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赏析》阅读指导教案
文学名著导读与赏析 - 教案
![文学名著导读与赏析 -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9d175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3.png)
文学名著导读与赏析教案一、引言1.1文学名著的重要性1.1.1文学名著是文化的精髓,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1.1.2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1.1.3文学名著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1.1.4文学名著是语言学习的宝库,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1.2教学目的1.2.1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1.2.2使学生掌握文学名著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1.2.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4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传承优秀文化。
1.3教学方法1.3.1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实践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1.3.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电影、音频等,增强教学效果。
1.3.3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4组织文学名著读书会,分享阅读心得,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二、知识点讲解2.1文学名著的定义与分类2.1.1文学名著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2.1.2文学名著可以分为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四大类。
2.1.3每一类文学名著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
2.1.4文学名著的选择要考虑作品的艺术价值、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2.2文学名著的阅读方法2.2.1阅读文学名著要注重整体感知,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2.2注意作品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艺术特色。
2.2.3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2.4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
2.3文学名著的鉴赏技巧2.3.1鉴赏文学名著要注重作品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
2.3.2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3.3比较不同作品的风格和技巧,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
2.3.4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审美趣味,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3.1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3.1.1选取《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作品进行导读。
名著欣赏教案
![名著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21a77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0.png)
名著欣赏教案教案标题:《红楼梦》名著欣赏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红楼梦》,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介绍,激发学生对该名著的兴趣。
- 通过展示一些与《红楼梦》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阅读与理解(15分钟)- 分发《红楼梦》的部分章节给学生,要求他们在课前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 分组讨论学生的读书笔记,引导学生理解并解读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
-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讨和理解难点和重点内容。
3. 分析与评价(15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探讨作者的写作技巧和用意。
- 要求学生就文中的某个场景或人物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支持理由。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促进思维的发散和深入。
4. 创作与表达(20分钟)- 要求学生以《红楼梦》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为基础,创作一篇短文或绘制一幅插图。
-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和表达方式,展示对作品的理解和个人见解。
- 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和绘画的技巧。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并就各自的作品进行简要评价。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
-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其他名著,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资源:- 《红楼梦》的部分章节- 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 读书笔记模板- 创作材料(纸张、铅笔、彩色笔等)教学评估:- 学生的读书笔记和讨论表现- 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表达能力- 学生对《红楼梦》的理解和评价-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其他名著,比较不同作品之间的风格和主题。
-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分享会,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感悟。
名著作品鉴赏教学设计
![名著作品鉴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538e6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c.png)
名著作品鉴赏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在现代教育中,名著作品的鉴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理解,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文学素养,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因此,设计一套有效的名著作品鉴赏教学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教学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理解名著作品的背景、主题和核心思想。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确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水平的名著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2. 设计教学方法:(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名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指导:使用预读和后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解读文本。
在预读阶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语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在后读阶段,教师可以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核心思想。
(3) 群体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项目,通过分享和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沟通能力。
(4) 创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如根据名著中的一个情节或角色,编写一个短篇小说或改编剧本。
(5) 评估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个人作业和口头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
四、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1. 教学资源:提供名著原版文本、相关书籍和电子资料,以及有关名著的音视频资料。
2.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电脑、音响、白板、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安排:1. 教师为学生介绍名著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预习名著的相关章节,并对其进行思考和提问。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解读。
4.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总结和分析学生的观点。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创作任务,引导学生根据名著的情节或角色进行创意写作。
6. 学生完成创作任务后,进行同伴互评,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经典阅读理解作品赏析教案
![经典阅读理解作品赏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5e4b5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b.png)
经典阅读理解作品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增强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4、引导学生从经典作品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经典作品的基本要素,如人物、情节、环境等。
(2)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2、难点(1)分析作品中复杂的人物性格和心理。
(2)体会作者独特的写作技巧和艺术风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经典作品的相关知识和赏析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思路。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自主思考能力。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多媒体辅助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与经典文学作品相关的有趣故事或引用一句经典名言,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经典阅读理解作品赏析。
2、知识讲解(10 分钟)(1)介绍经典文学作品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明白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
(2)讲解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如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如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3、作品选读(20 分钟)选取一篇经典文学作品的片段,如《骆驼祥子》中祥子拉车的情节,让学生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段情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4、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刚才阅读的作品片段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5、教师点评与总结(10 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正确观点,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同时,对作品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文学赏析: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教案
![文学赏析: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e5c3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4.png)
文学赏析: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教案1. 引言在当今社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针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本文将提供一个教案框架,以帮助教师设计一节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经典文学赏析课。
2. 教案设计2.1 教材与年级选择根据所教年级和课程设置,选择适合的经典文学作品。
例如,在高中英语课程中可以选择《傲慢与偏见》,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可以选择《红楼梦》。
确保选取的作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并符合学生阅读能力水平。
2.2 学习目标设定设定明确、可衡量并与相关课程标准相符合的学习目标。
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层面。
例如: - 知识目标: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技能目标:掌握文本分析技巧,如主题识别、人物描写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情感认同和审美体验。
2.3 教学活动设计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一系列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以下是几个示例: - 小组合作讨论:安排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文本中的重要主题,并呈现他们的发现和思考结果。
- 角色扮演:请几位学生扮演文本中的不同角色,以进行剧情重现或即席表演,以帮助理解人物形象和推进剧情发展。
- 创新写作: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改编或续写原著,培养其创造力与想象力。
2.4 评估方式选择根据教案内容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
这可以是课堂小测验、书面作业、口头表达报告或其他形式的评估手段。
确保评估方式与教案内容紧密关联,并提供对学生成长和理解程度的准确反馈。
3. 教学资源准备在设计教案之前,确保有足够的教学资源。
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的原著书籍、课堂所需的复印材料、多媒体工具和互联网资源等。
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相关参考书目和通用文献资料,以便进一步深入了解文学作品。
4. 教案实施与改进在实施教案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整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并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
文学鉴赏教案 名著阅读与分析
![文学鉴赏教案 名著阅读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6e61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e.png)
文学鉴赏教案名著阅读与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能够:1.了解名著对文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2.学习分析名著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名著对文学和社会的影响分析;2.名著鉴赏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1.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和思考。
2.名著对文学和社会的影响分析(2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或板书呈现一些经典名著,简要介绍每部作品的背景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名著在文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讨论。
3.名著鉴赏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名著鉴赏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对人物、情节、主题等进行分析和解读。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分析一部名著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具体步骤和操作。
4.名著阅读与分析实践(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名著阅读与分析的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选取一部经典名著进行深度阅读,并在小组内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师全程指导和辅导,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5.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名著对文学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索名著的兴趣。
四、教学资源与评价方法教学资源:投影仪、板书、经典名著;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并通过小组讨论中的提问和回答,以及课堂小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价。
五、板书设计名著阅读与分析- 名著对文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名著鉴赏与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六、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可以安排以下延伸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名著专题报告,包括作品介绍、分析人物与情节,以及个人观点等;2.开设名著阅读俱乐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名著分享与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3.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鼓励他们模仿名著的风格和主题,创作自己的作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名著的介绍和分析,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分析思维的培养。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9d0a7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4.png)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第一章:《红楼梦》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
2. 把握《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领悟《红楼梦》中的经典语句和深刻寓意。
二、教学内容1. 简介《红楼梦》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梳理《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红楼梦》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
4. 赏析《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和深刻寓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讨论、赏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红楼梦》。
2.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梳理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回顾《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人物形象: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4. 赏析经典片段:选取《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红楼梦》的作者、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红楼梦》中的经典语句和深刻寓意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个人观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章:《西游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 把握《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领悟《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寓意。
二、教学内容1. 简介《西游记》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梳理《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
4. 赏析《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深刻寓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讨论、赏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西游记》。
2.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f07d7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f.png)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第一章:名著阅读的重要性1.1 理解名著的定义与价值1.2 探讨名著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3 分析名著对文化传承的贡献第二章:名著阅读的技巧2.1 掌握名著的基本情节与结构2.2 学习名著中的主题与寓意2.3 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与习惯第三章:中国古典名著欣赏3.1 《红楼梦》曹雪芹3.1.1 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3.1.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与关系3.1.3 探讨作品中的社会现象与思想内涵3.2 《西游记》吴承恩3.2.1 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3.2.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与关系3.2.3 探讨作品中的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念第四章:外国文学名著欣赏4.1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4.1.1 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4.1.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与关系4.1.3 探讨作品中的婚姻观与女性地位4.2 《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4.2.1 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4.2.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与关系4.2.3 探讨作品中的社会不公与人性关怀第五章:现代文学名著欣赏5.1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5.1.1 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5.1.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与关系5.1.3 探讨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与家族命运5.2 《局外人》阿尔贝·加缪5.2.1 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5.2.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与关系5.2.3 探讨作品中的存在主义与人生哲学第六章:名著阅读的实践与分享6.1 组织名著阅读小组讨论6.2 分享名著阅读的心得体会6.3 开展名著主题的活动与创作第七章:名著改编与影视欣赏7.1 了解名著改编的背景与原因7.2 分析影视作品中的名著改编7.3 欣赏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第八章:名著阅读与其他学科的结合8.1 文学与历史的结合8.2 文学与哲学的结合8.3 文学与艺术的结合第九章:名著阅读在教育中的应用9.1 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9.2 设计名著阅读的教案与活动9.3 评估学生名著阅读的效果第十章:名著阅读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影响10.2 跨文化名著阅读的兴起10.3 个性化与定制化的名著阅读服务第十一章:名著阅读的心理策略11.1 理解阅读心理与认知过程11.2 掌握提升阅读理解力的技巧11.3 探索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第十二章:名著阅读与批判性思维12.1 发展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12.2 分析名著中的批判性元素12.3 实践批判性阅读的步骤与技巧第十三章:名著阅读与创意写作13.1 学习名著中的写作技巧13.2 探索名著对创意写作的启发13.3 实践以名著为基础的创意写作第十四章:名著阅读与文化交流14.1 理解名著中的文化背景14.2 探讨名著在不同文化中的传播与影响14.3 促进名著阅读的国际交流与理解第十五章:名著阅读的资源与工具15.1 检索与利用图书馆资源15.2 探索网络平台与数字工具15.3 推荐名著阅读的辅助材料与参考书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门名为“名著阅读欣赏教案”的教学计划,内容涵盖了从名著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技巧到具体的中国古典名著、外国文学名著和现代文学名著的欣赏,还包括了名著阅读的实践与分享、改编与影视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46d8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c.png)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第一章:《红楼梦》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
2.把握《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欣赏《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体会其艺术魅力。
二、教学内容1.介绍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
2.概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3.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
4.欣赏《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
三、教学重点1.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
2.《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
四、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
2.欣赏《红楼梦》中的艺术魅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作者、情节、人物等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片段,体会艺术魅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和情节。
第二章:《西游记》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把握《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欣赏《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体会其艺术魅力。
二、教学内容1.介绍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概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3.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
4.欣赏《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
三、教学重点1.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
四、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
2.欣赏《西游记》中的艺术魅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作者、情节、人物等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片段,体会艺术魅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和情节。
第三章:《三国演义》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及其创作背景。
2.把握《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欣赏《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体会其艺术魅力。
二、教学内容1.介绍罗贯中及其创作背景。
2.概述《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
3.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
4.欣赏《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
三、教学重点1.罗贯中及其创作背景。
2.《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名著鉴赏导读教案模板范文
![名著鉴赏导读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ce95c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a.png)
课程名称:名著鉴赏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名著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名著内容的整体把握。
2. 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3. 名著主题的挖掘与理解。
教学难点:1. 名著中复杂人物关系的梳理。
2. 名著主题的多元解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名著文本、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名著,了解基本背景和人物。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例如:“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名著?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关注名著的阅读价值。
二、名著简介1. 介绍所选名著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等。
2. 通过PPT展示名著的封面、插图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人物分析1. 引导学生关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成长历程等。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的理解和评价。
四、主题探讨1. 引导学生思考名著的主题,如人性、社会、道德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主题的内涵。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名著。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补充。
二、深入阅读1.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关注名著中的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
2. 通过学生朗读、讨论,提升阅读体验。
三、主题拓展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名著主题,如历史、文化、哲学等。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名著阅读的价值。
2. 布置课后作业,如写读后感、进行角色扮演等。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备注: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小学语文教案: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名著
![小学语文教案: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名著](https://img.taocdn.com/s3/m/c417dbf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2.png)
小学语文教案: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名著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名著一、教案概述本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小学生欣赏经典名著。
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通过欣赏经典名著,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提高语文水平。
本教案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先进行前期导入,了解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知;然后进行名著导读,选取几本适合小学生的经典名著进行详细解读;最后通过讨论和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名著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前期导入首先进行前期导入,通过问答和故事启发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知。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你读过哪些经典名著?你觉得什么是经典名著?为什么经典名著受人喜爱?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了解程度,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 名著导读在名著导读环节,教师需要细致地解读几本适合小学生的经典名著,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并提供相关知识。
选取的经典名著可以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本名著进行解读,重点突出作品的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展示名著的魅力。
3. 阅读活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名著,可以开展一些阅读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名著选段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经典名著的语言之美;可以组织学生就名著中的某一场景或某一人物进行绘画,通过绘画展示对经典名著的感悟;还可以进行名著背诵比赛,让学生通过背诵培养对文学经典的理解与记忆。
4. 讨论与分享最后,进行讨论与分享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你在阅读名著过程中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名著中的哪个人物?你觉得名著中哪个情节最令你印象深刻?通过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和体验经典名著。
三、教学目标通过这个教案,旨在实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知与了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 激发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名著解读赏析教案
![名著解读赏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9e04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0.png)
名著解读赏析教案教案标题:名著解读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名著的背景、主题和文学价值。
2. 学生将能够分析名著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并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阅读和解读。
3. 学生将能够通过赏析名著,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名著概述:介绍名著的作者、出版时间、背景等基本信息。
2. 名著主题分析:分析名著的主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在故事中的体现。
3. 关键情节解读:选取名著中的几个关键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解读,包括情节的意义、角色的心理变化等。
4. 人物形象分析:选取名著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形象塑造和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5. 文学价值评析:引导学生思考名著的文学价值,如语言运用、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6. 赏析名著片段:选取名著的经典片段,进行赏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并了解他们对名著的初步认知。
2. 名著概述:简要介绍名著的作者、出版时间、背景等基本信息,激发学生的3. 名著主题分析: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名著的主题,并思考主题在故事中的体现。
4. 关键情节解读:选择几个关键情节,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解读和讨论,学生可以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
5. 人物形象分析:选取几个重要人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形象塑造和对故事发展的影响,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6. 文学价值评析:引导学生思考名著的文学价值,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评析,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7. 赏析名著片段:选择名著的经典片段进行赏析,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进行互动交流。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名著解读赏析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进行阅读和赏析。
教学资源:1. 名著原文和相关解读资料。
2. 名著电影或音频资源。
名篇赏析教案
![名篇赏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0eff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f.png)
名篇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名篇赏析的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提高学生对名篇背后意义的理解;4.拓展学生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2.提高学生对名篇背后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篇作品背后所传达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用一段名篇或一句名言作为引子,激发学生对名篇赏析的兴趣。
第二步:名篇赏析概述(10分钟)1.向学生介绍名篇赏析的概念和重要性,并解释其对学生的意义。
2.阅读一篇名篇作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以及作品背后所传达的主题。
第三步:名篇赏析实例(20分钟)选择一至两篇名篇作品,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1.作者通过哪些手法传达了他的思想和情感?2.作品中有哪些形象的描写让你难以忘怀?3.这篇作品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第四步:学生赏析展示(20分钟)要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名篇作品进行赏析展示,可采用PPT、剧本等形式展示。
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第五步:思考与总结(15分钟)让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提出他们在名篇赏析中的收获和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名篇赏析对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有何影响?2.你如何运用名篇赏析中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3.你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学习名篇赏析有什么计划?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名篇作品,并撰写一篇赏析文章。
要求学生发挥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欣赏名篇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也提高了对作品背后意义的理解。
学生通过展示和讨论,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名著欣赏教案
![名著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9aac4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6.png)
名著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名著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
2、引导学生掌握名著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对名著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名著欣赏的方法,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特色等。
(2)帮助学生理解名著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名著欣赏的方法运用到实际阅读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著中复杂的主题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名著欣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等,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对名著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名著的经典片段或图片,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这些名著的了解程度,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名著欣赏。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名著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名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2)讲解名著欣赏的方法,如分析人物形象时要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分析情节结构要注意起承转合、伏笔照应;欣赏语言特色要品味修辞手法、用词造句等。
3、实例分析(20 分钟)以《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为例,进行具体的欣赏分析。
(1)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从他的智谋、沉着冷静等方面进行探讨。
(2)分析情节的紧张刺激和巧妙安排,如诸葛亮如何利用天气和曹操的多疑成功借箭。
(3)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描写,如诸葛亮与鲁肃的对话,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4、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部名著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观点和体会。
经典名著的阅读理解教案
![经典名著的阅读理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36fe4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7.png)
经典名著的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经典名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题思想等。
4、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对经典名著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理解经典名著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2、难点如何让学生克服对经典名著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典名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介绍,让学生了解经典名著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和文学特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经典名著中的关键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运用精读、略读、批注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一些经典名著的封面图片或精彩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了解和看法,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点。
2、知识讲解介绍经典名著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讲述经典名著的阅读方法,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名著、如何制定阅读计划、如何做读书笔记等。
3、阅读实践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经典名著进行阅读,可以是课堂上集体阅读,也可以是课后自主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如圈点批注、写读书笔记等。
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所读名著中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5、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强调经典名著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多读经典。
6、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的经典名著,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
文学经典名篇鉴赏教案
![文学经典名篇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fc55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5.png)
文学经典名篇鉴赏教案导语:文学作品是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文学经典名篇的鉴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优秀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和美学价值。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鉴赏多个文学经典名篇,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熟悉多个文学经典名篇的作者、背景和创作特点。
2.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文学经典名篇的选取根据学生年级和学科要求,选择多个经典名篇,覆盖不同文学体裁和时代背景的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论语》、《诗经》等。
2. 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介绍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情感鉴赏、意象鉴赏、语言鉴赏、风格鉴赏等。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这些方法,提高对文学经典名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评价针对每个经典名篇,学生可以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思考和讨论,如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设置、主题的表达等,逐步深入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4. 阅读与欣赏活动安排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人的阅读与欣赏活动,可以组织文学鉴赏小组,让学生讨论和分享读后感,通过朗读、演讲、写作等形式展示对名篇的理解和感受。
5. 创作与表达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活动,例如写作感想、写一篇以名篇为题材的短文、改编经典名篇的情节等。
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巩固对文学经典名篇的理解和鉴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介绍一位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引起学生对文学经典名篇的兴趣,为学习和鉴赏做好准备。
2. 文学作品阅读与讨论指导学生阅读选定的名篇,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关注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语言和形象等要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初中经典文学赏析教案
![初中经典文学赏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6eb11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4.png)
初中经典文学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艺术特色。
3.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作品中的道德、人性和社会问题。
教学内容:1. 经典文学作品的选取: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2. 文学作品的内容分析: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文学作品的欣赏引导: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艺术形象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和目的,引导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作品内容分析: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3. 作品欣赏引导: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文学语言、表达技巧、艺术形象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作品中的道德、人性和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2. 学生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 学生思考和讨论作品中的道德、人性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经典文学作品的选择和准备。
2. 教学参考资料和辅助教材。
3. 课堂讨论和思考问题的设计。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表达。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文学特点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作品。
4. 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增加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了解和认识。
以上是一份初中经典文学赏析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水平。
经典名著综合阅读教案设计
![经典名著综合阅读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0b157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5.png)
经典名著综合阅读教案设计教案标题:经典名著综合阅读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经典名著中的主要情节、人物、主题和意义。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价和解释经典名著的内容。
教学材料:1. 经典名著(如《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鲁滨逊漂流记》等)2. 阅读理解题目和练习3. 批判性思维引导问题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概念进行讨论和思考。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经典名著,了解其重要性和影响。
阅读活动:1. 分发经典名著的摘录或章节,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2. 引导学生使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提问等,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阅读材料中的问题和观点,并互相交流和分享理解。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经典名著中的重要情节、人物和主题,并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和意义。
批判性思维:1. 引导学生思考经典名著中的价值观、社会背景和文化元素,并提出相关问题。
2.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评价和解释经典名著中的内容。
3.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写作或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经典名著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 学生可以分享对经典名著的新认识和体会。
评估:1. 阅读理解测试:提供一些与经典名著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批判性思维评估: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经典名著的批判性思考文章,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经典名著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
2. 学生可以组织文学讨论会,分享对经典名著的理解和意见。
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收集学生反馈,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资源和指导,以满足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深入学习需求。
语文经典赏析教案
![语文经典赏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e781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a.png)
语文经典赏析教案教案标题:《红楼梦》人物形象赏析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2. 掌握运用文学赏析方法,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3. 培养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重点:1. 理解《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2. 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3. 运用文学赏析方法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教学难点:1. 运用文学赏析方法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2. 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教学准备:1. 《红楼梦》文本;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红楼梦》的封面和一些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大家对《红楼梦》这部作品有什么了解?有没有读过或听过相关的内容?二、呈现(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自主阅读《红楼梦》中的一段关于某个人物的描写,然后讨论该人物的特点和形象;2. 学生汇报各自小组的讨论结果,展示不同人物形象的特点。
三、讲解(2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红楼梦》中几个重要人物的形象描写,解读其中的文学手法,如比喻、象征等;2. 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如言行举止、服饰等;3.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这些手法传达了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观。
四、实践(25分钟)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赏析,分析其形象特点、塑造手法以及对整个作品的意义;2. 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赏析结果,进行讨论和分享。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培养;2. 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写一篇关于《红楼梦》中某个人物形象的赏析文章,要求包括人物特点、塑造手法及对整个作品的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赏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并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名著赏析》阅读指导教案经典名著赏析:阅读指导教案
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典名著,提供阅读指导和相关资源,以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1. 名著选择和推荐:介绍几部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并解释其文学价值和影响。
2. 阅读指导:提供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和技巧,如提前了解背景知识、分析角色关系、理解主题等。
3. 阅读材料:提供适合学生阅读的节选和摘录,以及相关的解析和注释,以便加深理解和分析。
4. 互动讨论: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就阅读内容发表观点、提出问题和与他人交流。
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预期学生将能够:
- 掌握经典名著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 理解经典名著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
- 运用阅读技巧和策略,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步骤
1. 引入:介绍经典名著的重要性和意义,吸引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名著选择和推荐:简要介绍几部经典名著的背景和主要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 阅读指导:通过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阅读经典名著。
4. 分组活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以促进彼此交流和思考。
5. 阅读材料:分发适合学生阅读的节选和摘录,并提供相关解析和注释帮助他们理解。
6. 互动讨论:组织全班或小组互动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观点、提问问题和分享感想。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经典名著。
教学评估
1. 参与度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提问回答:评估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理解和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3. 阅读反馈:收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馈和理解程度,以评估他们的阅读能力。
资源需求
- 经典名著的书籍和电子版资源;
- 阅读指导和解析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 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的组织形式和问题;
- 阅读材料的摘录和解析材料;
- 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华. 高中生经典名著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之我见[J]. 民办教育研究, 2012(23): 135-136.
[2] 张小玲. 如何提高中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8): 214-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