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研究进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8期畜禽·水产·饲料·兽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杨齐(四川省绵阳农业学校,四川绵阳621002)摘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IB分布广泛,给养鸡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IBV血清型众多,且不断有新的血清型和变异毒株出现,常导致免疫失败。
目前对于IB尚缺乏特效药物,通过使用对症治疗药物以缓解症状、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等,以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本文综述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等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研究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8-0102-0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能够导致不同日龄鸡感染,尤其是4周龄以下的雏鸡感染后症状较为严重[1]。
IB可造成鸡群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降低、产蛋量及质量下降、死淘率增高,极大地影响集约化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IBV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血清型众多,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和血清型,彼此之间没有交叉免疫性或交叉免疫性较弱,使其诊断和预防难度增大。
在规模化养鸡场IB常常继发细菌感染,加大了防治难度和经济损失。
因此,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对IB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1病原学IBV是IB的病原体,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2],大多呈球形,直径90~200nm,表面有囊膜,囊膜上有棒状纤突,状如皇冠。
IBV有核衣壳蛋白(N)、膜蛋白(M)、纤突蛋白(S)3种主要结构蛋白,及一些小分子蛋白[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I B V)引起 的一 种急性 的高度传 染性 的呼吸 系统疾病 ,该 疾
病的主要特征 为 :喘气 、咳嗽 、打喷嚏 、气 管哕音和流鼻 涕 ( B u t c h e r G D等 ,2 0 0 2 ) ” 。
1 . 1 I B N、J i l i n 、J A A S 、J 9等 疫苗 ,这些疫 苗 主要 是预防 肾致病 性I B V,在我 国地方 I B的防治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H 。
鸡传染性 支气管炎是 禽类最主要 的疾病 之一 ,鸡 群感染
I B V后主要表 现为蛋鸡 的鸡 蛋产量减 少甚 至停止 、蛋 的质 量 下 降 ,出现软壳 蛋或者畸形蛋 ,肉鸡增 重缓慢等 。I B V感 染 后可能导致 支原体 、大肠杆 菌等病原微 生物的继发感染 .造 成 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 。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疫苗在 I B V的预防中起着重要 的作 用 。特别是用 本地 区 分离 株制备的活疫苗 、多价疫 苗是防制 I B V的更 为有效的方 法 。 目前 ,常用的疫苗 主要有灭活苗 和活疫苗两类 .它们都 含有 完整的 I B V颗粒 ,但是 ,基 因工程疫苗显示 了巨大的应 用前景 [ 2 1 。
毒株之 间具有较 小的 交叉保护 性甚 至无 交叉保 护性 .因此 .
异 ,且不 同血 清型之间交叉保护 力弱或没有 ,因而 ,采用不
I B仍是 危害世界 养禽业 的重要 疫病 之一。本文收集该病毒 分
子生物 学和免疫 学研 究进展 ,认 为基 因工程 疫苗将是 未来一
个 重要 的研 究 方 向 ,并 且会 有 广 阔的 应 用前 景
鸡传 染性 支气管 炎 ( A v i a n I n f e c t i o u s B r o n c h i t i s ,I B )是 南鸡传 染性 支气 管炎病毒 ( A v i a n I n f e c t i o u s B r o n c h i t i s V i r i i s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研究进展温书坤 (济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50000) 张春杨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 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 T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特征是结膜炎,呼吸困难,咳出带血的分泌物,喉部和气管部粘膜肿胀、出血,甚至糜烂、坏死,产蛋下降,死亡率增加,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病1925年由May等首次报道发生于美国, 1930年由Beaudette证实为IL TV引起。
我国在50年代开始有本病的发生。
目前,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 流行病学IL T现己遍布世界各地,可能人禽共患,主要侵害鸡。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以当年成鸡多发,且死亡率较高。
近年来,肉仔鸡发病率增高,20日龄以上就会出现症状。
本病在舍内传播速度快, 2~3d即可波及全群,而在不同群间传播相对较慢。
发病率与死亡率差异较大(有的病死率高达20%以上,有的仅为0.2%~2%),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2~3周,有时甚至绵延半年之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多发。
病鸡和康复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饲养管理不当、通风不良、鸡舍潮湿、鸡粪堆积过多、氨味浓烈等环境应激均可诱发本病。
疫苗接种不当也可引起暴发。
2 致病作用与发病机理IL TV侵入鸡体后,感染的靶器官为呼吸道,喉和气管,但其他粘膜、呼吸窦、气囊和肺组织也可周期性发生感染,这取决于感染途径、攻毒水平和感染后遗症。
无论鸡由鼻、口、结膜或其他途径(如眶下窦)感染,病毒在气管内复制最活跃。
IL TV在鸡体内能潜伏感染,在应激状态下激活并向体外排毒,引起复发。
Lisa等用非放射性DNA探针检测急性感染鸡体内的病毒,感染后8d容易分离到病毒,8d以后不易分离到,但2个月后从气管组织中又分离到了IL TV。
Bagust利用气管组织培养系统,在感染强毒株3~15个月后能从38%的鸡中检测到病毒;接种疫苗2~10个月后,也能从同样比例的鸡中分离到疫苗毒。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研究进展
,,
● , ● ● ● , ● ● , , ● ' ● ’ ●
衰 3
对 淋 巴 细 胞 花 环 形 成 率 的 影 响
( )
高 , 强 雏 鸡 体 液 免 疫 功 能 ; 台 表 3T 淋 巴 细 胞 玫 增 结 瑰 花 环 形 成 率 提 高 , 明 该 药 对 雏 鸡 的 细 胞 免 疫 和 说 体 液 免 疫 均 有 增 强 作 用
起 喉 气 管 炎 的病 毒 属 于 疱 疹 病 毒 该 病 分 布 于 世 界
鸡 传 染 性 喉 气 管 炎 (Me t u ay g t — i ci s t n or o r a
c et ,IT) 由 I TV 引 起 的 鸡 的 一 种 急 性 接 触 h ii I 是 s L
损失, 是集 约化养 鸡场 的重要 疫病 之一
1 病 原 殛 分 子 生 物 学 1 1 病 原 的 特 征 传 染 性 喉 气 管 炎 病 毒 属 于 。 . 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 方 剂 中 的 黄 芪 有 “ 中 益 气 , 正 固 本 ” 诱 补 扶 和 生 干 扰 素 作 用 , 促 进 细 胞 生 长 , 长 细 胞 体 外 培 养 能 延
’ P< 0 O 】差 异 极 显 著
2 4 对 雏 鸡 生 长 速 度 及 死 亡 率 的 影 响 在加 药 前 . 6 日龄 时 称 重 , 组 鸡 体 重 差 异 不 太 ( < 0 0 ) 而 各 P . 5, 在加药第 2 0天 (8 日龄 ) 停 药 后 2天 ( 0日 龄 ) 2 及 4 称 重 时, 验 组雏 鸡 体 重均 明显高 于对 照 组 ( 试 P< 0 O ) 差 异 极 显 著 。 两 个 试 验 组 的 死 亡 率 ( 5 也 .1 , 表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研究进展_詹达忠
,
即 传 统的 呼吸型 m
n d 以B e a e e t 株
、
t c M4 c i 1 株和C o n e u t株
,
为 代表
。
19 6 2
n t ] [ l d和 iH e t hn 币e e r 在美 国 报道 了 致 肾病 变传 染性 支气 管 炎的 出现 3 年i W e
。
以H o l t 株 e
主 要蛋 白
,
(5 )
1 蛋 白是决 定 B 5 I V 血 清 型 特 异性抗 原 决定簇 的
。
在 决定 B I
v
的组 织嗜性 及其 毒力 方面具 有一 定作用
。
I n g j
t a
o v
c i
,
等 的研 究发 现各血 清型 毒
用B I
v
株之 间 的差 异 主 要是 由5 1基 因 变异 造成 的 l ] [ 5
P ie 白 (s k
,
S
) 和膜蛋 白 ( m e
,
b a m r n
e
,
M)
c
;
二 是 核衣 壳
,
,
它呈 螺旋 形
,
较长
,
直径 10
一
20 n m
,
由正 链
,
基 因组
R N
A 和磷 酸化 核蛋
白 (u n
l e c o
a P s记 N ) 组 成
。
S 蛋 白是 由几 乎相 同 大 小的两 个多 肤组 成
、
G r a y 株为 代表
同年
,
Cum
,
6 n 在 澳 大利亚 分 离 出一 株 肾致 病性 毒株 N I / 而g
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
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B)是一种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危害鸡只的呼吸道,是鸡群中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
该病具有急性、高度接触传染、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给饲养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以及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为预防和控制该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流行病学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粪-口传播以及气溶胶传播方式传播。
在饲养密集的鸡场中,由于饲养环境相对封闭,易造成病原体传播,从而加重IB的发病率。
降温、饲料不洁、环境脏乱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疾病的暴发。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二、临床表现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流涎、食欲减退等症状。
患病的鸡群在疾病初期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随着病情的加重,鸡只开始出现打喷嚏、流涎,同时伴有咳嗽和呼吸急促的症状。
在疾病的晚期,患鸡的透明鸡膜逐渐发展成浑浊且增厚的慢性可见变化,严重影响了鸡只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在个别情况下,还会出现眼部及鼻腔的分泌物增多,最终导致鸡只因窒息而死亡。
三、实验室诊断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病毒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两种手段。
病毒学检测主要采用病毒分离或PCR方法,通过对呼吸道分泌物、气管刮片等样本的检测,来确认是否存在IB病毒。
血清学检测则是通过检测患鸡的血清抗体水平,来确认鸡只是否已经感染了IB病毒。
在实验室诊断IB病毒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范,以免病毒在实验室内扩散,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
四、防控措施针对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控,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饲养场所的清洁卫生,避免饮水污染和粪便积压等现象,确保鸡只的饮水和饲料的卫生安全。
2.加强检疫和隔离。
对于疑似患有IB病毒的鸡只,应立即隔离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流行研究进展与防控
2024.03 65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流行病学特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从1925年最先由美国科学家Tettsles等人进行报道,1931年被正式命名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1959年在我国贵阳市首次被发现,随后在我国广州、河南、河北、北京、新疆等多个省份和地区被发现,呈现地方性流行,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近年来,国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态势,疫病传播常常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
鸡喉气管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囊膜、核衣壳、核心都有,血清型只有一个,病毒颗粒呈散在或者结晶状排列。
毒株不同致病力差别很大,病毒只在气管上增殖,其他组织很难检测出该病毒。
虽然接种了疫苗,但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者疏忽,亦或者鸡群本身有免疫缺陷,导致疫苗没有发挥效力,部分鸡群未受到良好保护。
打疫苗后需要检测抗体,目的是查看疫苗是否起到了保护作用,若是未起到保护作用可进行第二次接种。
另外,疫苗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干扰,一次在鸡身上注射多个疫苗或者是混合注射,都会造成疫苗干扰,致使免疫失败。
此外,在选择细胞苗和马立克氏疫苗接种时要慎重,一旦雏鸡注射了质量不过关的疫苗,其后代很可能引发后代的肿瘤病,致使病发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种鸡场雏鸡的质量也会受到质疑,几年内都难以恢复声誉。
鸡舍的角落和墙边角处是否有粪便残留,残渣残屑是否及时得到清理,鸡舍的消毒是否彻底,环境卫生是否达标这些都是能否引发规模化鸡场疫病的重要因素。
因此,鸡舍清洁、高压水洗、高压熏蒸这些程序任何一道都不能含糊。
老鼠是传播疫情的途径之一,尤其是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凡是老鼠流窜的鸡舍,大概率会造成大量鸡只的死亡,因此鸡舍要重视灭鼠灭虫,切断传播途径。
鸡群发病的概率与鸭子体内的抗体水平密切相关,鸡、鸭禁止临近饲养,而且疫苗接种要保持一致性,还要加强禽流感等病的疫苗免疫。
2 规模化鸡场防控措施目前基因工程疫苗尚不成熟,还没有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因此预防本病还是注射弱毒疫苗,但病毒排毒期很长,一旦感染,在某些应激条件下还会被激活,继续病毒复制,使得疾病再次复发。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xxx(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甘肃兰州,730070)前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Chicke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广泛流行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各种日龄的鸡群都可以发生,不但会引起鸡只死亡,而且会致使鸡群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降低。
因其病原的易变性致使该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它给现代密集型养禽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鉴于该病对养鸡业造成巨大的威胁和危害,希望通过本论文能够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有更全面的认识,对此病有更好的预防和治疗。
正文1 病原特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本病毒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对普通消毒药过敏,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力。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目前世界上已分离出30多个血清型。
在这些毒株中多数能使气管产生特异性病变,但也有些毒株能引起肾脏病变和生殖道病变。
2 传播特点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器具等间接地经消化道传播。
本病只感染鸡,不同年龄、品种鸡均易感,但以1~4日龄鸡最易感。
本病传播迅速,易感鸡与病鸡同舍饲养,往往在48h内出现症状,5~8d内在鸡舍之间互相传播。
一旦感染,可很快传播全群。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
3 发病原因3.1 管理不善鸡舍保温条件差鸡舍内温度过低或鸡舍内温度变化幅度过大,通风不畅,垫料潮湿,异味刺激等。
3.2 饲养不当日粮营养不平衡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钙质饲料的日粮含量过多或长期过量投服磺胺类药物,以及突然或随意变更饲料等,使机体代谢功能紊乱。
3.3 卫生、免疫措施不严格种蛋孵化环节消毒措施不完善,使场舍、种蛋受病毒感染。
肉种鸡疫苗免疫程序不科学,使子代母源抗体水平低或父母代种鸡染病带毒而造成垂直传播。
肉仔鸡免疫计划不当,盲目接种疫苗,鸡体免疫力差或抗病力弱等。
一例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疗
一例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疗1. 引言1.1 疾病背景一例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家禽传染病,主要由许多支原体引起。
这种疾病在鸡群中传播迅速,引起鸡只死亡率较高。
传染性喉气管炎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引起流行。
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例也逐渐增多。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污染的饲料传播。
在高密度饲养场和不良的卫生条件下,疾病的传播更为严重。
加强饲养场的卫生管理和规范化养殖是预防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重要措施。
对于发病的蛋雏鸡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减少疾病的传播范围。
深入研究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这一疾病的暴发,保障家禽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1.2 疾病概述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蛋雏鸡是该病的重要宿主之一,在蛋雏鸡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生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暴发,往往会对整个养殖群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密集饲养环境下易于传播。
患病的蛋雏鸡常表现为喉头、喉气管发炎,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
在养殖业中,传染性喉气管炎不仅会导致蛋雏鸡的大规模死亡,还会给经济效益带来严重损失。
加强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对于维护蛋雏鸡的健康和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2. 正文2.1 临床表现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感染对象为幼小的蛋雏鸡,病原体多为病毒或细菌。
在临床上,这种疾病有着明显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道症状:患病的蛋雏鸡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和喘息声,可能伴有呼吸急促和不规则呼吸。
有些情况下,还会出现咳嗽和喉咙疼痛的症状。
2. 发热症状:患病的蛋雏鸡体温明显升高,体温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
3. 粘膜改变:受感染的蛋雏鸡口腔和鼻腔粘膜可能出现充血、水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研究进展摘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家禽业中常见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由冠状病毒引起。
本文旨在综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研究进展,包括疫苗类型、疫苗策略、新技术应用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研究不仅关乎家禽健康,还涉及家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控制和预防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方法,提高家禽生产效益。
关键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鸡的呼吸道系统。
该病最早于1931年首次描述,自那以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感染可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咳嗽、精神萎靡、蛋产量下降以及蛋壳异常等。
此外,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变异性使得疫苗研发和应用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不同的病毒株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疫苗来进行控制。
为了有效防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重要的策略之一。
本论文将回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性作出贡献。
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类型为了对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科研人员已经开发出多种类型的疫苗。
这些疫苗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通过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灭活而制成的。
这些疫苗通常注射给鸡,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但不引起疾病。
这类疫苗的制备相对复杂,但在一些地区仍然被广泛使用。
2.弱毒疫苗弱毒疫苗使用了较为温和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通常以鼻腔滴剂或气雾的形式给予鸡。
这类疫苗可以在不引发明显疾病的情况下建立免疫,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3.基因重组疫苗基因重组疫苗采用了现代生物技术,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相关基因插入到其他病毒中,从而产生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免疫反应。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定制性和安全性。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研究进展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研究进展蔡俊呈,任涛*,陈礼斌,王思远,向斌,林秋燕(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农业农村部兽用疫苗创新重点实验室,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摘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 )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 Virus ,IBV )引起的一类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
IBV 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能够引起鸡的呼吸道炎症、肾脏损伤、产蛋量和蛋品质下降。
IBV 是国内养禽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给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易变的组织嗜性以及不同地理区域内各种IBV 血清型或基因型的不断出现,IBV 的防控难度也在不断升级。
免疫鸡群中的疫苗接种和抗体水平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IBV 感染至关重要。
论文综述了IBV 的历史背景、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方法、防控手段及宿主对IBV 的免疫应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IBV 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防控策略。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应答;诊断方法;疫苗中图分类号:S85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5⁃8567(2021)03⁃0006⁃07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 )是世界上目前广泛流行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呼吸道症状,导致病鸡眼睛流泪,鼻孔和气管有粘液,打喷嚏,啰音和咳嗽等。
各个年龄段的鸡对IB 均易感,病鸡生长缓慢,体重减轻,感染病毒后肉鸡的饲料效率降低;感染的肉鸡容易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这可能导致气囊炎,心包炎和肝炎;在产蛋鸡中,IB 还会导致产蛋量和质量下降,对家禽业造成重大经济威胁。
该病的发病率可达100%,但是死亡率可能在0~82%之间,常常引起霉形体混合感染以及大肠杆菌等继发感染而提高鸡群的死亡率[1]。
一例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疗
一例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疗1. 引言1.1 疾病概述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咽喉痛、咳嗽、发热等症状。
该病在蛋雏鸡中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密集饲养环境下易发生暴发。
传染性喉气管炎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在蛋雏鸡养殖场中传播迅速。
疫情一旦发生,不仅影响蛋雏鸡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死亡率上升,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感染后病原体在呼吸道内定植并繁殖,引起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
病原体的毒素和代谢产物还会直接损伤呼吸道黏膜,造成病鸡喉咙肿胀、发炎,影响呼吸道通畅。
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对于控制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暴发至关重要。
在蛋雏鸡养殖行业中,加强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认识、加强疫情监测和有效控制措施的实施,是预防该疾病暴发的关键措施。
1.2 病因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因是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卡介苗微菌等。
这些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感染呼吸道黏膜后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喉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和溃疡形成。
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可能导致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人们的免疫力,增加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对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控工作,除了加强个人防护外,还需要注意环境卫生和免疫力的提高。
通过了解疾病的病因,可以更好地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减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和传播。
2. 正文2.1 临床表现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病初期表现为喉部不适,喉部干痒、灼痛和异物感,喉咙干涩极度难受,有时还会伴随着疼痛感。
2. 患者常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咳嗽呈干性或有粘液性,严重时还会出现咳出带血痰。
3. 吞咽困难是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有时会感到喉咙痛、干涩,导致吞咽困难。
4. 患者体温升高,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常伴有头痛、乏力等表现。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2 0 0 7 ~ 2 0 1 0年 对 来 自华 南 地 区 的 2 7株 传 染 性 支 气 管 炎 病 毒 的 血 清 分 型 , 结
合这 2 7株 病 毒 的 S l 基 因 分 型 ,分 析 清 型 和基 因 型 之 间 的 相 关 性 . 选 取 具 有代 表 性 的 毒 株 做 生 物 学 特 性 试 验 .
株 通过气 管环纤 毛运 动为指 标 开展 血 清 中和 试 验 ,借 助 S P S S软 件 的 聚 类 分 型分 析 ;1 9 9 7年 通 过 病 毒 单 克 隆 抗 体 的 间 接 免 疫 荧 光 试 验 和 中 和 试 验 鉴 定 辽 宁分 离 的 1 1株 病 毒 毒 株 Ⅱ n清 型 ; 1 9 9 8年 通 过 血 清 中 和 试 验 对 病 毒 毒 株 的 R值 进 行 测 定 。T O C试 验 是 目前 传
新 进 展
2 . 1 临 床 分 型
德 国 的 可 疑 病 鸡 的 血 清 样 品 中 均 存 在
抵 抗 此 血 清 型 病 毒 的特 异 性 抗 体 。 国 内 对 该 病 毒 的 血 清 分 型 也 进 行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1 9 9 6年 ,通 过 鸡 胚 气 管 环 组 织 培 养 中 和 试 验 对 国 内 分 离 的 8株 传
群 ,有 些 在 免 疫 鸡 群 中 也 会 流 行 。 现 阶 段 主 要 通 过 接 种 育 苗 预 防 鸡 传 染 性
较 多 , 分 型 方 法 包 括 m清 巾 和 试 验 、
单 克隆 抗体 分 型法 和 血凝 抑 制 试 验 .
国 外 利 用 血 清 中 和 试 验 将 病 毒 划 分 为 l 0个 血 清类 型 .对 上 世 纪 六 十 年 代 英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1
症 状
潜伏期6-12天
人工气管内接种2-4天 1、急性型
2、结膜型
1、急性型
主要发于成年鸡。
病程5-7天,也有拖至半月。 ⑴ 突然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气喘
⑵ 精神萎顿,常伏在地上,头下垂
1、急性型
⑶ 吸气时,头颈高举伸出, 嘴张开,作尽力吸气动作。 ⑷ 咳出带血的粘液和血凝块, 或甩头时甩出带血的粘液。
这些细胞可继续长大、融合、脱 落。接种后12小时就可看到核内 包涵体。
2、实验室诊断
⑷ 检查包涵体:材料取气管喉头或 眼结膜上皮组织(但只是在早期 1-5天内才看到包涵体)。 ⑸ 血清学检查抗体:琼扩、中和、荧
光抗体。
防 制
1、预 防
⑴ 环境通风良好,保持清洁卫生,鸡
群密度合理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注,0.5ml/只,2次/天。
⑵ 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分别在
35-40日龄和80-100日龄免疫2次。
方法:涂肛、滴鼻、点眼等
2、发病后处理方法
⑴ 发病初期,紧急接种。 ⑵ 病鸡:氢化可的松、青霉素、链霉素
等量混合喷雾。
⑶ 磺胺类药物拌料,多维比平时多2倍。
⑷ 氢化可的松2ml,青霉素20万,链霉
素10万,生理盐水10ml,混合后作肌
2、结膜型
主要发生于1-2日龄仔鸡。
病程2-3周,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 ⑴ ⑵ ⑶ 眼结膜充血。 眼睑肿胀,上下眼睑粘连。 分泌出粘性至干酪样分泌物
病 变
1、鼻孔内分泌物增多。
2、喉头黏膜发炎肿胀,有较多的黏 液或黄白色假膜附着。 3、气管内有血液或含血丝的渗出物 粘在黏膜上。
病 变
4、喉头黏膜出血,气管内 有血栓。 5、喉头、气管内有黄、白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2 4 病 程 及 发 病 、 亡 率 . 死
营 养液 中主要 蛋 白。 IT LV的 蛋 白
也 是 如 此 , 不 是 IT 它 LV粒 子 结 构 的 组
o — r s rna of hepe vii a i fna i s epr o na ta d 曲l t o si t— c h o g ur a
r ie s o h c e s a d t yd s a e f c ik n , n i man y i l h p e si ay g a n r c e i u . a p n l r n e l d ta h a t s e n a s T ei cd n ea d mo tl y o LT ae h i e c n r i f n at AI r
f c i sL r n 0 r c ets e tou a y g t a h il
2 ANO 强  ̄ e a (ux stt t l S iintu I ie
2 .安徽农业大 学动物科技学院, 安徽合肥 20 3 306
o i l f An ma He l S p r ii n S i i at h u e v so , u x ,
111 基 本 性 质 ..
传 染性 喉 气 管 炎
c a a trs c e i e o o y a d c n r l h r ce it , p d mi lg n o t , i o i lt n a d i e t c t n o i s i s a i n d n i ai fv r , m— o o i f o u mu ea d g n x r si n o AI T we e n n c ee p e so f L r s mma z di h ep p r u i r e nt a e.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随着养鸡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病概率明显增高,并且发病的日龄有所提前,已经成为危害鸡养殖业发展的常见病毒传染性疾病,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1 流行病学1.1 病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毒株的致病性有明显的差异性,同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毒株的毒力也有明显的差异性。
鸡染病后呈炎性带毒特点,并且持续的向外排毒,会增加治疗的难度。
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差,在55 ℃的环境下生存10~15 min,在37 ℃的环境下能够生存22~24 h,煮沸之后会死亡。
气管黏膜中的病毒经阳光照射6~8 h 可被灭杀,在黑暗环境中能存活,110 d 左右。
在干燥环境中病毒能存活一年以上,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
选择5%的石碳酸、1%的氢氧化钠溶液,1 min 左右能将病毒杀死。
此外,也可选择过氧乙酸或甲醛消毒。
1.2 易感动物鸡和野鸡对该病的易感性最高,并且任何年龄和品种和性别的鸡都能染病,尤其是成年鸡染病后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4~10 月龄的鸡容易染病,并且临床症状明显。
1.3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通常,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康复后的带毒鸡也能够传染,主要通过上呼吸道和眼角分泌物传播。
易感鸡群的发病率较高,即使接种疫苗,易感鸡群也易发病。
病鸡直接从鼻腔或呼吸器官排毒,然后直接污染饮水或饲料,健康鸡接触被污染的饮水和饲料可能染病。
1.4 发病特点该病在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尤以秋季、冬季和春季的发病率较高。
该病发生突然,传播快速,持续时间长。
通常,病程为10~15 d,甚至能达20 d 以上。
如果鸡群中有发病鸡,80%~100%的鸡都容易患病,但是病死率较低,一般为10%~20%。
该病容易和支原体病以及大肠杆菌病出现并发感染,可使死亡率提高到60%左右。
1.5 发病的原因引发该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没有做好生物安全的防范工作。
有的养殖户缺乏疫病防控意识,没有及时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或接种后出现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直接影响免疫接种的效果。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试验研究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9,202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李 倩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青海西宁810000摘 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是一种致病性较强的病毒,不仅严重损害鸡的呼吸道,还会对其他器官造成影响,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该病出现大规模传播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防治该病,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特别是在血清和分子水平上。
对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bronchi tis,IB)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和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doi:10.19567/j.cnki.1008 0414.2023.09.004 引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 rus,IBV)的致病性比较强,且传播范围广,传染速度快,不仅会对鸡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产生极其严重的损害,还会对鸡群的生产性能产生影响,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此外,病毒还会对繁殖系统产生损害,使输卵管永久性的退化。
因IBV血清型别较多,且各血清型别之间缺少有效的相互防护,新毒株产生时会导致机体对IBV的免疫力降低。
为寻找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从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研究,是防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bronchitis,IB)的重要研究内容。
血清学检测技术1.1 常用检测技术及其方法比较1.1.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操作步骤比较简单,对于病毒的检测比较准确。
从1971年Engvall等人创立了ELISA技术后,ELISA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快速而被广泛用于各种动物病的诊断与免疫分析。
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
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简称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播性的传染病。
该病主要侵犯鸡的喉和气管,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和严重的呼吸道道气阻塞。
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了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加强对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流行病学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通过鸡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传播。
病毒可在污染的笼舍、杂草、灰尘等介质中存活数月,环境中的病毒有可能成为造成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患病蛋鸡因为喉气管肿胀、分泌物增多,逐渐形成认知源,也是疾病的传播源。
做好环境卫生,减少鸡舍内的粪便、排泄物和灰尘,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二、临床表现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包括喘鸣、打喷嚏、流清鼻涕、呼吸急促等。
患病鸡在饲料中的进食减少、体重增长偏慢,严重时甚至因为喉气管梗阻而死亡。
患病蛋鸡还出现眼睛肿胀、结膜炎的症状,严重影响了鸡的健康,降低了生产性能。
三、实验室诊断确诊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获得病毒的证明。
目前,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和鉴定、免疫组化、血清学检测等。
病毒分离和鉴定是确诊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关键方法,主要通过将病毒接种于细胞培养物中,观察是否出现明显的病变,然后通过电镜、免疫荧光等技术进行鉴定。
免疫组化和血清学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相应的抗体水平来确定鸡是否感染了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养殖户和兽医在第一时间准确诊断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四、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防控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在养殖过程中需采取一系列的防疫措施。
加强对鸡舍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秽物、消毒鸡舍;实施严格的动物交通控制措施,禁止外来鸡只进入养殖场;定期接种疫苗,提高鸡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一例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疗
一例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疗1. 引言1.1 概述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儿童。
该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喉痛、喉头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严重病例可发展为喉头浸润、肺炎甚至休克。
传染性喉气管炎易在集体生活场所传播,如幼儿园、学校等,需引起重视。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预防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方法包括保持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接触患者等。
虽然传染性喉气管炎对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多数患者能够康复。
在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能够更好地应对传染性喉气管炎这一疾病挑战。
1.2 病因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禽类传染性疾病,主要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
该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易在饲养密集的环境中迅速传播。
环境卫生状况不佳、饲养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等因素也会增加蛋雏鸡发生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风险。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爆发往往是因为饲养密度过高,饲养环境不洁净等原因造成病毒传播速度加快,对蛋雏鸡健康造成威胁。
加强对饲养环境的管理和卫生,定期对蛋雏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隔离患病个体,是预防传染性喉气管炎暴发的关键措施。
通过了解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因,可以更好地制定防控措施,保障蛋雏鸡群体的健康。
2. 正文2.1 临床表现蛋雏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病急骤:蛋雏鸡在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后,通常会出现发病急骤的症状,如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喘鸣等症状。
2. 喉头部病变:患有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蛋雏鸡会出现喉头部的红肿、充血、溃疡等病变,导致喉部疼痛和呼吸困难。
3. 咳嗽和喘鸣:蛋雏鸡在患病时常常伴有咳嗽和喘鸣的症状,这是由于气管、喉部病变引起的呼吸道症状。
4. 嗜睡和食欲不振:患有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蛋雏鸡通常会表现出嗜睡和食欲不振的症状,这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的。
一例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疗
一例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疗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本文将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诊断:1. 临床症状分析:蛋雏鸡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后,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喘息、食欲不佳、体温升高等症状。
患鸡群体中有明显的传染病症状的流行。
2. 病理学检查:对病死的蛋雏鸡进行解剖,观察其气管和喉部发现黏膜肿胀、出血、黏液堆积等病变。
3. 病毒学检测:采集患鸡群体中病患的呼吸道分泌物,运用PCR技术或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特异性复产抗原检测方法,检测是否存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治疗: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和预防接种。
1. 对症治疗:(1)控制环境:确保鸡舍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并加强消毒工作,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2)饮食调整:给患鸡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饲料,加强饮水和营养摄入,保持鸡的健康状况。
(3)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生素和病毒抑制剂来控制继发感染和减轻症状。
常用的抗生素有强力霉素、红霉素等;病毒抑制剂有洛匹那韦等。
2. 预防接种:蛋雏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有效预防手段是进行疫苗接种。
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免疫方法有口服、饮水等多种途径,具体使用方法需根据疫苗说明书进行操作。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隔离患鸡群体,消除传染源,对疫情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重要手段。
蛋雏鸡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和病毒学检测。
治疗方面则可从对症治疗和预防接种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控制环境、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疫苗接种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进行精确到流行菌(毒)株的监控,并可根据病毒潜伏感染的情况判断疫病的流行状况及趋向,及早发现,及早防制。
因此,核酸探针、PCR、寡核苷酸指纹图谱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等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Gunars E.V alk irset al.C lin Chem.1989,31(9): 1427—1431[2]F reya Sp ielbery,et al.T he L ancet,1989,1: 580—584[3]刘煜凯等,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6): 364—367[4]Kenii Ho soda et al.J.I mm uno l.M ethods,1989, 121(1):121-128[5]F reytag J.W.et al.J.I mm uno l m ethonds,1984, 70:133[6]HORJY,et al.J.I mm uno l,1985;134(6):4035-4040[7]D uverlie G et al.J.V iru M ethods,1987,18:107[8]K ieffer M,et al.C lin Exp i m m uno l,1982,50:65[9]B rigata D.J.et al.V iro logy,1983,126:32-50[10]罗满林等.中国兽医科技,1994,24(4):20—21, 34[11]任少堂等.临床检验杂志,1995,13(1):45—47[12]裴建武等.中国兽医杂志,1994,20(4):42—44[13]邱孝高.中国兽医科技,1986,(96):24—26[14]N agaraja,K.V,Am.J.V et.R es,1990,51(2): 107-210[15]Purchast,H.G.A vian D is,1989,33(3):609-614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研究进展许伟琦 孙泉云 刘红(上海市畜牧兽医站 20110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 L T)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的喉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特征为明显的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咳出带血粘液,死亡率为5-70%,平均为20%。
病变主要发生在喉头和气管部分。
本病1925年由M ay 等首次报道发生于美国[2],Beaudette(1930)首先证实本病由病毒引起,1931年美国兽医协会正式命名为“传染性喉气管炎”。
I L T随后逐渐蔓延至欧洲、澳大利亚等地,我国于1987年以后也分别报道了甘肃、北京、山东、江苏、广东等地区均有本病的存在与流行[3],给养鸡业造成严重损失。
1 病毒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研究I L TV是一种含1个DNA核心的囊膜病毒,核衣壳呈20面体对称。
I L TV具疱疹病毒形态学特征,双股DNA,其G+C含量为45%,完整的病毒颗粒直径为195-200nm[4],I L TV仅一个血清型,病毒株之间差异不显著,浮密度为1.706g m l,病毒对乙醚敏感,热稳定性差,55℃10-15m in灭活。
病毒能在鸡胚CEL、CEK、CK等细胞上增殖,病毒的基因组由155kb的线状DNA分子组成,而每一DNA 分子又由位于反向重复序列二侧的长独特性片断(U L)和短独特性片断(U S)所组成。
Griffin(1987)已对I L TV DNA测序鉴定了21个基因。
I L TV的回文结构和T K基因的测序数据证实了I L TV与其它Α-疱疹病毒具有相同的DNA水平,对I L TV与其它Α疱疹病毒的氨基酸同一性水平进行了比较,表明I L TV是这个家族的一古老成员。
由于病毒糖蛋白能对其它疱疹病毒诱发产生体液及细胞结合性应答,因此对I L TV保护性抗原的研究集中于糖蛋白,通过测序已鉴定的有gB,gC,gD,gX,gK和一独特性糖蛋白gP60,经免疫沉淀试验、免疫转印试验和单克隆抗体技术证实了五种主要糖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205、160、115、9、60KD[5]。
处于U S序列的糖蛋白(gP60)和其它Α-疱疹病毒没有同源性,因而对I L TV来说是独特性的,虽然gP60是从I L TV感染鸡血清中得到证实的主要蛋白之一,但它在I L TV 发病机理中所充当角色尚未弄清。
2 发病机理与传播方式33I L TV感染的靶器官为呼吸道,喉和气管上皮常受到侵害,但其它粘膜、呼吸窦、气囊和肺组织也可周期性发生感染,这取决于感染途径、攻毒水平和感染后遗症,无论鸡由鼻、口、结膜或其它途径(如眶下窦)感染,病毒在气管组织内复制最活跃[6]。
自然感染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生于感染后6-12天,而人工感染因直接作用于气管,因此发生于感染后2-4天,耐过鸡一般于临床症状发生7-10天左右康复,并往往成为带毒鸡。
结膜炎在自然或人工感染时均可发生。
急性感染时I L TV侵入三叉神经节(TR G),通常发生在感染后3-6天,TR G感染的确切途径还不得而知,W ilam s(1992)使用PCR技术证实气管神经节是I L TV的主要潜伏场所。
I L TV 主要通过与病鸡直接接触而传染,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饮食、器具、运输车辆和工作人员间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空气可以帮助本病散播,但没有证据表明能通过鸡蛋传播。
I L TV同其它疱疹病毒一样,潜藏于感染后幸存鸡体内,并在神经系统内终生存活,所有野毒株、疫苗毒株均能形成潜伏感染。
研究结果发现I L T急性感染的发病机理与TR G有关,并从免疫后15个月的野外鸡群的TR G中分离到I L TV,表明TR G是I L TV潜伏的主要位点[7]。
病毒潜伏形成后,当鸡体免疫力下降或因应激因素造成抵抗力降低时,潜伏感染细胞进入实质性感染阶段的条件形成,感染性病毒在宿主体内复活并重新出现,这次感染与最初感染临床上有显著不同,不产生明显病变。
3 免疫应答I L TV感染后,鸡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反应,气管感染后5-7天血清中能检测到中和抗体,然后逐渐下降,并能保持低滴度水平一年或一年以上。
在感染后7天的气管分泌物中能检测到结合I L TV抗原的粘膜抗体(lgG、lgA)和低水平中和抗体及EL1SA抗体,10-28天达到峰值。
I L TV感染的细胞结合型免疫(C M I)由于试验难度高,只能间接加以研究,但D TH对I L TV的反应已检测到,通过I L TV免疫引起的保护水平可推断C M I反应的持续期最高为15-20周。
I L TV疫苗首免产生保护力在接种后3-4天的鸡能得到部分保护,1周左右完全保护,在免疫后15-20周内仍能获得高水平保护率。
许多实验室或野外的试验研究证实对I L TV攻击的免疫保护不能通过血清抗体的存在而得以说明。
Fathy(1990)认为粘膜抗体在免疫鸡群中,并非抑制病毒复制所必需,免遭I L TV感染的保护反应属于气管局部的细胞综合性免疫应答。
Yo rk(1989)发现免疫后28-30天的鸡群以强毒攻击,气管分泌物中的病毒复制完全抑制了。
4 诊断方法目前使用广泛且比较可靠、稳定的诊断方法主要是A G I D、SN、IFA及EL1SA试验[8]。
4.1 以患鸡喉、气管及其渗出物和I L TV感染的CAM制备的琼扩抗原与特异性抗血清进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 G I D),反应24-48小时抗原与适宜抗体能形成一条或数条沉淀线,血清阳性检出率可达25-50%。
4.2 可在鸡胚或CEK细胞上进行中和试验(SN)以检测自然感染或实验感染血清抗体反应,I L TV 接种后1周即可测出中和抗体,本方法特异、敏感但费时繁琐,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985)提出了简化中和试验,便于推广应用。
4.3 IFA试验:常用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感染的鸡胚及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抗原。
4.4 EL ISA:自M eulem ans等(1982)首先建立检测I L TV抗体的间接EL ISA方法以来,EL ISA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经证实它比病毒中和试验更敏感,并且由于EL ISA与计算机联姻使大量样本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可能。
4.5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又发展了一些最新检测技术,并显示出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Kaem等(1991)用非放射性标记的核酸探针从16份鸡气管样品中检出了16份I L TV阳性,而EL ISA全部为阴性,我国童光志等(1992)也制备了光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经检测其仅与I L TV起反应,对其它鸡传染病病原无任何反应。
W ilam s(1992)就PCR技术检测I L TV抗原进行了探索。
5 疫苗 常规疫苗:目前用于预防、控制I L T暴发的疫苗均为减弱毒活苗(温和型毒株),在自然情况下或通过鸡胚或培养细胞减弱后这些毒株仍是有残余毒力。
疫苗的免疫途径从最初的泄殖腔,逐渐又发展了羽毛囊剌种,鼻内滴注,饮水免疫和选择适宜毒株气雾免疫,使用弱毒苗能预防及控制本病早已不成问题,但必须牢记弱毒苗仍保持着固有的致病性,需严格控制免疫剂量及条件,否则有引起免疫鸡群爆发43I L T的可能及出现其它严重问题。
基因重组疫苗和载体系统:含有205KD复合物的亚单位疫苗能保护100%鸡群不产生临床症状和病毒复制,这是因为205KD复合物含有I L TV gB,而gB是I L TV主要保护免疫原,因此是生产亚单位疫苗和重组疫苗的首选对象,gB还能与其它能形成保护性应答的糖蛋白(如gD、gC)组成多价重组病毒载体,这将有可能使免疫鸡群不再遭受I L TV的感染[9]。
I L TV也可作为针对其表达由I L T启动子所控制的其它抗原的载体,但生产I L TV重组体仍有难度。
Scho lz等(1993)报道建立了一个支持I L TV复制的连续细胞系(禽肝肿瘤细胞系)可有助于未来研究。
Guo等(1994)将Β-gal m arker基因插入到一开放式阅读框架并声称已分离到重组体,经测序表明该m arker基因插入在I L TV I CP4内。
O kam ura(1994)报道已成功将Β-gal m arker基因插入到T k基因并分离到一稳定的重组体。
应该注意到使用I L TV作为载体有一不利条件是免疫后不能完全排除潜伏,另外这样构建的任何重组体在禽体内不能发生重组,因此宁愿选择禽痘病毒、禽腺病毒来传递主要I L TV中和性抗原(gB),值得高兴的是I L TV T K-gX-重组体为消灭本病提供了最有希望的工具。
参考文献[1]BW卡尔尼克主编,高福、刘辉主译。
禽病学。
第9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2]M ay H c and T ittsler R P.J,Am.V et.M ed.as2 soc。
1925,67:229-231[3]王锡祯,甘肃畜牧兽医,1990,(4):6[4]Beach JR.science 1930,72:633-634[5]Griffin Am.J.Gen.U iro l.1991,72:393-398[6]Bagust TJ.A vian Patho l.1986,15:581-595[7]H ughes CS and Jones RC.A vian Patho l.1988, 17:295-303[8]A dair BM,Todd D,M ck illop ER et al.A vian Patho l.1985,14:461-469[9]Guo P,Scho lz E,M aloneyB et al.V iro logy. 1994,202:771-781・简讯・★为确保市民真正吃上“放心肉”,便于接受市民监督,青岛市政府于5月30日出台《关于加强市区猪肉市场管理的通告》规定:市售猪肉,必须一猪一证,市外猪肉须经指定的三个肉类批发市场复检后方可上市,肉市一律实行挂牌服务,由市工商管理局统一制作的明示牌标明经营者姓名、当日检疫证明及不出售注水肉、病害肉、未检疫肉,不短斤少两等“三不”承诺内容,并公布监督电话,重奖“注水肉”举报人,收到良好效果,备受市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