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实验7-皮肤刺激实验

合集下载

皮肤刺激,皮内试验PPT课件

皮肤刺激,皮内试验PPT课件
供试品制备
根据产品标准的规定制备供试品。
ppt课件完整
22
试验动物
应使用清洁级健康、初成年的、未使用 过的试验用(新西兰)兔,雌雄兼用, 同 一品系,同一饲养条件 体重不低于2kg。
预试验
试验材料初试至少采用2只动物。
初试反应如可疑或不明确, 应考虑进行复 试。
ppt课件完整
23
试验步骤
刺激最高记分
记分
0 1 2 3 4 0 1 2 3 4 8
注: 记录并报告皮肤部位的其他异常情况。
ppt课件完整
17
表15皮肤刺激试验结果评价
反应类型
极轻微 轻度 中度 重度
平均记分
0.0 ~ 0.4 0.5 ~ 1.9 2.0 ~ 4.9 5.0 ~ 8.0
ppt课件完整
18
结果评价
按下列规定确定原发性刺激指数(PII)。 将每只动物在每一规定时间试验材料引起的
ppt课件完整
34
表17 刺激记分
反应
记分
红斑和焦痂形成
无红斑
0
极轻微红斑(勉强可见)
1
清晰红斑
2
中度红斑
重度红斑(紫红色) 至焦痂形成
3
水肿形成
4
无水肿
0
极轻微水肿(勉强可见)
1
清晰水肿 (肿起, 不超出区域边缘) 中度水肿(肿起约1mm)
2
重度水肿(肿起超过1mm, 并超出接触区)
3
4
刺激最高记分
按下表规定的分类系统, 描述每一接 触部位在每一规定时间内皮肤红斑和水 肿反应情况并评分, 记录结果以出具试验 报告。
ppt课件完整
16
表14 观察损伤情况及评分标准

艾叶挥发油微乳对家兔皮肤刺激实验

艾叶挥发油微乳对家兔皮肤刺激实验

艾叶挥发油微乳对家兔皮肤刺激实验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家兔,2kg 左右,雌雄各半。

药品与试剂:艾叶挥发油微乳,挥发油含量2mg/ml ,实验室自制。

动物饲养环境:室温 22 ±1℃,湿度 40 ~60% 实验方法:取上述家兔 6只,用电推剪将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去毛面积左右各约为 3 ×3cm ,将24h 后无刺激反应且表皮未破损的家兔进行实验,随机分为两组。

(注:剃毛后应立即用用75%酒精,否则家兔皮肤会感染) ①急性刺激采用自身对照,一组家兔左侧剃毛区涂抹试剂0.5ml ,右侧涂抹生理盐水0.5ml 。

涂抹后,1h.24h.48h.72h.后观察并记录评分。

②多次刺激采用自身对照,二组家兔左侧剃毛区涂抹试剂0.5ml ,右侧涂抹生理盐水0.5ml 。

连续涂抹14天,每涂抹24h 后,观察并记录评分,再用75%酒精消毒后方可涂抹试剂。

表 1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红斑及焦痂 分值 水肿分值轻度红斑(勉强可见) 1 轻度水肿(勉强可见) 1 中度红斑(明显可见) 2 中度水肿(明显隆起) 2 重度红斑(轮廓清楚) 3重度水肿(皮肤隆起 1mm )3紫红色红斑到轻度焦痂形成 4 严重水肿(皮肤隆起超过1mm ,并有扩大)4表 2 皮肤刺激强度评价标准评分计算:急性 刺激指数=每次评分总和/家兔数量(取最高) 多次平均激指数=14天评分总和/(家兔数量*天数)注:家兔皮肤敏感,环境因素对实验影响较大,要做好及时清理兔笼,消毒等工作。

建议在环境较好的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可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平均分值 强度评价 0 ~ 0.49 无刺激性 0.5 ~ 2.99 轻度刺激性 3 ~ 5.99 中度刺激性6.0 ~ 8.0 重度刺激性艾叶微乳对家兔皮肤急性刺激实验结果涂抹时间动物数(只)刺激反应积分实验侧对照侧红斑水肿总分红斑水肿总分1h 324h 348h 372h 3最高刺激指数:艾叶微乳对家兔皮肤多次刺激实验结果涂抹天数动物数(只)刺激反应积分实验侧对照侧红斑水肿总分红斑水肿总分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310 311 312 313 314 3平均刺激指数(前七天)注:以上两组实验结果都不排除实验环境以及个人操作影响。

幼儿趣味小实验 皮肤的感觉

幼儿趣味小实验 皮肤的感觉

幼儿趣味小实验皮肤的感觉在这个有趣的小实验中,我们将探索幼儿的皮肤感觉。

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验,需要一些常见的材料和一个有爱心的大人的帮助。

材料:- 碗- 温水- 冰水- 小块海绵- 毛巾步骤:1. 把温水倒入碗中。

确保水的温度适合幼儿的皮肤,既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

2. 把冰水倒入另一个碗中。

3. 让幼儿伸手进温水中,让他们感受一下温水对皮肤的感觉。

可以询问他们是否感觉温暖或舒服。

4. 接下来,让幼儿伸手进冰水中。

询问他们是否感觉冰凉或者有点冷。

这时候,可以看到他们的反应会有些不同。

5. 可以让幼儿把海绵放入温水中,然后捏一下并感受湿润。

询问幼儿触摸海绵时的感觉。

6. 接下来,让幼儿用同样的方式感受冰水中的湿润海绵。

询问幼儿感觉有什么不同。

7. 最后,用毛巾轻轻地把幼儿的手擦干。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到温水和冰水对皮肤的不同感觉。

他们还可以理解阴湿和干燥的感觉。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己身体的感觉,并帮助他们区分不同的触觉。

继续:这个简单的实验不仅仅是为了让幼儿们感受不同的温度和湿润度,还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探索自己身体的感觉。

幼儿是通过触摸、感受和观察来认识世界的,因此,这个实验是培养他们感知世界的重要环节之一。

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简单,但是要注意选取适合幼儿的温水和冰水温度。

确保温水不会太热,以免烫伤幼儿的皮肤。

同样,冰水也不要太冷,以免幼儿感到不适。

安全第一,始终确保有一个成人陪伴幼儿进行这个实验。

在进行实验之前,你可以先和幼儿简单地讨论一下温度和湿度。

你可以问问他们在夏天的时候感觉是热的,他们是否在下雨的时候喜欢玩水、亲眼看到了一些水分。

这样的开头会让幼儿对实验更加期待和理解。

当幼儿将手伸进温水中时,你可以引导他们描述手的感觉。

可能有的孩子会说“好舒服”,“感觉温暖”,而另一些孩子可能会表达不同的感受。

“感觉像是洗澡一样”,“感觉皮肤弹性变好了”。

无论他们说什么,都鼓励他们表达感受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检测皮肤实验报告

检测皮肤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皮肤刺激试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5日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皮肤刺激试验评估受试物质对皮肤的可能刺激性,以判断其安全性。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受试物质对皮肤的潜在损伤,为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原理:皮肤刺激试验是一种评估物质对皮肤刺激性的体外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经适当方法制备的动物皮肤,通过涂抹受试物质于皮肤表面,观察涂抹部位是否出现红斑、水肿等刺激性反应,从而判断受试物质的刺激性。

实验材料:1. 受试物质:某化妆品原料2. 动物:大白鼠(雌性,体重200-250g)3. 实验器材:皮肤刺激试验仪、玻璃滴管、剪刀、镊子、生理盐水、纱布、酒精棉球、敷料等实验方法:1. 选取健康大白鼠,雌性,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

2. 将动物麻醉,取腹部皮肤,用剪刀剪去毛发,清洁皮肤。

3. 将受试物质和溶剂分别稀释至适当浓度。

4. 将受试物质涂抹于动物腹部皮肤上,溶剂作为对照组。

5. 涂抹4小时后,用水或无刺激的适当溶剂清洗,去除残留物。

6. 每天连续涂抹1次,连续14天。

7. 涂布后每24小时观察一次结果,记录红斑、水肿等刺激性反应。

实验结果:1. 对照组:涂抹溶剂的动物皮肤未出现明显刺激性反应。

2. 试验组:涂抹受试物质的动物皮肤在第2天开始出现红斑,第4天红斑面积逐渐扩大,第7天达到最大面积,第10天红斑开始消退,第14天基本恢复正常。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受试物质在涂抹于动物皮肤后,可引起局部红斑反应,但无水肿等刺激性反应。

这表明受试物质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刺激性可被皮肤耐受。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受试物质对动物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刺激性可被皮肤耐受。

在实际应用中,应控制受试物质的浓度,以确保其安全性。

建议:1. 对受试物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其最适宜的浓度。

2. 对受试物质进行长期毒性试验,以评估其对动物皮肤的影响。

急性皮肤实验报告

急性皮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急性皮肤刺激试验,评估受试物质对皮肤的直接刺激作用,了解其在接触皮肤后可能引起的急性损伤情况。

实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相关标准进行。

二、实验材料1. 受试物质:[受试物质名称],[受试物质浓度]。

2. 实验动物:豚鼠,体重200-250g,雌雄各半。

3. 实验设备:皮肤刺激试验箱、皮肤刺激试验板、分析天平、计时器、显微镜等。

4.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蒸馏水、棉签、酒精棉球、纱布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将豚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为受试物质组、溶剂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2. 皮肤准备:将豚鼠置于皮肤刺激试验箱中,去除体毛,使皮肤暴露。

用酒精棉球清洁皮肤,待酒精挥发后,用纱布轻轻擦拭。

3. 受试物质涂抹:将受试物质[受试物质名称]按[受试物质浓度]要求,均匀涂抹于豚鼠皮肤上,面积为2cm×2cm。

溶剂对照组涂抹相同浓度的溶剂,生理盐水对照组涂抹等量生理盐水。

4. 涂抹时间:将受试物质涂抹于豚鼠皮肤后,用敷料覆盖固定,粘贴时间为4小时。

5. 观察与记录:涂抹受试物质后,每隔24小时观察豚鼠皮肤情况,记录红斑、水肿等皮肤刺激反应。

观察期为14天。

6. 结果评价:根据观察结果,按照皮肤刺激试验评价标准对受试物质进行评价。

四、实验结果1. 受试物质组:在涂抹受试物质后,豚鼠皮肤出现明显红斑、水肿,程度随时间逐渐加重。

在第7天时,红斑面积最大,水肿程度最严重。

2. 溶剂对照组:在涂抹溶剂后,豚鼠皮肤无明显变化。

3. 生理盐水对照组:在涂抹生理盐水后,豚鼠皮肤无明显变化。

五、讨论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受试物质[受试物质名称]对豚鼠皮肤具有明显的急性刺激作用。

涂抹受试物质后,豚鼠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程度随时间逐渐加重。

这与受试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可能与其释放的活性物质或对皮肤的直接刺激作用有关。

根据实验结果,受试物质[受试物质名称]的急性皮肤刺激强度为[评价等级],建议在使用过程中加强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人类皮肤测试实验报告(3篇)

人类皮肤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排泄等功能。

为了了解人类皮肤的生理特性,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测试,探究皮肤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为化妆品、护肤品及医疗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人类皮肤的生理特性。

2. 评估皮肤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3. 为化妆品、护肤品及医疗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2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18-25岁,性别不限。

2. 实验设备:皮肤水分测定仪、皮肤弹性测试仪、皮肤温度测定仪、紫外线辐射仪、pH值测定仪等。

3. 实验试剂:pH值测定试剂、紫外线防护剂、保湿剂等。

四、实验方法1. 皮肤水分测定:使用皮肤水分测定仪,测量志愿者面部皮肤的水分含量。

2. 皮肤弹性测试:使用皮肤弹性测试仪,测量志愿者面部皮肤的弹性。

3. 皮肤温度测定:使用皮肤温度测定仪,测量志愿者面部皮肤的温度。

4. 紫外线辐射测试:使用紫外线辐射仪,测量志愿者皮肤对紫外线辐射的防护能力。

5. pH值测定:使用pH值测定仪,测量志愿者皮肤表面的pH值。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对志愿者进行皮肤健康检查,确保其皮肤无异常。

2. 实验时,志愿者保持自然状态,避免使用化妆品。

3. 测量皮肤水分、弹性、温度、紫外线防护能力及pH值。

4. 对志愿者进行紫外线照射,观察皮肤变化。

5. 测试不同化妆品、护肤品及医疗产品对皮肤的影响。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皮肤水分:志愿者面部皮肤水分含量平均为35.2%,符合正常范围。

2. 皮肤弹性:志愿者面部皮肤弹性良好,平均弹性系数为2.8。

3. 皮肤温度:志愿者面部皮肤温度平均为36.5℃,符合正常范围。

4. 紫外线辐射防护能力:志愿者皮肤对紫外线辐射的防护能力良好,平均防护指数为95%。

5. pH值:志愿者皮肤表面pH值平均为5.5,符合正常范围。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志愿者皮肤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良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此外,不同化妆品、护肤品及医疗产品对皮肤的影响各异,为后续研发提供了参考。

药物毒理学实验

药物毒理学实验
次或24h后,观察动物所产生的警醒毒性反应及其严
重程度,中毒死亡的情况等,根据各组动物死亡数计
算半数致死量(LD50)。据此分析受试动物毒性反应 与剂量的关系,并根据LD50值对药物进行毒性分级。
三.实验材料
(1)器材
(2)药品
1ml注射器、电子天平、记号笔、镊子、剪刀等。
盐酸赛拉嗪注射液。
(3)动物
实验一
急性毒性试验

(一) 药物LD50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理念——是药三分毒;
(2)了解一些常规药物毒理学的试验方法, 及评价指标; (3)掌握药物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设计方 法、LD50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二. 实验原理
选择健康的实验动物,根据体重按随机分组方法,
根据LD50计算的设计原则将动物分成数个染毒组。一
死试验。
(2) 致癌实验: 短期致癌实验和长期致癌实验。
(3) 致畸胎试验:于孕鼠或孕兔胚胎的器官形成期给药,观察对子代的影响。
最大耐受剂量(MTD)
指在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实验中,化学物质不引起
受试对象(实验动物)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故可缩写为LD0。一般不用最大耐 受剂量来比较两种外来化合物的毒性。 治疗指数 为药物的安全性指标。通常将半数中毒量(TD50)/半数有
察受试区皮肤的变化,有无红斑、水肿等现象。
如为多次给受试物实验则一般每日涂抹一次,连续一周, 其余均与一次给受试物的方法和要求一致。
2、结果判断与评价
每只动物实验结果按表1进行刺激反应评分,
计算出平均分值按表2进行刺激强度评价:
表1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
红斑形成
无红斑 勉强可见 明显红斑 中等-严重红斑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皮肤眼刺激实验报告

急性皮肤眼刺激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化妆品、药物、化工产品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皮肤和眼睛产生刺激作用。

为了评估这些物质的安全性,本实验对某化妆品进行了急性皮肤眼刺激试验,以观察其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反应。

二、实验目的1. 评估某化妆品对皮肤和眼睛的急性刺激作用;2. 为该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白色家兔,体重2.0-2.5kg,共8只;2. 受试化妆品:某品牌化妆品,生产批号:20231201;3. 赋形剂:无刺激性乳液;4. 实验仪器:皮肤刺激试验箱、电子天平、滴管、纱布、胶布、绷带等。

四、实验方法1.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1)实验动物分组:将8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只,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皮肤准备:实验前24小时,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剪掉,去毛范围各约3cm×6cm,不可损伤表皮。

(3)涂抹受试物:实验组将0.1ml受试化妆品滴在2.5cm×2.5cm大小的四层纱布上,敷贴在一侧皮肤上;对照组将相同体积的赋形剂敷贴在另一侧皮肤上。

然后用一层油纸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

(4)观察与记录:试验结束后1、24和48小时,观察涂抹部位皮肤反应,按照表1和表2进行皮肤反应积分和刺激强度评价。

2. 急性眼刺激试验(1)实验动物分组:将8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只,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眼刺激准备:实验前24小时,将实验动物眼部用生理盐水清洗,去除分泌物。

(3)滴加受试物:实验组将0.1ml受试化妆品滴入每只实验动物的一侧眼结膜囊内;对照组将相同体积的赋形剂滴入另一侧眼结膜囊内。

(4)观察与记录:试验结束后1、24和48小时,观察眼睛刺激反应,按照表1和表2进行刺激强度评价。

五、实验结果1.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实验组:1只家兔在试验结束后1小时出现轻微红斑,24小时后红斑消退;2只家兔在试验结束后24小时出现轻微红斑和水肿,48小时后症状消失;1只家兔在试验结束后48小时出现轻微红斑和水肿,72小时后症状消失。

神经实验7 家兔大脑皮层刺激效应及诱发电位引导

神经实验7  家兔大脑皮层刺激效应及诱发电位引导

实验7 家兔大脑皮层刺激效应(一)一、实验目的1.学习哺乳动物的开颅方法。

2.观察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

二、实验原理大脑皮层运动区是躯体运动机能的最高级中枢,电刺激该区的不同部位,可以引起躯体不同部位的肌肉运动。

三、实验器材家兔、常用手术器械、咬骨钳、骨钻、止血钳、剪毛剪、计算机采集系统、银丝电极(双电极)、突体手术台、石蜡油、20%氨基甲酸乙酯、棉球、温热生理盐水。

四、实验步骤1.取一只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氨基甲酸乙酯(1g/kg体重),将其麻醉后腹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剪毛剪将头顶部被毛剪去,再用手术刀由眉骨至枕骨部纵向切开皮肤,沿中线切开骨膜。

用手术刀柄自切口处向两侧剖开骨膜,暴露额骨和顶骨。

用骨钻在一侧的顶骨上开孔(勿伤及脑组织)后,将咬骨钳小心伸入孔内,自孔处向四周咬骨以扩展创口。

向前开颅至额骨前部,向后开至顶骨后部及人字缝之前(切勿掀动人字缝之前的顶骨,以免出血不止)。

按开颅区域,暴露双侧大脑半球。

2.用眼科剪小心剪开脑膜,暴露脑组织。

将温热生理盐水浸湿的薄棉片盖在裸露的大脑皮层上(或滴几滴石蜡油)防止干燥。

3.放松动物四肢,用棉球吸干脑表面的液体,。

将无关电极固定在头部切开的皮肤上,先用刺激电极接触皮下肌肉,调节刺激强度。

以引起肌肉收缩的最小刺激强度及25~30Hz的频率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观察躯体肌肉活动的反应。

绘出大脑半球背面的轮廓图,标出躯体肌肉运动的代表区域。

思考题: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机能特征。

实验 7 家兔皮层诱发电位(二)一、实验目的1、学习记录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方法。

2、观察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波形。

二、实验原理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是指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大脑皮层上某一局限区域所引导的电位变化。

本实验是以适当的电刺激作用于左前肢的浅桡神经,在右侧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引导家兔的诱发电位。

用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动物的皮层感觉区,在研发皮层机能定位上起着重要作用。

皮肤黏膜刺激实验报告

皮肤黏膜刺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某新型化学物质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性,为该化学物质的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受试化学物质:某新型化学物质(以下简称化学物质A)2. 实验动物:家兔(雌性,体重2.5kg左右)3. 试剂与仪器:生理盐水、脱脂棉、敷料、显微镜、病理切片机、病理显微镜等4. 实验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40-70%三、实验方法1. 皮肤刺激试验(1)将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

(2)A组为受试组,将化学物质A配制成0.5%的溶液;B组为对照组,使用等量的生理盐水。

(3)将受试溶液和生理盐水分别涂抹在受试家兔的背部皮肤上,面积约为1cm²,厚度约0.1cm。

(4)涂抹后,用敷料覆盖固定,粘贴时间为4小时。

(5)4小时后,去除敷料,观察并记录皮肤反应。

2. 黏膜刺激试验(1)将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别命名为C组和D组。

(2)C组为受试组,将化学物质A配制成0.5%的溶液;D组为对照组,使用等量的生理盐水。

(3)将受试溶液和生理盐水分别滴入受试家兔的鼻腔,剂量约为0.1ml。

(4)滴入后,观察并记录鼻腔黏膜反应。

(5)1小时后,重复滴入受试溶液和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鼻腔黏膜反应。

四、实验结果1. 皮肤刺激试验(1)A组:受试家兔背部皮肤出现红斑、水肿,部分家兔出现瘙痒。

(2)B组:受试家兔背部皮肤无异常反应。

2. 黏膜刺激试验(1)C组:受试家兔鼻腔黏膜出现充血、水肿,部分家兔出现打喷嚏、流涕。

(2)D组:受试家兔鼻腔黏膜无异常反应。

五、实验结论1. 化学物质A对家兔皮肤具有刺激性,表现为红斑、水肿、瘙痒等症状。

2. 化学物质A对家兔鼻腔黏膜具有刺激性,表现为充血、水肿、打喷嚏、流涕等症状。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化学物质A对家兔皮肤和黏膜具有刺激性,提示该化学物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2. 皮肤刺激试验和黏膜刺激试验结果表明,化学物质A的刺激性与其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

皮肤刺激

皮肤刺激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
红斑形成 无红斑 勉强可见 明显红斑 中等~严重红斑 紫红色红斑并有焦痂形成 水肿形成 无水肿 勉强可见 皮肤隆起轮廓清楚 水肿隆起约1mm 水肿隆起超过1mm,范围扩大 总分
积分 0 1 2 3 4 0 1 2 3 4 8
红斑形成总分+ 红斑形成总分+水肿形成总分 反应积分均值= 反应积分均值= 合计动物数
硫酸。 3.涂抹受试物:选择的受试物为4%硫酸。 涂抹受试物:选择的受试物为 硫酸 脱毛后定量涂敷1ml受试物 , 再盖上医 受试物, 脱毛后定量涂敷 受试物 用纱布、胶布加以固定 , 开始计时 。 受 用纱布 、 胶布加以固定,开始计时。 试物与皮肤接触1.5~2h后取下包扎 , 用 后取下包扎, 试物与皮肤接触 后取下包扎 温水洗净皮肤上的残存受试物。 温水洗净皮肤上的残存受试物。Fra bibliotek步 骤
1.动物的选择:选用兔,2.0~3.0kg。 动物的选择:选用兔, 。 动物脱毛:将动物固定, 2.动物脱毛:将动物固定,局部被毛用剪刀剪 去 , 去毛范围为左右各约 去毛范围为左右各约3cm×3cm。 取脱毛 × 。 剂在剪毛区均匀地涂一薄层, 剂在剪毛区均匀地涂一薄层,3~5min后,用细 后 玻璃棒轻轻刮动去毛, 玻璃棒轻轻刮动去毛,并用棉球沾温水轻轻擦 或用温水冲洗,洗净脱毛剂。 洗,或用温水冲洗,洗净脱毛剂。
动物皮肤刺激试验
目 的
学习实验动物脱毛技术, 学会通 学习实验动物脱毛技术 , 过观察皮肤刺激反应评价刺激强度, 过观察皮肤刺激反应评价刺激强度 , 掌握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的方法。 掌握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的方法。
目的及要求
学习实验动物脱毛技术, 1 . 学习实验动物脱毛技术 , 学会通过 观察皮肤刺激反应评价刺激强度。 观察皮肤刺激反应评价刺激强度。 2.掌握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的方法。 掌握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的方法。

急性皮肤刺激实验报告

急性皮肤刺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估某种化学物质对哺乳动物皮肤的急性刺激性,通过进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为该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雌性昆明种小鼠,体重20-25g。

2. 受试化学物质:某化学物质,纯度≥98%。

3. 对照溶剂:蒸馏水。

4. 实验器材:皮肤刺激试验仪、皮肤刺激试验板、无菌棉球、生理盐水、剪刀、剪刀、酒精灯、显微镜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皮肤刺激试验:在实验组小鼠的背部皮肤上涂抹0.5ml的受试化学物质,对照组小鼠涂抹等量的对照溶剂。

涂抹后用无菌棉球轻轻擦拭,使受试化学物质均匀分布在皮肤上。

3. 观察与记录:在涂抹受试化学物质后,分别在1小时、4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观察皮肤反应,记录皮肤红斑、水肿、脱皮等反应程度。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皮肤反应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小鼠在涂抹受试化学物质后,皮肤出现明显的红斑、水肿,部分小鼠出现脱皮现象;对照组小鼠皮肤无明显反应。

2.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皮肤红斑、水肿程度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某化学物质对哺乳动物皮肤具有明显的急性刺激性,涂抹后可引起皮肤红斑、水肿、脱皮等反应。

建议在使用该化学物质时,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降低其对皮肤的潜在危害。

六、讨论1. 实验过程中,受试化学物质的浓度和涂抹面积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本实验中,受试化学物质的浓度为0.5ml,涂抹面积为小鼠背部皮肤,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实验结果表明,某化学物质对哺乳动物皮肤具有明显的急性刺激性,可能与该化学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

建议进一步研究该化学物质的化学结构、分子量等因素,以期为该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提供更全面的科学依据。

人皮肤的实验报告(3篇)

人皮肤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人皮肤对特定物质的刺激反应,通过皮肤刺激试验评估受试物质对皮肤的潜在刺激性,为化妆品、药品等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皮肤刺激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受试物质对皮肤刺激性的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同体左右自身比较法,通过比较受试物质涂抹区域与溶剂对照区域的皮肤反应,判断受试物质的刺激性。

三、实验材料1. 受试物质:某化妆品原料2. 溶剂:蒸馏水3. 动物:家兔4. 皮肤刺激试验仪:包括涂布器、敷料、计时器等5. 皮肤评分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的皮肤刺激试验评分标准四、实验方法1. 选取健康家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

2. 将实验组家兔的皮肤按2.3.3.3.1(1)同样的方法准备。

3. 第二天,将受试物质浓度为2.3.3.3.1(2)0.5ml(g)涂抹在实验组家兔的一个皮肤上,另一个皮肤上涂抹溶剂作为对照。

4. 涂抹4小时后,用水或无刺激的适当溶剂清洗,去除残留物。

5. 每天连续涂抹1次,连续14天。

6. 涂布后每24小时观察一次结果,按照皮肤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7. 对照组的处理方法与实验组相同。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家兔涂抹受试物质区域的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等刺激反应,评分标准为轻度刺激。

2. 对照组家兔涂抹溶剂区域的皮肤无任何刺激反应。

六、讨论与分析1.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受试物质对家兔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但刺激程度较轻。

2. 皮肤刺激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受试物质刺激性的方法,为化妆品、药品等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3.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受试物质的浓度和涂抹时间应符合实验要求。

(2)皮肤刺激试验应在无感染、无过敏反应的动物上进行。

(3)观察结果时,应按照皮肤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七、结论本次实验通过皮肤刺激试验,证实了受试物质对家兔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但刺激程度较轻。

为化妆品、药品等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皮肤的实验报告

皮肤的实验报告

皮肤的实验报告皮肤的实验报告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起着保护身体的作用。

它不仅是我们外貌的一部分,还承担着调节体温、感受触觉等重要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皮肤的层次结构为了研究皮肤的层次结构,我使用了显微镜。

首先,我从手指上取下一小块皮肤样本,并将其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通过放大镜头,我清晰地看到了皮肤的三个层次: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

表皮层是皮肤的最外层,由多层角质细胞组成。

这些角质细胞密集排列,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屏障,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

接下来是真皮层,它包含了血管、神经末梢和汗腺等重要结构。

最内层是皮下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

实验二:皮肤的保湿能力为了研究皮肤的保湿能力,我进行了一项实验。

我在两个不同的容器中放置了相同数量的水,一个容器中加入了少量的油。

然后,我将两只手分别浸泡在两个容器中,每次浸泡10分钟。

结果显示,浸泡在含有油的容器中的手感觉更加湿润和滑腻。

这是因为油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的蒸发。

相比之下,浸泡在不含油的容器中的手感觉干燥。

这个实验说明了皮肤的保湿能力与油脂的存在有关。

实验三: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为了研究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我进行了一项触觉实验。

我在手掌上用一根细尖的针轻轻刺激皮肤,并记录了刺激的强度和感受。

结果显示,当刺激较轻时,我只感觉到一点点痛感。

但是,当刺激加大时,我感觉到更强烈的疼痛。

这是因为皮肤中有大量的神经末梢,它们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刺激并传递给大脑。

这个实验揭示了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

实验四:皮肤的恢复能力为了研究皮肤的恢复能力,我进行了一项伤口愈合实验。

我在手臂上划了一个小口子,并记录了伤口的愈合过程。

在伤口刚划开时,我能够看到血液流出并形成了一个小血块。

然后,伤口开始愈合,形成了一个新的皮肤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口逐渐愈合,最终完全恢复。

这个实验显示了皮肤的惊人恢复能力。

皮肤刺激试验

皮肤刺激试验

皮肤刺激试验2.3.3.1 目的检测消毒剂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刺激/腐蚀作用和强度。

2.3.3.2 实验动物每次试验至少需 3 只皮肤完好的健康家兔或豚鼠。

2.3.3.3 操作程序2.3.3.3.1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1)在试验前24h,用脱毛剂将家兔或豚鼠背部脊柱两侧的毛去掉,不得损伤皮肤。

去毛范围,左、右各约3cm×3cm。

(2)次日将受试物(浓度一般为皮肤消毒应用液的5倍或原液0.5ml (g)直接滴于面积为2.5cm×2.5cm 的一侧去毛完整皮肤上,或滴于同样大小的2层~4 层纱布上并敷贴在一侧去毛皮肤表面,然后用一层无刺激塑料膜或油纸覆盖,再用无刺激胶布固定。

另一侧去毛皮肤作为空白对照(或溶剂对照)。

敷贴时间为 4h。

试验结束后,用温水或无刺激性溶剂除去残留受试物。

(3)分别于去除受试物后1h、24h和48h观察皮肤局部反应,并按表2-11进行刺激反应评分。

2.3.3.3.2 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1)涂受试物前,在2.5cm×2.5cm的去毛皮肤上,用75%酒精清洁、消毒暴露皮肤,待酒精挥发后,用灭菌刀片或注射针头在皮区内划一个“井”形的破损伤口,并在该破损皮区内染毒。

注意皮肤破损仅达表皮,不要伤及真皮。

(2)手术前的皮肤准备,手术后受试物涂抹和局部皮肤反应的观察,评分方法同2.3.3.3.1。

注意鉴别感染和原发性刺激反应的区别,若有感染可疑,应进行重复测试。

2.3.3.3.3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1)试验前动物皮肤准备同2.3.3.3.1 (1)。

(2)次日将受试物[浓度同2.3.3.3.1 (2)]0.5ml(g)涂在一侧皮肤上,另一侧涂溶剂作为对照,在涂抹后4h,用水或无刺激的适宜溶剂清洗,除去残留物。

每天涂抹一次,连续涂抹14d。

在每次涂抹后24h观察结果,按表2-11评分。

为了便于受试物的涂抹和结果观察,必要时应剪毛。

对照区的处理方法同试验区。

幼儿趣味小实验 皮肤的感觉

幼儿趣味小实验 皮肤的感觉

幼儿趣味小实验皮肤的感觉在幼儿园里,我们可以开展许多有趣的小实验来帮助孩子们学习与探索。

今天,我们将进行一项有关皮肤的小实验,帮助孩子们了解皮肤的感觉。

所需材料:1. 不透明布料2. 羽毛3. 棉花球4. 水滴5. 冰袋(可选)步骤:1. 请孩子们将一只手伸出来,把手掌朝上放在桌子上。

2. 用不透明布料盖住孩子的手掌,让孩子无法看见手上发生的变化。

3. 请一个孩子用羽毛轻轻地刷过孩子手掌的表面。

请孩子们描述自己的感觉。

4. 再请另一个孩子用棉花球轻轻地碰触孩子手掌的表面,并请孩子们描述自己的感觉。

5. 接下来,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他们将不知道手上发生了什么,接着,请另一个孩子用一滴水滴在孩子手掌的表面上。

请孩子们描述自己的感觉。

6. 如果配有冰袋,请让一个孩子手握住冰袋几秒钟,然后放开。

孩子们要描述接触冰袋时的感觉。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能够体验到不同的触觉刺激,进而了解皮肤的感觉。

他们可能会说羽毛的触感轻柔,而棉花球的触感柔软。

水滴的触感可能为冷或湿润,而冰袋的接触可能是冰凉的。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学习到皮肤是人类最大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不同的触觉刺激。

我们的皮肤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各种不同的事物,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

希望这个简单的小实验能够让孩子们对皮肤的感觉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在继续写相关内容之前,我需要说明一下,正好1500字的文本可能过长,但我会尽量为您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探索皮肤的感觉。

孩子们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同的刺激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觉。

这是因为我们的皮肤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它们负责向我们的大脑传递各种不同的感觉信号。

这就像是我们身体上的一套感应器,帮助我们感知世界。

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的触觉刺激对皮肤的影响。

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这些刺激,我们可以做一些额外的小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用一块沾水的海绵沿孩子们的手臂轻轻刷过,或者用一根棉签在他们的手背上轻轻挠痒。

皮肤刺激实验报告讨论

皮肤刺激实验报告讨论

皮肤刺激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安全性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评估物质对皮肤刺激性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对某物质进行皮肤刺激试验,探讨其皮肤刺激性,为该物质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1)受试物质:某物质(2)溶剂:无刺激溶剂(3)实验动物:豚鼠(4)实验器材:皮肤刺激试验仪、显微镜、量筒、移液器、培养皿、消毒棉签等2. 实验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皮肤准备:将豚鼠背部皮肤用消毒棉签进行清洁,待皮肤自然干燥。

(3)受试物质制备:将某物质用无刺激溶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4)涂抹受试物质:将受试物质均匀涂抹于豚鼠背部皮肤,对照组涂抹无刺激溶剂。

(5)观察与记录:涂抹后,用敷料覆盖固定,粘贴时间至少4小时。

实验期间,每天观察豚鼠皮肤反应,记录红斑、水肿等刺激性表现。

(6)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结果,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实验结果1. 实验组与对照组豚鼠皮肤刺激反应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豚鼠皮肤出现明显红斑、水肿等刺激性表现,对照组豚鼠皮肤无明显变化。

2. 皮肤刺激性程度评价根据实验结果,实验组豚鼠皮肤刺激性程度为轻度,对照组豚鼠皮肤无刺激性。

1. 实验结果分析本实验结果显示,某物质对豚鼠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表现为轻度红斑、水肿。

这可能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如刺激性较强的化学物质可能导致皮肤刺激性增强。

2. 皮肤刺激性试验方法评价本实验采用皮肤刺激试验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是评估物质皮肤刺激性的常用方法。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实验动物个体差异、实验条件等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3. 实验结果应用本实验结果可为某物质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该物质的皮肤刺激性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皮肤刺激性风险。

4. 实验改进与展望为提高皮肤刺激性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优化实验动物选择:选择与人类皮肤刺激性反应相似的实验动物,提高实验结果的代表性。

皮肤粘膜刺激实验报告

皮肤粘膜刺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皮肤粘膜刺激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皮肤粘膜刺激实验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了解受试物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

二、实验原理皮肤粘膜刺激实验是一种评价受试物对皮肤粘膜刺激性的实验方法。

通过将受试物涂抹于动物皮肤上,观察受试物对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反应,如红斑、水肿等,从而评估受试物的安全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豚鼠或兔。

2. 受试物:待测样品。

3. 试剂与仪器:生理盐水、蒸馏水、棉签、纱布、剪刀、手术刀、电子天平、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选取健康的豚鼠或兔,体重在200-300g之间。

2. 受试物配制:根据实验要求,将受试物稀释至一定浓度。

3. 皮肤准备:将实验动物处死,去除毛发,清洗皮肤,并用酒精消毒。

4. 受试物涂抹:用棉签将受试物均匀涂抹于实验动物皮肤上,面积为1cm×1cm,涂抹厚度约为0.5mm。

5. 对照组设置:在同一实验动物另一侧皮肤上涂抹等量的溶剂(如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作为对照组。

6. 观察与记录:在涂抹受试物后,分别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144小时、168小时观察并记录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反应。

7. 评价标准:根据观察到的皮肤粘膜刺激性反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无反应:无红斑、水肿等刺激性反应。

- 轻度反应:出现轻微红斑、水肿,但无明显疼痛。

- 中度反应:出现明显红斑、水肿,伴有疼痛。

- 重度反应:出现严重红斑、水肿,伴有疼痛,影响动物活动。

五、实验结果1. 实验动物皮肤在涂抹受试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红斑、水肿等。

2. 对照组皮肤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受试物对实验动物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反应程度与受试物浓度呈正相关。

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受试物对实验动物皮肤粘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建议在受试物应用过程中,加强对其刺激性反应的监测,确保使用安全。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受试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材料:
剃毛器、剪毛剪、记号笔、 医用胶带、称量纸、洗瓶、大烧杯、 棉签、静脉注射针头(5号或7号)、 一次性静脉注射器、麻醉剂(戊巴比 妥钠或其他)、兔子保定器等。
实验方法:
◆ 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多种哺乳动物均可被选为实验动物,首选白 色家兔(皮肤变态反应实验多选用豚鼠);应使 用成年、健康、皮肤无损伤的动物,雌性和雄性 均可,但雌性动物应是未孕和未曾产仔的;实验 动物至少要用4只,如要澄清某些可疑的反应则需 增加实验动物数;实验动物应单笼饲养,试验前 动物要在实验动物房环境中至少适应3d时间;实 验动物及动物房应符合国家相应规定;选用常规 饲料,饮水不限制,豚鼠需注意补充适斑和焦痂形成
无红斑 轻微红斑(勉强可见) 明显红斑 中度~重度红斑 严重红斑(紫红色)至轻微焦痂形成
水肿形成 无水肿 轻微水肿(勉强可见) 轻度水肿(皮肤隆起轮廓清楚) 中度水肿(皮肤隆起约) 重度水肿(皮肤隆起超过,范围扩大) 最高积分
积分
0 1 2 3 4
0 1 2 3 4 8
结果评价:按下列公式计算每天每只动物平均 积分,以表2判定皮肤刺激强度。
每天每只动物平均积分= ∑红斑和水肿积分/受试动物数×14
试验报告
应包括如下内容: (1)受试物名称、理化性状、配制方法和用量。 必要时说明受试物的 pH值; (2)实验动物的种属、品系、性别、体重和来 源(注明合格证号和动物级别) ; (3)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包括饲料来源、室温、 相对湿度、实验动物房合格证号; (4)每个动物在每一观察时点的皮肤刺激反应 积分; (5)具体描述除刺激性以外的其它毒性作用; (6)结论。
注意:如怀疑受试物可能引起严重刺激或腐 蚀作用,可采取分段试验,将三个涂布受试 物的纱布块同时或先后敷贴在一只家兔背部 脱毛区皮肤上,分别于涂敷后3min、60min 和4h 取下一块纱布,皮肤涂敷部位在任一 时间点出现腐蚀作用,即可停止试验。
③ 于清除受试物后的1、24、48和72h 观察 涂抹部位皮肤反应,按表1进行皮肤反应评分, 以受试动物积分的平均值进行综合评价,根 据24、48和72h 各观察时点最高积分均值, 按表2判定皮肤刺激强度。 ④ 观察时间的确定应足以观察到可逆或不可 逆刺激作用的全过程,一般不超过14d。
◆ 受试物
液体受试物一般不需稀释,可直接使用原液; 固体试物,应将其研磨成细粉状,并用水或其它 无刺激性溶剂充分湿润,以保证受试物与皮肤有 良好的接触;使用其它溶剂,应考虑到该溶剂对 受试物皮肤刺激性的影响;需稀释后使用的产品 ,先进行产品原型的皮肤刺激性试验,如果试验 结果显示中度以上刺激性,可按使用浓度为受试 物再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
皮肤对一种物质产生的免疫源性皮肤反 应。在人类这种反应可能以瘙痒、红斑、丘 疹、水疱、融合水疱为特征。动物的反应不 同,可能只见到皮肤红斑和水肿。
化妆品卫生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01
规定化妆品原料的检测一般需进行下列毒理学试验: (1)急性经口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2)皮肤和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3)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4)皮肤光毒性和光敏感试验(原料具有紫外线吸收特性需做); (5)致突变试验(至少应包括一项基因突变试验和一项染色体畸变试
◆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步骤:
① 试验前约24h,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 毛剪掉,不可损伤表皮,去毛范围左、右各 约3cm×3cm。
② 取受试物约0.5mL(g)直接涂在皮肤上, 然后用二层纱布(2.5cm×2.5cm)和一层玻 璃纸或类似物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 带加以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对照。采用封 闭试验,敷用时间为4h。对化妆品产品而言, 可根据人的实际使用和产品类型,延长或缩 短敷用时间。对用后冲洗的化妆品产品,仅 采用2h敷用试验。试验结束后用温水或无刺 激性溶剂清除残留受试物。
3.确定重复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对 哺乳动物是否可引起变态反应及其 程度。
实验原理:
1.将受试物一次(或多次)涂敷于受试动物 的皮肤上,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观察动物 皮肤局部刺激作用的程度并进行评分。 2.采用自身对照,以评价受试物对皮肤的刺 激作用。 3.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期限应足以评价 该作用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
验); (6)亚慢性经口和经皮毒性试验; (7)致畸试验; (8)慢性毒性/致癌性结合试验; (9)毒物代谢及动力学试验*; (10)根据原料的特性和用途,还可考虑其它必要的试验。
实验目的:
1.确定和评价化学物对哺乳动物皮 肤局部是否有刺激作用及其程度。
2.了解化妆品原料及其产品安全性 毒理学检测方法。
◆ 多次皮肤刺激试验步骤:
试验前将豚鼠背部两侧去毛,去毛范围 3cm×3cm;将受试物约0.5mL(g)涂在实验 动物去毛区皮肤上;当受试物使用无刺激性 溶剂配制时,另一侧涂溶剂作为对照,每天 涂抹1次,连续涂抹14d。从第二天开始,每 次涂抹前应剪毛,用水或无刺激性溶剂清除 残留受试物。一小时后观察结果,按表1评分 ,对照区和试验区同样处理。
表2:皮肤刺激强度分级
积分均值 0 ~< 0.5 0.5 ~< 2.0 2.0 ~< 6.0 6.0 ~ 8.0
强度 无刺激性 轻刺激性 中刺激性 强刺激性
试验结果的解释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从动物外推到 人的可靠性很有限。白色家兔在大多数情 况下对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物质较人类敏 感。若用其它品系动物进行试验时也得到 类似结果,则会增加从动物外推到人的可 靠性。试验中使用封闭式接触是一种超常 的实验室条件下的试验,在人类实际使用 化妆品过程中很少存在这种接触方式。
实验八 皮肤刺激实验
皮肤毒作用的类型: 接触性皮炎、光毒性、光敏作用、皮肤 肿瘤、荨麻疹、异常色素、痤疮等。 皮肤毒性检测方法: 皮肤黏膜刺激试验、皮肤致敏和光敏试 验、皮肤接触性荨麻疹试验、皮肤致癌 试验等。
皮肤刺激性: 皮肤涂敷受试物后局部产生的可逆性炎
性变化。刺激是不涉及免疫学机制的一次、 多次或持续与试验材料接触所引起的局部炎 症反应。 皮肤变态反应(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