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选择
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考核试卷
4. B
5. C
6. D
7. A
8. D
9. B
10. C
11. D
12. D
13. A
14. D
15. A
16. B
17. D
18. D
19. D
20. D
二、多选题
1. ABD
2. ABC
3. ABCD
4. ABCD
5. ABC
6. ABC
7. ABC
8. ABCD
9. ABCD
10. ABCD
5.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能力?()
A.语言培训
B.国际学术交流
C.参与国际项目
D.定期出国考察
6.以下哪些是国际化课程的特点?()
A.跨文化内容
B.国际化视角
C.双语教学
D.多元评价体系
7.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包括以下哪些?()
A.增加就业竞争力
B.提高语言能力
C.拓宽人际关系
A.制定国际化战略
B.管理国际合作关系
C.确保教育质量
D.应对文化差异
20.以下哪些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A.增加国际投资
B.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C.促进技术转移
D.扩大市场开放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______的国际化。()
B.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
D.科技因素
16.以下哪个措施有助于提高跨国高等教育质量?()
A.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
B.加强质量监督与评估
C.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地方高校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思路
地方高校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思路[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借鉴阿特巴赫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探讨地方高校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思路,包括强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意识、加强与市政府部门的交流与沟通、教学内容与国际教育课程接轨等。
[关键词]地方高校国际化新思路我国高等院校在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合作办学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
但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合作办学规模与层次远不及重点本科院校,大多数仍处于摸索阶段,有些院校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仅限于聘请一两个外教教口语课。
地方院校要真正有效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就应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寻求开展交流与合作的新途径。
一、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概述(一)关于教育财政问题教育财政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分配活动。
世界高等教育经历高速发展后普遍出现了教育财政危机。
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办学成本在不断增加。
阿特巴赫分析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了高等教育财政普遍吃紧的局面,即知识经济的日益增长、个人和家庭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单位成本上升速度超过通胀增长速度、政府财政税收增长速度跟不上高等教育成本增长的速度、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对非税收收入的依赖。
对此,阿特巴赫提出了教育财政要开源节流的思想。
高校可以与校外企业合作、可以投资或重新分配项目,甚至可以拥有资产和贷款,这样高等教育财政实现了政府收入与非政府收入的分流。
阿特巴赫把开源的政策方案视为“经济生存能力的优先路线”,它最合适和潜在的有利形式是成本分担。
另外,高校可以采取免费改为收费、减少或消除奖学金或助学金、恢复学生贷款成本等措施,将成本分担更多地转向学生和家长。
(二)关于学术职业问题阿特巴赫认为,各国学术人士都面临学术职业问题。
全职教授数量未增而兼职教师大军突起;发达国家处在学术职业的中心,而发展中国家处在学术的边缘;高校教师的自主权日益受到官僚化和公共问责及评估的侵蚀;学者们为追求更好的待遇或向往更大的学术自由而在全球的流动使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45题)1、我国目前的学位级别分为下列哪几种类型()。
A.专科、学士、硕士、博士B.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C.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后D.学士、硕士、博士【答案】 D2、课程性教学环节是()。
A.入学教育B.军事训练C.考查考试D.社会实践【答案】 C3、在学制方面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的代表国家是()。
A.意大利B.美国C.澳大利亚D.法国【答案】 A4、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
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专业基础课程D.实验实训课程【答案】 C5、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不包括()。
A.地域结构B.形式结构C.队伍结构D.层次结构【答案】 C6、隐性课程不包括()。
A.学校组织方式B.校园人际关系C.教师教辅资料D.学生班级学风【答案】 C7、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教育家是()。
A.夸关纽斯B.洪堡C.赫尔巴特D.范海斯【答案】 B8、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答案】 D9、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答案】 C10、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体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
A.综合化趋势B.多样化趋势C.人文化趋势D.科学化趋势【答案】 A11、素质的涵义是()。
A.素质就是文化素质B.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C.素质就是专业素质D.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
【答案】 D12、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的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自学指导法D.演示法【答案】 C13、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高等教育学_多选题
【多选题】与高等教育终身化相关的概念包括( ) 【A】终身教育【B】学会生存【C】终身学习【D】学会生活【答案】AC【多选题】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 ) 【A】自由化【B】终身化【C】国际化【D】行政化【答案】BC【多选题】我国最早的一批近现代大学包括( ) 【A】太学【B】书院【C】京师大学堂(北大的前身)【D】天津中西学堂(天津大学的前身)【答案】CD【多选题】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 )【A】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B】全面推行教育产业化【C】促进国际化【D】加强行政化【答案】AC【多选题】下列属于事业激励法的行为有( ) 【A】学校为教师提供有助于专业成长的各类培训【B】提高教师的薪酬水平【C】给年轻教师定目标、压担子【D】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E】主动听取教师的意见【答案】ACD【多选题】激励应遵循的原则有( )【A】多样性原则【B】物质性原则【C】多多益善原则【D】递进性原则【E】协调性原则【答案】ADE【多选题】从历史上看, 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分别源自( ) 【A】意大利、法国和英国【B】中世纪西欧、德国和美国【C】英国、德国和美国【D】中世纪大学、柏林大学和美国“赠地学院”【答案】BD【多选题】按照高校的三大职能, 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是( )【A】教学者角色【B】研究者角色【C】管理者角色【D】服务者角色【E】创业者角色【答案】ABD【多选题】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学习目标【D】学习材料【答案】AB【多选题】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有哪些? ( )【A】想象力【B】兴趣【C】学习目标【D】学习材料【答案】CD【多选题】高校培养目标的评价作用包括( )【A】高校培养目标对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的发展方向起着一种制约作用【B】高校培养目标对教育活动起着支配、调节和控制作用【C】高校培养目标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D】高校培养目标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价值标准【答案】CD【多选题】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需求的统一【答案】AD【多选题】专才教育以往多见诸于( )【A】市场经济国家【B】计划经济国家【C】发展中国家【D】美国【E】前苏联【答案】BE【多选题】以学科或专业为基础, 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是( )【A】高等教育【B】专业教育【C】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答案】AB【多选题】科学主义课程思潮对大学课程带来的变化有( )【A】促使大学内容学问化【B】促进大学课程向结构化转变【C】促进大学课程以问题为导向【D】促进大学课程更加专门化【E】促使大学课程注重经典【答案】ABD【多选题】教学计划目标的确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 )【A】教学反思【B】培养方向【C】使用规格【D】规范和要求【E】重点难点【答案】BCD【多选题】我国高校课程表现出的基本形式有(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方案【E】课程目标【答案】ABC【多选题】课程内容的"横向结构"是指课程要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联性, 主要表现在( )【A】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性【B】学科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性【C】学科与教师之间的关联性【D】学科与学习者之间的关联性【E】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联性【答案】ABD【多选题】关于各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共同性背景和动因,正确的说法是( )【A】大学生的不满【B】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C】知识经济与高教大众化的影响【D】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E】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答案】BCD【多选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高校课程改革出现的课程内容综合化的趋势,归纳起来有以下模式( )【A】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B】牛津模式【C】哈佛模式【D】筑波模式【E】剑桥模式【答案】ABD【多选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高校课程改革出现的课程性质职业化的趋势,实现途径主要为( )【A】开设选修课【B】增设职业性课程或专业【C】重视实际工作经验, 并将其与系统学习统一起来【D】开设自由研究课程【E】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能力培养.【答案】BCE【多选题】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应着重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 )【A】优化校园物质环境【B】大量开设选修课【C】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性课程【D】培养富有特色的、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E】增设职业性课程或专业【答案】ACD【多选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高校课程改革出现的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多样化趋势,实现途径主要为( )【A】增设职业性课程或专业【B】开设大量选修课, 或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C】运用新信息技术, 使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D】开设自由研究课程, 使课程形式多样化【E】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答案】BCD【多选题】关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学可使科研的成果得到进一步传播【B】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 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 没有灵魂的教育【C】高等学校教师的研究局限于教学研究【D】教学与科研很难两全其美【答案】AB【多选题】柏林大学主要的办学特色是( )【A】开门办学【B】学术自由【C】服务社会【D】教研结合【答案】BD【多选题】按研究的性质和功能分, 教育研究有(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发展研究【D】实验研究【E】理论研究【答案】ABC【多选题】高等学校的科研性服务的主要形式有( )【A】广开渠道培训社会各类人才【B】送教上门提高生产一线劳动者素质【C】开发基础科研成果【D】参与国家和地方的多学科联合科研攻关【E】参与科技市场建设,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答案】CDE【多选题】高校规章制度对学校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协调与规范功能【B】在思想与行动相互转化中具有中介功能【C】有助于促进高校科学管理【D】有利于高校领导发挥个人才能【E】有助于发扬学校民主【答案】ABC【多选题】高校教师培养的形式主要是( )【A】在职培养【B】脱产研修【C】特殊培养【D】合作培养【E】终身学习【答案】ABC【多选题】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核心是( )【A】按需设岗【B】公开招聘【C】平等竞争【D】择优聘用【E】合同管理【答案】ADE【多选题】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A】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B】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C】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的重镇【D】经济发展速度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答案】BC【多选题】《高等教育法》对高校领导体制内涵的规定, 包括( ) 【A】党委集体领导【B】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校长负责【D】民主管理和监督【答案】ACD【多选题】高等教育的内涵是指( )【A】培养实用型人才【B】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C】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D】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答案】BCD【多选题】中世纪大学具有的重要特征包括( ) 【A】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B】宗教性和国际性【C】科研性和服务性【D】专业性和学术性【答案】ABD【多选题】中世纪大学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 ) 【A】讲授法【B】辩论法【C】练习法【D】自学法【答案】ABC【多选题】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现于( )【A】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B】开设双语课程【C】学生出国留学【D】吸引国外留学生【答案】BCD【多选题】高等教育民主化表现在( )【A】入学机会均等【B】教职员工参与院校管理【C】开设选修课程【D】学生参与院校管理【答案】ABD【多选题】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为( )【A】高等教育的现象【B】高等教育的问题【C】高等教育的矛盾【D】高等教育的规律【答案】ABC【多选题】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 ) 【A】使受教育者政治化【B】培养政治精英和政法人才【D】促进政治民主化【答案】ABD【多选题】依据基本职能定位, 高等院校可划分为( )【A】综合性院校【B】研究型大学【C】教学型院校【D】教学兼研究型院校【答案】BCD【多选题】按学科门类覆盖面, 高等院校的类型可分为( )【A】研究性大学【B】单科性院校【C】多科性院校【D】综合性大学【答案】BCD【多选题】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包括( )【A】停止高等教育大众化【B】继续逐步扩大高等教育三个层次的总体发展规模【C】提升博士教育质量【D】培育专科教育特色【答案】BCD【多选题】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包括( )【A】合理分类和定位明确【B】适度综合化【C】特色化发展【D】以民办院校为主导【答案】ABC【多选题】在实行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 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大体上有三种类型( )【A】集中型【B】分散型【C】复合型【D】配置型【答案】ABC【多选题】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调节力量是( )【B】市场调节【C】国家宏观调控【D】高校自主办学【答案】BCD【多选题】我国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分别指高等教育阶段的( )【A】高职教育【B】专科教育【C】本科教育【D】研究生教育【答案】BCD【多选题】从西方中世纪起就已存在的古老专业是( )【A】医师【B】教师【C】律师【D】牧师【E】工程师【答案】ABCD【多选题】大多数社会学家认同专业的三个属性是( )【A】专业应该是正式的全日制职业【B】专业应该拥有深奥的知识和技能【C】专业应该向它的客户和公众提供高质量、无私的服务【D】专业应该由行业外部制定规范标准【答案】ABC【多选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共同遵从的行为规范体系, 一般包括( ) 【A】专业意识【B】专业态度【C】专业品质【D】专业技术【答案】ABC【多选题】专业属性或标准可概括为( )【A】专门性与高深性【B】服务性与伦理性【C】教育性与组织性【D】合法性与自主性【E】他律性与发展性【答案】ABCD【多选题】教师专业的基本特点是( )【A】角色多样性【B】工作神圣性【C】劳动创造性【D】成效滞后性【E】发展渐进性【答案】ABCD【多选题】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 )【A】普通文化知识【B】学科专业知识【C】教育专业知识【D】相关学科知识【E】经营管理知识【答案】ABCD【多选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具体表现在( )【A】知识更新与建构【B】情感策略管理【C】行为规范的修炼【D】同伴互助合作【答案】ABC【多选题】哈佛大学心理学斯登伯格(Sternberg)认为, 优秀的教师与普通教师存在以下哪些判别特征( )【A】知识的差别【B】效率的差别【C】态度的差别【D】洞察力的差别【答案】ABD【多选题】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有( )【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C】创新实践【D】反思经验【E】教学相长【答案】ABCD【多选题】心理发展阶段论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 )【A】自我保护期【B】墨守成规期【C】尽责期【D】自治期【E】自觉期【答案】ABCD【多选题】对于青年教师来说, 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有( )【A】多读书, 读好书【B】向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C】做中学【D】为人师表【答案】ABC【多选题】下面属于侵犯大学生知识产权的行为有( )【A】大学教师借学生完成作业之名占有学生收集的资料或实验数据【B】将学生的实验成果或论文以自己的名义发表【C】没有参与合作创作的事实, 却在学生的作品上署名【D】在教材之外强行向学生“推荐”自己主编、参编、撰写的书籍【答案】ABC【多选题】大学生的人格权包括( )【A】身份权【B】生命权【C】身体权【D】名誉权【答案】BCD【多选题】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表现为( )【A】自主性【B】受动性【C】主动性【D】创造性【答案】ACD【多选题】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有( )【A】学习的主体【B】交往的主体【C】自我发展的主体【D】独立的个体【答案】ABC【多选题】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应该( )【A】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B】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C】加强学校的严格管理【D】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答案】ABD【多选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对教师来说, 可以采用哪些策略?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B】理解和尊重学生【C】对学生放任管理【D】提高自我修养, 健全自身人格。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一般地方高校的发展路径
自组 织系统, 高等 教育国际化也成为 提升一个 国家综合竞 争
力 的重 要 因素 。一 般 地 方 高 校 的 国 际 化 进 程 , 仅 是 地 方 高 不
享、 合作开展 科研 项 目等 。由于 一般 地方 高 校 整体 实 力 较 弱 , 术水平不高 , 国际学术交 流中的机会 较少 , 的 一般 学 在 有
( ) 升核 心 竞 争 力 的 需要 二 提
般 地 方 高 校 大 多 数 存 在 整 体 实 力 不 强 、 合 竞 争 力 和核 心 综
了地 方 高校 的 发 展 。 ( ) 展 办 学空 间的 需要 一 拓
竞争力较 弱、 办学 国 际 化 的 思 路 不 宽 等 诸 多 问 题 , 重 制 约 严
遇 。特 别 是 在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的 形 势 下 , 内所 有 大 学 国 包 括 重 点 大 学 都 将 大 部 分 精 力 投 入 到 实 现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地 方 高校 是 我 国高 等 教 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我 国 高 等 在 教育 系统 和地 方 社 会 济 和科 技 发 展 中 占 有 重 要 位 置 。但 经
强, 知识经济的纵深发 展 , 得高 等教 育 国际化成 为不 可阻 使
拦 的 趋 势 。在 高 等 教 育 国 际 化 背 景 下 , 等 学 校 的 办 学 理 高
念、 培养 目标 、 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均发 生了深刻 的变化 , 高等
学 校 必 须 向社 会 开 放 , 成 为 能适 应 社 会 环 境 变 化 的有 序 的 并
维普资讯
教 育 与 经 济
20 0 6年 第 3期
高等教 育国际化 背景下一般地 方高校 的发展 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地方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李玉婷【摘要】目前,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是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重点,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不同程度存在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不够积极主动、发展理念相对落后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更新发展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等措施,推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6)001【总页数】2页(P132-133)【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作者】李玉婷【作者单位】滨州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山东滨州2566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8.9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各国各地区教育联系的日益密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
高等院校是科技成果和高层次人才的密集地,其开放意识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优势明显。
实践证明,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竞争,可以有力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发展的趋向与过程,即高等院校借鉴、吸收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成果,并将其内化到本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逐步对外开放、学习国外高等教育的经验过程。
高校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与世界大学建立学术科研合作、开展教师的国际学术交流、进行课程与教学的研发与合作等,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整体发展较快。
但是,高等教育中大多数的地方本科院校,与重点院校相比,其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缺乏深度和广度,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不够,缺乏国际化观念提高学校国际化意识,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工作呈现出发展理念陈旧保守,缺乏开放性和创新性,欠缺发展战略规划与管理制度。
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基本的内涵要求
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基本的内涵要求*张乃元,赖明谷,赖文斌,黄旭华(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摘要:地方高校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既是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走国际化发展之路,要 求地方高校在内涵上既要有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也要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及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必要性;内涵要求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96-000X( 2017)24-0182-04Abstract: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objective demand that sui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lso an internal need that themselves develop. Connot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demand that they must have interna -tionalizational concept, courses, teachers,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Keywords: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necessity; essential demand一、概述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正在世界范 围内日益彰显。
何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其内涵是什么?对 该进程起着举足轻重推动作用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隶 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此作出了这样的定义:“高等教 育的国际化,是指把跨越国界、跨越民族、跨越文化的视野 与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重要功能 相互融合的过程”,并特别强调这种跨国视野与大学功能 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开放包容、联动创新的过程,涉及 到学校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校内校外及自身政策导向的 更新与优化。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对策
( 德州学 院, 山东 德州 2 32 ) 50 3
【 摘
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被称为“ 1 纪中国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 2世 成为衡量一所大学 办学 水平 的重 要标 准。大 力
引进 国外智力和派 出教师赴 国外进 修、 积极开展 留学生教 育 、 推行 中外合作办学 、 推进课 程 国际化 等措施 , 是教育 国际 化的重要 内容 , 是快速实现高等教育 国际化 的有效途径 。 [ 关键 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 地方 新建本科院校 ; 展 ; 发 对策 [ 中图分 类号] 6 0 G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4— 0 7 20 )4— 1 8— 3 10 7r (0 8 0 0 0 0 7 标 、 程内容 以及 教育 知识等 的 国际化 ; . 构要 素 , 课 4结 主 要指教育制度 与结构 , 如 : 例 课程 学 习的学分 制 、 教育 的
维普资讯
20 0 8年 8月 第2 5卷 第 4期
枣 庄 学 院 学 报
J URN L O A HUA 0 A F Z OZ NG I ER I Y UN V ST
Au . 0 8 g2 0
V0 . 5 1 2 N0. 4
地 方 新 建本 科 院校 高 等 教 育 国 际化 的发 展 与对 策
总之 , 高等教 育 国际化 的实质 是一 国高 等教育 面 向
[ 收稿 日期 】0 8— 5—1 20 0 5 [ 作者简 介] 马应心 (9 6 , , 16 一) 女 山东德州人 , 德州学院外事处处长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西方文化及 英语语 言文学研究 。
・
1 等教 育 国际化概 括为 四大 要 薛 素 :. 1 人员要素 , 包括学生 的交流 、 教师和学者 的交流等 ;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交流的日益频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各国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期望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既是趋势,也是挑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和手段。
一方面,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机会和更丰富的资源。
通过赴海外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学术环境和文化背景,开拓眼界,增加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外大学的多元化课程设置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
此外,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培养了国际视野和全球合作的意识。
另一方面,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也为各国教育体系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教育体系以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为中心,但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和交流的加强,单一文化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高等教育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考虑学生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和培养方式。
同时,教育部门也需要适应国际化的趋势,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中,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母语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但在全球化时代,英语作为一种普遍的国际语言也越来越重要。
在许多国家,英语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语言,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成为应对国际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也应该重视维护和传承本国的语言和文化,避免文化的同质化。
除了以上讨论的问题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还涉及到学费问题和国际学生的权益保障。
国际学生的学费通常较高,这给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带来了困扰。
因此,各国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奖学金和资助机会,使得国际学生也能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此外,保障国际学生的权益也至关重要,包括合理的住宿条件、平等的待遇和公正的评价制度等。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通过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学生可以获得更广阔的机会和资源,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与全球高等教育体系接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速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展望未来、措施建议和结论总结,旨在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对整篇文章内容和结构的概览,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和背景,概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包括学校数量、学生数量、教育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探讨国际化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包括对学生发展、教育质量提升和国家形象的影响。
最后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例如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问题。
3. 结论:展望未来,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措施。
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强调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教育事业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同时,本文也旨在展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果,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2.正文2.1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中国高等教育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大数量大学生的国家。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2857所普通本科院校,拥有超过3800万在校本科生。
对新建本科院校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思考——以曲靖师范学院为例
如何 开展 国 际合作 办学 没有 足 够 的重视 和 理解 , 导致 学校 目前 在 国际 合 作 办 学 方 面 可 以 说是 尚
处在 空 白阶段 , 另外 招收 规模 性来 华 留学 生 教育
工作也 尚未 启 动 , 以说 目前 与 国外 高校 和教育 可
对新建本科院校推进高等教育 国际化进程的思考
以 曲靖 师 范学 院 为例
陈 正 权
( 曲靖 师范学院 国际学院, 云南 曲靖
摘
65 1 ) 5 0 1
要 : 等 教 育 国 际化 是 经 济 全 球 化和 高 等教 育发 展 的 必 然 产 物 , 是 新 建 本 科 院校 教 育 国 际 化 高 也
际学 院具体 办 学 的局 面 。 由 于 国 际合 作 办 学 刚 启 动 , 校在 教 育 国际 化 的 发 展 战 略 , 发 展 目 学 在 标、 办学 层次 和规模 、 留学 生教 育 、 障措施 和体 保
收 稿 日期 :0 0—0 21 5—1 6
机构 的交 流大 多仍处 在 接待事 务 型层 次 上 , 没有
一
、
新建本科 院校教 育国际化 面临的 问题
( ) 展 思路 有待进 一 步廓清 一 发 科 学制 定 教 育 国际 化 发 展 战 略 对 拓展 新 建
展 , 国外部 分高 校也 签署 了不 少 意 向性 合作 协 与 议, 但对 开展 国际 合 作 办 学 的 目标 、 次 和 合 作 层
国际交流 与合作 办学要 获得 长足 的发 展 , 离 不 开一支 强有 力 的 高素 质 国际 化人 才 队伍 的 支 撑 。曲靖 师范 学 院 目前 虽 有 国 际交 流 与 合作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它探讨了高等教育的起源、发展和改革等相关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高等教育学的选择题,并解答这些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学。
选择题一:高等教育的定义是什么?A. 高等教育是指大学和研究生教育B. 高等教育是指大学教育C. 高等教育是指研究生教育D. 高等教育是指职业教育正确答案:A解析:高等教育是指在普通教育之后,提供给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包括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选择题二: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培养专业人才B. 培养创新意识C. 培养综合素质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解析: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
选择题三:高等教育的评估方式主要有哪些?A. 学分制B. 考试制C. 课程体系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解析:高等教育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学分制、考试制以及课程体系等。
选择题四: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A. 国际化B. 多样化C. 产学研结合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解析: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国际化、多样化以及产学研结合等。
选择题五: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哪些方面?A. 教学质量B. 科研水平C. 人才培养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解析: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选择题六:高等教育的全球排名中,哪些国家和地区占据领先地位?A. 美国B. 英国C. 加拿大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解析:目前,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在高等教育的全球排名中处于领先地位。
选择题七:高等教育的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升国家竞争力B. 促进经济发展C. 提高个人就业能力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解析:高等教育的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个人就业能力等方面。
选择题八: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什么?A. 引入市场机制B. 提高教育质量C. 加大投入力度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解析: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包括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加大投入力度等。
高等教育学_多选题
【多选题】与高等教育终身化相关的概念包括( ) 【A】终身教育【B】学会生存【C】终身学习【D】学会生活【答案】AC【多选题】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 ) 【A】自由化【B】终身化【C】国际化【D】行政化【答案】BC【多选题】我国最早的一批近现代大学包括( ) 【A】太学【B】书院【C】京师大学堂(北大的前身)【D】天津中西学堂(天津大学的前身)【答案】CD【多选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 ) 【A】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B】全面推行教育产业化【C】促进国际化【D】加强行政化【答案】AC【多选题】下列属于事业激励法的行为有( ) 【A】学校为教师提供有助于专业成长的各类培训【B】提高教师的薪酬水平【C】给年轻教师定目标、压担子【D】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E】主动听取教师的意见【答案】ACD【多选题】激励应遵循的原则有( )【A】多样性原则【B】物质性原则【C】多多益善原则【D】递进性原则【E】协调性原则【答案】ADE【多选题】从历史上看,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分别源自( ) 【A】意大利、法国和英国【B】中世纪西欧、德国和美国【C】英国、德国和美国【D】中世纪大学、柏林大学和美国“赠地学院”【答案】BD【多选题】按照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是( )【A】教学者角色【B】研究者角色【C】管理者角色【D】服务者角色【E】创业者角色【答案】ABD【多选题】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学习目标【D】学习材料【答案】AB【多选题】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有哪些?( )【A】想象力【B】兴趣【C】学习目标【D】学习材料【答案】CD【多选题】高校培养目标的评价作用包括( )【A】高校培养目标对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的发展方向起着一种制约作用【B】高校培养目标对教育活动起着支配、调节和控制作用【C】高校培养目标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D】高校培养目标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价值标准【答案】CD【多选题】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需求的统一【答案】AD【多选题】专才教育以往多见诸于( )【A】市场经济国家【B】计划经济国家【C】发展中国家【D】美国【E】前苏联【答案】BE【多选题】以学科或专业为基础,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是( ) 【A】高等教育【B】专业教育【C】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答案】AB【多选题】科学主义课程思潮对大学课程带来的变化有( )【A】促使大学内容学问化【B】促进大学课程向结构化转变【C】促进大学课程以问题为导向【D】促进大学课程更加专门化【E】促使大学课程注重经典【答案】ABD【多选题】教学计划目标的确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 )【A】教学反思【B】培养方向【C】使用规格【D】规范和要求【E】重点难点【答案】BCD【多选题】我国高校课程表现出的基本形式有(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方案【E】课程目标【答案】ABC【多选题】课程内容的"横向结构"是指课程要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联性,主要表现在( )【A】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性【B】学科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性【C】学科与教师之间的关联性【D】学科与学习者之间的关联性【E】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联性【答案】ABD【多选题】关于各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共同性背景和动因,正确的说法是( )【A】大学生的不满【B】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C】知识经济与高教大众化的影响【D】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E】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答案】BCD【多选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高校课程改革出现的课程内容综合化的趋势,归纳起来有以下模式( )【A】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B】牛津模式【C】哈佛模式【D】筑波模式【E】剑桥模式【答案】ABD【多选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高校课程改革出现的课程性质职业化的趋势,实现途径主要为( )【A】开设选修课【B】增设职业性课程或专业【C】重视实际工作经验,并将其与系统学习统一起来【D】开设自由研究课程【E】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能力培养.【答案】BCE【多选题】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应着重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A】优化校园物质环境【B】大量开设选修课【C】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性课程【D】培养富有特色的、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E】增设职业性课程或专业【答案】ACD【多选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高校课程改革出现的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多样化趋势,实现途径主要为( )【A】增设职业性课程或专业【B】开设大量选修课,或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C】运用新信息技术,使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D】开设自由研究课程,使课程形式多样化【E】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答案】BCD【多选题】关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学可使科研的成果得到进一步传播【B】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C】高等学校教师的研究局限于教学研究【D】教学与科研很难两全其美【答案】AB【多选题】柏林大学主要的办学特色是( )【A】开门办学【B】学术自由【C】服务社会【D】教研结合【答案】BD【多选题】按研究的性质和功能分,教育研究有(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发展研究【D】实验研究【E】理论研究【答案】ABC【多选题】高等学校的科研性服务的主要形式有( )【A】广开渠道培训社会各类人才【B】送教上门提高生产一线劳动者素质【C】开发基础科研成果【D】参与国家和地方的多学科联合科研攻关【E】参与科技市场建设,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答案】CDE【多选题】高校规章制度对学校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协调与规范功能【B】在思想与行动相互转化中具有中介功能【C】有助于促进高校科学管理【D】有利于高校领导发挥个人才能【E】有助于发扬学校民主【答案】ABC【多选题】高校教师培养的形式主要是( )【A】在职培养【B】脱产研修【C】特殊培养【D】合作培养【E】终身学习【答案】ABC【多选题】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核心是( )【A】按需设岗【B】公开招聘【C】平等竞争【D】择优聘用【E】合同管理【答案】ADE【多选题】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A】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B】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C】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的重镇【D】经济发展速度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答案】BC【多选题】《高等教育法》对高校领导体制内涵的规定,包括( ) 【A】党委集体领导【B】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校长负责【D】民主管理和监督【答案】ACD【多选题】高等教育的内涵是指( )【A】培养实用型人才【B】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C】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D】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答案】BCD【多选题】中世纪大学具有的重要特征包括( ) 【A】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B】宗教性和国际性【C】科研性和服务性【D】专业性和学术性【答案】ABD【多选题】中世纪大学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 ) 【A】讲授法【B】辩论法【C】练习法【D】自学法【答案】ABC【多选题】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现于( )【A】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B】开设双语课程【C】学生出国留学【D】吸引国外留学生【答案】BCD【多选题】高等教育民主化表现在( )【A】入学机会均等【B】教职员工参与院校管理【C】开设选修课程【D】学生参与院校管理【答案】ABD【多选题】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为( )【A】高等教育的现象【B】高等教育的问题【C】高等教育的矛盾【D】高等教育的规律【答案】ABC【多选题】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 ) 【A】使受教育者政治化【B】培养政治精英和政法人才【D】促进政治民主化【答案】ABD【多选题】依据基本职能定位,高等院校可划分为( )【A】综合性院校【B】研究型大学【C】教学型院校【D】教学兼研究型院校【答案】BCD【多选题】按学科门类覆盖面,高等院校的类型可分为( )【A】研究性大学【B】单科性院校【C】多科性院校【D】综合性大学【答案】BCD【多选题】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包括( )【A】停止高等教育大众化【B】继续逐步扩大高等教育三个层次的总体发展规模【C】提升博士教育质量【D】培育专科教育特色【答案】BCD【多选题】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包括( )【A】合理分类和定位明确【B】适度综合化【C】特色化发展【D】以民办院校为主导【答案】ABC【多选题】在实行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大体上有三种类型( )【A】集中型【B】分散型【C】复合型【D】配置型【答案】ABC【多选题】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调节力量是( )【B】市场调节【C】国家宏观调控【D】高校自主办学【答案】BCD【多选题】我国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分别指高等教育阶段的( )【A】高职教育【B】专科教育【C】本科教育【D】研究生教育【答案】BCD【多选题】从西方中世纪起就已存在的古老专业是( )【A】医师【B】教师【C】律师【D】牧师【E】工程师【答案】ABCD【多选题】大多数社会学家认同专业的三个属性是( )【A】专业应该是正式的全日制职业【B】专业应该拥有深奥的知识和技能【C】专业应该向它的客户和公众提供高质量、无私的服务【D】专业应该由行业外部制定规范标准【答案】ABC【多选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共同遵从的行为规范体系,一般包括( ) 【A】专业意识【B】专业态度【C】专业品质【D】专业技术【答案】ABC【多选题】专业属性或标准可概括为( )【A】专门性与高深性【B】服务性与伦理性【C】教育性与组织性【D】合法性与自主性【E】他律性与发展性【答案】ABCD【多选题】教师专业的基本特点是( )【A】角色多样性【B】工作神圣性【C】劳动创造性【D】成效滞后性【E】发展渐进性【答案】ABCD【多选题】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 )【A】普通文化知识【B】学科专业知识【C】教育专业知识【D】相关学科知识【E】经营管理知识【答案】ABCD【多选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具体表现在( )【A】知识更新与建构【B】情感策略管理【C】行为规范的修炼【D】同伴互助合作【答案】ABC【多选题】哈佛大学心理学斯登伯格(Sternberg)认为,优秀的教师与普通教师存在以下哪些判别特征( )【A】知识的差别【B】效率的差别【C】态度的差别【D】洞察力的差别【答案】ABD【多选题】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有( )【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C】创新实践【D】反思经验【E】教学相长【答案】ABCD【多选题】心理发展阶段论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 )【A】自我保护期【B】墨守成规期【C】尽责期【D】自治期【E】自觉期【答案】ABCD【多选题】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有( )【A】多读书,读好书【B】向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C】做中学【D】为人师表【答案】ABC【多选题】下面属于侵犯大学生知识产权的行为有( )【A】大学教师借学生完成作业之名占有学生收集的资料或实验数据【B】将学生的实验成果或论文以自己的名义发表【C】没有参与合作创作的事实,却在学生的作品上署名【D】在教材之外强行向学生“推荐”自己主编、参编、撰写的书籍【答案】ABC【多选题】大学生的人格权包括( )【A】身份权【B】生命权【C】身体权【D】名誉权【答案】BCD【多选题】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表现为( )【A】自主性【B】受动性【C】主动性【D】创造性【答案】ACD【多选题】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有( )【A】学习的主体【B】交往的主体【C】自我发展的主体【D】独立的个体【答案】ABC【多选题】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 )【A】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B】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C】加强学校的严格管理【D】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答案】ABD【多选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可以采用哪些策略?( )【A】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B】理解和尊重学生【C】对学生放任管理【D】提高自我修养,健全自身人格。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一个新型办学群体,多数属于在市(地)级城市举办的公立本科高等院校。
目前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有261所,占所有本科院校数量的三分之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受区域经济社会状况、学校传统、生源基础、就业服务面向等方面的限制,在发展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有着与其他类型本科院校的较大差异。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新建本科院校须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积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进行“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改革。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目前的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由原有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实力较强的专科学校通过合并和重组而升格的。
因此,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具有一部分专科时期形成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办学经验,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良好基础。
而且,经过升本后的建设与发展,许多本科院校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本科教学管理体系,师资力量也在持续改善和提高。
但是,作为在专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本科高校,新建本科院校有着许多不足和弱势,具体表现为:(1)本科办学意识差,在教学管理和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专科时期的随意性较大的惯性行为;(2)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低,突出表现为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不能满足学科建设需要等;(3)教学经费投入少、教学资源紧缺;新建本科院校中有许多当初为实现升本片面追求校园基础建设效果,甚至不惜负债前进,给升本后的建设与发展留下了巨大的包袱。
许多学校迫于债务压力,不得不削减教学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4)学校发展定位不清,在发展过程存在着流于模仿的倾向。
突出表现为盲目向重点高校看齐,片面追求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数量的增长。
从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发展形势来看,首先,高等教育国际化使我国高校面临着全球性竞争的挑战。
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关键词] 地方高校;国际化;问题;策略地方高校是指主要由地方政府划拨经费,靠地方财政支持,以服务地方为主要目标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在我国10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中,除100 多所为中央部属外,其他都属于地方本科院校,占到本科院校总数的绝大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内部要求及全球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乃至政治、军事等外部因素的合力推动下,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
高等教育走国际化发展之路,要求高等院校在立足本国的基础上,要面向全球,望眼世界,在传播民族文化和科技知识的同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学习、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增进全球共识。
毫无疑问,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振兴现代高校的必由之路。
在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地方高校的大力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高校在国际化发展中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式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对于为数众多的地方高校而言,由于受经济水平、学校实力、区域环境、办学定位、认识水平等客观或主观方面因素的制约,很多地方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地方性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不足很多地方性高等院校由于实力水平与办学定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意识不强,理念落后。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把国际化片面理解成是顶尖知识或高端科技的展示,想当然地把国际化看作是重点大学或部属高校的事情,与普通的地方院校没有多大关系;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狭隘地局限在只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认为不需过多地关注学校发展的国际化要求,对地区经济的国际化及对此具有引领和服务作用的地方院校国际化发展要求认识不足;胆怯地认为高等院校之间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辦学具有风险,怕担责任,对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的管理存在畏难心理。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对教育机构的要求,更是对学生、教师以及教育政策的重要需求。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原因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便捷和交通的便利,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首先,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交流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其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们可以通过与海外学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最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助于提升教育机构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可以为教育机构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同时也能提升教育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原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离不开几个重要原因。
首先,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高等教育需要适应国际化的趋势。
全球化带来了不同领域的跨国合作与交流,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其次,国家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也是推动因素之一。
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于本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
再次,高等教育机构自身也有需求推动国际化发展。
高等教育机构希望通过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和国际声誉,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优秀的教师。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可能面临的挑战然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学生在跨国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语言障碍和文化适应问题。
其次是学费和生活费的负担。
国际学生的学费、生活费以及签证等方面的开销是他们选择留学的重要考虑因素,高额的费用可能成为制约其国际化发展的一大限制。
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
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XX学校积极响应省、市、县教育大会有关精神,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新的定位,寄予了新的期望,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未来的几年里,我们需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动本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学校新的跨越,这是我们每个XX人的责任和义务。
为此,制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具体方案如下。
一、前言XX县XX学校作为XX省示范高中,一直以来秉持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在“十四五”期间,我校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质量、更强的实力,努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XX县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上级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为国育才,把标准和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在上级的全面领导下,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确保上级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继续坚持“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研究和实践,完善“五育并举”的培养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凸显办学特色,逐渐形成学校办学品牌,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发展基础XX省XX县XX学校创办于1978年,当年即被批准为宿县地区重点中学,2001年被评为XX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先后获得XX省示范高中、X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XX省跨学科主题学习省级基地培育校、XX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XX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XX省文明单位、XX省毒品预防教育省级示范校、XX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青少年足球进校园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学校、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清华大学2022年生源中学、北京大学2023年实践育人基地等称号。
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副本
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50题)1、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A.大众化和普及化B.民主化和终身化C.国际化和全球化D.上述三种趋势【答案】 D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所反映的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
A.监护人的角色B.管理者的角色C.榜样角色D.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答案】 D3、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的高校一般倾向于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A.直线制组织结构B.职能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矩阵式组织结构【答案】 D4、《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答案】 A5、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
A.提升专业知识B.教研结合和创新实践C.终身学习D.反思经验【答案】 B6、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
A.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B.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C.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D.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答案】 D7、教学计划编制的首要任务是()。
A.确立课程目标B.选择课程内容C.实施课程方案D.进行课程评价【答案】 A8、下列高等教育机构中,不属于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是()。
A.那烂陀B.岳麓书院C.康斯坦丁堡帝国大学D.巴黎大学【答案】 D9、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正确的是()。
A.活动的主体相同B.所获知识的层次相同C.知识获得的环境相同D.目的的统一性【答案】 D10、“大学要把知识传播给民众并使其能运用知识解决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看作是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体现了大学的()。
A.科学研究职能B.社会服务职能C.培养人才职能D.终身学习职能【答案】 C11、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以及研究活动内容、技术和手段的专业化,这些因素决定了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B.创造性C.个体性D.群体性【答案】 A12、教师应引导学生认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现了()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国际化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国际化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蒋冰清
【期刊名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的国际化在过去的发展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有偏差,国际化理念淡薄;国际化的校园环境较差抑或缺失;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术交流国际化基础十分薄弱;学校特色不鲜明或缺失.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国际化发展.为此,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的治理者应准确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真正内涵,早日确立学校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加强以课程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国际化的建设力度;采取非常措施,加快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抢抓机遇,逐步实现自身办学的国际化.
【总页数】4页(P15-18)
【作者】蒋冰清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湖南娄底4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931.2
【相关文献】
1.论新建地方性医学专科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 [J], 朱天荣
2.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转型期的儿童文学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r——以萍乡为例
[J], 陈丽萍
3.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转型期的儿童文学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萍乡为例 [J], 陈丽萍;
4.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科研策略研究 [J], 虞长才
5.新建本科院校公共通识选修课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某师范学校为例 [J], 霍云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选择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把跨国界、跨文化的氛围带入大学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中,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各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二十一世纪以来,欧美掀起了新一轮提高教育质量的浪潮。
从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到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都反映出老牌高等教育强国的努力新方向。
共同做法是,注重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的全方位适应,注重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注重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2021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与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多边组织的务实合作,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点推进、合作共赢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两会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国际交流合作列入高校的“五大职能”之一,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并重,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高校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新期待。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19所,除100多所中央部属院校外,其他属于地方本科院校,占到本科院校总数的85%以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主体部分。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主体,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外籍专家引进人数不断增加,来华留学生渠道不断扩大,校际合作办学形式多样,外事管理体制日趋完善等方面。
但因办学层次、地理位置、经济基础、政策支持、思想认识和资源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国际化程度难以与“双一流”建设
高校相比,总体上呈现校际合作与交流难以开展、外籍专家引进工作困难、留学生招生渠道有限、教师出国访学参与程度不足、学生出国留学兴趣不高和缺乏政策支持及指导等问题。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实现,除了积极争取教育资源和政策支持外,还要从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和教学技术做起,学会“借力”,树立品牌意识,做强特色,搞好文化融合。
一、立足国际化视角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首先必须树立国际化办学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将国际化理念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纲要,人才培养方案应围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来制定,努力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特别是国际科研和教学合作平台,构建中外融合的教育方法、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设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采用国际化教材和与国际接轨的授课方式,尽快落实国际化进程,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例如,韓国政府就曾经推出“造就能够指引国际化潮流人才”的教学改革计划,以加强国际教育、外语教育,开展全球国际化教育。
长期以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资源配置相对薄弱,国际化办学意识相对封闭。
教育国际化为地方普通高校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发展空间,生源、师资、资金、资源和教学方法、管理经验等问题都通过教育国际化渠道找到解决方法。
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立足国际化视角,主动融入教育国际化进程,向“双一流”建设高校看齐,引进海外智力和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以双语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国际化
自2021年教育部首次提出“高校本科阶段要创造条件实现外语专业课教学”以来,双语教学已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付诸实践,各高校试图借助这一途径完成本土教学与国外先进教学方法与理念的接轨,自然而然,双语教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手段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必然要求。
我国双语教学中的外语主要是英语。
依照1985年美国学者Kachru提出的世界英语同心圈理论,我国隶属英语的延伸圈,客观上存在外语应用环境差、双语关联性弱的问题,而且受汉语规则和习惯的干扰,日常交往中容易存在错误表达,使高校双语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广泛质疑。
尽管困难重重,但随着新一轮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到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困局中的高校双语教学。
首先,英语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基本工具,也是了解外国文化的钥匙,加强英语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与理解,教育国际化使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更有说服力。
其次,国际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和学生留学发展的客观趋势推动高校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语言改革已刻不容缓。
未来教育国际化的具体表现就是国际化课程增多。
这里提到的国际化课程不是英文教材+中文授课或中文教材+英文授课,而是全部英文教材+英文授课,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同堂听课,互相自由地交流和探讨专业学科知识。
这就要求高校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能够使用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授课的师资,打造高素质师资团队。
高素质师资团队能提高高校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水平,推动专业教学与专业科研更快地朝向国际化方向迈进。
其次,在开设国际化课程前可以设置一些衔接性课程。
三、积极参与中外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能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优化办学条件,发挥合作院校各自在教学、科研、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共同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合作办学方式有联合培养学生、师资互聘、跨校第二专业、流动讲座与专题讲座等。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经济基础、政策支持和资源等方面比较欠缺,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合理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外部资金和国外高校的优质资源,是普通本科高校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是经合组织中读大学费用最高昂的国家之一。
澳大利亚高校内留学生较多,高校的国际化服务现象明显。
据统计,留学澳洲的海外留学生数量几乎平均每年以10%的幅度增长,2021年
他们为澳洲高校缴纳了150亿澳元的学费,这一费用占学校收入的18%,占个别学校收入的3成以上。
在澳大利亚普通教师员工中,外籍员工占25%左右,教学和科研人员中,海外来的学者达到25%—30%;即使是在学校高层领导层面,国外的专家学者也达到15%—20%。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快速发展得会“借力”,可通过新媒体传播等多种途径,加强学校留学项目的宣传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面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招收不同层次的留学生,规范完善留学生管理的规章,不断扩大国外来华留学研究生规模,提高质量。
同时,拓展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新途径,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双向交流,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奖学金制度,结合地域特色、地缘结构和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大力打造留学品牌,吸引更多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校学习。
四、培养优势学科,做强特色产业
2021年,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破除身份固化,促进公平竞争,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建设路径。
普通本科高校由于资金和资源的限制,参与“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机会目标不能太宽泛,主要应专注于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我国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开发引进国际教育课程时应构建适应地方特色,发挥学科优势的教育课程体系。
对于应用型学科较强的高校,可加强国际化产学研合作教育。
高校与跨国企业合作,一方面可通过跨国企业提高对国际市场人才需求的认识,掌握国际市场前沿信息,另一方面可引进高素质科研人才前往学校进行学术交流,不断拓宽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视野,促进高校切实结合跨国企业需求,对自身专业教学、科研方向予以优化整合,科学设置理论课程学习及社会实践训练,确保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及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符合国际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出社会迫切需求的国际化人才。
五、融和多种文化思潮,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综合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明显,各个大学之间人员的流动、国际化合作等各种活动背后的实质是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美国曾经提出,高等教育要进行国际交流,提升学生的全球国际化事业,鼓励学生去往国外学习,支持高校教师、学者与其他个人参与交流活动,加强美国人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与掌握。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在国际化进程中要深入挖掘现代化教育理念,在给学生创造自由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引导并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在国际化进程中,先进大学教学模式和校园文化会通过合作办学、人员交流、科研合作和培训等形式对我国大学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不仅包括人员、课程和学术资源等有形的物质文化层面的影响,还包括无形的制度和理念层面的影响。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重要职能,并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并以高度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坚定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作为保存、传承、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自身文化发展决定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
总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和质量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总体状态,加快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