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绪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原生物和免疫学课件微生物绪论.ppt

病原生物和免疫学课件微生物绪论.ppt

肠炎
人类T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出血性肠炎等
戊型肝炎病毒(HEV) 丙型肝炎病毒(HCV) 人类埃立克体 Guanarito病毒 O139霍乱弧菌 巴尔通氏体
毛细胞白血病 莱姆病
Sin nomber病毒 Sabia病毒(Sabia virus) 小病毒B19 (Parvovirus)
艾滋病 肺炎衣原体病
朊粒(prion)
比病毒更小 库鲁病,克雅病 疯牛病,羊瘙痒病 1997年,Prusiner获
诺贝尔奖
羊瘙痒病PrPC与PrPSC分子的三维结构
我国发展简史
学者黄祯祥
首创体外细胞培养病毒 的技术
汤飞凡教授
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出沙 眼衣原体
任务与展望
任务重
新现与再现传染病病原体不断研究 研制有效的疫苗 诊断方法的开发 抗感染药物的研发:化学药物和抗生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AIDS,1981年首报告,1983年分 离到病毒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
肝炎病毒进展
1947年,甲型肝炎和血清型肝炎的概念 1970年,Dane颗粒(HBV) 1973年,HAV颗粒(HAV) 1978年,NANBV 1989年,HCV、HEV 1990-1994年,non A-E 1995年,HGV 1997年,TTV
教学大纲
掌握内容:微生物定义;微生物种类
熟悉内容: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微生 物与人类的关系
了解内容:医学微生物学的内容和任务;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巴斯德等科学家 对微生物学发展的贡献
微生物
Microorganism
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 单、肉眼直接看不到必 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 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 物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Pathobiology and Immunology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绪论 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人体寄生虫学 细菌学 真菌学 病毒学
绪论
一、医学免疫学概论 二、病原生物学概论
二、病原生物学概论
(一)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的概念 (二)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三)人体寄生虫概论
二、 细菌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二)特殊结构
1.细胞壁
1.荚膜
2.细胞膜
2.鞭毛
3.细胞质
3.菌毛
4.核质
4.芽胞
1.细胞壁(cell wall)
(1)功能 (2)构造 (3)溶菌酶、青霉素的杀菌机制 (4)L型细菌
(1)细胞壁的功能
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是包绕在细胞膜外 侧的坚韧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一)培养基基
概念、必须具备的条件、分类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及意义
•菌落:将细菌划
线接种于固体培养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基小表 时长面培现,养经后象,18在-培24
1、液体培养基:
养基表面出现肉眼 可见的单个细菌集
混浊生长、沉淀生长、菌膜生长 团。
2、半固体培养基:
复习思考题
1.概念: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机会 感性染
2.简述微生态失调的原因及防治。
微生物的分布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微生物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土壤
有些能形成芽胞的致病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芽 胞杆菌)可存活几年或几十年,并能通过伤口感染。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说课(临床专业)PPT课件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说课(临床专业)PPT课件
免疫应答的类型
根据免疫应答过程中是否出现抗体,可将免疫应答分为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两种类型。体液免疫应答是 指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细胞免疫应答是指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 为效应T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的过程。
03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关系
病原生物感染与免疫应答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说课 (临床专业)ppt课件
• 病原生物学概述 • 免疫学基础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关系 • 临床病例分析 • 展望与未来发展方向
01
病原生物学概述
病原生物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病原生物可以分为病毒、细菌、 真菌、寄生虫等不同类型,每种 类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 病机制。
特点
碍。
超敏反应
机体对某些外来物质过度敏感,引 发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功能缺陷, 导致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疫苗的研发与应用
疫苗种类
包括减毒疫苗、灭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等。
疫苗研发流程
包括病原生物的分离与鉴 定、疫苗株的筛选与培育、 疫苗制备与质量控制等。
疫苗接种
通过注射、口服等方式将 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机 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预 防疾病的发生。
03
04
总结词
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 机制,发病机理。
总结词
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方 法,诊断标准。
总结词
熟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 则,治疗方案。
总结词
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措 施,预防方法。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实践
总结词
掌握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研究进展。
总结词
熟悉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选择 ,治疗效果。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ppt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ppt课件

2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
功能 正常表现
免疫防御
(immunologic defense)
抗感染
消除炎症或衰老细胞 控制癌变细胞
免疫稳定
(immunologic homeostasis)
免疫监视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ppt课件
3
免疫学的概念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
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 子)、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 (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功能 的学科。
ppt课件 4
二、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 (二)经典免疫学时期 (三)近代免疫学时期 (四)现代免疫学时期
ppt课件
5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
公元17世纪我国记载接种“人
痘”,预防天花。
ppt课件
6
3天
5天
7天
天花发病过程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二)经典免疫学时期
公元18世纪后叶,英国乡村医生 Jenner观察发现种牛痘预防天花, 既安全又有效,是一划时代的发明。
ppt课件 19
第一章
抗原
抗原的概念与分类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抗原的特异性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ppt课件
20
第一节


一、抗原的概念 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 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 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两种特性: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icity),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病原生物学概说免疫学概述教学课件

病原生物学概说免疫学概述教学课件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清除外 来抗原,以及监视和清除体内突变细 胞,以维持机体的健康。
免疫应答的过程与类型
免疫应答的过程
免疫应答分为三个阶段,即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效应阶段。在识别阶段,抗原被抗原递呈细胞摄取和处理,暴 露出抗原肽,与T细胞受体结合;在活化阶段,淋巴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在效应 阶段,效应细胞发挥效应,清除抗原。
病原生物的毒力、抗原性、免疫逃避机制等特性决定了其在感染过程中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 用方式。免疫系统通过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来识别、清除和记忆病原生物,而病原生 物则通过免疫逃避机制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深入理解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相互影响有助于发现新的疾病治疗和预防策略,提高人类健 康水平。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免疫应答的类型
根据淋巴细胞激活的机制和效应细胞产生的不同,可以将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型。细胞免疫 主要依靠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炎症反应来清除抗原;体液免疫则主要依靠B细胞产生的抗体来中和抗原。
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疫苗研制
通过了解免疫应答的机制和类 型,可以研制出针对特定病原 体的疫苗,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的发生和传播。
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包括皮肤、黏膜等物理屏障,以及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对病原生物的直 接清除。
特异性防御机制
淋巴细胞识别病原生物的抗原,并产生相应的抗体和细胞因子,对病原生物进 行特异性的清除。
免疫疗法在病原生物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减毒或灭活的病 原生物,激发机体产生特 异性免疫反应,预防疾病 的发生。
免疫调节治疗
针对免疫病理反应的治疗,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减轻或治疗过敏反应、自 身免疫疾病等。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ppt课件.ppt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ppt课件.ppt

ppt课件
14
How
问题之三: 如何潇洒? (怎么学?)
ppt课件
15
How
“一个中心” 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考
试大纲和免疫学考试大纲
ppt课件
16
How
“两个基本点”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材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同步练习册》
ppt课件
17
How
“三个步骤” 预习、听课、复习
ppt课件
32
白喉杆菌是引起白喉的病原菌。该 菌能致人于死地,在于能产生强烈的白 喉毒素,抑制靶细胞蛋白质合成。
ppt课件
33
如何破坏白喉毒素?
将白喉杆菌注入豚鼠体内,接着再注 射各种各样有毒的药品,希望以“毒”攻 “毒”,消除白喉毒素的毒性作用。
ppt课件
34
死亡
这些可怜的豚鼠不是在白喉毒素的中 毒下死亡,就是被注射的毒物夺去生命。
ppt课件
45
1941年,青霉素正式用于临床,细 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从此进入了抗生素 时代。
弗莱明和弗劳里获得诺贝尔医学与生 理学奖。
ppt课件
46
5、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我国首创用人痘预防天花。 18世纪末,Jenner通过研究“挤奶 女工得牛痘后不再患天花”现象,发现 接种牛痘病毒可 预防天花, 开创疫苗接 种的历史。
1901年,贝林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 生理学奖。
ppt课件
38
怎样杀死侵入人体的病原菌?
ppt课件
39
欧立希(Ehrlich)提出“神奇的子弹” 的构想,即杀死侵入体内的病原菌而不伤 害人体组织。
ppt课件
40
1935年,杜马克发明磺胺类药物, 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职) 绪论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职)  绪论课件

02
病原生物
病原生物的分 类
细菌
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 等。
真菌
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病毒
包括DNA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等。
寄生虫
包括原虫、蠕虫等。
病原生物的致病性
侵袭力
病原生物突破机体防御屏障的 能力。
毒力
病原生物对机体的损害程度。
数量
病原生物在机体内繁殖的数量, 影响发病程度。
病原生物感染与免疫反 应
病原生物感染引发免疫反应
当病原生物侵入人体时,机体的免疫系统迅速启动防御机制,产生针对该病原 生物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免疫反应的分类
根据免疫应答的特点,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前者包括 天然屏障、吞噬作用等,后者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学在病原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免疫学检测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
01
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检测反应产物来判断
抗原是否存在的方法。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
02
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杀伤活性等功能来判断免疫
状态的方法。
免疫分子检测
03
通过检测免疫分子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的含量来判断免
疫状态的方法。
0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关系
学科研究内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病原生物的 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和防治原则,以及免疫 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免疫应答机制。
该学科还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领域,与 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相互作用,有助 于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诊断、 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免疫分子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绪论课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绪论课件

1 2Leabharlann 培养创新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病原生物学与免 疫学的基础知识,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培养创新人才。
促进跨学科合作
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的 交叉知识,促进医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合作。
3
推动医学领域发展
通过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研究,将不断推动 医学领域的发展,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免疫应答的诱导
病原生物成分作为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 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病理损伤
某些病原生物可引起超敏反应或自身免疫病,导 致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造成损伤。
免疫系统对病原生物的防御机制
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包括屏障结构、吞噬作用和炎症反应等,阻止病原生物的入侵和 扩散。
特异性免疫应答
通过抗原识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途径,清除被感染的细胞和 病原生物。
毒素作用
某些病原生物能产生毒素, 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 如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和外 毒素。
免疫损伤
某些病原生物能引起强烈 的免疫反应,导致组织损 伤,如风湿热和某些类型 的肾炎。
病原生物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04
空气传播
如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等通过 飞沫或气溶胶传播。
接触传播
如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等通过 直接接触传播。
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免疫疗法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免疫疗法在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免疫预防
新型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如mRNA疫苗,为预防传染病提供了 更有效的方法。
免疫监测
免疫监测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早期发现免疫系统异常,及时采取 干预措施。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言PPT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言PPT课件
14
病原菌从哪里来?
我们身边的病原菌
年代 1873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 1883 1884 1885 1886 1887 1888 1892 1894 1896 1898 1900 1903 1906
疾病 细菌名称 麻风病 麻风分枝杆菌 炭疽病 炭疽芽孢杆菌 化脓 葡萄球菌 淋病 淋病奈瑟氏菌 伤寒 伤寒沙门氏菌 化脓 链球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霍乱 霍乱弧菌 白喉 白喉棒杆菌 破伤风 破伤风梭菌 腹泻 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 脑膜炎奈瑟氏菌 食物中毒 肠炎沙门氏菌 气性坏疽 产气荚膜梭菌 鼠疫 鼠疫耶尔森氏菌 肉毒中毒 肉毒梭菌 痢疾 痢疾志贺氏菌 副伤寒 副伤寒沙门氏菌 梅毒 苍白密螺旋体 百日咳 百日咳博德特氏菌
21
(二)微生物学的奠基
法国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
德国人柯赫(Robert Koch) 22 ( 1843~1910)
1.巴斯德
(1)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化学家出生的巴斯德涉足微生物学是为了治疗“酒病”和 (2)“蚕病”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18


(一)微生物的发现 我国8000年前就开始出现了曲蘖酿酒;
4000年前埃及人已学会烘制面包和酿制果酒; 2500年前发明酿酱、醋,用曲治消化道疾病; 公元六世纪(北魏时期)贾思勰的巨著“齐民要术”; 公元2世纪,张仲景:禁食病死兽类的肉和不清洁食物; 公元前112年-212年间,华佗:“割腐肉以防传染”; 公元九世纪痘浆法、痘衣法预防天花; 1346年,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法卡城之战(靼坦人-罗马人); 16世纪,古罗巴医生G.Fracastoro:疾病是由肉眼看不见 的生物(living creatures)引起的; 1641年,明末医生吴又可也提出“戾气”学说; 19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职) 绪论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职)  绪论课件

病原生物通过血液传播时,可经输血、注 射等途径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 炎病毒等。
02
免疫学基础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免疫器官
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 、脾等,是免疫细胞定居 、增殖和发生免疫应答的 场所。
免疫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 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等,是执行免疫应答和免 疫效应的细胞。
免疫分子
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 子等,是参与免疫应答和 调节免疫应答的分子。
免疫应答的过程
抗原识别
抗原进入机体后,被抗原提呈细 胞摄取并加工处理,暴露出抗原 表位,再被T细胞受体或B细胞受
体特异性识别。
淋巴细胞活化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发生一系列 信号转导,导致淋巴细胞活化、增 殖和分化。
免疫效应
活化的淋巴细胞根据抗原类型产生 不同的免疫效应,包括细胞免疫和 体液免疫。
免疫抑制
某些病原生物能通过产生免疫抑 制因子,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使感染持续存在。
免疫细胞凋亡
病原生物可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从而破坏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
免疫系统对病原生物的防御机制
非特异性防御
皮肤、黏膜等屏障结构阻止病原 生物侵入,先天免疫细胞快速识 别并清除被感染的细胞。
特异性防御
后天免疫系统通过产生特异性抗 体和细胞免疫应答,精确地针对 特定病原生物进行防御。
病原生物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接触传播
病原生物通过空气传播时,可长时间悬浮 在空气中,被易感人群吸入后引起感染, 如流感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
病原生物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如手-眼、口-手等途径,如肠道病毒、皮肤 癣菌等。
消化道传播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全套课件298P) ppt课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全套课件298P)  ppt课件
7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 人体寄生虫学
8
医学微生物学 绪论
一.微生物定义(P6)
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个体微小、结构简 单、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光学显 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 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9
二.微生物的特点 1.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2. 种类多、繁殖快 3. 易变异、分布广
37
郭霍
(Robert Koch,1843~1910)创用固体 培养基,使有可能将细菌从环境或 病人排泄物等标本中分离成为纯培 养,利于对各种细菌的特性分别研 究。他还创用了染色方法和实验动 物感染,为发现多种传染病的病原 菌提供实验手段。
38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第九章 细菌概述
39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110)
10
体积微小:
以微米(μm)或纳米(nm)来测量
11
结构简单:
• 由单细胞、简单多细胞或非细胞 生命物质所构成
12
种类多
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达数十万以上, 按其分化程度、化学组成与结构分为 三大型八大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13
繁殖快:
一般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
一、细菌的形态 (一)大小 — 微米(μm) (二) 基本形态
1. 球菌: 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2. 杆菌 3. 螺形菌
40
双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41
链球菌
42
葡萄球菌
43
球菌 ----四联球菌
44
球菌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第一章 病原生物学绪论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第一章 病原生物学绪论
❖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构成病原生 物学,为一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
第二节 人体寄生虫与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概念与分类
❖概念: ❖分类:1、按寄生部位分类
2、按寄生性质分类 ❖人体寄生虫学: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
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命性、实验 诊断方法、流行规律和防治措施的科学。
思考 ❖稳固艾滋病的基本常识知识,并模拟练习。
病毒
原核细胞 型微生物
细菌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体 螺旋体 放线菌
真核细胞 型微生物
真菌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正常菌群: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体表及 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的不同种类和数 量微生物对人体无害,有些还对人体有利 的微生物。
❖条件致病微生物:指正常菌群中的某些微 生物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具有致病性的微 生物。
第一篇 病原生物学
第一章 病原生物学绪论
学习目标
❖掌握病原生物的概念和分类; ❖了解病原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和进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肉眼 不能直接看见的微小生物。
❖特 点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容易变异。
分类
非细胞型 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指少数能引起人和动、植物 病害,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
❖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指对人和动物都致 病的微生物。
三、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
❖医学微生物学:是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 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与免疫 性,特异性诊断和防治措施等内容,以控 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性 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 的科学。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免疫的现代概念36ppt学习交流功能正常表现有利异常表现有害免疫防御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超敏反应易受感免疫自稳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清除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防止癌变和病毒性疾病肿瘤病毒性疾病37ppt学习交流经验时期经验时期19世纪初2020世纪中叶至今世纪中叶至今1111世纪世纪科学时期科学时期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38ppt学习交流人痘苗预防天花人痘苗预防天花smallpoxsmallpox39ppt学习交流人痘苗预防天花人痘苗预防天花smallpoxsmallpox人类治疗传染病过程中所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day天花病毒poxvirus40ppt学习交流1818世纪末的伟大发明世纪末的伟大发明牛痘苗牛痘苗英国乡村医师jenner17491822感染牛痘的挤奶女工不易患天花41ppt学习交流一次冒险的尝试
患牛痘的挤奶女工手臂
未发生天花的全身 症状
结论:接种牛痘可预防天花
Vaccination (接种) 取自拉丁文vacca牛及vaccinia牛痘之意。 Vaccine——牛痘苗、疫苗
42
Edward Jenner 首创用牛痘预防天花,为预防医学开辟了广阔途径。
43
人类最终消灭了天花
44
2. 经典免疫学时期(科学期)
减毒疫苗的发明 19世纪中叶,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steur) 新鲜鸡霍乱杆菌培养物
Vaccination
陈旧培养物 Vaccine
新鲜培养物
死亡
存活
45
抗毒素(抗体)的发现
首创抗毒素血清预防和治疗 首届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小剂量白喉毒素 存活
大剂量白喉毒素
贝林格Behring
死亡
免疫血清
大剂量白喉毒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
绪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概述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二、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一、微生物的概念、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三节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一、人体寄生虫学的概念与分类
二、人体寄生虫学的发展与现状
2
绪论
教学目标 1、掌握免疫的概念、功能 2、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3、熟悉微生物类群的特点 4、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组成
8
19世纪后期,微生物的发展推动了免疫 学的发展。
1880年,法国巴斯德发现接种陈旧的鸡 霍乱培养物可使鸡免受感染,并创制了 炭疽杆菌减毒疫苗和狂犬病疫苗,开始 了免疫机制的研究。
9
1883年俄国学者E﹒Metchnikoff发现了白细胞吞 噬作用并提出了细胞免疫学说。
1890年德国学者 Behring和日本学者北里创用了 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
有时也能造成病理损伤
5
2、功能 (掌握)
功能 正常表现(有利) 异常表现(有害)
免疫防御
(immunologic defence)
防止病原微生物 的侵袭、感染
超敏反应、易受感 染
免疫自稳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immunologic homostasis)
形成耐受
免疫监视 清除突变细胞,防止
17
研制等应用领域,也获得长足进展。
免疫学的进展必将为人类消灭传染病, 防治免疫性疾病,解决移植排斥,征 服肿瘤等方面作出新贡献。
18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一、微生物的概念、分类以及与人类的 关系 1、概念:是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
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 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 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种类多、分 布广、繁殖快、与人类关系密切等。
19
2、分类(依结构与组成)
非细胞型 原核细胞型
真核细胞型
区 无细胞结构, 仅有原始核,无核 细胞核,有核
别 无产生能量酶, 仁、核膜
仁、核膜,细
一种核酸
缺乏完整细胞器 胞器完整
种 病毒 类
细菌(狭义)
真菌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
3
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概述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1、概念:
传统概念(原意):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反应 现代概念: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与排除抗原性 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功能。 通常对是有利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免 疫性病理损伤,引起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4
☺ 识别“我”与“非我” (自我稳定) --- 排除非己的抗原性异物 --- 对自身物质形成免疫耐受
减毒活疫苗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疫苗 (vaccine)
巴斯德 Louis Pauster (1822-1895) 11
1890年 Behring和Kitasato
德国
——白喉抗毒素
抗体
Ehrlich(德国)
体液免疫学说
Ehrlich
细胞免疫学说
Metchnikoff(俄国)
禁忌细胞株;
13
1961年发现了胸腺的功能,并提示了机体 存在完整的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及免疫系 统;
1966年区分出T、B细胞及亚群并证明了 它们的免疫协同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限制性;
1975年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 抗体;与此同时,出现了以荧光标记、酶 标记和放射性核素标记为主的各种免疫标 记技术 ,以及细胞和细胞因子检测技术等, 标志着现代免疫学的完善。
放线菌(广义)
20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检测等;此外,从整体和分子水平综合探
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 DNA重组及聚合酶链反应的扩增技术用于 生产基因工程抗体已展示广阔的前景。
15
免疫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如免疫 生物学、免疫病理学、免疫遗传学、 分子免疫学、临床免疫学、肿瘤免疫 学、生殖免疫学、检验免疫学和血液 免疫学等。
14
80年代至今,主要是分子免疫学发展时期。 包括MHC基因表达及限制性,抗体多样性 的遗传基础,T、B细胞抗原受体结构及基 因控制,独特型抗体疫苗,发展最快的各
种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相继发现,补体
系统各种调节因子的扩展,单克隆抗体及
基标记技术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毒素、激
素、神经递质、药物等微量抗原的免疫学
1903年,Wright(英国) 及Douglas把细胞学说与体液学说统一起来。
12
1950年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 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渗透到免疫学领域, 将免疫学推向飞速发展阶段。
1945年发现同卵双生的两只小牛的不同血 型可以相互耐受;
1948年发现了组织相容性抗原; 1950年证明了抗体的分子结构; 1953年人工耐受试验成功; 1956年的免疫细胞可被破坏或抑制,称为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癌变
肿瘤
6
二 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
经验时期 公元400年-18世纪末
我国唐代开元年间 (公元713年-741年) 创用了(将天花痂粉 吹入常人鼻孔)人痘 苗预防天花。
7
18世纪末,英格 兰乡村医生 E﹒Jenner于 1798年成功地创 制出牛痘苗,这 是世界上第一例 成功的疫苗。
1897年,德国 Ehrlich提出了以抗体为主的体液 免疫学说。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种学说曾一度论战不休, 直到1903年,理素,才将两种学说统一起来。
1916年,世界上第一部免疫学杂志创刊,宣告免 疫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0
发现多种病原微生物 如:炭疽杆菌
16
现代免疫学发展极为迅速,免疫学基础理论 和应用领域不断取得引人瞩目的新成就。
近年来,在APC加工、处理抗原的胞内机制, T/B细胞在骨髓内外的分化发育,TCR/BCR 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分子机制, T/B细胞激活 信号的胞内传导途径,免疫细胞凋亡机制及 其生物学意义,MHC生物学作用的本质、各 种免疫分子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移植排 斥反应的机制及移植耐受的建立,HIV感染和 致病的免疫学机制等方面,均获得新成果。 同时,基因工程抗体和其他新型免疫分子的 研制,现代免疫学技术的建立,分子疫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