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桂枝干姜汤
一、腹胀(慢性乙型肝炎)
刘某某,男,54岁。

患乙型肝炎,然其身体平稳而无所苦。

最近突发腹胀,午后与夜晚必定发作。

发时坐卧不安,痛苦万分。

余会诊经其处,其家小恳请顺路一诊。

患者一手指其腹日:我无病可讲,就是夜晚腹胀,气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

问其治疗,则称中、西药服之无算,皆无效可言。

问其大便则溏薄不成形,每日两三行。

凡大便频数,则夜晚腹胀必然加剧。

小便短少#039;右胁作痛,控引肩背疫楚不堪。

切其脉弦而缓,视其舌淡嫩而苔白滑。

刘老日:仲景谓“太阴之为病,腹满,食不下,自利益甚’’。

故凡下利腹满不渴者,属太阴也。

阴寒盛于夜晚,所以夜晚则发作。

脉缓属太阴,而脉弦又属肝胆。

胆脉行于两侧,故见胁痛控肩背也。

然太阴病之腹满,临床不鲜见之,而如此证之严重,得非肝胆气机疏泄不利,六腑升降失司所致欤刘老审证严密,瞻前顾后,肝脾并治,选用《伤寒论》的“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16克,桂枝1O克,干姜12克,牡蛎30克(先煎),花粉10克,黄芩4克,炙甘草1O克。

此方仅服1剂,则夜I.I腹胀减半,3剂后腹胀全消,而下利亦止。

按语:在乙肝等慢性肝胆病疾患中,由于长期服用苦寒清利肝胆之药.往往造成脾气虚寒的情况。

此时用本方疏利肝胆,兼温太阴虚寒正为相宜。

本方的黄芩用量要少,干姜的剂量稍大。

尿少加茯苓,体虚加党参,此方为刘老治疗肝炎疾患的常用之方。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年9月北京第一版)
自按:乙肝为慢性肝胆病,需用本方疏利肝胆!条畅肝胆气机!
二、胃脘痛(胃下垂)
祁某,女,6 1岁,1 983年5月2 6日诊。

胃脘疼痛已有一年余,某医院诊断为“胃下垂’’。

近一月来疼痛加剧,伴神疲乏力,纳少泛恶,口臭口干,胃脘部有振水音,。

心烦,大便时溏,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软无力。

此属热郁肝胆,脾气虚惫,运化无权,水饮停聚胃中。

治宜清利肝胆,温脾化饮,方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柴胡10克,黄芩6克,干姜6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牡蛎12克,天花粉12克,茯苓1O克。

上方共进3剂,胃痛已减,El臭已愈,但出现腹中雷鸣。

此为肝郁渐疏,脾气已运,上方加黄芪1 2克,服1 O剂,诸证果愈。

按语:口臭、口干、心烦、舌边尖红,肝胆有热也;神疲纳呆,大便时溏,脉细无力,脾寒也。

胆热脾寒,气机不利,津凝不滋,则胃脘疼痛,且有振水音。

治宜清利肝胆,温脾化饮,本方正与之相合,加茯苓者,以加强化饮利湿之功。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年9月北京第一版)
自按:柴胡可治疗中气下限症;口臭口干、心烦乃热之表现,顾用黄芩清解少阳之热!同时可见脾胃虚寒之象顾用桂枝干姜以问脾散寒!
三、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朱某某,男,5 9岁,1 984年2月1 5日初诊。

患者自述三年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quot;,近日因情志不畅,咳嗽增剧。

数医诊治,累服中西药未效,故转求医于吾。

证见:咳嗽痰多,胸胁满闷不适,嗳气纳呆,舌质淡红、苔薄腻微黄,脉弦。

细揣其症,其起因固然是木郁不舒,条达功能失职。

然“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且“脾为生痰之源”,痰随肝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

治宜疏肝健脾,化痰止咳。

投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处方:
柴胡、桂枝、半夏、栝蒌仁(打碎)、枳壳、花粉各9克,生牡蛎(扪卒)1 2克,黄芩、炙甘草各6克,干姜4.5克。

三剂,水煎服。

2月18日复诊:咳嗽痰量减少。

胸胁满闷等症均减轻,舌苔白微腻,脉滑。

药中病机,续拟上方去花粉加陈皮9克,3剂。

2月21日三诊:食欲增加,微有咳嗽、痰少,余症消失。

后以香砂六君子丸、尖化合冬散等调理善后以巩固疗效。

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咳嗽乃肝、脾、肺三脏同时受累,然其本在肝、脾,其标在肺。

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使肝郁得舒,脾湿得化,肺气复其清肃,咳嗽痊愈。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年9月北京第一版)
自按:情志不畅乃肝郁气滞之证,用柴胡、枳壳解之;同时见咳嗽用半夏!!可见痰多,苔红之热象故用化痰止咳之药以疏肝健脾!
四、心悸(窦性心动过速)
康某某,男,20岁,1984年11月13日就诊。

观其形瘦、颧红、唇燥,谓半年来胸闷、心悸,甚则左乳下其动应衣,每入夜即身冷寒战,至子时以后汗出身热而寒解,昼日无寒热,伴脘痞,纳呆,口干等证。

脉弦细疾数。

舌红、舌体略胖,苔薄白。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投柴胡桂姜汤加味:
柴胡25克,桂枝1O克,花粉15克,黄芩1O克,干姜1O克,龙牡各25克,五味子12克,炙草1O克,3剂。

11月1 6日复诊,夜间寒热已止,胸闷心悸大减,纳增,脉转和缓,上方用量减半,继服3剂而愈。

按语:仲景谓该方可治“心烦’’一证,据陈氏经验,本方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伴有少阳证候者有特效。

本案心悸见有夜间寒热,即属少阳证,故投柴胡桂枝干姜汤应手而愈。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年9月北京第一版)自按:五味子有生津止咳、宁心安神的作用!!龙牡乃镇心安神之首选药!同时也可见少阳之证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五、眩晕
衡某,女,6 5岁,1 98 7年6月4日就诊。

自述:眩晕已有数年之久,时轻时重,甚则必平卧,缓则虽可坐立,但步履维艰。

伴恶寒、无汗、面赤、胸闷、烦躁、纳呆、失眠、乏力等证。

舌略红,苔薄白,舌心少苔,脉弦细数。

予柴胡桂姜汤合甘麦大枣汤,3剂。

6月7
日复诊:前方不效,诸证如故。

再详审诸证,仍应用柴胡桂姜汤,并遵原方之量:柴胡25克,桂枝1O克,干姜1O克,花粉12克,黄芩1O克,牡蛎6克,炙草6克,3剂。

该方仅服1剂,眩晕即止。

3剂毕,纳增,眠好,精神转佳,行走自如,惟微觉胸闷。

继予原方,连服1 O余剂,以为善后。

按语:日人矢数道明《汉方辨证治疗学》认为,本方属“气水,可治疗各种气水失调之证。

本案眩晕即是气水失调之主要证状。

临床上这类眩晕多有精神因素刺激,处于更年期,柴胡桂枝干姜汤具有调和阴阳,解郁散饮之功,对这类眩晕有较好疗效。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年9月北京第一版)
自按:从患者可见少阳之证如眩晕、胸闷、烦躁、舌红!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以解少阳之证治疗眩晕!
六、壮热(风湿热)
李某某,女,24岁,某院住院病人,病历号:2622207。

1979—3—26会诊。

患者因发热身痛,胸胁不利,不敢喘气,于3月12日往某院门诊,经服用感冒水、注射青霉素等治疗未效。

先后于3月1 9日、3月20日两次前往复诊。

经中药、抗菌素等治疗,体温由39C 以上一度降至38~C以下。

后因洗澡,体温再度升高。

3月21日中午,体温达39.6~C,遂经急诊收住院。

体检除左鼻腔、咽部充血,鼻塞,血压140/70mmHg,余未见异常。

入院后查血象为:白血球总数2 2800/mm3,中性球8 9%。

血溶5 5mm/小时;抗链球菌“O’’1quot;800。

血培养、“OT试验、肥达氏反应、疟原虫、狼疮细胞、类风湿因子等无阳性所见。

超声波探查、X线诊断未见异常,心电图有T波改变。

诊为“风湿热’’。

入院后经抗菌素(静滴)、补液、服解热镇痛药未能控制体温而申请会诊。

扼要介绍病情如上。

患者神清合作,自诉寒热身痛、膝膝关节疼痛已两周。

发热以午后为甚,凡觉左胸前悸动数下,旋即体温升高。

时感胸胁满闷,目眩烦心,咽干口苦,不呕而渴,小便微黄不利发热时汗出限于头部。

脉象弦数,舌苔白,中心微黄,舌边红而舌面少津。

病在半表半里,表未解而水饮内结,拟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之,方用:
柴胡1 0g,桂枝3g,干姜2g,天花粉5g,黄芩4g,牡蛎3g,生甘草2g,2剂,水煎服,日两次。

患者于当日下午五时许服药,正值恶寒发热之际。

药后自觉微烦,继而汗出热解。

次日即感身痛大减,午后体温3 7.5~C,惟先感两手发凉,胸闷,时有鼻塞,家属见其口唇呈紫绀色。

午后照例服第2剂汤药。

忽于午夜11时许恶寒,继而寒战,测体温为40.5~C。

旋即大汗、口渴,汗出蒸蒸直至达旦,身始凉而手亦温,口唇转红,神倦欲眠。

测得体温3 7.2℃。

自此壮热遂除,复查心电图、血象亦趋正常。

仅偶感鼻塞,微感胸闷,遂于上方略加瓜蒌皮10g、郁金6g,数剂而愈。

按语:本案初系感邪发热,但有胸闷悸动之水饮内结证,医者但知清热,用石膏、元参等品凉遏,热虽暂缓而饮邪不除,复因入浴感湿,终成燎原之势,身痛寒热,日久不解。

据其胸胁满,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寒热等症而投柴胡桂枝干姜汤,正切病机,果两投而
愈。

战汗为内邪外达之常见途径,叶天士云:“若有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战汗透邪。

本案战汗之时,恰值午夜子分,阴尽阳动之际,颇有深义。

据符氏经验,此方用于迁延日久发热多例,恒多有验,但要注意用量,除柴胡外,其余药物用量极轻,一是顾及患者已有内热津伤之象,二是兼顾仲景原方比例。

可供临床参考。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年9月北京第一版)
自按:可见患者为热饮之证!既要清热,同时需处湿!柴胡桂枝干姜汤恰中病机
七、小便不利(泌尿系感染)
张某某,女,24岁,1985年1月25日就诊。

西医诊为泌尿系感染,经抗菌治疗,以及服用清利湿热之中药汤剂一月有余,现仍小便不利,频数而微痛,微有寒热,心悸时作,大便溏软,纳呆,舌质略红,有散在瘀点,苔薄白,脉弦细。

拟用柴胡桂姜汤加味:柴胡25克,桂枝1O克,干姜1O克,牡蛎25克,花粉1O克,黄芩1O克,炙草6克,五味子1O克,乌药1O克,3剂。

服毕,尿通畅,寒热、心悸均止,大便亦成形。

按语:柴胡桂枝干姜汤具有利尿、通淋作用,据报道,可用于伴有寒热的泌尿系感染、肾炎、老年尿闭等证。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年9月北京第一版)自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乌药行气止痛、五味子可涩肠止泻以达到利尿通淋的功效即可治疗小便不利的泌尿系感染!
八、口吃
一人居恒口吃,谒先生日:仆患口吃已久,自知非普通医药可效,特来求先生,幸勿以为罪也。

先生问曰:其吃日日相同否士日:否,时有剧易。

若心气不了了时,则必甚。

先生日。

可。

乃诊之。

心胸之下,无力,胸腹动甚。

因与柴胡姜桂汤。

告之曰:服之勿惰。

士受剂,去后,贻书谢日:积年之病,全得复原矣。

(《皇汉医学))1956:299)
按语:治疗机理不明,值得进一步研究。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年9月北京第一版)
自按:我觉得此人口吃是因痰湿阻滞!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清利脾胃痰湿、疏利肝胆刚好恰对病机!对症治疗!
九、乳癣(乳核)
王某某,女,39岁,1975年3月21日就诊。

自述乳房胀闷不适已半年余,近一个月来发现乳房有肿块,经前乳房胀痛加剧#039;肿块明显胀大,经后乳房胀痛减轻,肿块明显缩小。

并随情绪郁闷而加重。

伴胸胁胀满,口苦,咽干。

六脉弦滑,舌体偏胖,苔白有津。

检查乳房左上方有一肿块如核桃大,触之坚韧,略有痛感,推之可移#039;但边界不清,周围还有数个黄豆大小肿块。

两腋下淋巴结不肿大。

证属肝郁气滞,痰湿凝结。

治宜疏肝清热,温化痰湿,软坚散结。

方宗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黄芩各9克,桂枝、干姜各4.5克,天花粉21克,生牡蛎15克炙甘草9克,
每日1剂,水煎服。

服上方20剂后,两侧乳房肿块全消,自觉症状消失而痊愈。

3年后随访,未有复发。

按语:乳癖一证多因思虑伤脾,郁怒伤肝,以致气滞痰凝而成,其形如梅李、鸡卵或成结节状,医治多以疏肝之柴胡、逍遥辈。

本案乃枢机不利为本,痰湿凝结为标,故投柴胡桂枝干姜汤以疏利肝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年9月北京第一版)
自按:乳癖为痰凝气滞所致!脾为生痰之源!需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龙骨牡蛎汤疏利肝脾!宣化痰结!标本兼治!
病例一,胆结石案:
吴祥埕,男,43岁。

有胆石症。

2003年并发胰腺炎曾住院治疗,但遗左上腹部牵及背部疼痛时作时止,多方就诊,省立医院的专科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

长期服用胆石通、消炎利胆片并注意清淡饮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体重减轻十余斤,病情尚稳定。

2004年3月2日就诊,诉口苦,腹胀,背部肩胛骨疼痛,尤以夜间为甚,大便较溏,时有肠鸣,纳可,小便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初诊予大柴胡汤去大黄服用后上腹部疼痛症状稍缓,但余症无缓解。

二诊细加诊察:患者肤白而细腻,平常易汗出,如稍加运动即满头大汗,腹软,无明显压痛,口中苦且感粘腻,心下部有振水音。

恍悟患者目前的主要表现是脾阳不足之象,前方但予清利而无温阳故效果不显,结合患者胆石症病史和口苦及口中粘腻等症状,患者当前的主要表现为柴胡体质的寒热错杂证,且以虚寒之象为主,转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0克,黄芩6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生牡蛎10克,天花粉10克,炙甘草6克。

2剂。

服后患者诉症状明显减轻,但大便仍一日二行,溏薄状。

此后均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逐步减少柴胡和黄芩的剂量,增大桂枝和干姜的剂量,并加用肉桂或同煎或冲服和黄芪、炒白术。

患者诉自服药后,大便减为日一行,已成形。

精力明显改善,相较服药前人更不易觉疲劳,汗出为少,病情渐趋好转。

/tcm/knowledge/detail/126428.html
自按:从叙述可见患者口苦苔白腻舌质红明显可见脾胃虚寒之象!明显的少阳之证!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清利脾胃同时疏利肝胆!
病例二,顽固性腹胀案:
林盼,女,32岁。

以上腹部腹胀6年,加剧5天为主诉就诊。

患者诉上腹部胀,有微痛,食后5至10分钟更甚,持继1至2小时后可自行缓解,腹中觉饥,不影响进食,腹中时有矢气,虽有矢气腹胀不缓解。

纳食喜温畏凉。

口苦口中有粘腻感。

大便2至3日一行,时间不长,不用力,小便黄。

冬天四肢冰冷。

经前不乳胀,月经血块多,色黑红,无痛经。

白带多色黄质粘味臭不痒。

夜寐多梦,入睡可,易醒,起则头眩,心悸,目眩,头重,心下部有振水音,脚汗多,舌质淡嫩胖苔薄白而干。

脉弱。

投以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2克,桂枝10克,干姜6克,肉桂6克,黄芩6克,天花粉10克,牡蛎10克,炙甘草6克,生白术3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

三剂。

服药后症状明显缓解,腹不胀,白带亦明显减少。

过了半个月,患者上症又作,再次就诊,投以上方2剂,药后诸症均解。

/tcm/knowledge/detail/126428.html
自按:从患者喜温恶凉可见寒热之象!口中黏腻感可见湿象!同时持续常年腹胀伴月经不调之淤血阻滞!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病例三,口渴案:
林细明,女,47岁。

以口中干渴近一月为主诉就诊。

患者诉平时田间劳动后回家口渴到家就直接饮冷水,一月前亦如此后出现口中干渴欲饮冷水,饮后不解渴,饮多小便亦多,色白,夜间因口干频频起床饮水。

咽干不适,胃中有灼热感,口中苦口中有粘腻感,心下部振水音,头重头眩心悸,纳食近日明显减少,大便尚正常,近日因纳少故大便次数少。

平时月经正常,无白带。

舌质淡红舌苔黄厚腻表面湿润,脉濡。

初诊投以五芩散加石膏、天花粉治之,石膏用至100克,二剂。

患者服后诉口干口苦口中粘腻感稍有好转,但大便次数多,时呈水样。

时欲呕。

二诊,细为诊察,腹诊所见:腹软,无明显压痛,心下部有明显振水音。

近几日怕冷。

舌脉同前。

改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平胃散和五苓散:柴胡12克,肉桂10克,干姜6克,黄芩8克,天花粉10克,牡蛎15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泽泻15克,炒白术3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半夏15克,一剂。

服一剂后诸症全解。

/tcm/knowledge/detail/126428.htm
自按:从患者可见有湿热感!今日出现怕冷之状乃有寒象!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一)外感病
王某,1955年8月19 日诊:往来寒热、口苦、咽干、心烦、胸胁苦满6日,上腹揉按有水声、小便不利、舌淡红、苔白滑、脉弦细。

证属少阳经病,兼水饮内停之证。

宜和解少阳,兼治水饮。

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出入:柴胡9克,黄芩9克,桂枝6克,干姜4.5克,茯苓9克,陈皮6克,泽泻6克,粉甘草3克。

服2剂,寒热解,胸胁苦满及停饮症状消失,小便通畅。

惟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改予调理脾胃剂善后。

(孟永利,伤寒论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学苑出版社.1998)
自按:从患者各种症状可知气为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同时兼水饮之证!投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兼化水饮!
(二)月经不调、带下
患者女性,23。

初诊:1961年1月20日。

停经5个月,多白带,无妊娠现象。

近7日来觉口苦,胸胁苦满,不思饮食,前日先感周身痛楚,腰痛,继来月经,色鲜红、气腥、量少,小便不利,便时尿道刺痛,唇干燥,口微渴,喜热饮,心烦,夜间头部汗出,腰酸腹
痛,舌淡苔薄,脉弦数。

此素体血少,近则少阳受邪,拟柴胡桂枝干姜听以和少阳,加四物汤养血:北柴胡15克,桂枝10克,干姜6克,天花粉12克,黄芩10克,炙甘草6克,牡蛎12克,干地黄10克,赤芍10克,川芎3克,当归10克。

二诊:1月21日。

口苦,腰酸腹痛大减,白带亦少,胸闷,心烦,口渴等证均除,经仍未净,续服两剂,经净带止而愈。

(李培生,等,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自按:可见为少阳兼水饮之证!疏泄不畅,故经水不调。

湿邪下犯则白带多!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使经复带止!
(三)类风湿关节炎
张女50岁类风湿性关节炎。

双手指关节肿痛,晨僵,恶寒。

颈部痛,项背强几几腰痛。

时有烦躁,头痛,有气上冲感。

胸胁苦满,腰以下寒凉,口干,口苦。

腹泻,日2-3次。

双寸关脉洪大,双尺弱。

厥阴证。

附子25克肉桂13克怀牛膝40克雷公藤13克
柴胡20克桂枝22克干姜18克黄芩17克
牡蛎20克炙甘草8克白芍30克薏苡仁35克
续断20克补骨脂20克葛根65克天花粉30克6附。

病入厥阴,上热下寒。

气上冲感,胸胁苦满,口干,口苦,腹泻。

典型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项背强几几,可用桂枝加葛根汤。

烦躁,头痛,有气上冲感,双寸关脉洪大,双尺弱。

乃虚阳上亢。

真寒假热证。

方中附子肉桂牛膝续断补骨脂温阳引火下行。

雷公藤对于类风湿有良效。

接触经方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这经方这道光里我看到中医的希望。

——中国经方医学专业学术论坛(Huanghuang jingfang Salon),原文地址:/read.php?tid-12207.html
自按:患者胸胁苦满,口干口苦此乃肝胆疏利不畅所致!!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同时患者有项背强几几烦躁加双尺弱的虚阳上亢真寒假热证故用桂枝加葛根汤!
(四)病毒性角膜炎
刘某,女,45岁.河北省河间市行别乡黑佛头村人.2006年11月16日初诊.患者左眼生翳,刺痛,视物模糊七个月.北京同仁医院诊为病毒性角膜炎.曾以抗病毒和激素类眼药滴眼,并服清热解毒类中药三十余副,因无好转故求余诊治.刻下:眼睛刺痛,视力0.3,口苦心烦,腹满喜暖,素日易感冒,舌质淡,苔微黄.脉弦涩.余辨为少阳郁热,太阴脾寒,络脉阻滞.处方:柴胡12黄芩10天花粉15干姜10桂枝10牡蛎20当归15白芍20桃仁10红花10炙甘草10七副水煎药后,刺痛大减,口苦无.视力0.4再方: 柴胡12黄芩10天花粉15干姜10桂枝10牡蛎20当归15白芍20丹参20炙甘草10七副水煎
三诊,疼痛无,自觉眼睛明亮,视力0.6,效不更方,原方再进十剂.
药后检查,视力恢复0.8,已如病前一样.
按:该病人平素体虚,感受外邪后,经大量激素和清热凉药的攻罚,以至病入少阳,并及太阴,从而络脉不畅,缠绵不愈.可见病毒性角膜眼也决非清热解毒为专治,诊病治病切不可随意套方,当以辨证为准,方证合拍,才会有的放矢.收效迅速.
(五) 肠激惹综合征
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及其合方治疗肠激惹综合征,得意于笔者导师刘渡舟教授的启示,先师以神来之笔论证了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审证关键在于“下利”。

近10年来笔者致力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肠激惹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或单以本方取效,或以本方与它方相合而收功者甚众,故撰此文,以期光大本方。

一、柴胡桂枝干姜汤“治利”探幽柴胡桂枝干姜汤于仲景著作中凡二见:其一,见于宋本《伤寒论》第147条,文曰“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其二见于《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所附《外台秘要方》,名为柴胡桂姜汤,以“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两
(六) 肝炎
王某,男,40岁,2006年11月27日就诊。

素有肝炎,经治疗痊愈。

但因精神负担较重,以致心慌气短半年余。

因其妻高某在冯老师处治好了股骨头坏死,所以特意从石家庄来北京就诊。

现在除心慌气短外,尚有右肋疼痛、乏力、身冷、四肢逆冷、口干等症,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弦稍数!!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自按:乙肝为慢性肝胆病,需用本方疏利肝胆!条畅肝胆气机!
(七)肠激综合征
李某,男,38岁,职员。

腹泻1年有余,每因饮酒或食用生冷后加重,发作时大便稀薄,日三四行或五六行,纤维肠镜、电子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肠激惹综合征。

服用黄连素、氟哌酸、补脾益肠丸有所缓解,但效果不著,食用生冷食物或饮酒后仍然发作。

1998年10月求诊于余。

自谓:泻利时作,腹胀腹痛,口苦咽干,两胁胀满。

视其舌红苔腻,脉弦细数。

辨为肝胆湿热,脾虚肠寒。

治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柴胡、黄芩、清半夏、栝楼根、延胡索、干姜各10克,煅牡蛎30克,桂枝、黄连、甘草各6克。

7剂,水煎服。

7日后,病人复诊,自述大便日一二次,且已成形,其它诸症亦皆减轻。

继予上方加减出入1月余而愈。

随访未复发。

自按:患者为肝胆湿热,脾虚肠寒!治以柴胡桂枝干姜汤清利湿热疏利肝胆同时补脾雯肠!
(八)肺炎
1.出生15天:咳嗽发烧,被诊断为肺炎,在医院住院输水8天后出院,
2.11个月时先嘴角烂,几天后遇凉后咳嗽跟着发烧,,喉咙有痰音,被医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

住院7天痊愈,输水是用了头孢和沐舒坦和激素。

一年内没有生过病,所以当时没有认识到病的严重性。

3.1岁10个月时咳嗽和发烧,喉咙红肿,吃了二天要,不见效,流鼻血。

去医院看,说是有炎症,要求输水,头两天输头孢和热毒宁,可能是水有点疼,孩子哭闹,所以就停了。

医生换药,换的什么不知道,输了四天退烧,药停。

可是孩子开始喉咙有很重的痰音,开始并不在意,一个星期后,遇凉开始流清鼻涕,觉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并未处理。

一个星期后,因为天气的变化,突然的咳嗽厉害,有鸣音,被医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不发烧),再次输水6天,用药阿奇,头孢,沐舒坦,孩子好了。

停药。

一个星期后,遇凉,开始流清鼻涕,没有用药。

三个星期后,大概是这一段时间吃水果多的原因,突然晚上睡觉急促的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