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老编制步兵师资料表

合集下载

图解二战国军德械步兵师的编制和装备迫击炮炮兵营摩托化

图解二战国军德械步兵师的编制和装备迫击炮炮兵营摩托化

图解二战国军德械步兵师的编制和装备迫击炮炮兵营摩托化国军德械师的最初想法来自德军一战著名将军汉斯·冯·塞克特,任蒋介石德国军事顾问的他1934年在协助中国整军建军方面,提交《陆军改革建议书》,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财力,首先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型核心示范武装,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国60个师的整编。

这些师将以德国师为模版。

不过,他由于健康原因很快离开了中国,他的继任者法肯豪森将继续主持中国军队的重组过程,直至他1938年因为来自日本(当时已成为德国的新盟友)的外交压力而离开中国。

国军德械步兵师国军的重组进程将分组进行,首批进行重组的部队于1935年中旬被选定,包括中央教导总队,第2师,第11师,第14师,第25师,第36师,第57师,67师,第87师。

至1935年末,民国政府选定了第二批进行进行重组的部队,包括第3,4,6,9,10,27,80,83,88,89师。

由于1936年在中国发生的政治和军事事件,第三批和第四批重组部队到1937年才得以确定。

中国同年与日本开始作战,因此,总数达10个师的第三批重组部队的重组工作未能完成。

第四批重组部队的重组工作更为糟糕,因为它们甚至无法开始换装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中央教导总队与其它重组师是不同的,它是当时国军中唯一一支可以与德军陆军部队相比较的部队,是德国顾问训练的最好德械部队,因此其装备水平要好于民国的所有部队。

至于其它部队,虽然它的重组是根据德军师的模版进行的,它们所能获得的武器和装备数量要远低于德军师,因此有关重组部队的消息并不适用于中央教导总队。

德械师的最小单位是班,一个班应该编制14人,比德军步兵班人数要多一些,不过,许多班未能达到它应有的全部实力,尤其是在战事开始之后,这意味着班的人数与二战德军班的人数相近。

与德军班相类似,德械师的班是以一挺轻机枪为中心作战,尽管中国进口了德制MG34机枪,但进口的数量非常少,中国步兵班装备的轻机枪是捷克制造ZB26轻机枪。

二战德国党卫军38个师:各师师徽标志,番号及编制简介

二战德国党卫军38个师:各师师徽标志,番号及编制简介

二战德国党卫军38个师:各师师徽标志,番号及编制简介本文旨在还原二战历史,纯属军事历史科普文章。

世人有目共睹,二战德国党卫军这个罪恶累累的法西斯组织,对全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武装党卫军起源1933年,正在接受检阅的“柏林大本营警卫队”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成为德国总理,3月17日他亲自下令组建“柏林大本营警卫队(Stabswache Berlin)”,专职负责他的人身安全和官邸警卫。

这支仅有120人的“警卫队”交由泽普·迪特里希负责,与希姆莱指挥的“护卫队”共同担负起保卫新总理人身安全的职责。

1933年11月9日,在“啤酒馆暴动”十周年的纪念仪式上,希姆莱与迪特里希一起率领这支已扩编达800余人的警卫部队向阿道夫个人宣誓效忠,由此刻开始,这支“柏林大本营警卫队”正式更名为“党卫军第一元首警卫旗队”(Leibstandarte-SS Adolf Hitler 简写SS-LSSAH)这支部队,是所有武装党卫军的前身,是武装党卫军正式成军前的第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几经改编,于1943年10月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师”。

武装党卫军各师师徽采用盾形标志,盾章缺口所在位置代表不同兵种。

盾章左上角缺口表示装甲掷弹兵师,右上角缺口表示装甲师,中间缺口表示山地师或骑兵师,无缺口表示武装师。

至二战结束前,武装党卫军共组建了38个师(不含已制定番号却未组建成功的部队),这38个师番号如下:第1“元首警卫旗队”装甲师发展沿革1942年7月,党卫队“元首警卫旗队”师完成组建。

1942年11月,改建为武装党卫军第1“元首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

1943年10月,改建为武装党卫军第1“元首警卫旗队”装甲师。

部队编制第1、第2装甲掷弹兵团第1装甲兵团、第1装甲炮兵团第1装甲侦察兵营、第1防空营、第1反坦克营、第1突击炮营、第1装甲轻步营、第1火箭炮营、第1通信营、第1工兵营、第1后勤营。

第1战地警察连、第1战地救护连。

二战德军战斗序列

二战德军战斗序列

二战德军战斗序列二战德军战斗序列德国空军控制下地面作战部队:空军野战师(LUFTWAFFEFLELDDIVISIONS)第1~22空军野战师第1~7空降师,第8 (只有团级大小)、9、10空降师(只有团级大小)、11空降师第7航空降师(1943年改编成第1空降师)第22、91空运师山地师:第1~9山地师第6SS、7SS、13SS、21SS、23SS、24SS山地师骑兵师:第1骑兵师(1942年1月改编第24装甲师)第1、2哥萨克骑兵师第8SS、22SS骑兵师轻装师:第5、90、99轻装师第164、999非洲轻装师猎兵师(Jager):第1Ski、5、8、28、42、97、100、101、104、114、117、118猎兵师装甲掷弹兵师:GROSSDEUTSCHLAND大德意志、BRANDENBURG装甲掷弹兵师第3、10、15、16、18、25、29、60、90、116、128、233装甲掷弹兵师第4SS警察装甲掷弹兵师第16SS(REICHSFUHRER)、17SS(VONBERLICHINGEN)、18SS(HORSTWESSEL)、23SS (NEDERLAND)、34SS (LANDSTURMNEDERLAND)装甲掷弹师装甲师:第1~27装甲师第116、155、178、179、232、233、273装甲师CLAUSEWITZ、FELDHERRNHALL第1-2、JUTERBOG、KURMARK、LEHR、MUNCHEBERG、NORWEGEN、SCHLESIEN、TATRA、DONAU、THURINGEN、WESTFALEN、KURLAND、1SS、2SS、3SS、5SS、9SS、10SS、12SS、26SS装甲师HERMAN?GOERIN伞兵装甲师第2~12步兵师第14、17、19、20、21、23、25、26、36、39步兵师第31、32、43、44装甲师第44空降师(1944年由第44装甲师改编而成)3个装甲旅步兵师:第1~36,38、39、41,44~~50,52,56~62,64、65,68~79,81~89,92、93,95~98,100~102,106,110~113,121~123,125、126步兵师第129、131、132、134、137、148、153、、159、161、162、163步兵师第166、433、154、182、174后备步兵师第167~170,176,181,183,189,190,196~199步兵师第203保安步兵师、第213保安步兵师、第221保安步兵师、第281保安步兵师第205~208,210海岸防卫,211,212,214~218,223,225~228,232,239,242~~246,250步兵师(西班牙),251~258,260,262,263,265~269,271,272,275~278,282,290~299,302,304~306步兵师第320步兵师/第320VG步兵师第321、323步兵师第326步兵师/第326VG步兵师第327~步兵师第337步兵师/第337VG步兵师第338、339步兵师第340步兵师/第340VG步兵师第342、343、344步兵师/第344VG步兵师第346~348步兵师第349步兵师/第349VG步兵师第352步兵师/第352VG步兵师第353,355~357,359步兵师第361步兵师/第361VG步兵师第362步兵师第363步兵师/第363VG步兵师第367、369、370、371、373、376、377步兵师第383~385步兵师第387、389、392步、402、416步兵师第462VG、541VG、542VG、544VG、545VG步兵师第547VG~549VG,551VG~553VG,558VG~~563VG步兵师第704,707,709,710~712,714~719步兵师第708步兵师/第708VG步兵师VG=(VolksgrenadierDivision)国民掷弹兵师至1941年6月,德国空军168万人,由五个航空队、国土防空军和空降兵组成.海军兵力为40.4万人,编成三个联合编队.到1943年12月1日为止,德军总人数为1016.9万人(陆军709万人,空军191.9万人,海军72.6万人).其中作战部队为668.2万人,后备军为348.7万人.。

二战德国陆军兵种色速查表

二战德国陆军兵种色速查表
US+学校名称首字母
陆军军犬和军鸽学校
S+HB
机械化侦察部队
28 October 1941 -
A+部队番号
铜褐色
(Kupferbraun)
摩托车部队
28 October 1941 -
部队番号
装甲部队司令部
司令部番号
粉红色
(Rosa)
装甲师参谋
D+师番号
步枪旅参谋
部队番号
装甲部队
部队番号
反坦克部队
P+部队番号
军医教导部队
L
军医部队
部队番号
后勤部队
墨丘利的权杖
运输部队
部队番号
浅蓝色
(Hellblau)
运输教导部队
L
运输后勤学校
哥特体“S”
工兵军官学院
齿轮
橙色
(Orangerot)
征兵人员
(1942年前)
罗马数字
宪兵
-
特种军官
-
灰蓝色
(Graublau)
陆军宣传部队
-
浅灰色
(Hellgrau)
机枪营
M+营番号
摩托车部队
K+部队番号
臼炮营
GW
陆军防空部队
Fl
步兵教导部队
L
非德国本土管理机构的军事分支中的军士和士兵
WB
战争学院
KS+学校番号
军士预备学校
罗马数字
军士学校
US+学校名称首字母
步兵学校
哥特体的“S”
陆军体育学校
哥特体的“SS”
陆军音乐学校
小竖琴+学校番号
骑兵部队
部队番号
金黄
(Goldgelb)
两个交叉的大炮

库尔斯克战役德军序列

库尔斯克战役德军序列

库尔斯克战役德军序列德军共投入军事力量;人员;90万人(其中战斗人员68万人)坦克;3190辆(其中133辆虎式坦克,200辆式豹坦克,89辆“斐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自行反坦克炮340辆,自行火炮132辆)。

(内422辆重型坦克)。

火炮;11677门(其中野战炮2268门,反坦克炮2267门,步兵炮1026门,中重型迫击炮3648门,火箭炮468辆,高射炮700门)。

飞机;2 050架(包括轰炸机660架(含攻击机100架)、俯冲轰炸机540架、战斗机500架、夜间战斗机40架、驱逐机90架、夜间轰炸机80架、侦察机140架)。

德军装甲部队计;19个装甲师,4个重型坦克营,17个坦克歼击营。

德军炮兵部队计;75毫米炮营1个,13个105榴弹炮营,6个100毫米加农炮营,3个105-150混成炮营,7个150榴弹炮,5个210榴弹炮营,2个100加农炮连,5个150加农炮连,1个170加农炮连,2个210榴弹炮连。

共有2268门野战炮,包括132门自行火炮。

步兵炮连有106个,步兵炮1026门。

共有200个反坦克炮连,反坦克炮2267门。

德军高炮部队计;86个高射炮连,包括34个88毫米重型高射炮连。

拥有大约500—600门轻型高射炮,136门88毫米重型高射炮。

【装甲第2集团军】部署;奥廖尔突出部,中央集团军群所属。

兵力;110000人。

坦克和突击火炮;31辆。

自行反坦克炮;69辆。

野战炮;252门。

第35步兵军;第34,36,56,262,299步兵师,第136炮兵司令部,炮兵第69,70营,火箭炮2团,2个独立炮兵连。

第53步兵军;第112,211,208,293步兵师,装甲步兵第25师,坦克歼击第125,279营,第148炮兵司令部,炮兵第41,653营。

第55步兵军;第110,134,296,321,339步兵师,第14,6炮兵司令部,炮兵第841营,2个骑兵连。

直属:第707步兵师,装甲第5师,第305炮兵司令部,炮兵第709,817,849营,坦克歼击第2营,重型坦克歼击第561,655营,第274、284、288、290、293高炮营,第190突击火炮营,三个独立突击火炮连。

二战德国十大精锐师有哪些

二战德国十大精锐师有哪些

二战德国十大精锐师有哪些No.1 '帝国之花'帝国师(★★★★★)“帝国”师也是二战中武装党卫队表现最出众的王牌部队,号称为“帝国之花”。

是党卫军中第一个成为师级规模的部队。

该师标志是北欧古文字中的“狼之钩”。

据说可以赐予持有者神秘的力量以吓跑荒野中的狼群。

帝国师由三个最基本的团(旗队)组成:“德意志”旗队即德国团)是由一个纯雅利安人种的摹尼黑党卫队演变而来;“日耳曼”团(旗队)由汉堡的党卫队组成“元首”团(旗队)在维也纳组建。

二级突击队大队长菲利克斯.施坦因纳是一个把帝国师打造成一支王牌劲旅的关键性人物。

波兰战役时,帝国师尚未建师,3个团各自参战,均有上佳表现。

1939年10月10日正式组建为摩托化步兵师,保罗.豪赛尔任首任师长。

1940年6月-1941年4月,该师参加了西线作战和巴尔干战役,转战千里,从荷兰\比利时到法国;从保加利亚到南斯拉夫,是首批攻入贝尔格菜德的军队之一。

1941年6月,又踏上了入侵苏联的征程。

初期属于第2坦克集群第46装甲军,担任中央集团军群的主攻和尖刀。

横扫苏联西部,歼灭苏军的重兵集团,直捣斯摩陵斯克,在罗斯拉弗尔、叶利尼亚突出部迭经恶战。

转战乌克兰,参加基辅合围战。

战役中德军实施双层包围,外层的包围锁底边是莫德尔将军的装3师;内层包围锁底边是帝国师。

元首团端掉苏军一个师司令部,抢渡杰斯纳河,攻占了马科斯欣城。

9月16日,打退苏军的一次次的反扑,成功地实施了内层包围德军共消灭60多万苏军。

帝国师再转战罗斯拉弗尔,10月,参加进攻莫斯科。

12月份,转入艰苦的防御战。

在尔热夫,在零下52度与数倍于己的苏军激战,击退一次又一次进攻,最后元首团只剩下36人。

随后该师调到后方休整,改编为装甲师,编入统帅部预备队。

6月,调往法国。

12月返回东线,在西南战场作战。

ss帝国师于1943年2月,参加了著名的哈尔科夫战役。

7月,参加库尔斯克会战和哈尔科夫防御战。

值得一提的是从7月5日到16日,帝国师以损失46辆坦克和突击炮的代价击毁448辆俄国坦克和SU歼击车。

二战德军装甲师大名单,既有精锐也不乏鱼腩

二战德军装甲师大名单,既有精锐也不乏鱼腩

二战德军装甲师大名单,既有精锐也不乏鱼腩德军部分装甲师标识一览•第1装甲师(1st Panzer Division),1935年10月15日在第3骑兵师基础上改编而成,首任指挥官是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Maximilian von Weichs)陆军中将(1943年2月获晋为陆军元帅)。

注:文中首任指挥官为该部队组建或改编为装甲师(Panzer division)后的首任指挥官。

•第2装甲师(2nd Panzer Division),1935年10月15日在德国维尔茨堡(Wurzburg)组建,首任指挥官是海因茨·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陆军上校(1940年7月获晋为陆军大将)。

•第3装甲师(3rd Panzer Division),1935年10月15日在第1骑兵师以及第3骑兵师基础上改编而成,首任指挥官是恩斯特·费斯曼(Ernst Fessmann)陆军少将(1937年9月获晋为陆军装甲兵上将)。

•第4装甲师(4th Panzer Division),1938年11月10日在德国维尔茨堡(Wurzburg)组建,首任指挥官是格奥尔格-汉斯·莱因哈特(Georg-Hans Reinhardt)陆军少将(1942年1月获晋为陆军大将)。

•第5装甲师(5th Panzer Division),1938年11月15日在波兰组建,首任指挥官是海因里希·冯·菲廷霍夫(Heinrich von Vietinghoff)陆军中将(1943年9月获晋为陆军大将)。

三号坦克•第6装甲师(6th Panzer Division),1939年10月18日在第1轻装师基础上改编而成,首任指挥官是维尔纳·肯普夫(Werner Kempf)陆军少将(1941年7月获晋为陆军装甲兵上将)。

•第7装甲师(7th Panzer Division),1939年10月18日在第2轻装师基础上改编而成,首任指挥官是格奥尔格·施图姆(Georg Stumme)陆军少将(1940年7月获晋为陆军骑兵上将,1941年改为陆军装甲兵上将)。

二战德国陆军轻装步兵师

二战德国陆军轻装步兵师

二战德国陆军轻装步兵师师部:1x师部指挥连1x摩托化制图排3x步兵团:团部:1x团部警卫连1x通信排1x工兵排(3挺轻机枪)1x骑兵排3x步兵营:3x步兵连(12挺轻机枪,2支反坦克枪,3门50毫米迫击炮)1x机枪连(12挺轻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1x步兵炮连(2门150毫米重型步兵炮,8门75毫米轻型步兵炮)1x炮兵团:团部1x通信分队3x轻型炮兵营:营部1x通信分队1x校射分队3x炮兵连(4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2挺轻机枪)1x重型炮兵营:营部1x通信分队1x校射分队3x炮兵连(4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2挺轻机枪)师直属部队:1x侦察营:1x骑兵连(9挺轻机枪,2支反坦克枪,2挺重机枪)1x自行车连(12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2挺重机枪,3门50毫米迫击炮)1x摩托化支援连:1x摩托化反坦克排(1挺轻机枪,3门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1x步兵炮排(2门75毫米轻步兵炮)1x摩步营:营部1x摩托化通信分队3x摩步连(6门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4门37毫米PAK 36反坦克炮,8挺轻机枪)1x工兵营:营部2x工兵连(9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1x摩托化工兵连(9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1x摩托化舟纵队1x摩托化轻工兵连1x通信营:营部1x摩托化野战电话连(6挺轻机枪)1x摩托化无线电通信连1x摩托化轻型通信连(2挺轻机枪)1x卫生营:1x卫生连1x摩托化卫生连1x野战医院(摩托化)2x救护车纵队师军需处:8x轻型补给纵队1x摩托化维修连1x摩托化军需连师供应处:1x摩托化面包制作连1x摩托化屠宰连1x摩托化物资供应连1x新兵营:3x步兵连(9挺轻机枪,2挺重机枪,3门50毫米迫击炮)1x兽医连1x摩托化宪兵连1x摩托化邮局人员:军官-518文职-102军士-2573士兵-13667总计-16860武器装备:手枪-3681支步枪-12609支冲锋枪-321支反坦克枪-90支轻机枪-425挺重机枪-110挺50毫米迫击炮-84门81毫米迫击炮-54门75毫米炮-20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36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火焰喷射器-9具装甲车-2辆摩托车-530辆汽车-394辆马车-536辆自行车-500辆。

二战德国步兵连编制

二战德国步兵连编制

二战德国步兵‎连编制德国步兵连(德文:Schutz‎e nkomp‎a nie)指挥官编制:德国国防军步‎兵连指挥官根‎据编装,应该是由少校‎或是上尉出任‎,但随着战争的‎伤亡,连长通常由中‎少尉担任。

步兵连单位编‎制:连部、步兵排×3、反战车组、补给纵列、军需单位I(Commis‎saryI,VItrai‎n)、军需单位II‎(Commis‎saryII‎,V IItra‎i n)、行李纵列。

总人员编制:(1939年标‎准)步兵连包括有‎军官2、士官21、士兵178,其中战斗人员‎为176人,非战斗人员像‎是补给人员、伙夫等等在后‎方地带。

在部队机动期‎间,补给纵列与军‎需单位I由营‎后勤官统一管‎制,军需单位II‎与行李纵列由‎团后勤官统一‎管制;在静态状态下‎,各非战斗单位‎则停留在连阵‎地后方3至5‎公里的连后方‎地带。

武器编制:步兵连的武器‎包括:手枪×44、冲锋枪×16、轻机枪×12、步枪×130、反战车枪×3、轻迫炮×3、乘马×1、马车×13—18、脚踏车×8、摩托车×1、摩托车(付挂边车)×1、卡车×3。

步兵连单位人‎员武器弹药编‎制(详细):“连部”包括有:连士官长、四个传令兵(一个兼任军号‎手)、两个脚踏车传‎令兵、一个马夫、一个军医士官‎和一个医务兵‎。

连部传令除了‎传令工作外,还要携带对空‎布板,负责对空指示‎工作。

“反战车组”由一名士官担‎任组长,下辖三个战车‎猎杀小组。

战车猎杀小组‎每组两人,枪手负责携带‎反战车枪,副枪手携带两‎个10发子弹‎的弹匣。

“德国步兵排(Schutz‎e nzug)”德国国防军步‎兵排编装包括‎排长、排部、四个步兵班、迫炮组和驾驶‎兵。

总编配比为1‎:6:43。

在标准编装表‎中步兵连各排‎排长不一定由‎军官出任,通常只有第一‎排排长是军官‎,其它各排排长‎都是由资深士‎官(Oberfe‎l dwebe‎l、Feldwe‎bel)出任。

二战德军编制

二战德军编制

1个自动武器连(在7月增加)
1个反坦克炮连(4 x 45mm)
1个炮兵连(4 x 76mm)
1个迫击炮连
1943年的步兵团
3个步兵营
1个自动武器连(2 in GRRs)
1个反坦克枪连
1个反坦克连(6 x 45mm)
1个炮兵连(4 x 76mm)
苏军于1941年12月6日开始在步兵师中编入反坦克连,按照“三三”制编有3个排。每个排3个班,24人,装备9支反坦克步枪,配1辆马车。另外设有1个包括正副连长和指导员在内的7人连部。
1942年3月18日,苏军设立了新的步兵团建制。参照原先的师属反坦克连编制,辖有1个团属的独立反坦克连,装备27支反坦克步枪。此外,每个步兵营编入1个反坦克连,只有2个排,每个排设4个班。全连配备16支反坦克枪,其中部分是PTRS反坦克枪。这样,每个步兵团拥有的反坦克枪数量是:1个独立反坦克连27支,3个步兵营48支,总共75支反坦克枪。具备了相当强的反坦克火力。
二战德军编制背景
德国步兵师是以"波次(Wellen)"来组建和装备的,整个战争期间总共有35个波次。最初,每个波次师团的装备状况都大同小异,这主要取决于兵工厂的能力或者说第三帝国能从被征服地搜刮到什么。一些侵入俄国的师团装备着缴获的法式反坦克炮,并且还用轻型法式拖拉机来拖曳反坦克炮。此外,运输部队里也有缴获的法式车辆。
炮兵团装备了36支反坦克枪,24门76mm火炮,12门122mm榴弹炮。步兵师的所有压制火炮包括160门迫击炮、94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和228支反坦克步枪。
苏军步兵连一般为150人左右。编制3个步兵排和1个火力排。每排37人;火力排2个机枪班(马克沁重机枪1*2挺)和迫击炮班(3门50毫米迫击炮)。1939年步兵班除1挺DP式轻机枪外,全部是1891/1930式步枪。1940年步兵班每班12人,包括2人机枪组(杰格佳廖夫DP-28或DPM轻机枪1挺),班长波波莎,其余人纳甘步枪。1941年4月,步兵班配置1挺轻机枪、2支冲锋枪、7支步枪(包括班长1支),共11名士兵。1942年12月型步兵连用得最久,直到战争结束。1944年12月编制打日本才用到。

第六装甲军(二)

第六装甲军(二)

二战时德国“第六装甲军”编制2个装甲师,2个装甲掷弹兵师,1个独立炮兵团,1个后勤团,1个独立装甲旅。

一、装甲师:433辆坦克(2个师编制一样)2个坦克团,2个装甲掷弹兵团,1个炮兵团,1个工兵营,1个装甲侦察营,1个后勤营,1个独立装甲团。

1、坦克团:(2个团编制一样)4个坦克营:1个营装备45辆虎式坦克。

1个营装备45辆4号坦克。

2个营各装备45辆豹式坦克。

1个歼击坦克营:装备45辆猎豹歼击坦克。

2个装甲掷弹兵营:每个营装备45辆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车。

1个炮兵营:1个反坦克炮兵连,装备14辆105MM反坦克炮。

1个自行高炮连,装备14辆88MM自行高炮。

1个装甲炮兵连,装备14辆105MM自行(胡蜂)。

1个战场维修连:装备各型坦克维修车辆。

1个团部下辖坦克连:装备14辆虎式坦克。

2、装甲掷弹兵团:(2个团编制一样)3个装甲掷弹兵营:每个营装备45辆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车。

1个摩托化步兵营:配备1个机炮连,装备20MM自行高射炮。

1个炮兵营:1个反坦克炮兵连,装备14辆105MM反坦克炮。

1个自行高炮连,装备14辆88MM自行高炮。

1个装甲炮兵连,装备14辆105MM自行(胡蜂)。

1个歼击坦克连:装备14辆追猎者歼击坦克。

1个突击炮连:装备14辆虎式突击炮。

3、炮兵团:1个自行高炮营:装备45辆105MM自行高炮。

1个装甲炮兵营:装备45辆150MM自行(黄蜂)。

1个重炮营:装备45辆170MM远程加农炮。

1个火箭炮兵营:装备45辆150MM自行火箭炮。

1个装甲掷弹兵营:装备45辆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车。

4、工兵营:2个连各装备14辆坦克底盘改装的工兵投送车。

1个连装备14辆半履带装甲工兵车。

1个装甲掷弹兵连,装备14辆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车。

5、装甲侦察营:1个装甲侦察连:装备14辆装甲侦察车辆。

1个侦察突击连:装备14辆50MM炮的八轮重装甲车。

1个侦察连:装备14辆20MM炮八轮重装甲车。

二战德军编制–铁血网

二战德军编制–铁血网

二战德军编制–铁血网二战德军编制老编制步兵师(共17200人)辖师部、侦察营、通信营、3个步兵团(3营/团)、炮兵团、反坦克营、工兵营、师辎重队。

师部:158人,轻机枪2挺,摩托17辆,轮式车辆31辆侦察营:625人,轻机枪25挺,重机枪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门,20毫米防空炮3门,50毫米迫击炮3门,81毫米迫击炮4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2门,装甲车3辆,摩托45辆,轮式车辆30辆,马车3辆,马213匹。

通信营:474人,轻机枪17挺,摩托32辆,轮式车辆103辆,马车7辆,马52匹。

炮兵团:2500人,轻机枪32挺,105毫米榴弹炮36门,105毫米火炮4门,150毫米榴弹炮8门,摩托40辆,轮式105辆,马车229辆,马2274匹。

反坦克营:550人,轻机枪1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6门,摩托45辆,轮式114辆。

工兵营:843人,轻机枪34挺,反坦克枪9支,火焰喷射器20支,摩托44辆,轮式87辆,马车19辆,马52匹。

师辎重队:2300人,轻机枪30挺,20毫米防空炮8门,摩托88辆,轮式车辆253辆,马车245辆,马735匹。

3个步兵团:各3250人,轻机枪123挺,重机枪36挺,反坦克枪27支,75毫米反坦克炮12门,50迫27门,81毫米迫击炮18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6门,150毫米SIG33型重步兵炮2门,摩托47辆,轮式车辆73辆,马车210辆,马683匹。

1944年步兵师编制1944年步兵师(共计12352人)辖师部、燧发枪营、通信营、3个步兵团(2营/团)、炮兵团、反坦克营、工兵营、师辎重队。

师部:军官34名,军士87名,士兵106名,装备步枪121支,手.枪92支,冲锋枪12支,轻机枪5挺,轮式车辆32辆,摩托21辆,拖车(trailer)1辆。

师部:军官33名,军士61名,士兵92名,装备步枪95支,手.枪81支,冲锋枪7支,轻机枪2挺,轮式车辆25辆,摩托21辆,拖车1辆。

二战德军K.St.N(三)德军步兵师知多少?

二战德军K.St.N(三)德军步兵师知多少?

二战德军K.St.N(三)德军步兵师知多少?作者反思:在第一篇中,我在节奏把握上没有做好,导致了从观感上的不良,且比较上也多有混乱,甚至出现了一二谬误,因此决定更为详细地将可用知识介绍出来——尤其是结合K.St.N资料对小单位进行详细介绍——本篇将借第五波次步兵师,对于德军各个单位编制做基础介绍。

另附注:将多写很多不同形制的单位的差异,譬如师部、团部、各连级单位在K.St.N子编号的变化上表现的不同,并会比较灵活的在写就后将它们插入到这些文章中便于注释,敬请长期期待。

这一篇,我们会比较第五波次步兵师的1940-1941年的内容变化。

第五波次步兵师编制表(1940年版)首先,这是1940年5月10日(法国战役爆发)时第五波次步兵师的标准编制表。

第五波次步兵师是1939年建立的——但是是在波兰战役之后才开始实施的,因此我们能通过这一编制表窥见初建时这一波次步兵师的样貌。

但是,这一步兵师一直使用着缴获的摩托化装备。

首先,毫无疑问的,一个步兵师分为战斗部队和辅助部队两类,战斗部队,就像我们之前一篇能看到的,在1944年前基本都维持着三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的规模;辅助部队,包括工兵、信号/通讯部队等等。

但是,这些部队的配属并不尽然相同。

我们在比较第五波次步兵师的同时,也会和同时期的第一波次步兵师进行比对,判断其间的差异。

(一)师部第五波次步兵师的师部——这首先一般符合K.St.N 21(1940年5月版)的师部编制。

师部人员包括17名军官、11名文员、33名军士、109名士兵,武装为120支卡宾枪(步枪)、46把手枪、2挺轻机枪、26辆卡车、41辆小型车辆(其中5辆为带挎斗的摩托车)和5辆自行车。

其分为七个部分。

1. 师指挥官:包括师长和他的警卫员,师长一把手枪,警卫员一支步枪。

2. 管理部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参谋、第一指挥官(erster Ordonnanzoffizier)、第一抄写/绘图军官、记录与绘图员(机动,乘一辆自行车,装备步枪);第二部分包括敌情分析军官(专门汇总敌情)、第三指挥官、译员(负责转译无线电信息和其他信息?)、第一记录员、三名抄写员(装备步枪),整个管理部门除了特殊标识的装备步枪的人员外,均装备手枪。

二战德国军队的编制

二战德国军队的编制

二战德国军队的编制二战德国军队的编制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参谋长:威廉-冯-凯特尔陆军元帅;作战部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陆军元帅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陆军元帅;陆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陆军一级上将。

空军总司令:赫尔曼-威廉-戈林帝国元帅,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空军元帅;空军总参谋长:汉斯-施波内克空军中将。

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海军元帅。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战时编制(1939年9月1日)集团军群司令:费多尔-冯-博克陆军一级上将,下辖:第3 集团军,司令:汉斯-冯-克卢格陆军炮兵上将[下辖:1个装甲旅,1个骑兵旅,8个步兵师]驻:波美拉尼亚第4 集团军,司令: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陆军炮兵上将[下辖:4个步兵师,2个摩化师,1个装甲师]驻:东普鲁士第1 航空队,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空军航空兵上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战时编制(1939年9月1日)集团军群司令: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陆军一级上将,下辖:第8 集团军,司令: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茨陆军步兵上将[下辖:5个步兵师]驻:西里西亚第10集团军,司令:瓦尔特-冯-赖歇瑙陆军炮兵上将[下辖:6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2个摩化师,驻:波希米亚 3个轻装师]第14集团军,司令:西格蒙德-利斯特陆军一级上将[下辖:5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1个轻装师]驻:斯洛伐克第4 航空队,司令:亚历山大-勒尔空军航空兵上将德军C集团军群战时编制(1939年9月1日)集团军群司令:里特尔-冯-勒布陆军一级上将,下辖:第1 集团军,司令:埃尔温-冯-维茨勒本陆军步兵上将第5 集团军,司令:库特-利布曼陆军步兵上将第7 集团军,司令:弗雷德里希-多尔曼陆军炮兵上将第2 航空队,司令:赫尔穆特-费尔米空军航空兵上将第3 航空队,司令:胡戈-施佩勒空军航空兵上将德军B集团军群战时编制(1940年5月10日)集团军群司令:费多尔-冯-博克陆军一级上将,下辖:第18集团军,司令: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陆军炮兵上将第6 集团军,司令:瓦尔特-冯-赖歇瑙陆军一级上将第2 航空队,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空军航空兵上将德军A集团军群战时编制(1940年5月10日)集团军群司令: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陆军一级上将,下辖:第4 集团军,司令:京特-冯-克卢格陆军一级上将第12集团军,司令:西格蒙德-利斯特陆军一级上将第16集团军,司令:恩斯特-布施陆军步兵上将克莱斯特装甲集群,司令: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陆军一级上将第3 航空队,司令:胡戈-施佩勒空军航空兵上将德军C集团军群战时编制(1940年5月10日)集团军群司令:里特尔-冯-勒布陆军一级上将,下辖:第1 集团军,司令:埃尔温-冯-维茨勒本陆军一级上将第7 集团军,司令:弗雷德里希-多尔曼陆军炮兵上将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战时编制(1941年6月22日)集团军群司令:里特尔-冯-勒布陆军元帅下辖:直辖第23军[编有第251和第254步兵师]。

德军1939年各波次步兵师编制

德军1939年各波次步兵师编制

德军1939年各波次步兵师编制德军各类型部队编制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以前,其步兵师的动员是分四个波进行。

第一波有三十五个平时基干师;第二波有宣布动员后组建的十六个师;第三个波有二十一个后备师;第四波有1938年大量扩充的教导营组成的十四个师。

完成动员准备的时限规定:第一波的兵团,除快速准备的师外,在动员第二天的十二点以前完成;新建的部队在动员第三天的十二点以前完成;第二;三、四波的师,规定在动员第六天的十二点以前完成。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德军这四类39型步兵师的编制情况,后三波步兵师的编制仅列出与第一波步兵师不同的地方。

39型步兵师(第一波)师部:摩托化通信排摩托化地图分队3X步兵团3X步兵营步兵炮连反坦克连侦察营骑兵连自行车连重型连炮兵团3X轻型炮兵营重型炮兵营摩托化炮兵观测营反坦克营3X摩托化反坦克连摩托化机枪连工兵营3X工兵连摩托化舟桥连通信营摩托化野战电话连摩托化电台连战地补充营3X步兵补充连师后勤单位师补给指挥部8X汽车纵列(30辆运输车)补给纵列(25辆运输车)摩托化维修连摩托化补给连行政单位摩托化面包连摩托化屠宰连食品处医务单位卫生连摩托化卫生连摩托化战地医院2X救护车队兽医连摩托化宪兵队摩托化战地邮局人员构成:现役:78%第一预备役:12%第二预备役:6%后备军:4%注:第一预备役:受训至少一年以上的预备役军人。

第二预备役:1914年以前出生,仅接受2-3个月训练的预备役。

后备军(landwehr):平时组建的用于战时迅速动员补充武装力量的部队。

这一术语首次出现于十六至十七世纪的普鲁士,由德语国土(Land)和防御(Wehr)两个词组成,它表示一种国防措施。

在十九至二十世纪初,普鲁土、德国、奥地利、奥匈帝国、瑞士等国将其第二预备役军队和第二线部队称为后备军。

在平时,其人数比野战军队少,只在战时才扩充至满员,主要用于在要塞和内陆执行警备勤务,警卫交通线和补充作战军队。

纳粹德国在二战爆发前也组建有后备军,其成员多是35-45岁参加过一战的老兵。

二战德军装甲师详细编制(1943-1945)

二战德军装甲师详细编制(1943-1945)

本文主要摘译自由landy 编译个人水平有限,而且是摘译,所以并不追求精确翻译,只求意思到了就好,很多专有名词参考了网上的翻译,估计错漏也会不少,欢迎指正。

所有的表,图都是我重新绘制的,很多表格根据原文文字产生,顺带修补了原书的一些错误/缺失数据。

另:本文中德军装甲师(Panzer Division) 专指国防军装甲师。

全文有: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一):基本情况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二):总体编制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三):师部和装甲团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四):掷弹兵各单位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五):装甲侦察营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六):炮兵部队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七):反坦克营和通信营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八):工兵营和野战补充营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九):师后勤和服务部队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十):1945年的装甲师如果可能,也许还会有下列几个主题: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武器和装备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C3I (Command control commnications and intelligence)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各装甲师单位统计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经验教训=======================================总体介绍在库尔斯克攻势失败以后,德军在东线、意大利、西线先后转入防御。

随着形势的变化,德军也开始转变,以期适应。

即便是曾经横扫欧洲的装甲部队,也不得不改变作战方式。

德军装甲师越来越多的参与到防御作战中来,而不再是作为深入敌人腹地的冲击箭头。

虽然这偶尔也会发生,但一般都是为了解救被围的兄弟单位。

坦克对决现在主要为了阻止敌人在德军防线上的突破。

此外,国防军装甲师(Panzer Divisions of the Heer)不再是唯一的装甲力量,党卫军装甲师,和更小的装甲单位,诸如独立虎式重型装甲营等也在组建、发展。

这些新成员和德军装甲师一起在各条战线上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

二战德军战斗序列

二战德军战斗序列

二战德军战斗序列德国空军控制下地面作战部队:空军野战师(LUFTWAFFEFLELDDIVISIONS)第1~22空军野战师第1~7空降师,第8 (只有团级大小)、9、10空降师(只有团级大小)、11空降师第7航空降师(1943年改编成第1空降师)第22、91空运师山地师:第1~9山地师第6SS、7SS、13SS、21SS、23SS、24SS山地师骑兵师:第1骑兵师(1942年1月改编第24装甲师)第1、2哥萨克骑兵师第8SS、22SS骑兵师轻装师:第5、90、99轻装师第164、999非洲轻装师猎兵师(Jager):第1Ski、5、8、28、42、97、100、101、104、114、117、118猎兵师装甲掷弹兵师:GROSSDEUTSCHLAND大德意志、BRANDENBURG装甲掷弹兵师第3、10、15、16、18、25、29、60、90、116、128、233装甲掷弹兵师第4SS警察装甲掷弹兵师第16SS(REICHSFUHRER)、17SS(VONBERLICHINGEN)、18SS(HORSTWESSEL)、23SS(NEDERLAND)、34SS (LANDSTURMNEDERLAND)装甲掷弹师装甲师:第1~27装甲师第116、155、178、179、232、233、273装甲师CLAUSEWITZ、FELDHERRNHALL第1-2、JUTERBOG、KURMARK、LEHR、MUNCHEBERG、NORWEGEN、SCHLESIEN、TATRA、DONAU、THURINGEN、WESTFALEN、KURLAND、1SS、2SS、3SS、5SS、9SS、10SS、12SS、26SS装甲师HERMAN·GOERIN伞兵装甲师第2~12步兵师第14、17、19、20、21、23、25、26、36、39步兵师第31、32、43、44装甲师第44空降师(1944年由第44装甲师改编而成) 3个装甲旅步兵师:第1~36,38、39、41,44~~50,52,56~62,64、65,68~79,81~89,92、93,95~98,100~102,106,110~113,121~123, 125、126步兵师第129、131、132、134、137、148、153、、159、161、162、163步兵师第166、433、154、182、174后备步兵师第167~170,176,181,183,189,190,196~199步兵师第203保安步兵师、第213保安步兵师、第221保安步兵师、第281保安步兵师第205~208,210海岸防卫,211,212,214~218,223,225~228,232,239,242~~246,250步兵师(西班牙),251~258,260,262,263,265~269,271,272,275~278,282,290~299,302,304~306步兵师第320步兵师/第320VG步兵师第321、323步兵师第326步兵师/第326VG步兵师第327~步兵师第337步兵师/第337VG步兵师第338、339步兵师第340步兵师/第340VG步兵师第342、343、344步兵师/第344VG步兵师第346~348步兵师第349步兵师/第349VG步兵师第352步兵师/第352VG步兵师第353,355~357,359步兵师第361步兵师/第361VG步兵师第362步兵师第363步兵师/第363VG步兵师第367、369、370、371、373、376、377步兵师第383~385步兵师第387、389、392步、402、416步兵师第462VG、541VG、542VG、544VG、545VG步兵师第547VG~549VG,551VG~553VG,558VG~~563VG步兵师第704,707,709,710~712,714~719步兵师第708步兵师/第708VG步兵师VG=(VolksgrenadierDivision)国民掷弹兵师至1941年6月,德国空军168万人,由五个航空队、国土防空军和空降兵组成.海军兵力为40.4万人,编成三个联合编队.到1943年12月1日为止,德军总人数为1016.9万人(陆军709万人,空军191.9万人,海军72.6万人).其中作战部队为668.2万人,后备军为348.7万人.。

二战德国步兵连编制

二战德国步兵连编制

二战德国步兵连编制德国步兵连(德文:Schutzenkompanie)指挥官编制:德国国防军步兵连指挥官根据编装,应该是由少校或是上尉出任,但随着战争的伤亡,连长通常由中少尉担任。

步兵连单位编制:连部、步兵排×3、反战车组、补给纵列、军需单位I(CommissaryI,VItrain)、军需单位II(CommissaryII,VIItrain)、行李纵列。

总人员编制:(1939年标准)步兵连包括有军官2、士官21、士兵178,其中战斗人员为176人,非战斗人员像是补给人员、伙夫等等在后方地带。

在部队机动期间,补给纵列与军需单位I由营后勤官统一管制,军需单位II与行李纵列由团后勤官统一管制;在静态状态下,各非战斗单位则停留在连阵地后方3至5公里的连后方地带。

武器编制:步兵连的武器包括:手枪×44、冲锋枪×16、轻机枪×12、步枪×130、反战车枪×3、轻迫炮×3、乘马×1、马车×13—18、脚踏车×8、摩托车×1、摩托车(付挂边车)×1、卡车×3。

步兵连单位人员武器弹药编制(详细):“连部”包括有:连士官长、四个传令兵(一个兼任军号手)、两个脚踏车传令兵、一个马夫、一个军医士官和一个医务兵。

连部传令除了传令工作外,还要携带对空布板,负责对空指示工作。

“反战车组”由一名士官担任组长,下辖三个战车猎杀小组。

战车猎杀小组每组两人,枪手负责携带反战车枪,副枪手携带两个10发子弹的弹匣。

“德国步兵排(Schutzenzug)”德国国防军步兵排编装包括排长、排部、四个步兵班、迫炮组和驾驶兵。

总编配比为1:6:43。

在标准编装表中步兵连各排排长不一定由军官出任,通常只有第一排排长是军官,其它各排排长都是由资深士官(Oberfeldwebel、Feldwebel)出任。

步兵排排部编制中包括了排长(携带冲锋枪)、3个传令(第三名传令在战争中后期携带步枪狙击镜)和1个医务兵。

二战德国十大王牌师盘点

二战德国十大王牌师盘点

二战德国十大王牌师盘点二战德国十大王牌师盘点[21P]No.1 "帝国之花"帝国师(★★★★★)“帝国”师也是二战中武装党卫队表现最出众的王牌部队,号称为“帝国之花”。

是党卫军中第一个成为师级规模的部队。

该师标志是北欧古文字中的“狼之钩”。

据说可以赐予持有者神秘的力量以吓跑荒野中的狼群。

帝国师由三个最基本的团(旗队)组成:“德意志”旗队即德国团)是由一个纯雅利安人种的摹尼黑党卫队演变而来;“日耳曼”团(旗队)由汉堡的党卫队组成“元首”团(旗队)在维也纳组建。

二级突击队大队长菲利克斯.施坦因纳是一个把帝国师打造成一支王牌劲旅的关键性人物。

波兰战役时,帝国师尚未建师,3个团各自参战,均有上佳表现。

1939年10月10日正式组建为摩托化步兵师,保罗.豪赛尔任首任师长。

1940年6月-1941年4月,该师参加了西线作战和巴尔干战役,转战千里,从荷兰\比利时到法国;从保加利亚到南斯拉夫,是首批攻入贝尔格莱德的军队之一。

1941年6月,又踏上了入侵苏联的征程。

初期属于第2坦克集群第46装甲军,担任中央集团军群的主攻和尖刀。

横扫苏联西部,歼灭苏军的重兵集团,直捣斯摩陵斯克,在罗斯拉弗尔、叶利尼亚突出部迭经恶战。

转战乌克兰,参加基辅合围战。

战役中德军实施双层包围,外层的包围锁底边是莫德尔将军的装3师;内层包围锁底边是帝国师。

元首团端掉苏军一个师司令部,抢渡杰斯纳河,攻占了马科斯欣城。

9月16日,打退苏军的一次次的反扑,成功地实施了内层包围。

德军共消灭60多万苏军。

帝国师再转战罗斯拉弗尔,10月,参加进攻莫斯科。

12月份,转入艰苦的防御战。

在尔热夫,在零下52度与数倍于己的苏军激战,击退一次又一次进攻,最后元首团只剩下36人。

随后该师调到后方休整,改编为装甲师,编入统帅部预备队。

6月,调往法国。

12月返回东线,在西南战场作战。

1943年2月,参加了著名的哈尔科夫战役。

7月,参加库尔斯克会战和哈尔科夫防御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