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个成语故事:春

合集下载

成语故事大全300则

成语故事大全300则

成语故事大全300则【引言】成语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

它以寓言、传说、历史事件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道德观念、人生哲理和社会价值观。

今天我们汇集了300则成语故事,旨在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并让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主体部分】1.诚信类成语故事如“曾子杀猪”,讲述了曾子为了教育孩子诚信,不惜杀猪兑现承诺的故事。

这类故事教导我们要讲究诚信,言出必行。

2.勤奋类成语故事如“头悬梁,锥刺股”,描述了古人为了求知,用极端方法逼迫自己勤奋学习。

这类故事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为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努力拼搏。

3.忍辱类成语故事如“负荆请罪”,展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甘愿忍受廉颇的侮辱。

这类故事教导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学会包容和忍让。

4.忠诚类成语故事如“忠犬八公”,讲述了忠诚的狗对主人的感人故事。

这类故事弘扬了忠诚的品质,提倡我们要忠诚待人,恪守职责。

5.勇敢类成语故事如“荆轲刺秦”,描述了荆轲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壮举。

这类故事鼓励我们要有勇敢的精神,捍卫正义和真理。

6.爱心类成语故事如“子路负米”,讲述了子路为了照顾父母,不惜负米百里之外的故事。

这类故事弘扬了孝道和爱心,提倡我们要关爱家人,尊老爱幼。

7.智慧类成语故事如“诸葛亮借东风”,展示了诸葛亮运用智慧,成功地指挥了赤壁之战。

这类故事告诉我们,智慧是战胜困难的法宝,要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结语】成语故事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道德指南。

通过学习这300则成语故事,我们能够汲取前人的智慧,为自己的成长和人生道路提供有力的支撑。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故事大全1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名字叫寒号鸟,它生有肉翅但不能飞翔。

每当夏季来临时,寒号鸟就浑身长满色彩斑斓的羽毛,它便得意地唱:“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

寒号鸟它每天都唱着,却不知道搭窝。

等到深冬来临的时候,它虽然很冷,但还是不搭窝,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脱落了。

当寒风袭来的时候,这光秃秃的肉鸟无可柰何地哀鸣:“得过且过!得过且过!”目光短浅的人,面对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对将来的一切都没有计划,他们只看现在,能偷懒就偷懒,能过去就不努力。

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垂头丧气,消极悲观。

为了将来的美好,对成功和失败进行正确地分析,作个计划,现在就努力工作,成功一定是属于勤奋者。

成语故事大全2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

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闵(mǐn)王继承了王位。

齐闵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

于是齐闵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

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成语故事300字精选五篇

成语故事300字精选五篇

成语故事300字精选五篇想必小朋友们都听过很多好听的故事,那你们听过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成语故事300字精选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四分五裂战国时期,七国争霸。

七国之中,又以秦国实力最强。

政治家们看到天下纷争不已,就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

一派是以苏秦为领袖的“合纵”派,主张六国联合起来抗秦。

另一派是以张仪为首的“连横”派,主张由秦国统一天下。

张仪是秦国的着名大臣,一次奉了秦王旨意,劝说魏国与秦国联合起来,对付其他五国。

他见了魏王,说道:“魏国的地理条件非常不好,处于七国之间,打起仗来不能守住城池,这是致命的弱点。

“贵国如果联合南方的楚国而不联合齐国,齐国就会很生气,从魏国的东面打来;如果联合齐国而不联合赵国,赵国也不是好惹的,会在北面挑衅闹事;如果不与韩国联合,韩军会频繁地从西面进攻;如果不与楚国搞好关系,楚国的军队则会从南面发起势不可当的进攻。

“稍有不慎,战争就会降临到魏国头上,一点儿安全保障都没有,这就是我所说的四分五裂的形势啊!”听了张仪的话,魏王觉得自己联合五国抗秦真是失策,原来这五国都是自己的劲敌呀。

于是,魏王向张仪请教,自己身处乱世之中,用什么方法才能保住国土。

张仪笑了一下,劝魏王与秦国联合。

因为秦国在七国之中最为强大,联合秦国,其他诸侯国因为害怕秦国,一定不敢轻易侵犯魏国。

这样一来,魏国的安全就有保障了。

魏王听信了张仪的话,终于依附了秦国,结果却整天为秦国的利益南征北战,耗尽了国力。

群策群力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扬雄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辞赋写得非常精彩。

他曾经模仿《论语》的形式,创作了《法言》一书。

此书的《重黎》一文讲述了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龙争虎斗的情形。

在楚汉战争中,本来西楚霸王项羽的实力比较强,但最终他却被汉王刘邦围困在垓下,等待援兵。

项羽见援兵迟迟未到,就带领战将拼死杀出重围。

等到他逃到乌江边时,身边只有二十八名骑兵了,而成千上万的汉军却从后追杀过来。

成语故事大全300字和道理

成语故事大全300字和道理

成语故事大全300字和道理1. 龙潭虎穴故事:在春秋时期,楚国公子樊哙因得罪了楚王而被迫逃亡,他在山林中流浪,不断地遭受着追杀。

一天,他来到了一片茂密的丛林,地下有一个大洞,想来此处是一个老虎的巢穴,他在洞口踌躇不前。

就在这时,一个健壮的男子从附近经过,樊哙忙求援,男子拔出腰间宝剑,一阵厮杀后,与众多的野兽和敌人都清除干净了。

此人便是蜀国名将张飞。

道理:成语“龙潭虎穴”意指一个险恶的地方,但也许还会有人英勇无畏、舍身救人。

在危难之际,不放弃自己,敢于冒险探索,也许能够得到帮助,甚至自己也有可能成为英雄。

2. 兔死狗烹故事:春秋时期,一个兔子慌不择路地逃到了一条河边,他看到河边有一只狗就躲在一个大石头下,没过多久,兔子看到远处有一个人走过来,兔子就偷偷地爬出来看那个人是谁,结果,他看到那个人手里拿着一块生肉,兔子以为那是自己的妻子,他十分高兴,兔子就兴冲冲地跑去叫妻子跟他一块离开这里,没想到狗主人正想宰杀兔子作为他的晚餐,看到兔子,狗主人立刻抓住它,兔子恍然大悟,跑得比曾经快了许多。

道理:成语“兔死狗烹”用来形容人习惯借朋友之危,自顾自地谋取利益的情形。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别人的利益和生命不应该成为我们取得成功的牺牲品。

3. 夜郎自大故事:在古时候,夜郎国十分的繁荣,夜郎国王也因此非常的骄傲和自信。

有一次,周王亲自前往夜郎国,夜郎国王却因为夜郎国祖传的做法,拒绝朝见周王。

在得知夜郎国对外界毫不尊重的做法之后,周王下令攻打夜郎国,最终征服了这个繁荣的国家。

道理:成语“夜郎自大”形容人不自量力,主观臆断,轻视他人。

这则故事唤醒了我们的警觉,告诫我们不要因自己的优越感忘记了自身的局限性,令人前途变得一片黑暗。

4. 杞人忧天故事:有一个名叫杞人的人,他过度地担心天空会塌下来,他想到为此事忧虑太多,于是决定搬迁到一座山顶住宅里面。

到了住宅的第三天,他们听到了远处大声的喊叫,以为是困难情况,结果只是一只冰激凌车经过了。

与春天有关的成语故事

与春天有关的成语故事

与春天有关的成语故事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和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里每天轻松学会一个成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做一个陈述,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今天,边肖特意为大家推荐了与春天相关的成语,希望大家喜欢!与春天有关的成语故事:寸草春晖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长途跋涉的儿子冲出了衣服。

出发前,一根针被缝在一起,怕儿子回来晚了衣服受损。

谁敢说孩子像弱者一样孝顺,能像春天的阳光一样回报母亲的爱?解读“寸草”意为草,象征孩子,“春晖”意为春天的阳光,象征母亲的善良。

比喻父亲一生恩情深厚,难以报答。

唐代诗人孟郊写过一首诗,题目是《游子吟》。

这首诗表达了慈母对即将离开自己的儿子的深爱。

读起来很感人。

全诗只有六个短句,是这样的:我的儿子即将在异乡漂泊,你穿的衣服是在你妈手里缝的。

走的时候让我把这件衣服缝的紧紧的,怕我久不在会破。

谁说像草一样柔弱的儿子,能像春天的阳光一样回报母亲的恩情?成语“村草春晖”就是从这首诗缩写而来的。

《村草春晖》成语故事的引申[注]铜n c m:o ch n Hu[来源]焦《游子吟》诗:“惟有多少爱有寸长草,报三春晖。

”【解释】寸草:形容小孩子心弱如草。

春晖:象征着母亲的善良。

草的微薄之心无法回报春天阳光的深情。

比喻很难报答父母的恩情。

【用法】复杂句型;做主语和谓语;比喻很难报答父母的恩情【同义词】反哺私,春晖寸草【反义词】六父母不认祖忘祖与春天相关的成语故事——评《村草春晖》全世界的父母,就像诗里写的,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看似平凡,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举动。

小草那颗微薄的心无法回报春天阳光的深情,父母的恩情和照顾也无法用一生来回报。

只有懂得感恩的父母,才算是好孩子。

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多陪陪父母,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与春天有关的成语故事:满面春风春风是一年中最暖和的风。

不冷不热,吹在脸上让人有詹妮弗的感觉,所以应该是成语“满面春风”的由来。

这种情况在古代诗句中经常被引用。

100个简短成语故事

100个简短成语故事

小学生简短成语故事(100篇)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春秋成语故事和典故手抄报

春秋成语故事和典故手抄报

春秋成语故事和典故手抄报手抄报标题:春秋成语故事和典故手抄报内容:1.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在吴国当了三年奴仆,受尽凌辱。

回国后,他立志报仇,发愤图强,在卧室里挂了一只苦胆,每天都要尝尝苦胆的滋味,以激励自己。

在长期的艰苦训练下,越国变得富强起来,最终打败了吴国。

2. 草木皆兵春秋时期,秦国出兵攻打郑国。

郑国的君主郑庄公决定亲自率军迎敌,但由于长途行军,士兵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郑庄公看到这种形势,心生一计,他下令将营地附近的杂草全部除去,然后在夜晚将点燃的火把插在营地周围。

当秦国的军队靠近营地时,他们看到营地周围全是火光,以为郑国大军已经到来。

秦军惊慌失措,士兵们争相逃跑。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周围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3. 唇亡齿寒春秋时期,晋国与虢国是相邻的两个小国。

晋国的国君晋献公想要吞并虢国,但又担心虢国有强大的外援,所以决定先削弱虢国的实力。

他派使者向虢国借道去攻击另外一个小国。

但是,虢国的国君不愿意借道给晋献公。

于是,晋献公派兵攻打虢国,最终灭了虢国。

接着,晋献公又想顺势吞并虞国。

他对虞国的国君说:“虢国和虞国是相邻的两个小国。

如果我不攻击虢国,你们虞国也会遭到攻击。

现在虢国已经被我灭了,你们虞国也快了。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4. 江郎才尽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江淹的文学家。

他年轻时才华横溢,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才情逐渐衰退。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因为江淹用尽了才华所致。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才情用尽或才力不足。

最新成语故事7篇

最新成语故事7篇

最新成语故事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最新成语故事7篇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3篇)

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3篇)

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3篇)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3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下面为大家带来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3篇),快来看看吧。

成语故事篇1我家里有很多书,我最喜欢的书是《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里讲了很多成语故事,每个故事很简短,但道理很深,也让我学了不少知识。

书中我最喜欢的成语是“闻鸡起舞”,讲的是,东晋有个叫祖逖的人,他小时候不爱读书,爱贪玩,长大后觉得自己没学问,不能报效自己的祖国,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想为国家做贡献。

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刘琨,他们俩感情深厚,经常吃睡在一起,他们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都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有一天半夜里,祖逖在梦中突然听到公鸡的叫声,于是用脚把刘琨踢醒,问他:“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

”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要不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吧?”刘琨听了之后也同意了。

于是以后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从不间断。

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文武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后来他们两个人都成了将军,实现了他们报效国家的愿望。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刻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要半途而废,说到做到,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成语故事篇2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高中成语故事

高中成语故事

高中成语故事高中成语故事高中成语故事1始终不渝谢安在年轻时就很出名,扬州刺史庾冰多次诚心请他去做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安在那里勉强应付了一些时日,但是没到一个月,他又回家了。

后来朝廷几次让他做官,他都拒绝不去。

实在没办法,他前往会稽(今天的浙江绍兴)的东山,做了隐士。

朝廷仍然没有放弃让他做官的念头,谢安不得已接受了朝廷的任命。

但谢安在做了大官后还在想着过隐士的生活。

《谢安传》里记载着:“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

”其中的“始末不渝”,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始终不渝”。

【释读】始终:从开始到结束。

渝:改变,违背。

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高中成语故事2南阳三葛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琅琊(今山东临沂北)的诸葛亮兄弟迁居南阳。

后来刘备来访诸葛亮,27岁的诸葛亮预言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后出任蜀国丞相,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吴国当南郡太守。

当刘备东下�M攻吴国时,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明吴蜀联盟的重要性,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里通外国,孙权很生气,说:“我和子瑜(诸葛瑾)有生死不易的交情,子瑜不会背叛我,就象我不会背叛子瑜一样!”诸葛亮的从弟诸葛诞也很了不起,他在魏国当刺史,常常为魏国领兵出征。

当时人说:“(诸葛三兄弟,)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高中成语故事3按兵不动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位于晋国东部的一个弱小国家――卫国,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苦不堪言。

这个时候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毅然投靠了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约结盟。

这种做法令当时晋国的执政卿赵鞅十分恼怒,集结大军准备讨伐卫国,大军出发前,赵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卫国,暗中调查卫国内部的情况,并约好在一个月后回来报告,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很快过去了,史默仍旧没有消息,赵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况,晋国内部也开始议论纷纷,史默已经被卫国杀害,不可能再回来了。

成语故事,300字【3篇】

成语故事,300字【3篇】

成语故事,300字【精选3篇】成语故事,300字【精选3篇】一道听途说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人名曰艾子,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爱说空话的人。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向艾子说:“有一户人家的一只鸭一次下了100个蛋。

”“这不行能!”艾子说。

爱说空话的人说:“是两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

”艾子说:“这也不行能。

”爱说空话的人又说:“也许是3只鸭子吧。

”艾子还是不信。

爱说空话的人便一次又一次地增加鸭子的数目,始终加到10只。

艾子便说:“你把鸭蛋的数目削减一些不行吗?”爱说空话的人说:“那不行!宁增不减。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又向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有10丈宽,10丈长。

”艾子听了说:“哪有这事,不行能的。

”爱说空话的人又说:“那也许有20丈长吧。

”艾子忍不住问道:“世上哪有10丈长、10丈宽的肉呢?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掉到什么地方?你见过吗?你刚才说的鸭子又是哪一家的?”这个爱说空话的人说:“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释读】道:道路;途:路途。

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

泛指没有依据的传闻。

成语故事,300字【精选3篇】二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很多只猴子。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橡子。

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之间竟然能沟通沟通了。

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又碰上粮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颗改为七颗。

于是,一天,他和猴子们商议说:“现在粮食不够了,从今日开头,食物必需节省着吃。

我每天早上分别给你们三颗橡子,晚上还是照常给四颗橡子,你们认为怎么样呢?”猴子们听到老人的'这番话,特别生气,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纷纷开头吱吱大叫,而且还处处窜来跳去,貌似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安排状况的剧烈不满。

老人看到这个情形,赶忙改口说:“这样吧,我每天早上分别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总该可以了吧?”这群猴子们听了,觉得早上的橡子数量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比晚上的多,就换了另一番模样,纷纷兴奋得在地上翻滚起来,认为自己取得了成功。

精选四字成语故事【6篇】

精选四字成语故事【6篇】

【导语】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下⾯是分享的精选四字成语故事【6篇】。

欢迎阅读参考!1.精选四字成语故事 熟能⽣巧 北宋时候有⼀个叫陈尧咨的⼈,⼗分善于射箭,当时的⼈都明⽩他是⼀个百发百中的射箭⼿,所以⼤家都对他很敬佩。

陈尧咨受到⼤家称赞之后,觉得⾃⼰的本领已是天下⽆双,便骄傲⾃满起来。

⼀天,陈尧咨⼜在靶场表演他那百步穿杨的绝技。

⼀箭射出,把⼜细⼜软的柳枝条射断了。

观众们看得⼤声喝彩,并要求他再来⼀次。

这时有个卖油的⽼头正从那⾥经过,看了后,却笑着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只但是⼿法熟练些罢了!”陈尧咨听了,不禁⼤怒,喝道:“你这⽼头有什么本领,竟敢藐(miǎo)视我?”⽼头回答:“我哪⾥敢藐视你,我只是从⼏⼗年的斟(zhēn)油经验中,明⽩做熟了的事情,便会找出窍门来的道理。

”说着,便从他的油担上取下⼀个葫芦,葫芦⼝上放⼀枚⽅孔铜钱,然后打了⼀勺油,⾼举油勺往葫芦⾥倒,倒下的油直得像⼀条线似的穿过钱孔进⼊葫芦中。

油倒完了,把铜钱拿起来给⼤家看,钱孔周围竟没有⼀丝油渍(zì),⼤家看了都赞叹不已。

⽼头微笑着对陈尧咨说:“我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熟能⽣巧罢了。

”陈尧咨听了,⼀声不响便掉头⾛了。

之后的⼈便根据这故事引申出“熟能⽣巧”这个成语,⽤来说明熟悉了所做的事情,便能找出做得更好的办法来。

2.精选四字成语故事 扬扬得意 晏婴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齐国的名相。

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他都在齐国做官,称得上是“三朝元⽼”。

据说晏婴⾝材矮⼩,“长不满六尺”,也就是不⾜⼀⽶五,貌不出众,但他⾜智多谋,刚正廉洁,名闻天下。

晏婴有⼀个车夫,他很为⾃⼰能替晏⼦驾车⽽⾃豪。

⼀次,他驾着车正好从⾃⼰家门前经过,表现得“意⽓扬扬,甚⾃得也”,就是说⼀副神⽓⼗⾜的样⼦,⾮常得意。

他的妻⼦从门缝中看到了丈夫的样⼦,⼼中很不⾼兴。

这天,当车夫⼀回家,妻⼦便沉着脸说:“你今天驾车路过家门⼝,那副扬扬⾃得的样⼦,简直令⼈作呕。

成语故事10篇

成语故事10篇

成语故事10篇成语故事,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给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财富,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成语故事10篇,方便大家学习。

成语故事1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成语故事2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

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

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

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

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

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

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

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

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

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四字成语故事(通用35个)

四字成语故事(通用35个)

四字成语故事(通用35个)1.掩耳盗铃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2.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3.水中捞月从前有只小猴子在井边玩,玩着玩着他往井里一看,发现里面有个月亮,小猴子大叫道:不好啦!不好啦!月亮掉到井里啦!大猴子听见了,急忙跑过来跟着也叫了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

”他们这一叫,引来了老猴子,老猴子跑过来一看,也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啦!”这一下附近的猴子也听见了,都跑过来看。

大家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我们快把它捞上来。

”猴子们纷纷爬上了井旁边的大树,老猴子第一个倒挂在大树上,拉住大猴子的脚,大猴子也倒挂着,拉住另一只猴子的脚。

成语故事300个免费听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300个免费听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300个免费听成语故事很高兴您对成语故事感兴趣!在这里,我为您提供了300个免费的成语故事供您欣赏。

希望您能准确回答它们,并适当拓展。

1.以史为鉴故事:《竹里馆》晋朝时,石崇(shí chóng)是个好学的人,他每天都去竹林里看书。

有一天,他看到一只破案官兵经过,就迎上前去请教,结果被他骂了一顿。

石崇很伤心,但他决定要以这次经历为鉴,更加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2.不可逆之势故事:《举火烧天书》宋朝时,一个贪官举报一本名为《吕氏春秋》的天书是反动书籍,要烧掉。

但书中只有一页是反动的,所以先点火烧掉这一页,没想到整本书起火后,无论怎么灭火,其他页都被烧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力量无法回转,事情往往会以不可逆的方式发展。

3.水落石出故事:《水远堂》唐朝时,大臣某夜来到水远堂休息,发现地上有一团漆黑的东西。

他拿起火把照亮一看,原来是一块人头骨。

于是大臣赶紧报告皇帝,皇帝下令立刻搜查。

最终,邪恶的人被绳之以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真相大白之后,罪恶最终会被揭露。

4.势如破竹故事:《借刀杀人》战国时期,魏国将军信陵君刘备想要杀害秦王,但秦王十分强大,刘备无法近身刺杀。

于是他决定借刀杀人,找到了秦王的仇人赵云,并帮助他离间秦王和赵云之间的关系。

最终,赵云杀死了秦王,刘备达到了目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找到对手的薄弱环节,就能够一举击败对手。

5.变本加厉故事:《四面楚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的故事。

楚汉相争时,刘邦被困在城墙内,四面受敌。

面对敌军的压力,刘邦冒着生命危险,反击敌人,变本加厉。

最终,他成功突围,并最终建立了汉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临困境,只要坚定信念,积极应对,就能够扭转局势。

这只是成语故事中的几个例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问题或需要更多的故事,我可以继续为您提供帮助。

春秋战国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成语故事春秋战国成语故事1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

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

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

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

到那里我见机行事。

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

”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

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

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

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

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

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

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

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

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

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摔过去。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300字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300字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300字成语故事作文400字一:兵不厌诈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

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

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

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齐桓公搞公子时,受到后母逼害,逃亡至楚国,受楚成王的招待。

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

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同时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命令后撤九十里。

楚国大将子玉带领楚军进迫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

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

你可以实行蒙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遵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退由陈、蔡军队共同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后撤,诱使楚军左翼追上,再以伏兵夹攻。

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

晋国获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沦为诸侯霸主。

成语故事作文400字二:滥竽充数爸爸在《成语故事》这本书中给我念了滥竽充数的故事,它谈的就是战国时,齐宣王很讨厌听到吹起芋,但他讨厌听到大家一齐吹起,那里面有个南郭先生搭在里面,不能吹起但伪装成可以吹起的样子。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他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和他的父亲不一样,他喜欢听一个人吹,南郭先生听说以后,急忙收拾行李逃回了家。

爸爸说,这个成语故事是告诉人们,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

嘲讽了混进内行,伪装成存有本领而并无真才实学的人。

社会须要的就是存有真才实学的人,而真才实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依靠勤奋自学钻研,不懈努力奋斗单单的。

成语故事抄写300个范文

成语故事抄写300个范文

成语故事抄写300个范文(一)铁杵磨针【典故】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典故】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一生必读的300个成语故事》春姓名____________1爱屋__ 纣王残虐__ 遗留亲眷荒淫__ __为虐 __除根进谏自焚无辜 _衡_弊3 __索骥摞起来癞蛤蟆幽默5 百闻____ 羌人 __奋勇部署 __瓦解策略侵扰7 __弄斧 __巧匠举世__ 堪称乱__糟狗屁__ 胡诌拙劣舞文__9 半途__ 玷污缘故绢帛 __尽弃11 拔苗__ __贪黑坐立__ 冥思__ 筋疲__ __吁吁糟糕13 抱薪__ 侵略安釐王 __抗秦贪得__ 15 杯弓__ 应彬主簿蠕动面如__ 疙瘩一病__ 痊愈17 __亨通 __在握张彖怀才__ 马嵬驿19__膏肓恍惚在劫__ 针灸21捕风__ 祭祀赐给蒙蔽大肆 __缥缈23不耻__ 祭祖典礼孔圉谥号25__甚解陶渊明羡慕尽管荣_利禄执着27__量力征伐29不学__ 辅佐显赫 __自傲 __害理召集__抄斩 __远虑株连__31荣华__ 督察蔑视趋炎__33____,焉得虎子惶恐 __失措35诬蔑篡位 __豁达 __耿耿汲取__37檄文背逆_心兴xīng_作浪39__皆兵大挫苻坚淝水袭击溃不__ _盔弃甲尸横__ 以少__42乘人__ 管辖 __霸道恨之__ 怒不__ 秉公__ 焦虑__ 公报__ 鹰鸢45 莒城智勇__ __涣散突如__ __鼠窜48程门__ __厚禄颍恭恭__ 闭目__ 疲倦50城狐__ 作恶__ 无恶__52__齿寒虢国虞国 __短浅价值__55赤膊__ 割据安营__57乘风__ 宗悫 __奋勇必经__ 落花__60出尔__ __于衷 __之恨年轻__ 年老__ 荒郊__ 心甘__63__拔萃麒麟博学__65楚弓__ 颠簸不以__67春风__ 流传__ 坎坷一见__ 龌龊 __潦倒69__覆辙诛灭膺诽谤 __殃民禁锢71从善__ __凶猛74从容__ 从容__ 悠闲__76__惊蛇 __舞弊贪赃__ 假_济_ 心照__ _诈勒索 __载道 __确凿 __小异78__灭亲 __无私80当局__ 校阅编纂墨守__82呆若__ __不解勇猛善斗好大喜功84道听__ 支支__88得心__ 从容__ 津津__ 不慌__91__拾遗显赫商鞅_法夜不__,道不__ 94得过__ 寒号háo虫盍旦曷旦独舂绚烂__ __呼啸一干__ 有气__ 趾高__ 俯_帖_ __乞怜97得意__ 阮籍不涉__ 明哲__身酣醉缄口__ 迂回__ 嵇康当其得意, __形骸99颠倒__ 擅长幽禁昏庸__“变_以为_兮,倒_以为_”奸佞小人鞭挞102大公__ 推荐不负__104“__成城,__铄金”骄淫__ 铸造劝谏106与虎__ __鼠窜109扑朔__ 凯旋汗马__ __以偿111幽默“解名__是孙山,贤郎__孙山外”113对牛__ 阐述造诣115见猎__ 程颢程颐欣喜__117开卷__ 李昉渊博得心__119滥竽__ 游手__ 不务__ 聚精__装模__ 破绽提心__121明哲__ 派遣 __犹豫兢兢__123__效颦浑然__ __临风125口蜜__ __善画宦官和蔼__ 诡计__阴险__127旁若__荆轲好学__ 志同__ 熟视__ 慷慨129买椟__ 新颖镶嵌131南山__ 搜刮秉公__133木人__ 羡慕轻歌__135多行不义必自毙寤生137漆身__ 赵襄子匕首疥疮瞑目139攀龙__ 豁达__ 樊哙睢阳郦食其142东山__ 会稽庾腐败以少__145牛鼎__ __睿智大器__147竭泽__ 繁琐长远__150尔虞__ 犀饥寒__153返老__ 欣喜__ 目瞪__2____:指爱人而连带爱他屋上停留的乌鸦。

4____:指照着图像去寻找良马。

6______:原意指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

8____:原意指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

10____:原意指半路上停下来不再前进。

14____:原意指抱着柴草去救火。

16____:原意指误把映入酒杯中的弓影当作蛇。

18____原意指冰山不能长久依靠。

20____原意指疾病已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

22____:原意指事物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捉摸。

24____:指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

26____:原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28____:指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

30____:指既没有学问,有没有能力。

32_______指不因为五斗米而向别人低头屈服。

34____,____:原意指不进入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

36____:将以前的错误作为教训,以后谨慎小心,避免重犯。

38____,____:原意指城门着了火,用护城河里的水去救火,水干了,鱼也会受牵连而死掉。

41____:原意指草木看起来像士兵一样。

44____:指趁着别人有危难时去侵害或要挟。

47____:指用奇兵或奇计使敌人无法预料,从而取得胜利。

49____: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

51____原意指城墙洞里的狐狸,土地庙中的老鼠54____原意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56____:原意指光着上身打仗。

56____:形容不顾一切地投入战斗,或不加掩饰地做某件事。

59____:原意指趁着顺风,冲开浪头。

62____指言论和行动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64____:指人的品德才能出众,高出同类之上。

66____比喻失掉的利益并未外流。

68____原意指在春风的吹拂中感到称心如意。

70____原意指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

73____指采纳正确的意见,就像水向低处流那样自然。

75____指镇定沉着,不慌张。

75____比喻因行动不谨慎而惊动了对方。

79____指为维护正义,对犯罪亲属不徇私情。

81____下棋的人往往容易迷惑,观棋的人往往能看清棋路。

84____形容呆笨或因恐惧、惊讶而发呆的样子。

87____指在路上听来得话,又在路上向人传播。

90____形容技艺纯熟或做事顺手如意。

93____形容人民生活富足,社会风气良好。

96____指能过得去就暂且过下去,过一天算一天98____形容人因高兴而忘乎所以,失去了常态。

101____形容故意违背和歪曲真相,混淆是非。

104____指秉公持正,不徇私情。

106____原意指众人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就像筑起的城墙一样坚不可摧。

108____原意指与狐狸商量,要谋取它的皮。

110____兔子在地上跑的时候就辨认不出雌雄了112____指考试没有被录取。

114____:比喻说话不看对象,对外行说内行话或对不懂道理的人讲深刻的道理。

116____:看见别人打猎,心里便痒痒起来。

118____:原意指打开书阅读,总会有益处。

120____:原意指冒充在乐队里吹竽,以充人数。

122____:比喻聪明有智慧的人,善于趋安避危,保全自身。

122____讽刺一些不顾集体利益而只关心自身126____:嘴上说着甜言蜜语,而心里却阴险狡诈,图谋害人。

128____:原意指好像身旁没有其他人一样,形容自行其事,不为他人左右。

128____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

130____:原意指把装珠宝的木匣买走,而把贵重的珠宝还给卖者。

132____:表示铁案已定,终无改变。

134____:原意指一个人的身体好似木头做的,心好像石头做的。

136_______:指不义的事干的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138____:比喻自己改变容貌和声音,或形容为主人不惜舍身。

141____: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的人。

144____:原意指有声望的人隐退后复出任职。

146____:原意指用煮牛的大锅来烹制鸡。

149____:原意指把池塘里的水弄干来捕鱼。

152____:指你欺骗我,我欺骗你。

154____:原意指使老年返回到童年。

春2____爱某人或某物,连带喜爱其相关的人或物4____:比喻做事死守教条,而不懂得变通,也比喻依据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

6______:比喻听得再多也不如亲自看见可靠。

8____:比喻不自量力,在内行面前卖弄本领。

10做什么事都应有始有终,不能____,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14____:比喻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去消除祸患,反而会加快祸患的蔓延。

16不要因为过度的紧张而____,那样只会给自己造成一场虚惊。

18____比喻依靠别人的权势,不能长久。

20____比喻情况严重,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

22____:比喻说话或作事以虚无缥缈的迹象作为根据。

24正如孔子所说的“每一个人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所以虚心地向地位和学问都不如自己得人请教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相反,____的精神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

26____指只求懂个大概,不去深入理会。

28认不清自己的真正实力,____地硬拿鸡蛋碰石头,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

30学问和技能是人的生存之本,要想立足于社会,首先应该充实头脑,培养能力,切不可____。

32_______:比喻清高。

有骨气。

34____,____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能取得成功。

36错误固然避免不了,但是知错就应总结经验,及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亡羊补牢、____。

才能渐渐完善自我。

38____,____比喻无故被牵连而遭受灾祸或损失41____形容人疑神疑鬼,稍有动静就感到害怕。

44做人应胸怀坦荡,不要____落井下石。

47____往往可以使对方防不胜防,从而轻松地战胜敌人。

49____的故事告诉我们拜师求学首先需要有虚心、诚恳的态度,同时还要有孜孜不倦的精神。

51____比喻仗势作恶的坏人。

54____比喻互相依存,关系密切。

56____:形容不顾一切地投入战斗,或不加掩饰地做某件事。

59____形容船行速度很快。

59____:比喻不畏艰难险阻,奋勇前进。

62做任何事情都应言行前后一致,不能____。

64____的人往往成为人们羡慕与崇拜的对象,但要知道,这是用比常人更多的汗水换取的。

66不要对一件失去或错过的事物念念不忘,常常抱怨惋惜。

反过来想,你虽然错过或失去它了,但____,它并没有因此失去原有的价值。

68____形容读书人考中后的得意心情。

70____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以往的错误70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吸取教训,而____。

73做事应该有主见,但同时也应该____。

75时刻保持头脑冷静,不慌不乱、____,才能处理好遇到的任何事情。

79为了维护正义而秉公执法、____的精神值得人们称赞。

81____比喻当事人往往因思虑太多而限于主观片面,反而不如旁观者看得全面。

87____指没有根据的传言。

90积累足够的经验或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会____。

93想要让社会形成____的良好风气,首先要拥有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96____形容苟且应付,不做长远打算。

98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____101说话、做事应该尊重事实,不要因为个人的私心和某种利益故意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