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朝汉代教育
• /wiki/%E7%A7%A6%E6% B1%89%E6%97%B6%E6%9C%9F%E6%95%9 9%E8%82%B2?prd=so_1_doc • /view/6586.htm
•(二)汉代的教育
汉代有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 ,在 太学任教的叫“博。
两汉太学规模相当大,西汉为太学生修建的 校舍能容纳万人;东汉太学生曾达3万多人, 京城里形成了一个太学区(大学城)。 同时,各类教学都得到发展,地方政府所办
学校,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秦汉时期教育
秦、汉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建立统 一的国家教育制度进行探索的时 期。 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实行吏 师制,取消学校。 汉朝则以秦为鉴,在儒家思想指 导下,重视学校,推行教化,并 首创太学和郡国学,为中国封建 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秦王朝时期的教育
为适应统一的封建国家政治的需要,在文化教育 方面采取了许多重大的措施。
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下令整理和统一文字 。 推行封建礼教 :秦孝公用法家思想为指导, 实行变法,把“公”和“忠”作为最高的道 德规范,排斥儒家的孝、悌、仁、义等德规 范。 设置博士官:规定博士的职务是掌握古今历 史文化。 颁“禁私学”令。秦王朝时期的统治者不重 视学校教育,忽视儒生的作用,“焚书”、 “坑儒”,这是加速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秦汉时期的教育
2.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
教育的隐效性。
(三)教育目标:“文人”与“鸿儒”
知识分子分五类: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 儒。
(四)教育内容:博通百家
(五)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 2.思考与求是 3.“问难”与“距师”
今文经:汉初凭经学大师的记忆、背诵、口耳相传,以 汉代隶书书写的六经旧典,发展在先;
重在阐述“微言大义”,根据政治的需要解释经学,迎合 统治者的意志。并糅入阴阳五行的思想,组建谶纬化。
古文经:汉武帝时从地下或孔壁中挖掘出来,或通过其 他途径保存下来的儒经藏本,初本是先秦的古汉字,发展在 后。
重本源,详考据,意在恢复传统儒学精神,具有较多的学 术意味,但表现出保守、繁琐的倾向。
一、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著述 《春秋繁露》、《对贤良策》
(二)三大文教政策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三)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1.人性是人天生的素质(“生之质”)。
2.人性之“质”中,有“仁气”和“贪气”(封建社会道德 为标准)。
3.人性与善
性是善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善是性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 在教育条件下向具备一定道德之善的现实人格转化的结果。 (善:封建社会伦理道德)
4.人性三种
“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
(四)论道德教育
1.德教是立政之本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
2.道德教育核心内容:“三纲五常”
“三纲”是道德的基本准则,“五常”则是与 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心理、行为 能力相关的道德观念。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中国教育简史第二章复习
教师:
他提出这样的思想有什么意义,你能简单地分析一下吗?
学生A:
嵇康对“名教”钳制思想、压抑人性的批判是正中封建传统教育要害的。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和思考教育的问题,这对于促进教育领域中的百家争鸣,全面认识教育的属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学生A:
文翁兴学不仅开始了蜀郡教育事业,而且促进了全国地方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他创造了委托培养教师的经验,为发展地方教育创造了条件。
教师:
你补充得很好,你们俩概括的再综合一下,就很完整了。
学生B:
老师,还有一道题是要求解释“次相授受”,不知道说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整?
教师:
你的问题涉及到名词解释该如何回答的问题。就拿“次相授受”来说吧,首先要明确它的产生时期和性质,即它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接着就是阐述它的基本内容或含义,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最后再点评一下,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这样的回答就比较完整了。谁知道现存的汉代蒙学识字课本是什么吗?
学生A:
是《苍颉篇》。
学生B:
你记混了。应该是《急就篇》。
老师:
是《急就篇》。这类题目属于教育史基本知识问答,是需要同学们记忆准确的。
学生B:
老师,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罢黜”怎么理解呢?
学生A:
我理解是“废除”的意思,就是要废除其它各家学说,只尊崇儒家思想。
教师:
那么,“罢黜”百家与禁止私学、焚书坑儒这种对待异端学说的作法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三节:董仲舒及其教育思想 一、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的生平事迹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 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 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 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凡相两国,辄事骄 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 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 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 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 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 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 至大官。”(《汉书·董仲舒传》)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4.论人性与教育 “性如茧、如卵,卵待覆而成雏,茧待缫而为丝, 性待教而为善,此之谓真天。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 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 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 民之性为任者也;今案其真质而谓民性已善者,是 失天意而去王任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 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 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缲以涫汤,而后能 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 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性者, 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 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春秋繁 露·实性》)
太学太学董仲舒的教育主张得到汉武帝的认可采纳公元前董仲舒的教育主张得到汉武帝的认可采纳公元前124124年汉武帝应年汉武帝应丞相公孙弘之请创立太学相继设置丞相公孙弘之请创立太学相继设置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秋春秋等五经博士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此乃等五经博士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此乃汉代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
中外教育史第5节: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教育
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3
董仲舒认为,养士和选士是分不开的。靠选举、贡贤, 把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推荐上来,经过考核再分别
加以录用。这样,人才就不至于被埋没而充分发挥其
作用。于是,董仲舒提出了设立察举制的建议。实行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汉武帝推行的三大文教政策,实际 上是董仲舒思想的具体化。董仲舒的 对策对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产生了 深远影响。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 思想,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 书,儒家道德观成为道德教育依据。
1 2
罢黜百家,推崇儒学 在董仲舒看来,无论是养土还是选士,必须有统一 的标准。否则,百姓殊方,法制数变,君主无所持, 百姓无所从,仍不能实现人心归顺,天下统一。这 一政策不仅使养士和选士有了统一的标准,而且从 思想理论上奠定了汉王朝巩固封建统一大业的基础, 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兴太学以养士 董仲舒认为,兴教化的根本在于培养和选拔有贤德的 人才,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国家之治就是一句空 话。因此他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政策。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李斯在提议禁私学和 焚书之后,紧接着提出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 师。”就是说,秦在禁止 《诗》、书百家语后, 唯一允许学习的就是法 令,法教的任务由执法 的官吏来担任。单纯地 实行法教,并且以执法 的官吏为师,结果必然 是以法代教,失去了一 般意义上的教育。
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 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请在此 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 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 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请在此 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 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汉时期的教育秦汉时期的教育秦王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列措施,顺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
政治上集权,在思想上就不再让百家争鸣了。
代表地主阶级的统治者要求政治统一,从而达到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由此也影响到了教育制度。
秦朝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比如统一文字,有一定的好处。
这在教学方面起到了规范的作用。
秦还设“三老”以掌教化,“三老”是一种乡官,是中央集权统治机构的基层组织中的官职之一。
“三老”直接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图对一般人民进行法治教育、耕战教育、和尊卑贵贱的思想教化。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王朝还实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政策。
这实际上是取消了学校教育的制度,以吏为师,以法代教。
这又回到了私学产生之前的状态,是教育事业的倒退。
而且从秦朝开始出现了文字狱。
这些都是秦王朝在教育方面留下的失败的教训。
汉承秦制,但在教育上则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教育在育才和化民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看作是巩固大一统的重要工具。
到汉武帝时,随着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的成熟,在文教方面,逐步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和整理古籍等政策。
独尊儒术,实际上推动了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而且确立了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
实行这一政策的结果,无论是对养士还是选士都有极大的影响。
也即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
这也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的地方。
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制度上,而不是思想上,儒学的重大影响就在此处(陈寅恪的观点)。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
官学在学制上分为五级:中央有太学,地方按行政系统分为学、校、庠、序四级。
太学属于大学性质,教授儒家六经。
学、校属于中学,专学一经。
庠、序属于小学性质的学校。
学校庠序之间没有连属关系,等级不是很明显。
汉时的私学发展也很昌盛。
许多儒学大师不能从政或在官学里任职的,大都从事私人讲学。
汉代私学的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和及门弟子两种:著录弟子,就是在名儒门下著其名,不必亲来受业,这便是后来的“拜门”的开始。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三)地方学校 文翁兴学: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欲移 文翁兴学: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欲移 风易俗,推行教化,先从郡吏中选派聪慧 者十余人到长安,就学于博士,这可谓最 早的委托培养措施。 至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 至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颁布地方官学 学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普遍设学:设在 郡国的称为“ 郡国的称为“学”,设在县的称为“校”, ,设在县的称为“ 设在乡的称为“ 设在乡的称为“庠”,设在村落(“聚”) ,设在村落(“ 的称为“ 的称为“序”。
(三)专门学校的设置 三国魏明帝置律博士,教授刑律, 三国魏明帝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 学弟子。这是我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 学弟子。这是我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 开设医学,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开设医学,这 是我国医学专科教育之始,也是世界上最 是我国医学专科教育之始, 早的医学专科学校。 早的医学专科学校。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下令在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下令在 京师开设 “四学”。玄学、史学、文学、 四学” 儒学“四学” 儒学“四学”,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 合学校。
(三)以儒术取士
察举最盛的孝廉科,就是选取具备儒家的“ 察举最盛的孝廉科,就是选取具备儒家的“孝”、“廉” 美德的人士 而明经科则是专取通晓一门儒经的学者 太学生通过考课,通一经者即补为官。
(四)视学制度 作用和影响 :
第二讲_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共28张PPT)
二、论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
〔一〕论人性
王充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王充认为,由于先天禀气之 不同,人的生理素质是有差异的。
“实那么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 “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
“众少成多,积少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蓬生麻间,不扶自直;
关于认识的来源,王充强烈反对汉代 第一章 秦汉时期的文教政策
❖ ?颜氏家训?在封建家庭教育开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流行的圣人“生而知之〞或“神而先知〞的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父母威严而有慈,那么子女畏而生孝矣。 他先后任过江都王和胶东王的国相,但终不得志,后托病弃官归家,潜心学问。
谬论,肯定不学不知、学而后知。 作为官吏告等学府的太学始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
“蓬生麻间,不扶自直; 强勉学问,那么闻见博而知益明。
“人才有高低,知物由学,学之乃知, 他的教育思想对汉代和后来封建王朝制定中央集权的文化教育路线、方针、政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
能成。……是故君子贱二而贵一。〞
❖ 2.形静志虚
❖
为学必须虚心沉静,惟如此才
能深入悟解,体会精微。
❖ “夫欲致精志者,精气之所趣也。
Hale Waihona Puke 第四章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生平简介
颜之推〔公元530—595年〕,字介,梁朝金陵〔今江苏南京〕 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出生于士族家庭,有家学传统。他被 称为是6世纪后期“最博学而有思想〞的学者,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杰 出的教育家。他的一生主要从事学术和编书的活动,是南北朝和隋 朝时期学问渊博、颇有见识的大学问家。
秦朝汉代教育
秦汉时期教育
秦、汉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建立统 一的国家教育制度进行探索的时 期。 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实行吏 师制,取消学校。 汉朝则以秦为鉴,在儒家思想指 导下,重视学校,推行教化,并 首创太学和郡国学,为中国封建 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汉代的教育
汉代有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 ,在 太学任教的叫“博士” ,学生叫“博士弟子
” 或太学生。
两汉太学规模相当大,西汉为太学生修建的 校舍能容纳万人;东汉太学生曾达3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 京城里形成了一个太学区(大学城)。 同时,各类教学都得到发展,地方政府所办
学校,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 /wiki/%E7%A7%A6%E6% B1%89%E6%97%B6%E6%9C%9F%E6%95%9 9%E8%82%B2?prd=so_1_doc • /view/6586.htm
秦王朝时期的教育
为适应统一的封建国家政治的需要,在文化教育 方面采取了许多重大的措施。
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下令整理和统一文字 。 推行封建礼教 :秦孝公用法家思想为指导, 实行变法,把“公”和“忠”作为最高的道 德规范,排斥儒家的孝、悌、仁、义等德规 范。 设置博士官:规定博士的职务是掌握古今历 史文化。 颁“禁私学”令。秦王朝时期的统治者不重 视学校教育,忽视儒生的作用,“焚书”、 “坑儒”,这是加速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06第二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第一节秦汉文教政策的变迁第二节汉代教育制度和察举选士制度第一节秦汉文教政策的变迁●一、秦代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二、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三、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四、独尊儒术的作用和影响二、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一)废除“挟书律”●(二)开放私学●(三)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三、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罢诸子传记博士)–战国时就有博士,其职责是“议政事、备咨询、掌故籍”–秦汉承袭此制,也设博士官,职务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把儒家典籍年)把儒家典籍《《诗》《书》《》《易易》《》《礼礼》《》《春秋春秋春秋》》拔高到“经”的地位,并设了五个专博士的位置——“置五经博士”(二)兴太学以养士建立博士弟子制(造就儒家治术之才)–博士弟子制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
太学的兴办,不仅是汉代官办大学之抬,也是我国大学教育开始的标志。
(三)重视选举,任贤使能确立察举制,以儒术取士(选拔人才以经学为本)–察举最盛的孝廉科,就是选取具备儒家的“孝”、“廉”美德的人士,而明经科则是专取通晓一门儒经的学者。
(四)视学制度●君主视学自古有之。
《学记》:“未卜缔不视学。
”●东汉时皇帝视学成为一种制度。
四、独尊儒术的作用和影响●1.对教育的作用–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ng)),不如(教子)一●汉代流传谚语“遗子黄金满籯(yíng》)韦贤传》经。
”(《汉书·韦贤传定贤》》)●王充曾感叹说:“儒者学,学,儒也。
”(《论衡·定贤2.对中国学术的影响–它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除了儒家之外,其余各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这对于中国的学术发展起了阻碍束缚作用;–推动了知识分子去研究儒学,由于儒家比较重视古代文化,重视教育,所以推动了人们去整理古籍,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秦汉时期学习教育课件PPT
“六王毕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
以步楚秦 青,,为 松三江驰 。丈湖道 而之于 树上天 ,,下 厚濒, 《 筑海东 汉 其之穷 书 外观燕 》 ,毕、 卷 五 隐至齐 二 以。, 《 金道南 贾 椎广极 山 ,五吴 传 》 树十、
——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一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 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 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 的。
不同点二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 有封地;(世卿世禄) 不同点三 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 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 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 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 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 的统一。
(3)地方制度:郡县制度(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李斯建议,秦始皇采纳废分封性郡县(材料) (4)用人制度:(对世卿世禄的否定) (5)法律制度: 3.作用: 打破传统的……;开始形成中央集 权的政治体制;开拓疆域,加强国 家统一;奠定……的基础;对2000 多年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这是一个空前广袤的帝国,面积大约三百万平方公里。嬴 政大帝摆脱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分封制度,把帝国划 分为四十一个郡。郡是地方行政单位,直属中央政府,郡下再 划分为若干县,县下再划分为若干乡。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 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 男。…… ——柏杨《中国人史纲》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释制度(图示)
2.特点:地方→中央→皇帝→皇权至高无上 3.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的作用: 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 统一国家形成(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
4.制度变化的特点
改姓易号——朝代的更替
机构的调整——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第2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教育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或简称“弟子” 东汉时称“诸生”或“太学生”。太学生的来源,一是 由太常直接选送,只要年满18岁,相貌举止端正,其余就由 太常决定了。二是由地方当局选送,则有学习态度、品德表 现等具体标准的要求。两类学生都是以民间子弟为主,其中 不少是贫困生,有的还要靠做工来维持生计。西汉末年以后 ,朝廷多次仙官僚贵族子弟入太学读书,但他们因有依仗父 辈作官的前程,故入学积极性普遍不高。东汉还允许参加明 经科考试落第者补为太学学生,这一作法为后付所效法。
禁私学和焚书政策的最大受害者是以《诗》、《书》为经 典的儒家。第二年(前212年)有儒生诽谤秦始皇后逃亡,秦 始皇大肆株连搜捕,发生了坑杀(活埋)460个儒生的事件。 焚书坑儒,对于统一思想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 ,用这种手段来解决学术上、思想上的纷争,未免过于极端、 残暴,不仅破坏了文化典籍,而且,大大地激化了矛盾。秦二 世而亡,与这一文教政策的失误有颇为直接的关系。
《急就篇》
为综合性教材,以识字为主,介绍各方面常识。叶韵,七 言,四言,三言,包括陈说姓名,介绍丝织、植物、动物、农 产品、自然常识、疾病药物、身体器官、乐舞礼器、官职名称 、各种杂物品类,指导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像一部小百科全书 。此后如南北朝梁朝的周兴嗣编的《千字文》。他摹写王羲之 书1000个不同的字,编为四言韵语,共250句。此书主要供儿 童识字使用,内容包括天文、自然、历史、地理、建筑、社会 、文化、伦理道德、人身修养以及语言等各方面知识。唐宋以 后,一直沿用。并被译成满蒙文字,曾传到日本。唐朝人编的 《开蒙训要》、《太公家教》、《蒙求》等,都是流行广泛的 蒙学课本,为宋付蒙学教材的完备,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3、以儒术取士
汉付自高祖始,就重视选贤任能。武帝时逐步确立了以察 举为主的取士制度。在取士的标准上,则突出强调精通儒术和 具有儒家伦理道德修养。察举最盛的孝廉科,就是选取具备儒 家的“孝”、“廉”美德的人士,而明经科则是专取通晓一门 儒经的学者。太学生通过考课,通一经者即补为官。以儒术取 士,不仅为“独尊儒术”的推行和落实提供了保证,而且对士 子进德修业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2秦汉时期的教育管理
董仲树的三大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内在联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重选举以选贤才。兴学养士、推行教化和选用贤才是为了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得以落实,兴学养士、推行教化不仅可以培养推行儒家思想的各级官吏,而且可以使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选举贤才以儒生为标准,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无疑具有导向作用,会有效的促进儒家思想的贯彻和实施。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不仅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政策,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儒术取士的管理意义:
不仅为独尊儒术的推行和落实提供了保证,而且对士子进德修业具有:
地方官学的职能及管理特点
:职能一是传播儒家经典,培养郡国属吏,同时为朝廷或太学输送优秀学生,二是推行地方教化。管理特点是学、校置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负责地方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
汉代私学的类型及其管理特点:
类型由初级的蒙学和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蒙学有较合适的教材,乡孰主要教学《孝经》和《论语》,这一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巩固书馆的识字成果,同时为专经研习作准备,并让学童学会做人。
秦朝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的主要内容:
书同文;行同伦;设三老以掌教化;禁止私学,焚书坑儒;依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代为确立独尊儒术而采取的措施:
设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严格的视学制度;汉武帝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
汉代私学兴盛的原因:
汉初统治者无暇兴学设教,而各级官僚机构又需要大批的人才,便大力网络民间隐逸人才,一批从事私人讲学的人才及其弟子因而得到仕进,从而大大激发了中小地主求学和私人讲学的积极性,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中央官学院在京师,而地方官学未得到普遍发展,无法满足读书人的要求,于是私学更加兴盛。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时期的教育- 1.1 官学与私学:在周朝,教育主要由官府控制,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同时,私学也开始出现,如孔子的讲学。
- 1.2 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是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二、秦汉时期的教育- 2.1 秦朝的法家教育:秦朝推行法家思想,重视法律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
- 2.2 汉朝的太学: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成为国家培养官僚的主要机构。
同时,儒家经典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3.1 私立学校的兴起:这一时期,私立学校逐渐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力量。
- 3.2 儒家经典的注释与讲学:学者们注重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和注释,讲学活动盛行。
四、隋唐时期的教育- 4.1 科举制度的确立: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对教育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 4.2 教育内容的扩展:除了儒家经典,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也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 5.1 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这一时期,科举制度更加完善,成为教育的中心。
- 5.2 书院的兴起:书院成为学术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场所,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
- 5.3 教育内容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儒、释、道教育,还出现了实学、西学等新的教育内容。
六、近现代教育的变革- 6.1 晚清的教育改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晚清开始进行教育改革,设立新式学堂,引进西方科学知识。
- 6.2 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民国成立后,教育制度进一步西化,实行普及教育,推广新文化运动。
- 6.3 新中国的教育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实施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
七、当代教育的特点- 7.1 教育法制化:教育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确保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 7.2 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和内容日益现代化,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成为新趋势。
秦汉时期的教育20页PPT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外教育简史(00464)简答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复习提纲00464上编中国教育史部分第一章远古至先秦时期的教育34.理解分析夏、商、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出现“政教合一”、“官师合一”、“学在官府”的原因。
答:史籍记载,夏代为政尚武。
为适应这种政治需要,把本阶级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征善射的武士便成为当时的教育目的。
而在教育内容方面,军事技能训练理所当然成为最重要的内容。
虽说夏代的庠、序、校具有教育意义,但毕竟不同于后来的专门教育机构,只是政教合一的场所。
造成西周学校“官师合一”,未能使教师成为单独的社会职业的原因,除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外,还与本周社会实行的“惟官有书,惟官有器”的“学术官府”政策不无关联。
西周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底下,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木牍等,书写工具则为刀笔,因而制作一部书册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官府才有财力、人力完成此项任务。
35.六艺教育的特点。
答: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是奴隶社会制度的产物,在其发展初期,它是一种在注意实用性的基础之上,文武兼备、知能兼求,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6.西周教育制度的构成。
答:西周的教育制度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西周的学校教育分为国学、乡学两类。
国学是设在王都的学校,分为小学、大学两级。
大学分为天子大学和诸侯大学。
辟雍、成均、瞽宗属天子大学,三面临水的泮宫是诸侯大学,乡学只有小学。
37.私学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答:1中国私学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首先是由于“经济下移”的结果。
经济下移导致奴隶制解体,与之相应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也全面崩溃,适应新经济、新政治需要的新教育组织形式开始出现。
2私学的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文化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
意义:私学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它适应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教育传播于民间,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教育制度,而且带来了教育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使教育完成了它的独立化过程。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设置时间和发展:
2、太学的教师与学生:博士(博士首席西汉称仆射,东汉 时称祭酒 )和博士弟子(东汉时称“诸生”或“太学 生” )。
3、太学的教学内容:从今文经学到古文经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今文经学—微言大义,谶纬迷信—官学
古文经学—训诂考据,文字名物—私学
4、太学的教学形式:个别教学、大都授、次第相传。
一、 汉代的教育体制
中央官学 ——太学
官学
——鸿都门学 ——宫邸学
地方官学
初级程度的蒙学
私 学 (书馆)
高级程度的经师收徒讲学 (经馆)
二、汉代的官学 (一)太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朝廷为博士 置弟子50人,这是汉代太学建立的标志。, 也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 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2、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 “经馆”、“精舍”、“精庐” “著录弟子” “及门弟子” “次相授受”(“转相传授” )
思考:转相传授的优缺点
四、汉代的察举选士制度
(一)察举制度的创立
察举作为一种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下来的。《汉 书·武帝纪》载:建元元年(前140年)冬,武帝诏“举贤 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三、汉代的私学
1、初级程度的蒙学
西汉初,塾师将秦代留下的三种识字课本《苍颉》、《爰 历》、《博学》合并为《苍颉篇》。汉武帝时司马相如作 《凡将篇》,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时李长作 《元尚篇》。王莽当政时,扬雄作《训纂篇》。
初级程度的蒙学还有“乡塾”。“乡塾”的教师称“塾师” 或“孝经师”,主要教学《孝经》、《论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二、严禁私学
秦始皇一开始就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便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但统 治集团内部对实行分封制或郡县制,思想上并没有达到高度的统一。
李斯敏锐地感觉到,统治集团上层思想学术观点的不一致,是加强中 央集权、推行郡县制的障碍。因此,他把矛头指向了传播各种学术思 想的私学。 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 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 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讲学是传播学术思想的途径之一,书籍同样是知识的载体,于是李斯 同时提出了“焚书”的主张。 “焚书”的第二年,又暴发了更为残暴的“坑儒”事件。
教师头上,逼迫他们昧心述伪,弄虚作假,去做“套中人”,去
当“变色龙”。这种主体意识的阙如、道德的沦丧和双重人格的 扮演,使教育功能的发挥,受制于权势者之需,从而影响了教育 自身的健康发展。(参见《中国教育发展史》,112-113页)
第二节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两汉对太学学生的称谓有“博士弟子”(或简称“弟 子”) 、“诸生” 、“太学生”等。 当时博士弟子的来源有两途:一是由太常选拔京都或 京郊内年龄在18岁以上,仪状端正者50名,作为博士
弟子,即正式的太学生。另一种是从地方上(郡、国、 县)选择,标准是“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 里,出入不悖”,选送京都太学,“得受业如弟子”, 是一种非正式学的特别生。
制定了一些“行同伦”的新法令,以形成新的道德习俗 。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五、秦代文教专制主义对后世的影响 秦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对后世的影响则至深至巨。“二千年之 政,秦政也。”(谭嗣同《仁学》)
具体到教育领域,秦代文教政策中专制主义的内核,均为后世君
王不同程度地加以承袭。 秦“以吏为师”的偏颇作法,坑杀儒生的历史阴影,一直笼罩在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开设太学。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诏令太常与丞相公孙弘讨论置 博士弟子事宜。公孙弘为博士弟子制度拟定了具体办法,开始“为博士官 置弟子五十人”。从此,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 主要职能的学官。太学正式设立,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生。太学的设立,是 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后各代王朝都依例设立。 察举制的完全确立。作为两汉仕进制度主体的察举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 文帝二年(前178年)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 不逮”。但是,文帝诏举贤良仅是偶一为之,未规定荐举期限和人数,尚 未形成制度。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入仕途径,并得以真正确立其在 两汉仕进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则是在武帝时期。首先,在元光元年(前 134年)产生了岁举性的科目,即孝廉一科。而且人数也有了具体规定。 这标志着察举以选官常制的姿态登上了汉朝仕进的舞台。其次,武帝时察 举取士的范围有所扩大,由原来基本限于现任官吏的范围扩大到、“秀才”等新科目。 另外,在选举考试中,儒家学者受到特别的优待,开创了察举制主要以儒 术取士的新局面。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3.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太学实际上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 典。两汉太学中设置博士的经学有14家,都属于今文经学。 太学的教学形式因不同时间的不同条件而有发展。太学初建时, 学生的名额较少,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后来太学发展,学生的 名额多以千万计,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称为“大都授”的集体上 课形式,主讲的博士称为“都讲”。除此以外,次第相传的教学 形式也在太学内出现。
学的影响,则更为直接。(参见《中国教育发展史》,110页)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四、吏师制度 为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了 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的目的,秦采 取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政策。 专职教师的出现,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秦又一次人为地 将官与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 次大倒退。 此外,为了移风易俗,巩固统一政权,秦统治者还利用行政权力,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三、禁游宦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当时“邦无定交,士 无定主”的社会现象密不可分的。“禁游宦”则是由李斯建议, 秦始皇采纳的一项极端专制措施。 质言之,禁游宦是要取缔人们流动、迁徙、集会、结社、会盟、 讲学和言论的自由,使士人回到彼此信息不沟通的封闭环境中去。 这一政策的颁行,对中国一盘散沙、乐土重迁、”各人自扫门前 雪”的国民性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对学术交流和私
策
鉴于秦灭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以道家的“清静无为” 作为政治指导思想。 随着政治思想的转变,汉初文教政策也与秦朝截然不 同。
(一)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二)允许开办私学 (三)废除“挟书律”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儒学取得定于一尊的地位,除了因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 意识的政治抱负以外,还和汉初儒家学说的广泛传播以及儒家学者的进
第三节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太学 1.太学的设置与发展 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实行 博士弟子制,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同时,也意味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 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太学的设立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重要步骤。 2.太学的教师和学生 汉朝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博士本是对博识多能者的通称。博士之官始 于战国,秦时博士官的职责为典文书、备咨询。汉朝太学设立后,博士转 化为太学的教官,主要从事太学的教学工作,但同时也部分地保存了原来 作为咨询官吏的职能,参与政府的政治、学术活动。博士通常推一德高望 重者为首领,博士首领在西汉称仆射,东汉则改为博士祭酒。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一)“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二)兴太学以养士
(三)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董仲舒这三项建议被采纳,汉武帝先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立五经博士。战国时就有博士,秦汉承袭此制,也设立博士官。博士是掌管 典籍簿册的咨政议政官员,诸子、术数、方技等都立博士。在汉武帝之前, 习儒学列于博士者,时有其人,但与其他诸子、传记博士相比并没有突出的 地位。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置五经博士”。“五经”即儒家的 《诗》、《书》、《礼》、《易》、《春秋》五种经典。原来设立的传记、 诸子等博士则因历久不置而废。此后,博士的职位就只有被官方认可的儒家 五经大师才能担任,其他学派虽然没有像秦代那样被明令取缔,但已不能取 得官方学术的地位了。于是,就迈出了独尊儒术的第一步。
总 论
世多以战国之末,为古代哲学终结之时期。盖一般人以为秦始皇焚书,禁天下藏 “诗书百家语”,故觉秦时如一野蛮时代,以前学说,至此悉灭。其实秦始皇 “第烧民间之书,不烧官府之书;第禁私相授受,可诣博士受业”。秦皇李斯之 意,盖欲统一思想,非欲尽灭当时之学说也。故秦始皇所立博士中有各家学者。 虽在整齐画一制度之下,思想言论,失其自由,学术发展诚受相当阻碍,然秦亡 极速,不致有大影响。故在汉初,诸家之学仍盛。(24)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自此以后,以利禄之道,提倡 儒学,而儒学又须为上所定之儒学。于是“天下英雄,尽人彀中”;春秋以后, 言论思想极端自由之空气于是亡矣。 董仲舒之主张行,而子学时代终;董仲舒之学说立,而经学时代始。 汉武董仲舒统一思想之政策,即秦皇李斯之政策也。秦皇何以行之而失败,汉武 何以行之而成功?(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25)
取精神密不可分。
汉朝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董仲舒。他是汉朝最负盛名的儒家 学者之一,有“汉代孔子”之称。汉武帝即位之后,就下令举贤良,开 始采用对策的方法,选拔优秀知识分子来充实官吏队伍。所谓对策,就 是应荐者回答皇帝提出的有关经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方面问 题的策问。因为汉朝采用这种形式来选拔贤良之士,所以对策又称“对 贤良策”或“贤良对策”。汉武帝亲自拟定题目,亲自阅卷。他十分欣 赏董仲舒在对策中阐发的思想主张,反复策问董仲舒有关治理国家的方 针大计。董仲舒前后三次回答汉武帝的策问,其中提出的三条建议,后 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政策。
总 论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 展历程是分不开的。就其大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 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学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释、 道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 其中对教育哲学思想影响较大的,除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之外,从汉代儒学独尊之后,对儒学冲击较大的或者说使儒学发 生大的思想转折的,有三个大的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的兴起, 援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援佛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 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的最后也是最大的 一次冲击。(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3.)
总 论
自孔子至淮南王为子学时代,自董仲舒至康有为为经学时代。在经学时代 中,诸哲学家无论有无新见,皆须依傍古代即子学时代哲学家之名,大部 分依傍经学之名,以发布其所见。其所见亦多以古代即子学时代之哲学中 之术语表出之。此时诸哲学家所酿之酒,无论新旧,皆装于古代哲学,大 部分为经学,之旧瓶内。而此旧瓶,直至最近始破焉。由此方面言之,则 在中国哲学史中,自童仲舒至康有为,皆中古哲学,而近古哲学则尚甫在 萌芽也。(3-4) 中国与西洋交通后,政治社会经济学术各方面皆起根本的变化。然西洋学 说之初东来,中国人如康有为之徒,仍以之附会于自学,仍欲以旧瓶装此 绝新之酒。然旧瓶范围之扩张,已达极点,新酒又至多至新,故终为所撑 破。经学之旧瓶破而哲学史上之经学时期亦终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