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习题解答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画法几何1习题答案PPT课件
![画法几何1习题答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e133e043323968011c92ec.png)
b'
(c') a' c b
(a)
b"
c" a"
9-4画出圆柱的W面投影及其表面上各线的另两面投影。
a'
a"
b'
b"
d'
(c')
c"
d"
c
d ab
33
9-5 已知圆柱表面各转向线EE1、FF1、GG1、MM1投影, 求作其表面曲线ABC的另两面投影。
e'
b'
a'
e1'
b"
a"
d' (c')
d" c"
917完成切口三棱锥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919完成切口三棱锥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9-1 画出正五棱柱表面上各点及线的另二面投影。
9-2 画出正六棱柱的W面投影及其表面上各线的另两面投影。
b' ca'
c' d'
b" a"
c" d"
c
b
d
a
b'
c' d' a'
d c
b a
b"
d"
c"
a"
32
9-3 画出圆柱表面上各点的另二面投影。
54
12-9 补画正立面图
12-10 补画正立面图
55
12-11 补画正立面图。
12-12 补画平面图。
56
12-13 补全投影图中所缺漏的图线。
12-14 补全投影图中的漏线。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制图》答案 ppt课件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制图》答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fb44e880eb6294dc886c21.png)
b
d
c
m
a Yh
ppt课件
Yw
19
P25-2:以BC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C点 在V面上,图中AB为正平线。
b′
X
a′
b
ppt课件
a
20
P25-2:以BC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C点 在V面上,图中AB为正平线。
bb′′
cc′′
XX
bb
ppt课件
aa′′
cc
aa
21
P27-1:根据已知投影图,完成正方形ABCD的两面投影。
4.整理轮廓线。
24
13
ppt课件
33
P56 -(1):求圆柱表面交线的未知投影。
1'2'
2'
1'
3'4'
4'
3'
24
13
ppt课件
34
P56 -(2):求圆柱及表面交线的未知投影。
ppt课件
35
P56 -(2):求圆柱及表面交线的未知投影。
ppt课件
36
P57 -(4):求圆柱及表面交线的未知投影。
a′ c′ Z
b′ X
b
d′ c
Yw
d a
Yh
ppt课件
7
P19-2: 作距H面15的水平线MN,使其与AB、CD相交。
a′ c′ Z m′
n′
1155
b′ X
b
d′ c
Yw
n
m
d
a Yh
ppt课件
8
P19-2 典型错误分析:
a′ c′ Z 水平线的
m′
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常见习题例子解答PPT课件
![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常见习题例子解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4b76da5727a5e9856a61e9.png)
1
1
2
22
11
点击此处查看立体图
16页
第37页/共80页
返回
第38页/共80页
2-17. 作下列各指定剖切位置的剖面图。
(1)
23
1
1
23
2-2 3-3
1-1
点击此处查看立体图
16页
第39页/共80页
返回
第40页/共80页
2-17. 作下列各指定剖切位置的剖面图。
(2)
1-1
2-2
2-1
1
1
点击此处查看立体图
15页
第31页/共80页
返回
第32页/共80页
2-14.将立面图该画成适当的剖面。
点击此处查看立体图
15页
第33页/共80页
返回
第34页/共80页
2-15.将左立面图作全剖面。
点击此处查看立体图
15页
第35页/共80页
返回
第36页/共80页
2-16.完成2-2剖面图。
19页
第55页/共80页
返回
第56页/共80页
2-23. 根据平面图,选择正确的剖面图,在相应的
括号内画“√”。
()
()
( √)
()
()
(√ )
点击此处查看立体图
19页
第57页/共80页
返回
第58页/共80页
2-24. 根据形体的三视图,在指定位置将立面图、左侧立面图 改画成适当的剖面图。
(1)
平面图(展开)
点击此处查看立体图
8页
第6页/共80页
返回
第7页/共80页
2-7. 画出形体的右侧立面图。
教材例题画法几何 ppt课件
![教材例题画法几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82cd060b4c2e3f572763c8.png)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例3-1:过点 A作一水平线 AB,与ΔCDE平行,见图3-2(a)。 分析:ΔCDE(Δcde,c’d’e’)的空间位置一经给定,该平 面水平线的方向也就随之而定。虽然过点A可作无数条水平线, 而与ΔCDE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它必与ΔCDE内的水平线平行。
PPT课件
34
例3-13:判定图 3-18(a)所示的ΔABC与ΔDEF是否平行。 分析:如果ΔABC∥ΔDEF,则在ΔDEF内必能作出两相交
直线,与ΔABC的两边对应平行(其同面投影都对应平行), 否则ΔABC不平行于ΔDEF。
PPT课件
35
例3-14:求图 3-21 (a) 所示的铅垂面 P与ΔABC的交线, 并判定其投影的可见性。
点的Z坐标差。
PPT课件
7
例2-8:根据图2-26(a)所示,在直线AB上找一点K,使 AK:KB=3:2
分析:由上述投影特性可知,AK:KB=3:2,则其投影 ak: kb=a’k’:k’b’=3:2。因此,只要用平面几何作图的方法, 把ab或a’b’为3:2,即可求得点K的投影。
PPT课件
8
例2-9:判定点K是否在侧平线AB上(图2-27a〕。 分析:由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可知,如果点K在直线AB上,
分析:水平线的正面投影平行于OX轴,它到OX轴的距离, 反映水平线到H面的距离,虽然平面内所有的水平线,其正 面投影都平行于OX轴,但距OX轴为15的只有一条,故应先作 其正面投影,再求其水平投影。
PPT课件
17
例2-18:过ΔABC的顶点B,作该平面内的正平线见图2-53 (a)。
分析:由直线在平面内的几何条件可知,过顶点 B作直线 L,平行于西ABC的一条直线,则直线L必在该平面内。如果所 作的直线L,平行于ΔABC的一条正平线,则直线L即为该平面 内过顶点B的正平线。因此,欲过顶点B作该平面内的正平线, 须在ΔABC内先任作一条正平线。
画法几何(点线面)习题解答PPT课件
![画法几何(点线面)习题解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759ee371fe910ef12df87a.png)
a'
b' k'
k b a
15页
43
3-10. 求直线AB的实长 及α、β角实形。
′ AB
β
′
3-11.已知AB=35mm及a′和 ab,求a′b′。
′
′
α AB 35
16页
44
3-12.已知AB=30mm,β=30°及 a′b′的方向,点B在点A的右
前上方,求AB的V、H面投影。
3-13.已知直线AB及点C的两面投 影,在直线上AB上取一点D, 使AD=AC。
a Y
a Y
14页
40
3-8.根据已知条件,求直线 的三面投影。
(3)已知 为铅垂线及点 的两面投影, 点 在点 的上方, 的实长为15 。
Z
b'
b"
4)已知 为侧垂线及点 的两面投影, 点 在W面上。
Z
b
a
b" a"
a'
a"
X
YX
O
Y O
b(a)
b
a
Y
Y
14页
41
3-9.根据已知条件,求直线上点的投影。
35 4-20
36 4-21
37 34 4-22
页号 题号
34 4-23 34 4-24 35 4-25、26 36 5-1、2 36 5-3 37 5-4、5 38 5-6、7 39 5-8、9
退出
点击题号进入题解
3
2-1.根据物体的立体图画出三面投影图(尺寸由立体图中 量取)。
(1)
(2)
4页
点击题号进入题解
退出
2
目 录 (二)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练习册答案ppt课件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练习册答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42ad8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c.png)
d'
a' X
X1 a a1'
d1'
c'
d
c
c1' b
64.在平面ABCD内过A点作直线与AB成30° 角
b' k' c'
a' X
a
b
e' d'
d
e c k
d1
d1'
a1'
c1' k1'
c1 k1
a1 30°
b1
b1'
X2
d1' a1(b1)
c1
X1
b1'
X2
专业 班级 姓名
24
25
作业小结:
69.用旋转法确定线段AB的实长及对H面的倾角 70.用旋转法确定四边形ABCD的实形
k'
b' PV 2'
e'
f' 1' a'
d'
k
1
b d
专业 班级 姓名
f
2
a e
17
17
作业小结:
*49.过M点作直线与直线AB、CD相交
m'
b'
*50.作正平线与AB、CD、EF直线都相交
a'
f'
k'
a'
PV
c'
d' n'
3'
c'(d')
(2')
1'
b'
e'
专业 班级 姓名
m a
b d
a' X
X1 a a1'
d1'
c'
d
c
c1' b
64.在平面ABCD内过A点作直线与AB成30° 角
b' k' c'
a' X
a
b
e' d'
d
e c k
d1
d1'
a1'
c1' k1'
c1 k1
a1 30°
b1
b1'
X2
d1' a1(b1)
c1
X1
b1'
X2
专业 班级 姓名
24
25
作业小结:
69.用旋转法确定线段AB的实长及对H面的倾角 70.用旋转法确定四边形ABCD的实形
k'
b' PV 2'
e'
f' 1' a'
d'
k
1
b d
专业 班级 姓名
f
2
a e
17
17
作业小结:
*49.过M点作直线与直线AB、CD相交
m'
b'
*50.作正平线与AB、CD、EF直线都相交
a'
f'
k'
a'
PV
c'
d' n'
3'
c'(d')
(2')
1'
b'
e'
专业 班级 姓名
m a
b d
画法几何习题解答PPT课件
![画法几何习题解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8ed51004a1b0717ed5dd54.png)
配置在剖切 符号延长线
省字母
25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2021/7/23
26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2021/7/23
27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2021/7/23
28
2021/7/23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29
10-1 看零件图
2021/7/23
此处标注不 可省略
A
A
A-A
2021/7/23
去除
半剖应按全 剖标注,但此 处省略标注
23
8-23(3) 改错
字母一律水平写, 箭头反向
2021/7/23
加旋转 符号
写在图上 方,去除 旋转符号
24
8-23(4)改错
不对称断面,应 加箭头
A
不配置在剖
切符号延长
线加字母
A-A
A
2021/7/23
去除
四、外形尺寸:总长(范围) 、总宽、总高
五、其他重要尺寸:活塞杆头部内孔尺寸。(参考 活塞杆零件图)
2021/7/23
46
8-2 补画右视图和仰视图
2021/7/23
1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2021/7/23
2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2021/7/23
3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2021/7/23
4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2021/7/23
5
8-9 采用单一剖切平面,画出A-A斜剖视图及B-B剖视图
2021/7/23
10
8-11(2) 采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省字母
25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2021/7/23
26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2021/7/23
27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2021/7/23
28
2021/7/23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29
10-1 看零件图
2021/7/23
此处标注不 可省略
A
A
A-A
2021/7/23
去除
半剖应按全 剖标注,但此 处省略标注
23
8-23(3) 改错
字母一律水平写, 箭头反向
2021/7/23
加旋转 符号
写在图上 方,去除 旋转符号
24
8-23(4)改错
不对称断面,应 加箭头
A
不配置在剖
切符号延长
线加字母
A-A
A
2021/7/23
去除
四、外形尺寸:总长(范围) 、总宽、总高
五、其他重要尺寸:活塞杆头部内孔尺寸。(参考 活塞杆零件图)
2021/7/23
46
8-2 补画右视图和仰视图
2021/7/23
1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2021/7/23
2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2021/7/23
3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2021/7/23
4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2021/7/23
5
8-9 采用单一剖切平面,画出A-A斜剖视图及B-B剖视图
2021/7/23
10
8-11(2) 采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画法几何习题及答案ppt课件.ppt
![画法几何习题及答案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cdeeb4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16.png)
2-1 根据点的空间位置,画出点的投影图
(3)
b
a'
a
c'
X
O
b'
d'
d
c
2-3 根据点到投影面的距离,画出点的三面投影
a'
a"
点ABCD E
到H面为 30 20 15 0 0 z
b'
b'
到V面为 10 35 30 0 20 y 到W面为 25 10 0 20 35 x
c'
c"
ee'' d d'
d"
c'
a'
b'
d'
c" a"
d" b"
a d cb
A
D
C
(b)
5-2 画出五棱柱的侧面投影,并补全其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
a'
e'
d'
c′
a" e" d"
c"
E A
D
C
ca de
5-3 画出该平面体的侧面投影,并补全其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
c'
c"
d'
d"
a'
e'
ea""
c a de
C E
D
A
5-4 画出五棱柱的水平投影,并补全其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
c'
d'
1'
e'
a'
2'
b'
c
d
(3)
b
a'
a
c'
X
O
b'
d'
d
c
2-3 根据点到投影面的距离,画出点的三面投影
a'
a"
点ABCD E
到H面为 30 20 15 0 0 z
b'
b'
到V面为 10 35 30 0 20 y 到W面为 25 10 0 20 35 x
c'
c"
ee'' d d'
d"
c'
a'
b'
d'
c" a"
d" b"
a d cb
A
D
C
(b)
5-2 画出五棱柱的侧面投影,并补全其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
a'
e'
d'
c′
a" e" d"
c"
E A
D
C
ca de
5-3 画出该平面体的侧面投影,并补全其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
c'
c"
d'
d"
a'
e'
ea""
c a de
C E
D
A
5-4 画出五棱柱的水平投影,并补全其表面上的点、线的投影
c'
d'
1'
e'
a'
2'
b'
c
d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 ppt课件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4529c99b89680202d8250f.png)
PPT课件
33
【5-7】求作下列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并判别其可见性。
PPT课件
34
【6-1】求作下列两平面的交线,并判别其可见性。
PPT课件
35
PPT课件
36
【6-2】已知平面△ABC和直线DE,求作下列直线或平面。 ⑴过点F作直线FG⊥△ABC;⑵过直线IJ作平面IJK⊥△ABC;⑶过 点P作平面PQR⊥DE。
PPT课件
87
【14-7】 补全圆柱被截切后的侧面投影,并做出其正面投影。
PPT课件
88
【14-8】补全圆柱被截切后的侧面投影和正面投影。
PPT课件
89
【14-9】补全圆柱筒被截切后的水平投影,并做出其侧面投影。
PPT课件
90
【14-10】补全圆锥被截切后的侧面投影,并作出其水平投影及 截断面实形。
PPT课件
27
【5-1】在平行四边形ABCD平面上取一点E,使其距离V面25mm, 距离W面10mm,求作点E的两面投影。
Z
O
PPT课件
28
【5-2】已知矩形平面ABCD上的△EFG的水平投影,作出其正面 投影。
PPT课件
29
【5-3】补全平面图形ABCDEFG的正面投影。
PPT课件
30
【5-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上有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EFG,FG 为水平线,直角顶点E在FG的后上方,求作平面ABCD的α 倾角, 并完成直角等腰△EFG的两面投影。
【1-1】按照立体图作诸点的三面投影。
PPT课件
1
【1-2】已知点A、B、C、D的两面投影,作出各点的第三投影, 并写出这些点的空间位置。
A
PPT课件
画法几何习题集课件PPT
![画法几何习题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b1fcceed630b1c58eeb53b.png)
4-3-3 已知下列平面上的点、直线或平面图形的一个投影,画出 另一个投影。
4-3-4 已知下列平面上的点、直线或平面图形的一个投影,画出 另一个投影。
4-10 过下列线段作投影面平行面。(1),(2)题用三角形表示 (3),(4)题用迹线表示 。
4-11 给定一平面⊿ABC,作属于该平面的水平线,该线在H 面 上方,且距H 面10 mm;作属于该平面的正平线,该线在V 面前 方,且距V 面15 mm。
3-22 求作一直线MN,使它与直线AB 平行,并与直线CD 相交于点 K,且CK:KD=1:2。
3-23 过点K 作直线KF 与直线CD 正交。
3-27 已知矩形ABCD,完成其水平投影。
4-2-1 完成下列平面图形的第三面投影,并求作属于平面的点K
另两面投影。
中途返回请按“ESC” 键
中途返回请按“ESC” 键
7-11 求作属于圆锥表面的点A、B、C、D 的另外两面投
影。
解:利用在圆锥面上取 素线或取纬线圆的 方法求出各点的投 影,转向线上的点 可直接求出。
7-7 标出正面转向线EE 、FF 和水平面转向线GG 、MM 的 另外两面投影的位置,求作属于圆柱表面的曲线AB
的另外两面投影。
截平面的实形。
解:1.求平面P与三棱锥各
相交表面的交线I II、 II III、 III IV、IV I
2.求作正面投影 (积聚在Pv上)
3.求作水平投影。
4.利用投影变换法求出 截平面的实形。
8-2 画出水平投影图。
分析:平面拉伸体被正垂 面截断后,其表面 增加一个正垂面, 在原(截断前)投 影图上补画出该正 垂面的三面投影即 可。据投影面垂直 面的投影特性,其 水平投影应为侧面 投影的类似形。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答案ppt课件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答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7ad803ddccda38376bafb8.png)
习题集
方法二:换面法
1.一次换面将LMN平面换成积聚线 2.过A作积聚线平行线,与FG交点即为B点 3.其它同法一
习题集
习题集
方法一: 1.求AB与平面CDE交点K 2.对AB一次换面,过K点作AB垂线FG 3. FG即为所求。
方法二: 1.求AB与平面CDE交点K 2. 过K点作AB垂面,求垂面与CDE交 线 3. 过K点作交线平行线,即为所求。
习题集
习题集
方法:换面法
1.对MN二次换面,平面积聚成线 2.求DNC的角平分线,与AB必有交点 3. 交点K即为所求。
习题集
方法:换面法
1.对直线AB二次换面,积聚成点 2.作距离积聚点20的点,即为CD 线的投影
3. 积聚点投影作回去,即得cd投 影
习题集
习题集
习题集
解题过程: 1.利用ab//ef,求得b 2.连接a’d’,在EFG面内作其平行线 3.H面内,利用平行求得d点 4.利用平行求得c点。
解题完毕
习题集
习题集
习题集
方法: A点与X轴组成一个平面,求BC与该平面的交点。
习题集
习题集
习题集
习题集
方法一: 1.过A点作平面与DEF平行 2.求直线BC与平面的交点K 3.连接AK,即为所求。
方法二: 1.求平面ABC与DEF交线 2.过A点作交线的平行线AK 3. AK即为所求。
方法三:换面线 1.一次换面将平面DEF变成线 2.过A点作积聚线的平行线,与BC交于K集
方法一:
1.过BD中点作平面与BD垂直 2.求直线EF与平面的交点,即为A点 3.利用平行关系可得C点。
方法二:换面法
1.一次换面将线BD换成实形 2.过中点作 BD的垂线,与EF交点即为A 3.利用平行关系可得C点。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ppt课件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bfdbcfaf45b307e97197c3.png)
d' c'
d1"
a"
X
a'
a
c O c1'
c2
b1"
d
c' d"
d'
b"
a1'd1'
d2
a2
c1" b'
c" O
b
b1'
θ
b2
P11 题5
P11 题6
编辑版pppt
38
b'
a' X
a a1'
O b
b1'
P11 题7
d'
a' X
a
b' d
c' O
c
b
a1'
b1'
d1'
c1'
P11 题8
编辑版pppt
编辑版pppt
109
P35 题2
编辑版pppt
110
P35 题3
编辑版pppt
111
P35 题4
编辑版pppt
112
P35 题5
编辑版pppt
113
P35 题6
编辑版pppt
114
P36 题1
编辑版pppt
115
P36 题2
编辑版pppt
116
P36 题3
编辑版pppt
117
P36 题4
84
编辑版pppt
P13 题4
85
编辑版pppt
P13 题5
86
编辑版pppt
P13 题6
8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安装尺寸:前盖上四个沉孔及两个销孔的形状 及位置尺寸。(参考前盖零件图)
四、外形尺寸:总长(范围) 、总宽、总高
五、其他重要尺寸:活塞杆头部内孔尺寸。(参考 活塞杆零件图)
.
46
局部剖 剖小孔
漏线
图中所有剖面线方向 与间距应一致
肋不剖
波浪线遇到通孔 断开
图中所有剖面线方向 与间距应一致
多线
.
21
8-23(1) 改错
字母一律水 平写
加旋转 符号
.
22
8-23(2) 改错
此处标注不 可省略
A
A
A-A
.
去除
半剖应按全 剖标注,但此 处省略标注
23
8-23(3) 改错
字母一律水平写,箭 头反向
8-2 补画右视图和仰视图
.
1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
2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
3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
4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
5
8-9 采用单一剖切平面,画出A-A斜剖视图及B-B剖视图
.
6
8-9 采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主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
7
8-10(1) 采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
8
8-10(2) 采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
9
8-11(1) 采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
10
8-11(2) 采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
11
8-12(1) 采用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轴套
绞支 轴套
轴
垫圈、销
绞支座
.
37
一、了解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活塞杆 前盖
弹簧
螺塞
缸体
活塞
后盖
38
主视图表达方案
.
39
二、读懂零件图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油缸的尺寸标注
一、特征尺寸:进、出油口 2×NPT1/4
二、装配尺寸: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缸体、
前盖与缸体、前盖与活塞杆。(参考零件图上 带公差的尺寸)
加旋转 符号 .
写在图上 方,去除 旋转符号
24
8-23(4)改错
不对称断面,应 加箭头
A
不配置在剖
切符号延长
线加字母
A-A
A
.
去除
配置在剖切 符号延长线
省字母
25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
26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
27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
28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
17
8-18 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
A
A-A A
B B-B
B
Ⅰ
Ⅱ
2∶1
2∶1
.
18
8-21(1) 改错
A-A
漏标注
转折处不合适
转折处不画线 漏线
.
19
8-21(2) 改错
A-A
漏线
多线
半剖按全剖 标注
标注写在图上方 以点画线分界
漏线
A A
.
20
8-22 改错
图中所有剖 面线方向与 间距应一致 重合断面轮 廓为细线, 且边界与肋 轮廓重合
.
29
10-1 看零件图
.
30
10-2 看零件图
.
31
11-4 几何公差
.
32
12-1 齿轮
.
33
12-4 连接件 (1)螺栓连接
50
.
34
12-4 连接件 (2)螺柱连接
45 35 45
.
35
12-5 连接件—螺钉连接
30 24 32
16 12 16
.
36
16-1 画绞支组合装配图
.
12
8-12(2) 采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主视图改画成 剖视图,并作出A斜视图。
.
13
8-14 将零件的主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将左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
14
8-15(1) 将零件的主视图改画成局部剖视图
.
15
8-15(2) 将零件的主、俯视图均改画成局部剖视图
.
16
8-16 将零件的主、左视图均改画成局部剖视图
四、外形尺寸:总长(范围) 、总宽、总高
五、其他重要尺寸:活塞杆头部内孔尺寸。(参考 活塞杆零件图)
.
46
局部剖 剖小孔
漏线
图中所有剖面线方向 与间距应一致
肋不剖
波浪线遇到通孔 断开
图中所有剖面线方向 与间距应一致
多线
.
21
8-23(1) 改错
字母一律水 平写
加旋转 符号
.
22
8-23(2) 改错
此处标注不 可省略
A
A
A-A
.
去除
半剖应按全 剖标注,但此 处省略标注
23
8-23(3) 改错
字母一律水平写,箭 头反向
8-2 补画右视图和仰视图
.
1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
2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
3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
4
8-8 将零件的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
5
8-9 采用单一剖切平面,画出A-A斜剖视图及B-B剖视图
.
6
8-9 采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主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
7
8-10(1) 采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
8
8-10(2) 采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
9
8-11(1) 采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
10
8-11(2) 采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
11
8-12(1) 采用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
轴套
绞支 轴套
轴
垫圈、销
绞支座
.
37
一、了解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活塞杆 前盖
弹簧
螺塞
缸体
活塞
后盖
38
主视图表达方案
.
39
二、读懂零件图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油缸的尺寸标注
一、特征尺寸:进、出油口 2×NPT1/4
二、装配尺寸: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缸体、
前盖与缸体、前盖与活塞杆。(参考零件图上 带公差的尺寸)
加旋转 符号 .
写在图上 方,去除 旋转符号
24
8-23(4)改错
不对称断面,应 加箭头
A
不配置在剖
切符号延长
线加字母
A-A
A
.
去除
配置在剖切 符号延长线
省字母
25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
26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
27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
28
表 达 方 法 的 综 合 练 习
.
17
8-18 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
A
A-A A
B B-B
B
Ⅰ
Ⅱ
2∶1
2∶1
.
18
8-21(1) 改错
A-A
漏标注
转折处不合适
转折处不画线 漏线
.
19
8-21(2) 改错
A-A
漏线
多线
半剖按全剖 标注
标注写在图上方 以点画线分界
漏线
A A
.
20
8-22 改错
图中所有剖 面线方向与 间距应一致 重合断面轮 廓为细线, 且边界与肋 轮廓重合
.
29
10-1 看零件图
.
30
10-2 看零件图
.
31
11-4 几何公差
.
32
12-1 齿轮
.
33
12-4 连接件 (1)螺栓连接
50
.
34
12-4 连接件 (2)螺柱连接
45 35 45
.
35
12-5 连接件—螺钉连接
30 24 32
16 12 16
.
36
16-1 画绞支组合装配图
.
12
8-12(2) 采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将零件的主视图改画成 剖视图,并作出A斜视图。
.
13
8-14 将零件的主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将左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
14
8-15(1) 将零件的主视图改画成局部剖视图
.
15
8-15(2) 将零件的主、俯视图均改画成局部剖视图
.
16
8-16 将零件的主、左视图均改画成局部剖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