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高考文言实词积累汇编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8ba713a76e58fafab00385.png)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高考语文复习《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高考语文复习《120个常见文言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d75b887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b.png)
高考语文复习《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一)爱愛愛爱小篆隶书繁体楷书简体楷书“爱”繁体字写作“愛”,形声字,据《说文解字》和小篆字形,从“夊”部,(ài)声。
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
字义例释①恩惠例:古之遗爱.也。
(《左传》)②疼爱,爱护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喜欢,爱好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④爱惜,珍惜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⑤同情,怜惜例:仁而爱.人。
(《高祖本纪》)⑥羡慕,欣赏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赠孟浩然》)⑦爱戴例: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李将军列传》)⑧吝啬,吝惜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识记方法“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思,“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成语助记爱.(同情)莫能助爱.(喜爱)屋及乌爱.(喜爱)不释手爱.(喜爱)毛反裘(二)安安安小篆隶书楷书“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
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
表示安定。
字义例释①安稳,安定,稳固例: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活用)使……安定(安心)例: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②平安,安全例: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苏武传》)③养生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④习惯,满足例:安.于现状、随遇而安.⑤安放,安置例:安.营扎寨⑥安逸,安适例:然后得一夕安.寝。
(《六国论》)⑦怎么,哪里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沛公安.在?(《鸿门宴》)识记方法“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安放”“养生”等义。
成语助记居安.(安稳)思危安.(安生)身立命生于忧患,死于安.(安适)乐安.(安然,坦然)之若素安.(平安)然无恙安.(安居)土重迁安.(安适)居乐业(三)被被被小篆隶书楷书“被”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皮声。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整理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7fa40f6c85ec3a87c2c555.png)
文言实词120个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自称的谦词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病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ao1朝服衣冠(zha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向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e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不虚伪)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不徐不疾(迟缓)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6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10b52a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c.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一、人物称谓类1.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2. 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3. 丈妇: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4. 先生:对有学问者的尊称。
5. 朕:古代帝王自称。
6. 臣:官员对帝王的自称。
7. 妾:女性自称。
8. 鄙人:谦辞,对人称自己。
9. 仆:谦辞,对人称自己。
10.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
二、地点、方位类11. 山水:泛指自然风光。
12. 江河:泛指河流。
13. 江湖:指四方各地,也指流浪四方。
14. 朝廷:指帝王处理国事的地方。
15. 乡关:家乡。
16. 塞外:指长城以北地区。
17.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
18. 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19. 江右:指长江下游北岸地区。
20.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三、时间、节令类21. 旦暮:早晨和傍晚。
22. 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
23. 期年:满一年。
24. 亭午:正午。
25. 夜阑:夜深。
26. 久远:很长时间。
27. 须臾:片刻。
28. 朝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暂。
29.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30.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
四、事物、器具类31. 舟楫:船只。
32. 辇毂:帝王的车驾。
33. 缗钱:古代货币单位。
34. 箪瓢:简朴的生活用具。
35. 簪缨:古代贵族的冠饰。
36. 弦歌:音乐。
37. 笔墨:书写工具。
38. 书简:书信。
39. 鞍马:马匹和马鞍。
40. 琴瑟:乐器。
五、动作、行为类41. 策马:驱马前行。
42. 赴任:前往任职。
43. 逃遁:逃跑。
44. 采纳:接受意见或建议。
45. 叩问:请教。
46. 献策:提出计策。
47. 赋诗:作诗。
48. 赋文:作文。
49. 赏赐:给予财物。
50. 惩罚:实施惩戒。
(文档第一部分完毕,后续内容将继续补充)六、心理、情感类51. 怅然:形容心情不愉快的样子。
52. 惊骇:非常害怕。
53. 欣慰:内心感到安慰。
54. 感激:深深感谢。
55. 怅惘:因失意而感到迷茫。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ca9eda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b.png)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吝惜,舍不得;②喜爱,爱护;③怜惜,同情。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穿,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4.倍:①一倍,加倍;②背向,背着;③违背;④背叛,反叛。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特指农业;⑤本来的,原来的;⑥副词,本来。
⑦根据,掌握;⑧底本,版本。
6.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④谦词,谦称自己。
7.兵:①兵器,武器;②士兵,军队;③军事,战争;④用兵器伤害人。
8.病:①重病,生病;②筋疲力尽;③毛病,弊病;④担心,忧虑。
9.察:①仔细看,观察;②看清楚;③考察,了解,弄清楚;④明显,精明。
10.朝:①读zhāo,早晨;②朝见;③朝见,拜见;④朝廷;⑤朝代。
11.曾:①音同“增”,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②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连……都……”;③曾经,念céng;④竟然。
12.乘:①驾车,乘车;②骑马,乘船;③登,升;④趁着,凭借;⑤出现,发生;⑥追逐;⑦ 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辆(量词);双泛指兵车(名词);有时又代“四”(数词);⑧顶着,冒着。
13.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
14.除:①台阶;②清除,去掉;③修治,修整;④拜官,被任命。
15.辞:①言词,话语;②命令,借口,托辞;③文学,文辞;④讲话,告诉,致辞;⑤推辞,不接受;⑥告别,辞别;⑦古代的一种文体。
16.从:①跟随,使……随从,依从,听从;②参与,参加,从事;③由,自;④同“纵”,念zòng,与“横”相对,特指“合纵”;⑤堂房亲属。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高中语文古文常见实词汇编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高中语文古文常见实词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faaa5c7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6.png)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高中语文古文常见实词汇编高中语文古文常见实词汇编18.审①详细,周密,仔细。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顶金翅《促织》②觉察,清楚,明白。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③审讯,审判。
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中杂记》④果真,确实。
甚如是,某诚爱焉(王安石《答李参书》9.甚①表示程度,很,非常。
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可爱者甚藩《爱莲说》②厉害,过分,严重。
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胜过,超过。
过甚其词、日甚一日。
④代词,什么,怎么。
水东流,甚时休《六州歌头镇长淮》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10.生①生长。
生石罅《登泰山记》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秋水》②天生,生来,出生,生育。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秋声赋》③产生,发生。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④活着,生存。
存者且偷生《石壕吏》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⑤生活,生命。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⑥生的,与“熟"相对。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⑦生气,生机。
遏其生气《病梅馆记》⑧生平,一生。
穷予一生之光阴以疗病梅也哉《病梅馆记》庑下一生伏案卧《左忠毅公逸事》⑨对读书人的称呼,有时也指弟子或门徒。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⑩通“性”,本性,天性。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⑾生小:幼年。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1.胜①胜利,战胜,取胜。
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诸子喻山水》②胜过,超过。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③优美的,好的;优美的山水或古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以览观江流之胜《黄州快哉亭记》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王阁序》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黄州快哉亭记》④(shēng)能承受,禁得起。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常考古代实词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常考古代实词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ba9afda300a6c30d229fb1.png)
古代实词总结课标要求:1.爱:恩惠(古之遗〜也);加惠于人(吴广素〜人);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吾何〜一牛?);怜惜;吝啬(百姓皆以王为〜也)2.安:舒适,安适(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稳;安全;安定;养生(衣食所〜,弗敢专也);安置,安放(〜营扎寨);使…安定(既来之则〜之);疑问代词,哪里,哪儿(沛公〜在?);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燕雀〜知鸿鹄之志哉)3.被:被子;覆盖(大雪〜南越中数州);遭受,遇到(秦王复击轲,〜八创);施加,施及;介词,表被动;通“披” 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倍:加倍;增加(亡郑以〜邻);背向(〜屏而立);违背(〜道而妄行);通“背”背叛;越发,更加,倍加(每逢佳节〜思亲)5.本:草木的根;根本;本业,指农桑;稿本;版本;奏本;动词,推究本源,考察(抑〜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与?)6.鄙:边疆,边界;以…为边疆;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轻视(〜其小器)7.兵:兵器;士兵,军队;战略,战术(公不论〜,必大困);战争(〜旱相乘,天下大屈);动词,侵略;以兵器杀人8.病:苦,困乏(诸侯之币重,郑人〜之);毛病,缺点;疲倦,劳累;害,损害;忧虑,担心(君子〜无能焉,不〜人之不己知也);怨恨(天下孰不〜纣);辱,耻辱(不以无财为~)9.察:细看(徐而〜之);看清楚(明〜秋毫);详审;明察,了解(小大之狱,虽不能〜,必以情);考察后加以推荐(〜臣孝廉);精明(人至〜则无徒)10.朝:ChCO:朝见;拜访(日往〜相如);朝廷;朝代;政事(期年不听〜);向,对;ZhaD:早晨;量词,天,日11.曾:ceng:曾经,已经,才(江南好,风景旧〜谙);Zβιg :通“增"增加;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不若孀妻弱子)12.乘:ChGg:驾,坐;趋,顺应(因利〜便);冒着(〜风雪);凭恃,依仗(愿〜风破万里浪);交加,连接(兵旱相〜);Sh eg:—车四马的总称(万〜之势)13.诚:诚心,真诚;副词,确实,的确(此〜危急存亡之秋也);副词,如果,果真(赵〜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14.除:台阶;减免;逝去,流逝(爆竹声中一岁〜);修治,休整;任命,授职;去掉,清除15.辞:辞讼的供词(狱〜);口实(欲加之罪,其无~乎?);言辞,文辞;命令n (近者奉〜伐罪,旌麾南指);一种文体;借口,理由(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告别,辞另推辞,辞去(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16.从:CCng:跟随;依顺,听从(臣〜其计);参与(弟走〜军阿姨死);追赶(佯北勿~);依傍,紧挨着(樊哙〜良坐);采取某种原则(〜严);随从得人;副职;指堂房亲属(〜兄〜弟);从属的;zcng:通“纵”合纵的盟约;直的(横〜其亩)17.殆:危险(后有危〜,虽悔无及);疑惑(思而不学则〜);大概,恐怕(天下贤士,吾〜弗如也);必,一定(君亟定变法之虑,〜无顾天下之议也);通“怠"懈怠18.当:dang:两者相抵;抵御,抵挡(足以〜项王者);占据,把守(一夫〜关);阻,拦(〜道);承担(〜仁不让于师);主持,执掌(〜国者);应当;表时间,值,在,正在(〜是时也);副词,表必然,必定,一定(不久〜归还);表时间,将,将要(今〜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dang:符合(惴惴恐不〜意);当做(安步以〜车);以为(我〜是相公呢);适宜的(此殊未~)19.道:道路;途径,方法;风尚(师〜之不传也久矣);道义(伐无~);思想,学说(墨之〜,兼爱为本);道理,规律;意向(〜不同);取道(〜芷阳间行);走路,赶路(晨夜兼〜);说,讲;料想(故园谁〜有书来?);通“导"引导(〜之以德)20.得:d e:收获;取得,获得;得意(甚自〜也);具备(神明自〜,圣心备焉);通“德"感恩(所识穷乏者〜我欤);能够(未〜见项羽也);融洽(与公甚相~)21.度:du:限度(用之无可制度(内立法〜);度d □量(常有大~);常态(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量词,次,回(崔九堂前几〜闻);谱曲(因自〜此曲);过(春风不〜玉门关)du C :丈量,计算;推测,估计(〜我至军中,公乃入);考虑(〜义而后动)22.非:不对的R误的(今是而昨〜);讥议,责难,认为不对;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人〜生而知之者);没有(臂〜加长也);除了,除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非常:不平常,意外事故(岀入于〜〜也);异乎寻常的,特殊的(〜〜之谋)]23.复:回来(南征而不~);恢复;回答(不敢出一言以~); 报复;繁复,重复(山重水〜)24.负:以背载物;担负,担当(宁许以〜秦曲);仗恃(秦贪,〜其强);享有(〜有盛名);覆盖(苍山〜雪);背弃,违背(决〜约而不偿城);辜负,亏待;蒙受,遭受;亏欠,拖欠(〜债累累);失败;担子(如释重~)25.盖:盖子;伞;遮盖;胜过,压倒(英才〜世);表示肯定判断,原来是(前狼假寐,〜以诱敌);表推测性判断,大概(〜五六百人);语气词,置句首,不译26.故:缘故,原因;事故;故事,成例(不法其~);旧交(君与项伯有〜);死亡(病〜);旧的,原来的(〜垒西边);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意,特意(公子往,数请之,~不复谢);过去,从前(〜尝质于赵);仍然,仍旧;所以(〜木受绳则直);[故事:旧例]27.顾:回头看;顾念,考虑;看望,拜访(吾朝夕〜也);副词,反而,却(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能得之于强大乎?);副词,不过,只是(〜得全身可乎?);副词,岂,难道(使扬足下名于天下,〜不美乎?)28.固:险要的地势(据崤函之〜);巩固,安定V (〜国不以山溪之险);固执,顽固(日益骄〜);坚固(江山险〜);坚决,坚持(蔺相如〜止之);副词,表本然,原来(至于颠覆,理〜宜然);表确然,确实,实在(斯〜百世之遇也);表让步,固然(人〜有一死)29.归:女子岀嫁(不迎而自〜);返回;归还(完璧〜赵);归属,归依;结局(殊途同〜);[归宁:出家的女子回家省亲]30.国:国家;国都,京城;封地;国事(死〜可乎?)国家的31.过:过失,过错;走过,经过;过时;胜过,超过;犯有过错;责备(有意督〜之);拜访,探望(愿枉车骑而〜之);过分,过于(以其境〜清)32.何:什么(大王来操〜?);哪里(欲〜至);怎么(徐公〜能及君也?);多么(水〜澹澹);[何如:如何][如…何:把…怎么办]33.恨:遗憾;后悔;不满34.胡:泛指西部和北部的个少数民族;为什么,怎么(田园将芜〜不归?)35.患:忧患,祸害(为操后~);忌讳(用兵之〜也);病(眼~);担忧,忧虑V (〜秦兵之来);危害(故君之所以〜于军者三);厌恨(其骤谏,公〜之);害[病]36.或:代词,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物;副词,也许,或许;副词,有时(〜遇其斥咄);连词,表假设,如果,假设(~ 王命急宣,朝发白帝,幕到江陵)37.疾:病;痛苦,疾苦(凡牧民者,必知其〜);毛病,缺点(必为有窃〜也);忧,患V (君子〜没世而名不称焉);痛恨(尝问天下所〜恶者);通“嫉"妒忌;快,捷(虽乘奔御风不以〜也);强,猛烈(声非加〜也);锐利(草枯鹰眼~)38.及:比得上(徐公何能〜君也);至U达(~城里);表并列,和(太子〜宾客);至于;介词,到(从古〜今)39.即:靠近;登上[帝位];副词,立即,就要;副词,表判断,是;连词,表让步,即使;表时间,当,就在(项王〜日因留沛公)40.既: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始皇〜没);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不一会儿;连词,既然;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41.假:ji d:借;凭借(善〜于物也);宽容(无所宽~);给予(汉人未可〜大兵权);假装(〜寐);底词,假如,如果;[假借:宽容,原谅(愿大王稍〜〜之)]42.间:ji m:夹缝;中间(千载谁堪伯仲~);期间;顷刻(立有~);ji an:空隙(彼节者有〜);离间(谗人〜之);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焉);表时间,有时,偶尔(时时而〜进);表状态,从小路(道芷阳〜行);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与屏人〜语曰)43.见:ji a:看见;会见;谒见,拜见;召见,接见;见识,见解n;看见的东西(其〜愈奇);代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谅;〜教);表被动,被;Xidn:引见,使 (v)表现,岀现,显露(才美不外~)44.解:解救,消除(以〜燕国之患);解答;解开,脱去;剖开(庖丁~牛);分开;理解45.就:靠近,接近(金〜砺则利);赴任(连辟公府不〜);完成,成功(瞬息可~)46.举:举岀,提岀;回答(主人不问,客不先〜);推荐,举荐;攻克,占领(戍卒叫,函谷~);全,都(〜家欢庆);尽(杀人如不能~)47.绝:断绝(以〜秦望);绝交;停止,消失(哀转久〜);横渡(非能水也,而〜江河);陡峭的(〜壁);副词,很,非常(佛印〜类弥勒);全然(〜无踪响)48.堪:经得起,受得住(非世人所~);胜任(不〜吏人妇);能够(可〜回首)49.克:能够,胜任(〜勤〜俭)(靡不有初,鲜〜有终);完成,成功(以此图功,何攻不~)50.类:事例(举〜迩而见义远);类推[事理](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畏知〜);副词,大都,大多(走卒〜士服)51.怜:疼爱,爱惜;爱戴(项燕为楚将,楚人〜之);[可怜:可爱;值得同情(~~身上衣正单);可惜(楚人一炬,~~焦土)]52.弥:满,遍;补救,弥救;长久(旷日〜久);表程度,更力口,越(奉之〜繁,侵之愈急);经,终(既而〜月不雨,民方以为忧)53.莫:通“漠”广大(广〜之野);代词,没有[谁](后世之谬其传而〜能名者);副词,表否定,不;表禁止,不要;表测度,或许(其事体〜须有);[莫不:没有不,无不(奏刀騞然,〜〜中音)54.乃:代词,你们,你(今欲发之,〜肯从我乎?)(尔其无往〜父之志);表判断,是(当立者〜公子扶苏);副词,表时间间隔之长,才,再;表范围,仅仅,只(至东城,〜有二十八骑);表意外,竟然,却;连词,表承接,于是,就(〜入见);表转折,却,反而(老臣今者殊不欲食,〜自强步)55.内:ne:名词,里面;皇宫,宫内;朝廷内,国内;内心;内室;旧指妻妾;na:通“纳"让进(毋〜诸侯);结纳,收容(亡走赵,赵不〜);交纳(百姓〜粟千石,拜爵一级)56.期几i:限定或约定的时间(以五年为〜);限度,限量(征敛无~);约会v;约定V (〜曰:“暮见火举而具发。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a30ba6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4.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精编汇总1、爱:宠爱;吝惜;喜爱;爱慕;隐藏。
2、安:安全;安逸;安抚;安稳;养;安置;哪里。
3、被:表被动;披散;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覆盖;遭受。
4、倍:背离;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更加。
5、本:本来;草木的根;根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版本;推究。
6、鄙:边疆;轻视;浅陋无知。
7、兵:兵法;兵器;军队;伤害。
8、病:担心;疾病;缺点;责备。
9、察:观察;明察;洁净的样子;推举;明智。
10、朝:早晨;朝廷;朝见;朝代。
11、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曾经;通“层”;竟。
12、乘:登;乘坐;凭借;冒着;顺应。
13、诚:诚意;确实;果真。
14、除:除掉;台阶;授予官职;除非。
15、辞:古代的一种文体;文辞;借口;推辞;辞别。
16、从:参加;跟随;听从;由,自;挨着。
17、殆:危险;接近;大概。
18、当:掌握;在;把守;判决;相抵;将;任;恰当。
19、道:取道;道路;主张;策略;谈论;道理。
20、得:获得;应该;心得;得当。
21、度:越过;尺码;次;考虑;估计;限度;衡量;创作;法度。
22、非:没;反对;错误。
23、复:重叠,繁复;恢复;答复;再。
24、负:倚仗;使承担;背着;辜负;背弃;失败。
25、盖:遮盖;伞;超过;大概。
26、故:交情;所以;原因;仍旧。
27、顾:拜访;回头看;还;关心;不过。
28、固:坚固;坚决;固执;坚守;本来。
29、归:女子出嫁;回来;归附。
30、国:国都;地方;国家;国事。
31、过:经过;拜访;责备;过分;超过;过错。
32、何:怎么;什么;为什么;多么。
33、恨:愤恨;遗憾。
34、胡:泛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为什么;什么。
35、患:担心;毛病;灾难。
36、或:迷惑;有时;倘若;有的;有人;或者。
37、疾:疾病;快;痛苦;嫉妒;痛恨。
38、及:比得上;赶上;等到;牵连到;到;趁;与。
39、即:登上;就;就是。
40、既:不久;既然;已经。
41、假:临时充任;借助;假的;假期。
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
![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2636b54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f.png)
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
1. 爱:喜爱;热爱;爱护;爱惜;吝惜;通“薆”,隐蔽;吝啬;亲爱的。
2. 安:抚慰;安置;使……安定;安稳;安定;哪里,怎么;哪里,哪儿。
3. 被:被子;覆盖;施加;遭受;表示被动;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披散。
4. 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加倍;通“背”,违背,背叛。
5. 本:草木的根;草木的干、茎;根本;本业;庸俗,浅陋。
6. 兵:兵器;士兵,军队;战争;军事。
7. 病:重病;弊病;生病;使……成病态;担心;责备;困苦;疲劳。
8. 察:细看;看清楚;详审;明察;考察和推举;精明。
9. 朝:朝见;拜访;朝廷;朝代;对,向;早晨。
10. 曾:曾经;竟,竟然;通“增”,增加。
11. 乘:驾,坐。
12. 从:跟随;依顺;从事;依傍;使……跟从;随从的人;指堂房亲属;通“纵”,合纵的盟约。
13. 当:遮挡;对等;占据;应当;掌管;判决;表处所;表时间;表必然;表未来的时间;通“倘”,表假设。
14. 道:道路;途径;道义。
高考必考120个文言实词
![高考必考120个文言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bc621e25192e45361066f548.png)
语文课本文言实词整理一、爱1.喜爱、宠爱、爱护、喜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吝啬、吝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3.通“薆”,隐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二、安1.安定不患贫而患不安《季》2.安心毅良久稍安3.安抚则宜抚安,与结盟好4.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5.哪里(疑问代词)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6.怎么(疑问副词)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三、倍1.通“背”,背叛,违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加倍倍道而行3.倍数尝以十倍之地……叩关而攻秦4.越发、更加每逢佳节倍思亲四、被1.施及,加于幸被齿发,何敢负德2.覆盖、遭受、蒙受闻妻言如被冰雪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3.介词,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4.通“披” 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5.通“披” 披散、散开被发行吟泽畔6.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五、本1.本来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2.根本、基础盖亦反其本矣3. 版本,稿本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4.推究、考察抑本其成败之迹5.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若止印三二本6.稿本、书册左右呈上图本7.草木的根或茎干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六、鄙1.边邑、边境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2.庸俗鄙陋、目光短浅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轻视孔子鄙其小器七、兵1.兵器、武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2.军队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3.士兵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于鸡4.军事、战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八、病1.疾病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2.有病,成为病态江浙之梅皆病3.困苦、困乏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4.补充:常见义①毛病、弊病②担心、忧虑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九、察1.仔细看,观察、看清楚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明足以察秋毫之末2. 了解,考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3.明察、细究虽不能察,必以情4.精明人至察则无鱼5.“察察”,洁白的样子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十、朝1.zhāo早晨朝服衣冠2.cháo(下同),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3.上朝、朝见、朝拜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皆朝于齐4.朝代两朝开济老臣心5.对、向坐南朝北6.朝政期年不听朝十一、曾1.céng曾经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2.竟然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3.与“不”连用,用来加强语气,译成“连……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如孀妻弱子4.zēng增加,通“增”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5.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是高、曾时为一倍十二、乘1.chéng驾车、乘坐乘犊车,从吏卒2.顺应,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趁着,冒着自京师乘风雪4.登上乘鄂渚而反顾兮5.shèng古代一车四马叫“乘”比至陈,车六七百乘6. shèng 四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十三、诚1.真心、不虚伪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乃能衔哀致诚2.确实、的确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3.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十四、除1.任命、授予官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2.修治、修整、整理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3.清除、去掉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出》十五、辞1.告辞、辞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推脱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3.辞谢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负命4.文体的一种《归去来兮辞》5.文辞、言辞皆以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十六、从1.动词,跟随蚤起,从良人之所之赵王遂行,相如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羽2.动词,听从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3.动词,从事,参加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4.介词,表经过从千人石上至山门《虎》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5.同“纵”,合纵。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119e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0.png)
1. 安:安定、安逸、安心、安宁2. 颁:颁发、颁布、颁赏3. 备:完备、详备、准备4. 本:根本、基础、本来5. 鄙:边远之地、鄙陋、庸俗6. 毕:完毕、完成、已经7. 病:疾病、生病、弊病8. 察:观察、察看、考察9. 朝:朝见、朝拜、朝庭10. 曾:曾几何时、未曾、曾祖11. 乘:乘车、乘马、乘船12. 从:跟随、随从、从来13. 殆:危险、危殆、殆尽14. 打:击打、敲打、打击15. 道:道路、道义、道德16. 得:获得、取得、心得17. 多:多少、多寡、丰收18. 非:非难、非议、非礼19. 给:给予、供给、给养20. 高:高远、高尚、高明21. 更:更改、更换、半夜三更22. 故:故人、故地、缘故23. 顾:顾念、顾虑、顾盼24. 观:观察、观赏、观看25. 果:果然(副词)、果真(副词)、果实(名词)26. 几:几乎、几案、几乎27. 俱:俱全、一起、俱备28. 假:假借、假托、放假29. 间:时间、空间、间隔30. 见:见面、看见、接见31. 解:解释、解说、缓解32. 就:接近、成就、就学33. 举:举荐、选举、举一反三34. 据:依据、根据、占据35. 居:居住地、隐居地、居然36. 具:具备条件。
工具。
详细。
情况。
37. 决:决定。
解决。
判断。
38. 绝:断绝。
阻绝。
过绝。
极点。
39. 仅:仅有。
将近。
仅仅。
40. 径:小路。
斜路。
比喻小道。
比喻捷径。
比喻邪道。
比喻直接的方法。
比喻简捷。
直接。
独辟蹊径。
比喻为人耿直,不随世俗。
(又)同“竟”表示另作别论。
41. 竟:完毕。
终了。
到底。
全。
整。
从头到尾。
居然。
竞然。
究竟。
平心静气,神情爽快。
竟然。
(与“卒”同)同“竞”,互相竞争,比较本领。
同“卿”,意气相投,相知甚深。
(又)同“镜”。
照,映照,审查,查考。
42. 具:详细,详尽,周详,完备,丰盛,具体,准备,设备,安排,待命(听候命令)。
另见jù)。
其中jù作为工具义有动词,如俱备(准备妥当);名词,如家俱(家具);形容词,如俱全(完备)。
高考语文120个必备文言实词
![高考语文120个必备文言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965c6b4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d.png)
(《诗经·静女》)
_通__“____”__,____ _隐__蔽__,__躲__藏__
菊,众人爱 (爱慕)其高 洁,称之。约 其茶亭见之,
(7)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 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_可__爱___
其竟爱(隐藏) 而不见。
[实战高考]
(8)(2019·全国卷Ⅰ)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爱: 宠爱
(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
身被(遭受)十余
泽畔
通__“__披__”_,__披__散__ 创,尤不为苦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实战高考]
(6)(2018·全国卷Ⅰ)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 被:表被动
(7)(2017·全国卷Ⅱ)光武破寻、邑,憙被.创
被:遭受
(8)(2015·全国卷Ⅱ)炀帝嗣位,被.追入朝
(7)(2019·江苏高考)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
朝:朝代
(8)(2017·山东高考)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朝:朝廷
(9)(2016·全国卷Ⅰ)帝临哭,辍朝.三日
朝:朝拜,朝见
(10)(2016·山东高考)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 朝:朝拜,朝见
[第二组]
11.曾 成语助记: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9)(2019·全国卷Ⅰ)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 爱: 宠爱
(10)(2017·山东高考)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
爱: 爱护
(11)(2016·天津高考)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爱: 爱护
(12)(2016·山东高考)诚于爱.民,果于行善
爱: 爱护
2.安 成语助记: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完整word版)高考必背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word版)高考必背120个文言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42099c0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0.png)
(完整word版)高考必背120个文言实词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0.朝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
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文言文常考实词大全【高考】
![文言文常考实词大全【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d2565e3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2.png)
文言文常考实词大全【高考】一、关于人物心理方面的词1.疾:厌恶,憎恨,如:疾恶如仇;妒忌,如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病;痛苦,疾苦;缺点,毛病,如: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2.恨:遗憾,不满意(古人多用“怨”怨恨,恨不表,只有怨恨连用时才有仇恨义)。
3.望:埋怨,责怪,如:宗室贵族多有怨望者;名望,名声;盼望,期望;农历每月十五。
4.期:期望,要求,如:良剑期乎断;一定的时间期限;约定(日期);约会;周(年、月)5.冀:希望,如:冀复得兔。
6.幸:希望,如: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宠幸,宠爱;特指皇帝到一处,驾幸;侥幸,如: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幸亏,如幸来告我。
7.矜:怜悯,同情,如:矜恤孤羸;注重,慎重,如:人矜节行;庄重,如:矜持(竭力保持庄重);骄傲;夸耀,如:自矜功伐。
8.伐:夸耀,如:无伐善。
9.施:夸耀,表白,如:无施劳。
10.耻:耻辱;羞愧,羞耻心;以……为耻。
11.厚:看重,如:固前圣之所厚;深,重,优厚,如厚待;(为人)厚道,不刻薄。
12.多:称赞,如:人以此多之。
13.少:轻视,看不起;稍微14.易:轻视;交换;改变;容易15.鄙:看不起,轻视,如:时议以此鄙之;庸俗,浅陋,如:孤陋寡闻;边疆,边远的地方;谦称自己。
16.哀:同情,如吾哀之。
17.贷:宽恕,如:虽亲属不贷;借出;借入18.患:担忧,忧虑,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忧患,灾难,如:有备无患;得……病。
19.尚:崇尚,尊重,如:尚轻侠;尚且,如: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还,如:尚能饭否。
20.厌:通“餍”,满足,如:“抑为之不厌”;讨厌,如:“与可厌之”。
21.异:惊奇,奇怪,如:“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奇特,与众不同,如:“君子生非异也”。
二、关于学习修养为人方面的词1.工:擅长。
如: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高考语文常用文言实词120个
![高考语文常用文言实词120个](https://img.taocdn.com/s3/m/ef373f6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1.png)
高考语文常用文言实词120个高考语文常用文言实词120个如下:一、爱“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三、被“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五、本“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七、兵“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贫病交攻无病呻吟同病相怜愁潘病沈九、察“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三暮四改朝换代朝秦暮楚朝野上下朝不保夕朝成夕毁朝闻夕死朝歌夜弦朝发夕至朝令夕改六朝金粉只争朝夕班师回朝枵腹终朝十一、曾“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
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乘坚策肥乘龙快婿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衣轻乘肥因利乘便有机可乘十三、诚“除”本义为“台阶”。
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斩草除根兴利除弊清宫除道安良除暴十五、辞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
“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
高考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300个
![高考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3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e216934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9.png)
文言文300 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1、哀①难过,哀思,哀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②怜悯,怜悯君将哀而生之乎③伤悼〔为……哀叹〕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2、爱①宠爱,宠爱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②疼惜,疼惜,爱惜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③吝惜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④怜悯爱其二毛,则如服焉⑤爱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6吝啬百姓甚以王为爱也3、安①安定,安逸,安闲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②使……安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捕蛇者说》《秦晋崤之战》《阿房宫赋》《种树郭橐驼传》《阿房宫赋》《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师说》《〈指南录〉后序》《过秦论》《左传·子鱼论战》《书博鸡者事》《齐桓晋文之事》《谏太宗十思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归去来兮辞》《种树郭橐驼传》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③哪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④怎么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庶人安得共之《黄州快哉亭记》⑤劝慰时时为劝慰,久久莫相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容京中安不得身《林教头风雪山神庙》4、按①用手压或摁项王按剑而跽曰〔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鸿门宴》按剑坐于席上《群英会蒋干中计》②压抑,止住偃然按兵不动《荀子·王制》③巡行,巡察按榆溪旧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④追究,追究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5、案①几案,短长桌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②通“按”审察,观察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长亭送别》6、拔①超越,超过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②攻下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拔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鸿门宴》因拔刀斫前奏案《鸿门宴》③提拔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是以先帝间拔以遗陛下《出师表》7、白①白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白首不见招《咏史》不知东方之既白〔白:显出白色,指天亮〕《前赤壁赋》②清楚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训俭示康》③下对上告知律知武终不行胁,白单于《苏武传》④洁白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等等洁白喻作者正直的人生〕《石灰吟》⑤明白,昭雪然使君冤未白《书博鸡者事》8、败①破败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促织》②败坏,毁坏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训俭示康》③失败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④战胜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秦晋殽之战》⑤凋残,衰落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秋声赋》9、拜①表示敬重的一种礼节问者爇香于鼎,再拜……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织》拜送书于庭〔拜:行过叩拜礼〕《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拜谢假设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拜:拜领〕《秦晋殽之战》③拜见,拜会拜夫人于堂上《左忠毅公逸事》④授予名位或官职拜为上卿,以士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⑤承受任命于是辞相印不拜○6拜上,呈上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0、报①报告,告知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似报主知②答复,答复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③报复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④报答,答谢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未报秦施而伐其师⑤报效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6通“赴”,到……去吾今且报府11、暴①突然屡撩之,虫暴怒②同“曝”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③急躁《陈情表》《指南录后序》《陈情表》《鸿门宴》《促织》《廉颇蔺相如列传》《过秦论》《苏武传》《陈情表》《秦晋崤之战》《滕王阁序》《孔雀东南飞》《促织》《劝学》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④凶狠,残酷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⑤暴露,显露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12、备①具备,完备,齐全而神明白得,圣心备焉②防范,预备行则备一夕之卫师劳力竭,远主备之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③周到备极护爱④备有左佩刀,右备荣臭〔此处为挂着〕13、被①掩盖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②表示被动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妆成每被秋娘妒操吴戈兮被犀甲③被子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④患病,蒙受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14、倍①加倍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②同“背”,违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5、悲①哀痛,难过《劝学》《秦晋崤之战》《秦晋崤之战》《〈指南录〉后序》《促织》《送东阳马生序》《促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琵琶行〔并序〕》《国殇》《训俭示康》《左忠毅公逸事》《过秦论》《鸿门宴》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黄州快哉亭记》②眷顾谓沛父兄曰:“游子悲家乡”《史记·高祖本纪》③思念,怜悯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④叹息,感慨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16、北①北方将军战河北,臣哉河南②特指元军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③向北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④败逃,败逃的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⑤相背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17、背①脊背,反面,反面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②背上背着草屦,背筐,手长镵③背离,背叛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而皆背晋以归梁④离开,引申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⑤背诵因使人背而诵之,不失一字18、奔①跑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纵大《鸿门宴》《〈指南录〉后序》《阿房宫赋》《过秦论》《战国策》《左忠毅公逸事》《苏武传》《左忠毅公逸事》《鸿门宴》《伶官传序》《陈情表》《三国志·王粲传》《黄州快哉亭记》②逃亡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19、本①草木的根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②原来,原来予本非文人画土,甘受诟厉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③来源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④探求,考察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⑤抄本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20、彼①指示代词,那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②他,他们彼与彼年相假设也,道相像也彼实构吾二君③别人,对方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1、逼①接近,迫近细赡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②强迫,威逼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兄弟22、辟①开,翻开前辟四窗,垣墙周庭②开垦,开拓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病梅馆记》《苏武传》《诸子喻山水》《伶官传序》《〈指南录〉后序》《前赤壁赋》《师说》《师说》《秦晋崤之战》《孙子兵法》《促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项脊轩志》《病梅馆记》③同“避”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秦晋崤之战》23、蔽①遮住,遮掩,掩护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前赤壁赋》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②掩饰,隐蔽,蒙蔽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24、毕①完,完成,完毕语未毕,余泣、妪亦泣《项脊轩志》六王毕,四海一〔此处为完结,指为秦所灭〕《阿房宫赋》公阅毕,即解貂覆生《左忠毅公逸事》②使……完毕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全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25、便①有利,便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沦》②(piáan)能说会道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③就便可白公姥,准时相遣归《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④适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6、遍①处处,普遍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促织》②全,全部以侈自败者多矣,不行遍数《训俭示康》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诸子喻山水》27、表①外,与“里”相对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心古》②说明,表白无人信高洁,谁为表寸心《在狱咏蝉》③给皇帝的奏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④标记,作标记《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雍水28、并①合并,吞并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沦》②并行,并列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③一起,都,一并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促织》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苏武传》④并且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促织》29、伯①排行第一,老大,伯父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②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晋侯秦伯田郑《左传·僖公二十年》③古代一方的首领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④同“霸”桓公,五伯之上也《韩非子·难四》30、薄①微薄,薄弱不终岁,薄产累尽《促织》②迫近,靠近,靠近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③轻视,看不起不薄今人爱占人《戏为六绝》④(土地)贫瘠薄田五十顷《三国志·诸葛亮传》⑤与“厚”相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曼》○6浅薄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31、泊①停船士大夫终不愿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②舒适,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诫子书》32、博①宽广,广博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②换取,讨取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促织》33、步①行走,步行〔专指不借车马徒步行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秦晋崤之战》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②脚步,步伐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促织》③举足两次为一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阿房宫赋》34、栽①裁衣服,剪裁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②同“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③裁决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35、苍①深绿色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前赤壁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36、操①拿着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②从事,担当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③把握,掌握,操作津人操舟假设神④操守,品德虽贾人,有贤操37、草①草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②在草间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③初稿.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④结草:报恩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38、策①计策,策略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归而求救国之策②竹制的马鞭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③拄着拐杖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39、曾①曾经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促织》《列子·黄帝》《汉书·张汤传》《苏武传》《〈指南录〉后序》《左忠毅公逸事》《陈情表》《廉颇蔺相如列传》《过秦论》《〈指南录〉后序》《过秦论》《归去来兮辞》《训俭示康》《琵琶行〔并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前赤壁赋》③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此儿当及其曾祖《晋书》40、差①差异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②过失,错误君子慎始,“差假设毫厘,缪以千里”③略微地,比较地吴公差强人意④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41、尝①品尝尝之而甘于口②摸索我虽不敏,请尝试之③副词,曾经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吾尝终日而思矣42、长①长(与“短”相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方首长胫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②擅长敢问夫子恶乎长?③长期挟飞仙以游览,抱明月而长终④始终,常常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史记·萧相国世家》《礼记·经解》《后汉书·吴汉传》《阿房宫赋》《荀子·荣辱》《权术·心术》《过秦论》《项脊轩志》《劝学》《蒹葭》《促织》《过秦论》《孟子二章》《前赤壁赋》《秋水》⑤生长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种树郭橐驼传》⑥增长,成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⑦年长的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训俭示康》⑧列在首位的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⑨年纪大,辈分或职位高沛公曰:“孰与君少长?”无贵无贱,无长无少⑩长期的,长远的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11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由于长句,歌以赠之43、超①一跃而上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②遥远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平原忽兮路超远③超过听言则远超于上圣44、朝①朝拜,朝见,上朝先轸朝,问秦囚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②使……朝拜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③朝代(朝廷)逮奉圣朝,沐浴清化④早晨朝歌夜弦,为秦宫人《石钟山记》《鸿门宴》《师说》《诸子喻山水》《琵琶行〔并序〕》《秦晋崤之战》《促织》《国殇》《十渐不克终疏》《秦晋殽之战》《项脊轩志》《过秦论》《陈情表》《阿房宫赋》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苏武传》45、陈①陈设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②陈述陈情表《陈情表》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苏武传》③陈旧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④通“阵”,交战时的战斗队列勿击堂堂之陈《孙子兵法·军争》46、称①声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训俭示》②号称,称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黄州快哉亭记》③称颂,赞许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④适合,符合,相称满意快意,几家能够《与妻书》⑤称量度而取长,称而取重《商君书》47、诚①确实,确实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诚既勇兮又以武《国殇》此为宰相厅事诚隘《训俭示康》②真心,真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陈情表》③假设,果真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48、出①出,出来备他盗出人与格外也《鸿门宴》②出去,外出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③逃出果以富得罪出亡《训俭示康》④拿出,交纳因山己虫,纳比笼中《促织》⑤产生,发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⑥消灭,显露而境地危恶,层见错出古之圣人《〈指南录〉后序》⑦超出,超过其出人也远矣《师说》⑧出任,调任予出官二年《琵琶行〔并序〕》⑨出兵,出征使出师于东门之外《秦晋殽之战》⑩使……流出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苏武传》49、除①台阶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苏武传》②去掉,去除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左忠毅公逸事》③授官。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120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0eb05aa1f01dc281e43af05f.png)
常有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 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别的还有常有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察看范围。
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便多样,难以区分和掌握。
常有的文言虚词有18 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养(衣食所安)2.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鄙俗)3.备 : 1 、周祥、详尽。
(先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 、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 1、影响(被于来世) 2 、同“披” ,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鄙俗《出师表》)6.毕: 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 1、迫近,凑近。
(傍晚冥冥《岳阳楼记》) 2 、小瞧。
(不宜自轻自贱《出师表》) 3 、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 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 、鞭打、驱遣。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 、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 、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9. 长: cháng 1 、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 、长久,健康。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编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4de13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7.png)
高考文言实词120例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隐蔽,躲藏)【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3、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5、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末倒置(树根,树梢。
2025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实词分类汇编-202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备考总复习(全国通用)
![2025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实词分类汇编-202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备考总复习(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e5e0a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6.png)
2025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实词分类汇编一、与家居生活有关的: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8、字:女子许嫁。
二、与学习修养为人有关的:1、工:擅长。
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 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张俭等人。 成语:不刊之论
35、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能够 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 克敌制胜 克己奉公 克日会战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战胜,攻破 \ 克制 \ 约定或限定(时间) \ 能够 36、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督促 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惟大人能格君心之非 纠正
22、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经过 想互通使者,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良庖岁更刀 改弦更张 悉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
更换,调换 改变 抵偿
23、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 重赏征求
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 他捕获。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24、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谋划
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看望,问候(用屈尊的方式去问候)
养幼少,存诸孤
抚恤
9、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宽恕 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0、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及,达到
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及,等到
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 趁着趁吴国人还没有把楚国平定,您还是
3、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回复
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报任安书
报仇雪恨
4、齐孝公伐我北鄙。
边境 ,边疆
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越国以鄙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把……当做边邑 庸俗,浅陋 轻视,看不起
5、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军营 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军营
作壁上观
营垒,军营的围墙
6、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 害的巢。 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7、师进,次于昭陵。 临时驻扎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编排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8、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看望,问候
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 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20、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冒犯,冲犯
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哭声直上干云霄 冲
置之河之干兮 水边,河岸
子张学干禄 求取
21、致知在格物。 推究,研究 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勿论 击,打
28、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妒忌 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厌恶,憎恨
29、吴遵路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年成不好
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
恭俭而好礼
约束,不放纵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节俭
丰则籴,俭则粜
歉收
30、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选拔
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 试验,考核
数典忘祖 前代的文物、制度、故事
14、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 删改
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5、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称赞
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 答应。 天下人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16、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强行改变
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
对义阳城的围困。
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法度,准则创业:创建功业;垂:流传;统:指
一脉相承的系统。创立功业,传给后代子孙。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 效法向上取法虞、夏时代的典章,深远博大得
无边无际 舜为姚姓、 禹为姒姓
25、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 道的。 造访、探望
26、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怨恨 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 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优游:优容,宽待 27、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 遗憾 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 开罢了。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 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舅夺母志
强行改变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耽误
17、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偏袒
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刚直不阿
阿谀逢迎
18、宋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 夸耀 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自矜功伐 不矜不伐 吊民伐罪(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功劳
夸耀
讨伐
19、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 众多
去夺取一部分楚国的土地吧
11、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感激 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心意
12、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当即 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 了的。 13、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主管 他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 出的人。
高考文言实词积累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吝啬 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审理
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按诛五人 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 按兵不动 于是使御史悉按问诸生
追究,查办 巡行,巡视 压抑,止住 审问,审查
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31、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禁令 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 成语:入乡随俗 入国问禁
到了人家的地域,要根据当地的习俗行事,跟随当地的风俗习惯。问禁也是说 要知道当地的忌讳禁止的事情,避免行事违背了当地习俗
32、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 夸耀
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
大臣。
君子矜而不争
持重,庄重
愿陛下矜愍愚诚
怜悯,同情
33、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撤除
(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 除疏远的王族的爵禄。 成语:细大不捐
34、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