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与写作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考点透析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5实用类文本阅读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考点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37147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e.png)
主标题: 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考点透析副标题: 明确考点指向, 探究题的考查重点, 我们可要用心学习哟。
关键词:写作背景, 创作意图, 考点透析难度:3重要程度: 5内容:【考点透析】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能力层级: F 级(探究)“写作背景”是指作者创作某一作品时的某些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情况。
“创作意图” , 是指作者想通过作品达到的目的。
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在不同的文本中表现不同, 有的可能比较明显, 有的可能不是那么的明显。
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一般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时代和社会背景;(2)作者的写作动机;(3)文本的表达目的;(4)文本的表达方式;(5)文本提示的背景资料;(6)文本的对比资料和互视资料;(7)文本的隐含意义等。
【技法例谈】对这个考点的考查大多是问答题或小论文的形式, 解决这类题, 一般要注意处理好这样的几个环节:1 、规范答题模式。
探究背景和意图的题, 一般要先引用文中的观点或材料, 进而表达、规范答题模式。
自己的态度。
形式可以是“文本+观点”, 也可以是“事例+观点”, 观点一定要鲜明, 可采用“我认为……”或“我赞同……”等形式。
2.亮出探究对象。
所谓标明探究对象, 即一开始就必须告诉人们你准备就哪一个问题、亮出探究对象。
进行探究, 这个问题可能是题目规定的, 也可以是探究者自己确定的。
不管是哪一种情形, 我们都必须大致介绍这个将要探究的问题存有什么样的“疑”或有什么样的“难”。
让读者对我们探究的问题本身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也为下一步的探究作铺垫。
3、表明探究意义。
在亮出探究的对象之后, 必须用简洁的语言表明对该问题进行探究的意、表明探究意义。
义, 彰明探究的价值所在。
这一般是在小论文的写作中才需要。
上面的两个环节处理好之后, 紧接着就该提出自己对该问题的大致看法, 并且应该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说明自己探究的路径和凭据。
4、展示探究过程。
这是整个探究过程的主体部分, 在这个部分要努力的调动出自己平展示探究过程。
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
![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3564962f67ec102de2bd8956.png)
开头:引导读者更好地掌握全篇的精神实质或一段的主 要意思;
篇末段末: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或事件的深刻意义。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3、在写作技巧 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 样。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 实相衬、对比烘托、铺垫弄引、设置悬念、欲 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曲径通幽、断 续反 跌等多种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对偶、 排比、夸张、比拟、起兴、象征等多种修辞手 法。这些手法,消息也是要运用的。但是,由 于消息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所限制,消息对这 些手 法是在合适的地方偶尔一用。通讯则不然, 为了能够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它常常 综合使用以上多种写作技巧。 4、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3) 注释性背景材料:往往对产品(物品)的性能特点、科技成果、技术性 问题、名词术语、文史知识、风俗人情等进行注释、介绍,以帮助受众掌
握消息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
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表现 事物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紧扣 主题的抒情议论,突出和深化主题, 语言较为精练。有的消息,事实说清 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
解析:文章选取了“闹学堂,怒砸虎头牌”、“借酒性,撰反清 檄文”、“谈胡适,嘲笑白话文”、“率其性,拒佩校徽出入”、 “穿着怪,耍大牌脾气”、“严治学,不轻易为文,言发现”等几 个片段, 叙写了一位颇具个性的学者,反映了晚清、民国间的 学者风貌,并为黄侃这类旧文化学者正名。在叙写过程中,文章通 过两个结构性的句子,将这几个片段缀连了起来。第一句在第⑤ 段段首:“黄侃不仅有革命之壮行,亦多名士之趣行。”这一过渡 答案:“革命之壮行”(志士之狂):怒砸虎头牌(大闹 句提示读者,上文写的是“革命之壮行”,接下来要写的是“名士 之趣行”。而相应的事例则分别是:“闹学堂,怒砸虎头牌”、 学堂;撰写革命檄文) “借酒性,撰反清檄文”;“谈胡适,嘲笑白话文”、“率其性, “名士之趣行”(名士之狷;率性之真):拒佩校徽(穿 拒佩校徽出入”、“穿着怪,耍大牌脾气”。第二句在第⑦段的段 着古怪;耍大牌脾气;嘲笑白话文;在中央大学中的行为举止) 首:“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 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这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 “学术严谨”:读书非常认真,绝不轻易写文章、说发现 它提示读者,下文要写的是“治学严谨”;而相应的事例则是接下 (反复阅读书籍,但却绝不轻易写文章、说发现) 来所写的“严治学,不轻易为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3c0d9a01ed630b1c58eeb516.png)
侧重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文体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对写作技法的考查。 (4)含蓄性语句的理解。 (5)段落之中句子的内部层次。 (6)开放性问题。
二、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概括能力不强,答案要点有遗漏 2、答题思路混乱,答案不准确 3、不熟悉实用类文本的艺术手法,鉴赏不到位 4、对考查要点不明,阅读视野有限 5、把探究题等同于概括分析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一)抓住一根红线:筛选信息 (二)坚持两项原则:忠于原文而不照搬 原文,踩点答题而不过度答题 (三)掌握两个答题方法 1、条分缕析法 2、踩用类文本概说
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提出了三 个能力层级的要求。 实用类文本主要指新闻、传记、报告、科 普文章等。 从选材上看,传记和新闻是试题考查的热 点体裁,科普、访谈等文章还未被列入考 查范围。 从选文上看,选文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 手法均十分典型,利于考生对高考新设文 体文章的把握。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https://img.taocdn.com/s3/m/5aa8b928844769eae009eda5.png)
③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
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 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 触到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 长
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了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④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 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传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温总理‚民之所忧,我之所思‛
3 月 18 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人民日报 人民网记者问时说 :“‘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 , 广大网民向我提问题、提建议,甚至为我分忧 , 多 达数百万条。参与的恐怕有上亿人。这么多群众以 如此高的热情关注‘两会’ , 特别是关心政府的工 作 , 使我深受感动。他们的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 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我常常一边上网 , 脑
只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才能保障民
生、改善民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 ,
总理谈到了最让他感动和痛心的事——“我最感动
的是人民对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来自鼓励,也来 自批评。而且总是那么热情、一贯。我最觉得痛心 的问题是我这三年的工作,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 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
与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杀。在巴黎掀 起了 援 救 两 个 意大利工人的运动 , 他们是沙柯 (N.Saceo)和樊宰底(B.Vanzetfi),他们被诬告 为盗窃杀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囚牢中关了 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
而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的海报。我读到
所谓‚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传‛,里面有这 样的话:“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人都有面 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 ,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 发 展。‛我非常激动,樊宰底讲了我心里的话。 ⑤我的住处就在先贤祠(Pantlleon)旁边,我 每天都要经过先贤祠,在阴雨的黄昏,我站在卢梭
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技巧汇总
![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技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b17e50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4.png)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一) 传记类文章的阅读:传记和新闻一样都属于纪实类作品。
它是遵循真实性的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立传人物来看,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1)真实性:真实是传记的最大特征,不允许虚构;(2)文学性:传记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记录,除了真实记录外,还必须具有感人的力量。
(3)通俗性: 语言朴实,人物刻画多用用白描。
:1.了解传记的有关知识,体会传记与小说和散文等文体的区别;2. 抓住文中叙事和描写中展示出的人物个性,把握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3.对时间性较强的传记,可列表整理文章思路;4.评传中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直接评价。
【巧解题,得高分】1.理清文本表达的传主的生平事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抓每自然段的关键句,如首句、末句。
2.分析传主的思想〔情感〕、性格〔人格魅力〕主要的方法:紧扣主要事迹来分析。
抓住有关传记人物品质、人物特征的词句。
划出人物品质的词语,划出人物动作和人物精神的词语句子。
3.分析作者的评论与根本领实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知道,传记中的“评〞往往是解题的要害所在。
评传是“评〞与“传〞的结合,是把对传主的评价与对他的生平的表达结合起来的一种传记。
评传通过第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比拟完整地表达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表达,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开展的作用,确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4.分析文本特征:抓住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特点,结合文本答题。
5、分析表现手法A构造:〔1〕文章的开头:点题,交代下文,引出对象,设置悬念,渲染气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
〔2〕文中的句子:过渡、为下文铺垫、照应前文、比照,丰富文章,强化主旨。
〔3〕文章的结尾:照应题目、开头,拓宽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B表达:顺叙:能按*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展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构造更加严密,容更加充实饱满。
实用类文本
![实用类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f11f21e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8.png)
实用类文本----79be95e6-715c-11ec-965d-7cb59b590d7d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阅读人:① 第一人称(自传):这意味着文本是以当事人的语气描述的述的方法,兼有描写抒情。
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
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③ 第三人称(他的传记):指作者从局外人的角度的叙述风格。
功能: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灵活、更自由地反映现实。
④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
传记的表达方式类似于一般叙事。
传记的表达类似于一般叙事,包括头尾参照、修辞手法、恰当的细节、叙述与讨论的结合、正面与侧面的对比、对比、对比、象征、先抑制后提升等。
倒叙手法:作用是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筛选和总结继任者主要人格特征(特征、差异等)的方法:①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
② 注意作者对传教士的论证性描述。
③ 注意其他人对文章中引用的传教士的评论。
④ 注意文章的过渡句。
3.传记中引用的作用:(重点记忆)(1)在传记中,直接使用大量的原始材料——引文,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3)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4)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5.表达方式和功能的分析与应用:(1)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2)人物描写方法:传教士的正面描述(肖像描述、心理描述、动作描述、语言描述、细节描述)和侧面描述(间接描述)被用来突出传教士的角色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查询问题的答覆: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实用类文本的写作
![实用类文本的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9068e43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9.png)
实用类文本的写作
实用类文本的写作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具有实用性的文本,例如简历、求职信、产品说明书、使用说明等等。
这些文本都需要遵循一些规范和技巧才能更好地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首先,在写实用类文本时需要注意文字的简明易懂。
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尽可能减少歧义和误解,以方便读者理解和使用。
其次,实用类文本要以读者为中心,考虑读者的需求和利益。
例如在产品说明书中,需要详细解释产品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让用户能够更好地使用产品,提高用户体验。
再次,实用类文本要注意排版和格式的规范。
例如在求职信中,需要注意信纸的格式、字体的大小和颜色、段落的分明等,使文本整洁美观,易于阅读,给人良好的印象。
此外,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还需要注意语气和态度。
要用积极正面的语气表达,尽可能避免负面情绪和情绪化的语言表达,以增强文本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总之,实用类文本的写作不仅需要遵循一些规范和技巧,更需要注重读者的需求和利益,用简明易懂、规范美观、积极正面的语言态度,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 1 -。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f10966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9.png)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实用类文本一般包括人物传记、新闻、报告、科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总结归纳,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文本意识:命题者依据原文拟题目,我们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因此,文本意识,我们必须注意。
二、问题意识: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
三、得分点意识:阅读简答题的一个答案有多个得分点,而得分点是同赋分紧密联系的。
如果一道题 2 分,要求概括回答,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要求用原文词句回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
如果是 4 分或 6 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一般一点 2 分)题目的分值,是答题得分点数的重要提示,亲们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
四、关键词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则之一,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提取答案要点。
五、术语意识:要用术语作答。
传记阅读 3 注意1.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
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
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
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弄清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
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传记解题 4 原则(1)“还原”原则: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
(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
![(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6c1878a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9.png)
(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一章:实用类文本阅读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用类文本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本策略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二、教学内容1. 实用类文本的定义和特点2.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本策略3.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实践案例三、教学步骤1. 引入实用类文本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实用性2. 分析实用类文本的特点,如信息性、实用性、逻辑性等3. 教授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本策略,如快速阅读、筛选信息、归纳总结等4. 提供实践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进行阅读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实用类文本的理解和阅读经验2.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一篇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第二章: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策略一、教学目标1. 掌握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策略2. 提高学生阅读实用类文本的效率和理解能力1.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策略2.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技巧三、教学步骤1. 回顾上章所学实用类文本的特点2. 教授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策略,如快速阅读、筛选信息、归纳总结等3. 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技巧,如理解图表、分析数据、推理判断等四、教学评估1.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一篇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策略的运用和效果第三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实践案例一、教学目标1. 运用所学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进行实际阅读2. 提高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践案例2. 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的运用三、教学步骤1. 引入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实用性2. 分析实践案例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阅读策略3.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进行实践阅读4. 学生展示阅读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1.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一篇实践案例的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2.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实践案例的理解和阅读经验第四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拓展训练一、教学目标1. 拓展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范围和深度2. 提高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二、教学内容1.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拓展方向2.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标准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实用类文本的拓展方向,如不同领域的文本、不同文体的文本等2. 教授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标准,如信息准确性、逻辑性、实用性等3. 提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进行阅读和评价四、教学评估1.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一篇拓展阅读材料的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拓展阅读材料的分析和评价第五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综合训练一、教学目标1. 综合运用所学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和技巧2. 提高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1.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综合训练2.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应用场景三、教学步骤1. 引入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综合训练,让学生了解其实用性2. 分析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综合训练的要求和目标3.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和技巧进行综合训练4. 学生展示综合训练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四、教学评估1.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一篇综合训练材料的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2.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综合训练材料的理解和阅读经验第六章:实用类文本与信息时代的关联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用类文本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2. 学会在信息泛滥的环境中筛选和处理实用类文本信息3. 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二、教学内容1. 信息时代实用类文本的特点与挑战2. 实用类文本信息筛选与处理的策略三、教学步骤1. 分析信息时代实用类文本的产生背景和特点2. 教授实用类文本信息筛选的标准与方法3. 指导学生运用信息处理策略阅读实用类文本四、教学评估1.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一篇信息时代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时代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策略与方法第七章: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批判性思维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运用批判性思维2. 学会分析和评价实用类文本的立场、观点和论证3. 提高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二、教学内容1. 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2. 实用类文本批判性阅读的策略三、教学步骤1. 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批判性思维的内在联系2. 教授实用类文本批判性阅读的标准与方法3. 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阅读策略阅读实用类文本四、教学评估1.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一篇实用类文本的批判性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用类文本批判性阅读的策略与方法第八章:实用类文本阅读与写作技能的提升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与写作的相互关系2. 学会通过阅读实用类文本获取灵感和素材3. 提高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后的写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 实用类文本阅读与写作技能的关系2. 实用类文本阅读后的写作策略三、教学步骤1. 分析实用类文本阅读对写作技能的促进作用2. 教授实用类文本阅读后的写作标准与方法3. 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素材进行写作练习四、教学评估1.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一篇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完成一篇写作练习,并提交作品第九章:实用类文本阅读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与口语表达的相互关系2. 学会通过阅读实用类文本提升口语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后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1. 实用类文本阅读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关系2. 实用类文本阅读后的口语表达策略三、教学步骤1. 分析实用类文本阅读对口语表达能力的促进作用2. 教授实用类文本阅读后的口语表达标准与方法3. 指导学生进行实用类文本阅读后的口语表达练习四、教学评估1.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一篇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2. 口语表达练习: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并进行评估第十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总结与拓展一、教学目标1. 总结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主要内容和策略2. 学会在不同场景中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3. 提高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综合能力二、教学内容1.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总结2.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拓展三、教学步骤1. 回顾本课程所学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主要内容和策略2. 分析实用类文本阅读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3. 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拓展方向和提升方法四、教学评估1. 课程总结:学生提交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课程的总结性笔记2. 拓展阅读:学生完成一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拓展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第十一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案例研究一、教学目标1. 深入分析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实际案例2. 学会从案例中提炼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策略和技巧3. 提高学生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案例分析2. 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提炼三、教学步骤1. 引入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实用性2. 分析案例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阅读策略3.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进行案例阅读4. 学生展示阅读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四、教学评估1.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一篇案例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2.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案例的理解和阅读经验第十二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实战演练一、教学目标1. 运用所学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进行实际阅读2. 提高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战演练2. 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的运用三、教学步骤1. 引入实战演练,让学生了解其实用性2. 分析实战演练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阅读策略3.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进行实战演练4. 学生展示实战演练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四、教学评估1.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一篇实战演练的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2.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实战演练的理解和阅读经验第十三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进阶训练一、教学目标1. 提高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深度和广度2. 学会在复杂情境中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二、教学内容1.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进阶要求2. 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的运用三、教学步骤1. 引入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进阶训练,让学生了解其实用性2. 分析进阶训练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阅读策略3.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进行进阶训练4. 学生展示进阶训练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四、教学评估1. 阅读练习:学生完成一篇进阶训练的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2.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进阶训练的理解和阅读经验第十四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设计的重要性2. 学会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设计方法3. 提高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效果二、教学内容1. 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 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的实践案例三、教学步骤1. 分析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 教授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技巧3. 指导学生进行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实践四、教学评估1. 教学设计方案:学生提交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的方案2.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实践经验第十五章: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评价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评价的重要性2. 学会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评价方法3. 提高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效果二、教学内容1. 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2. 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评价的实践案例三、教学步骤1. 分析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2. 教授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评价的步骤和技巧3. 指导学生进行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评价实践四、教学评估1. 教学评价报告:学生提交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评价的报告2.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教学评价的理解和实践经验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个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案,包含了十五个章节。
实用类文本《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谈增强中医文化自信》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学年高三上9月)
![实用类文本《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谈增强中医文化自信》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学年高三上9月)](https://img.taocdn.com/s3/m/4dc9288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7f.png)
北方民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自商代开始就有关于“瘟疫”的文献记载。
《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流行疫病,凭借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中医文化传延几千年,出现了神农、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医药名家,留下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等中医学著作和《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中药学著作。
中医药并不局限于汉族医药,还包括中国各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他们各成体系,各具奇效。
20世纪50年代,小儿流脑、乙脑流行,中医成功地运用白虎汤和白虎加苍术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疗。
在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以及2009年的甲型流感战疫中,中医药再次让人们见证了其特殊疗效。
在此次新冠肺炎的防治中,中医药及时参与病毒感染群众治疗,其治愈和康复效果更为明显。
张伯礼院士团队观察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为5.15天,比单纯西医少2天;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为2.64天,比西医少1.7天;平均住院天数少2.2天,CT影像好转率高22%,临床治愈率高33%,普通转重症比率低27.4%。
(摘编自王守富《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谈增强中医文化自信》)材料二:①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激起“中西医之争”,否定中医的理由集中于“不科学”。
那么,“科学”能等同于“合理”吗?谁也不能说在近代科学出现于欧洲之前,人类的想法和做法从来没有合理过。
也不能说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后,实践中就只有这一种“合理”。
而且即便在科学领域之内,其方法和结论也在不断分化和变革中。
做科研的学者和从事临床治疗的西医医生并不轻易否定中医学,部分原因是他们在长期的专业训练中形成了“科学精神”——只说证据支持的话,对自己研究范围之外的事物保持审慎。
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a24ee559ad02de80d4d84008.png)
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 见。赵景深在《文心背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有诚实 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 他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
㈣ 对传记进行探究。
三、举例剖析(2008年广州一模)
舞者之歌
伊莎朵拉· 邓肯
小时候,我的母亲相当贫困,她无法为我们请仆人或家庭教师,这种情况便赋予我一种自然发 展的生命,使我能表露童稚之情且永保赤子之心。每次看见那些老是有保姆跟家庭教师随侍在侧, 一举一动都被保护、照顾的孩子们,就觉得他们十分可怜,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的确是肆无忌 惮、不受拘束的童年生活激发了我的舞蹈创作灵感,即表现纯粹的、不受任何干扰的自由。 母亲出生于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原来是个虔敬的天主教徒。她离婚后,就抛弃了天主教信 仰,转为一个十足的无神论者。在我小时候,母亲就向我们揭发了圣诞老人的不存在。有次在学校 圣诞晚会上,老师边发蛋糕和糖果边说:“孩子们,你们看!圣诞老公公带什么东西给你们啊!”我 站起来很严肃地说: “我不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圣诞老公公!一切都是骗人的。”这下可把老师 给气坏了。她说: “只有相信圣诞老公公的同学才有糖果!”我说: “那我情愿不要你的糖果!” 我真正的教育是从晚上开始,母亲会为我们弹奏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大音乐家的作品,或 大声为我们朗读莎士比亚、雪莱、济慈的诗篇。这些时光总让我们心驰神往。在一次校庆上,6岁 的我当众朗读了威廉· 莱托的《安东尼致克娄巴特拉》,满座皆惊。 我6岁的时候,有一天母亲回家,发现我聚集了一大帮连走路都还不太稳的邻居小孩儿坐在地 板上,而我则站在房间前面教他们做出各种舞蹈的姿势。母亲觉得很奇怪,我告诉她这是我开设的 舞蹈学校。她十分高兴,并坐在钢琴前为我们的舞蹈伴奏。学校就这样办了下来且大受欢迎。后来 邻近的小女孩也进了我的学校,我10岁的时候,这些舞蹈课已经排得满满的。 我们教舞的名气越传越远。一位曾住在维也纳的女长辈要母亲带我去跟旧金山一位著名的老师 学芭蕾舞,但是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教学。他要我踮起脚尖站着,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 说:“因为这姿态很美。”我认为这种姿态不但丑而且违反自然,在上到第三堂课时我就走了,再 也没有回去。他称之为舞蹈的那种僵硬陈腐的体操徒然破坏了我的梦想。我所梦想的是一种与之有 天壤之别的舞蹈。我当时还不知道那会是什么样子,只是摸索着向一个看不见的世界前进,直觉告 诉我,只要找到了那把钥匙,我就能登堂入室。
实用类文本乡愁诗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乡愁诗歌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f5d5800066f5335a8121d9.png)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
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
《乡芯》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登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国掩抑,如怨如诉。
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
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
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
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
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
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
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搬、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锌,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e0698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b.png)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案将通过新闻类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让学生能够掌握专门领域内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及不同阅读策略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新闻类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2. 熟悉和掌握专门领域内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 学习并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三、教学难点1. 学生掌握专门领域内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难度2.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英语新闻类文本的难度高于常规的英语阅读四、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包括以下项目:1. 阅读新闻类文本并理解其含义2. 学习阅读新闻类文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3. 商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4. 阅读策略的学习和实践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将包括以下项目:1. 指导学生进行新闻类文本的阅读和理解2. 鼓励学生分析和讨论新闻类文章中的商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3. 使用小组讨论来学习不同的阅读策略4. 多媒体展示和电子技术的使用来辅助学习六、教学过程安排1. 阅读新闻类文章并检查理解2. 不同的学生小组发表对新闻类文章的看法并探讨专门领域内的商业英语3. 学生组织策略性的小组讨论4. 教师向学生介绍新闻类文章中的学习技巧和实践方法5. 学生完成小组项目并提交书面报告七、教学评估学生将针对以下项目进行评估:1. 阅读新闻类文章的理解能力2. 向他人展示和表达对新闻类文章的看法和分析3. 熟练掌握商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4. 学生的阅读策略八、教学参考系统1. Newsweek, The Economist, 等新闻类杂志2. 邮箱活动,广播比赛,谈判活动,网络阅读,单元测试等资源3. 新闻类文章的电子版,以及多媒体展示和辅助材料九、结语阅读新闻类文章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悉特定的领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到新闻类文本阅读的乐趣,而且可以更快地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总之,阅读新闻类文章是一种有益于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baf778d8a58da0116c1749de.png)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1、定义: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
2、文体特征:借助具体事例和典型细节来展示传主的个性特征与精神风貌。
3、特点:①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②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③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4、表现手法1°引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2°其它:首尾照应、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后扬…(二)新闻通讯一、新闻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4、基本结构: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5、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消息:1、概念: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消息的特点:①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②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③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④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
3、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4、消息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高考语文-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文本考点大汇总
![高考语文-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文本考点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8f95c8a763231126edb11bc.png)
高考语文-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文本考点大汇总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储备一.传记1.传记的阅读方法(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
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
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
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鉴赏能力。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察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科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
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f22650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0.png)
201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满分攻略之实用类文本阅读(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的?(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3)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新闻文本】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根据新闻特点,命题时会考虑如下的几个因素:(1)关注选文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
利用选文的可读性较强,人物事迹能感动人,思想内涵能启迪人,精神价值能打动人的优势;与一般都很曲折的情节,以及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和手法,作为命题切入点。
(2)题型相对灵活,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形式多样,均涉及对语句的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把握、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等能力的考查。
(3)在理性认知上做文章。
立足于事实,事情的叙写在文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选文内容值得探究的空间大。
虽然不一定是最新的作品,但所涉及的人、事往往都是每个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其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社会前进的内驱力,诸多事情的背后究竟隐含着哪些“深层意蕴”“人生价值”“时代精神”,命题者不会轻易放过。
因此,这里面就有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和蕴含着许多有待探究与阐发的问题,需要我们用理性的认知去加以判断。
这是本考点的考查重点。
(4)在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上做文章。
“实用类文本”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考命题不会回避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的考察。
“鉴赏评价”层级中的“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究”层级中的“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等都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去“思考”“判断”、提出“见解”。
这应该是本类题目中的难点和热点。
(5)在贴近文本、整体感知上做文章。
无论是分析综合,还是鉴赏评价,抑或是探究,都强调贴近文本,靠“文本”下篙,思维起于文本归于文本。
,超越文本的妄加发挥,是不适宜的。
而整体感知,说白了就是不要将文本的组成“要件”肢解,而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读。
【访谈文本】对访谈的命题考查,大都集中在理解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句子,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评价或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对文本涉及问题的探究等。
实用类文本阅读(5篇)
![实用类文本阅读(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e84debf90f76c661371a53.png)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史学大师许悼云魏承恩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知道了许悼云的大名。
因为他的《汉代农业》是在美国攻读中国史博士学位的必读书,我喜欢这部书,于是我找到许先生的好几部著作来读,被他的渊博知识深深折服,最受启发的是他娴熟的使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治史。
那时候,只知道许悼云是匹斯堡大学历史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后来到了香港,在中文大学跟金耀基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一次提到许悼云,耀基师说和他很熟,并说他每年都会来香港中文大学讲学。
过了几个星期,许先生果然到了香港,我闻讯后就让耀基师的秘书帮我约了时间去拜访他。
在许先生的办公室里初次见面,他平易近人,十分健谈,没有一点大师架子,许先生著作等身,除了专攻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之外,研究领域还涉及社会学、考古学、科技史、台湾史和中外历史比较等。
他还对现实政治保持这浓厚的兴趣,撰写了大量政论,结集出版的就不下十余种,在台湾舆论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好奇地问他何以有如此渊博的学识和广泛的学术兴趣,许先生就和我谈起自己的求学经历。
无锡许家是江南世代的书香门第。
许先生的父亲藏书丰富,兴趣广泛。
许先生幼年患小儿麻痹而不便于行,就在家里杂读群书。
抗战后,他在家乡的辅仁中学读书,这所名校聚集了一批饱学之士。
1948年底,他跟随父母到台湾,考取台湾中文大学外语系,第二年转入历史系,本科毕业后又读研究生。
当年的台大大师云集,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学派,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题。
许悼云受校长傅斯年器重,跟李济学考古,根李总侗学古代史,跟董作宾学甲骨文,向尹耕望、钱穆、沈刚伯等问学。
许先生说:“那时台湾的研究生教育和内地不一样,不是一个导师带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由三到五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共同指导。
这样就给我一个想当大的刺激,因为几个指导老师的治学思路都不一样,他们在那里各讲各的,逼得我不得不思考,寻找自己的路子。
”后来他又到芝加哥大学去深造。
实用类文本阅读(学生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fb830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6.png)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理清文章脉络结构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者一般是根据文脉命题的,把握了全文脉络结构,读文章就有了最重要的基础。
例(2020年元调)小说的语言①我初学写作时喜欢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很漂亮,有诗意,有哲理,有时甚至很“玄”。
沈从文先生对我说:“你这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他的意思是说这不像真人说的话,托尔斯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
②张岱写两个老者去逛一处园林,一老者说:“真是蓬菜仙境了也!"另一个老者说:“个边哪有这样!”生动之至,而且一听就是绍兴话。
写对话就应该这样,普普通通,家长里短,有点人物性格、神态,不能有多少深文大义。
③可是现在不少青年同志写小说时,也像我初学写作时一样,喜欢让人物讲一些他不可能讲的话,而且用了很多辞藻。
有的小说写农民,讲的却是城里的大学生讲的话,大学生也未必那样讲话。
①不单是对话,叙述、描写的语官,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
⑤我最近看了一个青年作家写的小说,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オ入小学的孩子,写的是“我”的一个同桌的女同学,这未尝不可。
但是这个“我”对他的小同学的印象却是:“她长得很纤秀。
”这是不可能的,小学生的语里不可能有这个词。
⑥小说里所描写的景物,不但要是作者眼中所见,而且要是所写的人物的眼中所见。
对景物的感受,得是人物的感受。
不能离开人物,单写作者自已的感受。
作者得设身处地,和人物感同身受。
小说的颜色、声音、形象、气氛,得和所写的人物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就是说,小说的每一个字,都渗透了人物。
写景,就是写人。
⑦我曾经坐火车经过张家口坝上草原,有几里地,开满了手掌大的蓝色的马兰花,我觉得真是到了一个童话的世界,我后来写一个孩子坐牛车通过这片地,本是顺理成章,可以写成:他觉得到了一个童话的世界。
但是我不能这样写,因为这个孩子是个农村的孩子,他没有念过书,在他的语里没有“童话”这样的概念。
我只能写:他好像在一个梦里。
○8作者对所写的人物的态度、感情,决定一篇小说的基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规整的逻辑展开:《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展 开叙述。获奖感言,发现青蒿素的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 中医药学的贡献。纵向层进结构。《中国建筑的特征》,总说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 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分别从空间广度和时间跨度上重 点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最后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 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总分总结构。
9 说“木叶”/林庚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10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
10 劝学/荀子 *师说/韩愈
的演说/马克思
11 反对党八股/毛泽东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12 拿来主义/鲁迅
11 谏逐客书/李斯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 *上图书馆/王佐良 *与妻书/林觉民
实用文类是一个复合概念,应该包括 应用文体和论述文体,还涉及交叉文 体。应用文体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 实习报告、工作总结、求职演讲、合 同样本、申请书、序言、说明文等; 论述文体所涉更广,如哲学、经济学、 社会学、法学、历史学、伦理学、文 艺学、语言学、教育学等;交叉文体 是指兼有应用类和文学类特质的文章, 如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杂文、形象 的科普文等。实用类选文占了新教材 的“半壁江山”。
• 单元写作二教时
• 第10课: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 演说/ 马克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恩格斯 三教时,比较阅读
• 第11课: 谏逐客书/ 李斯 与妻书/ 林 觉民 三教时,比较阅读
• 单元写作二教时
• 导语概括:分别概括人文话题,课文内容,学习建议 • 提示归纳:研读学习提示,包括内容阐述和学习建议 • 文本细读:在单元视野中细读课文,梳理教学要点 • 任务驱动:明确单元学习任务的特点和作用
2.文类和语体决定教学内容
实用文类 语句 理解意义(有尽)
文学文类 品味意味(无限)
语段 概念判断 层次逻辑 段旨大意 场景意象 段落意蕴 文气文脉
语篇 观点思想、理性逻辑、材料运 主题蕴涵、情感脉络、形象塑
用、证据推理、明白事理
造、情节叙述、感悟启迪
1.总体安排:基于课标
必修8学分,平均1学分18学时,共144学时;分成两个学期,每学 期72学时,每册8个单元,分到每单元9学时。期中期末复习时间, 非教学活动时间,大约8学时。包括作文在内,每单元约8—9学时 。每学期18教学周,每周4学时计,每单元的教学时间约为二周左 右。
• 鲁迅《灯下漫笔》:找中心论点:“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 欢。”还有二个分论点:“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还有结论:“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青年的责任。
• 实用化摇摆:把学术性的散文或者文艺随笔当成客观性、准确性的议论文来教,教学 中充斥着字、词、句的肢解分析和议论文陈旧的理论知识的过多讲授
• 根据:教材四位一体的整合和梳理,是“教什么”的根据。 • 形式:基于课标和教材,选择核心的语言知识、关键的语文能力、有效
的思维训练、基本的审美方法、典型的文学现象、重要的文化话题等要 素,提炼成小而精的教学点,然后围绕这些教学点策划语言实践活动, 从而培育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经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短 ”“平”“快”是微专题教学的特征。 • 课型:群文联读(基于教材课文,适当拓展课外资源。以单元教学、比 较阅读、多文本联读为主要课型) • 原则:人文主题(落实教材的教育目标功能)、因体而教(根据文体章 法特征是教学的出发点)、任务驱动(以探究性学习完成专题项目,深 度体验学习过程)、素养旨归(通过微专题群,落实课标的核心素养)
文学类
实用类
主体思维 形象思维(基于艺术的想象)逻辑思维(基于理据的推演) 表达过程 形象化和典型化(主观) 理据及解释说明(客观)
语言媒介 形象性、变异性(表现) 概括性、准确性(再现) 阅读目的 主要感悟“情意”(审美) 主要获得“共识”(实用)
说论报简消通报散小戏诗 明文告报息讯告文说剧歌
任务群名称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1
任务群10
当代文化参与0.5
任务群11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0.5
任务群12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2
任务群13
文学阅读与写作2.5
任务群14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5
任务群15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1
任务群16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2 任务群17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0.5 任务群18
任务群名称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0.5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1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1 汉语文化专题研讨2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2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2 跨文化专题研讨2 学术论著专题研讨2
• 文学化摇摆:把交叉文体当成纯粹的文学文类来教,而忽视作为实用文类应有的偏 重于理性的教学内容。逻辑思维、科学理性、工具实用等教学内容被有意无意地遮 蔽。
• 课程价值重要 • 课程标准重视 • 教材内容重点 • 教学研究误区
课标框架中涉及实用文类教学的任务群
任务群1 任务群2 任务群3 任务群4 任务群5 任务群6 任务群7 任务群8 任务群9
文 学 文
变 形
朦 胧
繁 复
华 彩
含 蓄
多感 义性
混 沌
感 应
不 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语 境
类
译性
实 用 文
准 确
鲜 明
简 洁
平 实
直 接
单 一
理 性
线 性
逻 辑
可 译
语 义
类
性性
1.文类和语体决定教学行为 • 文学类文章教学行为: 揣摩 品味 咀嚼 想象 联想 体验 感悟 赏析 涵泳 移情……
• 实用类文章教学行为: 理解 筛选 排列 分类 分解 分析 归类 组合 整合 概括……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4喜看稻菽千重浪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沈英甲 小步/屠呦呦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
*“探界者”锺扬/叶雨婷
道雄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
8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6 芣苢/《诗经·周南》
• (1)教师讲解:什么叫概念、术语?在学术性文章中的作用?
• (2)小组讨论:找出本专题每一篇文章的核心概念,并以举例的 方式讲解概念的含义。
• (3)教师讲解:什么叫思维导图?如何画思维导图?
• (4)小组交流:在四篇文章中选择一篇,从中找出主要概念,用 思维导图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 进行阐说的。
• 灵动的思路安排:《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经历》根据两件趣事和一次实验叙述青少 年时期对科学的好奇、热情和探索经历。《说木叶》“木叶”形象引出议论话题, 探寻古诗中多用“木叶”的理由,阐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 阐明“木”的艺术特征,区分“木叶”与“树叶”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极大。结构 形式灵活、收放自如。是典型的文艺性学术随笔的写法。
• 1. 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 种形态,观察人们不同的劳动方式,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有所发现, 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作文,说明你所 发现的某一事理。
• 2. 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 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 言逆耳利于行”。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 ‘理’”为话题,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 《竹影》(丰之恺):通过故事普及美术常识,但极有文学之意蕴。完全当成散文 来教是多数选择,还有没有第二条路?
• 《足下文化和野草之美》(俞孔坚)是一个公园规划设计的手记,除了人文关怀、 哲学思考、诗意表达之外,科学精神、实用价值、说明语言、逻辑框架是否要教?
• 同类课文的内容选择:《斑纹》(周晓枫)《生活的艺术》(丰子恺)《我们对于 一棵古松的态度》(朱光潜)等,如何顾及它的实用性、科学性等教学因素?
2.分课时安排:首先考虑文质兼美,而不是政治时效。
• 第7课:《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二教时,以后者为主,前者为辅,后者教学价值高)
• 第8课:《中国建筑的特征》/,(二教时,《中国建筑的特征》和王澍的《造 园与造人》(选自王澍《造房子》,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两个文本作为 联读课文)
• 讨论与探究:这些思维方式给我们的学习和将来学术研究有什么 作用?
1.概括与举例:本单元的科学家(学者)身上有哪些可贵素质? 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好奇与兴趣;热情和责任;创新与求实;想象
联想与实验求证;真理和真相; 2.拓展与联系:就某一个科学研究问题,延伸阅读饶毅或施一公的文章 3.讨论与交流:小组为单位,举行读书报告会,交流科学素养对于我们 的人生启迪。
“教学内容开发”
吴冠中:桥之美,美在哪?
• 林庚的《说“木叶”》: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筛选信息,理解文中难懂的字句,使学 生了解本文是如何从“木叶”与“树叶”的辨析中,从“木”与“叶”的两点不同的 暗示性上,从大量经典的诗句的实事中,论证诗歌语言中“一字千里”的现象。
• 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找中心论点:“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 臂。”分论点一:“对此,我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 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得完整的偶然追求。”分论点二:“对我来说,关于 复原维纳斯那条已经丢掉的胳膊的方案,我只能认为全是些倒人胃口的方案,全是些 奇谈怪论。”分论点三:“除了两条胳膊之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丧失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