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摘要: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当今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形势下,除了要求她们有更高的文化,还需要有更好的素养。因此,我们要在传授中小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关注她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培养她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分析中小学生道德状况和道德环境的实存状况,有助子更清晰地把握问题,也为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本调查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高低或道德发展程度,而在于考察当前中小学生道德的真实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思考和探索,试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生道德现状对策
调查的统计结果
第二题:
图表能够看出,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的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都基本不了解。可见学校的教学都打重点放在了成绩上,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也不知道主动去了解规范,那制定规范还有什么用。
第四、五、六题平均统计:
图表能够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偏重自身,越来越自私,集体观念淡薄。这一现象显示了:1.学习压力大,导致越来越不想不时间浪费在集体活动上,学校看重的是成绩,一切以自己为圆点;2.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导致家长的溺爱,什么都不让做,怕伤到孩子。
第七、八、九题平均结果:
图表能够看出:学生主要分为两类,文明礼貌尊敬老人、斤斤计较。学生出现这种分化可能是,家长的溺爱,自私自利,家长,社会等不良环境的影响。
第十题:
结果能够看出来,大多数孩子还是知道父母的生日的,可见她们对父母的敬重。
第十一题:
图表能够看出,虽然大多数知道父母的生日,但孩子们随着年龄的
增长主动去帮助父母的越来少,特别是高中生,一月回一次家,什么也不主动为父母做。
第三题统计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升国旗越来越当成一件骄傲的事参加,对爱国这一词语越来越模糊。
结果分析
根据当前中、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究其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十分重要。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即使是善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据调查,当前家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家教方式简单。有两种极端:一种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始于独生子女从小的惯养溺爱,长大了无法管理教育,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一种是动辄打骂,使孩子形成逆反抵制心理,甚至出走,与社会青年同流合污,走上违法犯罪歧途。
二是家长激励不当。这主要表现在对子女要求过高、过严格,给子女造成精神压力;或对子女过分溺爱,什么要求都给予满足,养成自命清高、我行我素的不良道德行为性格。
三是家教环境不良。由于家长的自身素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不少家庭父母、长辈不重视家庭教育和不注意成年人行为对子女的影响,整天沉缅于麻将扑克等赌博活动,忽视了言传身教,经过长期的耳濡目
染,给学生少年时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有的家庭成员在男女交往上也不注意场合和自身形象,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庭不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暗示和教唆作用。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课堂,是孩子接受知识培养良好品德的主要阵地必不可少。据调查结果与网络资料显示,当前,学校教育主要问题有:德育队伍不健全等问题也是当前学校开展未成年人开展道德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是学校“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存在。口头上时时强调“德育为首”,可实际在时间和工作安排上却挤了德育工作。德育活动基地不多、德育设施较缺乏。
二是教师反映学校施展教育手段乏力。主要表现在社会和家长不理解学校和教师苦衷,一方面要求教师如何教好她们子女,而另一方面教师在管教学生时又指手划脚的,偏袒子女,动不动要“告老师”,教师的权威与尊严受到挑战。而教师面对“不许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师德要求,对问题学生也只能是束手无策。
三是学校德育观念滞后,传统德育模式单一。思品课纯说教,缺少实践体验;只限于一味追求“三月学雷锋”、“五月搞助残”等老模式的德育活动,忽视了德育教育长期性、多样性、系统性。
(三)社会因素
社会能够说是孩子的第三课堂,是孩子补充知识逐步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场所,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可忽视。据调查结果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