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805地质学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技大学815固体物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技大学815固体物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a57dabb4b35eefdc9d33321.png)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815固体物理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典型晶格,晶面和晶向的指数表示,倒格子,晶体的宏观对称性,晶体结构测定,几何结构因子和消光现象。
2.固体结合:化学键,固体结合分类、特点和规律,晶体结合能,马德隆常数。
3.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简谐近似和简正坐标,一维单(双)原子振动,色散关系,
离子晶体振动,晶体热容的量子理论,态密度,晶格状态方程,晶格热导等。
4.固体能带理论:布洛赫定理,近自由电子近似和紧束缚法,能态密度和费米面。
5.晶体中电子在外场中的运动:准经典运动,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论解释,恒定电
场和磁场下电子的运动,回旋共振,德·哈斯-范·阿尔芬效应。
6.金属电子论:自由电子气模型,电子热容和费米统计,功函数和接触电势。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问答题、证明题、计算题
(四)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晶体结构和对称性约20%; 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内容约20%; 固体能带理论内容约30%; 晶体中电子在外场中的运动内容约15%;金属电子论内容约15%。
参考书目名称 作者 出版社 版次 年份
固体物理学黄昆原著,韩
汝琦改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1988
固体物理基础阎守胜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3。
中国科技大学864生态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技大学864生态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5d7dea74693daef5ef73dd4.png)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864 生态学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第一部分 有机体与环境
1、生物与环境;
2、能量环境;
3、物质环境;
第二部分 种群生态学
1、基本特征;
2、生活史对策;
3、种类与种间关系
第三部分 群落生态学
1、群落组成与结构;
第四部分 生态系统生态学
1、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3、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4、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闭卷考试,满分150分。
试题形式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和分析思考题。
参考书目名称 作者 出版社 版次 年份 基础生态学 牛翠娟等 高教出版社 第3版 2016 生态学简明教程 沈显生 中国科大出版社 第1版 2012。
中国科学院大学828第四纪地质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828第四纪地质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db283f3d15abe23482f4d58.png)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四纪地质学》考试大纲本《第四纪地质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质学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通过研究第四纪时期冰川、海洋、沙漠、河流、湖泊、动植物和人类等多方面的记录,分析总结其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并以此作为预测未来的依据。
要求考生准确掌握第四纪地质学的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熟悉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化的主要方面(如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动植物群的演变与人类发展和新构造运动等),了解重要的客观规律,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的基础知识1. 第四纪与第四纪分期2. 第四纪年表3. 第四纪沉积物4. 第四纪地貌5.第四纪冰川6. 第四纪地球环境变化动因(二)第四纪沉积物年代与古气候研究方法1. 第四纪沉积物年代分析方法2. 古气候研究方法(三)第四纪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1.前第四纪气候变化2.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特点3.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4.第四纪全球大气和海洋环流格局5.第四纪海平面变化6.中国第四纪气候变化概况7.气候变化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四)第四纪生物、古人类与生物地理区1.第四纪生物界的一般特征2.第四纪哺乳动物群3.第四纪植物群4.第四纪微体化石群的气候与环境意义5.古人类与古文化期6.中国第四纪生物地理分区1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2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09综合地质学考研试题知识点整理
![2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09综合地质学考研试题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e61b6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d.png)
2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09综合地质学考研试题知识点
整理
源于:地质考研命题组
地质考研白皮书
知识点整理
科目代码:809 科目名称:综合地质学适用范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砂岩:是由直径为0.01mm-2mm的碎屑颗粒组成的,其中砂的含量超过50%,是机
械沉积作用的产物。
2.似斑状构造:岩石由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但斑晶和基质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
产物,是在相同或相近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的,基质是显晶质的,这种结构称为似斑状构造。
3.沉积作用:在地球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
所经
4.历的搬运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
5.岩浆岩: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者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成的岩石。
6.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酸性火成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硬度高,
耐磨损,在地壳上分布最广,主要成分是长石、云母和石英。
7.玄武岩:一种基性喷出岩,SiO2含量变化于45%~52%之间,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
长石和单斜辉石。
8.岩盆:是中央微向下凹的整合盆状侵入体。
9.流面: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搞糟,是片状、板状矿物及扁平捕掳体、析离体作平行排列形
成的流面构造。
10.倾角:倾向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所夹锐角。
11.变质作用:现存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的改变及化学活动流体的参与导致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入学初试试题
第1 页(共15页)。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829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829构造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a0866bf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0.png)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829构造地质学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829构造地质学,一起来看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829构造地质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考试大纲本《构造地质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质学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三大重要支柱学科之一,也是地质学各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课程。
构造地质学研究固体地球岩石圈范围内结构构造、形成演化过程及规律,并为找矿勘探、能源开发、地震减灾、优化地质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
构造地质学以地壳和岩石圈物质的结构构造演化为中心,以研究岩石的变形和形成机制为主,结合其它方法,在中小尺度上研究岩石圈的组成、构造现象的演变规律。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层层序构造、力学分析基础、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与线理、岩浆岩体构造、板块构造基础、地质图、极射赤平投影等内容。
要求考生准确掌握构造地质学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基本掌握野外与室内研究方法、理解应变椭球体、掌握应变分析方法,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地层的基本产状与层序的判别1. 地层产状的要素与测量方法2. 地层层序的正常与倒转3. 地层层序的判别准则4. 地层的连续与缺失5. 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6. 地层在地质图上的投影与V字形法则(二)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 外力、内力、应力概念2. 应力状态、应力莫尔圆、应力轨迹图3. 岩石破裂准则4. 应变椭球体、弗林(Flinn)图解、变形分析5.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变形的因素(三)褶皱1. 褶皱的概念及褶皱的各项要素2. 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的测定3. 褶皱几何形态的各种描述方法、褶皱的分类4. 褶皱的形成机制及成因类型特征5. 褶皱各种组合形式的特点及形成机制6. 影响褶皱的主要因素7. 褶皱形成时限(四)节理1.节理的分类、节理性质类型及特点2.节理力学性质分析、节理的分期与配套3.不同地质背景上发育的节理4.节理的观测与制图5.节理脉的充填机制和压溶作用(五)断层1. 断层的概念及几何要素2. 断层的分类3. 断层效应4. 断层岩(构造岩)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特征5. 正断层(含拆离断层)、逆断层(含逆冲推覆)、平移断层的特征及组合型式6. 同沉积断层的概念、特征及识别标志7. 区域性断裂与韧性断层8. 断层形成时限的各种标志9. 断层(剪切带)剪切指向确定(六)劈理与线理1.劈理的概念、形成机制和一般类型特征,及劈理的先后顺序标志2.线理的概念、中小型线理、大型线理的基本特征3.线理期次的识别和划分(七)岩浆岩体的构造1.岩浆岩体的产状2.岩浆岩体的原生构造3.岩浆岩体的次生构造4.岩体接触关系(八)地质图1.地质图的基本特征2.简单地质图的判读(九)极射赤平投影基础1.极射赤平投影的特征2.各种构造要素的表示3.各种交叉关系的定量求算(十)板块构造基础知识1. 岩石圈的概念2. 板块边界类型3. 板块构造存在的证据4. 全球板块的划分二、考试要求(一) 地层的基本产状与层序的判别1. 准确掌握地层产状的要素(走向、倾向、倾角)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805地质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805地质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fec31de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7a.png)
目 录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质学基础)所有试飓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口需使用计算蜀4不使用计算器一、概念题(每小题8分,共48分)】.软流圈和岩石圈2.同位素年龄和相对年代3.化学风化中的水解作用和水化(水合)作用4.解理和节理5.石英砂岩和石英岩6.倾伏悟皱和斜歪褶皱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眨分)1.古生代包括哪些地质年代单位?请由卷到新列出2.滨海带的沉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岩浆岩岩堵和岩基的侵位方式有什么不同?4.阐述变质作用的方式及其概念5.什么是矿物的类质同相?形成类质同相的条件有哪些?6.破火山口是如何形成的?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I.详细讨论地下水的剥蚀作用与河流的剥蚀作用在方式和结果上的差别考试科目「地质学基础第1页共2页2.现代全球地壳活动带(地震带和火山带)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论述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3.沉积岩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有什么异同?为什么?4.如下图中,从A到K代表了不同的地层和岩石单元,清重建如图示的地质演化历史和接触关系,并说明原理考试科目:地旗学基础第2页共2页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质学基础)所有试题答案写在曾顾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口需使用计算器寸不使用计算器一、概念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2.箱皱御造和断裂构造3.岩桨的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4.岩石的结构和构造5.沉积岩的胶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6.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卜河流对其机械搬运物如何进行分选、磨伽和磨细作用?2.简述侵入岩体的侵入方式和相应的侵入体名称3.阐述变质作用的概念和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4.描述矿物颜色的分类和各自成因5-请按矿物形态特点写出4种变质岩的变晶结构6.褶皱种类志祥,请分别根据轴面产状和枢纽产状进行分类.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从气候、地形、岩性三方面说明不同条件对风化作用的影响考试科自;地质学基础第t页共g页2.清阐述山岳冰川的剥蚀作用方式和形成的特征地形地貌1根据鲍文反政原理,解释各类岩浆岩的成因和矿物组合规律4.阐述不同炎型的地层接触关系及各自成因过程考试科目:地研学基础第2页共2页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质学基础)所宥试题答案写在答曜维上,答案羯在试卷上无效口需使用计算器j不使用评算器一、概念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2.解理和断口3.劈理和片理4.正断层和逆断层5.同化混染和结晶分异6.变晶结构和变余结构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1.简述河流机械剥蚀作用的方式和过程2.按从老到新的顺序写出寒武纪到第三纪之间的地质年代名称3.什么是矿物晶体的结晶习性?有哪些分类?4.矿物斜长石和方解石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差异?5.简述玄武岩中气孔和杏仁体形成过程6.简述岩浆岩体和围岩的接触关系按成因的分类和姬念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I.描述略斯特地形的形成条件和形成发展过程考试科目:地质学基础第I页共2页2.阐述根据地层岩石关系判别本地海进和海退变化的方法和原理3.阐述冰川搬运作用的特点,以及冰川沉积物与河流沉积物的差别4.在槽皱形成过程中,影响褶皱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的?考试科目;地质学基础第H页共Z页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彳(9料费技木女肾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质学基础〉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誓案写在试卷上无效口需使用计灯器V不使用计算器一、概念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磨圜作用和分选作用2.主要矿物、枕要矿物和副矿物3.条带构造和流纹构造4.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5.直立裾娘和水平槽皱&地制和地垒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1.简述冰川剥蚀作用的方式和过程2简述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差别3.品体是具有格子状结构的固体,有哪些基本性质?4.岩浆岩根据矿物的结晶程度和颗粒大小,有哪些结拘类型分类?5.根据物质来源不同,沉积岩的形成和分类有哪些差别6.形成化石需要哪些条件?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I.详细论述河流剥蚀作用的方式并解释瀑布和牛觐湖的形成过程一考试科口:地质学基础第I页共2页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叙述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及其中矿物组合变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图学概论(加试)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图学概论(加试)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38837a731126edb6e1a1010.png)
(四)普通地图 介绍普通地图的类型及其内容,以及各要素的表示方法。 要求掌握: 1.普通地图的分类。 2.普通地图所表示的主要内容。 3.普通地图六大要素的如何表示。 4.等高线判读的方法。
(五)专题地图 介绍专题地图的特点、类型、表示方法及专题地图设计的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 1.专题地图的特点。 2.专题地图的类型。 3.专题地图的十种基本表示方法。 4.掌握专题地图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地理数据的表示 着重介绍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地图注记和地图色彩。
要求掌握: 1.地理数据的四种量表及其区别。 2.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 3.地图符号设计的原则。 4.地图注记的基本要素。如何配置点、线、面符号的注记。 5.色彩的三要素。 6.加色法混合与减色法混合的区别。 7.RGB 与 CMYK 颜色空间的区别及联系。 8.使对比强烈的色彩达到协调的方法。
(二)地图的数学基础 介绍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的分幅与编号等数学要素。 要求掌握: 1.我国目前采用的大地坐标系,高程系。 2.地图投影的概念,分类。投影变形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3.选择地图投影的一般原则。 4.常用的各种投影的概念、分类、变形情况及应用。 5.坐标网的类型及其在各种比例尺图上的表示。 6.地图比例尺及其在地图上的表现形式。 7.我国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方法,掌握分幅编号的计算。 8.邻带方里网的加绘。
考试大纲-2020中科院考研-普通地质学
![考试大纲-2020中科院考研-普通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318928b028ea81c758f57876.png)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入门知识体系,是地质学各二级学科或专业所必备的最基础的理论课程。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质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
本课程介绍地质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地球的层圈构造及各层圈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常见矿物和岩石、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特征、岩石圈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演变历史、地质历史上地球生物演化概况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该准确掌握地质学特有的时空演化概念,尤其对岩石圈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四维动态演化过程有着深刻的理解。
一、考试内容(一)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二)矿物1.矿物的定义及主要性质2.常见造岩矿物(三)岩浆作用和岩浆岩1.岩浆作用的基本概念2.火山与火山活动3.侵入岩的基本特征4.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特征5.岩浆岩的基本类型(按SiO2含量)及其代表性深成岩与喷出岩6.科马提岩、玻基安岩、煌斑岩与煌斑结构7.常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四)外动力地质作用和沉积岩1.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2.沉积岩类型3.沉积构造及其地质意义4.常见沉积岩的肉眼鉴定(五)变质作用和变质岩1.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变质作用的方式2.变质岩的结构、构造3.四类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4.常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六)地质年代学1.相对地质年代2.标准化石3.同位素地质年代、主要同位素测年方法与新进展4.地质年代表(要求熟记!)5.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和切割律的含义及其地质意义(七)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1.地震基本概念与地震波2.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及其划分依据3.地球内部主要的地震(P波)不连续面4.岩石圈与莫霍面(Moho)5.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八)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岩石变形与地质构造2.褶皱与断层(断层的三种基本类型)3.脆性断层与韧性断层4.地层或地质体的接触关系(整合、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或假整合、侵入接触、冷接触)及其地质意义(九)板块构造学基础1.大陆漂移2.海底扩张与海底磁异常条带3.大洋中脊4.板块构造学基础知识(转换断层、三联点、板块分离/离散、板块汇聚、贝尼奥夫带、俯冲带与缝合带、岛弧、双变质带、活动大陆边缘与被动大陆边缘)5.威尔逊旋回(十)风化作用1.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2.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3.风化作用的产物4.古风化壳与残积物5.夷平面(十一)河流及其地质作用1.河流的形成2.阶地的成因分类3.河流的侵蚀作用4.河流的搬运作用5.河流的沉积作用(十二)海洋及其地质作用1.海洋概况2.海水运动及其地质作用3.海底沉积物(十三)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1.湖泊概述2.湖泊的沉积作用3.沼泽及其地质作用(十四)冰川、地下水和风的地质作用1.冰川地质作用基础2.地下水地质作用基础3.风的地质作用基础4.冰碛岩(十五)地球的演化1.地球的天文时期2.隐生宙时期3.显生宙时期(十六)常见地质图件的识别1.综合地层柱状或地质剖面图识读与解释2.地质图识读与解释二、考试要求(一)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1.较好地把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表面形态、大陆和大洋地形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50普通地质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50普通地质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f7c95cb4b35eefdc9d3339e.png)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一)内容比例地质学、地球圈层系统、地球物质组成、地质年代30%板块构造、地质构造、岩浆与变质作用20%外力地质作用,40%地球资源-环境-灾害与人类发展,约10%(二)题型比例术语解释约30%论述题约70%二、其他普通地质学绪论考试内容地质学、地球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地球+将今论古+以古示今);地球的动力系统(外营力动力系统,内营力动力系统)。
一地球系统及其圈层构造考试内容地球系统(组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固体地圈;各圈层的概念、大气环流,大气降温率)地球表面形态(陆地、海洋地形单元)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温度、重力、磁性、弹塑性等,以及它们在地内的变化趋势;重力异常、地磁异常、地温梯度)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地震波、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方式;地震波波速变化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推断;不连续面:莫霍面、上/下地壳、软流层、岩石圈、地幔转换带、内/外核界面;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物理和化学特征)二地球的物质组成考试内容矿物(元素和丰度,矿物肉眼识别特征)岩石(岩浆作用和岩浆岩-概念、火山作用、侵入作用;代表性岩浆岩:辉长岩、玄武岩、闪长岩、安山岩、花岗岩、流纹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概念、因素、类型;代表性变质岩:片岩、板岩、片麻岩、大理岩;沉积作用和代表性沉积岩: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硅质岩、灰岩)岩石循环三地质年代考试内容地质年代确定依据(地层叠覆率,生物演化率,地质体之间切割率)。
相对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
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测年原理,同位素地质年代概念地质年代表(宙、代、纪的划分)。
四岩石圈板块构造考试内容板块构造的建立(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板块边界类型(分离型,汇聚型,转换型)板块驱动机制(地幔对流、地幔柱、热点)五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考试内容构造运动(概念、岩层产状、岩石受力与变形变位)地层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整合)褶皱构造(褶皱概念、要素,褶皱基本类型,褶皱识别-横剖面)断裂构造(概念、类型(节理,断层),断层基本要素,断层组合,断层识别-横剖面)六风化作用考试内容风化作用(概念,影响因素)风化作用类型(物理风化作用:方式、产物;化学风化作用:方式、产物;生物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产物(风化壳七地面流水地质作用考试内容地面流水类型和水动力特点(层流、紊流、环流)片流和洪流的地质作用(片流、洪流、过程和产物)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下蚀作用及其地形产物,河流侧蚀作用及其地形产物)河流的搬运作用(分选、磨圆)河流的沉积作用(河道沉积作用及其产物:浅滩、河漫滩;河口区沉积作用:三角洲)影响地面流水地质作用的因素(构造升降运动,气候、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河流地质演化史(准平原化、夷平面;不同河段的地质特点;深切河曲)八地下水地质作用考试内容地下水概述(来源,储存形式,化学和物理性质,运动特点)地下水岩溶作用(机械冲刷作用及其产物,化学溶蚀作用及其产物)。
地大武汉810测绘科学技术基础资料
![地大武汉810测绘科学技术基础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812f14c4afe04a1b071defb.png)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测绘科学技术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测绘科学技术基础是我校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学术型、资源与环境之测绘工程方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门专业基础考试科目。
主要考核考生对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包括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三个方向)专业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掌握情况。
二、试卷结构我校测绘科学技术基础考试科目试卷总分数为150分,包含专业必答题和专业选答题两部分。
专业必答题为50分,考察测绘科学技术基础的共性基础知识,所有报考考生都须答题;专业选答题为100分,考生只需且必须选答所报考的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二级学科方向的试题。
测绘科学与技术的三个二级学科方向为: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对应考察的内容分别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及其典型应用。
考题题型及其比例:➢选择题、名词解释或判断题约30%➢简答或作图、证明题约30%➢综述分析题约40%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三、测绘学共性基础考核要点1、测绘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考试内容:测量学基本概念;角度、距离、高差测量原理和方法;测绘新技术及学科发展。
测试考生对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的掌握情况,对现代测绘进展的了解和测绘工程专业的总体认知。
考试要求:1)考生能够掌握测量学基础重要名词概念;2)掌握角度、距离、高差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运用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对现代测绘的进展有了解、对测绘学科前沿发展有专业化认识。
2、地球测绘与制图的数学基础考试内容:地球椭球体、大地水准面、大地控制、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的变形、地图投影的分类;地形图分幅编号、地图投影与制图的关系、地图投影的配置与设计;正轴等角圆锥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地图投影的转换。
考试要求:1)了解地球椭球体基本特征,掌握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大地坐标、高程系、大地控制网基本概念2)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地图投影主要变形3)掌握地图投影类别及正轴等角圆锥投影、高斯-克吕格等投影方法的主要特征4)掌握地图投影的转换方法,掌握不同坐标系间转换、不同比例尺地图间投影转换技术方法5)掌握我国测绘中地图投影的配置与设计原则。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1178ff8195f312b3169a53f.png)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4科目名称:物理化学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一、概述物理化学课程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胶体化学和统计热力学等六个部分。
其中前四部分为主要内容。
考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掌握物理化学一般方法,及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有关的物理量计算和表述中,注意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制(SI制)及遵循有效数运算规则。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下面按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初步、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六个部分列出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1、化学热力学(1)热力学基础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
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掌握热力学能、焓、熵、Helmholtz函数和Gibbs函数等热力学函数及标准燃烧焓、标准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标准生成Gibbs函数等概念。
掌握在物质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
在将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应用于特定系统的时候,会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次是Van der Waals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
掌握熵增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
理解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掌握用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推导重要热力学公式的演绎方法。
(2)溶液与相平衡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
掌握Raoult定律和Henry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
理解理想系统(理想溶液及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
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标准态。
会从相平衡条件推导 Clapeyron和Clapeyron—Clausius方程,并能应用这些方程进行有关计算。
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地质学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地质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d11cee69b89680203d8258c.png)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岩土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地质考试大纲本《工程地质》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岩土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也是许多学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工程地质评价和分析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矿物岩石部分1. 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2. 岩浆岩的成因与产状、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的分类、主要岩浆岩的特征3.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构造、沉积岩的分类、主要沉积岩的特征4.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变质岩的结构、变质岩的构造、变质岩的分类、主要变质岩的特征5. 岩石的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地质性质(二)地质构造1.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地层、地层年代、地层年代的确定方法。
2. 岩层的产状、褶皱的基本形态、褶曲要素、褶皱的形态分类、褶皱构造的识别3. 构造节理的分类、剪切节理的特征、张节理的特征、节理密度、裂隙率、节理统计图4. 断层构造、断层的几何要素、断层的基本类型和特征、断层的野外识别5. 地质图的阅读分析(三)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1. 结构面、结构面的成因类型、结构面的特征、软弱夹层、岩体的结构类型2. 岩体的变形特征、岩体的流变特征、岩体的强度性质3. 地应力的组成、地应力的分布规律、地应力研究的工程意义4. 岩石的质量指标、节理岩体的地质分类(RMR)、岩体质量(Q)系统分类(四)坝基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1.导致坝基岩体不均匀变形的地质因素、坝基岩体承载力、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的类型、坝基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分析、坝肩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分析2.抗滑稳定计算中f、 c 值的选定、地质因素对f、 c 值的影响3.渗透压力、潜蚀4.清基、坝基岩体加固(五)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1. 边坡形成后应力状态的变化、影响边坡岩体应力分布的因素2. 边坡变形与破坏的类型3.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4. 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5. 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六)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1. 洞室围岩的稳定分析2. 地下洞室位置的选择3. 山岩压力、弹性抗力4. 提高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措施二、考试要求(一)矿物岩石部分1.掌握矿物基本的物理性质,熟练掌握光泽、颜色、硬度、解理、断口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