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实验中学的老师于爽,受学校委托,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在数学教学中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点滴体会,目前,在我们学校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形成一定的氛围,学生已经能够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合作,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大部分同学们都具备合作的能力和意识,无论是课堂、还是课间,甚至课外,都能见到小组合作的现象。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
我们实验中学在大组长范老题和费主任的带领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先是跨组听课,然后针对听课,采用教育调查法,对每位教师在合作学习教学案例中的成功和失败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大组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对于学生,我们实验中学业也进行了关于合作学习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态度、看法,及他们能够接受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和研究;同时,我们还组织学校的数学老师,观看了一些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优秀课堂录像,在一次次的学习、总结、交流后,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一些模式,下面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我要谈的共三个大方面:
一、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探究过程。
数学是美好的,数学是漂亮的,数学更应该是自然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自然而然地
参与到课堂探究和讨论之中。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数学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可以挖掘数学自身的魅力给学生以数学美的感受。例如:在讲代数式一节时,老师让学生自己在心中选一个数,对这个数做一系列的加、减、乘、除运算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运算的结果,老师就可以很快的猜中学生心中想的数字。其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代数式化简问题,但这种游戏却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探究规律的欲望。
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探究中发现数学规律,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合作、交流和探究其实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知识不再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获得知识。在这种学习形式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一方面,老师要做大量的工作:
(1)讨论前,除了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外,还要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
小组是讨论和探究的基本单位,每个小组可以由4——6名学生组成,但这4——6名学生的组织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的性格品质、学习成绩、教室内座位分布等方面的情况,最好能做到性格互补、学习成绩相近、座位相邻。教师要求在讨论前形成一名记录员,讨论后形成一名对外发言人,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中还应有组织人和资料员等角色。讨论前,教师尽量设计一些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问题的难度掌握在能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程度,问题之间要具有明确的逻辑关系。有了系列问题,学生才能明确讨论的目标,从而发现规律。
(2)讨论时,应该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时间和机会。
在老师的问题中,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围绕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教材、画图折纸等操作过程或做练习等演算过程反复地把外来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对,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新信息的含义。这个过程是通过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达、交流、评判、检验、反思和改进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再是新知识的讲授者,而应该成为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甚至是学习者。所以这时的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正确引导下可以自主的完成这个新知识的重组过程,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也给予他们尽量多的自主权,放手让学生亲自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不妨“傻”一点,放下自己的
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听一听学生的思路,想一想他们解决问题时出现的困难。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3)讨论后,鼓励所有学生发言,以达到成果共享的目的。
全班交流、全员合作是交流和探究的重要一环。每小组选出发言人阐述小组发现的规律和发现规律的方法,当所有小组的发言人全部阐述完毕后,其余同学可以发表意见,可以针对某小组的某一观点,也可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之间通过互相的启发、相互促进可将各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班全体同学的认知结果。在每小组内部,学生之间相互找到差距,共同进步;在全班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再一次寻找差距,最后达到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的目的。
三、教师适时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和提升是小组讨论和学生探究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智慧可以在设计讨论问题和引导讨论进程中体现出来,但我觉得它们更多的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适时鼓励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提升中。例如,有一位同学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角,我觉得这时的教师仅仅告诉学生这种方法不对是不够的。他可以告诉学生如果是一条线段或者是一条直线,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它,如果是一个角,我们通常用一个数字(如∠1)、一个小写的希腊字母(如∠α)、一个大写的顶点字母(如∠A)来表示。我想,这种肯定和引导应该比一些简单的批评更易于学生接受吧。
小组讨论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正越来越多的走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在合作、交流或争辩中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也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自尊自爱,也学会了细心倾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但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总之,合作方式有多种,合作手段也有许多,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和手段,最终建构数学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以上便是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