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德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德国企业成功的启示
德 国 企 业 成 功 的启 示
. 陈友 谊
一 、 德 国 企 业 所 依 赖 的经 济徽 式 德 国早 在 1 , 世 纪就已 进 入 资本主 义社 会。 经过 100 多年
的发展 , 市场经济 已 十分 完善 , 现 已 成为世界主 要 经 济强国之 一 。 二 战 中德 国经 济 遭 受 了 毁 灭 性 的 破 坏 , 但 在 战 后 不 仅 得 到
iZ es e 公 司 创 始 于 10 0 多 年 前 , 当 时 由 三 名 制 造 眼 镜 镜 片
。
的 德 国 工 匠 创 立 的小 作 坊 发 展 而来 并以 他 们 的 遗产 成 立蔡 氏 基 金 会。 基 金 不 属 个 人 所 有 , 主 要 用 于 社 会 公 益 和福 利 事 业 。 基 金 会 的权 力机 构 为 委 员 会 , 分 别 由 该公 司 选举 的代 表 和 州 政 府
得成 功 的 可 能 , 通 过 与 我 国 国 内 企 业 的 对 比 可 以 看 到 在外 部环
境 对等的情况 下 , 问 题在于 企业 自 身机 制和 所需要 的 配套 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件
浦 扩 了寿 , ⑤ 经 营 交 易讲 究 公 平 ; ⑥ 一 切作 业 要 有 可 靠及 时 的 记 录 ;
二 4 。 }, ` . , 、
。
场 经 济 实 行宏 观 调 控 由此 可 见 , 德 国 的 国 家 市 场 经 济 与 我 们将 建 设 的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有更 多 的 共 同 性 。 因 此 , 在 德 国 的这 种 社 会 市 场 经 济 模 式 下 运 作 企 业 的 成 功 经 验 , 对 我 们 有着 更 直 接 、 更 实际 的 启 示 , 更具示范性。
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
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论文报告: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一、引言在全球化的时代下,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国家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说,在欧洲,德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1. 制定中小企业特别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德国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金。
其中,制定中小企业特别政策,是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突出举措。
2006年,德国政府发布了《中小企业政策纲要》,明确了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的政策和措施。
要求政府各部门要建立中小企业管理的横向机制和纵向机制。
2018年,德国政府再次修改了《中小企业政策纲要》,明确了中小企业的战略地位和支持重点。
2.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财政扶持是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德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倾斜于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比如说,对于小额贷款,政府给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
此外,德国政府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税收优惠,例如发布了《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法案》。
3.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支持在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下,中小企业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相应的创新能力。
因此,德国政府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
比如说,政府提供了创新基金,用于资助有潜力的创新企业进行创新研究。
此外,德国政府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包括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
4. 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拓展德国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拓展,帮助中小企业将业务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政府通过出台涵盖国际化拓展各方面的政策,提高德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德国政府还积极参与欧盟的中小企业国际化计划,为中小企业争取更多的机会。
德国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
德国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以其稳健、高效、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体系而闻名。
虽然德国有许多知名大企业(如大众、西门子和戴姆勒等),但实际上,德国经济的支柱是其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
根据德国经济部的数据,约99%的德国企业是中小企业,其中95%的企业员工数量不超过250人。
这些企业在德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增长。
那么,德国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呢?一、注重质量和专业性德国企业在全球有着良好的声誉,这一点得益于它们对质量和专业性的高度关注。
德国的中小企业通常是由具有高度专业化技能的工人经营的,他们注重细节、严格遵守生产标准和程序。
由于他们的专业性和优秀的质量,德国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二、注重创新和研发德国企业在研发和创新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的中小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他们通常拥有高度专业化的研发和创新团队,并且花费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在新产品和技术的设计和制造上。
同时,德国政府也提供了一系列的资金和其他支持,以鼓励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活动。
三、注重稳健的财务管理德国的中小企业在财务上表现稳健,通常会保留足够的财务储备来应对可能的不利情况。
他们采用谨慎的财务战略,不会消极地借入大量的债务来扩大业务规模。
相反,他们通常会寻找稳定的现金流,并且谨慎地管理资产负债表。
这一点使得他们在经济衰退时能够更好地应对风险,因为他们拥有足够的储备和财务弹性。
四、注重市场细分和特色化德国的中小企业通常会通过特色化和市场细分来实现业务增长。
他们专注于某个特定的市场细分或产品领域,通过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进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这种策略允许德国中小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成功。
五、注重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和家族企业文化德国的中小企业通常是家族生意,经营者通常拥有创业者的勇气和企业家精神。
他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市场机会并及时调整战略。
近代德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近代德国企业发展的启示【摘要】近代德国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创新是德国企业成功的关键,不断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德国企业注重产品质量和精细制造,追求技术和工艺的完美,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持续投入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与供应链合作共同发展也是其成功的关键,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全球化竞争中,德国企业能够保持竞争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寻找发展机遇。
这些经验为其他国家和企业提供了借鉴,帮助它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创新、产品质量、精细制造、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供应链合作、全球化竞争、竞争力、德国企业、发展启示1. 引言1.1 近代德国企业发展的启示近代德国企业的成功经验给其他国家的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启示。
德国企业以其创新能力、注重产品质量和精细制造、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与供应链合作共同发展以及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竞争力等特点闻名于世。
这些特点不仅是德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其他国家企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宝贵经验。
创新是德国企业成功的关键。
德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都呈现出强大的实力,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增长。
注重产品质量和精细制造是德国企业的传统优势,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也树立了德国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也是德国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只有不断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与供应链合作共同发展是德国企业成功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紧密合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是德国企业重要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代德国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学习和运用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德国中小企业发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中小企业发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许荣云来源:《市场周刊》2009年第11期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融合成统一的整体,生产要素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互相流动和合理配置。
目前的趋势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动力,以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为载体,进行着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德国中小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理念中小企业利润率都比较低,国际经验少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竞争对手多,缺乏应对动荡的国际市场变化情况采取预警和预防性的措施,中小企业正接受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面对这种不利形势,是畏缩不前还是随势而变?如何克服困难成为全球产业链上的一环?如何利用小企业优势改变观念,调整策略等问题都是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
从德国中小企业成功参与国际经济的经验中找出值得借鉴的方面,可以用于完善和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体制。
德国中小企业面对挑战的基本理念:顺势、主动参与在德国年产值低于100万欧元,职工人数少于9人的企业属于小企业,年产值低于5000万欧元,职工人数为-10-499人的企业归于中型企业。
据统计,目前德国中小企业有340万家,占总企业人数的99.7%,提供了70.2%的就业位置,它们创造的价值占到GDP40%以上。
2005年德国以7860亿欧元的出口额成为世界出口冠军,比2004年增长7.5个百分点,远超美国,这其中50%以上的出口是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在世界市场上许多中小企业在其专业的国际市场中,占到市场的70%至90%的份额。
此外,许多具有实力的德国中小企业投资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合資厂,扩大经营规模。
据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估算,约有70万家中小企业在积极从事海外业务,其中约20万个中小企业已经在海外市场进行了投资。
全球化强调跨国公司发展,中小企业在人才、市场、技术和管理上都无法与大企业竞争,但在一定程度上跨国公司发展反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为了节约成本,德国许多大型企业像西门子、大众、奔驰、拜耳大规模海外扩张,设立分公司或合资厂,减少对本国企业的采购,这对于德国本地众多的中小供应商来说无疑面临着优胜劣汰的考验。
德国200年工业企业的成功秘密
德国200年工业企业的成功秘密作为德国近代工业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隐形冠军”企业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很多企业因此成为高岩分享了德国工业巨擘蒂森克虏伯两个世CEO高岩分享了德国工业巨擘蒂森克虏伯两个世德国制造的重要代表。
百年企业蒂森克虏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德国制造的重要代表。
百年企业蒂森克虏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CEO纪以来的实践与经验,希望能为中国的“隐形冠军”发展提供“弹药”。
打造隐形冠军“群落”虽然蒂森克虏伯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但很少有人知道,实际上今天世界上每10辆高端汽车中就有9辆使用到了蒂森克虏伯的材料、技术和产品。
而在食品包装领域,蒂森克虏伯的产品也在保证食品长期不变质,在今天仍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自1811年建立第一个铸钢厂以来,蒂森克虏伯见证了近代工业文明的数次换代,更是在德国近代工业史上留下了重要的足迹。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蒂森克虏伯的业务板块得到进一步拓展和优化,从而形成了今天以高端钢板、材料贸易加工、机械零部件、电梯和工业解决方案为主导的多元化科技工业集团。
多元化500强集团企业,跟“隐形冠军”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蒂森克虏伯集团旗下的170多个子品牌都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坚持独立运营和专业化发展,在其细分领域中有不少子品牌确实可以称得上“隐形冠军”。
在轴承领域,子品牌罗特爱德可以生产直径达八米的回转轴承,为全球近一半的风电设备提供轴承;在水泥领域,子品牌伯利休斯可堪称是教科书般的存在,在世界水泥生产市场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今年春节期间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多次出现的矿产采掘设备,原形就是蒂森克虏伯的斗轮式挖掘机,超大的体型、超强的性能和效率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稳坐地球上最大移动机械的宝座。
战略定力是德国企业成功的秘诀两个多世纪以来,虽然我们的产品和业务随着市场的变化在调整、优化,但始终没有离开钢铁和材料本源,并且顺着这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来拓展业务发展空间。
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启示
用顽强曲斗芝擗搏——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启示。
赵培南么弄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是当今世界强国"li-酥之一,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潜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其汽车产量也居世界第三位。
德国汽车工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水平高超,在世界汽车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且与中国的合作也极为成功:如上海大众、一汽一大众生产的桑塔纳系列轿车和捷达、奥迪系列轿车,总量已超过中国轿车产量的50%以上。
这些轿车的品牌已深得中国人民的好评,中德合作已为两国人民架起了友谊桥梁。
学习和借鉴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是十分有益的。
一、品质优良,性能超群的汽车产品作为汽车发祥地的德国,汽车产品的性能超群、质量卓著,不少国家的总统对顶级高级轿车本茨与奥迪情有独钟;长盛不衰的大众普及型轿车甲壳虫、高尔夫与捷达,以及宝马跑车和发动机,保时捷赛车、凯赛鲍尔豪华大客车等全方位系列产品,都是世界一流。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杰出的汽车设计大师费尔迪南特・保时捷于1931年构思,并向政府提出了广大民众买得起的“大众车”计划,1936年完成了小巧灵活、像甲壳虫一样的大众轿车的独特设计,1938年投入批量生产的甲壳虫小轿车,是世界上设计最成功、生产周期寿命最长、最畅销的小轿车,一度风靡欧洲、美国和巴西等地,到1994年12月,已累积生产了2200万辆。
现在,该车还继续在墨西哥生产。
1995年初,为纪念大众公司成立60周年,德国一个汽车商从墨西哥进口300辆大众已停产多年的甲壳虫轿车,当天就销售一半多,这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畅销车。
大众公司继甲壳虫轿车之后又开发了一款全球最畅销轿车一高尔夫,1986、1987、1988年连续三年的产量分别为:763324、821382、807161辆,居世界20种畅销车之首。
德国汽车之所以能创造这些世界之最,首先是他们的汽车制造和研究技术为世界之冠。
他们具有设计一流、技术先进、制造精细、质量优良这些优势和历史传统。
德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探索智能制造。近年来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战略便是利 用该国在嵌入式系统与自动化工程领域的技术优势,主导新 一代工业生产技术的话语权。二是德国构建了良好的政产学 研合作框架,推动先进制造理念的发展与成熟。德国以“创 新”为资源纽带,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扶持组建技术创新联 盟,促进技术转化,使得德国成为前沿技术的引领者。德国 研究机构在创新环节中被赋予了重要使命,为企业研发提供 支撑,政府协助科研机构设立遍布全国的技术网点,由弗劳 恩霍夫协会等四大研究所牵头组成创新聚集带,并维持其运 行。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赛迪智库整理,2018年4月
孟凡达 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CHINA INDUSTRY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9 锐见
德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20世纪90年代后德国及时调整产业政策,率先遏止了制造 业下滑趋势,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长期维持在30%左右的 水平,远高于同期美英法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德国第三产 业的崛起也正是在制造业的带动下发生的,说明服务业发 展与工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分析德国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可以更为清晰地 了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优势与劣势,有利 于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应对。
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实体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联邦德国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 整,其中重点是围绕鲁尔区展开,以转变鲁尔区既有的以采 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产业结构。其转型所面 临的国内外环境与我国目前具有相近之处:一是随着石油、 天然气的广泛应用,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产能过剩;二是二 战后全球钢铁产能攀升,钢铁面临产能过剩;三是长期重工 业化发展模式导致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四是中东与发展中 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国际竞争压力增大。上述原因导 致鲁尔区原有发展模式弊端日显,大批煤矿、钢铁厂倒闭停 产,大量工人失业,区域经济陷入危机。
对在华德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对在华德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启示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改变以及中国政府鼓励外商投资的战略政策,德国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无论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政府官员都在大力推动中德经济合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本文将对德国企业在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启示。
一、德国企业在华发展现状1、德国企业占有大量市场份额随着德国企业把更多的资源投向中国,其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
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综合份额。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近几年有明显增长,尤其是在服务业,德国企业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
2、德国企业在华中大型投资项目德国企业已在中国大陆投资了许多大型项目,并取得了长期的投资收益。
德国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重点项目包括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家电制造业,而且最近也在进军医疗、农业和科技领域。
3、德国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德国企业在华的品牌影响力很强,由于德国企业追求“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理念,因此几乎可以在所有行业找到德国企业的品牌,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
德国企业在华的品牌影响力大大超过其他投资国家,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德国的产品,从而使德国企业受益良多。
二、德国企业在华发展的启示1、德国企业应提升技术水平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国消费者的技术需求也越来越高,德国企业应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
此外,德国企业还应加强与中国企业的技术交流,在中国市场推出具有更高技术水平的产品,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2、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与中国企业间的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德国企业在华的市场份额,同时也能够节省很多投入成本,并获得更好的市场效果。
如果德国企业想要在中国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与中国企业建立连接,成为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新的产品,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3、加强品牌影响力要想在中国市场获得长期的发展,德国企业应该加强对消费者的营销投入,并加强品牌影响力。
德国制造之路的成功与启示
德国制造之路的成功与启示一、德国制造的成功德国制造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得益于其卓越的品质、高效、精密和可靠。
具体而言,德国制造之路的成功得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的制造标准德国制造的成功得益于严格的制造标准。
无论是制定产品规格,还是上下游供应链管理,德国企业都采用非常严格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品质、效率和可靠性。
2、高端技术和研发德国企业在研发和技术方面表现出色,他们不断投入资金和精力,以开发和改进先进的技术。
在创新和发明方面,德国制造业是全球领导者之一,例如汽车、精密技术和复杂机器零部件等领域。
3、高度自动化和高效生产德国制造业的另一个优势是高度自动化和高效生产。
德国制造业专注于提高生产过程的流程效率,使其保持高度竞争力。
二、德国制造的启示德国制造的成功为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重视质量德国制造业的成功是基于高质量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的。
因此,在其他国家发展制造业时,应重视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加强创新创新是德国制造的关键。
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也应该注重研究和开发先进的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其产品和生产过程中。
3、自动化与数字化德国制造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非常高,其中数字化技术扮演了关键角色。
因此,其他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4、优化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是德国制造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在其他国家发展制造业时,也需要重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关注整个生产供应链的高效与持续。
三、总结德国制造的成功源于对品质的高度要求、创新精神、高效率生产过程和完善的供应链管理。
其他国家应吸取德国制造之路的启示,注重质量,加强研发,推进数字化技术和加强供应链管理,以提高其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
德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德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启示作者:孟凡达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18年第07期分析德国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可以发现,必须始终保持实体经济的核心地位。
而在工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德国及时调整产业政策,率先遏止了制造业下滑趋势,第二产业占GDP 比重长期维持在30%左右的水平,远高于同期美英法等发达国家水平。
而德国第三产业的崛起也正是在制造业的带动下发生的,说明服务业发展与工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德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制造强国。
回顾其工业发展过程,德国经历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规模产业转型,90年代统一后东西两部分发展严重失衡。
进入21世纪,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战略,旨在引领制造业发展方向。
分析德国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优势与劣势,有利于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应对。
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实体经济居于主体地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联邦德国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其中重点是围绕鲁尔区展开,以转变鲁尔区既有的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产业结构。
其转型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与我国目前具有相近之处:一是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产能过剩;二是二战后全球钢铁产能攀升,钢铁面临产能过剩;三是长期重工业化发展模式导致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四是中东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国际竞争压力增大。
上述原因导致鲁尔区原有发展模式弊端日显,大批煤矿、钢铁厂倒闭停产,大量工人失业,区域经济陷入危机。
鲁尔区产业结构转型,联邦德国政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前瞻性制定了多个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案。
鲁尔开发协会(联邦德国法定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于1960年承担鲁尔工业区整体发展规划编制任务,于1969年正式公布,方案基本原则为:以煤钢为基础,发展新兴工业,改善经济结构,拓展交通运输,消除环境污染。
德国制造业发展能给中国哪三点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能给中国哪三点启示德国制造业发展能给中国哪三点启示?2016年03月05日来源:世界(微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经济都萎靡不振,但有一个国家却是例外,那就是德国。
德国不但失业率低而且经济增长迅速,这样的成绩单都是由制造业强劲出口带来的。
德国制造业出口贡献了国家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二,拉动人均GDP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发达国家都要快,德国被公认为欧洲四大经济体当中最为优秀的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是当今欧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强国。
工业是德国的经济支柱,作为一个多工业中心的国家,德国的汽车工业、机器和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均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特别是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均意识到制造业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性。
德国作为为数不多、一直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国家,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楷模。
高度重视产业链发展历史上,德国制造业一直将“规模优势”发挥到极致。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经济、政治被各种垄断性集团所控制。
例如,联合钢铁股份公司作为德国和整个资本主义欧洲生产力能力最大和最现代化的采矿-冶金托拉斯,控制着几百家企业,资本超过40亿马克,拥有职工约40万人。
西门子-舒克特公司,作为电气工业的垄断组织,1936年所属企业职工达93300人,1939年总资产超过15亿马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15个最大的工业垄断组织和银行垄断组织拥有的资产高达660亿~700亿马克。
二战结束后,德国制造业垄断组织被强制拆分,大量资产被没收,厂房、设备严重毁坏,给德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但依赖于原有的管理、技术、市场等,德国制造业迅速崛起。
在原有垄断组织基础上拆分的德国大企业功不可没,西门子、大众、拜耳、巴斯夫等众多耳熟能详的企业集团给世界制造业市场带来一轮新的洗牌。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全球竞争压力的增大,德国制造企业展开了多次大范围的兼并重组活动。
例如,汽车领域,1950-1980年间,德国较大规模的企业从11家缩减至5家;到2010年,只剩大众、宝马、奔驰3家公司。
德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
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范本一:官方报告风格】一:引言本章节将介绍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二:德国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举措2.1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概述2.2 财政支持措施2.2.1 财政纾困政策2.2.2 贷款机制改革2.2.3 税收优惠政策2.3 培训与教育支持措施2.3.1 培训与指导服务2.3.2 职业教育改革2.4 创新与科技支持措施2.4.1 创新基金和创业投资2.4.2 技术转移和研发合作三: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启示3.1 有效的政策扶持3.1.1 综合性政策框架3.1.2 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3.2 注重培训与教育3.2.1 高质量的职业培训3.2.2 创新的教育体系3.3 鼓励创新与科技发展3.3.1 投入创新基金3.3.2 推动技术转移四:结论本文总结了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对于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附件】1、德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相关文件2、政策实施细则3、中小企业培训与教育支持措施相关材料4、创新与科技支持措施相关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小企业:根据德国法律,中小企业是以雇佣人数和销售额为基础进行分类的企业。
2、财政纾困政策:指通过财政手段,向贫困地区和企业提供救助和支持。
3、创新基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门基金。
【范本二:学术论文风格】一:引言本章节将介绍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1 研究方法2.1.1 文献综述2.1.2 案例分析2.2 数据来源2.2.1 统计数据2.2.2 文件和公报三:德国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举措 3.1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概述 3.2 财政支持措施3.2.1 财政纾困政策3.2.2 贷款机制改革3.2.3 税收优惠政策3.3 培训与教育支持措施3.3.1 培训与指导服务3.3.2 职业教育改革3.4 创新与科技支持措施3.4.1 创新基金和创业投资 3.4.2 技术转移和研发合作四: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启示4.1 有效的政策扶持4.1.1 综合性政策框架4.1.2 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4.2 注重培训与教育4.2.1 高质量的职业培训4.2.2 创新的教育体系4.3 鼓励创新与科技发展4.3.1 投入创新基金4.3.2 推动技术转移五:结论本文总结了德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近代德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近代德国企业发展的启示近代德国企业发展的启示自近代以来,德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德国企业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从管理模式、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近代德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一、管理模式德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突出了一种“技术管理”的特点,即技术和管理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高效的技术管理,使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这种管理模式对我们的启示是,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推崇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技术和管理的协同作用,才能获取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二、技术创新德国是一个技术强国。
众所周知,德国的汽车、机械、化工等行业,向来以技术领先、质量优良而著称。
德国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
对于我们的启示是,在今天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企业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人才培养德国企业的成功,并不仅仅源于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德国企业重视员工的教育培养,为员工提供广泛的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机会,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于我们的启示是,企业要注重人才培养,建设良好的员工培训和教育体系,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晋升机会,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德国企业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探索如何进行创新、有效的管理模式以及员工培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我们应认真学习德国企业的成功经验,吸取有益的启示,不断推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近代德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近代德国企业发展的启示摘要:随着科技和全球化的不断进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作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的德国企业在这一环境下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模式。
本文通过分析德国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对于企业发展有启示意义的经验和策略。
其中包括注重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措施。
此外,德国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德国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人才培养,组织架构,企业文化正文:一、德国企业的发展历程德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其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在这一时期,德国政府开始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发展。
20世纪初期,德国的企业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企业进一步加强了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创新和品质保证的企业之一。
二、德国企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德国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德国企业注重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高品质和高性能的产品。
例如,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和电子通讯业等领域,德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德国企业保持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地位。
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德国企业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德国企业非常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保证体系建设。
它们采用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如ISO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顾客的满意度。
这种“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成为了德国企业成功的重要支撑。
3.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德国企业成功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德国企业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发展,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德国企业会为员工提供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支持,让员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
德国企业的员工经常被赞誉为敬业、有职业操守和创新能力强等优点。
4. 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也是德国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眼光,绝对差距—德国化工三巨头给中国的启示
历经百年兴衰德国化工三巨头为何屹立不倒原标题:全球眼光,绝对差距—德国化工三巨头给中国的启示长期以来,巴斯夫、拜耳和赫希斯特公司是德国化学产业的“三巨头”企业,为德国成为世界化学工业的垄断者和领先者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们是德国化学产业发展的缩影,代表着产业发展的不同路径。
合成染料:“三巨头”企业的共同起点在世界化学工业史上,德国是后来者。
1862年,英法科学家开启了化学工业的合成染料时代,而德国人只能模仿,相继成立了一批生产合成染料的企业。
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德国化学制造“三巨头”的拜尔、巴斯夫和赫希斯特公司。
1863年,拜耳公司创建于德国的勒沃库森,主要研制和生产苯胺合成染料,同时开始了自主创新。
1869年,拜耳公司实验室的科学家格雷贝和李普曼成功合成了茜素染料。
1872年,公司开始生产茜素染料,并将其作为拳头产品,此举结束了德国企业对英法合成染料生产工艺的仿制。
1878年,科学家和企业家拜耳以靛红染料为起点,实现了靛蓝染料的实验合成。
1880年,注册了合成靛蓝染料专利。
1883年,拜耳通过实验揭开了靛蓝分子的原子结构。
1885年,拜耳公司的科学家杜斯堡发明并申请注册了苯紫红素染料专利,随后还研制出其它可供工业化生产的新染料。
1865年,巴斯夫公司的前身——巴登苯胺碱厂创建于德国西南小镇曼海姆。
1869年,巴斯夫公司的化学家卡洛与拜耳公司格雷贝和李普曼合作,人工合成了茜素染料,为巴斯夫公司打开了通往世界市场的大门。
随后,巴斯夫公司又发明了曙红、槐黄和偶氮等新染料,奠定了它在染料产业的领先地位。
1876年,在巴斯夫公司的努力下,德国化学家成功研制并率先推出各种偶氮染料。
同年,巴斯夫公司成功合成甲基蓝,并注册了专利。
1880年开始,巴斯夫公司斥巨资集中研发靛蓝染料,终于在1897年获得成功,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1901年,化学家邦恩发明了醌还原新染料,为缤纷的染料世界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巴斯夫公司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以染料为核心的化学品制造商。
德国企业“窄门”的启示
会很 多,可 以将 单一 产品做 到极致 ,
即所谓 “ 一 招 鲜 吃 遍 天” 。 产 品 功
模 做 大 , 又 能赚 钱 的产 业 ,但 寻 找
到 这 样 的 产 业 本 身 就 是 一 个 巨大 的
能 强、 质 量 高,产 品 附加 值 就 高,
然 也 有 例 外 , 比 如 德 国 的 大 众 、 奔
驰 、宝 马等汽车公 司虽是 单一 产品 ,
企 业规 模 还 是 很 大 的 。
业 ,社 会 的认 可度是 很 高的。 而在
中 国 , 企 业 只 有 上 了规 模 ,社 会 和 政 府 对 它 的 认 可 度 才会 上 升 , 才 会
在 企 业 经 营 的各 个 方 面获 得 更 多 的 支 持 。 既要 赚 钱 , 又要 上 规 模 ,这
这 些从 事 “ 窄 门 ” 经 营 的 小 型
企 业 是 德 国 企 业 主 体 , 构 成 了德 国
工 业 的 基 础 。 这 就 是 德 国 企业 “ 窄
门 ” 理 念 导 致 的 工 业 布 局 。德 国工
司虽然 “ 地 ” 少, 但 公 司 多 了, “ 地”
全 , 这 是 中 国 企 业 家必 须 考 虑 的 问
题 。理 想 的 解 决 之 道 是 找 到 能把 规
的 总 数 也 就 会 增 多 , 企 业 集 团在 规 模 和 效 益 上 的 收 获 也 就 多 了。 所 以 企业 集 团可 以对所 属公 司参考 “ 窄 门” 理 念 进 行 分 解 、 整 合 。 既 做 精
专注于 “ 窄门” ,就能把该产 品的市场和生产情 况摸 得很透 ,技术钻 的很 深 在该产 品上 的创新 改进就 会很多 ,可以将单一产品做到极致 。
德国企业成功的秘密
2014年11期e 国际坐标典范x a m p l e 德国企业成功的秘密◎文/叶 枫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诞生以来,这个浸润于古典音乐、散发着古典哲学理性光芒的国家,经历了数度起伏。
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这里经历过社会经济的快速繁荣,也经历过战败后的迅速衰落。
但每次衰落之后,德国总能在短时期内再度崛起,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而德国诸如大众、宝马、奔驰、西门子、贝尔等这些强大世界级品牌的企业功不可没。
人们不禁探究:德国企业强大的秘密是什么?对于德国,很多国人从各种渠道得来的印象是:专心专注、产品质量好,人既正经又古板,是典型的工匠型现代化工业国家……34总第750期35(编辑:源叶)有人说,德国人成功的秘诀用中国语境来描述就是:“用心、知人知事”。
聪明的德国人二战后,从“百废待兴”之上迅速“发达”起来,亦印证了这样的道理。
专注产品:“工匠”心态引导企业发展专注,应该是很多企业希望做到的。
那种三心二意的人和企业是完不成大事的、也成不了气候。
德国企业往往偏安一隅,像是个稳重又充满活力的中年人,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目标,稳定而专注地在一个领域发展。
它们可能是“小公司”,也可能是“慢公司”,甚至还可能看起来是“笨公司”,但稳定的业绩和成长表明它们绝不是“差公司”;他们做起事情来始终如一,像一个工匠只在乎自己的“艺术”般的创造有没有带来社会价值,而不在乎是否赚钱快。
比如西门子公司,就是在“发明的基础上创建”的公司。
如果是在中国,你一定找不出。
文化打造:培养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德国有一大批世界级的公司。
这些公司除了拥有驰名世界的品牌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比如宝马公司的文化理念是:“只有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才能目标一致”。
奥迪公司是:“竞争是从来不睡觉的。
”西门子公司是:“过去总是开头,挑战在后头”。
这种形象不光是企业的品牌、效益,更重要的是培养企业和职工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企业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展示给社会的是美好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当代中国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民间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亟待走出困境开拓新的天地。
本文通过对德国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思考,在充分吸收前人进步思想的基础上融入个人观点和感悟,以期将可取思想展示出来为中国企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德国;企业;工业化;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各国先后走上了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发展方式,同时各国也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经营模式。
其中,德国的工业化和企业发展模式特别值得关注。
德国是目前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不但产生了西门子和大众汽车等世界著名的企业,中小企业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德国形成了完整的企业生态体系,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德国是一个以产业立国的国家,德国之所以成为欧洲的核心与中坚德国企业的优异表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尤其是在欧洲债权危机爆发后,德国企业格局的稳定和制造业的逆势发展态势成为欧洲经济稳定的关键。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对德国企业的了解十分有限对德国企业的研究也不够深入。
国内学者对国外企业的研究,主要以美国和日本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实践为基础,而对德国企业的关注,包括历史和现实中的案例相对较少,且很难深入到具体的企业层面。
我国学界和理论界对德国企业的研究现状,已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要。
当人们想去了解德国企业发展的各方面问题时,却难以获得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而且还凭借其强大的民族意志力,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洗刷了侵略战争的耻辱,重新回到西方强国的世界序列之中;而民主德国也称得上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重新统一之后的德国不仅是欧盟体系的中坚力量,而且还是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中不可或缺的国家。
德国是一个具有典型特点的国家,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迅速崛起而成为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然后又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战败国的历史命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战争的废墟上一分为二的德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联邦德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而这一奇迹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这与其独特的文化特点有密不可分联系。
不同于美国勇于冒险、崇尚自由、追求个性的牛仔式文化,也有别于极其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的日本文化,德国文化有更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更为牢固的质量意识。
德国工人的认真负责是广为人知的,正如流传的那样“如果规程要求一个螺丝要拧12圈,德国人绝对不会只拧11圈”。
这种做事认真负责、没有丝毫懈怠的态度正是高品质产品存在的必要保障。
同时,德国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苛刻”。
然而,也正是这份苛刻的存在令诸多德国产品成为同类产品中的精品,也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名品。
宝马公司曾做过一个这样的魄力十足的广告,如果谁发现宝马汽车因故障而被修理车拖走,我们承诺将会赠送您10000美金。
对社会公众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广告,还是一个魄力非凡的承诺。
不应忽略的是,作为德国文化的有机组成卓越的服务水平也为德国奇迹出现做出了不可或缺贡献。
以大众公司为例,大众公司为客户提供精准的产品信息,消除顾客可能存在的顾虑,提供高品质产品和快捷服务方式,在短时间为顾客排忧解难。
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基础上将德国作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管理学视角并糅合现代各学科的先进研究成果,对德国企业现代化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对德国企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在不同发展时期所经历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甚至是未来趋势的预测的分析,进而实现为我国企业组织结构的构建、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德国企业发展历程研究的总结和思考,希望德国企业发展的成败得失成为中国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面镜子,促使中国企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发展壮大,成
为“中国创造”或“中国制造”的核心力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动力源泉。
通过对德国企业发展历程分析,不难发现德国作为一个制造王国,其登峰造极的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和汽车业享誉世界,“德国制造”产品成为品质、品牌和品位的代名词,由此形成的商标、品牌和口碑已成为德国经济的基石。
而锻造“德国制造”的就是德国各行各业中各种类型的企业群体。
在德国的每一产业部门都有引领时代潮流的众多企业,其中有百年老店,也有后起之秀;有庞大的跨国企业集团,也有大量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中小型企业;有家族企业,也有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
企业的“名”和“牌”、产品的质和量,都是德国经济所独有的。
在全球化的时代,西门子和博世、奔驰和宝马、阿迪达斯和阿司匹林……如此熟悉的公司、品牌和产品已经无所不在;德国企业制造和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品牌的汽车、化学制品和药品、各种高精尖的机械和用具,以及服装和饮料等各种日常用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东西。
但是我们对于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德国企业的了解却是泛泛的,远不及我们对其成果的享用程度。
德国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国企业模式,这在德国经济发展中尤为值得关注。
只有从现实和历史、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视角来研究德国企业发展的历程,利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式分析德国企业发展,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中阐释德国企业和整体产业的曲折成长历程,令这一发展历程中的实例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唯物辩证法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并把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融入其中,对德国近代企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力求能够在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分析和阐释德国企业及整体产业成长的演进途径。
最终,结合我国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把德国企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转化为促进我国企业成长的一剂良药。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锦塘:《钱德勒与美国企业史研究》,《世界历史》,1996年第5期。
[2] 巫云仙:《德国企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
[3] 陈衍德:《控制、效率及其文化背景一一海外华人企业文化的再探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4] 周军:《中国现代化初期国家资本的特点和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
[5] 汤可可:《近代企业管理体制的演进――无锡民族资本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变革性转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