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
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
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一、唐伯虎的诗歌创作背景和影响唐伯虎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他的诗歌不仅文采飞扬,而且充满睿智、幽默的精神。
他的诗歌作品传世至今,常被人们称为经典之作,其中十首最为经典。
唐伯虎的诗歌作品既反映了他的聪明才智,又展现了他对人生、爱情、自然的独特见解,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的特点唐伯虎的诗歌充满了幽默、机智的特点,他擅长运用夸张、幽默的笔法,使得他的诗作别具一格。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世情的吟咏,也有对爱情的抒发,同时还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唐伯虎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以寥寥数语点出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
以下是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
三、《醉翁亭记》1.但愿老死花酒间,古来画廊多少事。
2.对樽不解蜡,参差已几时?3.也无风雨也无晴,难得糊涂。
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柳枝词》1.红杏枝头春意闹,绿杨阴里夏阑珊。
2.白果透青窗,溪脚垂露珠。
3.秋蝉不鸣空四散,一叶径流迟。
4.春风不解风情急,寸寸似惜春。
5.荡心短何足问,人生短不如游。
五、《秋墅杂兴》1.古木阴中系短篷,杜鹃声里斯人行。
2.人行却速度,树绿觅栖鸟。
3.庭前景物看曾差,云散景物见曾安。
4.鸟飞望岳云飞扬,香礓曾为异香郎。
六、《神童词》1.掌中之弦云中月,应是胸中万里江。
2.雨打山响船窗晚,诗倾月未三更时。
3.夜乡驿树过千里,长安社棠两回还。
七、《卜算子》1.春。
2.当时。
3.风味。
八、《倩女幽魂》1.南海夜明珠,一片重霄一奈云。
2.满座风声宇席卷,关山过路现云翻。
3.雪峰摇光掩青天,月华洒地碎金银。
4.佳人妆成弄晚翠,一把纤腰燃落尘。
九、《陌上桑》1.泠泠七弦上,青阳夜雨狂。
2.相思引客泪,泣下沾巾裳。
3.轻风薄袖飞,远过泥市房。
4.端坐解网钩,半枉过杨梅。
十、《庐山谣》1.遨游毕业已无多,归来作赋愿随逐。
2.八千里路云和月,五十年身意极于。
唐伯虎个人简历
唐伯虎个人简历“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你知道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吗?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唐伯虎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
唐伯虎个人简历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吴县人。
吴中四才子之一。
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民间有很多关于唐伯虎的传说,最为人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以及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也宣传、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间的形象。
唐寅出生于世商家庭,有一妹一弟,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
唐寅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闻名于世,其创作的多幅春宫图也为他个人添加了“风流才子”的名声。
生平经历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去世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馀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馀,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唐寅(唐伯虎)山水画欣赏,共20幅
唐寅(唐伯虎)山水画欣赏,共20幅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唐寅的山水画,博采众长,革新创造,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
他的作品气魄雄伟壮阔,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
1、《山路松声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纵194.5厘米,横102.8厘米。
此图写山石悬岩陡峭,苍松虬曲,山泉飞下,石道围栏弯曲,伴着松涛阵阵,有高士正携仆观泉听风,悠然自得,不禁令人留恋于此,画面既清润秀雅又浓重雄健。
《山路松声图》2、《骑驴归思图》,上海博物馆藏,纵77.7厘米,横37.5厘米。
此图为唐伯虎的创新杰作。
图画峻险山崖、盘曲栈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旅人。
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皴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骑驴归思图》3、《春山伴侣图》,上海博物馆,纵82厘米横44厘米。
此图全用水墨,仅一叟衣袍醮以淡红色。
图中曲栏掩映,杂树绽青,春山含笑,高士临流,给人以阳和日暖之感。
山峦秀美,皴以柔和的披麻皴,着意于水墨渲染,越发明秀逗人,全图具有天真幽淡的意趣,画上题有: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
此图位置经营,如树木偃仰,人屋安放,泉石错落,山路迂回,都别具匠心,和一般简易的文人山水画不一样,尤其是全图笔墨隐约可见宋代山水画的骨骼,真可谓“北人南相”。
《春山伴侣图》4、《步溪图》立轴,绢本,设色。
纵159厘米,横84.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写高士步溪赏景。
图中巨峰突兀,杂树成林,枝随风摆,溪水微波,高士于溪畔桥边仰首而望,若有所思,画面清秀中有浓重,柔润中见雄健。
明代文学家唐伯虎的诗词代表作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着,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故事剧和一位漫画家的名字。
明代文学家唐伯虎的诗词代表作:《题落霞孤骛图》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言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绝笔》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
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飘流在异乡。
《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醉诗》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
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阊门即事》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叹世》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感怀》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言怀》笑舞狂歌五十年。
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
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
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
莫损心头一寸天。
《诗赠宁王》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
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怅怅词》怅怅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
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
唐伯虎课件
02
唐伯虎作品欣赏
绘画作品风格特点
总结词
自然飘逸、色彩明丽、意境深远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绘画作品风格自然飘逸,色彩明丽,意境深远。他的画作中常以山水 、花鸟为主要描绘对象,笔墨运用熟练,构图巧妙,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书法作品风格特点
总结词
潇洒流畅、气韵生动、功底深厚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书法作品风格潇洒流畅,气韵生动,功底深厚。他的书法作品多以行书 、草书为主,笔法灵活多变,字形俊逸潇洒,展现出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厚造诣。
通过举办唐伯虎专题展览,让更多人了解他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精 神。
出版研究书籍
出版有关唐伯虎艺术精神的书籍,深入研究他的艺术思想和风格。
网络传播
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唐伯虎的艺术精神和作品,扩大其影响力和受众 范围。
06
总结与展望
对唐伯虎艺术成就总结回顾
绘画风格
01
唐伯虎的绘画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形成了自己
题材拓展
唐伯虎的绘画作品涵盖了山水、人物、花鸟等多个领域,为后世的画家提供了更广泛的创作题材 。
审美观念
唐伯虎的审美观念对后世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注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追求清新自然、 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
对后世书法家影响
书法风格
唐伯虎的书法作品风格独特,注 重笔法、结构和章法的运用,为 后世的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艺术成就及影响
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就
唐伯虎是明朝时期的著名画家和诗人。他的画作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他的诗歌也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
影响
唐伯虎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画作被后人广泛收藏和传颂,成为了中国画坛的经典之作。他 的诗歌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同时,唐伯虎还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与文徵明、祝允 明、徐渭等人并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伯虎年满50,写下最狂的一首诗,流传至今_趣史_名人简历
唐伯虎年满50,写下最狂的一首诗,流传至今_趣史_名人简历倘若说起明朝时期的才子的话,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此人便是唐伯虎,一个“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让我们至今都难以忘怀。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是明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唐伯虎是吴中四才子之一。
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民间有很多关于唐伯虎的传说,最为人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以及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也宣传、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间的形象。
唐伯虎是个才华出彩之人,在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
弘治十一年,考中南直隶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
但是可惜的是,在弘治十二年之时,他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因此对科举考试丧失了信心,过起了闯荡江湖的生活。
当然,这样的日子自然是比较艰辛的,因此唐伯虎晚年过着需要朋友接济的日子。
唐伯虎诗风相当特别,据说他早年曾下过苦工在钻研《昭明文选》,因此早年作品多很工整妍丽,很接近六朝清淡的气息。
被诬泄题案以后的诗作,多有感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意真挚,自然流露,虽然在字句上不见得推敲的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伯虎信手拈来的才气。
虽然生活给了唐伯虎重创,但是却没有打垮他的信心,而这一切,从唐伯虎的诗中可以看出。
在唐伯虎年满五十岁的时候,曾经写下了一首《五十言怀诗》,将自己的狂放本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五十言怀诗》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对于这首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在歌舞花月之中,生活了五十年。
四海之内谁不知道我唐伯虎的大名,谁会相信我竟然连买酒的钱都没有呢?我虽然觉得自己的作品挺一般的,但是四海之内的人却推崇之至,甚至将我当作是神仙。
我虽然穷困潦倒,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我的心中,是一寸纯净的天地。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课件
中晚年时期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 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 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 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 《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山路松声图》等。 诗词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 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 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唐寅晚年,精神空 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 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 享年54岁。
1
唐伯虎简介
唐伯虎,原名---唐寅,字伯虎。 唐寅(1470—1523年),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
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 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亲 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 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 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 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 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 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 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 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画中喻意
此图原名《孟蜀宫伎图》,俗称《四美图》,由明末汪砢玉《珊瑚网·画
录》最早定名,沿用至今。近经专文考证,当改为《王蜀宫伎图》,描绘的是
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画面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
唐伯虎是谁
唐伯虎是谁唐伯虎是谁?唐寅(1470-1523),别名唐伯虎、唐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著名画家、诗人。
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唐伯虎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唐寅(1470-1523),别名唐伯虎、唐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著名画家、诗人。
唐伯虎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29岁的唐伯虎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然而受“会试泄题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
唐伯虎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晚年画风已脱出周臣门户,自立风貌;代表作有《落花诗》、《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六如居士集》等。
唐伯虎生平经历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去世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
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祖籍晋昌,书画落款中,常书“晋昌唐寅”四字。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十六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苏州城。
二十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弘治十二年,二十九岁,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
弘治十三年(1500),三十岁,赴京会试,受“会试泄题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
唐寅回家纵酒浇愁,绝意仕途,以卖画为生,始游名山大川。
唐寅离开苏州,至镇江,至扬州,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
后坐船过芜湖、九江,至庐山。
乘船溯江而上到黄州,吊赤壁遗址,绘《赤壁图》。
南行入湖南,登岳阳楼,游洞庭湖,登南岳衡山。
入福建,漫游武夷诸名山、仙游县九鲤湖。
由闽转浙,游雁荡山、天台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安徽,上黄山与九华山。
时囊中已罄,遂返回苏州。
千里壮游,历时九月。
返回苏州,家中清贫,妻子离他而去。
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靠卖文鬻画为生。
正德元年,唐寅三十六岁。
唐伯虎传世书法赏析
唐伯虎传世书法赏析一、唐伯虎简介唐伯虎(字子安),号削平,是明朝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酷爱书画,才气出众。
唐伯虎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创作成就,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
二、唐伯虎书法特点1. 活泼俏皮的风格唐伯虎的书法作品充满了活力和趣味。
他擅长运用隶书、楷书、草书等不同字体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他的字体风格流畅灵动,结构紧凑,给人以快活、俏皮的感觉。
2. 独特的构图和装饰性唐伯虎的书法作品注重构图和装饰性。
他常常将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构图,增加作品的艺术感。
他还常在作品中加入各种纹饰,如花鸟、人物、山水等,使字与图相融合,呈现出丰富的装饰效果。
3. 随性而变的笔画唐伯虎的书法笔画自由而变化多样。
他常常运用厚重的笔画、轻盈的柳叶形笔画和变态的折笔等技巧,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他的字迹充满了变化,有时流畅如云,有时潇洒自如,给人以美的享受。
4. 蕴含情感与思想的作品唐伯虎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是他自身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幽默、夸张、讽刺等情感元素,以及哲理上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触动。
三、唐伯虎书法赏析1. 《西施写真图》这是一幅以西施为主题的书法作品。
唐伯虎运用了行草相间的笔画,通过独特的构图和装饰性的元素,展现了西施的美丽与风情。
作品中蕴含着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思索,给人以欣赏和思考的空间。
2. 《秋江独钓图》这幅作品展示了唐伯虎独钓秋江的情景。
他运用了潇洒自如的笔画,描绘了江水流动的姿态和渔翁的孤独身影。
作品中透露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让人感叹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共鸣。
3. 《虎伯携云图》这是一幅以虎为主题的书法作品。
唐伯虎通过疯狂的草书风格,展现了自己对自由和狂放的追求。
他将自己与虎相融合,表达了对独特个性与内在力量的向往。
作品中字体狂放、布局别致,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思想上的启迪。
能工巧匠与传世之作:唐伯虎的文学艺术成就
能工巧匠与传世之作:唐伯虎的文学艺术成就唐伯虎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极具传世价值的艺术家和文学家。
他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创作风格,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能工巧匠。
唐伯虎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观,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唐伯虎的文学艺术成就,探讨他的作品中独特的风格和主题,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深入内心:唐伯虎的个人情感和写作风格唐伯虎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他常常通过自我表达和自嘲来表达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
他的文学作品通常充满了幽默、诙谐和玩世不恭的语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笑声。
在他的诗歌中,他以轻松愉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来表达他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渴望。
他常常用清新明快的意象来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同时也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他在《与松》一诗中写道:“待得金风送暖日,檐下水声怕人听。
笑谈渔樵无一事,才入花丛便化身。
”这首诗以松树为主题,描述了作者与松树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在他的散文中,唐伯虎更加自由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他常常通过描绘身边人物和事物的形象,来表达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
他的散文有时轻松愉快,有时严肃深沉,但总是流露出作者对人间疾苦的关怀和思考。
例如,在《十二钗闲评》中,唐伯虎以调侃的口吻,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角色的评价,暗示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对性别角色的固化认知。
他以独立的观点和反叛的精神,展示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唐伯虎的个人情感和写作风格为他的作品注入了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他通过幽默的语言和独特的观点,使读者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既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共鸣,也能够被他的智慧和才华所折服。
特立独行:唐伯虎的绘画艺术除了文学才华外,唐伯虎还以其绘画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他的绘画风格独特,常常突破传统,大胆创新。
他常常运用夸张形象、离奇构图和明快鲜艳的色彩,来表达他对事物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
唐伯虎画作欣赏
唐伯虎画作欣赏唐伯虎画作欣赏唐寅字伯虎(1470—1523年)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寅⽇寅时⽣,故名唐寅,字伯虎,⼀字⼦畏,号六如居⼠、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
出⾝商⼈家庭,⽗亲唐⼴德,母亲邱⽒,⾃幼聪明伶俐。
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母、妻⼦、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归。
晚年⽣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玩世不恭⽽⼜才⽓横溢,诗⽂擅名,与祝允明、⽂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画名更著,与沈周、⽂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坎坷,最后潦倒⽽死,年仅55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的留恋⼈间⽽⼜愤恨厌世的复杂⼼情:“⽣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唐伯虎的悲剧,实际上是封建社会有抱负不⽢⼼沦落的读书⼈共同的悲剧。
风流才⼦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说起唐伯虎,⼈们眼前多会浮现出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中演绎的形象: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浪漫⾮凡,“江南第⼀风流才⼦”、“三笑点秋⾹”、“家有九美”等等。
但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却是⼀⽣坎坷,并⾮《三笑》中塑造的那种喜剧⾓⾊。
出⾝寒门考中解元唐伯虎(1470—1523),名寅,字伯虎,后字⼦畏,别号六如居⼠、桃花庵主等,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学家。
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唐伯虎⽣于苏州,其⽗唐⼴德是普通的苏州市民,在苏州皋桥开设酒肆做⼩⽣意,其母丘⽒也是当地的⼩家碧⽟。
因他出⽣那年是庚寅年,故取名唐寅,因在家中排⾏⽼⼤,故⼜称唐伯虎。
据苏州有关⽂史专家介绍,唐伯虎⾃幼天资聪敏,过⽬成诵,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选》等史籍,闲暇时也学画⼭⽔花鸟。
唐伯虎——《桃花庵歌》诗词赏析
唐伯虎——《桃花庵歌》诗词赏析唐伯虎——《桃花庵歌》诗词赏析桃花坞⾥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种桃树,⼜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复⽇,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贫者,⼀在平地⼀在天;若将贫贱⽐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笑我忒疯癫,我笑别⼈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花⽆酒锄作⽥。
【作者简介】唐寅,唐伯虎,才⽓放,武夷游,洞庭荡;称才⼦,风流样,隐苏州,装颠狂。
传画艺,名声响,孤骜图,意清朗;松声图,雄伟壮,松与泉,合声唱。
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征明,世称“吴门四家”。
“明四⼤家”之⼀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才⼦。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风流才⼦等。
晚年信佛,有六⼀居⼠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
⽣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年(1523年)。
唐寅出⾝于商⼈家庭,地位⽐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才极好,并写得⼀⼿好字。
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名“解元”。
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
⾃此才⾼⾃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了强烈的反感。
性格⾏为流于放浪不羁。
唐寅与同乡“狂⽣”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以诗⽂书画终其⼀⽣。
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并荡⾈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
晚年信奉佛教,⾃号六⼀居⼟。
曾作诗⾃责,说⼤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何必效楚囚的样⼦呢,遂⾃刻了“江南第⼀风流才⼦”的印章。
被南昌宁王宸濠聘⽤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较颓废。
为什么称唐伯虎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为什么称唐伯虎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明代江南著名文学家、戏曲家、散曲家。
他是文学与艺术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其作品在明代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为什么唐伯虎能够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呢?这说明他在文学、艺术、人生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才华和极高的成就。
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艺术生涯和艺术成就中得到验证。
首先,唐伯虎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
他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散文、小说等多个领域,其中以散文和小说最为出色。
他的散文语言真实自然,充满生活情趣,有着江南文学的浓郁气息,被誉为“清秀可爱,饱含雅趣”。
他创作的小说则以精彩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巧妙的结构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小说的艺术经典之一。
《儒林外史》、《钟馗捉妖传》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
其次,唐伯虎是一位优秀的戏曲家。
他的戏曲作品独具一格,不仅有着古典戏曲的传统美学,还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色彩。
他提倡正义、抨击奸邪、助力弱者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了民间的口头传统和文化基因,其中《天官赐福》更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著名佳作之一。
最后,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也展现出了他的风流才子特质。
唐伯虎在个人的情感生活中,充分展现了一名儒雅之士的文化修养,也有着纵情欢乐的浪漫情怀。
他喜欢描绘生活中的点滴,把藏在细节中的美好呈现出来,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敬仰,成为了一位永恒的文化符号。
总而言之,唐伯虎之所以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是由于他在文学、艺术和人生道路上都有着卓越的才华和杰出的成就。
通过他的作品,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风流人物特质,自然而然地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和敬仰,成为了一位永不褪色的文化传承人。
唐伯虎在全国文化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
作为明代江南地区的代表文学家之一,他的文化作品质量高、影响大,为人们展现了一个江南的世界,展现了一个先锋艺术家的才华与思想,不但开创了一种风格,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点,在他的散文中表现特别明显。
唐伯虎的散文以描绘生活点滴、抒发真情实感、揭示社会丑恶为主要特点。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共20张PPT)
此画描绘的是高岭峻柳,水阁临江, 有一人正坐在阁中,观眺落霞孤鹜, 一书童相伴其后,整幅画的境界沉 静 ,蕴含文人画气质。画家自题云 “画栋珠帘烟水中, 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 曾借龙王一阵风。” 表示他羡慕《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
少年得志, 为自己坎坷的遭遇鸣不平。 在表现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湿笔皴 擦,勾斫相间,用墨较重。 全画墨色和悦润泽,景物处理洗练洒脱。
《落霞孤鹜图》
唐寅此图画春山吐翠、流泉飞溅的山谷内,两位文 士盘坐于临溪的矶石上寻幽晤谈的情景。图中高岭回 耸,枯树新枝,绽发嫩芽,透露出春的消息。谷口悬 泉如练,汇入溪流,跳珠溅玉,泠泠有声。环境清雅 出尘。两位士人的侃侃而谈,平添了些许诗情画意。 因此幅画在纸上,效果不同于绢素,作者因势而变, 一改方硬峭厉的皴笔,柔化为婉转流畅之线条,笔锋 稍稳,略加适量的水墨渲染,更显得笔秀墨润,尤见 韵致。全图主要以水墨为之,仅枯树的枝梢略加石绿、 人物的衣饰稍用赭石,显得谈雅,不同时流。画风与
唐伯虎的花鸟画
《枯槎鸲鹆图》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
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笔浓墨画之, 苍老挺拔。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 正引吭高鸣,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 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秃笔点叶, 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上的老叶画在 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后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 氛。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 鸟数声春雨馀。”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 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 想。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一路运腕灵 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 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 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 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树。
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
《临李公麟饮中仙》赏析
总结词
此作品反映了唐伯虎对前人绘画的传承与创 新,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独特风格。
总结词
行草相间、刚柔相济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行草书作品行草相间,刚柔相济。他的书法既有 行书的流畅与自然,又有草书的奔放与豪迈。他善于运用 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表现出书法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总结词
温文尔雅、秀逸高洁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小楷作品温文尔雅,秀逸高洁。他的小楷书法结 构严谨,线条流畅自如,字形端庄秀丽,给人以清雅脱俗 之感。他的小楷作品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又有个人独特 的艺术风格。
唐伯虎的家族背景
• 唐寅出生于苏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祖上曾为官宦世家,但 到唐寅父亲一代已经没落。唐寅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 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经营布匹生意。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唐 寅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02
唐伯虎作品赏析
《桃花庵歌》赏析
总结词
此诗表现了唐伯虎的豁达与超脱,反映了他的生活哲学和人生追求。
总结词
笔墨淋漓、气韵生动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花鸟画作品笔墨淋漓,气韵生动。他运用灵活多 变的笔墨技法,描绘花鸟的形态、色彩和质感,画面充满 生机与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伯虎的书法风格
总结词
俊逸挺拔、气韵生动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书法风格俊逸挺拔,气韵生动。他的书法作品既 有晋唐风骨,又有宋元意趣,笔法多变,线条流畅自然, 字形结构严谨,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唐伯虎的诗个人感悟
从唐伯虎的诗个人感悟摘要:一、唐伯虎简介二、唐伯虎诗歌特点三、唐伯虎诗个人感悟四、总结正文:自从唐伯虎的诗作问世以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见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唐伯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唐伯虎的简介、诗歌特点、个人感悟以及总结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唐伯虎的诗歌艺术。
首先,了解一下唐伯虎的简介。
唐伯虎,字子畏,号六如,江苏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他少年时聪明过人,诗画天赋异禀,中年时因考场舞弊案被贬为吏,后来又因家庭变故而看破红尘,终成为一代诗画大家。
其次,唐伯虎的诗歌具有以下特点。
他的诗歌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个性。
在诗歌创作中,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
同时,他的诗歌意境高远,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尤其擅长写七言律诗和绝句,诗风清新自然,富有人文关怀。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唐伯虎诗的个人感悟。
阅读唐伯虎的诗歌,我深刻体会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他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不少诗歌作品中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同时,他注重个人修养,追求心灵自由,向往闲适散淡的生活。
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的观点。
唐伯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见解。
通过阅读唐伯虎的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人生哲学和审美取向。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唐伯虎的诗歌艺术,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唐伯虎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唐伯虎介绍ppt作品
人物简介
中晚年时期
平生经历作品
少年时代、考场风波
❖ 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史籍。喜爱绘画,稍长 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 岁参加童生试,经县、府、院试,高中第一名案 首。明弘治十一年赴南京乡试,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 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 愁,傲世不羁。
唐伯虎生平
❖ 1470 明成化六年庚寅 二月初四,唐寅生 1482 成化十八年壬寅 1友文徵明,并常培其父文林游宴 1485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 16岁 为府学生员,与张灵交友 1488 孝宗弘治元年戊申 19岁 与徐延瑞之次女完婚 1490 弘治三年庚戌 21岁 读书作画,有《对竹图》 1493 弘治六年葵丑 24岁 撰《沈隐君墓碣文》。妹出嫁。
中晚年时期
❖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 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 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 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 《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山路松声图》等。 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 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 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唐寅晚年,精神空 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 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 享年54岁。
❖ 1501 弘治十四年辛酉 32岁 远游闽浙赣湘等省,在九鲤祈梦,梦仙人授 墨 1502 弘治十五年荏戌 33岁 倦游归里,得疾,愈后整理旧籍 1503 弘治十六年葵咳 34岁 与弟子重异炊分食 1504 弘治十七年甲子 35岁 卖画,纵情声色,以度岁月 1505 弘治十八年乙丑 36岁 筑桃庵坞别业,题沈周《匡山新霁图》,续 娶沈氏 1507 正德二年丁卯 38岁 桃花庵别业及梦墨亭竣工 1508 正德三年戊辰 39岁 六月,侄长名殇。 1511 正德六年幸末 42岁 是年左右生一女,后许王庞子王国士为妻 1514 正德九年甲戌 45岁 曾应宁王之聘到南昌。撰 《许牲阳铁柱记》、 《荷莲桥记》 1515 正德十年乙亥 46岁 绘《梅枝图》 1516 正德十一年丙子 47岁 作《长洲高明府过访诗》、 《送徐朝咨归金 华序》、 《吴德润夫妇墓表》 1518 正德十三年戊寅49岁 有《夜梦草并记梦诗》、作《吴 孺人墓铭》 1520 正德十五年庚辰 51岁 作《落花图咏》。弟子重生子兆 民 1521 正德十六年辛已 52岁 绘《松涛云影图》 1522 世宗嘉靖元年壬午 54岁 有《元旦》诗。子重生子阜民 1523 嘉靖二年葵末 54岁 有《自书诗翰册》。12月2日病逝。葬苏州横 塘王家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时代、考场风波
❖ 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史籍。喜爱绘画,稍长 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 岁参加童生试,经县、府、院试,高中第一名案 首。明弘治十一年赴南京乡试,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 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 愁,傲世不羁。
《春山伴侣图》
.
《虚阁晚凉图》
远处山峦起伏,泉流折 叠于茂林烟雾间。近处浓荫 茂盛,深掩茅屋草堂。旁有 溪桥流水,意境清幽。盛暑 时节,两三老人,在此消暑 谈心,乐以忘忧。此幅皴法 学刘松年李唐,山石轮廓线 转折处不露锋芒,皴点齐下, 丰润华滋。作者善于把前人 的技法融会贯通, 自出新意, 自成面貌。
画中喻意
此图原名《孟蜀宫伎图》,俗称《四美图》,由明末汪砢玉《珊瑚网·画录》
最早定名,沿用至今。近经专文考证,当改为《王蜀宫伎图》,描绘的是五代
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画面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她们
头戴金莲花冠,身着云霞彩饰的道衣,面施胭脂,体貌丰润中不失娟秀,情态
端庄而又娇媚。蜀后主王衍曾自制“甘州曲”歌,形容著道衣的宫妓妩媚之态:
落花诗册
.
.
.
此时唐伯虎30岁至36岁,
科场被黜,妻子离异,
无奈藉诗文、书画谋生,
其时书法上追唐人,力
求规范,尤宗尚颜真卿
的楷书,用笔凝重,圆
硕多肉,结体偏于长方,
雄强茂密,点画横细竖
粗,并吸纳隶法,横笔
收尾似“蚕头”,捺笔
收笔中途之顿近“燕
尾”,极富力度,如唐
寅作于弘治乙丑(1505
年)36岁时的《落花诗
册》。
.
唐伯虎简介
❖ 唐伯虎,原名---唐寅,字伯虎。 唐寅(1470—1523年),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
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 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亲 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 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 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 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 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 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 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 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此图为唐寅人物画中工笔重彩一路画风的代表作品,显示出他在造型、用 笔、设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仕女体态匀称优美,削肩狭背,柳眉樱髻,额、 鼻、颇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张萱、周昉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又 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四人交错而立,平稳有序,并通过微倾 的头部、略弯的立姿和攀连的手臂,形成动态的多样变化和相互的紧密联系, 加强了形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感。笔墨技巧近法杜堇,远宗唐人,衣纹作琴弦描, 细劲流畅,富有弹性和质感,冠服纹饰描画尤见精工,细致入微。设色鲜明, 既有浓淡、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又有相近色泽的巧妙过渡和搭配,使整体色 调丰富而又和谐,浓艳中兼具清雅。作品画风带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
《杏花茅屋图》是唐伯虎风景画 中一幅富有生气的作品。画中高 峻的山峰,叠叠泉流,摇曳的松 树,布置合理,意境清远,的确 能显示唐寅的才子之风,同时又 体现了他那坚实的传统绘画功力。 山峰高耸,视野开阔。画面左侧 山崖陡立,下方巨石盘踞,杂树 浓密,当中是茫茫的江水。巨石 林木间两位高士在小桥流水边上 对立交谈。这种高人雅士山林隐 逸的主题正是中国文人山水艺术 追求的境界,也是文人山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 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 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 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 《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山路松声图》等。 诗词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
❖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 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 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唐寅晚年,精神空 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 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 享年54岁。
.
唐伯虎的花鸟画
.
《枯槎鸲鹆图》构图用折枝法,枯木 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 以枯笔浓墨画之,苍老挺拔。以积墨 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正引吭高 鸣,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 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秃笔 点叶,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 上的老叶画在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后 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氛。右上角题诗 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 雨馀。”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画 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 的思想。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 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 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 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 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意 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 建树。
“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沦落在
风尘。”唐寅创作此画,则旨主揭示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败的生活,寓有鲜明
的讽喻之意。
.
人生低谷
秋来纨扇合收藏, 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 大都谁不逐炎凉。
秋风纨扇图
.
❖ 画中手执纨扇的仕女,高高地挽起发髻,美丽端庄,亭亭玉立,目凝远 方,圆润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怅然若失的轻愁和忧郁,显得无助和无奈。 美人可能从手中夏挥秋藏的纨扇想到自身青春难驻、世情可畏。作者将 世态的严酷和美人的悲惨境遇和盘托出,发人深省。
《杏花茅屋图》
.
唐伯虎的人物画
.
龙虎榜中第一名,烟花队里醉千场。
王蜀宫妓图
.
花莲 柳花 不冠 知子 人道 已人 去衣 ,, 年日 年侍 斗君 绿王 与宴 争紫 绯薇 。。
图中自题:“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 斗绿与争绯。蜀后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 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觞。俾后想摇头之令,不 无扼腕。唐寅。”
.
唐寅此图画春山吐翠、流泉飞溅的山谷 内,两位文士盘坐于临溪的矶石上寻幽晤 谈的情景。图中高岭回耸,枯树新枝,绽 发嫩芽,透露出春的消息。谷口悬泉如练, 汇入溪流,跳珠溅玉,泠泠有声。环境清 雅出尘。两位士人的侃侃而谈,平添了些 许诗情画意。因此幅画在纸上,效果不同 于绢素,作者因势而变,一改方硬峭厉的 皴笔,柔化为婉转流畅之线条,笔锋稍稳, 略加适量的水墨渲染,更显得笔秀墨润, 尤见韵致。全图主要以水墨为之,仅枯树 的枝梢略加石绿、人物的衣饰稍用赭石, 显得谈雅,不同时流。画风与正德癸酉 (公元一五一三年)所作的《云槎图》相 近,约为唐氏四十四岁前后的作品。图左 上题自作诗一首:[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 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沙堪坐 静无尘。唐寅。]
.
《枯槎鸲鹆图》
《雨竹图》,画面以二组浓叶为主枝,后出淡叶,再出叶数笔以 相呼应,叶均向下急趋,一派雨打竹叶之势。
.
《自书词》
这是30岁以前,他居住家乡苏州,与同年龄的文征明交善,甚受文 氏影响,故两人书画均很接近,唐寅20余岁所绘《黄茅渚小景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湖石、平坡、树丛均极似文氏细笔;书法亦俱 从赵孟頫入手,均结体端丽,用笔秀润,唐寅的《高人深隐图》上 款字,就极似文征明
❖ 画中的背景极其简明,仅绘坡石一角,上侧有疏疏落落的几根细竹,大 面积空白给人以空旷萧瑟、冷寞寂寥的感受,突出“秋风见弃”、触目 伤情的主题。冰清玉洁的美人与所露一角的这几块似野兽般狰狞峥嵘的 顽石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比,尽显了作者写意的才能。
❖ 拿唐寅这幅《秋风纨扇图》与以前介绍的仕女画,尤其是唐代的仕女画 中的上层社会的贵族妇女相比,唐寅笔下仕女小眉小眼的造型,整体的 文静气质,显出了一种穷酸气,因为他这些画中的模特是当时社会下层 的那些青楼妓女。唐寅因对仕途绝望,纵酒狎妓,目睹青楼女子的不幸 生活,在欣赏中流露出对身份卑贱的弱女子的同情。而且,这一气质的 变化贯穿在唐寅及至整个吴派仕女画的创作之中,并成为一种典型的样 式。
.
山水画
.
此画描绘的是高岭峻柳,水阁临 江, 有一人正坐在阁中,观眺落霞孤 鹜, 一书童相伴其后,整幅画的境界 沉静 ,蕴含文人画气质。画家自题云 “画栋珠帘烟水中, 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 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表示他羡慕《滕王阁序》作者王 勃的少年得志, 为自己坎坷的遭遇鸣不平。 在表现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 湿笔皴擦,勾斫相间,用墨较重。 全画墨色和悦润泽,景物处理洗 《落练 霞孤洒鹜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