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礁研究浅析
生物礁储层的识别与盐丘、泥丘、潜山的区别
生物礁储层的识别与盐丘、泥丘、潜山的区别(1)生物礁储层的识别:地震外形:在有生物礁分布的层位上沿相邻两同相轴追踪时,厚度明显增大处则可能是礁块(或生物滩)分布的位置。
生物礁(滩)在地震剖面上的形态呈丘状或透镜状凸起, 其规模大小不等,小者面积仅数平方千米,大的可达400多平方千米。
其形态各异,有的呈对称状,有的为不对称状,与礁的生长环境及所处地理位置有关。
顶底反射界面: 礁体顶面直接被泥岩覆盖,泥岩和礁灰岩之间存在明显的波阻抗差,故出现强振幅反射相位。
而礁体的底部由于多与砂岩接触,砂岩的速度一般为4000m/s , 与灰岩的波阻抗差没有顶面那么大, 故底部反射界面明显比顶部反射界面弱, 且连续性也变差, 甚至还可能出现断续反射现象。
礁体内部反射特征:生物礁是由丰富的造礁生物及附礁生物形成的块状格架地质体,不显沉积层理,但可以看到生物层理(如结壳状构造、缠绕状构造等),故礁体内部呈杂乱反射。
但当生物礁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 伴随海水的进退而出现礁、滩互层, 礁滩沉积显现出旋回性时, 也可出现层状反射结构。
礁体周缘反射特征:由于礁的生长速率远比同期周缘沉积物高, 两者沉积厚度相差悬殊, 因而出现礁翼沉积物向礁体周缘上超的现象, 在地震剖面上根据上超点的位置即可判定礁体的边缘轮廓位置。
礁体上覆地层的披覆构造:因生物礁一方面其厚度比周缘同期沉积物明显增大, 另一方面礁灰岩的抗压强度远比周围砂泥岩大, 所以在礁体顶部由差异压实作用而产生披覆构造, 其披覆程度向上递减。
礁体底部的上凸或下凹现象:当礁体厚度较大, 礁体与围岩存在明显速度差时, 在礁体底部就会出现上凸或下凹现象。
礁体速度大于围岩时, 则底部呈上凸状;反之则呈下凹状,上凸或下凹的程度与礁体厚度及二者波阻抗差的大小成正比。
、(2)生物礁与盐丘、泥丘的区别:盐丘的没有底界面, 顶界面也缺乏完整而连续的反射相位, 这是与礁的反射特征有明显区别之处。
(3)生物礁与潜山的区别:古潜山是指海相沉积正好超覆其上、经过侵蚀而残留的古山头。
对于生物礁的常规认识有哪些
对于生物礁的常规认识有哪些
对于生物礁的常规认识有哪些
生物礁是在各个不同的地史时期由各种生物形成的礁体。
人们熟悉的太平洋上的大堡礁,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它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连绵2000公里,分布宽度达200公里,厚度400米,构成了十分壮观的奇妙景象。
造礁生物不仅仅有珊瑚虫一种,还有藻类、苔藓虫、钙质海绵、层孔虫等,以及古杯类动物。
科学家认为,生物礁就是由各种造礁生物组成的原地埋藏的具有抗浪结构的海相碳酸盐物质。
现已探明,在生物礁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在美国找到了与巨大的马尼拉礁有关的油田就有37个,得克萨斯州发现的斯克雷礁型油田,分布长40公里,面积达295公里,可采储量为1.62亿吨。
在加拿大西部找到的油气田总数达到300多个,占加拿大油气储量的60%以上。
其中,有名的天鹅丘油田采储量可达1.76亿吨。
如美国的礁型油井初产量一般可以达到每天9000吨以上,加拿大泥盆纪生物礁中的气田储量为几百亿立方米。
这样丰富的'资源人们得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工作,在南方的滇、黔、桂、川、鄂、湘、豫等省区也发现了大量的生物礁。
例如,在川东地区发现的地面生物礁12个,地下潜伏礁5个,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有的井日产量就可以达到100万立方米以上。
南海北部海域生物礁研究及生物礁相与油气的关系
南海北部海域生物礁研究及生物礁相与油气的关系摘要:生物礁油气藏在世界油气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南海北部在中新世发育了大规模的生物礁。
南海盆地经历了断陷、坳陷和区域热沉降等演化过程。
古新世早渐新世,包括南沙地块在内的古南海北部陆缘的岩石圈伸展作用导致断陷湖盆的形成,局部遭受海侵。
该期仅在古南海北部陆架和陆坡地区具备形成生物礁的条件。
随着水大面积入侵,早期形成的断阶高部位成为水下隆起,岩石圈伸展引起的地幔岩浆喷发,形成水下火山高地,为生物礁的形成创造了地形地貌条件。
从南海盆地演化和生储盖等地层层系形成时间上看,生物礁具有有利的生储盖配置关系和油气运聚条件。
晚中新世全新世区域热沉降形成全区统一的区域盖层,南海生物礁油气藏得以保存。
关键字: 构造演化;生物礁;形成条件;勘探潜力;南海盆地1构造演化及生物礁形成地质背景南海盆地的形成整体上处于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之下,经历了古新世一中始新世岩石圈伸展断陷、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断拗、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洋壳扩张和晚中新世全新世区域热沉降等演化过程,控制着南海海域次一级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同时伴随着生物礁的生成和发展。
2生物礁南海盆地广泛分布着生物礁。
南海演化决定了生物礁形成具有南早北晚,东早西晚的发育规律。
南海东南部的巴拉望盆地在晚始新世就有生物礁生成,而北部的珠江口一琼东南盆地直到晚渐新世一中新世以后才开始形成生物礁。
整体上看,南海盆地中新世以后为生物礁繁盛期。
生物礁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陆架和陆坡位置,类型有塔礁、补丁礁、块礁、台地边缘礁、岸礁和环礁。
影响生物礁形成的因素有:(1)温度和盐度;(2)海浪和其他水动力作用;(3)透光性;(4)沉积作用;(5)基底沉降与生物建礁和沉积速率的消长均衡关系。
一般来说,水体温暖、水体清澈、水体动荡、水体较浅、陆源沉积较少、海平面升降或基底沉降与生物建礁速率均衡是利于生物礁生长发育的。
沉积后作用对生物礁的影响在近地表的浅埋藏成岩作用中,因构造抬升或海平面下降造成的不整合面之下的石灰岩(它们经历过近地表的表生成岩作用)中由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应比白云岩更为发育,石灰岩的孔渗性相对较好;但在相对高温高压的深埋藏地层中,白云岩中由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比石灰岩更为发育,白云岩的孔渗性应比石灰岩更好。
川东二叠纪生物礁的再认识
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并获得剑桥大学地质系CASP 的资助收稿日期:2001-09-22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文章编号:02539985(2002)01001207川东二叠纪生物礁的再认识3范嘉松,吴亚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摘要:通过川东8口二叠纪长兴期钻井岩芯剖面的详细研究,铁山5井、天东10井代表典型的礁相剖面;板东4井、双15井既有礁相沉积,且有棘屑滩沉积;卧117井、黄龙1井以及云安14井基本上由碳酸盐台地沉积组成;池24井出现两种类型的礁相:海绵骨架礁和海绵障积礁。
川东礁相剖面中的白云岩以海水与淡水混合作用而成的白云石化为主导因素,但它们在深埋阶段以后,又遭受后期白云石化的叠加,因此表现出许多深埋白云石化的地化特征。
白云岩的原始沉积既可能是礁骨架岩,也可能是棘屑滩,甚至是碳酸盐台地沉积。
因此在寻找礁型白云岩储层时,还应注意滩相白云岩储层以及一般的碳酸盐台地白云岩储层。
关键词:生物礁;二叠纪;川东;再认识:范嘉松,男,70岁,教授,沉积学中图分类号:P51212 文献标识码:A 自重庆北碚老龙洞晚二叠世生物礁发现以后,在川东地区地表和地下相继找到了许多生物礁露头和地下礁剖面[1~7]。
对这么多的地下礁剖面的出现,它们都是礁吗?还是属于其他沉积?必须进行重新认识与鉴定。
1998年,笔者在孔金祥同志热情引导下,到川东垫江县云台镇仔细观察了川东钻探公司的天东10井、铁山5井、黄龙1井、云安14井、卧117井、板东4井、双15井、池24井等8口钻井岩芯,同时采集了部分样品,进行了薄片鉴定和测试。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发现上述所谓的礁剖面差异较大,有些确实是典型的礁相,有些剖面仅夹少量的礁岩,有些则根本不属于礁相沉积。
1 生物礁剖面111 铁山5井(图1)位于达川市的西南,初始产能为每日50余万立方米。
这是川东地区最发育的礁相剖面之一,其生物保存完好,礁相结构清楚,完全可以与地表剖面媲美。
生物礁研究的地质意义
生物礁研究的地质意义你知道生物礁研究可有不少超棒的地质意义呢!首先啊,生物礁就像是一本古老的地质史书。
你想啊,这些生物礁是由各种各样的生物,像珊瑚啊、贝类啊之类的慢慢建造起来的。
它们在生长的时候,就把当时的环境信息给记录下来了。
比如说,当时海水的温度、盐度啥的,通过研究生物礁的组成和结构,我们就能像读故事一样,了解到地球在过去某个时期的海洋环境是啥样的。
这就好比从一个古老的城堡里找到一些线索,然后推测出城堡建造时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再说说石油勘探吧。
生物礁可是个宝藏地方呢!很多生物礁里面有许多孔隙,就像小海绵一样能储存石油。
要是能找到生物礁,就很可能找到石油。
这就像是在玩寻宝游戏,生物礁就像是藏着宝贝(石油)的神秘地方。
找到它,那对能源开发可就太重要啦,就像找到一个装满金币的魔法箱子一样。
而且啊,生物礁对了解地壳运动也很有帮助。
当我们发现生物礁出现在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如原本应该是深海的地方出现了浅海生物礁的化石,那就说明地壳可能发生了抬升或者沉降。
这就像看到一个原本在河边的房子,突然跑到山上去了,那肯定是大地发生了一些很厉害的变化。
通过研究生物礁,我们就能搞清楚这些大地的“小动作”,知道地球的板块是怎么动来动去的。
生物礁还和生态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现在的生物礁是很多海洋生物的家园,像小丑鱼就住在珊瑚礁里。
研究过去的生物礁,能让我们知道生态系统是怎么发展变化的。
如果以前的生物礁突然消失了,我们就能去探究是什么原因,是气候变化、海水污染,还是其他啥因素。
这就像是在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做一个大调查,从生物礁这个独特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保护现在的生态环境,不让现在的生物礁也遭遇不幸。
中国奥陶纪生物礁的类型和造礁生物群的演替
中国奥陶纪生物礁的类型和造礁生物群的演替
中国奥陶纪生物礁是中国非常具有象征性的古生物群体,它的类型主要包括滨礁、碎屑礁和沉积平原礁。
滨礁主要位于礁石沿岸,以松散碎屑和更多的有机物组成,其主要特征是被沉积物压实后形成悬崖而不易改变;碎屑礁则以碎屑造礁,以生物及其产物形成礁石,也被称为生物礁;沉积平原礁也称为混积神经节礁,则是多层积沙形成的、具有明显沉积趋势的礁石类型。
造礁生物群的演替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的原始生物群落、第二阶段的造礁性群落、第三阶段的沉积性群落和第四阶段的恢复生物群落。
第一阶段原始生物群落以海藻和硅藻以及其它类型的原生生物为主;第二阶段造礁性群落以海藻、近海腔肠藻、近海裸象类、海绵、软体动物、贻贝等为主要组成;第三阶段沉积性群落以海藻、近海腔肠藻、近海裸象类、海绵、软体动物、硅贝、古海藻等为主;第四阶段恢复生物群落以海藻、近海腔肠藻、近海裸象类、海绵、软体动物、硅贝等为主成分,其中的硅贝种类成熟而多样,是中国奥陶纪生物礁的特征性植物。
中国奥陶纪生物礁的类型及造礁生物群的演替,不仅对我们了解古生物群落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在诸多层面让我们拥有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宏图。
生物礁研究进展
4
一、生物礁的定义及有关术语
总结原则
生物礁既可能是由生物组成,包括造 架生物、联结包覆生物,以及许多附礁生物;也可能 在一个礁体内,生物很少,而胶结物却占很大的比 例;甚至在碳酸盐岩隆内完全由灰泥组成。但是无 论组分怎样变化,一个礁体仍然是一个三度空间的 碳酸盐几何体,它决不是生物层。
5
二、生物礁的分类
3
一、生物礁的定义及有关术语
(2)生物礁相关术语 生物丘:完全或主要由固着生物所建造的丘状、透镜 状的沉积块体,而且周围被不同岩性的正常沉积岩包 围。 生物层:独特的层状构造,不能上隆形成透镜状或典型 的生物礁形态,但是主要或完全由生物组成。 岩隆:所有的本质上是生物成因的碳酸盐沉积体,其 表面具有突起的形态。
Newspaper’s Home with users news feed
13
四、生物礁与油气关系研究
4、生物礁的地震识别与预测 在盆地区或含油气区潜伏礁滩的识别与预测是大部分是 通过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来实现的.利用常规地震剖面 与特殊方法处理剖面(如振幅强度剖面、瞬时相位剖面等) 结合地震反演等可识别与预测生物礁在平面上的分布.礁 区别于这些地貌隆起的一个重要的或者首要的特征,就是 礁主要是原地生物的造架作用形成的,因此地震与地质方 法的有效结合才能准确完整地识别生物礁体的发育特征
8
三、各个地质时期造礁生物的分布
4、中生代 以造骨架的六射珊瑚(Scleractinians)为主,白垩纪普遍 以厚壳蛤类占优势。 5、古近纪至今 白垩纪温暖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生物礁的生长,在经历了 白垩纪到古近纪的生物灭绝后,生物礁的发展进入了相对 寒冷的古近纪—新近纪。从此以后,珊瑚和钙藻成为生物 礁建造的主要生物。
Newspaper’s Home with users news feed
海相油气区生物礁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海相油气区生物礁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陆亚秋;龚一鸣
【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32)6
【摘要】生物礁是良好的油气聚集场所.几十年来我国在生物礁及其含油气性研究、生物礁发育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油气区隐伏生
物礁的地球物理识别与预测方法也日趋成熟,生物礁储层形成机理与预测研究进一
步深入.油气区生物礁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生物礁基础研究综合程度不够;二是生物礁成油系统研究薄弱;三是生物礁分布规律与地质预测精细程度不够.油气区
生物礁研究的发展趋势:一是生物礁基础研究将向综合的生物礁生态-沉积体系研究以及生物礁地球生物学研究方向发展;二是生物礁与油气成藏研究结合将更加紧密;
三是油气区生物礁的研究手段向多方法的交互验证与集成研究过渡;四是生物礁储
层预测与描述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页数】8页(P871-878)
【关键词】生物礁;地球生物学;油气储层;成油系统
【作者】陆亚秋;龚一鸣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44
【相关文献】
1.生物礁灰岩的研究现状及储层识别技术 [J], 赵健;方石;张新荣
2.二叠纪造礁生物化石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张维;张孝林
3.海相深水沉积研究现状及展望 [J], 韩小锋;陈世悦;牛海青
4.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在海洋牧场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J], 李真真;关长涛;公丕海;王腾腾;刘超;李梦杰
5.人工鱼礁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J], 李东;侯西勇;唐诚;张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礁是南海北部深水区的重要勘探领域-中国海上油气
第21卷第5期2009年10月中国海上油气CHINAOFFSHOREOILANDGASVol-21NO.5oCt.2009生物礁是南海北部深水区的重要勘探领域龚再升(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摘要论述了南中国海及周边地区中新世生物礁油气田及南中国海现代生物礁的分布,指出了生物礁的生成环境条件及地震响应特征,认为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新近纪存在生物礁发育生长的良好务件,特别是琼东南盆地的西沙台地区,不仅有新近系生物礁发育的良好环境,更有生物礁油气藏形成的优越条件,是未来深水区勘探的重要领域,应进一步加深研究。
关键词生物礁南中国海成礁环境深水勘探1南中国海及周边地区新生代生物礁1.1南中国海及周边中新世生物礁油气田的分布南中国海及周边地区新生代已知含油气盆地中主要发育3种组合类型的储集体,如图1及图2所示。
其中,以生物礁储层为主的盆地有宾图尼、萨尔瓦蒂、森康、东北爪哇、西北爪哇、西北巴拉望、东纳土纳[1。
3],砂岩和生物礁储层并存的盆地有北苏门答腊、图1南中国海新生代沉积盆地储层性质分类图图2印度尼西亚新生代沉积盆地储层性质分类图南苏门答腊、巽它、昆仑、沙捞越一曾母、珠江口等,以碎屑岩储层为主的盆地有泰国湾、马来、西纳土纳、文莱沙巴、库太、中苏门答腊、莺歌海一琼东南等。
由此可见,生物礁储层在本区已知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几乎和碎屑岩储层各占半壁江山。
在本区有生物礁储层存在的盆地内发现了大量储量规模不等的油气田,较知名的油气田有F6气田[4’5]、Malampaya气田E5.63、Arun气田‘7’8]、Mum—baihight油田L1’2J、L气田[9]、LHll油田[M等。
(1)F6气田:位于沙捞越一曾母盆地,是中卢科尼亚近岸浅水台地上的塔礁,主成礁期为中一晚中新世,礁体厚度1300m,含气面积210km2,天然气储量963x108m3。
(2)Malampaya气田:位于西北巴拉望盆地,是离岸浅水碳酸盐台地上的塔礁,主成礁期为渐新世至中新世,礁体厚度500m,含气面积约54km2,天然气储量约800×108m3。
湘西北地区早奥陶世生物礁成礁模式
湘西北地区早奥陶世生物礁成礁模式
1湘西北地区早奥陶世生物礁成礁模式
湘西北地区早奥陶世生物礁成礁模式是一个奥陶纪以前的多样化古生物礁群落结构模式。
这种生物礁成礁模式的样式,包括定居腔孔的生物礁,生物岩石和其他粘土矿物礁。
湘西北地区的早奥陶世生物礁是在船运活动中被发现的,其中以湖南宁乡县为特殊代表。
从物源组成方面来看,湖南宁乡县的湘西北早奥陶世生物礁中,碎屑陨石占很大比重,但是却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由多种有机物组成,包括有机体、有害细菌、病毒和真菌。
2礁体及其构成
湖南宁乡县的湘西北早奥陶世生物礁,它的礁体结构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技术模式。
礁体由泥质和碎屑陨石构成,比如硅灰石和苹果石,这些材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比较完整的结构。
生物礁中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生物孔道,其中包括类似腔体和气孔的空洞结构,由植物细胞壁构成的腔道,以及多样化的礁石腔隙。
随着生物礁的演变,这些多样的空洞构成了一个活跃的生态系统,也提供了不同生物体可以优化进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3生物礁的研究
由于湖南宁乡县的湘西北早奥陶世生物礁结构完整、保存完整性高,所以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这类古生物礁是奥陶纪以前古生物礁形成模式的一个重要实例,有助于探讨奥陶纪以前生物礁
的海洋均衡模式。
其研究兴起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这类古生物礁的研究和保护也受到了相当的关注。
此外,研究结果还有助于理解奥陶纪以前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决定了地质演化变化的方向和趋势,影响了湖南宁乡县湘西北地区地表地质变化和地形地貌发育。
生物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物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钟建华;温志峰;李勇;郭泽清;王海侨;柳祖汉;冀国盛;吴孔友【期刊名称】《地质论评》【年(卷),期】2005(051)003【摘要】生物礁是由固着生物所建造的本质上是原地沉积的碳酸盐建造.生物礁内部孔隙和空洞非常发育,从而成为油气和多种矿藏资源的有利富集场所,所以生物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物礁成分、构造以及形态复杂多样,研究历史非常久远并且充满了争论.在以前的研究中非常依赖于一些非常主观的特点,如抗浪性等来判断是否为生物礁,因此在生物礁100多年的研究中始终都存在着礁与非礁的尖锐争论.这一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生物礁的基本概念、定义以及各种术语的含义.这些方面的混乱严重的影响了生物礁的研究与发展.经过最近20年的研究,生物礁的国内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生物礁的判断现在主要根据生物礁客观和固有的特点,如生物礁内部的构造支撑以及构造支撑所决定的内部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生物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最新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和介绍必将推动我国生物礁研究的发展.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生物礁研究的历史与最新成果;总结了生物礁概念与定义的最新认识以及建立在构造基础上的分类方案;对生物礁生长的过程与影响因素以及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介绍了造礁生物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发展与演化,以及生物礁地化研究的成果与意义.【总页数】13页(P288-300)【作者】钟建华;温志峰;李勇;郭泽清;王海侨;柳祖汉;冀国盛;吴孔友【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东营,25706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510640;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东营,257061;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东营,257061;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东营,257061;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东营,257061;湘潭工学院图书馆,湖南湘潭,411201;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东营,257061;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东营,257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相关文献】1.生物礁灰岩的研究现状及储层识别技术 [J], 赵健;方石;张新荣2.碳酸盐沉积和生物礁——国外研究现状 [J], 奚瑾秋;刘宝珺3.碳酸盐沉积和生物礁—国外研究现状(五) [J], 奚瑾秋;刘宝珺4.中国二叠纪生物礁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J], 王永标;徐桂荣;张克信;林启祥5.海相油气区生物礁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J], 陆亚秋;龚一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礁分布与勘探开发
生物礁分布与勘探开发研究报告引言:中国生物礁从震旦纪至新近纪均有发育,分布范围广,并有泥盆纪、二叠纪和新近纪3个主要造礁期。
不同地史时期造礁生物及其附礁生物的组合不同,形成的礁体具有不同的类型、规模和特征。
生物礁的发育受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及古地理环境控制,同时也受造礁生物兴衰演化的控制。
生物礁与油气藏、金属矿床空间上关系密切,成因上可有联系。
笔者系统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生物礁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指出利用多学科综合方法能较成功地预测隐伏生物礁的发育和分布,寻找礁型油气藏和礁型矿床。
川东北地区长兴中—晚期沉积相演化模式本报告从国内外主要生物礁油田区块入手,从分布情况,地质构造等特征详细讲述生物礁的成藏特征、分布规律。
德国中部泥盆纪生物礁的分布川西马鞍塘组露头观察点分布图根据国内外勘察仪器与技术的不同,从不同方向讲述生物礁的勘探开发情况。
琼东南盆地松南三维区海侵体系域台缘礁滩孔隙度分布预测台湾地区离岛的现代生物礁生境第一章生物礁滩的主要特征分析第一节生物礁滩的基本概念一、生物礁的定义二、滩的定义第二节生物礁滩的基本特征一、生物礁的基本特征二、滩体的基本特征第三节生物礁滩的主要类型一、生物礁的主要类型二、滩的主要类型第四节礁的形成及生物造礁作用一、礁的形成条件二、生物造礁作用三、生物礁的形成第五节生物礁滩的地球物理识别标志一、生物礁滩的地震资料识别1、外部几何形状2、内部反射结构3、顶部反射特征4、底部反射特征5、礁体边界的反射特征6、气烟囱效应7、古地理条件影响生物礁的发育二、生物礁滩的测井资料识别1、生物礁的自然伽马测井相特征2、生物礁常规测井的综合响应特征3、生物礁的倾角测井相特征4、生物礁的成像测井相特征生物礁分布第二章华北地台东部中寒武世微生物礁的时空分布第一节微生物礁的群落组成和形态学一、微生物礁组成二、微生物礁的造礁生物第二节微生物礁的时空分布第三章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成礁类型及分布第一节地质概况第二节长兴组生物礁生物类型及特征第三节长兴组生物礁岩石类型及特征一、礁石灰岩1、骨架岩2、障积岩3、粘结岩二、礁白云岩三、礁角砾岩第四节生物礁类型及微相划分一、台地边缘生物礁1、A井长兴组台地边缘生物礁2、B井长兴组台地边缘生物礁3、C井长兴组台地边缘生物礁二、台内点礁1、开县红花长兴组台内点礁2、D井长兴组台内点礁第五节生物礁分布第四章川西上三叠统生物礁群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第一节川西硅质海绵礁地层及露头特征附图川西马鞍塘组露头观察点分布图第二节与欧洲硅质海绵礁对比及其意义一、世界硅质海绵礁演化概述二、与欧洲侏罗系硅质海绵礁特征对比及其意义附图1西须马鞍塘组和小塘子组等厚图与实测生物礁殛地震丘状异常体位置图附图2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生物礁发育位置示意图附图3硅质海绵及其相关生物地史分布图附图4欧洲侏罗纪碳酸盐岩缓坡上生物礁带分布模式图第三节川西晚三叠世生物礁控制因素第五章桂中坳陷泥盆系生物礁分布预测第一节泥盆系生物礁发育的地质基础一、生物礁发育阶段1、海盆初始裂陷阶段2、海盆初始扩展阶段3、海盆抬升阶段4、海盆裂解阶段5、海盆扩展一萎缩阶段二、造礁生物特点与露头礁体分布三、影响泥盆系生物礁发育的主要地质因素第二节泥盆系深埋区生物礁分布预测一、桂中泥盆系台地相分布预测二、地震相预测三、生物礁分布特征第三节有利地区初步分析第六章右江盆地泥盆系生物礁发育分布特征研究第一节生物礁的概念第二节盆纪造礁生物类型及其特征第三节泥盆系典型生物礁解剖第四节生物礁的分类第五节不同生物礁相带的划分和特征一、点状礁沉积相带划分二、线状礁沉积相带划分第六节生物礁的生长发育控制因素第七节右江盆地泥盆纪牛物礁平面展布一、早泥盆世生物礁平面展布二、中泥盆世牛物礁平面展布三、晚泥盆世牛物礁平面展布第七章台湾地区生物礁及其生境第一节台湾岛屿概况第二节造礁生物及生物礁第三节造礁珊瑚分布及其生境一、台湾岛北部海岸二、台湾岛东北角海岸三、台湾岛东部海岸四、台湾岛南部海岸五、澎湖列岛六、小琉球七、绿岛八、兰屿九、龟山岛第四节台湾地区珊瑚礁分布与型态第八章中国生物礁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第一节生物礁的时空分布及造礁生物演化特征第二节生物礁发育的控制因素一、构造作用及海平面变化控制生物礁的发育二、古地理环境控制台地边缘礁的分布三、古隆起控制台隆礁群的发育四、造礁生物的兴衰控制生物礁发育第三节生物礁的地质意义附表各地质时期生物礁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第九章德国泥盆纪生物礁的基本特征第一节地质背景第二节生物礁的岩相组合一、盆地相二、礁前相三、礁核相四、礁后相第三节生物礁的生物组合一、造礁生物二、住礁生物三、毁礁生物第四节生物礁的演化史一、初殖阶段二、拓殖阶段三、繁殖阶段四、衰亡阶段第五节加拿大、澳大利亚及德国泥盆纪生物礁特征的比较生物礁勘探与开采第十章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礁滩相储层地震识别与勘探效果第一节主要目的层储层特征一、克里摩里组储层类型及分布1、储层类型2、储层岩性特征3、储层分布特征二、桌子山组储层类型及分布1、储层类型2、储层岩性特征3、储层分布特征第二节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地震识别一、地震相分析二、地震属性分析三、地震反演四、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礁滩体分布特征第三节勘探效果第十一章川东北生物礁滩储层地震相分析第一节地震相分析及其技术基本原理一、地震相的概念二、地震相分析第二节传统的地震相分析方法“相面法”一、内部反射结构1、平行与亚平行反射结构2、发散反射结构3、前积反射结构4、乱岗状反射结构5、杂乱状反射结构6、无反射或空白反射区段二、外部几何形态1、席状2、席状披盖3、楔状4、滩状5、透镜状6、丘形7、充填型三、振幅和视频率1、振幅2、视频率四、连续性五、波形排列第三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波形分类方法一、自组织神经网络划分地震相原理二、自组织(SOFM)神经网络算法原理第四节主成分分析(PCA)方法一、主成分分析法原理二、主成分分析法的算法第五节参数选择效果分析一、目的层段时窗的选取方法和原则1、选取方法2、选取原则二、基于神经网络的波形分类方法主要参数选择1、波形分类数的选取原则2、迭代次数的选取原则三、主成分分析(PCA)方法主要参数选择1、用PCA—神经网络模式进行地震道分类的主要参数选取2、用PCA分级模式对三维立体数据体分类的主要参数选取第六节应用效果分析一、SYB地区应用效果分析1、SYB 地区工区概况2、长兴组沉积相带划分以及生物礁滩的识别与预测2.1、地震相分析的实现过程2.2、沉积相带划分2.3、生物礁滩的识别与预测二、HCL地区应用效果分析1、HCL地区工区概况2、飞仙关组沉积相带划分及滩的识别与预测2.1、沉积相带划分2.2、滩的识别与预测第十二章平方王地区沙四段生物礁灰岩气藏的开采第一节地质概况第二节开发历程一、采油阶段二、采气阶段第三节开采规律一、在相同工作制度下,同井不同层及同层不同井的产气量相差很大二、构造轴部气井产能高三、开发井网基本控制全区储量四、气藏产量递减分段满足指数规律第十三章琼东南盆地松南三维区台缘礁地震沉积学研究第一节研究区地质概况第二节礁体结构识别及成礁模型建立一、台缘礁礁体结构特征二、复杂镶边型成礁模型第三节台缘礁地震沉积学研究一、地层切片刻画台缘礁微相展布特征二、储层反演预测孔隙度分布第十四章双反射偏移技术在南海生物礁灰岩油藏断层和裂缝预测中的应用第一节双反射偏移处理技术一、地震资料品质分析二、双反射偏移速度扫三、双反射偏移孔径参数分四、双反射偏移处理第二节在南海生物礁灰岩油藏断层和裂缝预测中的应用效果第十五章岩石物理试验分析在地震响应研究中的应用第一节区域概况第二节岩石物理试验分析一、岩样储层物性参数的测量二、岩样声学参数测试1、常温常压条2、地层温压条件第三节储层测井响应特征与岩石物理参数分析第四节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一、二维模型波动方程正演二、流体替换1、气层替换为水层2、气层替换为干层3、改变气层的孔隙度第十六章国内外生物礁油气勘探现状与我国南海生物礁油气勘探前景第一节国外生物礁油气勘探和开发状况第二节国内生物礁油气勘探和开发状况第三节我国南海生物礁油气勘探前景一、对我国南海生物礁油气储镀预测二、对我国南海油气勘探建议1、重视区域石油地质条件的研究与类比2、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第十七章钙醇聚磺钻井液在老君3井的应用第一节钙醇聚磺钻井液性能特点一、浊点效应二、活度平衡三、降低膜效率四、酸溶暂堵五、强抑制性第二节现场应用一、空气钻后钻井液的转换二、钻井液施工重点并段三、钻井液施工措施第三节分层钻井液性能第十八章碳酸盐岩生物礁储层的流体替换研究第一节方法及原理一、Gassmann方程二、利用Gassmann方程进行流体替换的计算步骤第二节实例分析第十九章铁山5井分层开采工艺技术第一节基本情况第二节现场试验情况一、试验前期论证二、施工过程第三节生产情况第四节几点认识第二十章利比亚老油田应用多边水平井提高原油采收率第一节地层和圈闭机理第二节岩石物理性质第三节采收机理第四节油田初期发展第五节模拟研究第六节水平井N4第二十一章四川盆地川东北坳陷仪陇固井设计第一节钻井资料第二节地质资料第三节固井目的及方法第四节固井难点与主要技术措施第五节套管柱设计、校核与扶正器安放位置第六节固井工艺设计第七节水泥试验设计第八节下套管复杂情况计算第九节施工技术要求第十节施工组织第十一节施工预案第十二节健康、安全与环保要求第十三节固井设备、工具与材料清单第二十二章川东北高压含硫气藏毛坝1井测试工艺技术第一节毛坝1井概况第二节测试工艺技术一、井下测试管柱1、油管强度及扣型2、一次性完井封隔器3、RTR密封总成4、密封筒延伸管5、XD型循环滑套6、插管引鞋7、磨铣及延伸管8、变丝接头和短节二、地面测试流程设计。
我国现代生物礁研究进展
我国现代生物礁研究进展尹世胜【期刊名称】《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年(卷),期】1989()4【摘要】生物礁碳酸盐沉积物是碳酸盐沉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烃类和许多矿产资源的勘查,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因此,随着生物礁型油气资源丰度的日益增长,在世界范围内,加强了对生物礁的大力研究.我国疆域辽阔,许多地质时代都有生物礁分布.然而,在系统的生物礁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七十年代前,无论在现代生物礁或古代生物礁研究方面均较落后,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近年来,由于生物礁型油气藏的勘探,在陆区和海域都获得了一定的突破,不仅深化了对古礁的研究,也促进了现代生物礁的研究,为将今论古,古今结合的比较研究,开拓了前景,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赶上或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本文仅就现代生物礁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主要进展,进行概要的总结.【总页数】2页(P14-28)【关键词】生物礁相;碳酸盐沉积物;油气藏;资源丰度;海洋地质学;古海洋学;陆区;相模式;发育演化;古生态学【作者】尹世胜【作者单位】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6【相关文献】1.生物礁及我国含生物礁地层的分布 [J], 金惠;赵正望;吴长江2.国内外生物礁油气勘探现状与我国南海生物礁油气勘探前景 [J], 甘玉青;肖传桃;张斌3.浅析造礁生物演化及生物绝灭事件对礁丘发育的控制作用──以中国南方震旦纪至三叠纪生物礁丘为例 [J], 金善燏;鞠天吟;杨达铨;林国为;陆俊明4.我国南方二叠纪生物礁与造礁生物古生态的研究 [J], 张维5.我国的现代生物礁及双壳类造礁生物 [J], 闫占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生物礁与大油气田的关系
浅析生物礁与大油气田的关系摘要:本文对国内外生物礁油气勘探状况进行了评述,并对有关生物礁勘探技术的方法也作了简要讨论。
中国西部克拉通盆地寻找大油田的情况表明,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是生物礁型油田的主要勘探方向,寒武系的盐下及白云岩储层中的油气值得关注;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生物礁天然气勘探尚须重视,特别要注意基底断裂与生物礁分布的相互关系以及礁体的封盖条件。
生物礁)白云岩(储集层))膏盐(盖层)的模式是寻找生物礁油气藏的关键,我国应重视对生物礁油气藏的勘探,这是中国西部地区下古生界(及震旦系)碳酸盐岩寻找大油气田的最好的靶区。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下古生界;生物礁;成藏模式随着近年中国西部克拉通盆地(特别是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一些地质现象也逐渐趋于明朗。
对生物礁的分布和成因以及油气成因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在中国西部克拉通盆地下古生界及震旦纪碳酸盐岩寻找大型、超大型油气田的勘探思路。
1生物礁油气藏特征1.1国外生物礁油气藏据统计,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生物礁大油田的总储量已达4*108t以上(表1)。
翟光明等也注意到美国二叠盆地二叠系白云岩及生物礁圈闭的重要性。
生物礁油气藏不仅储量大、产量也高,加拿大的油气产量约有60%产自生物礁油气藏,墨西哥全国石油产量的70%产自生物礁油气藏。
俄罗斯滨里海盆地是一个有巨大油气资源的含油气盆地,油气储集于上古生界碳酸盐岩中。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采用了地震共深度点法,改善了对盐下地质、构造的了解和认识,使油气发现出现高峰期,先后发现了肯基亚克油田、阿斯特拉罕气田、扎纳若尔油田、田吉兹油气田、卡拉恰干纳克气田,这些碳酸盐岩油气田均与生物礁圈闭有关(表2)。
20世纪90年代,在里海北部发现了超大型卡萨冈油田,据称其石油地质储量是田吉兹油田的2倍,达到70*108t。
中亚卡拉库姆盆地是一个含气盆地,天然气主要储集于中生界上侏罗统的碳酸盐岩及白垩纪的砂岩中,沿土库曼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的查尔朱构造带上呈串球状分布着一批上侏罗统的生物礁气田(表3)。
第3讲 生物礁沉积模式控制因素和研究意义
六、生物礁发育的控制因底地形 5、气象条件 6、断裂构造
南丹六寨生物礁
广西泥盆纪生物礁厚度变化
大厂礁:厚度大于900米,时间晚埃姆斯期开始,艾菲尔期 最为发育,终止于吉维特期。 北流中晚泥盆世礁:厚大于200米 环江北山吉维特期礁:最大厚度667米 南丹六寨吉维特晚期礁:礁岩组合厚大于160米 贵县石龙至蒙公早埃姆斯末期:21-38米
17
82
17
83
Often called "rainforests of the sea", coral reefs form some of the most diverse ecosystems on Earth.
They occupy less than 0.1% of the world's ocean surface, yet they provide a home for 25% of all marine species.
深水盆地(陆棚)相以中薄层硅质灰岩沉积为主。 生物化石以浮游生活的放射虫及底栖有孔虫和海绵骨针为主。
礁相体系发育较完善程度:处决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并非 所有生物礁均具有礁前和礁后相。
生物礁丘
第四讲 生物礁建造及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一、生物礁的定义 二、生物礁的分类 三、生物礁的古生态 四、地质历史上的生物礁类型及演化 五、礁相体系的沉积模式 六、生物礁发育的控制因素 七、生物礁的研究意义
珊瑚礁
五、礁相体系的沉积模式
礁相体系构成类型:礁核,礁坪,礁前,礁后。 礁相体系人形成与礁生长将海域分割成具有不同物理、化学和生物 特征的环境单元有关。
钙藻化石:以粗枝藻科(绿藻)为主,含少 量裸松藻科(红藻)
底栖有孔虫
越南北部吉婆岛石炭纪生物礁研究
越南北部吉婆岛石炭纪生物礁研究摘要:研究区位于吉婆岛以北约5km的吉婆岛镇通往轮渡的便路旁。
发现个礁体,礁体发育规模不大,主要由群体珊瑚组成,造礁生物群落的组成比较单调,每个造礁阶段只有一,二种,生物也少,造礁作用简单,很少有两种以上造礁作用共同建造礁体。
在越南生物礁不多,除本工作区之外,其他地区还没相关研究报道。
基于对世界范围内石炭纪生物礁的认识及研究现状,在越南北部吉婆岛地区开展早石炭世生物礁的研究,对全面系统的认识早石炭世生物礁的基体发育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珊瑚礁;石炭纪;吉婆岛;越南引言从目前国际上石炭纪生物礁研究现状看,石炭纪生物礁仅发育在北美,西欧,中国三个大陆和越南。
西欧仅有早石炭世生物礁,北美只发育晚石炭世生物礁,中国早,晚石炭世均有生物礁发育,尤其是晚石炭世礁体类型较多和越南从石炭纪寒路期直到北山期均有生物礁发育,研究基础好。
前不久,我们在吉婆岛发现了石炭纪生物礁,礁体中珊瑚是主要造礁生物,它代表了一种独特的群落类型,这在全球也是不多见的。
越南吉婆岛石炭纪生物地层研究已开展多年,但关于生物礁研究的报道没有,笔者对吉婆岛早石炭世生物礁做了进初步研究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群体珊瑚构成的礁,礁体规模不大。
在此,本文对吉婆岛生物礁的生物群体组成,成礁方式,成礁过程进行探讨。
1. 越南北部吉婆岛区域地质概况吉婆岛是在越南北部下龙湾最大的岛屿。
研究区位于N20°45’14.1”;E107o01’50.5’’ (图1)。
吉婆岛地区位于海防地台北缘,地层分区属海防区广宁分区[1]。
该区地层发育完整,石炭纪-二叠纪地层连续沉积,沉积物以亮晶生物屑灰岩及泥晶生物屑灰岩为主,构造位置归属于“华南地块的东缘”[6]。
生物礁出露于吉婆岛县以南约15km的家论镇通往轮渡的便路旁,笔者发现礁体(图4)。
该礁体产出层位相当于维宪阶的中上部,归属于本地北山组的下中部(相当于之前的吉婆组),地层中有:有孔虫,腹足,海百合茎,珊瑚等化石研究。
生物礁灰岩的研究现状及储层识别技术
生物礁灰岩的研究现状及储层识别技术赵健;方石;张新荣【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6(45)4【摘要】生物礁是油气的有利储集场所,如何实现油气区生物礁的精细预测是关注的热点。
生物礁概念及分类等基本问题上的趋向共识可以推动生物礁研究的进展。
生物礁与油气有密切的关系,生物礁的分布、生储盖的组合关系是控制油气分布以及油气成藏的重要条件之一。
着重综述了油气区生物礁研究的多方法交互验证以及精细的储层预测与描述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这是提高礁型油气藏勘探水平的有效手段。
%The reef is a favorable place to reserve oil and gas. How to achieve fine prediction of reefs in the oil and gas area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Consensus on basic issues such as concepts and classification of reefs can promote the research progress. Reefs have close relationshipwith oil and gas, as its distribu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ource-reservoir-cap are important to control the oil, gas distribution, and the petroleum-generation system. In this paper,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such as methods' interactive validation on reef research and fine prediction and description on reservoir. New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ar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xploration level of reef type reservoir.【总页数】4页(P867-870)【作者】赵健;方石;张新荣【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相关文献】1.裂缝性藻灰岩储层识别技术研究 [J], 党海龙;徐国祯;杨西娟;程希2.数值模拟技术在生物礁储层研究中的应用——以阿姆河右岸卡洛夫-牛津阶组碳酸盐岩生物礁储层为例 [J], 徐敏3.礁灰岩储层孔隙流体敏感性参数分析——以阿姆河右岸区块生物礁储层为例 [J], 曹均;徐敏;贺振华;杨晓;刘斌4.双反射偏移技术在南海生物礁灰岩油藏断层和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J], 罗东红;梁卫;李彬;汪瑞良;戴建文;王愫5.生物礁灰岩底水裂缝型油藏开采规律及技术对策 [J], 曹煜;林璠;李李;朱丽君;田慧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礁
碳酸盐几何
无礁角砾岩 进一步分为亮晶胶结的碎屑礁、生物联结骨屑礁 体
的礁 和深水礁
生物岩隆礁 由各类造架生物组成,造架生物构成礁的格架,
岩隆礁
(organic 生物含量大
buildup reef)
三度空间的碳
(Buildup reef) 或碳酸盐岩
障积岩隆礁
酸盐几何体, 主要由障积生物(如苔藓虫、海百合等)构成,
但是,此后的生物礁概念并未形成统一,直到目前仍存在很大分歧。曾鼎乾等(1988) 认为,礁是由原地生长的造礁生物营造,具有抗浪格架、凸镜状或丘状的外部形态,并突 出于四周同期沉积物,前后常形成不同的相带。强调生物的有机成因、抗浪构造的重要性 以及突出于同期沉积物的外部形态。梅冥相(1997)认为,生物礁是一种独特的沉积体系, 是由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综合作用形成的具有抗浪性的特殊碳酸盐岩体。从狭义上讲, 生物礁在横向上是局限的,其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生物证据。齐文同(2002)认为,由生 物构成,包括造架生物、联结包覆生物和礁栖生物,且与生物的长期演化、绝灭和复苏密 切相关,反映环境特征甚至全球环境变化的是生物礁。
⑶苔藓虫。苔藓虫从晚寒武世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到现代。在温暖浅海,它们可以高 速繁殖,分泌大量钙质硬体,形成礁体。中奥陶世时苔藓虫成为主要的生物礁群落分子, 是生物礁中重要的造架和障积生物。中奥陶世早期之后开始衰落,晚奥陶世仅偶然出现。 在经历了石炭纪生物造礁作用的危机期后,苔藓虫重新参与造礁,并成为对二叠纪生物礁 发育有重要贡献的唯一后生动物种类[5,7,8]。
reef)
生态礁 厚度较同期形成的碳酸盐岩大,也可以形成大的碳酸盐体;生 (Ecologic 物含量大,有造架生物、联结包覆生物以及附礁生物;由联结
reef) 包覆生物起胶结作用
有抗浪标志礁角砾岩,进一步又可以分为生物骨
Heckel(1974)
岩隆 (Buildup)
骨架礁 架礁、非生物联结骨架礁、叠层石礁和灰泥格架 三度空间的
在前寒武纪,作为唯一的造礁生物,藻类通过菌丝体粘结和捕获碳酸盐颗粒成层重叠
-2-
形成叠层石。规模宏大的叠层石礁具有坚硬的抗浪构造,形成突出的正地形。1650-800Ma 之前的里菲代是叠层石碳酸盐生态系统的鼎盛时期,其宏观和微观的多样性都达到了顶点。 大约 6-7 亿年前,后生动植物产生适应辐射,叠层石的生态系统骤然衰落,蓝菌时代从此 结束。此后,从古生代一直到现代,藻类虽已不再是唯一的造礁生物,但藻类对于造礁, 尤其在环境发生突变或生物大绝灭事件之后的造礁,起着承前启后,不容忽视的作用。我 国南方二叠纪海绵生物礁中,藻类的参与对进一步稳固礁体荷增强抗浪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泥盆纪晚期弗拉斯期-法门期之交和二叠-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绝灭事件的结束,都伴随有 藻类的复兴[5,7,8,9]。
⑵古杯动物。古杯动物是最早参与造礁的后生动物,出现于早寒武世,在早寒武世中 后期其数量和种类都达到顶峰,遍布世界各地,但到中、晚寒武世,只有少数延续下来, 并于志留纪绝灭。
古杯礁的规模一般都比后来的礁小。寒武纪发现的最早的古杯-微生物礁还具备了现代 珊瑚礁所具有的特点,即由动物的骨骼构架,由动物和自养生物形成复杂的生物礁群落, 且有底埋生物、隐生生物和其他礁栖生物居住。礁中的粘结和包覆生物对礁的抗浪骨架形 成有重要作用[5,7,8]。
层孔虫是腔肠动物门水螅纲的一个目,具有造架和包覆-粘结功能,可以作为造架生物 和粘结生物。作为古生代和中生代的造礁生物,层孔虫自寒武纪出现,一直延续到白垩纪 [5,7,8]。
⑹棘皮动物(海百合)和软体动物(厚壳蛤类)。棘皮动物海百合,从寒武纪出现一直 延续到今,其造礁作用限于古生代,主要是中志留世、中泥盆世和晚泥盆世-二叠纪。早泥 盆世时海百合还形成许多灰泥丘[5,7,8]。
另外,东昆仑西段石炭—二叠纪柴达木地块与羌塘地块间的 4 个构造期的聚合离散作 用所造成的基底升降也制约着生物礁的着生、建造和发育规模。其中,早二叠世和中二叠 世晚期的两次洋壳从扩张向消减的转换,使地块基底逐渐抬升,柴达木南缘出现了长期稳 定的造礁环境[15]。江西玉山晚奥陶世短暂的构造稳定期和适度的海平面上升成为层孔虫— 珊瑚点礁的主要生长发育期[16] 。
生物礁研究浅析
聂瑞贞,景秀春,张丛中国地质大学,Fra bibliotek京(100083)
E-mail:nieruizhenjxch@
摘 要:生物礁是碳酸盐沉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生物堆积或生物作用的产物。在其生 长发育过程中,造礁生物的演替和古地理环境的演化共同作用于生物礁,控制着生物礁的 形态、结构、构造以及规模大小和分布范围。生物礁的研究对于从生态学的角度精确划分 和对比地层,以及恢复古地理环境和旋回性事件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并为定 量研究古环境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目前生物礁研究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今后生物礁 研究的主要方向是:⑴典型礁体的综合研究;⑵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研究;⑶新技术新 方法的引进;⑷旋回性事件相关性研究,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生物礁,造礁生物,古地理环境
在众多的生物礁概念中,笔者赞同将生物礁看作是碳酸盐沉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由 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堆积而成,或是生物作用的产物(范嘉松,1996)。
-1-
代表人物
表 1. 礁的命名、定义及分类标准沿革简表 Table 1. Brief on evolution of reef’s nam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1.生物礁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生物礁的研究迄今已有近 200 年历史。从Walther(1911)、Ladd(1944)到Lowenstan (1950),Newell et al.(1953)对其严格定义为由生物作用形成的抗浪构造,到 20 世纪 70 年代Dunham(1970)提出礁的双重概念(地层礁和生态礁),生物礁的定义有了跨时代的 发展。加上西欧、北美广泛使用的岩隆(buildup)一词,生物礁的概念及其相关术语的发 展呈现出定义繁多,难以掌握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范嘉松、张维(1985)、范嘉松(1988) 综合考虑到使用者的习惯,建议把繁多的术语统一于一个基本术语——“岩隆礁”(Buildup reef)或称“碳酸盐岩隆礁”(Carbonate Buildup reef)之内,并建议将滩(Bank)这一术 语保留下来继续使用,从而形成岩隆礁、滩、层的命名体系,用以概括各种类型的碳酸盐 隆起构造(表 1)[1,2]。
名称及分类
定义
Lowentam(1950) Newell(1953)
生物礁(Bioreef)
由造架生物和联结生物组成,有足够的能力形成坚固的抗浪构 造
Dunham(1970)
双重礁
地层礁 野外可以识别的三度空间的碳酸盐几何体;可含一定数量的生 (Stratigraphic 物,也可不含生物;由亮晶方解石营胶结作用
屑滩(organic
滩(Bank)
bank or bioclastic
bank) 鲕粒滩(oolitic
bank) 粒屑滩
(intraclastic bank)
由各种生物碎屑组成的滩 全由鲕粒组成的滩
由各种砂砾屑组成的滩
具有一定的或 微弱的地貌隆 起,但不及岩 隆礁那样明 显;由生物和 非生物颗粒组 成,生物已破 碎,受到搬运
此外,构造作用还是影响生物礁岩油气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构造演化史、有机 质演化史与成岩孔隙演化史的匹配关系是能否形成有效油气藏的关键[17]。规模巨大的构造 圈闭是中东地区油气产量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18]。
2.3 海平面变化与生物礁
海平面变化是控制生物礁生长演化的又一重要因素。在海平面不断变化及其与礁生长 速度的不同配置作用影响下,生物礁的几何形态、内部结构、组分特征、群落演替、生态 序列、生长速率、生长方式以及堆积型式等各不相同[5]。如二叠世的茅口期和长兴期是我 国两次较大的成礁期,而这两次成礁期就正好对应了我国南方出现的两次较大规模的海侵 海退旋回中海侵进一步扩大的阶段(图 1)[19]。
以上扬子板块各大地构造单元演化与志留纪生物礁发育的关系为例,上扬子板块的北 缘是在加里东期形成的具有裂谷带的南秦岭被动大陆边缘。在裂谷作用下,次一级的隆起 与凹陷形成,从而造就出起伏的大陆边缘地貌格局。由于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在隆起区内 发育了碳酸盐台地,其上则发育了类型多样的生物礁;而板块西缘(金沙江构造带)为相 似于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单元,仅在岛弧区发育部分点礁以及生物层;板块内部受古隆起 的影响,在川西北、川东南、黔北等地区形成缓坡沉积环境,在浅缓坡区生物礁十分发育, 类型众多。但是板内深断裂(龙门山,二郎山-攀西裂谷带)边缘,由于志留系中碎屑岩比 例较大,环境相对不利于造礁生物生活,因而生物礁不甚发育,仅见生物层-小型点礁组合。 此外,在志留纪时,受区域构造的影响,板块边缘凹陷区受全球海平面波动的影响并不大, 所以至文洛克期后,尽管大部分地区因海平面下降而无沉积,但这里却继续接受沉积且发 育生物礁 [11,12]。
床板珊瑚和四射珊瑚分别在中奥陶世和晚奥陶世时开始造礁。其间,四射珊瑚的发展 演化还经历了四个繁盛时期,分别是晚奥陶世-中志留世、早泥盆世晚期-中泥盆世,早石 炭世和早二叠世。二叠-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绝灭使得床板珊瑚和四射珊瑚随之绝灭。
六射珊瑚是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绝灭之后新出现的一个目,从中三叠世一直延续到 现在,而真正参与造礁则始于三叠纪末,并在侏罗纪达到顶峰。六射珊瑚是现代生物礁的 主要造礁生物。
厚壳蛤类由巨齿蛤科在晚侏罗世时演化而来,白垩纪时成为主要的构架生物,阿尔比
-3-
期和康潘-马斯特里赫特期最为繁盛,而在白垩纪末期的大绝灭事件中灭亡 [5]。
2.2 大地构造与生物礁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构造运动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大地构造演化在控制地形、 气候、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火山活动的同时,对沉积盆地的类型和分布、板块基底沉积 盖层的沉积建造特征、沉积盆地演化和配置、古地理特征及区域海平面变化都有着明显的 控制作用,是影响沉积作用及演化规律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地质历史中,生物礁的分 布及发育与大地构造的关系十分密切,大地构造单元的不同特征是控制礁发育演化的重要 因素之一[10,11,12]。根据Scoffin(1978)的研究,生物礁的生长发育往往出现在那些先成地 形稍高的地区,因为在这种地区浅水珊瑚生长较快而且沉积物的沉积速率较低。而 Kuznetsov(1990)则研究认为大地构造是生物礁发育演化压倒一切的控制因素,不同的地 质历史时期,生物礁的类型、规模、不同类型所处的构造背景以及古地理控制都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