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件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件
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 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 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 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 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 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 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二、实验探究
1.剪一剪:剪出4组纸条(单位:cm)。
(1)6、7、8 (3)3、6、10
(2)4、5、9 (4)8、11、11
(1)6、7、8 (3)3、6、10
(2)4、5、9 (4)8、11、11
第(2)组和第(3)组不能摆成三角形。第(1)组和第(4) 组能摆成三角形。
2.想一想:探究三张纸条在什么情况下能摆成三形。 各组中的长度关系有什么关系?
1.在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cm)


2.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和7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 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 么? (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 是什么?
(1)3+4=7
答:不能摆成三角形。
①6+7>8 ②4+5=9 ③3+6<10 ④8+11>11
7+8>6 4+9>5 10+6>3 11+11>8
6+8>7 9+5>4 10+3>6 11+8>11
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应用深化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规律,你能用 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教版 四年级下册

小学四年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四年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

1、四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2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根,实验表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这些地方你们都熟悉吗?(我们的学校、鼓楼商场还有学校后门的建设银行。

)师:如果把我们学校大门到建行看成一条直路的话,把这三个地方连接起来,就成什么图形?师:老师从学校大门口到建行去取钱,有几条路可走?猜一猜我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师:老师在银行取了钱后,现在要去鼓楼商场购物,又有几条路可走?我会走哪条路?师:老师现在要回学校,我又有几条路可走?我又会选择哪条路呢?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认为在三角形的线路中走其中一条边的线路比走另外两条边组成的线路近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大多数的同学都是从生活经验中发现走两条边的线路比走另一条边的.线路远。

那么,有没有别的办法证明我们的这种判断是正确的呢?(学生困惑,沉默不语。

)师: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看看在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是怎样的?(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二、设疑激趣,动手探究师:(设疑)用小棒代替线段。

请看,老师这儿有红、蓝、黄色的小棒若干根,任意拿三种颜色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色的三角形吗?(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

)师:有两种意见,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动手操作后再谈自己的发现。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来任意拿出不同颜色的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围成三角形了吗?(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数据填在表格中)你们想不想试试?师: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要求用三种颜色的小棒围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课PPT课件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课PPT课件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1
目录
CONTENT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教学重难点 5 教学准备 6 教学流程 7 板书设计
.
2
1
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 下册第30页的内容。本节《三角形边的关系》内容是在学生 已经学过三角形初步认识、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基础上进行 的,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也为初中实验几何“基本图形” 知识的获得做以铺垫。这节课的学习,使三角形的内容形成 了一个较完善的知识体系,为今后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条件。
举一反三,利用练习巩固新学的知识
.
14
7
板书设计
设示效应,使教学的信息 浓缩。
.
15
副板书
主板书
题目书写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
之和大于第三边
单击添加段落文字
说明
.
16
谢谢大家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
17
.
8
4
教学重难点
.
9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 实验与探究
重点
提高学生全面思
考数学问题的能

难点2
利用三角形三边
之间的关系解决 难点1 实际问题
.
10
5
教学准备
.
11
教案 PPT课件
教 准学 备
若干不同长度 的小棒
.
12
6
教学流程
.
13
引入 实践 练习
教学流程设计
小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让同学们从若干不同长度的小棒任取三根看能 否围成三角形,从中发现什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能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难点:如何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三角形模型的教具。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讲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例子,如自行车的三角架、剪刀等,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三角形模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详细阐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发放一些三角形模型的教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件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件

4、6、5

7、 5、3

7、 8、10

我发现:
下面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为什么?
6厘米
3厘米
8厘米
任务二
自主探究单
三条线段 能否围成
三条线段之间关系
单位:厘米
4、5、11
不能 4+5<11 5+11>4 4+11>5
4、6、5

4+6>5 4+5>6 5+6>4
7、 5、3

7+5>3 7+3>5 5+3>7
柏拉图
柏拉图简介
柏拉图是古希腊也是全部西方哲 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 和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 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两条腿走路的就叫人
质疑:
思考 补充
两条腿走路,并且没有羽毛的 就是“人”
质疑
柏拉图? 质疑柏拉图的人?
质疑、补充 再质疑再补充
给我三条线段,我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3、9cm ,12cm, 5cm
李师傅现在有长2分米、4分米、 6分米的木条,你能帮他算算用这三根
木条能做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如果把2、4、6当中的4换掉, 换成比4?
7分米 5分米
2分米
4.01分米 6分米
我来回顾
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想象
内化结论
三条线段满足什么条件就 能围成三角形呢?
任务一
自主探究单
三条线段的长度 能否围成三角形 单位 4、6、5
7、5、3 7、8、10
6、6、12
提示:在摆之前我们要做一个详细的分工, 一人测量,两人用小棒搭建三角形,小组长 指导并记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西师大版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之后,进一步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课程。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一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那么你们知道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二、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2.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尝试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3. 教师总结: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关系,那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 学生举例验证这一关系。

三、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问题(10分钟)1. 出示例题:判断下列每组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解答,并总结解题方法。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交流、展示学生作业,共同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三边关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知识点。

在学习这个知识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以及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学会用三角形的特性来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过渡,既巩固了之前学过的知识,又为之后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学生能运用三角形的特性来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能运用三角形的特性来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2.教学难点: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如何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3.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4.采用讲解法,教师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三角形模型、线段等教具。

2.准备PPT,内容包括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实例讲解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三角形和线段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特点和关系?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他们可能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能够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存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交流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三角形模型和图片,用于教学演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学具准备:准备一些小棒或者绳子,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精品课件:三角形三边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精品课件:三角形三边关系

1.下面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2+4=6 ×
2+2<5 ×
2+5>6 √
2.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2厘米和18厘米,第三条边 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5cm
25cm √
30cm
38cm
3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
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3 从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 将它们的长度和与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
4+5>8 4+8>5 5+8>4
4+2>5 4+5>2 5+2>4
任意两根小棒的 长度和一定大于 第三根小棒。
3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先画一个三 角形,再量一量、算一算。
8cm 5cm
4cm 2c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小棒长度 8cm 4cm 8cm 8cm
小棒长度 5cm 5cm 5cm 2cm
小棒长度 2cm 2cm 4cm 4cm
能否围成 不能围成
能围成 能围成 不能围成
3 长8厘米、5厘米和2厘米的三根 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绿色和黄色的小棒太短了, 5厘米+ 2厘米< 8厘米,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三边关系
3 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先围一围,再与 同学交流。
8cm
4cm
5cm
2cm
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摆三角形,一人操作,一人在表格里记录; 2.拿出准备的四根小棒,每次任意选不同的三根围三角形; 3.记录每次三根小棒长度和围三角形的结果; 4.有顺序地思考、操作,看看你们能记录几种选择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等奖说课稿1、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

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直观演示、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

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引导发现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原因,并探讨能摆成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2、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在正式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

过程中,学生在抽象概括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可能在数学语言的描述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表达上也可能不够严密,但只要学生表达的意思对,教师就应该积极的给以肯定,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更多探讨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毕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思维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渐近思辩的过程。

三、说教法和学法在“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的设计理念指导下,我的教学思路是:问题引领、动手操作、探究规律,并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内容,它让学生初步理解三角形的特性,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会用不等式表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他们可能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自主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会用不等式表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会用不等式表示。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含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

2.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几个三角形,并用不等式表示出它们的三边关系。

3.交流分享: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发现,大家共同总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4.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

5.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

第五单元《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三角形三边关系》课程:四年级下册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能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判断。

2. 能够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2. 三角形三边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2. 三角形三边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三角形模型或图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有哪些特性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形三边关系。

二、探究1. 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发现这个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吗?2. 学生观察并尝试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教师总结并讲解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 教师通过举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巩固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解决。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重要性。

六、作业1. 教师布置一些与三角形三边关系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解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边关系的》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边关系的》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边关系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

2.能够准确运用三边关系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掌握运用三边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三边关系的概念和应用。

2.能够独立运用三边关系解决具体问题。

四、教学准备1.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2.教学板书和彩笔。

3.教学PPT或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三边关系介绍1.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2.讲解三边关系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三边关系的运用。

第二节:三边关系应用1.讲解三边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2.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让他们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第三节:课堂讨论和总结1.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题过程中的困难和方法。

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三边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三边关系相关的题目。

2.思考三边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七、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对三边关系的理解还有一定困难,需要通过更多实例和练习加强他们的掌握程度。

下节课我将加入更多互动环节,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关于三边关系的教学计划,希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上课教师:指导教师:[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设计本节课力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感知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由这些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到数学本质的思考。

在整节课的探究过程中,营造宽松、开放的氛围,让学生根据数学活动的经验,深入地思考、大胆的质疑,最终探究出三角形三边关系,并运用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2页例3、4。

[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

学生已经知道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等知识,这就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新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例3、例4内容。

教材在例3中呈现了选择路线的问题,明确了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而路线图就构成了一个近似的三角形。

在学生选择路线的过程中,也就对三角形中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了初步的感知。

例4借助实验,让学生经历剪、拼三角形,目的是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之上探究原因,最终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最后,运用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等活动中经历剪、围三角形的过程,探究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2.在探究的过程中,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数学交流和质疑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三边关系》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中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教材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这一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图形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难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活动教学: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3.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三角形模型、尺子、剪刀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引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规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三角形模型和工具,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验证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掌握程度。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三边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重要性。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以及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特点,为后续学习其他多边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但是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

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可能会存在对概念理解不深刻,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把握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能够判断任意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教学难点: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以及如何判断任意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讲解等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具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三角形的特征,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观察和操作教具模型,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3.讲解:教师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讲解,并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任意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

4.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四年级下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件(共20张ppt).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四年级下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件(共20张ppt).ppt

( ✕)
2.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 4cm、5cm。
下列选项中能作为第三条边的是( A )。
A.8cm
B.9cm
C.11cm
(2)(2019·山东济南)下面第( A ) 组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单位:cm)
3 4 5
A
2 3 5
B
3 1
5 C
3.从下面的小棒中选出 3 根拼成三角形, 可以怎样选?有几种选法?
有3种选法:(1)4cm、5cm、5cm; (2)5cm、5cm、5cm; (3)5cm、5cm、9cm;
三角形边的关系
思考:小明上学走哪条路最近?
小明家 商店
邮局
学校 中间的路最近。
讨论:为什么走中间的路最近,你能想办法证明一下吗? 通过测量、比一比,发现走中间的路最近。
思考:通过活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 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连接后近似一个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备选练习
1.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1)三根同样长的小棒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2)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一定大于或等于
第三边。
( ✕)
(3)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 √ )
(4)三角形有两条边都是 4 cm,那么第三边一定
大于 4 cm。
什么图形?
想一想:三角形的三边之间 有怎样的关系呢?
什么样的3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来做 个实验。剪出下面 4 组纸条(单位:cm)。
(1)6、7、8;
(2)4、5、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我去学校有几条路? 走哪条路最近?
小明家———a————邮局————b————学校 小明家———d————商店————e————学校
a+b d+e
小明家—————c———学校
c
为什么c路最近呢?
三 角 形 的 三 边 关 系
猜想: 三角形是由三条边 围成的封闭图形。 那么,是不是任意 取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 一个三角形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记录表中,不能围成三 角形的小棒,在长度之 间有什么关系?
当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 小棒时
不能围成三角形。
当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 小棒时
不能围成三角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记录表中,能围成三角
形的小棒,在长度之间
有什么关系?
当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 小棒时
能围成三角形。
探 索 要 求
• 1、同桌两人合作,每 次从4根小棒中任取3根 来围三角形,将围的情 况记录在白纸上。
• 2、要求分工合作: 一人围,一人记录。
• 3、 将摆的情况填入 “我的发现”表格中,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小棒长度
第一根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根
第三根
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和 小棒的 有关。
我 们 这 个 发 现 会 适 用 于 任 意 的 三 角 形 吗 ?
1.让我们以小组为单 位,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然后量出它的三条边的 长度并做好记录。 2.然后用你所画的三 角形来检测你们的发现, 看看它是不是适用于任 意画的三角形。
小明家———a————邮局————b————学校 小明家———d————商店————e————学校
小明家—————c————学校
我会能解释c路最 近的原因了,你会 不会?
小明到学校之后,要做一个三角形 玩具。已经有了两根铁丝,一根长10 厘米,另一根长8厘米,请你想一想, 第三根铁丝要多长才能制作成功?
?< 第三根铁丝的长度 <?
回顾整理:
今天我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你对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