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药品和用药的基本常识

骨科药品和用药的基本常识
骨科药品和用药的基本常识

骨科药品和用药的基本常识

骨科的专业性很强,近年来发展较快,手术较多,也增加了对药物的使用。临床用药须遵循“合法、合理、合情”原则。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抗生素的使用

骨科手术很多,也带来了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和抗生素的使用不当,现做几点说明。

1、闭合损伤不使用抗生素。如多发软组织损伤,闭合骨折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的病人。

2、无菌手术的病人要严格按照卫生部抗生素用药准则,在术前

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

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抗生素的种类建议选用一代抗生

素,以青霉素类或头孢类为主,如头孢唑啉钠。过敏者可选用奎诺酮类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

3、有开放伤口的开放骨折或关节置换术后可选用二代抗生素。如头孢孟多酯钠。

4、感染伤口可先选用二代广谱抗生素,药敏检验结果出来后则针对性选用敏感抗生素。对于污染严重的创面或可疑厌氧菌感染者,须加用抗厌氧菌药物治疗,如甲硝唑。

5、16周岁以下患者禁用奎诺酮类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儿童用药剂量按体重计算。

6、慢性骨髓炎静脉用敏感抗生素3周,后改口服抗生素3周

、消肿药物的使用

1、骨折患者伤后或术后早期,肢体肿胀明显者,严重者形成

骨筋膜室综合症,常规应用甘露醇注射液消肿,一般应用3?7天;

严重肿胀者,可联合应用速尿,促进消肿。

2、儿童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或慎用脱水剂

三、活血和止血药物的使用

1、断指(肢)再植、皮瓣及植皮手术者,常规使用活血药物, 以低分子右旋糖苷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为首选;断指(肢)再植或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可选用抗凝药物治疗,须注意复查凝血因子。

2、骨科患者绝大多数慎用止血药物,尤其是断指(肢)再植、皮瓣转移、髋或膝关节置换术者,禁用止血药物。在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胸腰椎前路手术出血明显时,可酌情选用止血药物,其余伤情不主张使用止血药物

四、激素的使用

1、休克抢救、过敏、脊髓减压术中或术后,可应用激素治疗,多选用地塞米松注射液;脊髓减压时可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治疗。

2、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消化道溃疡、化脓性感染、肾功能不

全者慎用激素治疗;全身性霉菌感染者禁用激素。

五、抑酸药物的使用

1、有消化道溃疡史、严重创伤、休克、重大手术后等,须常规应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

2、使用激素或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时,须同时联用抑酸药物。

3、孕妇、哺乳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无明确禁忌者

六、止痛药物的使用

伤后或术后3天,伤处或伤口疼痛明显者,可适当应用止痛药物治疗

七、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药物的使用

骨科一些病人需长期卧床以及患肢牵引制动,易产生多种并发症,深静脉血栓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应该用药预防。建议用纤溶酶、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

八、其他药物

肘关节、髋臼骨折术后可能并发异位骨化,局部有明显肿痛,关节活动受

限,吲哚美辛可以预防。合并内科病可以请内科医生会诊用药。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相关规定

临床合理用药相关规定 为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中华人民XX国药品管理法》、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制定本细则。 一、成立“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一)、“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提出本院合理用药的目标和要求;组织对全院临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对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切实推进全院临床合理用药。在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专家指导组定期开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与教育,对临床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进行指导,及时解决临床科室在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方面遇到的技术问题。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每月分别对各科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情况进行2~3次监查。合理检查监查工作由医务科、质控办牵头,合理用药督查工作由药剂科牵头。 (二)各职能科应履行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职责,医

务科、质控办应经常深入科室检查临床用药情况,及时反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提交“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讨论决策。药剂科应定期公布全院抗菌药品和新特药品的使用情况。 (三)、各临床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医生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职责,及时纠正本科室医生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二、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三、医生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执行同意书。医生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损害。 四、处方定期评估制度 建立处方定期评估制度,高费用处方、高价药品处方、高销量增幅药物处方是临床处方综合评估的重点,每季度都要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并对不合理处方予以公示,以防止药物滥用。处方评估中将采取随机抽取和重点抽取两点方式,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无指征滥用药物以及指征改善后应该停药而未及时停药、无针对性“大包围”式用药、违反联合用

76个知识点掌握骨外科.

1.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以及骨骺分离 2.骨折成因:(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3)累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2、3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 3.根据骨折处皮肤和粘膜的完整性分类:①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②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骨折处的创口可由刀伤、枪伤由外向内形成,亦可由骨折端刺破皮肤或粘膜从内向外所致。 4.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又可分为:①裂缝骨折②青枝骨折:儿童(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按骨的折线方向及其形态可分为:①横行骨折②斜行骨折③螺旋形骨折④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3块以上⑤嵌插骨折:干骺端骨折 ⑥压缩性骨折:骨松质如脊椎骨、根骨⑦凹陷性骨折:颅骨⑧骨骺分离 5.骨折的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①休克:出血,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多发性骨折②发热:血肿吸收或感染(2)局部表现①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②特有体征:畸形(缩短、成角或旋转)、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具有以上三个骨折特有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骨折。 6.骨折早期并发症:(1)休克(2)脂肪栓塞综合症(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①肝脾破裂②肺损伤③膀胱和尿道损伤④直肠损伤(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①重要血管损伤②周围神经损伤③脊髓损伤(5)骨筋膜室综合症 7.骨筋膜室综合症:(1)定义: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2)发病机理: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3)早期诊断标准:①与创伤不相称的疼痛②压痛明显③手指(脚趾)被动牵拉痛。 8.骨折晚期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2)压疮(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感染(5)损伤性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6)创伤性关节炎(7)关节僵硬: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8)急性骨萎缩: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9)缺血性骨坏死(10)缺血性肌痉挛:是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骨筋膜室综合症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典型畸形是爪形手、爪形足。 9.骨折愈合过程:三个阶段:(1)血肿炎症机化期(2)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约需4~8周(3)骨板形成塑形期:约需8~12周。 10.骨折颈骨折、胫骨中下1/3处骨折、手舟状骨骨折愈合慢,不愈合率高。 11.骨折急救过程:抢救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运 12.骨折急救目的:用最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迅速转运,以便尽快得到妥善处理。 13.骨折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14.骨折复位类型:(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2)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 15.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尽可能的防止感染,力争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 16.清创时间:一般认为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伤口绝大多数能一期愈合。 17.骨折清创术要点:P737~P739 18.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原则:与开放性骨折基本相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关节感染和恢复关节功能。 19.骨折延迟愈合:骨折经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所需的时间,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称~。X线片显示为骨折端骨痂少,轻度脱钙,骨折线仍明显,但无骨硬化表现。 20.骨折不愈合: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且经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仍达不到骨性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端骨痂少,骨端分离,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质所封闭。临床上骨折处有假关节活动,成为~或骨不连接。 21.骨折畸形愈合:即骨折愈合的位置未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存在成角、旋转或重叠畸形。可能由于骨折复位不佳,固定不牢固或过早的拆除固定,受肌肉牵拉、肢体重量和不恰当负重影响所致。 22.肩关节脱位分型:根据肱骨头脱位的方向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及下脱位,以前脱位最为多见,肱骨头可能位于锁骨下、喙突下、肩前方及关节盂下。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总结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总结 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等级医院验收标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要求,我院于2008年始对门急诊处方和归档病历医嘱进行处方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在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了由医院药学部门组成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和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具体工作由临床药学室开展,临床药学室药师由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的中高级药师专职担任,由于未参加正规的临床药师培训,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查阅资料、上网学习以及平时工作的积累,点评的依据以药品说明书为准,严格按照处方点评的规范进行抽样、点评分析。临床药学室先对不合理用药处方、住院医嘱进行初选,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进行初评,并将初评结果汇总,每季在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议上交由处方点评专家组进行点评,临床药学室将专家点评的结果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汇总不合理处方,通报临床科室和当事人,并在药讯上刊登,并要求各科组织学习,并将学习情况及意见反馈临床药学室,以便杜绝类似不合理用药现象及临床药学室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水平的提高,同进将处方点评结果报行风办,判定为超常处方的医院将根据管理方案进行处罚通报。 根据制定的处方点评制度结合医院实施情况,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点评原则,三年来医院处方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工作深入细致开展工作到临床药学实际工作中,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中遇到的不合

理用药情况,不断整改督查。处方书写规范明显提高,用药不适宜现象及超常处方明显减少,处方点评前住院医嘱中抗菌药物使用率大于90%,三联抗菌药物联用,三线抗菌药物的使用极普遍,几乎达50%,门急诊处方中普遍存在三线、三联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率大于50%,现在住院医嘱中三联、三线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小于10%,抗菌药物使用率70%左右,门急诊处方己无三联使用抗菌药物, 三线己停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己低于30%,其它活血药、营养支持药联用、滥用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总之点评前大于50%的药占比也降至40%左右。 基层医院由于临床药师的缺乏和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对于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分析点评仍不能突破,某些常规治疗的定式,某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仍不能有效改观,因此定期组织临床医务人员药学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相关知识培训才能切实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意识和知识水平,才能提高处方调配人员的处方适宜性审核水平,使不合理用药现象控制在病人用药前,达到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的真正目的,让药学服务的目的、病人效益最大化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三基考试常见知识点(骨科)答案 2

2013考试试题二(骨科)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指出生后发现髋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可能的因素包括遗传、髋臼发育不良及关节韧带松弛、胎儿在子宫内胎位异常、承受不正常的机械压力,影响髋关节的发育有关。 2、骨盆挤压分离试验:病人取仰卧位,从双侧髂前上棘处对向挤压或向后外分离骨盆。引起骨盆疼痛为阳性。见于骨盆骨折。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90分) 1、试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治疗越早,效果越佳。随年龄的增大,病理改变越重,治疗效果越差。1岁以内是非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使用带蹬吊带法绝大多数患儿都可达到复位治疗,亦不会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也有用连衣袜套法及外展位襁褓支具法,维持4个月以上。(1)1~3岁:用手法整复,石膏固定法。(2)4岁以上:手法整复难以成功,应采用手术治疗。行沙尔特(Salter)骨盆截骨术。股骨颈前倾角大于45°者应加做股骨旋转截骨术。(3)成人:做查理(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2、压疮的分期。 1.第一期(淤血红润期) 2.第二期(炎性浸润期) 3.第三期(浅度溃疡期) 4.第四期(坏死溃疡期) 3、简述骨盆骨折的并发症。 (1)腹膜后血肿(2)腹腔内脏损伤(3)膀胱或后尿道损伤(4 直肠损伤(5)神经损伤 4、简述骨盆骨折的分类。 (1)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①髂前上棘撕脱骨折;②髂前下棘撕脱骨折;③坐骨结节撕脱骨折。 (2)骶尾骨骨折①骶骨骨折:往往是复合性骨盆骨折的一部分。按骶骨可以分成3个区:a Ⅰ区,在骶骨翼部;b Ⅱ区,在骶孔处;c Ⅲ区为正中骶管区。Ⅱ区与Ⅲ区损伤会引起骶神经根与马尾神经终端的损伤。②尾骨骨折:往往连带骶骨末端一起有骨折,通常于滑跌坐地时发生,一般移位不明显。 (3)骨盆环单处骨折骨盆环单处骨折不至于引起骨盆环的变形,属于该类骨折的有:①髂骨骨折②闭孔环处有1~3处出现骨折③轻度耻骨联合分离④轻度骶髂关节分离。 (4)骨盆环双处骨折伴骨盆变形属于此类骨折的有:①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②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③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④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髂骨骨折⑤髂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⑥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5、骨折切开复位的指征有哪些? (1)骨折端之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2)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功能者;(3)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

CCD常用知识总结

CCD 常用知识总结 随着CCD的不断发展,尤其典型的是当微光CCD向低照度方向发展时,噪声已经成为阻碍CCD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噪声是CCD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决定信噪比S/N (Singal/Noise)的重要因素,而同时信噪比又是各种数据参数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随着CCD器件向小型化、集成化的不断发展,CCD光敏元数的增加势必减小光敏元的面积,从而降低了CCD的输出饱和信号。为扩大CCD的动态范围,就必须降低CCD的噪声(动态范围与噪声间的联系)。 CCD工作时,在输入结构、输出结构、信号电荷存储和转移过程中都会产生噪声。噪声叠加在信号电荷上,形成对信号的干扰,降低了信号电荷包所代表的信息复原后的精度,并且限制了信号电荷包的最小值。CCD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空间采样的离散模拟信号,其中夹杂着各种噪声和干扰。CCD输出信号处理的目的是在不损失图像细节并保证在CCD 动态范围内,图像信号随目标亮度线形变化是尽可能消除这些噪声和干扰。(选自《CCD降噪技术的研究》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CCD的发展现状 CCD最初是1969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名科学家W.S.Boyle与G.E.Smith提出,1970年在贝尔实验室制造成功。它一问世,就显示出灵敏度高、光谱响应范围大、操作容易、维护方便、成本低、易推广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现已取代摄像管,成为一种最常见的图像传感器。自CCD问世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一直为美、日、英、法、德、荷兰等工业发达国家所瞩目,其中美、日两国的研制与生产能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外主要的CCD研制与生产单位有日本的电气、东芝、索尼、夏普、日立,美国德州仪器,荷兰飞利浦等。二十年来,CCD向着高集成度、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宽光谱响应的方向迅速发展,不断完善。目前国外已研制出了像素数目为9K×9K的CCD芯片,像素尺寸最小已达到2.4μm×2.4μm;像素数目为4K×4K的CCD芯片已达到商业化水平。另外CCD芯片的拼接技术也日益成熟。国内对CCD的研究始于1967年,主要研制单位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河北半导体研究所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制水平和国外有一段距离,比发达国家落后近十年。尤其受国内微电子加工技术的限制,生产能力较低,其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CCD尺寸测量装置的研制》东北大学硕士论文) 目前国内对于CCD参数能够进行标定的单位:北京天文台的 CCD工作原理: CCD工作时通过转换光为电子(电荷),这个过程如下:高能光子(可见光或红外范围)撞击硅,并激发硅内电子进入更高能级,这样产生电子空穴对。电荷被收集到单个像素上,然后通过在垂直和水平寄存器上施加不同的电压进行电荷转移,这些电荷被数字化和编码。这个过程所需时间依赖系统输出流量。图像质量依赖于采样。 关于CCD的集中控制采集方案调研: 对于CCD的集中图像采集系统目前在我们星光神光实验中,规划的集中采集方式有两种。1基于软件的CCD图像采集网络式集中控制 2基于硬件的单机集中控制 其相应的拓扑系统图见神光Ⅲ概念设计报告,杨存榜的方案有两种方案优劣的比较。 CCD及检测中基本知识点

医院合理用药宣传栏

医院合理用药宣传栏 合理用药,健康你我,**医院邀您关注用药知识,共享健康!一、什么是药品?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或者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物质(如维生素类),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我们平时常说的中药(包括中成药、饮片)、西药(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都是药品。 二、各种片剂的服用方法。 普通片:应用广,最为常见,一般整片服用,可掰开服用,有时可研碎服用。 糖衣片:指在普通片外包上糖衣膜的片剂。目的是消除异味、防潮、避光等以增加稳定性,应整片服用,有破碎时不应服用。 薄膜衣片:指在普通片外包上一层比较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的薄膜。作用是防潮、避光、隔绝空气、增加稳定性、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普通薄膜衣片一般应整片服用,确有必要可掰开服用。 肠溶片:指在普通片上包上肠溶衣膜的片剂。主要是避免胃液的破坏或减少胃粘膜的刺激。应整片服用,有破碎时不应服用。 缓释片:用适宜的方法制成,能使药物缓慢释放的一类片剂。具有血药浓度平稳、服药次数少、治疗作用时间长等特点,一般应整片服用。 控释片:用先进的制药技术加工而成,能使药物缓慢、均匀、恒速的释放到体内的一类片剂。具有药物释放平稳、不良反应少、药物

作用时间长、服药次数少等特点,一般应整片服用。 泡腾片:指含有泡腾崩解剂、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有口服和外用两种,口服应先加水溶化后服用;外用可直接放入用药部位。 咀嚼片:指应在口中嚼碎后咽下的片剂。目的是:加快药物的溶出、提高药效。正确的服用方法是在口中嚼碎后咽下。 口含片:指在口腔或颊粘膜内缓缓溶解而不吞下的片剂,多用于口腔和咽喉部疾患。服用时应含在口腔或颊粘膜内,使其缓缓溶解而不是吞下。紧急时可以嚼碎,但不要随唾液咽下,更不可整片吞下。 舌下片:指舌下含服的片剂。目的是使药物在舌下粘膜直接吸收,起到速效的作用并防止胃液对药物的破坏等。服用时将药物放在舌下含服,不要随唾液咽下,更不可整片吞下。 三、胶囊可以打开吃吗? 一些患者喜欢将胶囊打开口服,认为这样起效快,或者能避免胶囊壳对胃肠的损伤。这种服药方法是不正确的,甚至是有害的。有的胶囊是具有肠溶性质的,可以使药物免遭胃酸的破坏,保证药物在肠道顺利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如果把胶囊打开服用,会导致药物被胃酸破坏而失效;还有的胶囊是为了掩盖药物的特殊气味或苦味,增加患者服药的舒适度。因此,如果没有特殊注明,胶囊一定不能打开服用。 四、何时服药时机最佳? 许多药物的疗效与用药时间密切相关。选择最佳服药时间,能够

骨科进修总结最新

四川省XX 医院 进 修 总 结

XX 医院201X 年X 月

进修总结 在省XX 医院3个月的进修转眼就结束了,在此感谢省XX 医院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短暂的时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很多感想和收获。在拓展视野、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让我更深刻的认 识到医学事业的魅力,深刻感受到“以人为本”、提倡人文关怀的治病理念。让我认识到规范化的管理及流程,严格的规章制度是杜绝医疗事故发生的根本。 怀揣着激动和准备接受涌涌而来知识的心进入了临床,但失落感接踵而来。每天除了完成比我们医院更多的护理工作外并没有什么不同,2周下来感觉到几乎没有收获。我开始审视自己找找源头,是方 法没有对吗?临床的老师们都很具有亲和力、很好沟通,但他们大多都很年轻,也还处于学习和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因此我不能坐等老师来灌知识,开始自我寻求和自我思考的学习。工作中,我仔细观察低 年资护士遇到问题时高年资护士是如何指导的,遇到特殊病人时护士长是如何吩咐重点观察和如何处理的,空闲之余就跟着医生老师们查房。在学会了抓住这些学习机会之后,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变得轻松和愉快了很多。 虽然这次进修我学习的技术与我平时掌握的大同小异,但却使我改变了很多工作特别是管理流程上的理念。临床老师主动要求医生为禁食水的患者下达口腔护理医嘱;督促医生到特殊患者床旁观察病 情,处理病人;在为病人翻身时如何保护导管,防止导管打折滑脱, 指导正确翻身方法;保护患肢,避免加重患者的痛苦。诸如此类很多 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其实都和沟通技巧、扎实的基本功、科学人性的 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实行小组制,护士 建立了“我的病人”的理念。深入病房,对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主动关心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落实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

药学综合知识 100 个重要知识点

药学综合知识100 个重要知识点 考点1:药学服务的对象:广大公众,包括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和卫生工作者、药品消费者和健康人群。 考点2:特殊人群是指:如特殊体制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制者、小儿、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血液透析者听障、视障人士等。 考点3:用药咨询的目标:可以将其分为患者、医师、护士和公众的用药咨询。 考点4:沟通的技巧:认真聆听,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谈话时尽量使用短句,使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从中判断其对问题的理解和接触程度。与患者的谈话时间不宜过长,提供的信息也不宜过多。 考点5:处方的概念:是指有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主力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执业药师或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人质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物凭证的医疗文书。 考点6:医师处方印刷用纸: ①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 ②急诊处方印刷用纸质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

③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 ④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⑤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房印刷用张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 考点7:“四查十对”:查对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要命、剂量、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症状、用法用量;查药用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考点8:药物相互作用对药效学的影响:作用相加或增加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敏感化作用,拮抗作用,增加毒性或药品不良反应。 考点9:药物相互作用对药动学的影响:影响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考点10: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无适应症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 种以上药理作用机制相同药物的。 考点11: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药品因素等。 考点12:理论效价:系指抗生素纯品的质量与效价单位的折算比率,多以其有效部分的1ug 作为1IU(国际单位),如链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以纯游离碱1ug 作为1IU。

六年级英语考试常见知识点总结

英语 1.表示时间的介词 (1)at:用于表示时刻,时间的某一点。 at noon在午时at night在夜间at present目前 (2)on:用于星期,某天,某一天的上午、下午、晚上(指具体的某一天时,一律用on) on Sunday在星期天on sunday morning 在星期天的上午 on march 8 在3月8日 (3)in:用于表示周、月、季节、年、泛指上午、下午、晚上。 in 1999 在1999年in November 在11月份 in summer 在夏季in the afternoon在下午 at表示片刻时间;in表示一段时间;on总是与日子有关。 2.表示地点的介词 (1)at:在某地点(表示比较狭窄的场所) at school上学at home在家at the station 在火车站 (2)in:在某地(表示比较宽敞的场所) she will arrive in shanghai at ten .10点她将到达上海。 3.时态: (1)一般过去时是指发生在过去的事;如句子中有yesterday, last week , last weekend , last yesterday , last Sunday 等这样表示过去时间的词时,就要用一般过去时态。如果be动词是was、were,或者动词加ed都表示是一般过去时。(2)现在进行时是指正在发生的事;句中往往有now、look、listen等词。 现在分词就是动词ing 共有三种形式:①直接+ ing ②去e + ing ③双写最后一个字母+ing (3)一般现在时是指经常发生的事。 句式:主语+ 动词原型或动词变形(动词第三人称变化)+ 其它成分(4)一般将来时指将要发生的事和打算做的事。 典型单词有:tomorrow ;the day after tomorrow;tomorrow morning 构成形式:Be going to +动词原形,will +动词原形 4.时间和日期的表达: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医院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二、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三、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使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四、医师在使用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时应告知患者,并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使用肝、肾毒性药品前应先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使用中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使用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和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因未取得患者同意引发用药纠纷的,其经济赔偿由责任医师承担。 五、中、西药剂科应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对药品进行拆零调配,并加强管理,杜绝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中、西药剂科必须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向医院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报告。 六、严格控制门诊大处方 门诊处方注射剂为1日用量,口服及外用制剂为3~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一日用量;慢性病口服制剂处方用量可延长到15~30日用量,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除抢

骨科小知识点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关节液检查
一般关节液内 WBC 浓度<0.05ⅹ109/L, 如>0.2 ⅹ10 /L,即认为有轻度炎症。
9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 称 VAS):该法比较灵敏,有可比性。具体做法是:在纸 上面划一条 10 cm 的横线,一端为 0,表示无痛;另一端 为 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 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 轻度疼痛平均值为 2.57±1.04;中度疼痛平均值为 5.18 ±1.41;重度疼痛平均值为 8.41±1.35。
偏心距(offset) 偏心距 小转子与前倾角
小转子作为截骨水平,判断安置前倾角标 志,前倾角正常为 13。±7。
一、什么是偏心距 指股骨头旋转中心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直距离,也是 髋部外展肌群的杠杆臂。 二、偏心距不正常有什么害处 偏心距增加,相应外展肌力臂增加,相应减少外展 肌力,关节接触应力减少,减少假体磨损。同时假体颈 部应力减小,相应部位的股骨应力下降。在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中,需要恢复股骨正常的偏心距,从而减少假体 磨损。 (1)
髋臼的四个功能性支柱 髋臼的四个功能性支柱
外侧柱:髂骨、臼顶 前后柱:耻骨、坐骨形成的髋臼 内侧壁:内壁(较薄)
(续 1)对某些外展肌肌力较弱的髋部疾病,也可适当 增加偏心距以恢复外展肌的力臂,以提高关节的稳定 性。 三、恢复股骨正常的偏心距的具体办法有: (1)增加假体的股骨颈长度; (2)降低股骨假体颈干角; (3)髋臼内衬侧方内移; (4)大转子截骨;
kohler 线
Paget 病
一种慢性骨瘤样变性,可造成骨的膨胀、畸形、强 度减弱,进而形成骨痛,关节炎、畸形和骨折。Paget 病 的病因多认为与慢性病毒感染有关,有家族史。 Pagets 病的诊断多在 40 岁以上人群得出,男女性发 病率差别不大,不同国度、民族的人群发病率不同。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科普知识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科普知识 健康问题,其中很多人深受各种慢性病、老年病的折磨,药品需求大,往往有乱投医、乱吃药的现象,由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容易轻信游医、药贩和非法药品广告的宣传,因此上当受骗甚至危害身体健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针对老年人缺乏合理用药知识、急需用药指导的这种状况,特聘请我市第一人民医院家庭病床科李留长主任给社区老年朋讲解如何科学用药。 活动计划 一、活动安排: 时间:9月21日上午9;00---11:00 地点:人保财险社区 二、宣传内容: 通过显浅讲述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生化特点、老年人独特的体内代谢特性、老年患者用药的原则,以及一些具体病例,让老人们了解安全用药常识、了解如何安全用药,帮助老年人按照正确方法储备和使用药物,并对家庭安全合理用药给予了温馨建议。 三、活动形式: 1、给社区居民讲解合理用药的知识。 2、回答现场居民的提问。

核心信息 老年人用药容易发生的误区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己点名用药: 老年人患慢性病者居多,有些老年人凭着自己“久病成医”的老经验,每当慢性病复发时,自己直接去药店买药来吃。 即使到医院看病,也是不顾自身所患疾病的具体情况,向医生盲目点名用药,否则,还会责备医生开的药“不管用”。其实,老年人这样随意用药,容易造成嗜药成癖,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由此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二、慕名吃药,跟着广告走: 不少老年人如果觉得某一种药对某种病疗效不错时,便对此药“情有独钟”,以后患上了症状类似的疾病时,都用这种药,一直用到药物的毒副作用出现时才去医院咨询,往往导致“亡羊补牢”的悲剧。 有些老年人则很迷信医药广告上介绍的新药和“特效药”,有些医药广告的过誉之词往往成了误导老年人用药“赶时髦”的教唆犯。

解析几何常用知识点总结

“解析几何”一网打尽 (一)直线 1.[)?? ? ??≠≠--= =∈2112122tan 0x x x x y y k l ,,,直线的倾斜角πααπα 2.直线的方程 (1)点斜式 11() 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 111(,) P x y ,且斜率为k ). (2)斜截式 y k 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一般式 0A x B 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特别的:(1)已知直线纵截距,常设其方程为或;已知直线横截距,常设其方程为 (直线斜率k 存在时,为k 的倒数)或.知直线过点,常设其方程为 或 (2)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可正、可负、也可为0. 直线两截距相等 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直线两截距互为相反数 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直线两截距绝对值相等 直线的斜率为或直线过原点. (3)在解析几何中,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有可能这两条直线重合,而在立体几何中一般提到的两条直线可以理解为它们不重合. 3、几个距离公式 (1)两点间距离公式: 1122(,)(,)A x y B x y A B =点点 (2)00(,)x y P 到直线0A x B y C ++= 的距离为d = 特别地,当直线L: 0x x =时,点P (00,x y )到L 的距离0d x x =-; 当直线L: 0y y =时,点P (00,x y )到L 的距离0d y y =-. (3). 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设1122:0,:0,l A x B y C l A x B y C d ++=++==则4.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重合 5.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 (x ,y )、22B (x ,y )、33C (x ,y ),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是123 123 (, )3 3 x x x y y y G ++++. b y k x b =+0x =0x x m y x =+m 0y =00(,) x y 00 ()y k x x y =-+0 x x =???1±1 2121212121()0 l l k k k k A A B B ⊥?=-?+=、都存在时{ { 12 1221121212 1221 //()k k A B A B l l k k b b A C A C ==? ? ≠≠、都存在时

医院合理用药工作汇报

XXX医院合理用药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和专家: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为提高我院药事质控水平,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持续改进,对我院进行指导。 现对我院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建立合理用药管理组织 建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下设的相关的药事管理小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合理用药督导小组、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小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组织结构合理,职责明确: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起草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药剂科组织具体实施。 刚刚筹备成立的临床药学室,办公区域、配备人员、各项规章制度等已经初步成型,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并在东营市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帮扶下着手培养临床药师,临床药师负责处方和病历的点评,参加科室查房。并按照要求专门配备了合理用药软件和处方点评软件,及时全面进行处方对病历进行点评。 二、严格限制大处方,严格控制药品用量 建立药品遴选制度,遵循“一品两规”要求,确定医院的基本药品供应目录,制定医院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临床使用的药品由药剂科统一采购供应,基本药物和常用药品通过平台采购,非基本药物和常用药品通过xxx卫计委统一议价采购。鼓励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医保药物,使用贵重药品、医保患

者使用自费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门诊医生的处方量,门诊处方量严格限制在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超过3日用量。按照处方点评制度,每月对门急诊处方以及医嘱进行点评,对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进行干预。抗菌药物病历进行专项点评,点评结果定期公示,发现个别医生和科室用药超常,要求当事医生作出说明。对不合理处方、大处方,按照医院规定当月对责任人进行扣发绩效工资、处方公示,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院长分别与各个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责任状,要求科室的药占比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低于或超出规定的按照比例给予相应的奖惩。 三、进行单品种用药总量监控 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制度,医院药剂科每季度对本院单个品种用药总量进行排序,统计分析药品销量居前十位报临床合理用药督导小组并进行公示、分析,认定为明显不合理的品种给予药品经销商提出预警,严重的或者预警后不予改正的将该品种更换经销商和生产企业,直至撤出医院销售,并对使用不合理药品品种的科室给予警示。 四、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成立医院副院长任主任委员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并制定章程,明确职责,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有检查、干预和改进措施。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期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与评价。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特殊管理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和审批程序,保

Word和Excel基础知识总结汇总

Word和Excel基础知识总结 Word基本知识 WORD界面可以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标尺、编辑区、滚动条、状态栏。 二、WORD文档编辑 (一)文本的选择 1、选择任意文本 将光标定位在待选择文本的开始处,拖动鼠标指针至结束点,再释放左键,就可以选定文本,用这种方法可以选择任意大小的文本。 2、选择列 将光标定位于待选择文本的开始处,然后按住Alt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到待选择的文本的末尾处,释放左键,这样就可以选择一个矩形文本块。

3、利用选择条快速选取 选择条是位于正文左边的一个空白区域。将鼠标指针移至编辑区的最左边,当指针变成右斜的箭头?时,表明鼠标指针已位于选择条上,此时单击,可选定光标所在的行;双击可选定光标所在的段;在选择条上拖动,可选定多行或多段文本;三击可选定整个文档。 4、选择整个文档 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A (二)文字的设置 文字的设置包括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字形、下划线、字符间距、文字效果等。 修改方法: 1、选中文字后使用菜单命令:格式f字体命令进行设 2、也可以选中文字后在选择的文字区域中单击鼠标右键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字体”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可弹出“字体对话框”。字体对话框分为“字体”、“字符间距”、“文字效果” 三个标签。在“字体"标签中可以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形、字体颜色等。在“字符间距”标签中可以设置文字的缩放、间距、位置等内容。在“文字效果”标签中可以设置文字的动态效果。 (三)段落的设置 1对齐方式 对齐方式是指段落在水平方向以何种方式对齐。Word 2003中有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和分散对齐。在格式工具栏中分别用四个按钮表示,从每个按钮的图标就可以看出对齐的方式。 (1)两端对齐两端对齐是Word 2003默认的对齐方式。一般情况下, 输入文本时都以这种方式对齐,所以,格式工具栏上的“两端对齐”按钮被置亮。当输入的文本超过一行时,两端对齐的效果就会显示出来。 (2)居中对齐

合理用药培训计划

Xxxxx卫生院合理用药培训计划 为了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普及合理用药知识,进一步落实《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改善药物不合理应用现状,提高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权利,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以下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 培训要覆盖到临床所有医护人员和药学、检验等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普及培训,并定期进行药物及细菌耐药等知识更新和强化培训。 二、组织实施 (一)、学习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参加学习人员:卫生院全体职工 (二)、学习的方法 通过听专家讲座、医院培训小组培训、个人自学等方式。 (三)、学习内容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

方管理办法》等;医疗机构在药事管理、处方审核与管理等方面的常见、突出问题及解决方案;常见疾病基本诊疗路径,实施路径管理的步骤、转诊等重点环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等业务知识。 (四)、学习时间安排 单位培训2014年9月10-30日 考核总结2014年10月 (五)、学习的开展 1、由学习领导小组制定每次的学习内容,并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通知全体职工,参加学习人员做好准备。 2、根据各科专业不同,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技术学习活动。 3、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人员培训学习结束后在对本院职工进行业务指导学习。 4、邀请上级业务指导部门人员或下乡人员对全院职工进行业务指导学习。 5、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 三、学习要求 1、每个职工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端正学习态度,切实把学习作为提高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必修课。 2、要遵守学习纪律。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的,

【中考必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规章和指南,经院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制定此办法。 一、组织管理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立“临床合理用药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工作小组设在办公室设于医务科,由黄勇兼任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日常事务的处理。 2.工作小组职责: (1)工作小组应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3)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4)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检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5)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教育; (6)定期向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 二、监督管理基本原则 1.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比例≦30% 2.自费药品采购金额比例占总药品采购金额≦5% 3.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强度不得高于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制定的目标值,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7%,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基本药物使用率(品规和金额)不低于50%。 4.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当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四大用药原则。 5.遵循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等。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可参考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等,使用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医师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三、合理用药检查范围与判断标准 检查范围:我院所有具有处方权医师开具的门诊处方和所有管床医师所下达的医嘱,以抗菌药物、中成药及专科用药等的临床应用是否合理为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