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阅读提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阅读提示

《狗•猫•鼠》

1.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哪一篇文章?

答:《狗•猫•鼠》

2.作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

答: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是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他们配合时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3.《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

答:《八戒招赘》、《老鼠成亲》

4.隐鼠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踩死了。

5.《狗•猫•鼠》一文是针对谁的攻击引发的?用意何在?

答:《狗•猫•鼠》中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

流言,表述了对猫的“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幅媚态”等

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

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

原文赏析

《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长妈妈选取了5个方面的事例,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

使长妈妈的形象表现得非常突出。开头的第1、2段,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和简练的语言介

绍了长妈妈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旨在说明她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甚至连真实姓名

也不为人们所知的平凡劳动妇女。接着第3~5段,从“我不大佩服”的感情角度,写了长

妈妈喜欢“切切察察”和夏天在床间摆成一个“大”字的睡态,刻画了她质朴而唠叨、略带粗野

的性格。第6~12段,着重从“我”的“不耐烦”去写长妈妈懂得很多规矩,比如人死为“老掉了”,不能进死了人和生了孩子的屋子等。文章述说这些“琐碎之至”的规矩,意在说明长妈

妈有着跟千百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劳动者一样的特点:质朴的品质和迷信的无知。

第13~18段:随着感情的变化,作者又从“我”对长妈妈产生的“空前的敬意”来写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从而展示了她愚昧的一面。第19~29段:笔锋一转,写了“我”对长妈妈产

生“新的敬意”的原因,是长妈妈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给“我”买回了“我”渴慕己久的带画的《山

海经》,展示了她的“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从而突

出了她对“我”的关心和热情、仁慈、乐于助人的品质。而长妈妈的形象也就在这“剥笋”式(欲扬先抑)的描写里,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中得以完整而清晰地展现:她

虽受封建迷信的毒害,但却又质朴、善良、慈爱。作者在充分展现了长妈妈的品格风貌之后,在文章结尾又以深厚的感情杆发了自己对她的怀念之情。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答: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给我讲

“长毛”的故事;为我买绘图的《山海经》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

么反映?表现我什么心情?

答:“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不识

字的普通人居然做到了,也由此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

3、结合全文,概括长妈妈的形象特点。

答: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问题。她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二十四孝图》

主题思想: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

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

道的虚伪和残酷,严厉地批判了封建复古主义的倒行逆施。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和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

锐的抨击。

1. "我"收到长辈赠送的二十四孝图是一种怎样的反应?

2. 读完后又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3. 列举7个有关二十四孝图的成语故事.

4. 鲁迅先生对二十四孝图所列举的孝子们的做法持什么态度?

5. 他认为应该怎样孝顺父母才是正常的?

6. 作者虚拟自己仿效"陆绩怀橘" "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恐惧,害怕他父母把他杀了,煮成肉汤给他奶奶吃。2更害怕了。害怕他父母把他

杀了,煮成肉汤给他奶奶吃。3陆绩怀橘,哭竹生笋,卧冰求鲤,割肉喂母,杀子喂母,典子为母,卖身葬父4鄙视的态度5根据生产力的实际情况,简单的赡养照顾6揭示

道德家们的虚伪(包括现代人),他们故意捏造那种现实中不存在的道德高标,以突

显自己的价值

《五猖会》

主题思想:《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从而批判了封建家长制对儿童的迫害,深

刻的批判了封建的教育制度的腐朽和反动。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使文章具有

的强烈的感染力。在语言方面,生动、贴切、精到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内蕴。幽默讽刺而又形象。

手法写作:(1)文章前面极力写自己急切盼望看五猖会的心理,后来却索然无味,对盛

会并没留下什么印象,通过前后心境的对比表现人物心理。(2)大量铺垫,突出主

题。(3)典型性的语言刻画人物。

1.选文题目的作用是什么?

2.五猖会中写到鲁迅最后背诵了《鉴略》,可以去看会,可是为什么他还觉得没有意思呢?

3.从全文看,作者心情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句中的“谨肃”“蹊跷”是什么

意思?为什么工人的脸色忽然变“谨肃”了?这说明了什么?

5.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太阳也生得更高了”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6. “我”一口气把书背了下来,且“梦似的就背完了”,这里的“梦”有哪些含义?

7. 文末两段写大家高兴,而“我”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这里用了怎样

的手法?反映了什么?

8.文章题目是“五猖会”,作者却用了一半的篇幅谈迎神赛会,为什么?

9. 课文最后说:“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作者

真的“诧异”吗?

12. 作者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似乎没多大意思”,为什么?

13. 思考并讨论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

14.找找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赛会,分别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15. 童年看的赛会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这部分对全文有何作用?

1行文线索2因为文中的“我”本来是兴致勃勃要去看五猖会的,却被父亲强迫背诵,从而失去了兴致.表现的是封建社会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顾少年儿童心理的弊端,从

《五猖会》的最后一句可进行详细分析.3高兴地“笑着”“跳着”“催”——“忐忑”“担着心”地强记——梦幻“铁钳”的帮助——热闹却“没有什么大意思”。4恭敬严肃;奇怪;因为父亲就站在“我”背后;说明了父亲的严厉,家人、工人都怕他

5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内心的焦急6在无奈的困境中,“我”自然地出现幻想“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它暗示了父亲下令强迫背书如梦魇

一般让我讨厌7对比;含蓄地反映了父亲的严厉对“我”心灵上的伤害。8五猖会,对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渴望与欢乐,对他来讲如同重大的节日。作者用近一半的篇幅

来谈迎神赛会,在于渲染赛会的盛大、热闹,突出赛会对孩子的吸引力。为下面插入

父亲让“我”背书造成童心与现实的冲突作铺垫。9其实作者平时与父亲的相处中应该了解父亲的性格,他虽然爱“我”,但完全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只顾按自己的想法要

求孩子,甚至抑制孩子爱玩爱动的天性。所以,父亲在临行时让我背书我不应感到诧异,只是作者对父亲这种做法一直难以接受罢了。12这里把大家的兴奋与“我”的不

高兴和以前的向往与现在的没意思相对比,说明背书一事让“我”感到压抑,心里不

痛快。13盼望(失望)——羡慕(书上描绘的)——神往(参与)——欣喜若狂——忐忑、

索然无味14童年看赛会、明代的赛会、亲见的赛会、东关五猖会。15简单。“于是,完了”表现了赛会的简单使充满期望的孩子失望的心情。为下文写自己想看赛会蓄势、作铺垫

《无常》

一、阅读导学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

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

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二、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