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课件)
合集下载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24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你的阅读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韩非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你的阅读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韩非
高考地理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右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
1、 甲的地理纬度为
A23026'N B 66034'N C 220N D 900 N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A220 B 110 C 440 D 680
3、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A东北 B 东南 C 正东 D 正北
乙
甲
太阳高度
H
南
1O 2
北
0 6 12 18 24 小时
一、太阳视运动图总结:
二、太阳视运动图解 : 判断一
1、日出:地平圈上看日出 2、正午太阳高度角:天顶上看正午太阳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
东北升起
B
正午太阳
N 西北落下
E
a A
W
正午S太阳高度角
如图:
B
二分二至太阳轨迹图
E
N
S
A
判断二:位置、季W节(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1+ ∠2)/2=太阳直射的纬度
3、右图为北半球某 地的太阳运行路径, 此地的纬度可能是:
A.23.5°N B.50°N C.30°N D.20°N
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太阳从偏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东 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规律: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的纬度数。
7、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 地面的夹角,回答:
5° N
35° S
某地
⑴.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B)
A.15°N B.20°N C.15°S
高考复习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ppt 通用
太阳运行路线图的判读
❖对任一地而言:太阳轨迹是平行的 ❖当地地理纬度:北回归线以北 ❖正午太阳高度 ❖日出日落方向 ❖白昼长短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A点:太阳上中天;达到正午太阳高度;
地方时为12点; 位于正南方向
1、太阳周日运动过程中的位置问题: 北半球大多数地方冬半年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
3、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乙
A东北 B 东南 C 正东 D 正北
甲
太阳 高度
H
南
1O 2
北
0 6 12 18 24 小时
规律: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的纬度数。
【例题2】下图是赤道及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
变化过程(h是已知数),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地的地理纬度是 90N
向落下;夏半年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正午 时太阳在正南方向。南半球大多数地方太阳升落方向与北半球 相反。春秋分时,东升西落。
无极昼/无直射地区
理论
900W
B O CA
900E 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为θ时,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B,其 纬度为(90°-θ),此点(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AB两点的距离=90°-[(90°-θ)-θ]=2θ。
太阳高度
南 460
北Hale Waihona Puke 左图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440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20N
当地的地理纬度 680N 900E
2 8 14 20 2 北京时间
2、北极点上太阳总在其正南方向,且物影总是指向正南方向;
南极点相反。
极点竹竿
竹竿
物影 N
经线
高三一轮复习太阳视运动ppt课件
一.日出日落方位 1.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拥而出或留恋财物,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 除南北极点外的各地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 昏线的正西方,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南 极点正北升正北落;北极点正南升正南落。
南极点为逆时针 点
方向
太阳高度角
h°
S
0
12 24 时刻
图1
N
h° h°
S
N 地平圈
图2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下图为某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 线图”,图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
23.5°N
图1
图2
4.当最外侧的大圆为0°,图中经线的两个端点为切点。
①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点,最南点
为南极点 ②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经线的最北点以南, 图上没有南极点; ③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极点在经线的最南点以北, 图上没有北极点;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已知在北半球夏至日时,甲地(40°N,110°E)比乙地
(30°N,115°E)白昼长56分钟,则甲地比乙地:
A、日出早28分钟 B、日出早56分钟 C、日落迟20分钟 D、日落迟48分钟
二、*直南 北射回北归回点归线以上线,间北,太阳太地有阳有直区直射(和射除、南南射北射和极北射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拥而出或留恋财物,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 正午点)南 北正回回归归午线线太以上北,阳太,太阳位阳有直终于射年正南和北射南射 方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 除南北极点外的各地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 昏线的正西方,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南 极点正北升正北落;北极点正南升正南落。
南极点为逆时针 点
方向
太阳高度角
h°
S
0
12 24 时刻
图1
N
h° h°
S
N 地平圈
图2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下图为某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 线图”,图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
23.5°N
图1
图2
4.当最外侧的大圆为0°,图中经线的两个端点为切点。
①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点,最南点
为南极点 ②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经线的最北点以南, 图上没有南极点; ③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极点在经线的最南点以北, 图上没有北极点;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已知在北半球夏至日时,甲地(40°N,110°E)比乙地
(30°N,115°E)白昼长56分钟,则甲地比乙地:
A、日出早28分钟 B、日出早56分钟 C、日落迟20分钟 D、日落迟48分钟
二、*直南 北射回北归回点归线以上线,间北,太阳太地有阳有直区直射(和射除、南南射北射和极北射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拥而出或留恋财物,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 正午点)南 北正回回归归午线线太以上北,阳太,太阳位阳有直终于射年正南和北射南射 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太阳视运动规律》ppt课件
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
太阳视运动规律
正午 太阳运动轨迹
头顶 傍晚
早晨
常考点归纳:
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 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正南升,正北/正南落。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北
太阳高度
南 460
北
左图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440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20N
当地的地理纬度 680N 900E
2 8 14 20 2 北京时间
2、北极点上太阳总在其正南方向,且物影总是指向正南方向;
极点南极点相反。
竹竿
竹竿
物影 N
经线
经线
物影 S
经线
经线
S
S
N
N
如在北极出现极昼期间看太阳升落情况,太阳终日不落,而且 高度基本不变。
3、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乙
A东北 B 东南 C 正东 D 正北
甲
太阳 高度
H
南
1O 2
北
0 6 12 18 24 小时
规律: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的纬度数。
【例题2】下图是赤道及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
变化过程(h是已知数),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地的地理纬度是 90N
26.夏至日,北京(40°N、116°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 迹示意图为图8中的
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
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 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昏线的正西方 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太阳视运动规律
正午 太阳运动轨迹
头顶 傍晚
早晨
常考点归纳:
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 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正南升,正北/正南落。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北
太阳高度
南 460
北
左图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440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20N
当地的地理纬度 680N 900E
2 8 14 20 2 北京时间
2、北极点上太阳总在其正南方向,且物影总是指向正南方向;
极点南极点相反。
竹竿
竹竿
物影 N
经线
经线
物影 S
经线
经线
S
S
N
N
如在北极出现极昼期间看太阳升落情况,太阳终日不落,而且 高度基本不变。
3、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乙
A东北 B 东南 C 正东 D 正北
甲
太阳 高度
H
南
1O 2
北
0 6 12 18 24 小时
规律: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的纬度数。
【例题2】下图是赤道及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
变化过程(h是已知数),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地的地理纬度是 90N
26.夏至日,北京(40°N、116°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 迹示意图为图8中的
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
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 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昏线的正西方 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高考复习全面解析太阳视运动图——规律及应用ppt
右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p69 1、 甲的地理纬度为 A23026'N B 66034'N C 220N D 900 N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A220 B 110 C 440 D 680 3、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乙 A东北 B 东南 C 正东 D 正北
甲
太 阳 高度
南
直射点纬度正午日影缩短为零 一天中,正午日影最短,日出日落 时(即晨昏线上)日影最长。
B O
C A
此时日影朝北和朝南的地方是哪里?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此时 日影朝北, 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和经线OB段 (包括极点)日影朝南
900W
B O
CA
900E
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朝向何处?
无极昼/无直射地区
理论
900W
B O
CA
900E 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为θ时,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B,其 纬度为(90°-θ),此点(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AB两点的距离=90°-[(90°-θ)-θ]=2θ。
知识探究一
角度的取值范围
南
H
0—46052'
北
h 0
该点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 即:某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 注意:不一定为极圈
2
8 14 20 2
北京时间
2、北极点上太阳总在其正南方向,且物影总是指向正南方向; 南极点相反。
极点竹竿
物影
竹竿
物影 经线 经线
经线பைடு நூலகம்
N
S
经线
S
S
N
N
如在北极出现极昼期间看太阳升落情况,太阳终日不落,而且 高度基本不变。
甲
太 阳 高度
南
直射点纬度正午日影缩短为零 一天中,正午日影最短,日出日落 时(即晨昏线上)日影最长。
B O
C A
此时日影朝北和朝南的地方是哪里?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此时 日影朝北, 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和经线OB段 (包括极点)日影朝南
900W
B O
CA
900E
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朝向何处?
无极昼/无直射地区
理论
900W
B O
CA
900E 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为θ时,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B,其 纬度为(90°-θ),此点(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AB两点的距离=90°-[(90°-θ)-θ]=2θ。
知识探究一
角度的取值范围
南
H
0—46052'
北
h 0
该点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 即:某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 注意:不一定为极圈
2
8 14 20 2
北京时间
2、北极点上太阳总在其正南方向,且物影总是指向正南方向; 南极点相反。
极点竹竿
物影
竹竿
物影 经线 经线
经线பைடு நூலகம்
N
S
经线
S
S
N
N
如在北极出现极昼期间看太阳升落情况,太阳终日不落,而且 高度基本不变。
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太阳视运动规律ppt课件(自制) 人教课标版
向落下;夏半年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正午 时太阳在正南方向。南半球大多数地方太阳升落方向与北半球 相反。春秋分时,东升西落。
无极昼/无直射地区
理论
900W
B O CA
900E 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为θ时,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B,其 纬度为(90°-θ),此点(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AB两点的距离=90°-[(90°-θ)-θ]=2θ。
直射点纬度正午日影缩短为零 一天中,正午日影最短,日出日落
时(即晨昏线上)日影最长。
B O CA
此时日影朝北和朝南的地方是哪里?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此时 日影朝北, 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和经线OB段 (包括极点)日影朝南
900W
B O CA
900E
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朝向何处? 西北
33.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 学些什 么东西 。学习 会使你 永远立 于不败 之地。
34.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 延时间 最不费 力。
35.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36.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 大于99个只有 兴趣者 。
37.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 的赏赐 。
38.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 在能行 。
3、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乙
A东北 B 东南 C 正东 D 正北
甲
太阳 高度
H
南
1O 2
北
0 6 12 18 24 小时
规律: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的纬度数。
【例题2】下图是赤道及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
变化过程(h是已知数),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地的地理纬度是 90N
高度 H
无极昼/无直射地区
理论
900W
B O CA
900E 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为θ时,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地方B,其 纬度为(90°-θ),此点(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AB两点的距离=90°-[(90°-θ)-θ]=2θ。
直射点纬度正午日影缩短为零 一天中,正午日影最短,日出日落
时(即晨昏线上)日影最长。
B O CA
此时日影朝北和朝南的地方是哪里?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此时 日影朝北, 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和经线OB段 (包括极点)日影朝南
900W
B O CA
900E
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朝向何处? 西北
33.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 学些什 么东西 。学习 会使你 永远立 于不败 之地。
34.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 延时间 最不费 力。
35.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36.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 大于99个只有 兴趣者 。
37.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 的赏赐 。
38.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 在能行 。
3、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乙
A东北 B 东南 C 正东 D 正北
甲
太阳 高度
H
南
1O 2
北
0 6 12 18 24 小时
规律: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的纬度数。
【例题2】下图是赤道及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
变化过程(h是已知数),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地的地理纬度是 90N
高度 H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h°
N
h°
N
h°
S
S
0
12
24 时刻
地平圈
图1
图2
S 地平圈 图3
B
81°26′ 58° 34°34′
S W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N
cb A
a S
规律4:正午太阳射到A地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就是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 H= 81°26′ H= 34°34′ 春秋分:H= 58° 冬至:
E
N
β
aæ S
W
正北升起B
夏至 春秋分
N
a
E
冬至 S A W
正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刚好极昼)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正北升起B
夏至 春秋分
E
N A
经出现极昼多时)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继续
B
E
N A W
夏至 春秋分 S 冬至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北极点)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太阳从偏 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 东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S
规律六:太阳直射在a°N,刚好极昼的 纬度为 90 °-a°, 其H=2 ∠a°
极昼期间的太阳视运动
⑴极昼圈(发生极昼的最低纬线圈)上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极昼圈上,全天24小时内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当地时间0时(或24时),太阳 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相切;太阳高度最大值就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其大小 为阳光直射点所在纬度数的2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即可推知)。
太阳视运动PPT课件
一、天球
地球以外的天体,距离我们远近 极其悬殊,但是人们都有这样的直觉 印象,日月星辰看上去似乎都一样的 遥远,这就是说一切天体似乎都位于 观测者为球心的球面上。根据这样的 印象,为了研究天体在空中的位置和 运动,引进了一个假想的圆球,叫做 天球。地球以外的天体在天球上都有 各自的投影。人们在说天体位置和运 动的时候,可以把天体的投影看成天 体本身。
第31页/共38页
(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 四季变化的原因
地球 自转
地球 公转
太
阳
黄
直
赤
射
交
点
角
南
北
移
动
昼夜长短 变化
正午太阳 高度变化
四季更替
第32页/共38页
2 、四季划分 (1)、天文四季
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划分的四季。 夏季——一年中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季节。 春秋——冬季和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则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增大; 则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减小; 则热带、寒带消失,全为温带;
第37页/共3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8页/共38页
第34页/共38页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莲,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35页/共38页
3、五带的划分 —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多少
无太阳直射 有太阳直射 无太阳直射
第36页/共38页
有极昼极夜
无 极 昼 极 夜
有极昼极夜
4、五带与黄赤交角的关系:
若黄赤交角变小: 若黄赤交角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
夏至 二分 冬至
E
N
S
W
地球以外的天体,距离我们远近 极其悬殊,但是人们都有这样的直觉 印象,日月星辰看上去似乎都一样的 遥远,这就是说一切天体似乎都位于 观测者为球心的球面上。根据这样的 印象,为了研究天体在空中的位置和 运动,引进了一个假想的圆球,叫做 天球。地球以外的天体在天球上都有 各自的投影。人们在说天体位置和运 动的时候,可以把天体的投影看成天 体本身。
第31页/共38页
(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 四季变化的原因
地球 自转
地球 公转
太
阳
黄
直
赤
射
交
点
角
南
北
移
动
昼夜长短 变化
正午太阳 高度变化
四季更替
第32页/共38页
2 、四季划分 (1)、天文四季
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划分的四季。 夏季——一年中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季节。 春秋——冬季和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则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增大; 则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减小; 则热带、寒带消失,全为温带;
第37页/共3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8页/共38页
第34页/共38页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莲,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35页/共38页
3、五带的划分 —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多少
无太阳直射 有太阳直射 无太阳直射
第36页/共38页
有极昼极夜
无 极 昼 极 夜
有极昼极夜
4、五带与黄赤交角的关系:
若黄赤交角变小: 若黄赤交角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
夏至 二分 冬至
E
N
S
W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
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 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继续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规律1-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继续
冬至 春秋分 夏至
B
E
N
A
W
S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继续
在极点上看:
由于太阳周日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故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 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当阳光某日直射南、北纬h°时,南、北极点太阳高 度角的日变化曲线及其视运动轨迹,如图1、图2(南极点图)和图3(北极点 图)所示。
太阳高度角
h°
N N
S
h°
N S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太阳从偏 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 东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B
E N A W S
规律5:判断季节(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
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 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继续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规律1-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继续
冬至 春秋分 夏至
B
E
N
A
W
S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继续
在极点上看:
由于太阳周日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故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 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当阳光某日直射南、北纬h°时,南、北极点太阳高 度角的日变化曲线及其视运动轨迹,如图1、图2(南极点图)和图3(北极点 图)所示。
太阳高度角
h°
N N
S
h°
N S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太阳从偏 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 东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B
E N A W S
规律5:判断季节(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高中地理】太阳视运动和日晷+课件+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日落
直射在赤道时,全球均为正东升正西落。 极点上太阳全天位于地平线上无升落。
总结规律 太阳方位与太阳视运动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 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极 昼地区日出正北,日落正北;北极点无升落。
总结规律 太阳方位与太阳视运动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 太阳都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极昼地区日出正南,日落正 南。南极点无升落。
______位置。(双项选择填空)
A.由①向② B.由②向③ C.由③向 ④D.由④向①
昼夜状况、天气
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5课时)
太阳视运动和日晷
情境感知 古时候,没有现代计时工具,如何知道时间?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太阳东升西落, 太阳方位的变化, 给予人们时间变 化的启示
概念理解 太阳方位与太阳视运动
太阳视运动:在地球上目视太阳的运动。
总结规律 太阳方位与太阳视运动
日出
回应 问题探究
请说出右图中大致对应的现代时间
10:00
11:00
12:00
拓展延伸 如何制作计时较准确的日晷?
假设当地纬度为α(北京40°N),晷盘和底座的夹角β,晷针和底座的夹角θ,它们分 别是多少度?
βθ
• 晷盘和底座的夹角与当地纬度互余,晷针和底座的夹角就等于当地的纬度.
赤道日晷是我国古代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主要由晷盘、晷针和底座组 成(如图),其晷盘与赤道平面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盘中心,晷针针 影随太阳方位变化指向晷盘不同刻度位置来表示不同时刻。我国某中学 拟建一个赤道日晷,晷针与地面夹角约为29°36′。
读图1“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日晷计时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同学去故宫参加社会实 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日晷计时示意图。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E
N
β
aæ S
W
正北升起B
夏至 春秋分
N
a
E
冬至 S A W
正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刚好极昼)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正北升起B
夏至 春秋分
E
N A
冬至 S W
正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已经出现极昼多时)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继续
B
E
N A W
夏至 春秋分 S 冬至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北极点)
S
规律六:太阳直射在a°N,刚好极昼的 纬度为 90 °-a°, 其H=2 ∠a°
极昼期间的太阳视运动
⑴极昼圈(发生极昼的最低纬线圈)上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极昼圈上,全天24小时内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当地时间0时(或24时),太阳 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相切;太阳高度最大值就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其大小 为阳光直射点所在纬度数的2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即可推知)。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太阳从偏 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 东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太阳高度 2h°
N E
2h°
W 地平圈
S
N
E
2h°
W 地平圈
0
12
24 时刻
图5
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太阳视运动规律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
实都是祝愿。
高度 H
极点
0 6 12 18 24 小时
例题 圆O为地平圆,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角1=角2=220,回答:
右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p69
1、 甲的地理纬度为
A23026'N B 66034'N C 220N D 900 N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A220 B 110 C 440 D 680
3、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乙
A东北 B 东南 C 正东 D 正北
甲
太阳 高度
H
南
1O 2
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的纬度数。
【例题2】下图是赤道及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
变化过程(h是已知数),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地的地理纬度是 90N
太阳直射南半球(冬半年)
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 太阳在晨线东南方,在昏线的西南方 故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日影
正午日影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成反比。 正午日影方向:直射纬线以南——向南;
直 射纬线以北——向北; 有极夜的地区正午无日影。 半夜0点日影:出现在极昼地区。 日影方向:与太阳位置相反。
南
h
知识探究一
角度的取值范围
H
0—46052'
北
该点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 即:某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线 注意:不一定为极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夏至
E
春秋分
N
S
A
冬至
W
S
D
规律1-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③过圆心作与天轴垂直的平面,该平面为赤道平面。 赤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弧即为二分日太阳视运动轨迹 (因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太阳视运动轨迹平面与 赤道平面重合)。
北天极
天球立体图
冬至 B 春秋分
夏至 N
E
A W
地球侧视图
N
C
S D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S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天球立体图
夏至 春B秋分 冬至
E N
A W
地球侧视图
N
地
平
圈
A
S
S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天球立体图
B
E
N
夏至
A
春秋分
W
地球侧视图
A
夏至
地平圈
春秋分
S
冬至
规律1-4:观察地点在极点,则太阳运 行轨道与地平圈平行。
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判断直射点或观测者的位置
判读日出与日落的方位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东南升起
冬至
E
N
A
西北落下
W
S
西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正北升起B
夏至
N B(天顶) A
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图解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应用
判定观测点所在半球位置 判定昼夜长短状况 判定日出日落方位
太阳的周日视运动: 通俗的说,我们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
直观运动,称为太阳的周日视运动。
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实质:
人站在地球上,不觉得地球在自转,只看 到地球以外的天体的东升西落的运动,每天旋 转一圈。这种相对于地球自转的运动称为天体 的周日视运动。
北天极
④画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把二分日太阳周日视 运动轨迹平面平行向北移动23.5度。
北天极
⑤冬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把二分日太阳周日视运 动轨迹平面平行向南移动23.5度。
天顶
北天极
正午 太阳运动轨迹
头顶(天顶) 傍晚
早晨
判读观察点所在的位置
天球立体图
地球侧视图
B
夏至
C
春秋分
冬至
N
B(天顶)
所有天体都参与这种运动,太阳当然也不 例外,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相对地球 而言,是自东向西的东升西落运动,周期为一 天。这就是太阳的周日视运动。
不同纬度的地方,在不同的季节,人们所 观测到的太阳的周日视运动规律各不相同。
相关概念:天球、天北极、天南极
天北极
天球
北极星
月球
任意恒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太阳 天赤道
三条平行线: 二分二至时太阳运动的轨迹在天球上的投影 (太阳光是平行光)
天球图
N C
B(天顶)
夏至
A
春秋分
冬至
D S
旋转成正直(天顶朝上)的图形
天球立体图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S
A
W A点为北温带上的任意点
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 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 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以40°N为例,绘制二分二至日的太阳是运动图
绘图步骤: ①画地平圈,标 出方位(符合上 北下南左西右东 原则),画出地 平圈上的天球, 标出天顶。
②画天轴(天轴通过地平圈圆心并与地平面的夹 角为40度,天轴与天球交点为北天极)。
北天极
③过圆心作与天轴垂直的平面,该平面为赤道平面。 赤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弧即为二分日太阳视运动轨迹 (因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太阳视运动轨迹平面与 赤道平面重合)。
北极星 地轴
西
北 天球
把太阳投影到天球中
东
南
夏至
春分 秋分
冬至 南
北极星 地轴 西
东
北
太阳的回归运动使得相对 于人而言,不同季节所在的 方位不同。
天北极
C
B(天顶)
N
A
天球
S
天南极
D
A=43°N
天球图 N
C
B(天顶)
C
夏至
A
春秋分
冬至
N
B(天顶)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D
S
D
S
B为天顶,CD为地平圈
天底:脚底方向沿铅
垂线延伸与天球的交点 叫天底;
地平圈:垂直于天顶
和天底连线并过天球中 心的平面叫地平面;它 与天球相交于一个大圆, 这个大圆叫地平圈。
不同纬度的地方,在不同的季节,人们所 观测到的太阳的周日视运动规律各不相同。
天北极
北极星 地轴
47°
北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站
在北纬43度。
天球
那么他的地平面就与地
轴成47度角(左图)。
南
天南极
他所看到的天空也如左图所示—
—要注意,他的天顶并不是 天北极。
北极星
地轴
北
因为天球是无限大的,地
天球 平面也是无限大的。如果我
47°
们站在足够远的地方看,地
球就会小到无限小。
太阳
现在我们把地球当成一个
质点,如图所示……
南
北极星 地轴
西
北 天球
把地平面画成立体的…
东 南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S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北极点)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极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记住)
太阳日出方位
知识小结
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 (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 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 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 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 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天南极
天球
为了便于研究天体的位置和 运动而引进的一个假想的球体。 我们在地上看天空中的日月星辰 等,总感觉它们是挂在天上的。 这个我们假想出来的无限大的天, 就是天球。
天球:它以观观测者(或地 心)为中心,以无限长为半径, 所有天体都投影在这个大圆球的 球面上,我们称这个球面为天球。 实际上,日月星辰挂在天上的感 觉是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而已。
相关概念:天球、天北极、天南极
天轴:
天球的轴是地球自转轴— —地轴的延伸,叫天轴;
天极:天北极、天南极
天轴与天球的两个交点, 叫天极,天轴通过地球北 极点延伸与天球相交的点 叫北天极,通过地球南极 点延伸与天球相交的点叫 天南极。
天顶、天底、地平圈:
天顶:当人站在地面
上某一地点时,他的头 顶方向沿铅垂线延伸与 天球相交的点叫天顶。
春秋分
E
冬至
N
a
S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W
正北落下
S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刚好极昼)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刚好极昼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 2倍直射点纬度 记住
正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E
冬至
N
S
A
W
正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已经极昼的点)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B
N
E
夏至
N
S春秋分
A
冬至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