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技术》_教学大纲
互联网技术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第一讲网络互联基础教学目标1、师生相互熟悉2、课程介绍、教学环境介绍3、掌握网络互联基本概念4、复习网络基本理论,过渡到本课程5、宏观了解网络互联设备功能重点难点1、 OSI七层模型、DoD四层模型2、互联设备的选择应知1、什么是网络互联?互联技术的发展进程2、 OSI七层模型、DoD四层模型3、不同形式的网络互联4、各互联设备的基本原理应会1、进行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联时采用什么网络设备?(hub/switch/router)教学方法1、采用“需求驱动”方法,根据不同企业的联网实际需求来讲解不同互联设备的使用场合,这些网络设备有什么特点?2、在课堂上注意讲、学、做相结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3、课堂上引入专业词汇,要求学生掌握。
教学过程1、教师、学生介绍、课程介绍2、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考核方式、教学环境等3、课程过程∙为什么要进行网络互联?资源的共享∙互联技术的发展(带宽和距离)∙企业中可能需要的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联方式∙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各层是什么?各层的功能?∙DoD四层参考模型的各层是什么?各层的功能?和OSI七层的对应关系∙网络互联设备的种类∙数据从一主机到另一主机的传输过程:封装和解封∙Hub的工作原理:物理层设备,用于延长传输距离,但是是共享带宽,单纯采用Hub只能用于小型网络的互联∙Switch的工作原理:数据链路层设备,用于隔离冲突,但是不能隔离广播域,单纯采用Switch只能用于中小型网络的互联∙Router的工作原理:网络层设备,用于隔离广播和不同网络间的数据转发∙三种设备和冲突域、广播域的关系,适用于何种类型的网络互联?4、小结∙网络互联技术简介∙协议的两个层次模式∙不同互联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场合5、专业英语∙OSI Model:开放系统互联模型∙DoD:国防部(美国)∙ Hub:集线器∙Bridge:网桥∙Switch:交换机∙Router:路由器∙Physical Layer:物理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6、课后练习:我们学校的网络构建需要什么样的网络设备?为什么?第二讲 IP寻址教学目标1、掌握采用固定长度子网掩码(FLSM)时网络的IP地址规划2、掌握采用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时网络的IP地址规划重点难点1、一个字节内十进制和二进制的相互转换2、掩码的作用、如何确定掩码以及计算IP地址范围3、在采用VLSM时,依次确定哪个子网的掩码?应知1、十进制、二进制互相转换的方法、IP地址的分类、掩码的作用2、广播地址、网络地址3、为什么要采用VSLM?4、 VLSM实际上是子网的进一步子网化思路应会1、十进制、二进制互相转换的口算方法2、确定IP地址的类别、已知主机数确定子网掩码、已知子网数确定子网掩码3、已知掩码计算各子网的IP地址范围4、综合各条件进行IP地址规划(采用FLSM)5、采用VLSM时先计算哪个子网的掩码?并综合各条件进行IP地址规划(采用VLSM)教学方法1、宏观上采用“实例驱动”,在微观上采用“问题牵引”、“形象比喻(电话号码为例)”。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实验与《网络互联技术》理论课程密切结合,《网络互联技术》是一门网络工程业专业网络工程技术方向的一门专业方向课。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网络互联技术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使学生掌握网络互联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对该课程的路由交换、安全配置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利用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互联设备完成各种类型的网络互联实验,从而验证所学的理论并提高分析与设计能力。
实验要求:
1、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设备;
2、实验之前先画好拓扑结构图;
3、实验结束后,应整理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所作的分析以及本次实验所取得的经验,实验出现了哪些错误,应分析其原因。
四、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五、实验教材或参考书
1、实验指导书:自编《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指导书》
2、主要参考书
[1]汪双顶等编著,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姜大庆等主编,网络互联及路由器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互联网技术》教学大纲
《互联网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互联网技术课程号:0050309 编写日期:2006年6月一、开设院(部)信息工程学院二、教学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三、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信息系统方向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互联网技术》,全部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在网络实验室进行教学。
通过该课程的实验,应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TCP/IP 协议原理。
掌握路由器和以太网交换机的原理和配置方法。
掌握广域网的原理、配置和维护。
掌握路由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承担中低端路由器的日常维护工作。
处理路由器的网络连接和软件配置方面的常见故障。
四、教学要求学生应在每次实验课上,对课堂讲述的实验设备的配置命令进行验证,对课题上提出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写出基本的命令序列,在实验机房中的实验设备上调试运行,能够实现实验要求的网络设备连接性要求。
实验完成后上交实验报告;教师应在实验开始之前一周内布置实验任务,并在实验课上监督实验的进行情况,同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课后检查实验设备的配置情况和实验报告,并据此给出实验成绩。
每个学生每次实验应上交一份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采用的方法,实现步骤及关键技术,以及实验结果,总结和体会;教师应提前向学生说明实验报告内容和具体要求。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总教学课时:54学时;六、考核上机完成教师指定的实验并提交完整的实验报告。
七、教材华为3Com公司. 构建中小企业网络.内部出版。
八、主要参考书目1.胡越明. Internet技术及其实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美]Jeff Doyle. TCP/IP路由技术(第一卷).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美]Thomas M.OSPF网络设计解决方案(第二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九、教学提纲实验一网络基础[实验预备知识]熟悉计算机操作,熟悉Win9X 操作;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对TCP/IP 协议有初步了解。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网络互联技术”课是一门网络工程业专业网络工程技术方向的一门专业方向课。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有关网络互联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互联设备与管理、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局域网交换技术、路由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广域网接入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地址转换技术、网络防火墙、网络规划与设计等技术的工作原理和配置,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及有关协议的基础上,能够对网络的各种技术进行配置与调试。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第1章网络互联设备与管理(一)基本教学内容1.1计算机网络概述1.2网络传输介质1.3物理层设备1.4数据链路层设备1.5网络层设备1.6应用层设备(二)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1)了解网络互联的结构模型;(2)理解各种网络互联设备的基本结构与原理;(3)理解IP地址与子网规划。
2、教学重点(1)各种网络互联设备的基本结构与原理;(2)IP地址与子网规划。
3、教学难点(1)对IP地址与子网规划的理解。
第2章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一)基本教学内容2.1 IOS基础知识2.2交换机配置技术2.3配置路由器(二)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1)理解IOS基础知识(2)熟悉交换机配置技术(3)熟悉配置路由器2、教学重点(1)交换机配置技术(2)配置路由器第3章局域网交换技术(一)基本教学内容3.1虚拟局域网技术3.2生成树协议3.3以太网链路聚合3.4规划三层交换技术(二)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1)熟悉虚拟局域网原理与配置技术(2)熟悉生成树协议原理与配置技术(3)熟悉以太网链路原理与配置技术(4)理解聚合规划原理(5)熟悉三层交换技术原理2、教学重点(1)虚拟局域网技术(2)生成树协议(3)以太网链路3、教学难点(1)虚拟局域网技术(2)聚合规划第4章路由技术(一)基本教学内容4.1路由原理4.2路由表4.3直连路由4.4静态路由4.5动态路由协议4.6三层交换路由技术4.7虚拟路由冗余技术(二)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1)理解路由器的基本概念;(2)理解手路由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虚拟路由冗余技术:(4)三层交换路由技术;(5)动态路由协议;(6)静态路由。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设计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网络互联技术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TCP/IP网络协议;•熟练使用HTTP、FTP、SMTP等网络协议;•理解DNS、VPN、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熟悉Web应用程序开发;•熟练使用Linux操作系统和相关工具。
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2.1 TCP/IP网络协议本章主要介绍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数据传输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过程、分组格式、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应用、路由选择算法等内容。
2.2 网络协议本章主要介绍HTTP、FTP、SMTP等常用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了解它们在互联网中的作用和应用场景,并学会通过网络工具进行协议分析和调试。
2.3 网络安全技术本章主要介绍DNS、VPN、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
2.4 Web应用程序开发本章主要介绍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实现,包括Web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静态和动态Web页面开发、Web脚本编程语言的应用等内容。
2.5 Linux操作系统和工具本章主要介绍Linux操作系统和常用工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Linux 文件系统、命令行界面、进程管理、软件包管理等内容,帮助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和常用工具的应用。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3.1 授课采用小班授课方式,讲授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对重点知识和技术进行详细讲解和演示。
3.2 实验采用实验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的了解和掌握。
3.3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设置问题讨论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课程设计编写课程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合作完成一个小型Web应用程序,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概要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代码10404019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时96 学分 6 课程归属计算机系网络教研室课程负责人二、课程总体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IP地址、子网、子网掩码的概念,TCP/IP各层的功能、服务,路由原理, TCP/IP主要协议(TCP、UDP、IP、ICMP、ARP、RARP),掌握TCP三次握手。
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因特网协议、VLAN技术、STP技术、NAT技术、HDLC技术、PPP技术、路由原理、OSPF协议原理、高级OSPF和集成IS-IS、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边界网关协议、高级BGP、CCNP路由配置模拟实验等。
能力目标能有效地和他人进行沟通、协调处理事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网络组建与维护能力;能正确理解网络产品生产的国际生产标准和正确使用各种国际标准符号,具有计算机网络设备调试、路由配置的能力。
素质目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和工程管理能力;计算机网络的常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主要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行业流行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
主要教学方法“WPH”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森林”与“树木”关联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攻击教学法。
考试与评价方法形成性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平时实训项目(10%)+期末实操考核测验(40%)+平时学习表现与作业(10%)+期末笔试闭卷考试成绩(40%);国家和行业认证: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中级),思科认证CCNP;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表章节(模块/任务)主要内容与任务总时数其中主要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讲授课实实验实实训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素质任务1:网络互联基础 6 2 4案例教学法、“WPH”教学法、关联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攻击教学法网络互联的技术基础知识和网络互联设备的基本功能。
102105《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标准(已审核)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102105参考学时: 90学分: 5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2013年1月编一、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
二、开课时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第 3 学期。
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第 3 学期。
三、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以思科公司的交换机产品和路由器产品为平台,兼顾神州数码公司的网络产品,针对职业教育网络技术专业中理论结合实践的特点,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点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任务本课程主要针对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网络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等工作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等工作岗位的网络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对网络设备的选型,网络设备调试,网络故障分析和处理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独立学习能力;(2)职业生涯规划能力;(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5)决策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2)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务实、豁达、勤奋、谦虚好学的品质;(3)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能力,能较好的处理公共关系;(4)具有人际交流能力,能有效地进行人际沟通;(5)具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6)具有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7)具有与人沟通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3.专业能力目标(1)理解OSI/RM参考模型、TCP/IP协议体系,掌握IP、TCP、UDP、ARP、PPP、HDLC等协议基本理论。
(2)掌握局域网基础、以太网基础、广域网基础、ISDN、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络等基础理论。
(3)掌握交换机工作原理、路由器工作原理、IP路由过程等基础理论。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唐灯平第2版教学大纲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第2版)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2018-2019年度立项建设课程,并于2023年认定为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本课程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实践验证理论,理论促进实践。
主要内部包括:作为网络互连技术基础的网络互联设备、互联介质介绍。
作为网络互连技术基础的网络设备基本配置。
通过交换机路由器技术来讲解整个网络互连过程,其中交换机技术包括交换机广播隔离技术,交换机网络健壮性增强技术等;路由器技术包括路由技术,直连路由与静态路由技术,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另外包括三层交换以及V1AN间通信等;连接互联网技术NAT技术以及访问控制列表AC1技术。
最后通过大型校园网组网技术来整个前面学过的知识。
所有实践项目均以思科网络设备为例,并通过思科虚拟仿真软件PaCketTraCer进行。
本课程适合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高年级专科生或应用型本科生学习,同时适合社会在职人员再培训学习。
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揭示发达国家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验证实践,实践促进理论(3)每个实践项目都有详细的配置过程以及具有相关命令行的解释(4)以校园网组建这一大型网络互联项目为依托,贯穿整个课程(5)课程提供一定数量的课外实践题目,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满足当前网络工程相关行业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网络组网,网络互联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掌握交换机特性,以及V1AN技术,不同V1AN间通信,掌握直连路由,静态路由技术,默认路由,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EIGRP,同时掌握访问控制列表,以及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为学习其他课程以及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开发、管理和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1、掌握网络互联技术基本概念,网络设备基本特征2、掌握交换机路由器基本配置,交换机V1AN技术,STP技术,VTP技术,链路聚合技术,路由器路由协议,AC1以及NAT技术等3、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三、适用专业(领域)及层次:适用于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学习。
网络互联技术 全套 教案
网络互联技术全套教案教案标题:网络互联技术全套教案教案概述:网络互联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一套全面的教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网络互联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培养学生的网络互联技术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内容:本套教案包含以下几个关键内容,可以根据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整和细化:1. 单元一:网络基础知识- 学习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了解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 学习网络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原理- 掌握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基本知识2. 单元二:网络设备与配置- 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 学习网络设备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和管理方法- 进行网络设备的实际操作和实验3. 单元三:网络互联技术与应用- 学习常见的网络互联技术,如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网络等- 了解网络互联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掌握网络互联技术的配置和故障排除方法- 进行网络互联技术实践和应用案例分析4. 单元四:网络安全与管理- 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威胁类型- 掌握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方法- 进行网络安全演练和攻防实验- 学习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网络监控和故障处理等教案实施方法:1. 教学方法: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采用讲授、示范、实验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学习资源:准备相关的教材、课件、实验设备和网络资源,以便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3. 评估方法:通过课堂测验、实验报告、项目作业和综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教案特点:1. 系统性:本教案以全套的方式设计,涵盖了网络互联技术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实践应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性:教案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网络互连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互连技术课程教学大纲(InternetworkingTechno1ogy)学时数:40其中:实验学时:12学分数:2.5适用专业:网络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路由技术在网络技术中已逐渐成为关键部分,路由器也随之成为最重要的网络设备。
用户的需求推动着路由技术的发展和路由器的普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在本地网络上共享信息,而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网络资源。
本课程是网络工程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介绍网络互连原理、路由器系统结构、路由协议配置等内容。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充分理解网络互连、路由技术的特点,熟练掌握使用路由协议及配置,为今后解决复杂网络工程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1章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一、本章教学内容:网络互连的原理,路由器组成、体系结构,有关术语、类型、功能和路由器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网络互连的原理、路由器体系结构。
第2章IP编址和路由技术一、本章教学内容:IP编址、网络互连原理、路由技术与协议、内部和外部网关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和有第3章路由器的ROS基础一、本章教学内容:路由器的物理构成以及路由器操作系统基本概貌。
重点:ROSo难点:软件系统组成。
第4章路由器基本配置一、本章教学内容:路由器的操作命令(普通用户层、特权用户层、全局配置层)的具体使用。
第5章IP路由基础一、本章教学内容: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重点:动态路由。
难点:路由配置。
第6章RI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一、本章教学内容:R1P路由协议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原理及其配置等。
重点:R1P路由原理。
难点:R1P包交换过程。
第7掌OSPF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一、本章教学内容:OSPF路由协议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原理及其配置等。
重点:OSPF路由原理。
难点:OSPF包交换过程。
第8章E1GR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一、本章教学内容:E1GRP路由协议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原理及其配置等。
《网络互联技术》课件
交换机能够根据MAC地址、IP 地址等信息将数据包快速转发 到目标计算机,提高了网络的
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交换机的分类方式有多种,如 按传输速率、应用场景、结构 等,不同类型的交换机适用于 不同的网络环境和需求。
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相对简单 ,一般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进 行操作。
服务器
服务器是一种提供服务的计 算机,能够通过网络向用户 提供各种服务,如Web服务 、数据库服务、文件服务等
HTTP协议采用请求/响应模 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 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并返回
数据。
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简单 、灵活和无连接。它基于文 本的协议,易于理解和调试 ,同时支持各种类型的消息 传输,如GET、POST、PUT
、DELETE等。
HTTP协议广泛应用于Web开 发,包括网页浏览、搜索引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客 服、智能安防、智能制造等领域 。
01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指让计算机模拟 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实现人机交 互的技术。
02
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自主学习、推 理分析、自适应能力等优势。
03
06 网络互联技术未来展望
网络互联技术的发展趋势
5G/6G网络普及
物联网技术具有全面感知、可 靠传输、智能处理等优势。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未来将朝着更加智能 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将 更加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将朝着更加智 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 将更加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
04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概述
课程摘要
第 1单元
ICND课程介绍 互连网概念综述 配接 网络设备 操作与配置IOS 管理 网络设备 管理网络环境
第 2单元
交换机基本操作
第 3单元
基于TCP/IP 的互连网络
第 4单元
建立串行 的点对点连接 应用 ISDN BRI 实现广域网连接
VLAN实现 IP 路由
用访问列表初步管理 IP流量
播,维护地址表,只查看MAC地址来过滤网络 信息和数据包,不关心协议。 集线器 (HUB--共享式集线器):通过网络传 播信号,无过滤功能和路径检测或交换,用于 网络集中点 Switch(交换式集线器):第二层数据交换设 备,线速交换。MAC地址学习;帧过滤,回路 避免 Router:第三层设备,提供路径选择和数据转 发等
图例
快速以太网/ 以太网 ISDN 专线
ISL
VLAN 1
ISL
核心服务器
ISDN 云
专线/ 帧中继
预备知识
• 了解常用的网络名词和拓扑 • 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功能 • 了解网络设备的基本 作用 • 了解ISO/OSI参考模 型的各层
互连的网络设备
• 能操作 Windows 95/NT • 能运用Internet或intranet •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的基 本操作能力
话网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 业务数字网 Leased line 专线: DDN X.25:定义了PDN(公共数据网)上怎么维护 DTE 和DCE之间用于远程终端接入和计算机通 信的连接 Frame-relay: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 :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
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网络互联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学分:4一、课程名称网络互联技术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Cisco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
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后续课程:《高级路由技术》、《高级交换技术》、《网络集成实训》三、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2.掌握IP编址技术;3.掌握Cisco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调试;4.掌握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RIP、EIGRP、OSPF)的配置和调试;5.掌握访问控制列表的设计和应用;6.掌握广域网技术(PPP、ISDN、Frame Relay)的应用;7.掌握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设计和应用;8.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调试;9.掌握VLAN的划分、VTP配置和VLAN间的路由;10.掌握生成树协议的原理和配置。
四、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说明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Cisco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
本课程的重点是以网络互联技术为核心,介绍路由器配置操作、交换机配置操作、子网划分、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等重要的网络互连技术,并通过组网实例——高校校园网建设和网络互联实训把各章内容联系起来,力争实现培养学生实际组网能力。
五、学时、学分及学期分配表六、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使用教材:沈祥玖主编《网络互连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1.《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第三版)》清华大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7月2. 张国清,李涤非编著.CCNA学习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3. [美]Jeff Doyle 著.TCP/IP路由技术(第一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4. [美]Jeff Doyle 著.TCP/IP路由技术(第2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5. [美] Henry Benjamin著.CCNP实战指南: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七、其它补充说明及要求1.期末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总评成绩:课外作业,平时测验及学习态度,实验占40% ;期末闭卷考试占 60% ;2 本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以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为主要课程内容。
《网络互联技术》课件
远程医疗
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远程监 测病人的健康状况,提高医疗资 源的使用效率。
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建立更安全 的网络交易系统,确保数据的安 全和透明性。
总结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得人类在更加互联的世界里获得了巨大的便 利和机遇。我们相信,未来网络技术会继续演化并造福人类。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1 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是一种用于验证个人或组织身份的数字文件,可以帮助保护网络隐私。
2 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网络数据流并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3 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密码学是一种加密技术,可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
应用案例与展望
智能家居
通过互联网技术,人们可以通过 手机控制家中的灯光、电器和安 保系统。
2
为什么重要?
网络互联可以帮助人们跨越国境和言语的障碍,使得人们在世界各地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
3
未来趋势
随着5G网络的不断推进和物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互联将有更广泛的应用。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A RPA N ET
1969年,美国国防部(DARPA)首次启动ARPANET 计划,成为由四个大型计算机网络构成的互联网前 身。
常用的网络互联技术
1. VPN 2. DNS 3. IPv6
虚拟专用网络(VPN)是一种加密连接,用于通过公共 网络进行私密数据的传输和保护。
域名系统(DNS)是一种将域名映射到IP地址的协议, 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来访问网站。
IPv6是一种地址长度为128位的协议,被设计成IPv4 的升级版,维护互联网的可扩展性。
互联网协议与技术
Internet Protocol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Cisco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
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综合布线》、《Windows Server网络管理》后续课程:《高级路由技术》、《远程接入技术》、《网络集成技术》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重,主要包括如下职业行动能力:1.具有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意识。
2.和用户沟通能力,根据用户的描述提取用户需求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3.具有技术标准意识、操作规范意识、服务质量意识、尊重产权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4.利用路由器来实现在不同网络中传输IP数据包的能力。
5.利用端口安全、访问控制列表和IPSec VPN等技术实现网络安全的能力。
6.利用PPP和NAT各种广域网技术进行网络互联的能力。
7.利用交换机来实现VLAN的划分、实现交换机冗余的能力。
8.利用路由过滤、策略路由等技术实现网络优化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9.熟练设备选型能力和利用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设计、构建、调试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的能力。
三、教学条件本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以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为主要课程内容。
实训规模按照每个班级40人设计,要求学生每人1台PC机,每人1台路由器,至少4人2台交换机。
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专用路由器4台和交换机2台。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1.本门课程和Cisco的CCNA、CCNP认证相结合,在教学中采用Cisco网络设备,教学中采用“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
2.本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能课程,应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网络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操作和调试,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3
学时:60(4/15)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类网络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
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的任务:全面介绍常用网络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与调试技术,使学生对常用网络设备的性能和安装过程取得深入的了解,以利于将来在网络工程的设计和设备的选择时能够更加准确的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熟悉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熟悉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熟悉网络系统管理的一般方法。
前期课程:《网络技术》、《局域网技术》
后续课程:《高级路由技术》、《网络集成实训》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2.掌握IP编址技术;
3.掌握交换机的配置和调试;
4. 掌握Cisco路由器的配置和调试;
5.掌握广域网互联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6.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和技术。
三、教学条件
本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以路由器配置为主要内容,附带交换机的简单配置。
要求学生每人一台PC机,每人一台路由器,至少4人一台交换机。
考虑到目前网络设备价格较高,实训设备可
以低档次路由设备为主,适当配备少许功能较强的设备,以供教学演示使用。
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专用路由器和交换机各两台。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1. 本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能够独立完成网络设备的简单配置,并可通过设备的参考手册,充分发掘设备的功能。
因此,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的内置操作系统有深刻的理解。
2. 网络设备是网络技术的载体,通过网络设备的功能,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网络知识面。
为此,密切同网络设备技术服务部门的联系,请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配合讲座,将对本课程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操作性较强,同时涉及到比较多的网络原理知识和网络技术相关的概念具体理解。
因此,为了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建议将考核分成2个部分:
平时成绩:50%
实操成绩:50%
八、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应及时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技术调整,原则上应采用最近2年内出版的教材。
《网络互联技术》蔡学军、王隆杰、王隆杰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参考教材: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韩江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年
《Cisco路由器实用技术教程》骆耀祖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