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NO .7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高新技术
国内外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李衍森
1,2
陈厚荣
2
吴斌斌
2
谭庚大
2
(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2、珠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珠海519015)
1引言
赤潮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灾害,它会破坏生态平衡和渔业环境,危害渔业和养殖业,有毒赤潮还能通过食物链转移造成人畜中毒死亡。
从总体上讲,近20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日益频繁,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10次左右,到90年代上升到每年20次左右[1],进入21世纪以来,赤潮爆发次数剧烈增加,2006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93次,较上年增加11次。
其中渤海11次,黄海2次,东海63次,
南海17次,
累计面积约19,840平方公里。
有毒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41次,面积约14,970平方公里,主要有毒赤潮生物为米氏凯伦藻、棕囊藻和多环旋沟藻[2]。
2007年达到82次之多,其中渤海7次,黄海5次,东海60
次,南海10次[3]。
造成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船
舶排污及碰撞溢油、
海上石油开采溢油增加、近岸养殖过度、近岸旅游造成环境污染等[4]。
自然灾害一直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严格来讲,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是指充分利用人类对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社会系统的研究成果,对一定区域、工程项目等可能遭受灾害的程度进行可能性意义下的量化分析,并对采取减灾措施后的可能效果也进行分析[5]。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则是通过风险分析的手段或者观察外表法,对尚未发生的自然灾
害之致灾因子强度、
受灾程度,进行评定和估计。
评定是根据致灾因子强度和承灾体脆弱性推断出受灾程度。
估计是不确定意义下的估计,“风险评价”也称“风险评估”[5]。
2国内外研究进展2.1国外研究的状况在西方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开始了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创了自然灾害评价之先例。
其后,西欧、日本、印度等国家纷纷效仿,开展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从而推动国际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工作的
深入。
资料显示,
美国从里根时代起,政府开始斥巨资资助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目前,风险评价技术已成为美国的一项核心技术.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1991年提出的风险表达式为:
风险度=危险度×易损度[6]
为了改进风险值的估计,人们从观念和方法上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以地震区划为例,人们至少经历了极值化阶段、平均值阶段和超概率阶段等三个阶段。
依据赤潮灾害的危害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定义,一般认为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区内赤潮灾害暴发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
西方国家开展了灾害风险评估,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
但是对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文献专著比较
少,目前收集到与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相关文献中,或者是对灾害的自然属性的分析,没有对灾害的社会属性分析,更没有一个详细的比较确切的灾害损失评估模型。
2.2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研究对象为地震、洪涝
和干早等灾种。
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
国内外针对滑坡、
地震、膨胀土、台风、强风、江河洪水、风暴潮和海啸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评估作了大量的研究。
在我国,洪水和地震等其它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已经比较成熟,像
刘希林[7]
对四川凉山州的泥石流风险度进行了分析;李硕[8]等对西藏那曲地区雪灾区域危险度进行了评判;2001年我国政府发布的第四代地震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参数图》。
但对赤潮灾害风险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零星的文献提到了赤潮灾害对海洋经济造成的
经济损失。
赵冬至[9]、李亚楠等针对1989年渤海赤潮造成经济损失提出了赤潮灾害经济损失的研究技术方法以及经济损失评估模型,这是在赤潮灾害发生后对其社会属性最先尝试。
文世勇[10]在国内在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他在研究生毕业论文里重点对渤海海域进行研究.他初步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最后通过专家调查法汇总专家意见建立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在论文里,作者通过AHp 法和Del 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初步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评估模型。
文世勇还初步完成了渤海湾海域三种赤潮类型(无毒赤潮、有害赤潮、有毒赤潮)的灾害危险度评估、承灾体易损度评估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与渤海湾海域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所研究的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文世勇提出的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模型为:
其中,H1表示为致灾因子危险度,ai 表示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权重值,其值利用AHP 法确定,
Fi 为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单项因子影响赤潮灾害的发生概率。
文世勇提出的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模型其中,
H 2表示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b i 表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权重值,其值利用AHP 确定,
M i 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 个指标的单项因子
影响赤潮灾害的发生概率。
故赤潮灾害危险度模型为:其中H H =αH 1+βH 2,H H 表示赤潮灾害危险度,α表示为致灾因子在危险度评估中的权重值,β表示孕灾环境因子在危险度评估中的权重值,利用AHp 法确定。
可以说,在文献可查的范围内,文世勇是国内对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研究得最深入的。
但是,其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譬如评估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了使得评估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实际情况,需要有更加完善的指标体系;其所建立的评估方法实用性有待增强,作者针对整个渤海地区,范围比较广,精度有所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实用效果打了折扣。
3小结与讨论
本人认为,未来赤潮灾害损失的风险评估将在构造比较完善的赤潮灾害损失基础数据库(经济、人口、赤潮种类和毒性等)的基础上,通过良好的数模(公式以及各因子的比重),通过与GIS 及卫星遥感监测的结合以及现场的实时监视结果,建立立体化的赤潮灾
害损失风险评估系统,它的优点是可视化、
数字化、实时化,这将为未来赤潮灾害的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国家的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俞志明,曹西华.九五期间中国沿海有害赤潮灾害状况及其防治对策,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局.二00六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国家海洋局网站,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局.二00七年中国海
洋灾害公报,国家海洋局网站,
2008.[4]金先庆等.赤潮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2.
[5]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和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United tiousDepartmentofHu anitarian Af -fairsMiti ,tifig.Natural Dlsasters:Phenomena ,fectsand0Ptions 一Manu alforPolic 了Maker -sandPlanners.Ne'York:UnitedNations ,1991,1
一164.
[7]刘希林,莫多闻.区域泥石流风险评价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9(1):54-61.[8]李硕,冯学智等.西藏那曲牧区雪灾区域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自然灾害学报,10
(1):86-91.
[9]赵玲,赵冬至等.我国有害赤潮的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海洋环境科学,2003,2:22.[10]文世勇.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珠海海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珠海附近海域赤潮灾害损失
风险评估系统构想,目标是通过研究,建立良好的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系统,为相关决策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尽可能的把赤潮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关键词: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Á
Â
Á
ÂÂÂH b M 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