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带生态退化现状_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
生 物 学 杂 志 Vol. 28 No. 5 Oct, 2011 JOURNAL OF BIOLOGY
第 28 卷第 5 期 2011 年 10 月
湖滨带自然群落的生态结构破坏严重 , 由水生植 物群落向陆生植物群落连续完整的演替系列已很罕 水生植物种类呈加速度减少 , 单一种逐渐扩大 , 水 见, 生植物单一化发展 , 生物多样性降低 。 以原本水生植 20 世纪 70 、 被条件较好的滇池 、 洞庭湖为例 ( 见表 1 ) , 80 年代以来, 水生植物种类大幅度减少 , 对水环境敏 感的种类如黑藻 、 石龙尾和一些轮藻科植物在近 20 、 30 年迅速减少或消失 。 以太湖为例 ( 见表 2 ) , 近年来 挺水植被以芦苇为主 , 分布面积锐减 , 物种单一 , 沉水 植物优势种变化明显 , 某些耐污能力强的物种得到了 如凤眼莲 、 旱生莲子草 、 龙须眼子菜等 相应的大发展, 原来均不占优势的物种均形成单优势群落 , 其分布面 漂浮植物逐渐以荇菜为优势种 。 积逐步扩张,
[10 ]
, 造成近年来的
并且有暴发频率增加 、 范围扩大 、 蓝藻水华不断暴发 , 持续时间延长的发展趋势 , 而且对应着藻类数量的增 长, 水体透明度急剧下降 , 富营养化明显 。 同时 , 浮游 动物中适于生活在富营养型的水体中的桡足类以及喜 食浮游单细胞藻类的枝角类明显增多 , 如对太湖西岸 湖滨带浮游动物的调查表明 , 桡足类数目达到 7. 07 ×
2 加至 12170 个 / m , 总平均生物量由 1992 年的 14. 13g / 2
表 2 水生植物特征对比[7 - 9] Table 2 Comparison of aquatic plants features 湖泊 年代 水生植物特征
五里湖
挺水植物以芦苇为主, 伴生有茭草、 浮叶 1951 年 植物和漂浮植物; 沉水植物以苦草、 菹草 和狐尾藻占优势 主要为芦苇; 沉水植物偶 挺水植物稀疏, 2003 年 见狐尾藻, 优势种为水花生和凤眼莲形成 单一群落及菱群落 挺水植物以芦苇为主 , 形成芦苇带, 荇菜、 1960 年 菱、 槐叶萍等在芦苇带内偶有分布; 沉水 植物马来眼子菜和苦草分布稀疏 挺水植物以芦苇为优势种 , 但分布区域和 2005 年 面积大幅缩减; 沉水植物以马来眼子菜为 优势种; 漂浮植物以荇菜为优势种
。 该区域
有很高的生产力及生物多样性 , 具有显著的生态边缘 效应, 在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特殊功能 , 如拦截 污染物 、 净化水体 、 消浪防蚀、 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 因 此, 湖滨带是湖泊的一道天然保护屏障 , 也是健全的湖 泊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 但是随着人口
收稿日期: 2010 - 10 - 21 ; 修回日期: 2011 - 01 - 12
( Research Center for Lake Engineering,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 Sciences,Beijing 100012 ,China)
Abstract: Lake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is a natural protective barrier and the essential part of healthy lake ecosystem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China lake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including the attenuation of higher aquatic plants,the exaltathe addition of tolerance type in zooplankton and benthic animals, the reduction of fish popu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hytoplankton, lation and the falling in terrestrial biological diversity etc. Ecological degradation is mainly caused by manmade interference, including largescale reclaiming land from lake,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arrier net aquiculture,the unreasonabl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the serious point source and area source pollution etc. For the above status and reasons of the lakeside zone ecological degrad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lake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Keywords: lake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ecological degradation; countermeasures
东湖 洞庭湖 大通湖 南湖
滇池
1. 3 底栖动物耐污种类优势度增加 底栖动物群落种类减少 , 种类组成发生变化 , 优势 软体动物如螺类等在底栖动物中比例下 种变化明显 , 一些具有很强的耐缺氧和喜有机质的种类优势度 降, 逐渐增加 。在严重富营养化的水体中 , 单位水体中的 耐污底栖动物数量平均占到底栖动物总生物量的 84. 76% [10]。如五里湖 , 据 2003 年调查结果 , 底栖动物在 种类组成上以双翅目 、 寡毛纲种类占优势 , 而腹足纲和 瓣鳃纲种类极为少见 , 这是水质和底泥受到污染的标 志( 见表 4 ) 。在滇池 , 大量的螺蛳 、 河蚌等软体动物数 相反 , 摇蚊幼虫 、 水蚯蚓密度大 、 数量多 , 量明显减少 , 据 2000 年调查 , 总平均密度由 1992 年的 696 个 / m 增
表 1 水生植物种数及覆盖率统计对比
[3 - 6 ]
甲藻和裸藻已很难见 和绿藻的某些种类和数量锐减 , 到。如太湖西岸湖滨带水体中调查到的 5 个浮游藻门 类, 共计 47 种藻中 , 蓝藻种类分别达到 22 种和 17 种, 硅藻门仅为 8 种 , 水体中的总藻类个数为 14329 个 / L, 其中的蓝藻和绿藻数目分别达到 8737 个 / L 和 49427 个 / L 为 8 种, 硅藻门仅为 440 个百度文库/ L
基金项目: 环保部公益项目 ( 200909048 ) ; 水专项太湖项目( 2008ZX07101 - 009 - 001 ) Email: jianglj@ craes. org. cn; 作者简介: 蒋丽佳( 1985 - ) , 女, 江苏人, 硕士, Email: xuqj@ craes. org. cn。 通讯作者: 许秋瑾, 研究员, 专业方向湖泊生态学,
湖滨带是水陆生态交错带的简称 , 是内陆水生生 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功能界面
[1 - 2 ]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干扰 , 增加 、 中国很多湖泊湖滨带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 直接影响了 湖泊流域生态 、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因此 , 对中 国湖滨带生态退化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客观分析 , 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 1. 1 湖滨带生态退化现状 高等水生植物衰减 , 生物多样性下降
生 物 学 杂 志 Vol. 28 No. 5 Oct, 2011 JOURNAL OF BIOLOGY
第 28 卷第 5 期 2011 年 10 月
doi∶10. 3969 / j. issn. 2095 - 1736. 2011. 05. 065
Analysis on the present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 lake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ecological degradation
JIANG Lijia,HU Xiaozhen,XU Qiujin,SONG Feifei
Table 1 Comparison of aquatic plants species and coverage 湖泊 滇池 年代 20 世纪 80 年代初 20 世纪 80 年代末 2000 年 20 世纪 70 年代初 2000 年 20 世纪 70 年代初 2000 年 20 世纪 70 年代初 2000 年 植物种数 覆盖率( % ) 34 21 15 26 23 28 29 24 11 70 12. 6 6. 8 60 26. 17 70 10. 60 55 9. 99 洱海
4 [10 ] 10 4 个 / L, 枝角类为 7. 76 × 10 个 / L 。
表 3 浮游藻类数量对比[11 - 15] Table 3 Comparison of planktonic algae amount 湖泊 年代 50 年代 80 年代 90 年代 2000 年 1983 年 1998 年 2002 年 种类 9种 192 种 195 种 198 种 8 门 205 种 64 种 106 种 藻类细胞数 22 ~ 100 万个 / L 100 ~ 400 万个 / L 2691. 21 万个 / L 1935. 02 万个 / L 1643 万个 / L 34994. 91 万个 / L 11885. 60 万个 / L
1. 2
水质富营养化 , 浮游藻类浓度增高
导 随着大型水生植物数量的减少甚至迅速消失 , 致水质趋于富营养化 , 生物状况亦随之发生了强烈变 化, 开始从草型湖泊向藻型湖泊转变 。 湖滨带水域浮 游藻类数量剧增 , 如洱海和滇池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 藻类数量分别增至为原来的 6. 73 倍和 21. 3 倍( 见表 3 ) 。 浮游藻类物种分布严重失衡 , 门类之间 物种生物量差别悬殊 , 以蓝藻和绿藻占绝对优势 , 硅藻
太湖
西太湖
m2 增加至 69. 48g / m2[16]。
表 4 底栖动物统计对比[8] Table 4 Comparison of zoobenthos 湖泊 五里湖 年代 年 年 年 年 特征 种类丰富 种类稀少 种类丰富 种类稀少 优势类群 日本沼虾, 湖螺, 黄蚬, 湖蚌, 扁螺[17 - 18] 摇蚊幼虫、 双翅目幼虫和颤蚓 日本沼虾螺蛳、 河蚌、 河蚬 白虾、 摇蚊幼虫、 水蚯蚓
湖滨带生态退化现状 、 原因分析及对策
蒋丽佳,胡小贞,许秋瑾,宋菲菲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工程技术中心 ,北京 100012 )
摘 要: 湖滨带是湖泊的一道天然保护屏障 , 是健全的湖泊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结了中国湖滨带
存在的主要问题, 包括高等水生植物衰减 、 水质富营养化、 浮游藻类浓度增高、 底栖动物耐污种类优势度增加 、 鱼类 陆地生物栖息地破坏等 , 并分析了退化原因, 主要是人为因素的干扰 , 包括湖滨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 种群数量减少、 围网养殖的迅猛发展、 水利工程的不合理修建 、 点面源的严重污染等, 针对上述存在的现状和原因 , 提出了湖滨带生 态修复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湖滨带; 生态退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X17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 1736 ( 2011 ) 05 - 0065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