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项目设计制图规范
土地整理项目图件要求
![土地整理项目图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961770c76c66137ee061990.png)
土地整理项目图件要求1规划图件1.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件包括主件和附件。
a)主件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b)附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或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图1.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编制要求a)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b)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应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或地籍图)叠加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编制。
c)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的主要内容:1)各类用地的规划布局以及地块或田块的布置;2)地块或田块设计高程;3)沟、路、林、渠、桥、闸、涵、井、电力、配套建筑等的位置;4)居民点的布局;5)权属调整后的界线;d)图面配置内容应包括:图名、图廓、图例、方位座标、坐标系统、指北针、邻区名称界线、图签栏等。
图签栏应包括图名、图号、核定人、审查人、校核人、规划单位、制图单位、描图单位、比例尺、制图时间等内容。
1.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编制要求a)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1:10000的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可以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籍图为基础,通过补充修改进行编制,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应分幅编制。
b)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的主要内容1)境界线、土地权属界线。
2)地类界及符号,线状地物,明显或重要地物点。
3)现状图例应符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GB/T7929—1995)及《地形图图式》(GB/T7829—1995;GB/T5791—93)。
1.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地形图编制要求a)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1:10000的土地开发整理地形图可以以已有的地形图为基础,通过补充测量进行编制,或重新进行测量。
1.4规划附件a)规划方案审议及重要会议纪要b)规划数据、图表等基础资料c)涉及到村镇改造的整理区,应附上村镇建设规划图d)土地整理前后各类用地平衡表2设计图件(1)农田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图a)土方工程图土方工程图上应标出挖方或填方位置的高程并注记该位置的填高或挖深。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c3648758e9951e79b89274d.png)
TD/T ××××-××××ICS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Drawing standard for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projects(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发布TD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一般规定 (2)5.1 坐标系统 (2)5.2 图纸幅面 (2)5.3.1 标题栏 (2)5.3.2 图廓整饰 (3)5.3.3 指北针 (4)5.3.4 辅助图表 (4)5.3.5 图样 (4)5.4 注记 (6)5.5 项目区边界 (6)5.6 项目区外要素 (6)6 现状图 (6)6.1 说明 (6)6.2 制图要素 (6)6.2.1 基础地理要素 (6)6.2.2 土地利用现状 (6)6.2.3 基础设施现状 (6)6.3 图式 (7)7 规划图 (7)7.1 说明 (7)7.2 制图要素 (7)7.2.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7.2.2 建设内容 (7)7.3 编号规则 (8)7.4 图式 (8)8 单体工程设计图 (8)8.1 要求 (8)8.2 图式 (8)9 电子制图 (8)附录A(规范性附录)图式 (9)附录B(规范性附录)图层分类与命名 (19)附录C(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结构表 (20)I前言为了适应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管理的需求,保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质量,实现土地整理项目制图的标准化,特制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则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北京昭明海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参加人员: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II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规划图及单体工程设计图的制作。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作图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作图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5141f88bd63186bcebbcd7.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流程(适用于MAPGIS制图软件)二○○八年二月十八日目录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 (1)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 (1)二、规划图的制作要求 (4)项目制图流程 (13)三、可研现状图 (13)四、可研规划图 (15)五、设计现状图 (16)六、设计规划图 (17)七、土方调配图 (18)八、图幅整饰中注意的问题 (21)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指反映项目区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图件。
现状图不仅要能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而且要能反映最新的地类变更数据,当前,我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在以实测地形图与最近更新过的建库现状图叠加的图件为基础进行制作的。
1、比例尺的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图我省一般采用1:2000的比例尺,对于规模超过600公顷的平原地区项目可以采用1:5000的比例尺。
2、现状图的图面要素1)实测地形图应作淡化处理(推荐图层颜色为灰色RGB(192,192,192)),作为背景以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
2)应明确绘制出项目建设区边界,边界上的主要控制点应标注经纬度坐标。
3)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地类界符号、土地权属界线、所涉及的行政乡镇和村组的名称应在图上标注清楚,各地类符号与权属界线应与图例一致。
4)项目区的主要现状地物(道路、水系及流向、沟渠、机井、蓄水池、居民点、堤坝、电力设施、地下管线、桥梁、大型涵闸等建(构)筑物)应在图上准确标注。
5)项目区与周边的相对关系,如项目区内的排灌沟渠、道路与外界的连接关系应标注清楚,水源地和排水承泄区不能在图内反映的应标注出水源来源和排水去向。
6)在图上适宜的位置绘制土地利用现状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1年8月21日国土资发[2001]255号印发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分类标准细分到三级地类按村进行统计,统计的各地类面积应与图面上各类用地面积比例相符。
3、图幅图式1)图幅幅面图幅的幅面可根据项目的大小确定,当幅面过大时可分幅绘制,不做严格的限制,图幅的整体布局如图1:2)图名图名应与项目名称一致:***县(市/区)***镇(乡)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现状图。
土地开发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
![土地开发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341e46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e.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河南一、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是进行项目施工的重要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施工设计图的编制应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符合相关政策;2、对已批准的规划设计中规划图上规划的工程项目按施工要求逐项落实到每个工程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农田防护工程及其它工程;3、施工图设计必须坚持在规划项目量不减少、施工质量不降低、预算投资不突破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图设计;4、对涉及结构安全的建筑物,在对建筑物地基承载力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进行各类建筑物结构设计机耕桥、人行桥、泵站、水闸、堤坝、渡槽、倒虹吸、跌水等,核实原初步设计是否达到安全、稳定和使用要求;5、完善单体图设计,绘制各类建筑物施工图,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安装施工图,各类施工图应编制目录、序号,首页应有总说明,对各类建筑物提出施工要点、工艺要求、施工工序、主要材料和做法,并提出施工质量要求; 一土地平整工程1.核实每个田块的平整推土工程量,进行土方平衡计算,需要调配土方的应绘制土方调配图;明确土方的搬运方向、搬运量,土方开挖深度和范围、土方填埋深度和范围;2.核实拆迁村庄平整工程量和附属物数量;3.典型田块能说明项目区典型田块的形式,确定各种形式的典型田块所代表的区域;各种主要农用地用地类型均应根据不同地形条件分别进行典型田块设计;典型田块设计应能够代表该用地类型所处的地形条件;田间工程应具有代表性;设计应重点说明田块内部道路、沟渠、防护林等田间工程的布置关系;按相关制图规定绘制典型田块设计图;二农田水利工程1.对各灌排渠道支斗渠、支斗沟、田间灌排农沟、农渠绘制纵断面图,根据纵断面图绘制各桩号相应横断面图并计算土方图上附土方表,有护砌工程的硬化沟渠要说明做法并计算工程量;2.所有的斗沟、斗渠都要绘出纵断,并画出分段横断图,农沟、农渠可绘出几条有代表性的;3.对修复的沟渠落实清淤沟、渠、塘堰需清淤部位的深度、宽度,画出断面图,并计算工程量;对改、扩建工程应注明可利用工程项目内容、工程量;4.纵断图设计图中应包括:原地面线、设计渠底高程线包括坡降、设计渠顶高程线、设计水面线、带状平面略图里程桩号,交叉点建筑物位置建筑物符号等要素;5.横断面图断面变化时就要有一个断面图设计图中应包括:渠顶高程、宽度;内外边坡、渠底宽、渠上口宽;防渗衬砌形式包括厚度、材料等;6.建筑物施工图应绘制结构及基础部位,并标注尺寸、建筑材料、详细做法及施工质量要求,对剖切细部构造应绘出大样图;A.对基础部分进行承载力验算,对有基础处理要求的建筑物,提出基础处理方式和方法;B.对混凝土结构建筑物,根据现浇或预制情况提出设计强度指标、钢筋构造要求;C.有配筋的结构应对各部位分别绘制钢筋布置图,列钢筋材料表等;如井房按建筑专业要求应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结构图;墙体、屋顶、基础等施工详图;建筑要求、粉刷、楼地面构造、门窗等;7.管道工程应根据管道走向与轴线绘制管道布局图;对管道基础应绘出大样图、标注尺寸并说明做法;对管道接头和管道控制设备部位应绘制大样图,说明接头或接口及管道控制设备部位做法;对管道中的每个管件绘制施工图,并说明规格、型号;对管道中的阀门井、沟槽开挖填埋等同建筑物施工图;如喷灌、管灌工程应包括出水口结构图,微灌、喷灌、管灌的材料,设备、名称、型号、性能要求;8.机井结构图应包括井口、井壁管、过滤管包括滤料、井深、地层状况、管径材料、井管封闭;大口井包括大口井的井径、深度、井筒、壁厚等;9.水窖应有集雨场说明、面积、材料;水池应有结构图、水池尺寸、池壁材料、加盖、进出水管路;10.电气设备主要标明:设备规格型号、变压器容量型号、电动机型号、电线电缆型号、电杆型号高、直径、开关、熔断器、避雷针等;三道路工程包括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1.平面图:复杂地形山丘区道路有曲线半径、弯道超高、弯道加宽,平原地区道路平直可简化;2.所有的田间路都要绘出纵断,生产路可绘出几条有代表性的;纵断面图应标示:地面线、设计线、桥涵位置等;3.根据纵断面图绘制各桩号相应设计的横断面,计算土方及路面工程量;土方路基应进行平衡计算,土方不足者,应绘出土方调配图,说明土方来源;横断面图应标示:路面宽度、压实厚度、材料、坡降、路基宽度、压实厚度、材料、路肩、边坡、边沟;道路配套的路肩、防护等应注明尺寸并说明其做法;4.修复道路应绘出纵断面图,结合横断面图核实修复道路工程量;四其它工程1.水土保持工程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图要求相同;2.林网工程按规划图确定位置,按不同树种、种植部位绘出施工图;3.设备安装工程应绘出相应施工图,标注安装部位及其做法;二、上报材料一施工图设计说明施工图设计说明主要内容:施工图设计与原规划设计的衔接说明、施工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的基础资料、每个单项工程的设计标准、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要求、施工注意事项、工程量统计表、材料统计表等;二施工图纸1.工程设计图采用A3图幅297 X 420,土方调配和典型田块可根据需要采用大幅面图纸;2.图纸应按封面、扉页、目录、说明、材料总数量、工程位置平面图、主体工程、次要工程等顺序排列,并统一进行编排图号,图号由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目录本身不应编入图号与页号;3.标注应齐全,应能够精确表示建筑物结构尺寸和建筑材料,要求有平面、立面和剖面图,并注明比例,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有配筋图,每类单体建筑物应有工程量和材料表;确保图纸准确、无误,材料、尺寸标注清楚,施工单位能照图施工;4.各建筑物施工图编制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的规定,并有设计标准说明,必要时要注明施工注意事项;5.农田水利设计工程图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 73—95的规定,农村道路工程设计图应符合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的规定,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图应符合林业工程制图标准LYJ 002—87的规定;6.改建和新建沟、渠、道路、管路应绘制纵、横断面图,机井工程应绘制机井柱状图;7.工程设计图样中A3幅面,说明及注释应采用仿宋体,宜放置在图纸的左下方或图签上方;说明及注释应编序号,采用数字形式,左对齐;8.图纸单位应采用m或mm,一般高程、田面长度宽度采用m为单位,钢筋、结构尺寸采用mm为单位;三项目预算书项目预算书按国土资源部预算定额标准编制,并附有依据的材料价格表和工程量计算书;总投资应控制在已批复初步设计预算范围内,有条件的可以另行按施工标段编制预算;工程量计算书内容应包括:工程量计算的内容、计算依据、单项工程量、总工程量、套用的定额等;四如果涉及规划设计变更的应附施工设计调整说明;调整说明按照国土资发2006146号文件要求编制;施工图设计说明实例第一部分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包括但不限于: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2.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3.省中部丘陵地区改造中低产田项目技术工作要点试行;4.县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5.土地整理相关政策、文件及规范;6.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相关规范二、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土层厚度达到60厘米以上,土壤耕作层20厘米以上,整理成水平梯地;2.土方平整为局部平整原则,根据地形采用部分田块间区域平整;3.坡地改梯地坡度不超过25°,土埂埂高根据坡度和梯田宽度确定,原则上不超过1.5m;三、基本资料1.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报国土资源部立项材料;2.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3.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测量资料;四、主要建筑物设计1.旱地坡改梯工程:为满足土地整理项目对改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条件,提高耕地质量等的要求,将整理区域内部分旱地进行改梯设计;设计原则采用坡改梯区域内部平整方案,在坡改梯区域内进行土方挖填平衡;丘陵区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设计,主要以耕作方便、埂坎稳定为原则;采用部颁标准、TD/1012—2000标准所推荐的梯田设计公式,采用横断面法计算工程量:A划分横断面采用横断面法计算坡改梯,横断面垂直等高线,各断面间的间距20m;B计算土方量设各断面面积分别为F1、F2、…、Fn,相邻两断面间的距离依次为l1、l2、…、ln,则所求土方量为式中:V——相邻两横断面间的土方量m3;F1、F2、…、Fn——相邻两断面的挖或填方断面面积m2;l1、l2、…、ln——相邻两横断面的间距m;项目区共有旱地公顷,田坎面积公顷,旱地坡改梯主要是改善耕地质量,改善耕作条件;经现场踏勘,结合地形地貌、当地村民意见以及项目投资资金,本次规划选择旱地相对成片以及整理条件较优的区域进行坡改梯;项目区典型地块面积共计150公顷含田坎,田坎采用土质田埂,选择田坎高H为-1.5m,上游坡1:,下游坡1:-,田埂顶宽0.3m,埂顶比田面高0.2m;2.薄改厚项目区为丘陵地貌,丘坡顶部坡耕地含有紫色砂页岩,土层较薄,需要进行爆破,经过风化后形成耕作土层,才能改造为耕地;据调查,旱地坡改梯区域约有公顷含田坎耕地由于土层厚度太薄,需要进行爆破增厚土层;爆破部位主要在山丘中上部,需采用松动爆破;使土层厚度达到60cm的要求;施工时,爆破漏斗深约1m,每炮炸药0.413kg、导火索长1m、火雷管1发;显然,经风化后的表层和底层土较贫瘠,所以这部分土地应增施有机肥,有机与无机相结合,适当施用氮、磷、钾肥,尽快培育地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种植用养作物如豆科、油菜、十字花科等,绿肥作物如紫云英、紫粒笕等;3.荒草地坡改梯工程:为满足土地整理项目对新增耕地的要求,改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条件,提高耕地质量;项目区整理荒草地公顷,荒草地坡改梯面积公顷,荒草地坡改梯设计与旱地坡改梯设计相同,荒草地坡改梯施工程序除首先应清除杂草外,其余工序与旱地坡改梯施工程序相同;根据荒草地坡改梯区域不同坡度,荒草地坡改梯工程量如表5-4;显然,荒草地的表层和底层土较贫瘠,有机质含量、氮、磷、钾肥很低,所以这部分土地应加大地力培肥,增施有机肥,有机与无机相结合,适当施用氮、磷、钾肥,尽快培育地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种植用养作物如豆科、油菜、十字花科等,绿肥作物如紫云英、紫粒笕等;4.水田小并大、归并田土坎田块小变大工程量计算方法:待归并的田块面积为S1、S2、……、Sn,高程若田面平坦,则为有代表性的一点的高程,若田面有均匀坡度,则为平均高程分别为H1、H2、……、Hn;设平整后的田面高程为Ha,则各田块的挖填高度为:H1-Ha、H2-Ha、……、Hn-Ha;根据土方平衡原则,填挖方量总和应等于零,即:S1H1-Ha+ S2H2-Ha+……+ SnHn-Ha=0平整后的田面高程Ha计算出来后,即可逐个求出各田块的填高或挖深值,并计算出土方量;根据地面坡度不同,提出不同田面宽度;水田小并大,归并田田坎基本原则是:筑埂高不超过1.0m,制埂间距按不同坡度设置;田埂设置:一是土埂,埂顶宽30cm,上游埂高30cm,田坎设计外侧坡为60&730;,内侧坡为70&730;,顺埂方向长每100m制1埂;工序是剥离表土厚0.25m,平整土地,回填表土;小田并为大田,归并田田坎面积70公顷;五.施工技术要求;1、坡改梯流程:1梯田定线:1在准备坡改梯区域,在其正中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条中轴线;2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梯田的特点;3从各台梯田的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段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施工线;4如地形复杂处,可据大就势,小弯取直原则处理,有的为保持田面等宽,需适当调整埂线位置;2修筑田埂1沿埂线位置先对筑埂区进行清理,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2旱地坡改梯田埂采用土埂;荒草地坡改梯均用石埂干砌进行修筑,且最下一层石埂应深入田面以下30cm;3表土剥离:将田块田面表土取起,厚约20cm,推倒指定地点堆放;4修平田面1在同一田面进行挖填方平衡,将挖方区域的土运至填方区域,逐台处理,以节省工效;2田面平整后,检查田面是否达到水平,本项目田面设计纵坡比降为1/300,便于梯田的排水;3田背面布置背沟,便于排水;5表土客土回填将先期剥离的20cm表土均匀铺至已修平的台面;若不足则还需就近寻找客土进行回填;如需进行松土爆破,则先剥离表土20cm,将其运至一指定区域,而后进行爆破,厚度取60cm,待爆破完成土层风化完毕,再依次按以上5步进行;其中爆破松土程序如下:用推土机揭表土,铲草皮,露出底土和石骨基层:选用220V、1000W电钻机或手风钻配1~2m长的螺旋式钻杆打炮眼;掏净炮眼洞底的泥沙和积水,因岩司药量,封口堵塞炮眼;放警戒线,起炮,起爆;2、水田小并大、归并田土坎流程:1拆除田埂,将拟进行田块归并的田块内田埂拆除,运到指定地点堆放;2表土剥离,将拟进行田块归并的田块田表面取起,推倒指定地点堆放;3修筑田埂1 田埂须用生土填筑,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2 修筑时须分层夯实;4修平田面:将平整前集中的表层熟土或耕作层客土均匀摊铺于平整后的田块表层,对平整完成后的田地进行翻耕,对局部超高或超低的部位进行松土平整操作;1 将挖方区域的土运至填方区域,以节省工效;2 回填表土,均匀铺好;田面平整后,检查田面是否达到水平,田面高差应在±3cm以内;第二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5、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二、设计原则1、设计灌溉保证率为P=80%;2、项目区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3、项目区渠系采用灌排相结合的方式;三、基础资料1、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2、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图四、主要建筑物设计本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共布置有新建斗渠6条,总长为10001m,新建项目外渠道1条,长345m,新建农渠8条,总长度3457m;整治山坪塘20口,新修山坪塘1口;新修4条排水沟,总长2468m;整治泄洪沟4条,长407m;布置斗渠涵管18处;排水沟设置涵管2处;布置分水口28处,田间进水管150处;1、斗渠项目区内新建斗渠6条,渠道采用预制C30砼U型槽,渠道根据灌溉面积大小,确定灌溉流量,由灌溉流量和地形坡度确定U型槽的尺寸分别为U70、U60、U50,总长为10001m;新建项目外渠道1条,长345m,确定U型槽的尺寸为U70;2、农渠本标段共新建农渠8条,渠道采用预制C30砼U型槽,渠道根据灌溉面积大小,确定灌溉流量,由灌溉流量和地形坡度确定U型槽的尺寸,渠道总长为3457m;3、排水沟本标段共新建排水沟4条,断面为矩形,采用25cm厚浆砌条石衬砌,总长2468m,底宽60cm,渠深60cm;4、泄洪沟本标段整治泄洪沟1条,断面为梯形,采用30cm厚浆砌条石衬砌,总长407m,底宽100cm,渠深150cm,坡比为1:;5、整治山坪塘根据项目区水田分布和水资源情况分析调查,为满足灌溉需求需对20口山坪塘进行整治,整治内容主要包括塘内清理整形,内外护坡、坝顶整治、清淤等;先在原坝体高程的基础上把坝高增加到 3.5m,然后将上游坝面人工整平,在整平坡面的基础上再进行浆砌块石砌筑,坝坡上游面采用浆砌块石,厚30cm,坡脚设齿墙,深100cm,宽50cm;在坝体下游坡脚设粗砂反滤体;6、新建山坪塘根据项目区内水田布置和水资源情况分析调查,需新建山坪塘2口,1位于观塘村7队,2位于观塘村徐家坡;新建山平塘坝坡上游面采用浆砌块石,厚30cm,坡脚设齿墙,深100cm,宽50cm;在坝体下游坡脚设粗砂反滤体;坝下设C25砼放水管,管径50cm,在上游边的基础上设台阶式涵卧管,下部与放水管连接;为加强对排水管放水的控制,在排水管上方加盖砼圆盖,圆盖呈上大下小的锲形,并设钢筋挂钩,放水时启用;在对应放水管上方一侧的坝面上开设砼矩形槽溢洪道,口宽400cm,深40cm;放水管和溢洪道出口均与下游灌排沟连接,溢洪道出口设消力池;7、蓄水池本项目区共布置圆形蓄水池120口,蓄水池采用圆形结构,容积为100m3,直径6.76m,高2.8m;池壁用浆砌砖,池底用C15砼现浇;池内设砼台阶,方便农民取水和维修;在池顶布置防护栏,在水池侧布置一条引水渠和一口沉沙池,用来聚集坡面汇流和沉沙,引渠长50m,采用C25砼U型断面;沉沙池容积1.5m3,临蓄水池布置,长方形,用浆砌砖,全区共修建引水渠长6.0km,修建沉沙池120口;在水池的下方布置排水沟,用来排泄暴雨;8、桥涵设计项目区内的国道,与村社公路形成网络,这些公路的原有的桥、涵建设正规,目前质量完好,故不纳入此次整理范围;项目区新建、整治田间道共29条,整治、新建生产路7条;田间道、生产路与项目区的渠道有交叉,布置了相应的交叉建筑物;但这些道路跨越的渠道,最大跨径为 1.0m,因此没有必要设计桥梁作为交叉建筑物,对这些交叉建筑物,采用混凝土涵管即可;本项目区共布置田间道涵22个,生产路没有穿越渠道,不需要涵管;经计算1号、2号、3号、4号渠及其农渠穿路涵管采用直径为80cmC25砼管,5号、6号渠穿路涵管采用直径60cmC25砼管;9、分水口、田间进水口设计在斗渠与农渠的交汇处布置分水口,本次设计共设置斗渠分水口28个,用于从斗渠上分水,其配水角为90°,斗渠分水口门宽-0.8m,高-0.8m,由于渠道尺寸较小,闸门采用简易木闸门;10、田间进水管在每一格田上游布置一田间进水管,直接输水入田,田间进水口与格田数量对应,本项目共设置田间进水口150个,采用管径为20cm的C25砼管,沿农渠每隔20米布置1处,便于从农渠向田间输水;五、施工要求1、山坪塘土方工程施工,宜在放水完后开始进行,可从已被放空了的内塘内取土筑埂,但不能用淤泥质土填筑,要切实保证回填土方的碾压的质量;2、渠基处理要密实,回填土干容重不得低于m3,渠道按设计的断面开挖后,要求修削平整,夯实渠底、渠坡,以免混泥土受土力不均而开裂;3、渠道新建、改建工程的渠线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地形做局部调整;4、浆砌石工程所使用的条石、块石,运至工地后,砌筑前应清洗干净;5、浆砌石施工应在确保开挖断面后进行,采用坐浆法;砌筑前先清基,同一层面应保持平衡升高,上下层或同一层前后的石块砌缝应错开,避免形成通缝,大缝用小块石楔紧,确保浆满面平;6、防渗用砂浆应采用P.0.32.5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2倍,勾缝前必须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碴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 勾缝砂浆必须单独拌制,严禁与砌体砂浆混用.当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 砌体表面应刷洗干净,至少用湿润物覆盖保持21天,在养护期间应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避免碰撞和震动;7、蓄水池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砌砖体的灰缝横平竖直,厚薄均匀,并填满砂浆;砌砖体水平灰缝的砂浆应饱满,实心砌砖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读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六.农田水利工程量统计1、斗渠工程量统计斗渠工程量统计表斗渠编号 U型槽类型长度m C30U型槽件m C30砼m3浆砌标砖m3 合计斗渠编号土方开挖m3 石方开挖m3 土方回填m3 钢筋Kg砂浆m2 合计2、农渠工程量统计农渠工程量计算表农渠编号 U型槽类型长度m C30U型槽件m C30砼m3 浆砌标砖m3 合计农渠编号土方开挖m3 石方开挖m3 土方回填m3 钢筋Kg砂浆m2 合计3、整治山坪塘工程量统计山坪塘工程量统计表编号坝长坝顶宽坝高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护坡浆砌条石护脚浆砌条石排水沟浆砌条石总体浆砌条石清淤土方开挖 mm m m3 m3 m3 m3 m3 m3 m31720总计4、整治山坪塘溢洪道工程量工程编号坝长坝宽坝高长度溢洪道宽溢洪道深浆砌条石 C20预制砼m m m m m m m3 m3总计5、新建山坪塘工程量统计新建山坪塘工程量统计表名称编号土方开挖表土清理土方回填护坡浆砌条石护脚浆砌条石粗砂垫层干砌卵石混凝土管Ф600 预制C20砼板m3 m3 m3 m3 m3 m3 m3 m m3总计6、新建山坪塘溢洪道工程量统计新建山坪塘溢洪道工程量统计表名称编号坝长坝宽坝高长度溢洪道宽溢洪道深浆砌条石 C20预制砼m m m m m m m3 m3合计7、排水沟工程量统计排水沟工程量统计表项目长度米浆砌条石m3 M10水泥砂浆抹面m2 浆砌石板m3 土方开挖m3 土方回填m3每米工程量 1排水沟4排水沟合计工程量第三部分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3、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二、设计标准1、项目区内道路设计标准:田间道路面宽3.0m不含路肩,田间道路断面顶宽3.6m含路肩,两边路肩各宽30cm,为泥结石路面;路面荷载等级:汽-10;设计计算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2、生产路填筑要求:路面高出田面0.30m,路面结构用砂碎石铺厚0.10m,路基夯填土厚0.20m;新修生产路要求保证有0.20m夯填土,整治生产路要求路基夯实;3、桥涵等建筑物均按5级设计;三、基础资料1、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2、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图3、项目区1:2000实测地形图及1:500部分道路测量图;四、主要建筑物设计1、田间道设计根据项目区道路布置原则,结合项目区内现有道路情况进行道路布置,田间道共29条,总长18158m;其中三圣村整治原有田间道7条,新建田间道1条;金牛村整治原有田间道9条,新建田间道2条;观塘村整治原有田间道8条,新建田间道2条;新建田间道填筑要求:最大纵坡不大于%,路面高出田面0.30m,路面结构为泥结石路面,宽3.0m,泥结碎石路面碾压后厚度为0.15m,手摆片石基层碾压后厚度为0.3m,路基夯填土厚度不少于0.10m具体根据纵剖面比降确定厚度;两侧路肩顶宽0.30m,自路肩顶面以下0.30m为C15砼埋块石路肩,两侧视具体情况设土排水沟;田间道路基不足3.6m处,路肩高度大于0.7m时设置浆砌条石挡土墙;挡土墙墙身采用浆砌条石,基础采用浆砌30Mpa块石,墙面采用M10砂浆勾缝,其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且埋深必须在耕作面以下0.2m以上;每隔2-3米设一个排水孔,上、下、左、右交错排列,孔径10cm×10cm,或采用Ф10cm的圆孔,墙高4米以下时设一排,4米以上时情况增加排数,最下排排水孔底部应高出地面0.3米,当为挡土墙时,出水口应高出边沟水位0.3米,若为浸水挡墙,则应高出平常水位米;整治田间道填筑要求与新建基本相同,只因是在原有路上改建,路基夯填土可以不做,手摆片石基层改为原路基找平土石方压实,厚度为0.3m;。
土地项目制图规范
![土地项目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afe03c6cc7931b764ce155b.png)
制图规范一、图纸幅面1、图纸大小常用图纸可分为AO、Al、A2、A3、A4,各型号图纸大小见表1表1 图纸规格大小2、图框加长图框加长一般按图框的一半加长,具体参照公司标准图框。
二、图纸文字1、标题栏文字标题栏文字采用仿宋体,各规格图纸标题栏文字大小参照公司标准图框。
2、图纸内容文字表2 图纸文字大小三、图例图纸图例参照2012年自治区国土厅推广使用的“兴边富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典型项目设计图例”执行。
项目现状图图例见表3,项目规划图图例见表4。
表3 项目现状图图例项目规划图图例续表4四、建筑物编号规则 1、现状图建筑物编号⅜⅜⅞⅜jl 解 0.55 X 0J5X 496n则⅛l⅛尺寸逻咖橄触、奶、Oix 土等)建戕钱及錨号¾¾⅛⅞B4 ±5.5 X 496In2、规划图建筑物编号五、图件要素1、现状图现状图图名应与立项批复项目名称一致,图件字体应符合要求。
图件屮应包含以下要素:(1)项目区坐标网格(2)项目区四至坐标(3)项目区界限及村界(4)项目区水源情况,河流标明水流流向,水库标注水库的总库容、有效库容、设计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5)项目区对外交通道路,标注道路去往方向、道路名(6)项目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7)现状道路特性表(8)现状灌溉渠道特性表(9)现状排水沟特性表(10)现状村内排污沟特性表(11)图例(12)指北针及比例尺(13)建筑物编号说明2、规划设计图规划图图名应与立项批复项目名称一致,图件字体应符合要求。
图件屮应包含以下要素:(1)项目区坐标网格(2)项目区四至坐标(3)项目区界限及村界(4)项目区水源情况,河流标明水流流向,水库标注水库的总库容、有效库容、设计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5)项目区对外交通道路,标注道路去往方向(6)整治前后项目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7)田间主道工程特性表(8)田间次道工程特性表(9)生产路工程特性表(10)村内道路工程特性表(11)灌溉渠道工程特性表(12)排水沟工程特性表(13)村内排污沟工程特性表(14)项目新增耕地汇总统计表(15)水工建筑物工程量统计表(16)道路附属建筑物工程量统计表(17)平整区位置示意图(18)图例(19)指北针及比例尺(20)建筑物编号说明(21)对设计后项目新增耕地在图上进行标注,并做好统计,说明来源(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其他草地,废弃沟渠道路回填,坑塘水面)要与二调图进行比对。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7db0a313186bceb18e8bb03.png)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 规范性引用文件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8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土资源目录部9 土地整治规划图10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附录A (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表达的现状用途要素及含义附录B (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表达的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 (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 (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 (规范性附录)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要素表达图式附录F (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要素表达图式附表G (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要素表达图式附表H (规范性附录)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要素表达图式附录I (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J (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K (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L (资料性附录)县级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M (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N (资料性附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P (资料性附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为加强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为规范性附录,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附录P为资料性附录。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县级行政单位(县、区、市、旗,下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制图规范
![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37f54a1524de518964b7ded.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制图规范北京得力合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 前言为实现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设计制图的标准化,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作。
土地整理图样应准确表达实际情况和规划设计的意图,并保证图面的质量。
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设计的图例、图式,除应符合本规范外,未包括在本规范内且工作需要的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规范用词2.1 术语2.1.1 项目现状图反映项目区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的图件,简称现状图。
2.1.2 项目规划图反映规划后项目区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的图件,简称规划图。
2.1.3 单体工程设计图反映项目区工程结构、材料、指导施工等方面的图件。
包括建筑物设计图、沟渠道路断面图、机井柱状图、典型田块设计图及其它辅助图。
2.1.4 图例排列在图上适当位置、用于方便读图和使用的有关符号的解释。
2.1.5 图式规划图、现状图及工程设计图所遵循的式样。
包括图幅、图标、字体比例、地块注记及着色填充等。
2.1.6 图样在图纸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原理绘制的表示被绘制对象的位置、大小、构造、功能、原理、流程等的图。
2.1.7 地块是沟渠道路等控制的同一地类的最小单元。
2.1.8 图斑指按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将图中各类型用地填充相应颜色和线形,形成斑块状。
2.2 规范用词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选择,在有条件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应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它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如非必须按所指的标准、规范或其它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作图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作图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9e164e6ba0d4a7302763a1a.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流程(适用于MAPGIS制图软件)二○○八年二月十八日目录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 (1)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 (1)二、规划图的制作要求 (4)项目制图流程 (13)三、可研现状图 (13)四、可研规划图 (15)五、设计现状图 (16)六、设计规划图 (17)七、土方调配图 (18)八、图幅整饰中注意的问题 (21)规划图、现状图制作整体要求一、现状图的制作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指反映项目区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图件。
现状图不仅要能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而且要能反映最新的地类变更数据,当前,我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是在以实测地形图与最近更新过的建库现状图叠加的图件为基础进行制作的。
1、比例尺的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图我省一般采用1:2000的比例尺,对于规模超过600公顷的平原地区项目可以采用1:5000的比例尺。
2、现状图的图面要素1)实测地形图应作淡化处理(推荐图层颜色为灰色RGB(192,192,192)),作为背景以反映出项目区的地形地貌。
2)应明确绘制出项目建设区边界,边界上的主要控制点应标注经纬度坐标。
3)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地类界符号、土地权属界线、所涉及的行政乡镇和村组的名称应在图上标注清楚,各地类符号与权属界线应与图例一致。
4)项目区的主要现状地物(道路、水系及流向、沟渠、机井、蓄水池、居民点、堤坝、电力设施、地下管线、桥梁、大型涵闸等建(构)筑物)应在图上准确标注。
5)项目区与周边的相对关系,如项目区内的排灌沟渠、道路与外界的连接关系应标注清楚,水源地和排水承泄区不能在图内反映的应标注出水源来源和排水去向。
6)在图上适宜的位置绘制土地利用现状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1年8月21日国土资发[2001]255号印发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分类标准细分到三级地类按村进行统计,统计的各地类面积应与图面上各类用地面积比例相符。
3、图幅图式1)图幅幅面图幅的幅面可根据项目的大小确定,当幅面过大时可分幅绘制,不做严格的限制,图幅的整体布局如图1:2)图名图名应与项目名称一致:***县(市/区)***镇(乡)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现状图。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c96289bf705cc17552709ae.png)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目录前言1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总则5土地利用现状图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4a1701c59eef8c75fbfb3c6.png)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目录前言1适用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总则4一般规定5土地利用现状图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8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9土地整治规划图10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表达的现状用途要素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表达的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要素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要素表达图式附表G(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要素表达图式附表H(规范性附录)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要素表达图式附录I(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J(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K(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L(资料性附录)县级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M(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N(资料性附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P(资料性附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前言为加强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为规范性附录,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附录P为资料性附录。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县级行政单位(县、区、市、旗,下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c96289bf705cc17552709ae.png)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目录前言1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总则5土地利用现状图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要求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ec9ec4eed630b1c59eeb583.png)
实用文案文案大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目录前言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 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文案大全文案大全前言为 加 强 对 乡(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编 制 工 作 的 指 导 ,保 证 乡(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制 图 质 量 ,推 进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制 图 标 准 化 、规 范 化 建 设 ,根 据《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土 地 管 理 法 》及 有 关 法 律 、法 规 、技 术 标准 ,制 订《 乡(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制 图 规 范 》,明 确 乡(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有 关 图 件 制 图 要 素 及 其 表 达要求。
本 规 范 的 附 录 A 、附 录 B 、附 录 C 、附 录 D 、附 录 E 、附 录 F 、附 录 G 、附 录 H 为 规 范 性 附 录 ,附 录 I 、附录 J 、 附 录 K 、 附 录 L 、 附 录 M 为 资 料 性 附 录 。
土地整理项目图件要求
![土地整理项目图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961770c76c66137ee061990.png)
土地整理项目图件要求1规划图件1.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件包括主件和附件。
a)主件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b)附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或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图1.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编制要求a)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b)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应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或地籍图)叠加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编制。
c)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的主要内容:1)各类用地的规划布局以及地块或田块的布置;2)地块或田块设计高程;3)沟、路、林、渠、桥、闸、涵、井、电力、配套建筑等的位置;4)居民点的布局;5)权属调整后的界线;d)图面配置内容应包括:图名、图廓、图例、方位座标、坐标系统、指北针、邻区名称界线、图签栏等。
图签栏应包括图名、图号、核定人、审查人、校核人、规划单位、制图单位、描图单位、比例尺、制图时间等内容。
1.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编制要求a)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1:10000的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可以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籍图为基础,通过补充修改进行编制,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应分幅编制。
b)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的主要内容1)境界线、土地权属界线。
2)地类界及符号,线状地物,明显或重要地物点。
3)现状图例应符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GB/T7929—1995)及《地形图图式》(GB/T7829—1995;GB/T5791—93)。
1.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地形图编制要求a)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1:10000的土地开发整理地形图可以以已有的地形图为基础,通过补充测量进行编制,或重新进行测量。
1.4规划附件a)规划方案审议及重要会议纪要b)规划数据、图表等基础资料c)涉及到村镇改造的整理区,应附上村镇建设规划图d)土地整理前后各类用地平衡表2设计图件(1)农田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图a)土方工程图土方工程图上应标出挖方或填方位置的高程并注记该位置的填高或挖深。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d7c5ec69e31433239689338.png)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河南一、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是进行项目施工的重要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施工设计图的编制应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符合相关政策。
2、对已批准的规划设计中规划图上规划的工程项目按施工要求逐项落实到每个工程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农田防护工程及其它工程。
3、施工图设计必须坚持在规划项目量不减少、施工质量不降低、预算投资不突破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图设计。
4、对涉及结构安全的建筑物,在对建筑物地基承载力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进行各类建筑物结构设计(机耕桥、人行桥、泵站、水闸、堤坝、渡槽、倒虹吸、跌水等),核实原初步设计是否达到安全、稳定和使用要求。
5、完善单体图设计,绘制各类建筑物施工图,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安装施工图,各类施工图应编制目录、序号,首页应有总说明,对各类建筑物提出施工要点、工艺要求、施工工序、主要材料和做法,并提出施工质量要求。
(一)土地平整工程1.核实每个田块的平整(推土)工程量,进行土方平衡计算,需要调配土方的应绘制土方调配图。
明确土方的搬运方向、搬运量,土方开挖深度和范围、土方填埋深度和范围。
2.核实拆迁村庄平整工程量和附属物数量。
3.典型田块能说明项目区典型田块的形式,确定各种形式的典型田块所代表的区域;各种主要农用地用地类型均应根据不同地形条件分别进行典型田块设计;典型田块设计应能够代表该用地类型所处的地形条件;田间工程应具有代表性;设计应重点说明田块内部道路、沟渠、防护林等田间工程的布置关系;按相关制图规定绘制典型田块设计图。
(二)农田水利工程1.对各灌排渠道(支斗渠、支斗沟、田间灌排农沟、农渠)绘制纵断面图,根据纵断面图绘制各桩号相应横断面图并计算土方(图上附土方表),有护砌工程的硬化沟渠要说明做法并计算工程量。
2.所有的斗沟、斗渠都要绘出纵断,并画出分段横断图,农沟、农渠可绘出几条有代表性的。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要求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7f556a2aef8941ea66e054b.png)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国土资源部文案大全目录前言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8 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文案大全前言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
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制图规范北京得力合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 前言为实现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设计制图的标准化,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作。
土地整理图样应准确表达实际情况和规划设计的意图,并保证图面的质量。
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设计的图例、图式,除应符合本规范外,未包括在本规范内且工作需要的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规范用词2.1 术语2.1.1 项目现状图反映项目区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的图件,简称现状图。
2.1.2 项目规划图反映规划后项目区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的图件,简称规划图。
2.1.3 单体工程设计图反映项目区工程结构、材料、指导施工等方面的图件。
包括建筑物设计图、沟渠道路断面图、机井柱状图、典型田块设计图及其它辅助图。
2.1.4 图例排列在图上适当位置、用于方便读图和使用的有关符号的解释。
2.1.5 图式规划图、现状图及工程设计图所遵循的式样。
包括图幅、图标、字体比例、地块注记及着色填充等。
2.1.6 图样在图纸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原理绘制的表示被绘制对象的位置、大小、构造、功能、原理、流程等的图。
2.1.7 地块是沟渠道路等控制的同一地类的最小单元。
2.1.8 图斑指按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将图中各类型用地填充相应颜色和线形,形成斑块状。
2.2 规范用词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选择,在有条件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应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它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如非必须按所指的标准、规范或其它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3 绘图要求3.1 一般规定3.1.1 坐标系统现状图和规划图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或“1956黄海高程系”。
3.1.2 图纸幅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图件应按表3.1.2-1规定的图幅绘制。
图框用粗实线绘制,如图3.1.2-1所示。
表3.1.2-1 基本幅面及图框尺寸图3.1.2-1 图框和标题栏图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规划图图幅应根据规划设计范围确定,不作严格限制,以可复制和内容完整表达为准,宜参考表3.1.2-2所列加长图幅。
表3.1.2-2 加长幅面3.1.3 图面配置a)标题栏(图签)标题栏应放在图纸右下角,图廓内侧。
标题栏的外框线为粗实线,分格线为细实线。
标题栏中的图名和单位名称字体采用黑体,其它用仿宋体,数字字母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A0、A1图幅的标题栏格式、内容和尺寸,按图3.1.3-1~图3.1.3-3所示绘制,尺寸单位为mm。
A2~A4图幅的标题栏格式、内容、纵向尺寸与图3.1.3-1~图3.1.3-3所示相同,但横向尺寸总长为90毫米,其中各尺寸依比例适当减小。
图3.1.3-1 现状图标题栏图3.1.3-2 规划图标题栏图3.1.3-3 单体工程设计图标题栏b)图廓现状图、规划图图廓外框线采用全局宽度4,内框线与外框线间距一般为50,不做严格限制,以出图美观为原则。
内、外框线之间,整公里数处要标示公里桩和公里数(或坐标),图廓角要标注经纬度,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
图件所用坐标系等要标注于图廓外左下方。
c)指北针指北针位置一般在图的右上角,必要时也可在左上角,按图3.1.3-4所示式样绘制。
图3.1.3-4 指北针图d)图例与表格图例应排列在图上适当位置,图样中应根据规定的图例式样标注必需的图例符号。
图例的样式见表3.1.3-1所示。
表3.1.3-1 图例样式e)图层与着色为方便绘图以及管理和修改,现状图、规划图和单体图中的各类图元应分别设置图层,图层名、图层元素等在同一项目中应有统一样式。
不同属性的图元应以不同着色予以表示,要求色泽谐调、区别清晰。
着色应按《土地分类标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划分的各级地类色标为依据。
3.2项目现状图现状图以最新测绘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为基础进行制图,要能够反映项目区现状地形、地物和土地利用状况。
3.2.1 制图要素a)基础地理要素现状图的基本等高距应依据项目区地貌类别按表3.2.1-1规定选用。
一幅图内只能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当基本等高距不能显示地貌特征时,应加绘半距等高线;坡度较大地区宜适当加大等高距。
表 3.2.1-1 不同地貌类别的基本等高距规定单位:m高程注记点宜选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上,一般注在点的右方或左方。
等高线遇到各种注记、独立性符号时,应隔断0.2mm;遇到房屋、道路、河渠等地物符号时,绘至符号边线。
等高线注记注在平缓处,其字头朝向高处。
b)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内权属界线应标注清楚,宜标注到最末级所有权主体。
项目区内各地类图斑按《土地分类标准》及所定图例着色,不动工面积应圈出标明,统计项目区面积及各地类分权属面积。
现状图中应绘制《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项目区建设规模统计表》,标明土地利用变更日期。
表格样式见表3.2.1-2。
表3.2.1-2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建设规模)统计表样表c)基础设施状况1)灌溉与排水摸清项目区现有水源、输排水设施、渠系建筑物、泵站及输配电设施等,且应依照《标准》和图例绘制清晰,沟渠走向、宽度、水深、堤顶高程及河流水流方向要标明。
2)建筑物和道路项目区内的建筑物(如水工建筑物)应标注于图纸上。
项目区的各类道路应绘制明了,最好标注路宽、等级及结构形式。
3)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设施项目区现有的农田林网、岸坡防护设施、沟道治理设施、坡面防护设施应按照《标准》和图例绘制清晰。
4)其他居民点拆迁工程应对拆迁的建筑物进行标注。
不拆迁的建筑物只绘制其范围界线即可。
项目区电力线路要区分高低压线路并注明电压等级,根据调查注明项目区附近的可利用变电站。
区外必要的水系、道路等要绘制标明,且应反映与区内的相互联系。
3.2.2 图式参所附《项目现状图》样式3.3 项目规划图3.3.1 制图要素a)工程内容工程布局的内容有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防护林工程,要求原有工程和改建、修复工程要能清晰区分于新建工程。
工程布局要按照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规程以及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道路等相关规程,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踏勘时初步拟定的方案进行。
b)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应表示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布局,整理后的各地类面积按权属统计,并绘制能够反映整理前后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
结构对比表样式参表3.3.1-1。
表3.3.1-1 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样表c)工程项的编号规划图上各单体工程的编号应按照如下规定执行:1)以汉语文字标示为主;2)道路编号田间道(改建/修复)1、2…,生产路(改建/修复)1、2…,按自上至下,自左至右顺序;3)沟渠的编号支渠(沟)可顺序编号,如支渠1、支沟1…,斗渠(沟)、农渠(沟)依上一级编号,如斗渠1-1、农渠1-1-1…斗沟1-1-2、农沟1-2-1…。
4)建筑物编号宜按顺序编号,但应以该建筑物的专业称呼加数字构成编号,如涵洞、农桥、水闸(进水闸、节制闸等)、泵站、蓄水池、渡槽、倒虹吸、陡坡、跌水等。
图上按自上至下,自左至右顺序编排。
5)各种注记一般为正向,字头朝向北轮廓,沟渠、道路、管道、河流沿走向标注。
d)工程特性表规划图中应有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样式可参考表3.3.1-2,布局以图幅美观协调为原则。
表3.3.1-2 工程特性表样表3.3.2 规划图绘制要点a)准备底图规划图以现状图为基础绘制。
现状图中的地貌要素以表示清晰为前提予以保留,并做灰化处理;其它要素根据需要进行取舍。
b)总体布局总体布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土地利用布局、工程布局。
二者相辅相成,工程布局建立在土地利用布局基础上,且要满足土地利用布局要求。
土地利用布局要求以新增土地潜力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及水土资源平衡分析为基础,在满足项目批复指标的前提下,考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合理布局项目区土地利用,明确各用地类型及其相应的准确位置、面积。
工程布局主要是为确定的土地利用方案提供工程保障,包括土地平整、灌排系统、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等工程总体布置。
土地平整应按自然条件划分适宜的土地平整类型,确定各类型土地平整方法,提出土方调配的总体布局并安排料场(客土源)的空间布置。
灌排系统总体布局应提出项目区灌排水方案,如分区控制则分区叙述。
提出灌排主体工程的布置方案,介绍灌排渠道的走势。
道路及农田防护工程布局要提出工程形式,防护类型及布置方式。
提供渠沟路的等级、长度和建筑物数量等规划指标。
3.4 单体工程设计图3.4.1 制图要求a)单体工程设计图采用A3图幅,图式要求按3.3节规定执行,图框采用粗实线。
单体图中字体统一采用仿宋体,中文字库采用gbcbig.shx,西文字库采用gbeitc.shx。
标注字高统一采用2.5,标注箭头采用实心箭头,标注太密集时,中间点采用实心小圆点。
b)图纸单位应采用m或mm,一般高程、田面长度(宽度)采用m为单位,钢筋、结构尺寸采用mm为单位。
c)建筑物设计图包括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建筑物结构图、配筋图、典型田块设计图及其它图纸,新建沟、渠、道路、管道应绘制纵、横断面图,机井工程应绘制柱状设计图。
d)单体工程设计图标注应齐全,应能够精确表示建筑物结构尺寸和建筑材料,要求有平、立、剖面图,每类单体建筑物应有工程量和用材量表。
e)图纸标注工程量计量精度的规定:土方、混凝土、浆砌石、砖砌体以m3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钢筋以kg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面积以m2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f)各建筑物设计图制图应符合GB/T 50001-2001、GB/T 50104-2001、GB/T 50105-2001 的规定,并有设计标准说明,必要时要注明施工注意事项。
g)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图制图应符合SL 73-95的规定,农村道路工程设计图制图应符合GB 50162-92的规定,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图制图应符合LYJ 002-87的规定。
h)设计图册封面、扉页格式见附录D。
4 图例4.1 一般规定通用图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应符合TD/T1011~1013-2000、SL73-95和GB/T 7927-1995《地形图图式》要求。
4.2 通用图例通用图例包括境界、水系及附属建筑物等图例。
境界图例中的国界、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地区(自治州、盟、地级市)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界、乡(镇、农场、林场、牧场)界,应按GB/T 7927-1995中的规定绘制,其余按边界图例规定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