?
环境温度:-1℃
环境温度:35℃
皮肤散发热量的多少决定于? 皮肤表面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热传递 体表温度>环境温度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C、人为调整
跑步、增减衣物、喝冰饮等....
Hale Waihona Puke 环境因子刺激将血液温度提高 到37 °C以上
将血液温度降低 到37 °C以下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低温环境下
增加汗的分泌 使皮肤的血管舒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体温的控制【知识要点】一.体温:⑴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环境中,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

⑵测量体温的部位:直肠、口腔、腋窝,其中直肠内的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⑶正常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二.产热和散热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和散热的协调,是受神经和激素两方面的调节。

(1)产热: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和骨骼肌。

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

⑵散热: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散热的方式: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

①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大部分的体热通过皮肤直接散热,小部分热量通过汗液蒸发来散热。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量越多,温度差越小,散热量越少。

皮肤温度为皮肤血流量所控制。

A、在低温环境中,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B、在高温环境中,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②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直接散热不能起作用,此时蒸发就成为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2)中暑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临床症状),预防及救护方法: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便会出现中暑现象.三. 体温受脑控制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注意: 1) 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2) 调节体温的中枢在脑干. 脑干(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3) 人类还经常通过一些行为来调节,如增减衣服等.4) 体温调节的大致过程: 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体温的调节:神经调节: 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血管平滑肌,立毛肌,骨骼肌,肾上腺等).激素调节: 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协同作用使产热量增加四、体温的恒定及意义: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并扩大了活动的范围。

.【基础巩固】1.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左右。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的。

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

(一)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和这两个生理过程的结果。

2.产热(1)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寒冷时,,能使热量。

(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3.散热。

(1)散热有和两种方式。

(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又可通过血管中的来控制。

外界温度低时,,血流量减少,减少;温度高时,,血流量增加,。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

4.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而,会出现中暑现象。

(二)、体温受脑控制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3人体的体温在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和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这是人体进行正常的必要条件。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强化练习]1. 在寒冬进行长跑训练时,人体的散热主要是( )A. 汗液蒸发散热B. 皮肤直接散热C. 骨骼肌颤抖散热D. 呼吸散热2. 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产热的重要器官是( )A. 脑B. 内脏C. 肌肉D. 其他3. 当人主要依靠出汗维持体温稳定的时候( )A. 外环境温度一定较高B. 外环境湿度较大,温度较高C. 此刻体内产热一定多于散热D. 体温一定会升高较多4. 在寒冷时与减少人体热量散失无关的是( )A. 皮肤血管B. 甲状腺C. 心脏D. 立毛肌5. 下列动物的活动中,不属于变温动物调节体温行为的是( )A. 天气闷热时,鱼类把头露出水面B. 气温过低时进入地洞冬眠C. 气温过低时晒太阳取暖D. 气温过高时选择阴凉处休息6.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产热和散热过程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B. 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C. 人处在炎热环境中,不能减少产热,只有依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D. 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热量7.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原因是( )A. 神经调节B. 激素调节C. 神经和激素调节D. 自身调节8、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A.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B.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C.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D.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温度也是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9.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A.人体内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B.人体内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C.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10、人体在寒冷环境里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多,皮肤温度升高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少,皮肤温度降低C.肌肉不自主的颤抖D.B、C两项都是【理解掌握】7.人的体温昼夜之间有周期性波动.根据课本中的要求,通过你的自测,你的体温最高时约在____________,最低时约在_____________,说明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8.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_____________( )A.人体内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C.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9.人的体温调节与水暖供热系统的温度调节相似,请比较人在平静状态下与供热系统之间的相似之处:(1)“锅炉”类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暖气片”类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管”类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增大阀门,类似于皮肤内血管______________,散热______________;减小阀门,类似于皮肤内血管______________,散热______________.10.夏天,人的皮肤一般比较红润;冬天,人的皮肤一般略显苍白.请从体温调节的角度来分析该现象.11.右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张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的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皮肤内大多数毛细血管,血流量,皮肤的温度会,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会,(2)B图在情况下发生的。

同时汗液的分泌,从而使人体散发热量,这样可使人的保持正常。

(3)当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则以方式散热。

.【能力提高】1.人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A.内脏蠕动 B.骨骼肌收缩 C.平滑肌收缩 D.血液流动2.下列关于中暑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高温环境里,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被破坏,产热多而散热少,会出现中暑现象B.其症状有体温升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C.当环境温度超过体温时,都会出现中暑现象,因此,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D.中暑现象严重者会出现昏迷,以致死亡3.人在寒冷环境中()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增加C.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减小 D.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小4.人体排出汗液的生理作用是()A.是人体排出代谢终产物的途径之一 B.汗液蒸发是人体蒸发散热的主要方式C.汗液蒸发是人体在35℃以上环境中散热的主要途径 D. 包括以上三项5.小明从夜里开始发烧,早晨烧得厉害,吃过药后感觉好多了.中午时小明的体温基本正常.但是到了下午,小明的体温又开始上升,直到夜里小明才感觉到体温不那么高了.下面能较好地说明小明今天体温变化的一幅图是()6.人在进食后往往感到比较热,主要原因是( )A.食物带进了一部分热量 B. 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热量C.食物中包含热量 D. 消化器官中的肌肉活动增强产生较多热量7.下列各处的温度,最接近人体体温的是()A.口腔 B. 腋窝 C. 直肠 D. 手掌心.【应用拓展】16.感受蒸发散热对降温的作用:(1)先用温度计测试室内温度用蘸有酒精的药棉将温度计玻璃泡包起来,向棉花球周围吹气约1分钟,观察温度计有何变化?(2)用酒精擦拭皮肤表面,人有何感觉?为什么?17.在医院,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要在保温室中生活一段时间,这是为什么?1. 驾驶员在驾驶时不宜打电话或跟乘客谈话,合理解释是( ).A. 这是交通部门的规定B. 驾驶时打电话或跟乘客谈话易产生错觉C. 打电话或中乘客谈话会影响驾驶员的听力D. 当一个人同时从事多项活动时,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将会减慢2. 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A. 神经中枢B. 传入、传出神经C. 效应器D. 感受器3. 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若提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表现得会弱一些,原因是( )A. 反射弧发生了变化B. 传出神经受到阻碍C. 感受器受到抑制D. 高级反射中枢对低级反射中枢有调节作用5.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 既有感觉又能运动B. 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 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D. 失去感觉但能运动6. 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A. 捕蝇草捕捉昆虫并消化获取营养B. 被蚊虫咬后,感到异常的痒C. 苍蝇飞近你的眼睛时,马上闭上眼睛D. 草履虫逃避浓盐水的刺激7.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会上动作灵巧,快速,协调,对发令枪的反应灵敏,其原因是( )A. 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B. 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C. 循环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D. 运动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加强8. 神经系统是人和动物体生命运动的控制者和主要调节者,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1)调节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2)调节心脏跳动(3)调节人体外界环境相适应(4)调节人体生长发育(5)使人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6)调节呼吸A. (1)(3)(5)B. (2)(4)(6)C. (1)(2)(3)D. (2)(5)9. 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各种手术治疗时采用最多的一种简而易行的麻醉方式,施行局麻的病人,手术过程( )A. 仍有痛觉和触觉B. 痛觉消失,触觉存在C. 痛觉和触觉都消失D. 触觉消失,痛觉存在10.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以下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 大脑,小脑,脑干B. 小脑,大脑,脑干C. 大脑,脑干,小脑D脑干,小脑,大脑11. 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A.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B. 看到“梅子”二字分泌唾液C. 司机见“危险”二字急刹车D. 谈虎色变12. 下列人或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1)婴儿吮奶(2)蜜蜂筑巢(3)蜘蛛结网(4)海狮表演A. (1)(2)(3)(4)B. (1)(2)(4)C. (2)(3)(4)D. (1)(2)(3)13. 动物行为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起调控作用的是( )A. 激素B. 神经系统C. 运动器官D. 感觉器官14. 后天学习行为不同于先天性行为的特点是( )(1)与生俱来(2)学习获得(3)可以消退(4)不会消退(5)低级的神经活动(6)高级的神经活动A. (1)(3)(5)B. (1)(4)(5)C. (2)(3)(6)D. (2)(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