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政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三省制的变革与破坏
变革之一:门下政事堂的设立及迁徙。唐之三省制设立以 来,三省夺权日益突出,中书有时夺尚书执行之权,门下有时 夺中书出令之权,尚书有时夺门下封驳之权,各自为政现象 逐渐凸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的办法是合署 办公,所以在门下省置“政事堂”以加强合作。政事堂并 非专为门下省而设,主要是因为门下省介于中书、尚书之 间,起疏通联系作用,同时,一切上呈下达的文书诏令,都必 须在这里审查批转,政事堂设于此,正是为了方便三省首长 集中办事,就近商量。可想而知,如政事堂设在中书或尚书, 则容易造成决策者不考虑执行,执行者不服从决策的矛盾, 而且会导致一省偏重。至永淳元年,时任中书令的裴炎将 政事堂迁徙至中书省。政事堂迁徙的成功,说明中书、门 下权力之争从未停息,最终以中书的胜利结束了三省的并 重制。
(二)三省制的三个内涵因素的成熟
3.三省制。王鳌《震泽长语》记:“中书主出 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由此可见,三 省之间各有专司,分权明确。
三省首长制、三省并重制、三省制的同 时建立,意味着三省制所需要的人的因素、组 织因素和权力因素得到满足,且三个因素相互 牵制、相互协调,避免某一部门的专断,这标 志着三省制这一联合有机体的完全建立。
闻朝政”。三省制历来被认为是限制和监督皇权 的例证,并受到人们称颂,其实这不过是一种误解。 三省制的要害在于将相权一分为三,使之互相牵制, 防止宰相专权。
(一)御用机构发展成为政府重要部门,变得有职 无权或无职无权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与萧璃的一段谈 话。道出了他实行三省制的真实用意,为的是使皇 帝可以从“千端万绪”中解脱出来,而“高居深视 ”,统摄大政方针,使皇帝对群臣的“审督责”权力 进一步加强。在唐代,皇帝的诏救,经政事堂决议奏 准颁行时,加盖“中书门下印”,但实践却并不尽然 。为了避免门下的封驳,皇帝常以“斜封墨救”的 方式直接颁发不经政事堂议决的亲笔手令,付有司 执行。因此,三省制、封驳制不可能起到真正限制 或监督皇权的作用,行政分权在中央集权和君主专 制制度下无从谈起。
三省六部制
一 三省制的演变、内涵、运转机制
(一)三省制的演变 (二)三省制的三个内涵因素的成熟 (三)三省制的运转机制 (四)三省制的变革与破坏
二 唐代三省制变革与废止的主要原因
(一) 御用机构发展成为政府重要部门,变得有职无 权或无职无权 (二)三省之间互相制约导致政治系统内部的严重内 耗,造成行政效率的低下。
一 三省制的演变、内涵、运转机制
(一)三省制的演变
三省制经过汉代的孕育,至曹魏正式诞生。这时, 尚书省已经成立,门下省和中书省已完全脱离少府, 成为独立机构。三省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隋 初“易周氏官仪,依汉魏之旧”,实行以“三省制” 为核心的宰相制度,并Baidu Nhomakorabea以改进。唐朝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使三省制更加成熟。
(四)三省制的变革与破坏
•变革之四:置翰林学士以分中书出令权。在封建社 会,出令权从来只属于君主,不属宰相;只属宫官,不 属朝官,这是君主专制的特征。从历史上看,宫官尚 书变为朝官之时,宫官中书也就取代尚书并掌制令 出令。以此类推,宫官中书变成朝官之时,君主就必 须另置宫官(如侍中)取代中书并掌制令出令。唐中 书之制令出令权主要是被宫官翰林学士分割的。 李肇《翰林志》云:“汉尚书主作文书起草··,…今 翰林之制略同”,翰林学士利用制令出令干预政事 。至宋,翰林学士转变为朝官。这一变革对后世的 影响深远。至明朝洪武时期,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 并以翰林学士组成内阁辅政,可视为这一变革的继
——三省六部制及政事堂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 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 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 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民,其任重矣!
一 三省制的演变、内涵、运转机制
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 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 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 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这主 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
A.宰相专权
B.皇权独尊
C.分层决策
D.三省分权
一 三省制的演变、内涵、运转机制
贞观六年,唐太宗再次要求侍臣正词直谏,他说:“联 比来临朝断决,亦有乖于律令者。公等以为小事,遂 不执言。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 可救,社被倾危,莫不由此。”。尽管唐太宗不断下 诏“(决策)有未便者,皆应执奏,毋得阿从,不尽己意
。”但御史大夫萧璃的下场表明了专制统治的本 质。公元630年,御史大夫萧璃与宰臣参议朝政。“ 璃气刚而辞辩,房玄龄等皆不能抗,上多不用其言,玄 龄、魏征、温彦博尝有微过,璃幼奏之,上竟不问。 璃由此快快自失,遂罢御史大夫,为太子少傅,不复预
隋唐时期
经济: 1.农业: ①土地制度:均田制 ②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改进,发明了筒车。 2.手工业 3.商业:(商业发展状况、商业政策) 坊市制度 4.经济重心南移
隋唐时期
思想: 1.道教地位尊 2.佛教影响大 3.儒学受重视 ①科举制考查《五经》 ②韩愈“道统说”
说明三教逐渐融合
(一) 中央官制
(一) 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及政事堂
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 ,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当时,在 门下省还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 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 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实际 上有所分散。
——人民版必修三
(二)三省制的三个内涵因素的成熟
唐之三省制包括三个不可或缺的内涵因素,即 三省首长制、三省并重制和三省制。
1.三省省长制。《新唐书·百官一》载:“初,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 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可见三省首长制有 三个特点:一是宰相必须是三省首长。即尚书 令、侍中、中书令。二是三省首长必须是真 宰相。即有“宰相职”,能够“平章政事”。 三是三省首长实行集体领导,即“共议国政”
三省制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到唐代前期才 真正构成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受而行之 ”的行政体制。“三省首长制、三省并重制和三省 制”终于完成。
(一)三省制的演变
①萌芽于魏晋 ②建立于隋朝 ③成熟于唐代 ④废止于明初
史学家韩国盘曾指出:魏晋时尚书、中书、侍中 各部门均脱离少府,将办事机构迁到宫外,成为 独立的机构,即尚书台、中书省、门下省;南北 朝时,尚书台也逐渐称省。同时,三省各自的下 属机构也都成型。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 A.在隋朝建立之前已成为定制 B.由中朝演变为主要政府机构 C.是三公九卿制在后世的延续 D.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四)三省制的变革与破坏
变革之二:增设副相以取代三省首长。三省首长专 掌军国事务,位高权重,这种现象自然最为君主所忌 讳。于是君主最初增设“参知政事”以削弱三省 首长。后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增“同三品”以排 挤尚书仆射。因唐朝前期,中书、门下两省首长均 为正三品,而尚书省处于禁外,其仆射官品高于三品, 且位高权重,君主为了达到排挤的目的,增设“同三 品”这一职衔作为出人政事堂的“出入证”,即使 尚书仆射官居从二品,如无“同三品”职衔,仍不得 进入政事堂参政。这样就使尚书仆射往日单凭宰 相身份自由出人政事堂的权力丧失了。其后又于 永隆二年,增“同平章事”以疏远中书令、侍中。
至此,三省制在唐初期、中叶逐渐遭到破坏,使 职差遣制出现流行的趋势。到唐后期,使职差遣制 逐渐取代了三省制下的职事官制度。唐之三省制 历经建立、破坏,渐而废止了。
二 唐代三省制变革与废止的主要原因
(一)御用机构发展成为政府重要部门,变得有职 无权或无职无权 如汉代的尚书,原是君主身边 掌管文书的小臣,由于君主对宰相大臣权力过大不 满,转而信任他们,遂发展成为政府重要部门并最后 取代三公,成为宰相机构。而尚书成为宰相机构后, 由于与君主逐渐疏远,君主又在身边建立中书、门 下机构,让他们分割尚书的权力。不久中书、门下 权力膨胀,也发展成为政府重要部门,与尚书鼎足而 立,始称“三省制”。到了唐中叶,君主又置品位较 低的“同平章事”剥夺宰相权力,用身边的翰林学 士和由宦官充当的枢密使掌管机要,发展使职差遣 制分割尚书省所属事务。
(四)三省制的变革与破坏
变革之五:门下封驳权的分散。门下封驳权的 存在并非中央集权和专制独裁政体的需要,它主要 反映了君主对中书省的不信任。但在实践中,封驳 制度难以奏效。这是因为“制浩之本,出自王言”, 中书省代君主出令,门下省居然审查而封驳之,这在 君主专制时代是很难想象的。因此门下官员大多 阿旨顺情、知非不正是理所当然的。到后来,君主 将门下封驳权分散于中书与尚书二省并于唐末废 止。
一 三省制的演变、内涵、运转机制
(四)三省制的变革与破坏
变革之三:置枢密以分割宰相权。在三省首长 分别被排挤和疏远时期,三省作为国家施政机构的 性质没有根本变化,这就决定了政事堂宰相仍须由 三省首长加官“同三品”或“同平章事”充任。 这一时期,宰相本人虽然较易驾驭,但国家军政事务 均由外朝官掌握,君主还是不放心,这样君主开始考 虑分割宰相权力。先置以宦官充任的宦官枢密使, 后于天复三年(903),设立以朝官充任的士人枢密使, 以宣传机密诏奏。至此,枢密使实际上已是与政事 堂并立的宰相机构。
(四)三省制的影响 见蓝皮p49
一 三省制的演变、内涵、运转机制
(四)三省制的变革与破坏
唐朝的三省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而进行 的一系列变革的结果。但这一体制并没有从 根本上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因此,从三省 制实施始即采取一系列变革措施,最终导致三 省制的破坏。
一 三省制的演变、内涵、运转机制
(三)三省制的运转机制 •据《朱子语类》载:“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 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 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 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 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这种上下反复、草拟、封驳、审定制救出令 的做法,唐时称为“驳下”、“论执”。

(二)三省制的三个内涵因素的成熟
2.三省并重制。王婆《震泽长语》记:“唐初 始合三省”。“合”就是把三省联合成一个 有机体,达到平衡、平均三省地位和权力的目 的。这就是三省并重制。如:由于尚书省人多 事繁,实际权力地位要重于中书、门下省,所 以唐初保留了魏晋以来中书、门下的禁中内 省,却取消了尚书的禁中内省,将尚书彻底分 出禁外。同时还分别建立了各省的三级基本 组织,平衡了中书、门下两省的直属、文属, 这样就使三省内亲外重,各有优势,互为平衡
通史下的一轮复习 ——“三个需要”
一、知识体系需要搭建 1.面:中西对比、古今关联 2.线:横向是通史,纵向是专题 3.点:任意点切入 二、知识需要推自材料 材料来源:课本、高考题、蓝皮、课外 三、知识需要规范呈现
隋唐时期
政治: 1.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
政事堂 2.地方制度:节度使 3.选官制度:科举制 4.监察谏议制度
一 三省制的演变、内涵、运转机制
(三)三省制的运转机制
唐朝决策、审议、执行的运转机制大致是这样 的:凡军国大政的制救起草先由皇帝交付中书省,中 书省中书舍人杂署其名,各草拟一份,此谓“五花判 事”。由中书侍郎、中书令补充修润后,交皇帝审 阅。皇帝审阅后再下中书省。中书省把草拟的制 救交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当,可退还中 书省,这种审议权叫“涂归”、“封驳”、“封还 ”。中书省经过修改后,将草拟的制救再向皇帝奏 报,待画救得旨后再经中书省交付门下省。如果门 下省认可,则交付尚书省执行。
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 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 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 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 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 ,当时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 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一 三省制的演变、内涵、运转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