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的特征分析
对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分析
写作提纲:历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不仅呈现了与中国消费结构的演进相对应的周期性特征,且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制度变迁、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经济的周期性。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日益完善,买方市场已初步形成的条件下研究中国的消费尤其居民消费倾向及其变化和消费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居民消费倾向消费结构消费热点制度变迁收入差距扩大经济周期一、中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与消费结构演进的一致性及其政策意义下面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表明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和消费结构的一致性关系。
由表1可见:(1)居民基本消费支出中居住、教育文化服务和医疗保健类比重增长很快。
(2)食品支出比重下降缓慢,1999-2000年间出现了较快下降。
(3)家庭用品支出比重下降较大。
由表2(见下页)可见:城镇居民对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逐年下降,而对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上升,这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一致的。
我国消费结构的演进可以用消费热点的变化说明。
所谓消费热点即居民消费需求比较集中|购买力投向比较集中的消费品或消费劳务,可以反映消费者的需求倾向、消费倾向和购买力投向,并可以大体反映当时居民消费层次和质量变化,应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广泛的消费市场(2)适应消费者的购买力(3)可以起到先导或带动作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说明,当居民消费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是居民的消费热点将出现转移。
通过上面所给的两个表表明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消费热点的转移,且是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相对应。
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消费热点是定量内的食品、棉布,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年出现了“老三件”及之后的电风扇、洗衣机及八十年代的彩电、电冰箱购买热,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几十元、百元到千元的变化。
到了九十年代尤其是后半期我国曾一度出现消费热点的空白并伴随着居民消费和储蓄的不平衡,居民储蓄率达到35%的高位同时消费萎缩,甚至国家为刺激消费连续几次降息居民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
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规模测算及特征分析
规 模 测 算 及 特 征 分 析
■ 吴风武 博 士生 胡祖铨 ( 1 、北京 大学经济学 院 北京 1 0 0 8 7 1
2 、国家信 息 中心 经济预测部 北京 1 0 0 0 4 5 )
都具有消费 的非竞争性 ,可 以同时被许 多 消费者消费而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利益。
表1 1 9 95 —2 01 2年城镇 居 民平均 每人现 金消 费支 出情 况及信 息 消费 总额
年份
1 9 9 5 1 9 9 6 1 g 97 1 嘲 1 9 99 2 0 O。 2 。 0 1 2 。 0 3 2 0 0 4 2 。 0 5 2 。 。 6 柳
根据统计年鉴 中居民现金消费支 出的 分类 ( 食 品、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及用 品、交通通信 、文教娱乐 、医疗保健等 ) , 现有 的研究文献对居 民信息消费量化的方 法主要有 以下 四种 :一是将信息消费界定
为居 民消费 中除衣 、食 、住 以外的所有其 他消费 ;二是将居 民在交通通讯 、文教娱
手 ,是 未来 一 段 时 期 新 的 消 费 增 长 点 。 本 文根 据 1 9 9 5 — 2 0 1 2 年 城镇 居 民平 均每
人 现 金 消 费 支 出情 况 ,测 算 了城 镇 居 民信 息 消 费 规 模 及 其 特 征 表 现 ,并 相 应 提 出 了促 进 信 息 消 费 的 政 策 建 议 。 研 究 发 现 ,信 息 消 费 在 现 金 消 费 支 出
下 降 ,并 最终 稳 定在 2 0 % 左 右 的 水 平 上 ;城 镇 居 民 的 边 际 信 息 消 费倾 向基 本 稳 定在 0 . 1 1 的水 平 ,信 息 消费收入 弹
新世纪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特征变化分析
6
边际预算, 即超过 基本需求支 出中用于购买第 i 种商品 的比
例。 运用扩展线性 支出系统进 行消费结构分析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 它
不仅可以直接运用截面资料进行 参数估计 。 还可 以用来进行边际 消费 倾 向分析 、 需求 收入弹性分析及 基本需求分析 , 同时它还 考虑了价格
收 入 来 自 中国 2 0 0 1年 统计 年 鉴 和 中 国 2 0 0 6年 统 计 年 鉴 。 本文利用 n e o 3软件数据 分析功 能进行回归分析 . d2 o 得到 20 00
年 和 2 0 年 消费支 出需求 函数系数与收入弹性 , 05 见表 1 先根据每类 ; L - 统假定某一时期人们对各种 商品 ( 服务 ) 的需求量取决 于人 们的收入 消 费支 出和人 均收入的统计资料 .利用 O S法估计各类 商品 的恳格 估 ; 0 0年和 20 0 5年 总基本支 和各种商品的价格 . 而且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 尔 系数 . 计结果列入 表 1再 分别计算 2 0
粮食 、 副食 品 、 、 、 、 烟 酒 糖 及其他食品 ; 、 8 衣着 包括 服装 、 、 衣料 及衣料 加工费、 袜 、 鞋、 帽等等 ; 、 C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包括耐用消费品 、 家 庭 日用品及家庭服务等等 ; 医疗保健 。包括医疗器具 、 D、 医药费、 保健 用品等等 ; 交通和通信 。包括家庭交通工具及维修 、 费、 E、 变通 通讯工 具及邮电费等等; 、 乐文化教育服务。 F娱 包括各类教育费 、 文化娱乐赞 及书报费等等; 居住 括住房 、 、 燃料等等 ; 杂项商品和服 G、 包 水 电、 H、 务。包括个人用品 、 理发 、 美容用品 、 旅游 、 服务 及其他用品。 00年和 20 20 0 5年 中国城镇居 民接收 入水平分组的人均全年生活费支 出与人均
中国经济-我国消费市场形势和主要特点分析-论文
近几年,我国投资与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消费市场也呈现出明显回升。
这种趋势说明,虽然消费需求不如投资和出口那样活跃、能够立即见效,但它的增长却会对经济产生惯性,并成为推动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动力。
我国经济虽然经过了连续几年的快速增长,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未充分显示出来,对经济增长的潜力也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本文根据我国消费市场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影响,分析其发展趋势、特点和问题,以及须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一、2006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情况主要特点1、消费需求实现了较快增长2006年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对2007年的消费增长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直接效应比较明显。
近期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增加促进了消费增长。
目前股票市场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股票价格上涨的财富效应促进了消费增长。
随着扩大国内消费政策的落实,公共财政制度、收人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将逐步完善,并进一步向社会各公众阶层倾斜。
综合这些因素,2007年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2、市场销售继续保持较快增幅,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7.6万亿元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089.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3.6%。
主要特点:(1)销售增幅呈不断加快趋势。
2006年1—12月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6641.6亿元、6001.9亿元、5796.7亿元、5774.6亿元、6175.6亿元、6057.8亿元、6012.2亿元、6077.4亿元、6554亿元和6997.7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分别为15.5%、9.4%、13.5%、13.6%、14.2%、13.9%、13.7%、13.8%、13.9%和14.3%,各月累计增幅分别为:15.5%、12.5%、12.8%、13%、13.2%、13.3%、13.4%、13.5%、13.5%和13.6%。
(2)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1967.7亿元,同比增长14.2%,县城零售额6828.4亿元,增长13.1%,县以下零售额13293亿元,增长12%。
中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
中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量逐年递增,同时,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因此,对我国肉类消费形势的分析十分必要。
一、中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特征1. 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水平变动特征分析(1)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自198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逐年增加,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1980年,城乡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为12.70千克,2000年达到20.22千克,增幅为59.2%。
2000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快速增长,到2003年达到24.22千克,2004年肉类消费量下降到22.62千克,2005和2006年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而随后两年又有所下降,2008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为23.96千克,较上年下降了2.64%。
从不同肉类来看,1980-2008年间城乡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总体上是呈增长态势的,2008年较1980年增长了4.54千克,增长率为40.5%,年均增长1.2%;同时,城乡居民人均牛羊肉消费增长较快,城乡居民牛羊肉人均消费量从1980年的0.81千克增长到2008年的2.27千克,是1980年的2.8倍,年均增长3.8%;禽肉消费增长最快,增幅最大,城乡居民人均禽肉消费量1980年为0.76千克,2008年增长到6.02千克,为1980年的7.92倍,年均增长7.7%(见表1)。
同时,随着居民家庭肉类消费量的增加,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肉类消费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根据统计结果,1980年全国肉类消费结构是猪肉占87.6%,牛羊肉占6.4%,禽肉占6%,到2008年则是猪肉占65.4%,牛羊肉占9.5%,禽肉占25.1%,1980-2008年,猪肉比重下降了22.2个百分点,牛羊肉比重上涨了3.1个百分点,禽肉比重增长19.1个百分点。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的不断提⾼,⼈们的消费⽔平也在显著地提⾼。
因此⼈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投放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上。
消费结构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际因素,本⽂通过⽐较分析2012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在充分运⽤Excel软件和SPSS软件的前提下。
运⽤描述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具体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计量分析(具体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三种分析⽅法,⼒求在以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际数据为前提的条件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具体情况,同时探讨我国各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以期能为各地⽅政府的消费结构的优化提供⼀定的参考价值与依据,为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提出更加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引⾔“消费”是⼈类⽣活中的主要且必须的活动,任何⼈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消费。
简⽽⾔之:⼈类的⼀切经济⾏为都是围绕着消费⽽进⾏的。
因为⽣产的⽬的是为了满⾜消费;扩⼤消费市场是资本增值的前提;企业之间的各类资源的竞争,最终都表现为消费市场份额的竞争。
因⽽,当今社会,每个⼈都在努⼒学习和⼯作以期能够获得更⾼的个⼈收⼊,深究其⽬的也是为了提⾼个⼈的消费⽔平。
所以说“消费”已成为当下最炙⼿可热的经济词汇。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满⾜⼈类不断扩⼤的经济需求,⽽各国经济发展是以提⾼整体国民的福利⽔平为⽬的,主要就是提⾼国民当前乃⾄未来的消费⽔平。
所以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有赖于国民整体的消费状况,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前提,同时消费结构的优化则是提⾼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经济⼿段。
消费结构1(consumption structure)具体是在⼀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例关系。
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特征分析
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特征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居民家庭消费特征对于了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接下来,将从家庭收入、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等方面对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特征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实施的开放政策使得中国的GDP快速增长,人民收入逐渐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280元增长到2024年的30,733元,意味着人们的购买力大大提升。
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其次,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过去,中国居民家庭消费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上,如食品、衣物和住房。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从生存型向品质生活型转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和环保,对于高品质、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促使人们改变消费行为,例如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和共享经济等。
第三,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习惯也有所改变。
传统的购物方式,如去商场、超市购物已经不再是唯一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购物成为主流,尤其是在年轻人中更为普遍。
电商平台和手机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购买所需的商品和服务。
同时,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消费体验,更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来追求个人需求和兴趣爱好。
然而,中国居民家庭在消费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依然存在,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仍然较大。
一些低收入家庭仍然无法满足基本的消费需求。
此外,消费的不平衡问题也较为突出,一些人在高消费的同时,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处于低消费水平。
这需要通过政策和措施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和消费均衡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
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转变。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统计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统计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统计分析专业:经济学姓名:000 学号:00000000⼀、我国城镇居民现状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了重⼤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定程度的改善。
本⽂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第⼀,⾷品消费⽀出⽐重随收⼊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致。
但最低收⼊户与最⾼收⼊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城镇最低收⼊户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最⾼收⼊户的⽣活⽔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富裕型,甚⾄接近最富裕型。
第⼆,⾐着消费⽀出⽐重随收⼊增加缓慢上升,到⾼收⼊户⼜有所下降,但各收⼊组⽀出⽐重相差不⼤。
⾐着⽀出⽐重没有更多的递增且最⾼收⼊户的⽀出⽐重有所下降,这些都符合恩格尔定律关于⾐着消费的引申。
随着收⼊的增加,⾐着⽀出⽐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势。
事实上,在当前的价格⽔平和服装业的发展⽔平下,城镇居民的穿着是有⼀定限度的,⽽且居民对⾐着的需求也不是⽆限膨胀的,即使收⼊⽔平继续提⾼,也不需要将更⼤的⽐例⽤于购买服饰⽤品了。
第三,家庭设备⽤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化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出⽐重呈逐组上升趋势,说明居民的⽣活⽔平随收⼊的增加⽽不断提⾼和改善。
第四,医疗保健⽀出⽐重随收⼊⽔平提⾼呈现⼀种两端⾼、中间低的⾛势。
这是因为医疗保健⽀出作为⽣活必须⽀出,不论居民⽣活⽔平⾼低,都要将⼀定⽐例的收⼊⽤于维持⾃⾝健康,⽽且由于医疗制度改⾰,加重了个⼈负担的同时,也减⼩了旧制度可能造成的不同⾏业、不同体制下居民医疗保健⽀出的差别,因⽽不同收⼊等级的居民在医疗保健⽀出⽐重上差别不⼤。
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在日益开放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中,中国消费者行为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20世纪90年代起,这一问题己经引起学者的关注,但是研究者们大部分都把重点放在整体角度,缺乏根据群体特色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尤其是农村。
中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庞大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如今政府大力推动农村市场的发展,因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市场的主体农民消费行为的现状特点,更深层次的探讨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为有效的发展农村市场提供对策研究。
一、理论基础消费者一般被视为问题的解决者或决策者。
从这一假设出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被看作一个理性的问题解决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区分为认识问题、收集信息、评估筛选、购买和购买后行为等几个阶段。
重点在于了解消费者如何形成购买决策、在不同的产品和品牌之后做出选择的过程。
消费者行为可以看成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消费者的行动,二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购买决策是消费者在使用和处置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之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属于消费态度的形成过程;而消费者行动则更多的是购买决策的实践过程。
在现实的消费生活中,消费者行为的这两个部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消费者行为的完整过程。
以往学者在研究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方面,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理论:二因素论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存在于消费者内部,如意识、知觉、记忆、思维、想象、需要、价值观等因素;一类存在于消费者外部,如社会阶层、家庭、参照群体、文化、经济等因素。
三因素论则将“营销”视为影响消费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营销因素。
科特勒(Kotler)则提出了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4个层面: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如表1所示:表1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参考群体个性和自我概念激励亚文化家庭年龄和生命周期阶段知觉、学习社会阶层角色与地位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信念和态度二、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特点我国农民数量特别多,但农民的购买力却很低,农村消费市场需求不旺。
中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112引言人类活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环境[1],城镇作为人口流与物质流的汇集地[2],其CO 2排放量已占到全球总量的80%以上[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居民食物消费已经对城镇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4,5]。
食物消费涉及生产、加工、运输、流通、处理等环节,这些过程均伴随着能源的投入和温室气体的排放[6,7]。
有研究显示,与食物消费相关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已达到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25%左右[8]。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食物消费行为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9],相应地引起了食物碳排放结构的改变。
因此,清晰地了解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量、结构构成和变化趋势,有利于提高居民节约食物保护环境意识,也有助于针对性改善食物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文献综述国内外诸多学者对食物消费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测度上,从生产和消费两个视角进行计算,基于生产角度的较多[10-12],而基于消费角度的较少[13-15]。
基于消费角度测算的食物消费碳排放可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
食物消费直接碳排放指消耗食物本身产生的碳排放,主要采用碳折算系数法计算,Weber 等[16]运用碳折算系数法测算了美国不同食物类型的碳排放,认为红肉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是蔬菜类消费碳排放的将近4倍,Tilman 等[17]得到每单位肉类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是谷物类消费碳排放的10倍,曹志宏等[18]运用碳折算系数法测算了不同食物类型的碳排放,认为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以粮食、蔬菜和猪肉为主,三者共占2016年全国食物碳排放总量的65.71%。
食物间接碳排放指食物生产、加工、运输、流通、储藏等环节消耗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主要基于生命周期角度采用碳折算系数法和投入产出模型计算,Pelletier 等[19]基于生命周期角度,测算了食物生产、加工、运输、流通等消费过程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国内学者也较多基于生命周期过程测算食物消费间接碳排放[20,21];部分学者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食物消费间接碳排放[22-24]。
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特征分析
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特征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这导致了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特征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文将从消费结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三个方面对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特征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过去,居民家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衣着和住房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上。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开始将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教育、医疗、娱乐等非基本生活消费领域。
此外,汽车、旅游和时尚品牌等消费也逐渐成为中国家庭喜爱的消费项目。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由传统的“吃、穿、住”向“知、行、享”转变的趋势。
其次,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过去,中国人普遍注重节俭和储蓄,往往将较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备和投资,而不是花费在消费上。
然而,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开始更加注重品质生活和享受,消费观念逐渐转变为“享受当下”和“实现个人价值”。
这导致了中国居民家庭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例如高档品牌商品、高端旅游等。
消费观念的改变反映了中国居民家庭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最后,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线购物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而且,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消费。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城市中,居民更加注重便利和效率,例如选择外卖和网约车等。
城市居民也更愿意选择数字化和共享经济的消费方式,例如共享单车和在线教育服务。
这些变化表明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逐渐倾向于便捷、个性化和数字化。
综上所述,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特征在过去几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
消费结构由传统的“吃、穿、住”向“知、行、享”转变,消费观念从节俭和储蓄向品质生活和享受转变,消费行为趋向于便捷、个性化和数字化。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我国居民消费的特征分析(全文)
我国居民消费的特征分析消费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投资和出口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外部经济环境阶段性恶化的情况下,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变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对我国居民消费特征的分析就有了现实的必要性。
一、从现时消费向前瞻式消费过渡从消费理论进展来看,是由现时或当下消费向前瞻式消费过渡。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上说,当下的消费由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和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理论主导,而前瞻式消费由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以及霍尔的随机游走理论等所支持,考虑的是个体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进行一生可供消费资源与消费支出之间的整体规划。
前瞻式消费极大地依赖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及金融体系的进展,如失业、医疗、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稳定消费者的预期,能够更为理性地、平滑地规划自身的消费路径,从宏观的角度看有利于熨平由消费波动诱发的经济波动。
而金融体系的进展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将沉淀的财富变得流转起来可资消费,使未来资源可以通过适当的金融制度安排,实现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统一考量。
正规的金融消费安排比如按揭贷款、消费信用贷款等,而非正规的金融消费安排,比如金融互助组织、亲友之间礼尚往来的“随礼”等,这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金融安排,都能使消费跨时间、跨状态地进行资源融通,从而有可能实现资源更优的配置,通过消费行为提高所获得的效用。
二、由家庭组织式消费到个体式消费再到家庭功能式消费家庭在传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知识社会)中,都或多或少地具有组织生产和分配消费的经济功能,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传统农业社会,物质生产力比较低下,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较强,家庭消费资源由家庭权威进行分配。
在工业社会,个体的自由逐步得到彰显,消费的自主性得到加强,个体主观消费获得释放。
而进展到知识社会,知识的局部性和碎片化使个体之间的关系性再次得到强调,不同于农业社会的关系性,这是在确认个人主体性基础上的关系性,家庭作为社会单位也在消费资源分配中发生作用,可以称之为家庭功能式消费,以有别于传统农业社会的家庭组织式消费。
当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当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作者:张超柳颂华来源:《消费导刊》2011年第09期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很多的新变化,“扩大内需”成为了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缓解国际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
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2008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十项有关我国政府进一步扩大内需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
其中,特别是拉动消费需求的措施,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因为消费的需求与投资的需求两者相比,前者方为真正的、持久的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一)城镇居民消费虽持续增长,但其的最终消费率却明显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资料,我国在近十年来,国内的生产总值持续保持6-8%的增长率,在2003年,高达到9%以上。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投资拉动而取得成效。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近10年,我国平均的最终消费率为58.5%,比市场经济国家低于大约20个百分点。
尤其是最近近5年,由于外资的大量涌入与各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大规模的增长,外贸出口也保持强劲势头不断增长,居于此种情况,最终消费虽也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但从整体来看,最终消费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的危险趋势。
城镇居民消费自2001年以来,未能与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同步的增长,且它们的增长速率差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这将会导致最终消费率的下降。
(二)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农村居民共同以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为主我国的城乡居民消费增长趋势,在当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变化趋势。
(1)对于大城市的居民而言,当前大对数居民已相对富裕,基本的生活消费已得到满足,要增加其它消费,只能借助提高商品和服务的档次以及圣洁消费结构来实现。
例如,购买汽车、增加住房、外出旅游、出入高级娱乐场所等此类的消费服务。
(2)广大的农村居民与城市中低收入的居民,由于收入是较为缓慢增长的,因此,只能通过适当增加一些家庭设备、提高营养水平、改善家庭的基本生活条件以及增加各类教育消费等来实现消费。
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我国既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农村人口为674 149 546人,占50.32%,农村依然是个庞大的市场。
同时,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迅速提高,收入的增长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变了消费结构。
通过运用E—views软件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及消费行为,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标签: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策研究一、提出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将近7亿,占人口总数的60%。
农村居民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从农村市场看,我国超过半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能够强劲带动经济发展。
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如此规模的城镇化进程。
目前,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仍低于城市居民,但近年来农村居民的收入也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根据测算,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致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内外需求至关重要。
但从整体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低。
一些地区,甚至不及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
同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也不甚合理,其中食品类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占很大比例,而衣着、居住等方面消费量所占比例较少。
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其收入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就成了保持经济增长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因此,研究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于新农村的建设,进而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一)数据来源数据来自于《2010中国统计年鉴》,包括2009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收入的原始数据。
对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与消费潜力的分析
益 明显并基本形成。 反映消费品市场发展水 平与规模 的统计指标
— —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17 年的1 5 亿元 增加 到2 O 年的 8 9 9 5 o7
大 。2 0 年 G P 量 已超 过 3 万 亿 元 , 08 D总 O 居世 界 第 三 位 。经 济 蛋 8 2 0 元 , 长 5 倍 , 平 均 增 长 1% 。近 十 年 消 费 品 市 场 在 91 亿 增 6 年 5
升 至 2 0 年 的 4 .% , 年 的 平 均 投 资 率 在 4 % 以上 , 07 23 十 O 比世 界 城 乡与 地 区 差 距 持 续扩 大 。
平均投 资率 (O 左右 ) 出近 2 2% 高 0个百分 点 ;最终消 费率则 由
近十年我 国消费 品市 场总量 增长 19 . . 倍 但城镇居民购买消
2 0 年 的 7 .% , 到 历 史 最 低 水 平 . 同 期 政 府 消 费 由 2 % 前 有近 8 07 27 达 而 4 亿农 民居住在农村 , 按人 口计算的人均消费 品购买量则 上 升 到 2 .% : 此 同 时 , 乡居 民 消 费 差 距 持 续 扩 大 。 居 民 更低 。分地区看 ,20 年东部及沿海经济较 为发达 的 1 个地 区 73 与 城 在 07 0
5 .% 下降 到 4 .% , 年 平 均 消 费 率 为 5 6 .比世 界 平 均 费 品的增长幅度 明显快于农村 居民 96 88 十 6.% 使得城镇居 民购 买的消费品
消费率 (8 左右 Jl 0 7% {, 多个 百分点 。 国的消费率 不仅大大低 i { 2 我
中国三大收入消费群体消费特点分析
中国三大收入消费群体消费特点分析宋则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品零售市场,不仅实际发生的购买力已经在5万亿元左右(含众多的城乡集市贸易额),而且未来的消费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目前,除去基本生活吃穿用日常开支,经过多年积累,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的大宗购买能力已进入1万元——10万元阶段,少数家庭更进入10万元——30万元甚至50万元阶段。
农村居民除日常生产、生活开支以外,经过积累,大部分也进入了1千元——1万元大宗购买能力时期。
关于收入——消费水平,仅作城乡两大层次的划分还过于笼统,至少还过于“平均”,因为它忽视了农村少数高收入群体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城市中低收入——消费水平的情况。
本文在这里试作些新的探索。
我认为,在目前的“入世”过渡期,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各自的收入——消费差距都有进一步扩大之势;与此同时,将城乡收入——消费(购买能力)适当融合后再作划分,便可有新的发现,即消费需求业已形成各具特征的三大消费群体。
这是新时期增强消费政策针对性的思维起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值此“入世”过渡期,中国确实形成了这样的三大动态群体,从而形成了三大群体各自的消费特点。
1.高收入支持的“先导型”消费群基本状况: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8840元,家庭户均年收入56520元;人口约4460万人,1400多万户,占城市人口的10%、总人口的3.5%。
未扣除当年储蓄额的购买力总量为8400多亿元,占全社会消费购买力总和5万亿元的17%左右。
因而属于以城市为主体的富裕型、极富裕型的消费群体。
从职业来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高收入群体中比例最大,占31%,专业技术人员位居第二,占25.2%,随后是自由职业者,占17.8%,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9.5%,商业服务人员占8.5%,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占4.4%,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占3.5%,农、林、牧、渔、水利业人员占0.1%。
此外,无论怎样划分,公司老板、管理阶层高级职员、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私营企业家、高科技领域的成功者、演艺界知名人士等等家庭应当跻身于其中。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特征及政策建议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特征及政策建议作者:常兴华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16期一、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近几年开始放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城镇居民从改革初期的“吃—穿—用”为重心的消费模式,演变为目前的“吃—娱乐文教服务—穿—住—用—行”为重心的消费模式。
如果将吃、穿、用、行视为基本消费的话,那么,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交通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比重的快速上升则显示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良性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总体消费结构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城镇居民食品类消费、衣着类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2006—2010年间,食品类消费、衣着类消费支出占比虽然在下降,但降幅开始趋缓。
二是居民居住类消费、医疗保健类消费、交通通讯类消费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消费的支出比重都呈上升态势;而近几年来,交通通讯类消费呈迅速上升态势,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占比有所下降。
三是城镇居民家具、家庭设备及服务类消费的支出比重先是有所徘徊,然后呈下降势头。
总起来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有所放缓。
(二)农村居民生存性消费模式特点开始发生变化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收入的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主要是:物质消费支出基本稳定,服务性消费支出比例持续上升;食品支出比例逐步下降,衣着支出比例相对稳定,居住支出比例不断上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一个阶段性高点后,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速度开始逐渐放慢;用品支出比例较为稳定,农村传统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在这一时期接近饱和。
进入21世纪后,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逐步进入成熟阶段,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开始从温饱型阶段向小康型阶段迈进。
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现了新的变化特征。
从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看出,农村居民生存性消费模式特点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00年为49.1%,2005年降至45.5%,2010年进一步降至4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GDAOZHI YOU2012年第1期■孙涛我国居民消费的特征分析J INGJ I ZONGHENG经济纵横消费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投资和出口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外部经济环境阶段性恶化的情况下,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变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对我国居民消费特征的分析就有了现实的必要性。
一、从现时消费向前瞻式消费过渡从消费理论发展来看,是由现时或当下消费向前瞻式消费过渡。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上说,当下的消费由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和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理论主导,而前瞻式消费由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以及霍尔的随机游走理论等所支持,考虑的是个体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进行一生可供消费资源与消费支出之间的整体规划。
前瞻式消费极大地依赖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及金融体系的发展,如失业、医疗、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稳定消费者的预期,能够更为理性地、平滑地规划自身的消费路径,从宏观的角度看有利于熨平由消费波动诱发的经济波动。
而金融体系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将沉淀的财富变得流转起来可资消费,使未来资源可以通过适当的金融制度安排,实现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统一考量。
正规的金融消费安排比如按揭贷款、消费信用贷款等,而非正规的金融消费安排,比如金融互助组织、亲友之间礼尚往来的“随礼”等,这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金融安排,都能使消费跨时间、跨状态地进行资源融通,从而有可能实现资源更优的配置,通过消费行为提高所获得的效用。
二、由家庭组织式消费到个体式消费再到家庭功能式消费家庭在传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知识社会)中,都或多或少地具有组织生产和分配消费的经济功能,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传统农业社会,物质生产力比较低下,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较强,家庭消费资源由家庭权威进行分配。
在工业社会,个体的自由逐步得到彰显,消费的自主性得到加强,个体主观消费获得释放。
而发展到知识社会,知识的局部性和碎片化使个体之间的关系性再次得到强调,不同于农业社会的关系性,这是在确认个人主体性基础上的关系性,家庭作为社会单位也在消费资源分配中发生作用,可以称之为家庭功能式消费,以有别于传统农业社会的家庭组织式消费。
1.消费的生命周期代际交叠的特征明显在生命周期内,经济个体始终要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或然发生的疾病、交通或工作事故等也会引发财产上的损失,还有子女抚养、嫁娶、盖房购房、赡养父母等这些大开支项目。
当在文化背景影响之下代际之间发生收入转移时,如父母在子女婚嫁中购房的支持,就形成了典型的生命周期代际交叠的特征,这是两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结合在一起做消费和储蓄的规划。
在我国大中城市房价和收入之比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下,住房需求为什么还能持续地支撑供给?原因是一个家庭中的多代人在购买和供养一套房产。
这样,在高房价下存在可以实现的刚性需求这一问题就可以理解了。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上代人对下代人生活状态的关怀并与之相伴的收入代际转移是不尽相同的。
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东31LINGDAO ZHI YOU 2012年第1期J INGJ I ZONGHENG经济纵横亚文化圈中,上代人对下代人的遗赠,下代人对上代人的赡养,都为消费生命周期代际交叠提供了具体的行为模式。
2.消费体现了社会关系性和结构性特征消费作为一种经济行动,也是社会行动的特定类型。
消费行为具有社会性的定位,要充分考虑消费行为其所嵌入的具体的、持续的社会关系的特征,而消费———储蓄模式是社会构建的。
比如,家庭养老、社会保障养老、商业基金养老等具体养老模式的形成,是不同经济社会互动的结果。
社会关系对消费等经济行动的影响不能与非理性相混淆,储蓄和消费行为极大地依赖于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由社会关系网络凝固成的制度。
行动者可能为了自己的消费和储蓄占用他人的社会关系,这种占用可能是弱关系,也可能是强关系,弱关系往往与高信息差异、低信任度相联系,强关系往往与低信息差异、高信任度相联系。
因此,占用他人的社会关系,是信息和信任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综合考量的结果。
当社会关系可能有经济活动产生时,社会关系比经济活动的结果更为重要。
三、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濡化下的消费模式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经济社会转型进程之中,其中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产生、持续和变迁,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模式选择。
这从正规和非正规制度两个层面产生影响。
正规制度涉及正式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消费税、利息税、资本所得税等一系列有关消费和储蓄安排的税制结构。
非正规制度涉及到养老、失业、医疗的支撑安排,这些社会保障安排的社会化程度及其对家庭内经济功能的替代,构成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方面。
一般认为,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东亚文化中,深含勤勉、节俭、重亲情等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长期濡化人们的经济行为包括消费和储蓄行为,从而形成了所谓“重积累、轻消费”的传统格局。
儒家文化所包含的这些特征,实质上体现了现收现付(pay-as-you-go )养老模式,并且它的范围是局限于家庭内部的,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这种养老模式已不能保证老年人的消费需求量。
另外,如果把老龄化进程当做一个因素纳入经济的不确定性中时,以人口负担结构为基础的养老模式是存在巨大风险的,不具备持续性。
将儒家文化承载的养老保障的经济功能分离出去,要求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体系,推动完全个人积累(full-funded )制度。
当然,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多层次的,在多层次的需求中,合理的做法是将可以市场化的基本经济保险和保障从家庭功能中分离出去,同时也使得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更加纯粹和稳定。
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和信念体系等非正规制度,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非正规制度和正规制度之间是相互补充或相互替代的,在某种情形下也可能会是互动的。
它们之间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是对违犯行为的惩罚问题,违犯正规制度往往是第三方可以验证的,惩罚也是第三方实施的。
而非正规制度却几乎全都不能被第三方所验证,违犯惩罚只能是自我实施的。
例如,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家作为一种养老安排的载体,当产生子女不孝、不承担赡养责任等违犯行为,除了自我谴责,很少负法律责任;或者是第二方实施,不承担赡养责任,因父母在亲友圈的信息披露,使该子女声誉受损,从而经济交往受到限制。
而市场化的养老保险,则有相关的金融和保险法律、法规来规制各当事人的行为,违犯行为的惩罚由法律权威部门强制实施。
养老体系的社会构建,需要适合我国当前经济现状的文化模式,其中,必须重建与市场经济兼容的儒家文化体系。
文化传统、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等非正规制度,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市场作用方向的影响。
市场是一个以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的机制,从表面上看,市场似乎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行为,实质上市场背后受该经济体文化伦理、价值观念和文明程度的制约。
一定的非正规制度结构约束了市场结构,并且引导市场按照一种隐性的、默示的程序来运行。
其二是对市场作用空间的约束。
市场空间的扩大既是社会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人们文化价值理念变迁的后果。
在中国,长期以来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的非市场伦理,不仅使市场纵深发展缓慢,而且使其空间也被大大限制。
如在政治、文化、社会关系乃至家庭组织中,市场空间非常狭小。
其实,并不是这些领域的市场条件不足,而是人们的市场理念以及与市场经济兼容的文化价值观缺失。
长时期地将养老保险及保障局限于家庭范围内,在理论逻辑上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诸多问题。
不过,这绝不是说要抛弃儒家文化;相反,滥觞于农耕文明的儒家文化,可以激励出更多32LINGDAOZHI YOU2012年第1期(上接第30页)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正规和非正规制度因素,并使得这些制度的交易成本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
当前,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轨时期的庞大经济体中,加强市场化进程,加强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和金融产品的开发创新,可以替代家庭养老保险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必须提倡和光大儒家文化,使家庭保险模式作为市场保障模式的重要补充,形成市场和家庭的两种保障模式相得益彰的格局。
本文的观点是要完善和强化市场保险模式,从而使它占相对的主体地位,不是要取消家庭保险,也不是否定儒家文化在金融学意义上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责编/赵哲)201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四个更加注重”和“五个坚持”。
所谓“四个更加注重”,就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所谓“五个坚持”,就是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社会各界、政府和执政党的上述共识,集中地落实到了2011年5月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
归纳“十二五”规划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设想,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更加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求经由增量的发展来带动存量的调整;二是更加强调节能减排新技术的采用,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更加强调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具体包括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四是更加重视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的同时,力争使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
具体落实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其基本取向就是:一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规模化、良种化、功能化和可持续化,建立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型的农业生产体系,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大力支持农产品高品质化、生产分工专业化、生产方式科技化、产加销产业链一体化和产业功能多元化;二要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重点支持高技术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着力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减缓能源、资源、环境制约;三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