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定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定律”教学设计

电阻定律是新课标物理选修3-1的第二章《恒定电流》第六节的内容,它是《恒定电流》这一章的基本规律之一,它反映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率的定量关系。由于在初中时学生只知道定性结论,故本节内容属于发展和提高范畴,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对电阻定律的讲述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得出电阻定律。同时还介绍了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是: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理解电阻定律;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电阻定律的得出和理解。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对定律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实验探究的设计和数据处理。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定性关系,对电阻定律有了定性的了解,同时通过高一物理的学习,学生的实验分析,实验研究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物理量值之间的关系更关注,对学习有强烈的需求。但学生由于前面学习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常常会以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有关,因此对电阻定律的理解会存在认识上的错误。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积极探索,最后用科学的方法推导定律,得出结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渗透和理解。

探究式教学中,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给予评价,起主导作用。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相结合,推导出电阻定律;采取分组讨论设计,分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精神,实验动手能力,体验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由于本节课内容多,时间紧,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课前要布置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并给学生印发学案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暗示和引导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开展活动,为探究过程的评价提供丰富的素材。总之本节课要突

出实验,强调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阻定律的内容,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

2.能根据实验要求及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正确连接电路图,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3.学会根据探究目标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实验,学习使用变量控制法。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高科学分析,提炼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激情。

2.通过实验,领悟实事求是的理念,并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探究方案,并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电阻定律。

教学难点:探究方案的设计。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具准备

自制学生实验教具15件,“220v,15w”、

“220v,200w”灯泡各一只,日光灯丝一条,

酒精灯,电池组,电键,导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为了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怎样做?

同学:由I=U/R得,只要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U或导体的电阻R。

教师:那么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先来观察一个演示实验和几张图片。

实验1.将15w和200w的两盏灯泡并联接入电路,观察两灯泡的亮度。

展示两灯泡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灯泡的照片,说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同学:功率不同,灯丝粗细不同(横截面积不同),两灯泡的电阻不同。

展示滑动变阻器图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改变电阻。

展示几段材料不同的导线:电线常用铜而不用铁。

学生思考、讨论

同学: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有关。

点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之间的关系。

点评:展示图片、实例,让学生先通过情景感受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诱发学生探索欲望。

新课教学

猜想: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存在怎样关系?

同学:导体长则电阻大,粗则小,铜丝电阻小,铁丝电阻大;导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猜想,参与学生的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