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海量阅读的措施与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门市下西号学校王新全

现在的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课堂之外的学习,即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延伸到了课堂外的生活中,课堂之外、生活之中成了学习语文的又一个重要舞台。其实,叶圣陶先生在很早就提出了“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的看法,实际是和现在的观念相一致的。单靠课堂上、课本上来提高整体语文水平那是不全面、不牢固的,也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课堂之外广阔的生活,广泛地阅读,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的整体水平。

读书的意义不同寻常,尤为重要。古人云:“读书学礼。”华罗庚曾经说过:“学习必须先从踏踏实实地读书开始。”苏联有谚语:书籍是瞭望世界的窗口。不难发现,古今中外,无数贤人志士都在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甚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也深知课外阅读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新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要求是分阶段划分的。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总的课外阅读量在400 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的阅读量分别不少于5 万字、40 万字和100 万字,初中学段不少于260 万字,并且明确规定这一学段“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九年累计应达400 万字以上。这一数量是在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后确定的,大多数老师反映能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倡读整本书。这样的阅读量对学生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如果真能达到这些,学生的语文水平那将是不言而喻的。我是这样做的: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推荐“兴趣书”。在推荐书目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学生喜爱、内容健康适合学生口味的书籍。

2.从“课内兴趣”到“课外兴趣”。首先我在教学课内阅读时,从课内向课外进行延伸,让学生在课内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在课外上。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有意识地进行课内外联系,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比如有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吸引到书本中来,像是讲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但在在关键时刻处戛然而止,然后让学生自己课后阅读。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当学生读完后,讲讲故事的内容,强化孩子的兴趣。

3.看“兴趣电视”。在平时教学时,我采用了通过电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喜欢看电视,例如《西游记》电视剧、《白雪公主》动画片等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看相关课外书。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孩子们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把学生已经被激发的兴趣要长久保持,必须要进行习惯的培养:

1.要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事实上读书笔记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

2.要培养合理分配阅读时间的习惯。指导好学生正确分配好课内和课外阅读的时间,要合理的分配和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在完成课内任务的基础上开始课外阅读。

三、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

1.把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印发给学生,成为阅读的主要书目。

2.教师把自己所了解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补充给学生。

3.配合所学内容,推荐一些专题阅读书目。有的小学生课外读物读得并不少,阅读能力却未见提高,究其原因大多是阅读方法不对,他们往往是一味追求书中惊险、离奇的故事情节,一门心思看“热闹”,从不认真去想“门道”。结果是书读了不少,收效却不大。因此,当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一定兴趣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给班上学生上一些读书指导课,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状况,采取个别辅导,努力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四、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1.作记号。将阅读材料中关键的或特别优美的词、句、段进行圈点勾划以加深印象。

2.摘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摘抄优美的词、句、段于笔记本上,经常翻阅,从中学到作者遣词造句和描写事物的方法,对自己作文大有益处。

3.写体会。有些文章读后特别令人感动,这时候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又练了笔,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撰写提纲。有些文章篇幅较长,语言文字相对平淡,但结构独具匠心,大家在理解其内容后整理出提纲来,从中可学到作者谋篇布局的办法,供日后参考。

5.精读与浏览。对阅读材料,我们要有选择地阅读,特别是阅读长篇大作时,不必逐字逐句去推敲、去斟酌,只需快速浏览,把握整体;读到精彩处,则放慢速度精研细读,认真领会。

五、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课外阅读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达到此目的,必须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1.让学生以阅读中获得的内容为素材进行口头三分钟演讲,形式不限。或介绍他们各自的阅读经验,也可以相互出题竞赛等。

2.可定期组织学生对一个阶段中大家共同读过的文章进行交流讨论,给大家一个总结提高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读书收获的同时,渗透读书方法。经典文章需要精读,必须细细、反复品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努力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把书本读“薄”,使大家的思想、认识得以互补,使学生个人得到不同层面的收获。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要在百分之七十外延伸。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这条教学道路上,我们将不断探索、改进,争取能让学生受益多多!实在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3.赏读成诵。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文质兼美的短文、片断,要出声、入情赏读,直至诵记于心。比如定期开展班级美文诵读活动,评出“诵读之星”。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赏读成诵的积极性。

4.编辑手抄报。通过范例引路,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编成“小报”,既有文字,又配插图,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读书,而且会爱读好书。每个学期,我结合学校开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