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起跑教学课后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0f472d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7.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近年来,在体育教育中,蹲踞式起跑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反应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学生运动技能、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反思,以期不断完善蹲踞式起跑教学。
学生运动技能方面的反思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蹲踞式起跑的动作理解不够深刻,常常出现如下问题:•腰背部过度前倾•重心不稳,容易摔倒•支撑地面的手臂不够稳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基础体能训练和技能练习。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热身和基础训练,培养他们的坐姿、站姿等基本姿势。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例如,在学生蹲踞式起跑时,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录制和及时点评等方式,让学生及时纠正不良动作。
教师教学方法方面的反思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首先,我们需要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资源个性化分发。
通过课前课后反馈,提高学生参与度,让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得到更为有效的锻炼。
同时,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加入比赛、游戏等元素,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度。
教学环境方面的反思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教师还需注意教学环境的营造。
首先,我们需要保证教学场地的安全性。
必须检查场地和器材是否达到教学要求。
教学器材的使用要合理、安全。
检查使用中出现的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保证学生的身体安全。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氛围营造。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相互尊重、友爱合作、勇于挑战的体育文化氛围。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蹲踞式起跑是一项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们需要从学生运动技能、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完善蹲踞式起跑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综合素质,让每位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
蹲踞式起跑教案课后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案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a48a7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6.png)
蹲踞式起跑教案课后反思在本次体育课程中,我选择了蹲踞式起跑作为教学内容,并在课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蹲踞式起跑是田径短跑项目中常用的起跑技术,对于提高起跑速度和爆发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起跑的反应速度和爆发力,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实际表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如起跑器的安装、起跑姿势的调整、蹬地发力的时机等。
在起跑反应速度方面,通过多次的练习和小组竞赛,学生们的反应速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动作的协调性和爆发力的发挥上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在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方面,通过小组练习和比赛的形式,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但在比赛过程中,也发现了个别学生过于注重个人成绩,忽视了团队的整体利益,这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首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解动作的练习,逐步掌握各个环节的动作技巧。
在学生基本掌握分解动作后,进行了完整动作的练习,并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在教学组织方面,采用了分组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观察、相互纠正,提高了学习效率。
同时,在练习过程中,我能够及时巡视,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指导和纠正,保证了教学的效果。
但在小组分组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小组的练习进度较慢。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合理地分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水平相对均衡,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讲解示范法、分解练习法、小组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2ae192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d.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前言作为体育课的一项基础内容,教学起跑是每位体育老师的必修课之一。
而“蹲踞式起跑”作为起跑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将基础打得扎实,因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以及一些教育心理学原则,对蹲踞式起跑的教学进行反思和展望。
蹲踞式起跑的原理蹲踞式起跑是利用身体的重心下降,使得起跑时全身能够充分用力向前推进的起跑姿势。
在少年儿童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达的阶段,采用这种髋部前倾的起跑方式可以使全身肌肉充分伸展并发挥力量。
同时,相对于其他的起跑姿势,蹲踞式起跑更容易让学生形成起跑的习惯和感觉,从而提高起跑速度和效率。
因此,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起跑技巧的教学,蹲踞式起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蹲踞式起跑教学中的问题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督促力量不足。
一些孩子早期接触体育不多,缺少运动基础,采用蹲踞式起跑时难以坚持正确姿势,这时自然需要老师配合培养孩子的爱好,引导孩子的兴趣,并对其技术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督促。
2.起跑腿伸展不够。
有一些学生在起跑时起跑腿不够伸展,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锻炼落地后猛然爆发,从而帮助学生进行起跑腿的伸展和舒展。
3.头部姿态不够稳定。
一些学生在起跑时头部姿态不够稳定,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下蹲”的方式来让其头部姿态更为稳定。
这些问题在起跑教学中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教育,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和技巧。
提高蹲踞式起跑教学的效率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蹲踞式起跑的教学效率:关注正确姿势蹲踞式起跑姿态要求身体前倾,手掌着地,腿部、腰部、背部、颈部和头部要呈一条直线,脚踝间距与肩胛骨间距相同。
要注意学生的姿态是否正确,并耐心纠正。
引导学生多练习在学生掌握正确姿势后,教师需要多次要求学生练习,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巧。
每次练习与学生进行亲身演示,提供明确的指导,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起跑姿态和步骤。
《蹲踞式起跑》教学案例与课后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学案例与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e4b39642b160b4e767fcf3b.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案例与课后反思一、教材分析:1、短跑技术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等四个环节组成的。
2、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起跑姿势。
《田径竞赛规则》规定,短跑比赛时必须使用起跑器。
常见的起跑器安装方式有两种——“普通式”和“拉长式”。
通常采用“普通式”。
3、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环节。
(1)“各就位”:听到口令后,走到起跑线前,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腿在前,前脚脚尖离起跑线的距离约自己脚长的一倍半,两脚前后相距也约一脚半,左右相距约一拳宽;两臂伸直左右分开约与肩同宽,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手成弓形撑于起跑线后;重心约在两臂和两腿之间;两腿屈膝,后膝着地,颈部放松。
(2)“预备”:后膝离地,臀部慢慢抬起稍高于肩,重心稍前移,集中注意力听信号。
(3)“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脚用力蹬地,后腿积极前摆,前腿充分蹬伸,身体以较大前倾向前跑出。
4、起跑的任务是对枪声或“跑”的口令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
5、田径规则要求,短距离跑比赛必须采用起跑器起跑。
一般初学者大都不习惯蹲踞式起跑,因此,起跑器的安装和蹲踞式起跑技术,以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方式都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重点教学。
二、学情分析:(1)作为八年级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练中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分析、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课堂教学,已不满足于“一刀切”的学习方式和练习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动脑筋,去实践,去体验,并与同伴互相交流、讨论。
让学习、练习方式多样化,自由化。
(2)由于技术过程难度大,有的学生腿部力量差,学习蹲踞式起跑时腿部用不上力,上体不敢前倾,一听枪响,就会先抬起上体再用力加速跑,容易造成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区别不大,起跑差的不良后果。
小学六年级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fd5bb1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9.png)
银屑病鉴别要点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主要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红斑、鳞屑和瘙痒等症状。
然而,银屑病与其他一些皮肤病存在相似的症状,因此在临床上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下面将介绍一些银屑病的鉴别要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种疾病。
1. 银屑病与湿疹的鉴别:银屑病和湿疹都会引起皮肤瘙痒和红斑,但两者在病变部位和病程上有所不同。
银屑病多见于肘、膝、背部等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而湿疹则更常见于手腕、手指等皮肤屈曲处。
此外,湿疹通常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皮肤病,而银屑病则常为持续性的慢性病变。
2. 银屑病与牛皮癣的鉴别: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症状与银屑病相似,但两者有一些鉴别要点。
首先,牛皮癣的鳞屑较厚,常呈银白色,而银屑病的鳞屑较细小,常呈银白色或灰白色。
其次,牛皮癣好发于指(趾)甲和指(趾)关节,而银屑病则常累及其它部位,如头皮、腰部、肘部等。
3. 银屑病与荨麻疹的鉴别: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出现丘疹、水肿和瘙痒,而银屑病则表现为红斑、鳞屑和瘙痒。
荨麻疹的病变通常较短暂,几小时或几天后会自行消退,而银屑病则为慢性病变,持续时间较长。
4. 银屑病与皮肤真菌感染的鉴别:皮肤真菌感染常表现为皮肤潮湿、瘙痒、红斑和鳞屑等症状,与银屑病的症状相似。
但与银屑病不同的是,皮肤真菌感染常呈环状分布,且有较强的传染性。
此外,皮肤真菌感染常见于体温升高、体力劳动或疲劳后,而银屑病则与这些因素无明显关联。
5. 银屑病与红斑狼疮的鉴别: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症状包括全身病变和皮肤病变。
皮肤病变与银屑病相似,但红斑狼疮的皮肤病变往往伴随其他全身症状,如关节痛、发热、肾脏损伤等。
此外,红斑狼疮皮损可出现在面部、颈部等阳光照射较多的部位,而银屑病则更常见于外露部位。
银屑病的鉴别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等综合分析。
如果病情不明确或存在疑点,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和诊断。
只有正确鉴别银屑病,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症状和疼痛。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8eb405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8.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案例反思成冀邻反观蹲踞式起跑授课,大多数教师都很好的把握住了学习这项技术的真实目的—培养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联动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游戏竞赛法,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成各种姿势的听口令接快速跑、“长江黄河”、“起跑追拍”、“喊数抱团”等等,这些都无可厚非。
如果说蹲踞式起跑作为一趟体育课的主旋律,我认为对这项技术本身的学习,实际意义更大,它一方面是整个快速跑全程技术的开始,另一方面起跑技术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出跑速度、与加速跑技术的衔接,因此我把它作为校本教学研究课来上。
首先我进行了认真的教学设计,在教授蹲踞式起跑技术前,除了热身活动、快速反应游戏外,对短跑起跑技术的发展史做了精彩有趣的介绍,然后是详尽的蹲踞式技术阐述和多方位示范动作设计方案,自认为应该本节课教学目标可以顺利达成。
第一节课,所教授的班级是学习、纪律比较好的班级,我按部就班开始上课,从热身活动、趣味竞赛、起跑发展史介绍,学生都学习的饶有兴趣,积极性很高。
接着开始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了,我是跳上忙下,又是讲解、又是示范,结果学生是一头雾水,反映茫然。
接着开始实际操作学习,我发出口令“各就位”后,一检查,学生前脚离起跑线的距离不足一脚长(有的同仁认为应该一脚半),而是贴在起跑线上,后脚拉的很远,我反复提醒,改进甚微,被迫发出预备,学生都抬起身子,可是身体重心都是留在身体后面老远,后腿几乎伸直,没有发力的工作距离。
费神劳力搞了多久,才有所好转,统计了一下,能正确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的学生不足30%,客观说这堂课是一节失败的课。
课后我认真总结了一下,认为这堂课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没有重大问题,讲解和示范都使用规范语言和口诀,应该很好理解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可能是:枯燥的技术要领讲解和单调的示范动作安排在饶有趣味的活动之后进行,学生在兴奋状态下,很难一下子进入观察和思考,还沉浸在先前的活动中。
为此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整,用“放无声电影”的方式进行蹲踞式技术教学。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d82fc8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f.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在体育教学中,蹲踞式起跑是田径短跑项目中常用的起跑技术,对于提高起跑速度和爆发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近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对蹲踞式起跑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本次蹲踞式起跑教学中,我设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提高起跑速度,并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如起跑器的安装、身体重心的控制、起跑时的蹬地发力等。
在起跑速度方面,部分学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培养上,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游戏,学生们在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然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不是十分完美。
仍有少数学生对于动作的细节把握不够准确,导致起跑时的发力不充分,影响了起跑速度。
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个体差异的关注还不够,没有能够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纠正。
二、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解示范、分解练习、小组练习、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对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将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逐步练习每个环节,如起跑器的安装、预备姿势的保持、起跑的蹬地动作等。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各个分解动作后,组织小组练习,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纠正,提高练习的效果。
最后,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讲解示范时,由于动作过快或者讲解不够清晰,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动作要领。
在小组练习中,个别小组的组织不够有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不够充分。
在游戏竞赛环节,对于规则的讲解不够详细,导致比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争议和混乱。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备课反思和总结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备课反思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0937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5.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备课反思和总结
第一次执教后,感到课的安排较合理,在上课的同时观察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大多对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较感兴趣,但学习起来抓不住重点,对学生的反应速度如果有合理的录像和科学对比将会更好。
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够了,对技术的掌握也不错,如果能对学生起跑的各个环节加以科学对比整理将会有力指导学生改进。
第二稿征求了几个体育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后,再提出新的想法和做法,把课的其它练习时间减少一部分,充分利用录像和回放的功能,让学生的技术动作和优秀运动员的动作做一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到差距,主动改进,主动学习。
在第一个环节中,分组进行对抗比赛,看看谁的反应快,加上了再分组快的一组,慢的一组进行对抗。
分层对抗让对抗更有比较,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会更强。
第二的环节
1、利用电脑进行优秀运动员的起跑展示,边示范边讲解
2、组织学生练习,加上并让学生的录像和优秀运动员的做一对比。
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给学生录像,学生练习更认真了。
给学生对比,学生学习的更有兴趣和研究性学习方面也提高不少。
3、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和不足认真看视频进行尝试练习,听讲再看挂图和教师示范进行练习,在改进过程中,通过速度和身体各个角度进行对比,让技术更有说服力。
4、分组尝试性练习,看看对比录像找差距。
学生在找差距中慢慢学
会了学习,学会了自我调整。
这次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我看到了体育教学运用的新方式,也让我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思维,学生从单纯的练习中与自己喜欢地明星运动员更贴近了,学习兴趣更高了。
小学蹲踞起跑教案反思中班
![小学蹲踞起跑教案反思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6640390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d.png)
小学蹲踞起跑教案反思中班教案标题:小学蹲踞起跑教案反思(适用于中班)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中班学生掌握蹲踞起跑的基本技能,通过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反应,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复述蹲踞起跑的步骤和要点;2. 学生能够正确站立、蹲踞和起跑,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距离;3. 学生能够体会蹲踞起跑对于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的好处;4. 学生能够合作与同伴一起完成活动。
教具准备:1. 讲解用的图片或幻灯片;2. 课堂用具:标志物(如小圈或小杆);3. 学生活动区域的划分。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首先,通过讲解用的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简单介绍蹲踞起跑的步骤和要点。
重点强调正确的站立姿势、蹲踞的步骤和准备起跑的动作。
2. 实践演示:请一位乐于示范的学生站在讲台前,让其正确地演示蹲踞起跑的动作。
同时,教师要一边解释动作的要点,一边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和指导。
3. 活动分组:将班级分成小组,每组两人一组。
为每组的学生配备一个标志物,并在教学区域的一端标志一个起跑点。
4. 练习时间:每组学生轮流进行蹲踞起跑的练习,一人蹲踞,另一人拿着标志物站在距离起跑点约10米的地方。
当拿着标志物的学生示意时,进行起跑,并尽快到达标志物处。
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5. 反思讨论:当所有小组完成练习后,组织学生一起坐下,集中进行反思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并引导学生回答:- 在练习过程中,你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 你觉得自己的姿势和动作正确吗?为什么?- 你在起跑时感觉有哪些身体部位发力了?- 你在练习中有什么收获?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习蹲踞起跑的重要性,并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积极肯定。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并向家长介绍相关的体育活动和游戏。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继续练习蹲踞起跑,并写一篇简短的小结,包括他们的感受和进步。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0692e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8.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引言:蹲踞式起跑是田径比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参赛选手的爆发力、速度以及起跑的稳定性和节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起跑时时间控制不准确、步伐不稳定等。
因此,本文将对蹲踞式起跑的教学进行反思,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起跑的效果和水平。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进行蹲踞式起跑的教学前,我们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同时也要与比赛的要求和标准相匹配。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起跑状态和表现,确定他们需要改进的方面,并将这些方面作为教学目标,例如起跑时的爆发力、速度和步伐稳定性等。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多种方法来教授学生起跑的技术和技能。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起跑姿势和动作,让他们能够对照着进行练习。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分步教学的方法,将起跑的过程分解为几个关键的步骤,便于学生逐步掌握。
再次,我们还可以运用反馈和指导的方式,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纠正不足和改进技术。
三、教学策略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蹲踞式起跑技术,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集体训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起跑训练。
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和比较,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动力,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
其次,我们还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训练。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视频分析和比赛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应用蹲踞式起跑技术。
四、教学评估的重要性在进行蹲踞式起跑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评估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评估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例如观察记录、学生自评、同伴评价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定期进行测试和模拟比赛,检验学生的起跑水平和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480eb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9.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蹲踞式起跑是田径运动中短跑项目中最基本的起跑姿势之一,它对于运动员的起跑速度和爆发力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发现在教学中有些运动员对于蹲踞式起跑的动作不够熟悉,往往存在动作不规范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我在教学中没有重点强调动作的每个细节,导致运动员容易忽略或者错误执行具体的动作要求。
例如,有些运动员在起跳时没有做好双臂向前的动作,或者没有蹲得够低,这都会影响到起跑的效果和爆发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未来的教学中将会有针对性地强调每个动作的要领,并通过示范和练习的方式让运动员更好地掌握起跑的动作技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运动员对于蹲踞式起跑的重心控制不够稳定,导致起跑时容易出现前倾或者后仰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起跑时没有掌握好身体的平衡点和力量的转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平衡性训练的内容,帮助运动员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平衡感,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姿势和力量转移。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运动员对于起跑的速度和力量控制不够灵活,往往呈现出力量过大或者不足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起跑时没有掌握好力量的输出时机和力量的大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力量控制的训练内容,让运动员能够更好地感知自己的力量输出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来调节和控制力量的大小和时机。
此外,我还发现有些运动员在起跑时对于起跳的节奏掌控不够准确,导致起跑时显得有些僵硬和缺乏灵活性。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起跑时没有充分利用起跳的动作来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爆发力和速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于起跳的训练和强调起跳动作的重要性,让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利用起跳的动作来增加自己的爆发力和速度。
通过对蹲踞式起跑教学的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会更加注重动作细节、平衡性训练、力量控制和起跳节奏等方面的教学,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巧,并提高他们的起跑速度和爆发力。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64d57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6.png)
二、本课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细节上的东西没有挖掘出来,还需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特别是对专业化、技能化的知识讲解的条理不清,或者有些点根本没有提到。例如,眼看前方这一点就没有提到;例如,起跑重心在后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影响到起跑的速度,重心向前移到恰当的位置,那么起跑的时间就会减少很多;例如,起跑第一步过大,造成身体过早抬起来,既影响加速,又耽误时间,阻碍水平速度的向前,第一步越小越有助理加速,以及速度与动作技术配合的协调性。
2、在纠正错误动作时,学生体会不深。纠正错误动作后没有让学生继续练习。导致后期练习时还是出现同样的错误的情形。
3、未给学生建立起所学动作的表象,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课中由于个人身体原因,不能完全直观的进行示范,没有给学生建立正确而具体直观形象整个动作的印象,而一味的用语言表达,让学生照着语言去做动作,虽然学生都用心的去感受,但并未让学生通过对教师形体动作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性,并使之内化,经过思维的加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同时也未有正确的多维度的示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感受体育动作的形体美、力度美、娴淑美和健康美,使学生由此产生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极大兴趣。可多增加运动明星的视频事列来引导学生,或用具体想象的图片来辅导教学,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象。
总之,通过本节课学生对蹲踞式起跑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基本掌握动作方法,但由于蹲踞式起跑是个技术性较难的动作,在以后还需加强练习,尤其是启动后重心提的太高而有待于改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的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caad05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5.png)
蹲踞式起跑教案教学内容:1.蹲踞式起跑2.游戏: 长江与黄/河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要领;理解蹲踞式起跑的作用及优点。
2.通过游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发展身体协调性, 发展身体反应速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 蹲踞姿势难点: 反应速度;后蹬有力;前抬积极。
课型: 新授课的流程:开始部分准备活动新授教学组织游戏放松运动课堂小结教学过程:1: 课堂常规:师生问好, 检查服装, 安排见习生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2: 准备活动:⒈慢跑⒉头部运动漆部运动踝腕运动正压腿运动侧压腿运动3: 组织: 成六列横队集合××××××××××××××××××××××××(图1)○○○○○○○○○○○○○○○○○○○○○○○○□要求: 快, 静, 齐, 步调一致, 精神饱满。
4: 新授教学: 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 听到"各就位--"口令时, 可作几次深呼吸, 然后轻松地走进起跑线, 把有力的腿靠近起跑线约一脚远的地方, 用前脚掌着地, 另一腿放在后、离前脚脚尖约一小腿长(以容易发力和自然而定)以前脚掌和膝盖着地, 两脚左右相隔约一拳宽。
两手支撑在起跑线后, 相隔与肩同宽, 两手拇指相对, 四指并拢向外伸, 两肩稍过肩垂直面, 颈部自然放松, 眼自然下看, "预备--"口令时, 臀部抬起比肩稍高, 膝盖离地, 重心均匀地落在四个支点上, 集中精神听信号, 当听到"跑!"的信号时, 两手迅速离地, 两臂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 两腿同时用力蹬地, 后腿蹬地后迅速向前迈出, 前腿充分蹬直, 身体迅速向前冲出。
教学: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示范完整动作, 教师指导, 最后分组进行训练。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ff448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e.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蹲踞式起跑是一种常见且基础的起跑姿势,广泛应用于田径、游泳等运动项目中。
作为一名运动教练,我对蹲踞式起跑进行了一次教学,并进行了反思。
以下是我的反思: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开始教学之前,我明确了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正确姿势和技巧,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起跑动作。
通过这一目标的设定,我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热情,也使教学过程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的准备在准备教学内容时,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观看了一些专业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通过这些准备工作,我对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为我后续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蹲踞式起跑这一具体动作,我结合了示范教学和个别指导两种方法。
首先,我进行了示范教学,通过带领学生观看专业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随后,我也进行了自己的示范,并对自己的起跑动作进行了详细解说。
通过示范教学,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对正确的起跑姿势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其次,我采用了个别指导的方法,逐个学生进行了起跑动作的指导和纠正。
在指导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动作进行了细致观察,并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特点和运动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这样的指导方法可以更加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个别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及时给学生反馈,并对他们的动作进行评价。
通过反馈和评价,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在不断练习中逐渐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互相观摩和纠正,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效果的评估在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展示的起跑动作和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反馈,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此外,我还有意识地询问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思,以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六、教学反思和改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精选19篇)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精选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54f50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7.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精选19篇)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篇1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蹲踞式起跑,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技术分解法、语言讲解法及动作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并在课堂小结部分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引导,及时进行技术要点总结,加深学生的技术印象。
详细步骤如下:第一步,以“刘翔跨栏比赛时的起跑姿势”为例,利用学生模仿体育明星的好奇心理,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主题。
第二步,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与动作要点,并根据口令将技术动作分为三个环节,使学生了解学习步骤,明确学习目标。
①“ 各就位”——听到口令后以起跑线为界,确定左右脚的位置,下蹲时右膝和左脚尖大致平行,右脚掌注意蹬地;双手分开比肩稍宽,双手不压线;做好起跑的预备姿势。
②“ 预备”——听到口令后,双肩稍前移,抬臀、右膝微屈,做好起跑的准备。
③ “跑”——听到口令后,右脚掌用力蹬地,左臂快速上摆,带动身体向前跃出后快速向前跑。
第三步,通过提问: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是什么?每个口令对照的技术动作是什么?你能否根据口令完成正确的技术?……。
加深学生的技术印象,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
这样的教学步骤能够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积极参与建立清晰的技术表象,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有条不紊地掌握技术的各个环节,最后在思考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将各个独立的技术动作进行“组装”,掌握完整的动作技术。
这种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有不足:教师讲解过多、学生自主性较低、教学过程繁琐的缺点。
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简单明了、点题清晰到位、课堂调控灵活等因素,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篇2本次体育课我安排的内容是蹲踞式起跑和小推车接力赛。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指导学生积极的学习,所采用的引导、鼓励、表扬、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
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6篇
![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45453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3.png)
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6篇撰写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让我们学会思考、勇于突破、敢于创新,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篇1本学期的一个教研活动主题是蹲踞式跳远,在听了一位老师的课,通过大家的讨论再结合自己上课的感受,对蹲踞式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的阶段和层次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在四年级和五年级这两个不同的阶段水平中,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是助跑衔接单脚起跳最后双脚落地,但是大家都知道四年级和五年不是同一个水平要求阶段,为何会出现相同的内容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确定好适当的教学水平要求,这样我们才不会闹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只要教蹲踞式跳远就是单脚起跳双脚落入沙的情况。
从一年级到六年一共有三个水平要求,每两个年级为一个水平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在每个水平制定合理正确的教学重点,可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更好的学习蹲踞式跳远。
一下是我制定的在各水平的教学要求:水平一、单脚起跳,双脚落入沙坑(单起双落)。
水平二、助跑衔接单脚起跳,腾空,形成腾空步(强调腾空)双脚落入沙坑。
水平三、助跑,单脚起跳,腾空,形成腾空步,起跳腿上靠摆动腿(包括手和脚的动作)双脚落入沙坑。
通过以上我的教学安排,我们可以在三个不同阶段,解决三个不同的教学问题,而且是有简到难,层次分明,使学生能够在六年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
从而真正学会蹲踞式跳远。
二、教学的方法在蹲踞式跳远的教学过程中助跑,踏板起跳,腾空,落地,这四个环节中,所有的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下面我来谈谈我自己觉得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1)踏板起跳踏板起跳,起跳腿踏板起跳同时摆动腿,双手同时上摆,形成腾空步,是其技术动作的解释。
难点就在双手和摆动腿同时上摆形成腾空步,要想形成腾空步,必须摆动腿,双手同时协调上摆才能完成,这里我一般就会用到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法,以左脚起跳为例:数三步起跳跑,在这个练习中,学生通过练习,自然就会慢慢协调这个动作,并达到顺畅完成(2)腾空腾空,在空中形成腾空步,起跳腿上靠摆动腿,在空中形成一个蹲的姿势。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78520b0172ded630b1cb69b.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范文篇1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嘴巴、眼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这节课我改变了以往上课的先讲解,后示范,再练习的教学模式,而是利用学生这一年龄段,观察能力、模仿能力特强的特点、跃跃欲试的心理,让学生观察动作,模仿动作,然后分组练习。
分组练习以后,我巡回观察、指导,发现学生比我想像的要聪明的多。
小组中间同学们讨论、示范、讲解、纠正错误动作,进行的热火朝天,个个俨然是一位“小老师”。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其中一个组的一个同学在做“预备”动作时,小组其他同学就帮助他“臀部稍抬高一些,要稍高于肩”“后腿不能蹬直了,脚要踏实,不能打滑”“不要低头,要抬头看着自己的跑道前方”在起跑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练习时,有几种常见的错误及纠正方法:(1) 眼睛不看前方教师对于这一现象应该在练习中教师出示手指1、2、3、4等数字,让学生不断的报出数字,教师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眼睛看前方。
(2) 学生不按口令学生不按口令“各就位”时,学生早以做好了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强调,如果再发现这种情况,应该发口令时,注意不要喊“预备”应吹哨或让学生站起来说说错误的地方。
(3) 起跑中人先站后再跑学生是先站直以后再向前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2种不同的起跑慢动作来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观察及分析,找出错误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效果不错。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范文篇2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蹲踞式起跑,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技术分解法、语言讲解法及动作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并在课堂小结部分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引导,及时进行技术要点总结,加深学生的技术印象。
详细步骤如下:第一步,以“刘翔跨栏比赛时的起跑姿势”为例,利用学生模仿体育明星的好奇心理,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主题。
第二步,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与动作要点,并根据口令将技术动作分为三个环节,使学生了解学习步骤,明确学习目标。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精选8篇)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e5336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0.png)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精选8篇)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精选8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1蹲踞式起跑的教学内容,通过参加这次讲课。
主要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能紧贴教学对象,突出学生这一主体;紧贴所教内容,把提高学生的技能作为目标;紧贴教学环境,把营造活泼、愉悦的课堂氛围作为手段,从而达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相互提高,大家始终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过程,但与新课标的高标准相比较,本节课还从在诸多差距:一是对课的设计还不够完美,主要是自己讲的多,组织练习少,学生活动强度达不到要求。
纠正问题多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还不够,如在做蹲距式起跑练习时,可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讨论讲评,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是对个别学生参与练习不积极的问题,不能及时激发鼓励,三是有些教学内容还是第一次尝试,时间把握上有些不合理,四是对教材的挖掘不够,蹲踞式起跑还应包括起跑后的加速跑一技术环节。
这样才能更好的练习短跑的起跑技术五是安全问题虽然强调了,但在练习中的安全因素考虑不够六是对待课堂管理重视不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自己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认真总结,加以改正。
经过这节课的蹲踞式起跑,学生在反反复复的练习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进步,但在各技术环节的处理和衔接上,还有许多的不足,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2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发展有显著的特征: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但因心理发展不均衡,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容易转移。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唤起学生的情趣,丰富学生的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时时产生新鲜感,寓乐于教学中。
二、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蹲踞式教学反思
![蹲踞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e0562b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f.png)
蹲踞式教学反思在体育教学中,蹲踞式是一项重要且基础的技术动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蹲踞式教学实践,我对这一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期能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我意识到需要更加明确和具体。
起初,我只是笼统地设定了让学生掌握蹲踞式动作的基本要领,但对于不同层次学生应达到的具体标准和能力提升程度缺乏清晰的界定。
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觉得挑战性不足,而基础较弱的学生又感到难以跟上进度。
因此,今后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将目标细分为不同的层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所进步。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过多地依赖讲解和示范,留给学生自主练习和探索的时间相对较少。
虽然讲解和示范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的规范,但却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应当增加小组合作学习、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竞争中更好地掌握蹲踞式动作。
例如,可以组织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标准的蹲踞式动作,以此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我发现存在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
例如,在安排练习环节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场地和器材的合理分配,导致部分学生等待时间过长,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此外,对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没有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和指导,使得一些错误动作不断重复,难以改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精心地规划教学流程,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场地和器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充足的练习机会。
同时,要加强巡视和观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做到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
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我也进行了反思。
过去,我主要以学生的动作完成情况作为评价的依据,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够全面和客观,无法充分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体育课我安排的内容是蹲踞式起跑和游戏。
通过讲解、示范,指导学生积极的学习,所采用的引导、鼓励、表扬、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
从整体看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的选用、设计,还算比较成功。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开始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问题都显露出来。
同时通过和组内老师的交流,请教。
反思一下自己的本节课,自己觉得以下几方面要反思:
一、教学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的口令有问题,蹲踞式起跑的口令是“各就位、预备、跑”,而不是学生喊得“各就各位、预备、跑”,学生没有统一的口令,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及文书的资料,来正确的表达教学内容。
二、队伍的调动及老师站位。
队伍调动的把握,是本节课是否连贯的关键。
如果调动的好,就能很好的把本节课串在一起。
调动时用一些平时常用的口语,而不是体育教学中的专业术语。
老师的站位也非常重要,必有让所有学生看到你在做什么,说什么,而不是只要有大多数学生看到了就可以。
有时候也参与到学生中去,积极的调整自己的站位。
三、练习的密度和强度。
本节课让学生练习站立式起跑,四个学生一组进行练习,按二十秒练习一组,一个班练完也要近三分钟左右,练习密度和强度太小,效率太低,如果能改成以排为组进行,那练习的次数会更多,练习动作、巩固要领是本节课学生的重点让学生要有知识“生成”过程,只有通过有效的练习。
学生才能较好的掌握动作。
四、自主学习的组织。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学生是课堂活动实施的主角,激发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教学过程我发现几个较好学生,让他们来做小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练习。
但学生毕竟能力有限,而且口令什么的,基本不会。
导致整个小组有瘫痪的感觉,这些小组长学习的能力比较强,但教的能力却不一定强。
作为小组长应该给这些学生培训,如口令怎么叫,技术动作的关键。
掌握了这些,这些小组长才能发挥作用。
在教学中采用分解教法分三部分来完成的,首先我示范让学生学习“个就位”的动作,让学生示范,发现问题我在进一步给纠正,其次是模仿“预备”的动作,时间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其次是领会“跑”的动作,强调难点。
整个环节大部分学生起跑动作很慢,殿部没有提起。
只有个别学生的爆发力好一点,跑的相对来讲快一点,能体现出难点中的蹬地、摆臂的动作。
急接着我采用了蹲踞式起跑三十米练习加上我个别的强调各小组的同学对动作的的掌握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起动速度也相应的有了提高。
在游戏部分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总之,通过本节课学生对蹲踞式起跑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基本掌握动作方法,但由于蹲踞式起跑是个技术性较难的动作,在以后还需加强练习,尤其是起动后重心提的太高还有待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