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第九课知识点讲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鱼我所欲也》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鱼我所欲也》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31b01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2.png)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
《鱼我所欲也》重要知识点总结
文言知识
【字音】
所恶(wù) 辟(bì)患
一箪(dān)食蹴(cù)
不屑(xiè) 不为(wéi)苟得也
为(wèi)宫室之美一豆gēng(羹)
【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
【古今异义】
1.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今义:豆子。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古义:指示代词,此、这;今义:判断动词。
3.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指钟点、时间。
4.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益处;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1/ 3。
2018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 》
![2018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 》](https://img.taocdn.com/s3/m/6db7ac0e5901020207409ca4.png)
2018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精神的三间小屋》广袤guǎng mào:开阔;广阔。
东西的长度叫“广”,南北的长度叫“袤”积攒jīzǎn:一点一点地聚集:多年省吃俭用,~了一笔钱。
宽宥:kuān yòu:宽恕;原谅。
游弋yóu yì:在水中游动。
困厄kùn è:(处境)艰难窘迫:从艰难~中闯出一番事业。
濡养rúyǎng:滋养。
麾下huī xià:将旗之下。
本文指手下,手中。
嘟囔dū nang:不间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灰烬huī jìn: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化为~。
轻觑qīng qù:轻视、小看。
觑qū:把眼睛合成一条细缝(注意地看)。
坍塌tān tā:倒塌、崩塌。
窗棂chuāng líng:窗格子。
也叫窗棂子。
矗立chù lì:高大而笔直地挺立、高耸。
重点在直,直而高地立着。
自惭形秽zì cán xíng huì: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
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惭:惭愧。
形秽:形态丑陋。
间不容发jiān bù róng fà: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
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也比喻文字精练、严谨,没有一点破绽。
金戈铁马jīn gētiěmǎ:指战事。
也用以形容战士的雄姿。
金戈:金属制作的戈。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形销骨立xíng xiāo gǔlì: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抽丝剥茧chōu sībōjiǎn: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
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鸠占鹊巢jiū zhàn què cháo:比喻强占别人的居处。
李代桃僵lǐdài táo jiāng:以此代彼,代人受过。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知识点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09ef4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3.png)
2024 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学问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阴晦huì瓦楞léng猹chá五行xíng缺土jiàng秕bǐ谷鹁鸪bógū獾huān猪潮汛xùn颧quán 骨愕è然嗤chī笑瑟sè索寒噤jìn折shé本黛dài色惘wǎng然恣睢zī suī2、依据下面的说明写出相应的词语。
(1)荒芜、冷落的意思。
萧索(2)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颤抖。
瑟索(3)心里似乎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惘然(4)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5)看不起。
鄙夷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学问清单《家乡》选自《呼喊》,作者鲁迅。
这篇小说以“我”回家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主要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改变,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揭示了衰败的凄惨景象,广阔农夫生活苦痛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建新生活的剧烈愿望。
初三语文《家乡》练习题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既然(jì)阴晦huì)断茎(jǐng)心绪(xù) B.闰土(rùn)寓所(yú)亲戚(qī)祭祀(shìC 脚踝(huái)潮汛(xùn)嗤笑(chī)瑟索(sè)D 作揖(jí)惘然(wǎng)恣睢shuī)隔膜(mó)二、下列解词中错误的一组是()A.既然:这里是已经的意思。
心绪:心情。
如许:这么些。
鄙夷:看不起。
B.苏生:醒悟、重现。
嗤笑:讽刺。
打拱:作揖。
C.恣睢:放纵、凶暴。
偶然:心里似乎失去什么的样子。
展转:形容生活担心定,到处奔波。
D.无端:无缘无故。
萧条:荒芜、冷落的意思。
愕然:惊讶的样子。
阴晦:阴沉、昏暗。
三、下列各句都运用了修辞方法,请将它们的修辞方法写在括号内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b6d980869eae009581becb4.png)
(一)文章概述《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二)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被元朝追封为“亚圣”,尊称为“亚圣”。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三)三行对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欲:想要、希望。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而:表顺承。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而:表顺承。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翻译句子)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翻译句子)甚:超过。
于:比。
为:做。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翻译句子)如使:假如,假使。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故乡》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故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38fd9502d276a200292e1a.png)
关于“希望”——《祝福》《《呐喊》自序》《药
策划:屠元成 李冬梅 郑少艾 制作:潘丽云 审核:刘飞耀 责编:梁 兵
编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出版: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时间:2011-11-20
理解“希望”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 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 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 如果不去走,就肯定没有路。 (2) 只有走了,才会有路。 (3) 引申到其他事情——凡事只有做了,才有希望,才会有未来。 如果不去做,那只会一事无成,那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作业:
打着那么个小东西,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叼 着个由路上拾来的烟卷头儿,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 大家立定,他也许还走;大家已走,他也许多站一会 儿;他似乎听不见那施号发令的锣声。他更永远不看 前后的距离停匀不停匀,左右的队列整齐不整齐,他 走他的,低着头象作着个梦,又象思索着点高深的道 理。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 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 你他妈的看齐!”他似乎还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 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的向四外看一下。没 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的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 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 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 “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 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 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 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 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 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 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 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 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 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 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 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 “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 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呯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2d1651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0.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9课故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阴晦huì瓦楞léng 猹chá五行xíng缺土jiàng 秕bǐ谷鹁鸪bó gū獾huān猪潮汛xùn 颧quán骨愕è然嗤chī笑瑟sè索寒噤jìn 折shé本黛dài色惘wǎng然恣睢zī suī2、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荒凉、冷落的意思。
萧索(2) 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瑟索(3)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惘然(4)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5) 看不起。
鄙夷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
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主要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揭示了衰败的悲惨景象,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第10课孤独之旅一、重点字词眺tiào望觅mì食撩liáo逗狗吠fèi 撅juē断戳chuō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孤独之旅》作者是曹文轩,节选自《草房子》。
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拮据jié jū栈zhàn桥别墅shù牡蛎lì褴褛lán lǚ撬qiào开煞shà白嘟囔dū nang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糟(tà) 蹋无(lài) 赖阔(chuò) 绰(chà) 诧异倒(méi)霉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作者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羊脂球》,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及知识点(精选)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及知识点(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e6f93de482fb4daa48d4b37.png)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三维目标: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3.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
4.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
2.品味文章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3.理解第三间小屋中“自身”的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品读。
教学过程:一、配乐导入。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浏览全文,思考:作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修建了哪三间小屋?各有什么特点?明确(板书):2.讨论(难点突破):第三间小屋中的“自身”有怎样的内涵?(1)自由朗读第14—17自然段,概括第三间小屋的特点。
(2)讨论:如何理解文中“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话及自己的意见”?(3)小结: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
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心灵的纯净与精神的超越,甚至是一种不为形役,高远圣洁的人生境界。
所以,我们只有学会珍视自我,这间小屋才会更加独特与安稳。
(4)配乐朗诵:学生朗读第14——16自然段,老师背诵第17自然段。
3.理清逻辑:(1)学生讨论:有人认为三间小屋之间是并行平列关系,你同意吗?(2)教师小结:是啊,情感、事业、自身是密不可分的。
爱恨之情,是精神的原动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不都是在爱国情感驱使下完成宏图伟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吗?所以情感是精神的基石,事业是精神的支撑,自身则是精神的栖息地。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为了真理而献出生命的布鲁诺不都开辟了自己的精神圣地,让自己的精神小屋金光闪闪而彪炳千古吗?4.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11课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11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f1b0f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c.png)
鱼我所欲也一、文学常识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__轲__,字__子舆__,__战国__时期邹国人,有“__亚圣__”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二、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通“__避__”,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通“__辨__”,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__德__”,恩惠,这里指感激)(通“__欤__”,语气助词) 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__向__”,从前) 三、词类活用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动词作名词,__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__) 四、古今异义1.则凡可以..辟患者(古义:__能够用来__;今义:能够) 2.一箪食,一豆.羹(古义:__古代盛食物的器具__;今义:豆子)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__古代的一种量器__;今义:计时器具) 五、一词多义1.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种做法 2.得⎩⎪⎨⎪⎧二者不可得.兼 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感激 3.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介词,表比较,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介词,对于 4.则⎩⎪⎨⎪⎧则.凡可以得生者 连词,表假设,那么 得之则.生 连词,表因果,就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表示假设,相当于 “若”“如果”5.而⎩⎨⎧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连词,表转折,却 呼尔而.与之 连词,表修饰,不译 6.为⎩⎪⎨⎪⎧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动词,做 乡为.身死而不受 宁愿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介词,为了 六、课文研读孟子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即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舍生而取义”。
孟子不是绝对地反对一切欲望,而是将欲望纳入了“义”的考量之中。
“舍生而取义”是极端情境下的两难抉择,是孟子“义利之辨”的一个重要命题。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独白”,表现出逻辑严密、说理精当的特点。
孟子以说理见长,以善辩闻名。
他善于运用精妙的比喻、精当的对比、精彩的排比,对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语言纵横驰骋,气势恢宏,如大江大河,滔滔直下,富有穿透力和鼓动性。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第9课 谈生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第9课 谈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9fd72127af1ffc4fff47ac3e.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第9课谈生命
本文是关于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第9课谈生命,感谢您的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第9课谈生命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休憩qì枭xiāo鸟荫庇yìnbì
芳馨xīn 云翳yì怡yí悦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2)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2.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4.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谈生命》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鱼我所欲也》重要知识点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鱼我所欲也》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b69deade80d4d8d05a4fcb.png)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鱼我所欲也》重要知识点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思路一、新课导入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喜欢选择,同时也害怕选择。
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想要“鱼”和“熊掌”同时兼得,那是难以办到的。
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
那么,在关键时候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鱼我所欲也》去寻找答案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1)不为(wéi)苟得也(2)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3)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2.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
(1)通假字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辟”通“避”,躲避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得”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吗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2)一词多义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词,“吗”。
蹴尔而与之:给予。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而:蹴尔而与之:表修饰。
乡为身死而不受:表顺接。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接。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表并列。
则: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在句首,连接句子,那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就。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却。
为:故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
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对,向。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由是:由是感激:因此。
由是则生:采用这些手段。
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
苟:苟富贵,无相忘:如果。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人皆有之:代词。
宫室之美:的。
3.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efb963f18583d04864594f.png)
整体感知
一箪(dān )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 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 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xiàng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 )宫 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 谓失其本心。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通过这种方法。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
这种思想
不丧失
整体感知
译文: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
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 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 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 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孟子认为人生 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没有
动词患者何不为也?
译: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
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 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通“向”,从前。 wèi,介词,为了 wéi,动词,做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九年级(上):第9课 故乡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九年级(上):第9课 故乡](https://img.taocdn.com/s3/m/7f29172b4a7302768f993901.png)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九年级(上):第9课故乡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阴晦huì瓦楞léng 猹chá五行xíng缺土jiàng 秕bǐ谷鹁鸪bó gū 獾huān猪潮汛xùn 颧quán 骨愕è然嗤chī笑瑟sè索寒噤jìn 折shé本黛dài色惘wǎng然恣睢zī suī2、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荒凉、冷落的意思。
萧索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瑟索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惘然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看不起。
鄙夷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1、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解词
![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解词](https://img.taocdn.com/s3/m/13331509e87101f69e319580.png)
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九课解词篆:汉字字体的一种,包括大篆、小篆。
小篆通行于秦统一之后,线条匀圆,结构整齐。
广义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
隶:隶书,汉字字体的一种,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篆书的线条变成方折的笔画。
楷:楷书,汉字字体的一种,由隶书演变而来,字体方正,结构匀称,笔画平直。
行:行书,汉字字体的一种,形体和笔势比草书工整易识,比楷书流畅易写。
草:草书,汉字字体的一种,字形比隶、楷简化,笔画牵连曲折。
独具一格: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常用以形容文艺作品和工艺,建筑设计。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
益,更加。
已经很好了,还力求做得更好。
惊艳:因美好事物而感到吃惊。
举世无双:举:全。
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比喻极为稀有、罕见。
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潜蛇:不露在表面的蛇。
翱翔:在空中回旋的飞。
突显:突出地显出。
蘸水:在水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
言归正传:把话头转回到正题上来。
评话和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美玉,比喻眼前充满了珍贵美好的东西。
美不胜收:胜:尽。
收:接受。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看也看不过来。
钟鼎:指钟鼎文,金文。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端庄:端正庄重。
隽秀:清秀美丽。
玉树临风:形容人风度潇洒,美丽多姿。
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雄健、洒脱、遒劲。
庶几:差不多,近似。
各领风骚:各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有作为。
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
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
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奠定:建立、安置,使稳固。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悬腕:是书法术语之一,也是执笔法中的一种。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岂止:何止,不止如此。
得心应手: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质感:指雕塑、绘画等艺术品所表现的物体的物质真实感。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第九课《故乡》课件(共23张PPT)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第九课《故乡》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f1bb0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8.png)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 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 墙”指什么?
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 之间的冷淡隔膜。
3、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 在走我的路,“路”指哪些路?
路: 离开故乡的路 自然界实际存在的路
人生的路
4、“我想:我竟与润土隔绝到这地步 了……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 不愿意他们都如润土的辛苦麻木而生 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 生活。”解释文中三个“辛苦”的含 义?
小说通过描写故乡和闰土、杨二嫂的前 后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 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同时深刻揭示出封 建传统对人民大众精神的束缚和影响,深切 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新生活 的热切希望。
拓展
自己家乡的变 化
景物描写
第2、6段 (
农村的衰败和悲凉的气氛
)
第12段( 明丽、五彩缤纷的图画和明朗愉快的气氛 )
杨二嫂: 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的小市民典型。
塑造其目的
1.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
2.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 当时社会的弊病。
快速阅读课文第三部分(78-88)
把握重点语句的含义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 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 为什么?
因为“我”回到故乡,所见故乡的景象、 故乡的人让“我”感到失望,故乡没有 给“我”留下好印象。
Hale Waihona Puke 对生活 的态度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 不过气来。
闰土二十多年来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天真活泼 热情开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九年级第九课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第九课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第9课故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阴晦huì,瓦楞léng,猹chá,五行xíng缺土,秕bǐ谷,鹁鸪bó gū,獾huān猪,潮汛xùn,颧quán骨,愕è然,嗤chī笑,瑟sè索,寒噤jìn,折shé本,黛dài色,惘wǎng然,恣睢zīsuī。
2、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荒凉、冷落的意思。
萧索
(2) 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瑟索
(3) 心里好像失去了的样子。
惘然
(4)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
(5) 看不起。
鄙夷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 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3)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4)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
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主要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揭示了衰败的悲惨景象,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