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环境适应性要求V3.0

合集下载

常规气候类环境试验规范V3.0

常规气候类环境试验规范V3.0

常规⽓候类环境试验规范V3.0常规⽓候类环境试验规范拟制:_____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 规范化审查:_____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更改信息登记表规范名称: 常规⽓候类环境试验规范规范编码:TS-S100002015⽬录1.⽬的 (4)2.适⽤范围 (4)3.定义 (4)4.引⽤/参考标准或资料 (4)5. 规范内容 (4)5.1 试验分类 (4)5.2 环境条件等级 (5)5.3 对试验箱的要求 (5)5.4 环境试验⽅法 (5)5.4.1低温⼯作试验 (5)5.4.2⾼温⼯作试验 (7)5.4.3 ⾼温贮存试验 (9)5.4.4 低温贮存试验 (10)5.4.5 恒定湿热试验 (12)5.4.6 交变湿热试验 (14)5.4.7 温度循环试验 (16)5.5 判定标准 (17)5.6 试验中断处理 (18)5.7 试验报告 (18)1.⽬的1) 评定产品在常规⽓候类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及其组合的规定限值内的⼯作能⼒,评定产品对贮存、使⽤环境的适应性;2) 暴露产品薄弱环节,为改进产品设计提供信息。

2.适⽤范围⼆次电源和通迅电源、⼀次电源、变频器、监控产品、UPS、空调、蓄电池及PLC等硬件产品的开发试验、型式试验、批量抽样试验、质量检查试验等类型试验。

3.定义引⽤IEC60068-5-2 《环境试验第5部分:试验⽅法编写导则-术语与定义》。

4.引⽤/参考标准或资料IEC60068 《Environmental testing》IEC60721 《Class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GR-63-CORE 《NEBS Requirements: Physical protection》MIL-HDBK-338B 《Electronic Reliability Design Handbook》,1998.105. 规范内容5.1 试验分类本规范的内容只涉及常规⽓候类环境试验。

医疗环境电子数据交换HL7V 3.0的新进展

医疗环境电子数据交换HL7V  3.0的新进展

医疗环境电子数据交换HL7V 3.0的新进展齐国隆孔令人HL7(health level seven)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公布的网络开放系统互连模型(ISO)第7层(应用层)的医学信息交换协议。

它自1987年第一版诞生以来,发展迅速,1988年通过vZ.0版,1994年出版vZ.2版。

这个版本得到了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的认可,并逐渐在北美、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一些医院中使用。

1996年又发布了v2.3版。

而 v3.0版将于2001年 11月发布,这是一个真正面向未来的概念化版本。

通过这个版本,我们可以看到HL7发展及未来变化的方向。

一、构建W V3.0的必要性(一)以往版本中存在的问题:以往版本中,考虑到HL7要有广泛的适应性,可充分被选择,故难于精确定义其界面术语,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在HL7v2.X 中,构建消息的过程是完全特别的,中间没有明确的方法学指导。

触发事件和数据域仅能通过自然语言来描述,数据域之间的结构关系也不明确,多个触发事件可能导致消息的多次定义以及消息内某片段的多次使用。

同时,为了适应广泛复用,许多数据域都是随意设置的,因此可能引发状态码中的定义与其在触发事件中的描述不一致。

另外,在一些特别的医疗看护信息系统中,当它期望响应一个触发事件或接受一组消息时,缺乏明确的规范。

随着医学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及发展,迫切需要对HL7加以改进。

(二)HL7版本更新及发展的可能性:幸运的是,软件开发者从1987年制定第一版以来,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地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积累经验、解决问题。

HL7技术委员会在完成了V2.3版的制定后,便开始了全新的V3.0版的制定。

他们创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学指导,将其应用到从系统构建到消息定义的各个方面,以适合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

二、HL7 V3.0版的优势及其局限性(一)HL7V3.0的新特征:1.整个过程建立了一个明确的文档化的方法学指导,这将有助于功能委员会解决诸如新约定字段的界面设计,以及正在不断推广和发展的功能性假设等问题,同时也能帮助新成员更快地进行产业化。

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测试标准

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测试标准

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测试标准1. 引言电子产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受各种环境条件的考验,以保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环境适应性测试是评估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测试的标准、规程和规范。

2. 温度适应性测试2.1 高温测试高温环境会对电子产品的电气性能、外部材料和容器封装等方面造成影响。

高温测试应根据产品使用环境确定测试温度,测试时间及测试方法。

常用测试方法包括常温下短时间高温暴露、高温循环暴露和恒温暴露等。

2.2 低温测试低温环境对电子产品的电气特性、机械性能和材料性能等方面可能产生影响。

低温测试应根据产品使用环境确定测试温度,测试时间及测试方法。

常用测试方法包括恒温低温暴露、低温循环暴露和低温冷冻等。

3. 湿度适应性测试湿度对电子产品的电气性能、耐候性和腐蚀性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影响。

湿度适应性测试应根据产品使用环境确定测试湿度,测试时间及测试方法。

常用测试方法包括高温高湿、低温高湿和恒温恒湿等。

4. 高原适应性测试高原环境的低气压、低温和氧气稀薄等因素对电子产品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高原适应性测试应根据产品使用的海拔高度确定测试海拔和测试时间。

常用测试方法包括恒温高原暴露、循环高原暴露和模拟低气压暴露等。

5. 振动适应性测试振动环境对电子产品的机械结构、接触可靠性和电气性能等方面会有影响。

振动适应性测试应根据产品使用环境确定振动频率、加速度和测试时间。

常用测试方法包括固定频率振动、随机振动和冲击振动等。

6. 冲击适应性测试冲击环境对电子产品的机械结构、封装材料和元器件等方面可能产生影响。

冲击适应性测试应根据产品使用环境确定冲击加速度、冲击波形和测试时间。

常用测试方法包括半正弦冲击、锤击和自由跌落等。

7. 综合适应性测试综合适应性测试是对产品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的综合影响进行测试。

测试应根据产品使用环境确定相应的测试条件和持续时间。

常用的综合适应性测试方法包括温湿度循环测试、温度冲击测试和温湿度振动综合测试等。

建筑设计中的环境适应性策略

建筑设计中的环境适应性策略

建筑设计中的环境适应性策略在当今的建筑领域,环境适应性已成为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建筑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居住和使用需求的实体空间,更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有机组成部分。

环境适应性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降低建筑的能耗。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环境因素,可以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能够提升居住者的舒适度。

一个与环境相适应的建筑可以提供更宜人的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让人们在其中生活和工作更加舒适和健康。

再者,增强建筑的可持续性。

适应环境的建筑设计可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战,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气候因素是实现环境适应性的关键之一。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巨大,如炎热潮湿的地区、寒冷干燥的地区、季风气候地区等。

对于炎热地区,建筑设计应注重遮阳和通风,采用较大的窗户和遮阳设施,以减少阳光直射,同时促进空气流通。

而在寒冷地区,建筑则需要良好的保温性能,减少热量散失,例如加厚墙体、使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等。

在季风气候区,建筑的朝向和布局要考虑风向,以便更好地利用自然通风。

地形地貌也是影响建筑设计的重要环境因素。

在山地地区,建筑可以依山就势,减少土方开挖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通过分层、错层等设计手法,使建筑与山地地形相融合,同时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

在平原地区,建筑的布局可以更加规整,但也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承载力等因素。

在滨水地区,建筑可以充分利用水景资源,打造宜人的景观视野,但同时要注意防洪和防潮等问题。

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环境适应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优先选用本地材料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本地材料通常更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此外,使用环保、可再生的材料,如木材、竹子等,不仅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压力,还能为建筑带来独特的质感和美学价值。

环境适应性测试抽选标准

环境适应性测试抽选标准

环境适应性测试抽选标准环境适应性要求的环境试验项目低温、高温、低气压、温度气压、温度冲击、太阳辐射、加速度、倾斜摇摆、基本冲击、碰撞、随机振动、正弦振动、恒定湿热、交变湿热、浸水、淋雨、霉菌、盐雾、砂尘等。

1、高温、低温试验根据产品的使用场合选择表2和表3的温度点进行试验,机载设备是需要进行低气压试验或温度低气压试验。

2、低温试验:先进行初始检测,以温变速率<3℃/min把温度降低到规定的低温工作温度,根据样品的尺寸和重量进行温度稳定1小时~8小时,然后,对样品进行2小时的加电工作,开始降温进入低温贮存的温度点,贮存24小时,以温度变化速率<3℃/min升温到正常大气条件,进行1小时~8小时恢复。

3、高温试验:和低温试验的方法相同,都是要求温变速率<3℃/min进行升温,有温度稳定阶段和恢复阶段。

4、低气压试验:常温低气压,温度低气压,还有特殊的快速减压这个一般做的实验室非常少。

5、温度冲击:温度转换时间要求≤5m in就可以,这个条件比较常规,都可以实施。

6、太阳辐射:温度为40℃,总辐射强度为1.12kw/m2。

7、倾斜和摇摆试验:属于比较特殊的试验项目,一般要求的会比较少,舰船设备要求做这个项目,其他环境不要求。

8、冲击试验:一般采用半正弦波和后峰锯齿波的冲击波形。

9、振动试验:对于车载环境,运用公路运输振动曲线进行三方向的振动试验,对于舰船设备采用和GJB4标准相同的测试要求,进行谐振搜索、扫频耐久和扫频循环试验。

对于机载设备按照和GJB150.16标准相同的机载测试随机振动试验进行。

10、湿热试验:采用恒定湿热和交变湿热试验,这个和其他军标有所差异,恒定湿热类似于采用GB/T2423.3的电工电子湿热要求,交变湿热也是属于比较特别的交变,温度是在20℃和40℃交变。

11、浸水试验:水温8℃~28℃,浸渍深度试验样品顶部距离水面1m,测试时间2小时。

12、淋雨试验:相当于采用GJB150.8A的垂直滴水试验,雨滴直径0.5mm~4.5mm,淋雨角度45°,淋雨强度6mm/min。

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规范

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规范

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规范电子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试验是对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受性进行评估的过程。

准确和规范的测试方法和试验规程对于确保电子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规范展开论述。

一、试验目的及背景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模拟电子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情况,考察其受环境因素影响时的性能和可靠性。

试验旨在确保电子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够稳定工作并具备一定的耐久性。

通过严格的试验规范和标准,可以有效减少产品的质量问题和使用故障,并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二、试验内容1. 温度试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电子产品的耐热性和耐寒性。

具体试验包括高温试验、低温试验和温循试验等。

高温试验可以模拟产品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情况,低温试验可以模拟产品在寒冷环境下的工作情况,而温循试验则可以模拟产品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适应性。

2. 湿度试验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测试电子产品的抗潮湿性和抗腐蚀性。

具体试验包括常湿试验、温湿循环试验和盐雾试验等。

常湿试验可以模拟产品在高湿环境下的工作情况,温湿循环试验可以模拟产品在湿度和温度变化过程中的适应性,而盐雾试验可以模拟产品在腐蚀性环境下的适应性。

3. 振动试验通过模拟不同振动环境下的遭受振动和冲击的情况,测试电子产品在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试验包括固定振动试验、随机振动试验和冲击试验等。

4. 高低压试验通过对电子产品在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的适应性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在不同电压条件下的正常使用。

具体试验包括交流电高低压试验和直流电高低压试验等。

5. 其他试验根据电子产品的特殊性和具体需求,还可以进行电磁辐射试验、防尘防水试验、机械冲击试验等其他环境适应性试验。

三、试验方法和标准1. 试验方法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需要遵循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如ISO、IEC等组织发布的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需要具备可重复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7步法环境适应性

7步法环境适应性

7步法环境适应性
7步法环境适应性是指在不同的环境中采取特定的步骤,以适应和应对不同的环境。

1. 观察和了解环境:在进入新环境之前,先要观察和了解环境,包括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2. 找到适应之处:在观察环境后,找到适应自己的地方,例如可以寻找自己熟悉的语言、食物和文化。

3. 尊重当地文化:在适应新环境时,尊重当地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

4. 接纳当地生活方式:接纳当地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社交礼仪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可以更快地融入新环境。

5. 与当地人交流:与当地人交流可以了解当地的真正情况,同时也有助于建立朋友圈和社交关系。

6. 学习当地语言:学习当地语言可以让你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人沟通交流更加顺畅。

7. 逐渐适应并积极融入: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参与当地活动和社交,积极融入并享受当地文化。

武器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武器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武器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武器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武器装备的战斗力与环境密切相关,世界军事史上无数战例都证明了这点。

早期如拿破仑和希特勒远征俄国战争、日俄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马岛之战;近期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其结局均表明:因不适应低温、热带海洋、热带雨林、湿热和沙漠等环境,武器装备严重腐蚀、海洋生物附着、沙尘堵塞、长霉起雾、虫蛀鼠咬、结冰凝露等,导致机械故障、控制失灵、通讯中断、弹药失效而造成失败和人员伤亡。

惨痛教训表明:如果武器装备在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重视自然环境的影响,结果可能导致军事上的失败。

据报道,同一装置,在实验室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失效数若为1,在野外地面上使用则为2,军舰上使用则为10,飞机上使用则为20。

由此可见,武器装备可靠性问题相当多的是由使用环境条件恶劣所致。

下面是国外部分材料和产品环境适应性事故的案例:(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运到远东地区的航空电子产品,60%不能使用;英国制造的雷达在欧洲使用,其平均MTBF为116小时,在地中海使用尚有61小时,而在东南亚使用仅有18小时。

(2)日俄战争,俄国战舰远航执行任务,因海洋生物附着污损和海洋腐蚀,使设备发生故障、航速下降、导致惨败。

(3)拿破仑和希特勒远征俄国时,因武器装备和运输工具不适应寒冷环境而改变了战争结局;朝鲜战场上,也是由于低温使美军电子探测系统的故障高达80%,而贻误战机。

即使是靠近北极圈的前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的几次重要战役中也大败于芬兰军队。

原因很简单,芬兰军队更靠近北极圈,其武器装备经过真正的最优化考核,能最有效地在更接近北极圈的环境里使用。

(4)英阿马岛之战,英国一艘导弹驱逐舰,由于不适应环境,使舰上的导弹系统与通讯系统发生电磁干扰,而无法同时工作,造成被动挨打而被击沉。

(5)越南战争中,美军大量电子设备不适应热带雨林环境,仅一个月就损坏37%,导致通讯不畅,指挥失灵;从海上运输的武器装备因腐蚀、长霉和鼠害造成大量损失和失效而贻误战机。

中国移动GSM模拟直放站技术规范v3.0.0

中国移动GSM模拟直放站技术规范v3.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G S M 模拟直放站技术规范 C h i n a M o b i l e G S M A n a l o g R e p e a t e r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版本号:3.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2011-9-2发布 2011-9-20实施QB-A-014-2011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3.1. 术语 (2)3.2. 定义 (2)3.3. 缩略语 (3)4.设备性能要求 (3)4.1. 无线性能要求 (4)4.1.1 工作频段 (4)4.1.2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 (4)4.1.3 增益 (5)4.1.4 自动电平控制(ALC) (5)4.1.5 频率误差 (6)4.1.6 调制准确度 (6)4.1.7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 (6)4.1.8 带内波动 (7)4.1.9 噪声系数 (7)4.1.10 电压驻波比 (7)4.1.11 传输时延 (7)4.1.12 杂散发射 (7)4.1.13 互调衰减 (10)4.1.14收发隔离度 (11)4.1.15带外增益 (11)4.1.16整机功率效率要求 (12)4.1.17光波长及可应用的光纤 (12)4.1.18 光输出功率 (12)4.1.19 路衰减范围 (13)4.1.20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13)4.2. 电源适应性要求 (13)4.3. 环境适应性要求 (13)4.3.1环境适应性要求 (13)4.4. 安全要求 (14)4.4.1 接地导体电阻和连接电阻 (14)4.4.2 抗电强度 (15)4.4.3 接触电流 (15)4.4.4 设备电源安全保护功能要求 (15)4.5. 电磁兼容要求 (16)4.6. 设备防雷 (16)5.设计及工艺要求 (16)5.1. 结构及接口要求 (16)5.1.1 设备铭牌要求 (16)5.1.2 接口要求 (16)5.1.3 结构要求 (16)5.1.4 监控模块要求 (16)5.1.5 实现框图 (16)5.2. 设计要求 (17)5.2.1 器件选型 (17)5.2.2 中频滤波要求 (17)5.2.3 电路分腔要求 (17)5.2.4 双路功放要求 (17)5.2.5 散热要求 (17)5.2.6 整机跌落要求 (17)5.3. 工艺要求 (18)5.3.1 PCB设计工艺 (18)5.3.2 焊接要求 (18)5.3.3 装配工艺 (18)5.3.4 功放工艺 (18)6.监控管理要求 (19)7.编制历史 (19)附录A 指标分级标准 (19)前言本设备规范参考了通信行业标准YD/T 1337-2005、YD/T 952-1998和YD/T 833-1999,并根据ETSI EN 300 609-4 V8.0.2(2000.10)、3GPP TS 51.021 V7.0.0 (2005-09)和当前直放站系统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编写。

机械设备环境适应性规范要求

机械设备环境适应性规范要求

机械设备环境适应性规范要求机械设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需具备一定的适应性,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安全可靠。

为了规范机械设备环境适应性的要求,以下是一些参考指南,以供制定和执行相关规范时参考。

1. 温度要求机械设备应能在指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一般来说,温度范围应在0℃至40℃之间。

对于特殊环境,如极寒或高温地区,机械设备的适应性规范应有相应的调整。

在极寒地区,机械设备可能需要采取加热保暖措施,以防止零部件冻结;而在高温环境下,需要注意机械设备散热和温度过高对零件和润滑油的影响。

2. 湿度要求机械设备应能在相对湿度适中的环境下正常工作,通常要求相对湿度在40%至50%之间。

高湿度环境可能会导致设备受潮、电气元件短路等问题,因此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应采取防护措施,如防潮、防尘、防水等。

3. 震动与冲击要求机械设备应能承受正常的运输、安装和运行过程中的震动与冲击。

相关规范应规定机械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包括适当的缓冲材料和固定设备的方法。

此外,在设计和制造机械设备时,还应合理考虑各个零部件的抗震性能,以确保设备长期运行稳定可靠。

4. 尘埃与腐蚀要求特定工艺环境中可能会产生大量尘埃或腐蚀性物质,这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出了特殊要求。

相关规范应规定机械设备的密封性能和材料耐腐蚀性能,并指导设备的维护保养措施,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 电磁干扰要求机械设备应能抵御电磁辐射和其他电磁干扰,以确保其自身的正常功能不受干扰。

相关规范应明确机械设备的电气隔离、屏蔽和抗干扰措施,以保证设备的信号传输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6. 噪声与振动要求机械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噪声与振动,影响到设备的使用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

相关规范应规定机械设备的噪声和振动限值,指导设备制造商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减噪和减振措施,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环境适应性规范要求囊括了温度、湿度、震动、冲击、尘埃、腐蚀、电磁干扰、噪声和振动等多个方面。

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试验

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试验

1.1.环境适应性试验环境适应性试验按如下顺序进行:低温、高温、恒定湿热、震动、跌落和浸水(仅对防水手机)。

在5部样机中随机抽取3部进行环境适应性试验。

在进行低温和高温试验时还同时进行移动电话机的极端供电电压试验,极端电压条件如下:对于以交流市电供电的产品,极端测试电压应为交流市电标称供电电压±10%。

对于以铅酸蓄电池调压供电的产品,极端测试电压应为蓄电池标称电压的1.3倍和0.9倍。

对于以非调压电池供电的产品,高极端测试电压应为正常测试电压;低极端测试电压应为:-锂电池:0.85倍于电池标称电压。

-汞或镍铬电池:0.9倍于电池标称电压。

-其它类型电池:产品厂商标明的最低工作电压。

1.1.1.低温按照GB2423.1-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中第9条试验Ab:非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低温试验进行。

移动电话机不包装、不通电,放入试验箱中,使试验箱温度达到-10℃(对于手持式移动电话机)或-20℃(对于便携式或车载式移动电话机),温度稳定后持续4小时。

取出后立即在信道M上测试发射机相位误差、频率误差、最大功率级发射功率和接收机静态参考灵敏度。

在测试中移动电话机的供电电压为低极端测试电压。

试验后进行话音通信检查,话音通信应能正常进行。

1.1.2.高温按照GB2423.2-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中第8条试验Bb:非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高温试验进行。

移动电话机不包装、不通电,放入试验箱中,使试验箱温度达到55℃,温度稳定后持续4小时。

取出后立即在信道M上测试发射机相位误差、频率误差、最大功率级发射功率和接收机静态参考灵敏度。

在测试中移动电话机的供电电压为高极端测试电压。

试验后进行话音通信检查,话音通信应能正常进行。

1.1.3.恒定湿热按照GB2423.3-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进行。

移动电话机不包装、不通电,放入试验箱中,使试验箱温度达到40℃,湿度达到93%,温度稳定后持续48小时。

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设计

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设计

⑵、金属、陶瓷、石棉等材料不利于霉菌生长,但应经适当的表面处理,以防止其表面污染上
霉菌的营养物质; ⑶、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橡胶、胶粘剂、涂料等)中的填料、增塑剂的选择,应尽量选
用防霉的无机填料及其它耐霉助剂;
⑷、热固性塑料应完全固化,以提高其防霉性;
⑸、非耐霉材料如天然纤维材料及其制品应尽量避免使用,若难以避免,则必须经过防霉处理
4、防潮设计
4.1、结构设计
在不影响设备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气密密封机箱。
4.2、防潮处理
⑴、憎水处理 通过一定的工艺处理,降低产品的吸水性或改变其亲水性,如用硅有机化合物蒸气处理,可提 高产品的憎水能力。 ⑵、浸渍处理 用高强度与绝缘性能好的涂料填充某些绝缘材料、各种线圈中的空隙、小孔、毛细管等。浸渍 处理除可以防潮外,还可以提高纤维绝缘材料的击穿强度、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提高元器件 的机械强度等。 ⑶、灌封 用环氧树脂、蜡、沥青、油、不饱和聚酯树脂、硅橡胶等有机绝缘材料加热熔化后,注入元器 件本身或元器件与外壳间的空间或引线的空隙,冷却后自行固化封闭。所使用的材料应保证其耐霉 性。 ⑷、密封装置 对零部件、模块等采用密封装置,密封分塑料封装和金属封装两种: ·塑料封装:塑料封装是把零件直接置于注塑模具中与塑料制成一体。 ·金属封装:金属封装是把零件置于不透气的密封盒中,有的还可在盒内注入气体或液体。 ⑸、表面涂覆 用有机绝缘漆涂覆材料表面,提高防潮性能。 ⑹、使用防潮剂 在设备内部放置防潮剂,并定期更换。
3.2、正确地选择材料
⑴、尽量选择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材料,采用经优选、认证或经多年实践证明可靠的金属和非 金属材料。
⑵、选择的材料在温度变化范围内,不应发生机械故障或破坏完整性,如机件变形、破裂、强 度降低等级、材料发硬变脆、局部尺寸改变等。

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

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

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电子产品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电子产品存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如极端温度、湿度、振动、腐蚀等,因此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持久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

【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概述】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是一套用于评估电子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的标准。

这些标准由各国的专业组织和行业协会制定,主要包括了各种常见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振动、腐蚀、辐射等。

此外,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还包括了对电子产品在这些环境条件下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性能表现的要求。

这些标准为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和验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并确保电子产品在各种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和长时间运行。

【温度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温度是影响电子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温度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是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标准规定了电子产品在各种温度条件下的适应性要求和测试方法。

其中包括了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温变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评估电子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和可靠性,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科学依据。

【湿度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湿度是另一个影响电子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湿度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在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湿度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了恒湿试验、温湿度循环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评估电子产品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为产品在潮湿环境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振动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振动是电子产品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常常遇到的环境因素之一,它对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振动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也是电子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振动适应性试验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了固定振动试验、随机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等。

浅析环境适应性及环境工程(全文)

浅析环境适应性及环境工程(全文)

浅析环境适应性及环境工程引言在进行生态环境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发现,环境工程与环境适应性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治理效果。

环境系统差别很大,其适应性也有不同变化,所以在进行治理和预防的过程中,必须抓准侧重点,针对性解决环境工程中发生的问题。

一、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基本概念环境适应性定义GJB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中明确规定,环境适应性是“装备在其寿命期估量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性能和(或)不被破坏的能力,是装备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

该定义中的环境是指寿命期中遇到的冒有一定风险的极端环境,其基本思路是认为如果装备能适应极端环境,一定也能适应较其和气的环境。

定义中的功能是指装备实现或产生规定的动作或行为的能力,有功能并不能说明达到规范规定的技术指标,因此还要求其性能满足要求,只有功能和性能均满足要求才能说明其在预定环境中能正常工作,这是环境适应性的一个标志;另一个标志是装备在预定环境中不被破坏的能力,例如:经受振动等力学环境作用,结构不损坏;经受高、低和气太阳辐射等气候环境作用时,产品材料不老化、劣化、降解和产生裂纹等。

应当指出,若装备在某一极端环境中(例如低温-55℃)下不能工作或正常工作,当环境缓和(如-20℃)时,又能恢复正常工作时,只要技术规范不要求在此极端环境中正常工作,仍可认为其环境适应性满足要求。

许多电子设备的元器件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环境适应性的本质。

质量特性包括功能和性能、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可靠性、测试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等,环境适应性是产品的一个质量特性。

装备环境适应性主要取决于其选用的材料、构件、元器件耐环境的能力和其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时采取的耐环境措施是否完整和有效。

一旦装备完成定型,选用材料、元器件、结构组成和选用的加工工艺已冻结,其耐环境能力也就基本固定,因此环境适应性是装备固有的质量特性,它是靠设计(试验)和制造纳入、靠试验和治理来保证的。

二、环境两大特性1.环境适应性环境适应性是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特征之一,环境适应性是在变化的生态环境之中,可能出现全部情况造成的影响。

环境适应性及环境工程的思考

环境适应性及环境工程的思考

环境适应性及环境工程的思考一、提纲1. 环境适应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建筑物环境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 环境适应性与建筑能源消耗的关系分析4. 实践案例分析:环境适应性建筑的设计与实现5. 环境适应性建筑的未来发展和挑战二、分析1. 环境适应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环境适应性是指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的能力。

它包括在建筑物设计、建造、运营的全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人的需求,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适应性建筑是建筑行业向绿色环保、低碳生态方向发展的重要趋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环境适应性不仅为建筑提供了更加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也为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环境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重视和推广环境适应性建筑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2. 建筑物环境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建筑物环境工程的目标是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设计者应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和建筑物使用要求,采用灵活的方法,综合考虑空调、采光、通风、给排水等方面的要素。

通风调节是提高建筑物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方法。

通过科学合理的通风设计,既要满足室内空气的需求,又能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物排放。

与传统的机械通风系统相比,自然通风具有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适应性,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天气情况下的需求。

采光设计也是建筑环境工程中的重点。

建筑物采光要充分考虑阳光的进入、尽可能降低建筑能耗,同时保证室内的合理光照度。

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并减少建筑能源消耗。

3. 环境适应性与建筑能源消耗的关系分析建筑能耗是中小型城市的污染源之一,建筑环境工程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环境适应性是建筑能耗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适应性建筑通过采用自然通风、太阳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从而减少能耗的同时还不降低建筑的舒适性。

在环境适应性建筑的设计中,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关键。

实验报告 7——卡特尔十六种人格测验

实验报告 7——卡特尔十六种人格测验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学号姓名王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专业、班级13应心实验课程名称心理测量指导教师陈秋珠开课学期2014 至2015 学年第 1 学期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实验编号0M07实验名称实验七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时间2015-1-7 实验地点北6-327 小组成员王睿一、实验目的熟悉卡特尔16PF的施测方式;掌握卡特尔16PF的测验要领;体验卡特尔16PF测验;能够正确分析和解释卡特尔16PF的结果二、实验方法2.1 被试被试一名。

2.2 实验器材心理测评工具箱标准版V3.0。

3.3 实验方法和程序(1)点击桌面的心理测评工具箱进入测评系统后再点击进入人格特点测评项目。

(2)在“人格特点测试”目录树下点击测试项目名称即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进入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测试界面。

(3)输入被试信息,确定后桌面弹出测验指导与窗口,认真阅读指导语:①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②不可漏掉任何测题;③尽量不选择B答案;④本测验不计时间,但应凭自己的直觉反应进行作答,不要迟疑不决,拖延时间。

一定要在一个小时以内完成整个测验。

⑤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太容易回答。

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你做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

确定阅读完毕后开始测试。

(4)按照出现题目的先后顺序作答,直至答题完三、实验结果1、分数表编号因子名词原始分标准分1 乐群性842聪慧性1183稳定性1464恃强性935兴奋性1976有恒性947敢为性1468敏感性1369怀疑性5310幻想性15611世故性7412 忧虑性12713试验性14614独立性7315自律性10516紧张性1672、双重个性因子编号因子名词因子得分17 适应性与焦虑性7.218 外向与内向型16.419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 3.520 怯懦与果断性12.33、应用因子编号因子名词因子得分21 心理健康因素2722 专业成就因素10323 创造能力因素10824 环境适应因素22四、分析讨论1、评价测试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完全凭着直觉答题并且把答题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基本上符合指导语的要求。

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QBT 2502-2000)

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QBT 2502-2000)

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QB/T 2502-2000)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特点,针对单体锂离子电池而制定的,在技术上融合了UL1642《锂电池标准》(第三版)及日本电池工业会SBAG1101——1997《锂离子可充电池的安全性评价标准》有关技术内容,有利于适用国际贸易,促进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和提高。

本标准参考了GB/T1500——1994《金属氢化物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总规范》、YD/T 998-1999《移动通信手机用锂离子电源及充电器》、SBAG1101等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维坊青鸟华光电池有限公司和厦门宝龙工业有限公司、成都建中锂电池厂、武汉力兴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盛宏琳、金明刚、吴一帆、余章华、林佩云、周恒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2502——2000锂离子电池总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单体锂离子蓄电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单体锂离子蓄电池(以下简称”电池”)。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2——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6——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和导则:碰撞GB/T 2423.10——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2828——1987逐批检验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2829——1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产品环境适应性检验规定

产品环境适应性检验规定

产品环境适应性检验规定本文档旨在确立产品环境适应性检验的规定,以确保产品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要求并在不同环境中正常运行。

以下是本文档的相关要点:检验范围本检验适用于所有产品,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磁兼容性- 防护等级- 温度和湿度范围- 环境震动和冲击- 其他相关测试检验方法采用标准化检验方法来进行检验。

对于不同的检验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

具体检测内容和方法如下:电磁兼容性- 辐射发射:在一定距离内测量产品放射的电磁波- 抗扰度:将外部电磁辐射源靠近产品,测量产品是否受到干扰防护等级- 测量产品的尺寸和表面- 决定产品的保护等级,例如IP67温度和湿度范围- 测量产品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下的工作情况- 决定产品的工作范围环境震动和冲击- 通过在不同方向上施加震动和冲击测试,检验产品在环境中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其他相关测试- 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其它环境因素,进行适当的检验应用环境要求产品应被设计成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以满足客户需求。

每个产品都需要一个明确的应用环境说明,以确保客户能够正确地使用产品。

应用环境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 温度和湿度- 震动和冲击- 防护等级- 其它环境参数如果需要根据客户特定需求进行设计和测试,则需要在应用环境说明中进行说明。

结论本文档旨在确立产品环境适应性检验的规定,以确保产品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要求并在不同环境中正常运行。

对于不同的检验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同时,应用环境要求也需要被仔细考虑和描述,以确保客户正确使用产品。

环境适应资料

环境适应资料

国际合作
• 人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提高全球 环境适应能力 • 例如: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 性公约》等国际协议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环境适应影响生物的分布和多样性
• 生物通过环境适应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其 地理分布 • 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生物种类更容易在生物多样性中占据 优势地位
环境适应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环境适应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 环境变化对生物产生压力,促使生物发生变异和适应 • 适应环境的生物能够在竞争中保留下来,从而实现物种 的进化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环境适应: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01
环境适应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环境适应的定义与分类
环境适应的定义
• 生物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通过调整自身生理、行为和遗传特征来适应环境的 过程 • 生物通过环境适应来维持生存、发展和繁衍
环境适应的分类
生物的遗传适应策略
遗传变异
•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来产生适应性特征 • 例如:在低温环境中,有些动物产生抗寒基因,使其能 够在寒冷环境中生存
基因表达调控
• 生物通过基因表达调控来适应环境变化 • 例如:植物在干旱环境中,通过调控抗旱基因的表达来 提高抗旱能力
03
环境因素对生物适应的影响
气候因素对生物适应的影响
• 人类通过生态保护工程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 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 例如: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工程
可持续发展
• 人类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 • 例如:循环经济、绿色能源等可持续发展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环境试验报告中的试验条件、方法是否正确,试验过程、检测记录等是否记录完整?
5.故障是否全部归零?
环境鉴定试验大纲及报告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是否按照环境试验与评价总计划开展试验?
3.环境试验大纲的条件、方法是否正确?
4.环境试验报告中的试验条件、方法是否正确,试验过程、检测记录等是否记录完整?
3.设计准则是否针对产品特点确定及环境要求?
4.设计准备是否有效指导环境适应性设计?
环境适应性设计报告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是否采用成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
3.耐环境余量设置是否合理?
4.是否选用了耐环境能力强的零部件、元器件和材料?
5.是否采用了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如冷却措施、减震措施、密封等?
3.环境试验项目是否完整,开展时机、时间是否合理?
环境适应性研制试验大纲及报告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是否按照环境试验与评价总计划开展试验?
3.环境试验大纲的条件、方法是否正确?
4.环境试验报告中的试验条件、方法是否正确,试验过程、检测记录等是否记录完整?
5.故障是否全部归零?
环境响应特性调查试验大纲及报告
6.是否进行了环境仿真?
7.环境适应性设计是否根据仿真、试验结果等进行了设计改进?
环境适应性分析报告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数据来源是否真实?
3.分析评价方法是否正确?
4.预计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5.遗留问题解决处理方案?
环境试验与评价总计划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环境试验与评价计划是否覆盖产品的整个研制阶段?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是否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环境适应性分析,确定产品的敏感环境?
3.是否对产品进行了温度、振动等主要环境因素的响应特性调查?
4.是否针对环境薄弱环节进行了改进设计与验证?
飞行器安全性环境试验大纲及报告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是否按照环境试验与评价总计划开展试验?
3.环境试验大纲的条件、方法是否正确?
机载成品S转D阶段环境适应性工作检查要点
工作项目
审查要点
环境适应性工作大纲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环境适应性要求是否明确?
3.环境适应性工作项目是否完整?
4.环境适应性工作项目开展时机、时间Biblioteka 否合理,并在不同研制阶段修改完善?
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及符合性检查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设计准则内容是否完整,覆盖热、振动、三防等各方面要求?
5.故障是否全部归零?
环境适应性评价报告
1.文件是否经过审批?
2.是否完整搜集产品在运输、贮存、研制试验及使用过程中的故障信息?
3.是否分析各故障的环境影响数据?
4.是否对数据的代表性和可信性进行评估?
5.是否综合考虑产品的故障信息和环境影响数据,对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做出全面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