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科学》教案3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2《杠杆的科学 》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2《杠杆的科学 》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2《杠杆的科学》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杠杆的科学》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物体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他们对杠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的科学术语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杠杆实验器材、图片、实例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组杠杆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杠杆实例,如撬棍、剪刀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杠杆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同时,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小学科学教案:《杠杆的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杠杆的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教案教科书说明:在三年级的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认识,相信学生对杠杆类工具并不太陌生。

另外,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玩“跷跷板”的经验。

所以,在本课探究杠杆原理及其应用时,学生会相对比较轻松。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并运用它采集整理数据、分析和解读数据。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

3.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1.简单机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小木块、剪刀、镊子、煤夹子2.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出示课件——大人和小孩正在玩跷跷板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小孩能跷起大人呢?……师:同学们提得问题很棒,跷跷板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杠杆板书:杠杆二、活动过程(一)初步认识杠杆师:出示杠杆图讲解:一根棍子,当如图那样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

(动画效果)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

练习:师指着杠杆三点,学生齐说。

师:一起说:“杠杆上,这一点叫什么?”生(齐):力点生(齐):支点生(齐):重点师:当力点、重点能围绕支点转动时,就是一个杠杆。

(二)初步研究杠杆师:同学们,想玩一玩杠杆吗?生(齐):想师讲述:所需材料三样:钩码盒做重物、杠杆尺一个、小木块一个。

要求:1.先用手直接提重物,感觉重物重量,用杠杆撬重物,感觉手用力的大小,比较两力;2.支点位置可以改变;3.小组合作研究,看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组装、研究杠杆,师巡视指导。

《杠杆》教学设计优秀6篇

《杠杆》教学设计优秀6篇

《杠杆》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杠杆》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科学教育理论:依据科学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

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的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梳理: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教学方法:实验研究;小组讨论、交流为主的“参与式”教学法;采用“大胆猜测---实验研究——分析数据——形成结论”教学流程。

学情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三个班中,每班学生均为23名,从平常接触以及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态度比较认真。

2、已有知识、经验: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水平也较不强。

家长和某些教师因为观点的问题,低年级时偏重于语数教学及辅导,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实行实际观察、操作。

更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即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3、学生分析:在小学六年级,儿童对周围事物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而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实际,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弄明白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通过实验收集并整理、分析数据,理解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实验研究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等实验用品;女孩压水图(ppt)、跷跷板(ppt)、羊角锤撬钉子图(ppt)等8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简单操作导入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撬大石头的情况,请同学们用墨水瓶、橡皮擦、直尺试一试家长们是怎样撬石头的?为什么家长们会这样做呢?让我们来揭开它蕴含的科学道理。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5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5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5篇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二、方法与过程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想象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

【教学难点】1.设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案;2.力臂的确定.【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引导创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我是阿基米德,已经两千多岁。

在两千多年前,我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两千多年来,我没有将地球撬动,这是事实,这并不是我的错,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

可是,许多爱嚼舌头的人硬说我是在吹大话,在说谎。

我这个两千多岁的人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委屈。

今天,我请大家帮我伸冤,你们愿意吗?不管结果如何,我──阿基米德先在这谢谢大家了!大家有信心吗?要想帮我伸冤,实际很容易,只需弄清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

二、新授(板书)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机械,许许多多机械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了解机械与人的关系。

(板书)1.认识杠杆让学生展示自带的杠杆(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并说出其应用及特征。

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板书)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出示图片:猿人移动石块置疑:古猿要把大石块移动,用木棍捅石块捅不动,谁能想法帮帮它?置疑:古猿用的木棍是杠杆吗?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是不是杠杆?置疑:为什么人们利用杠杆橇石块时总是把支点放在离石块很近的地方?而不放到离石块远一些的地方?(板书)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介绍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

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教师:演示PPT、小杆秤、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按六人一组配备)。

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杠杆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投影出示要求:请利用你们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将文具盒撬起来,想一想:在这个活动中,有哪几个点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学生游戏3、你能说说3个重要位置分别是哪里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阻力点、支点、用力点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师:是的,这个点非常关键,我们可以叫它用力点生2:这块橡皮也很重要,师: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点概念。

师:还有哪个位置很重要呢?(如学生不能答出,教师可直接给出:其实被文具盒这个重物压住的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可以叫它阻力点)课件展示3个点的位置4、其实,刚才我们组装的工具,在科学上有个名称叫做杠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杠杆的科学》5、你觉得刚才我们组装的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呢?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

二、研究杠杆的秘密1、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围绕支点转动,静止时是平衡的,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阻力点)。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设计的实用案例分享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设计的实用案例分享

杠杆是六年级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小学生对杠杆的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篇文章将分享一份实用的杠杆科学教案设计,帮助教师们更有效地教授这个关键的科学概念。

一、教学目标1.了解杠杆的定义及基本结构2.了解杠杆的应用3.掌握如何使用杠杆实现对物体的平衡4.初步掌握杠杆的三大定律二、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老师可以运用课件展示杠杆的图片,介绍杠杆是一根可旋转的杆子,其中有一个固定的点,叫做杠杆的支点,或者叫做杆的轴。

让学生们围绕这个概念思考一会儿。

例如,在生活中有哪些杠杆的应用,有什么实用价值?第二步,实验在课堂上进行杠杆实验。

使用细木棒和简单的体重物以及其他简单工具来帮助学生了解杠杆的平衡规律。

用细木棒做一个杠杆模型,让学生们在尝试移动杠杆的不同部分时,观察移动点的影响,以及杠杆的平衡状态。

可以将不同的质量物体放在细木棒的不同位置上,让学生观察到杠杆状态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平衡状态,可以是均衡的,也可以是非均衡的。

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第三步,杠杆的平衡学生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杠杆,学习如何使用杠杆来平衡物体。

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如何在杠杆上创建平衡,例如,在重物物体的一侧添加更多的轻物体物体来实现平衡,或者将重物物体的位置向轻物体物体的位置移动。

学生可以尝试进行不同的实验,学习如何应用杠杆法则,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

第四步,三大定律学生需要理解杠杆的三大定律。

这需要老师对定律内容的详尽讲解。

定律就是三个基本法则,它们描述了杆在平衡状态下必须满足的条件。

学生要理解它们的概念,尝试将它们应用到实践中。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设置一些练习题来确保学生从中受益。

三、总结因为它的实用性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杠杆是六年级科学中的一个很好的知识点。

对于学生而言,了解杠杆的概念能够提高其物理学习的效率,同时,在课堂中进行实验不仅能够增加趣味性,并且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杠杆的平衡和运动。

杠杆的科学教案(优秀3篇)

杠杆的科学教案(优秀3篇)

杠杆的科学教案(优秀3篇)《杠杆的科学》教案篇一科学教育理论:依据科学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

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的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梳理: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教学方法:实验研究;小组讨论、交流为主的“参与式”教学法;采用“大胆猜测---实验研究——分析数据——形成结论”教学流程。

学情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三个班中,每班学生均为23名,从平常接触以及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态度比较认真。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不强。

家长和某些教师由于观念的问题,低年级时偏重于语数教学及辅导,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际观察、操作。

更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3、学生分析:在小学六年级,儿童对周围事物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而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实际,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弄明白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通过实验收集并整理、分析数据,理解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实验研究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等实验用品;女孩压水图(ppt)、跷跷板(ppt)、羊角锤撬钉子图(ppt)等8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简单操作导入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撬大石头的情况,请同学们用墨水瓶、橡皮擦、直尺试一试家长们是怎样撬石头的?为什么家长们会这样做呢?让我们来揭开它蕴含的科学道理。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杠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分类和作用。

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硬棒,能够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

2. 杠杆的分类:根据力与力臂的关系,杠杆分为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3. 杠杆的作用: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力的传递和转换。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如撬棒、剪刀、钳子等。

3. 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杠杆的转动原理。

作业设计:1. 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并描述其作用。

2. 绘制一幅杠杆的示意图,标注出力、力臂和阻力。

第二章:杠杆的平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2. 让学生掌握如何判断杠杆是否平衡。

教学内容:1.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 判断杠杆平衡的方法:观察杠杆两端的力与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杠杆在力的作用下是否平衡。

3. 学生演示如何利用杠杆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请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杠杆实验,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

2. 根据给定的力臂和力,判断杠杆是否平衡,并说明理由。

第三章:杠杆的力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臂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如何测量力臂的长度。

教学内容:1. 力臂的定义:力臂是力的作用线与杠杆转轴之间的垂直距离。

2. 力臂的作用:力臂的长度影响杠杆的平衡状态。

3. 测量力臂的方法:使用尺子或直尺测量力臂的长度。

教学活动:2. 教师演示如何测量力臂的长度。

3. 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杠杆的力臂长度,并分析力臂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作业设计:1. 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测量生活中常见杠杆的力臂长度。

2. 根据给定的力臂和力,计算杠杆的平衡状态,并说明理由。

第四章:杠杆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

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教师:演示PPT、小杆秤、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杠杆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投影出示要求:请利用你们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将文具盒撬起来,想一想:在这个活动中,有哪几个点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学生游戏3、你能说说3个重要位置分别是哪里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阻力点、支点、用力点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师:是的,这个点非常关键,我们可以叫它用力点生2:这块橡皮也很重要,师: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点概念。

师:还有哪个位置很重要呢?课件展示3个点的位置4、其实,刚才我们组装的工具,在科学上有个名称叫做杠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杠杆的科学》5、你觉得刚才我们组装的杠杆有什么作用?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呢?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

二、研究杠杆的秘密1、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

如果要使杠杆尺平衡,我们要在哪边用力?,这个点就是……。

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钩码来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边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平衡。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14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14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14篇杠杆科学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知道使用杠杆的三种情况: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及每种杠杆的特点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会确定力臂;指出属于哪一种杠杆3.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和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具: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案秤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知识问:1.从上节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杠杆的支点?3.什么是杠杆的动力臂?4.什么是杠杆的阻力臂?强调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画垂线.不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这节我们学习杠杆的应用.板书:二、杠杆的应用二、讲述三种杠杆杠杆在生活中、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杠杆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把各种杠杆分为三类。

让学生阅读课本“三种杠杆”。

读完后让学生说出三种杠杆和它们的特点.教师归纳后写在黑板上。

板书: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

三、分析实际的杠杆问: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学生回答)让学生逐个分析课本图一三-5中的4个杠杆是哪一种杠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每个杠杆的示意图,找4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写明属哪种杠杆.其他同学在自己练习本上画.教师巡回检查.然后一起讨论4名同学在黑板上画的对不对.纠正错误,强调如何正确画力臂。

引导学生分析费力杠杆的好处:省距离.以缝纫机踏板为例.再让学生自己分析镊子。

让学生自己分析省力杠杆省了力,但要费距离.以图一三-5中的橇箱盖为例。

四、天平和秤用天平、案秤称物体,使学生认识它们是杠杆。

让学生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杠杆。

讨论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等于被称物体质量的道理。

讨论案秤和�五、小结六、布置作业(略)介绍学生阅读“我国古代的杠杆”。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起点基于学生的已有基础理性思维是科学最本质的特点之一,探究学习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先前的经验为起点”,“教材内容的组织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充分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杠杆的平衡》一课取材于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研究》。

杠杆现象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屡见不鲜的,但孩子很少对其中进行过理性分析。

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书籍或电视上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知识。

从科学探究层面上分析,从实验到结论的探究过程,多次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这些方面六年级学生已经比较清晰,而实验到初步结论到验证再到结论,这种探究活动方式对学生还是初次经历,理解体验验证工作是科学实验的重要过程成了本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形成一种敏感的捕捉数据、发现规律本领,也是本课教学学生在理性思维、理性精神方面的重要发展,相信这种素养将对学生今后的更多实践活动提供“飞翔的翅膀”。

本课教学大胆对原教材进行取舍,体现“用教材教”的思想。

二、构建一个典型的科学学习过程新课程强调“要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展现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和关注去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让他们在开展实验与调查、交流与分析和最终形成结论的过程中进行科学课程的学习。

在必要的时段,也需要组织适当的内容,形成一个有序的结构,让学生亲身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本课教学悉心引领学生经历这么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多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初步结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如何针对问题寻找实验,感受结论与定论的发展关系,理解验证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理解科学是可以反复验证的。

这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杠杆科学教案-马毓蔓

杠杆科学教案-马毓蔓

杠杆科学教案-马毓蔓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并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杠杆的定义与分类杠杆的五个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来理解杠杆原理1.4 教学资源教学PPT杠杆模型或实物实验器材(如尺子、钩码等)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杠杆定义和分类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章:杠杆的分类与特点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杠杆。

一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2.4 教学资源教学PPT杠杆模型或实物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杠杆分类和特点的理解练习题: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杠杆的区分能力第三章:杠杆的平衡条件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够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F1 L1 = F2 L2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定义力臂的计算方法采用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4 教学资源教学PPT杠杆模型或实物实验器材(如尺子、钩码等)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章:杠杆的应用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杠杆原理在工具和机械中的应用杠杆原理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了解杠杆的应用4.4 教学资源教学PPT实例图片或视频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杠杆应用的了解实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回顾和巩固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平衡条件,并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3. 让学生学会使用杠杆进行简单的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介绍杠杆的定义,讲解杠杆的组成部分,如支点、动力、阻力等。

2. 杠杆的分类和特点讲解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的分类标准及特点。

3. 杠杆的计算讲解杠杆的计算方法,如力臂、力矩等概念,并教授简单的计算技巧。

4. 杠杆的实际应用介绍杠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剪刀、钳子等工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特点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杠杆计算方法的掌握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剪刀、钳子等工具。

2. 学具:学生实验套具、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杠杆,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杠杆的基本概念讲解杠杆的组成部分,如支点、动力、阻力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 讲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讲解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的分类标准及特点,并通过实物进行展示。

4. 讲解杠杆的计算方法讲解力臂、力矩等概念,并教授简单的计算技巧。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并计算杠杆的力臂和力矩。

7.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杠杆计算和实际应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杠杆定义、分类、特点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科学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杠杆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相关企业,深入了解杠杆的实际应用。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课时。

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是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中的一部分。

它分为两部分:1、认识杠杆;2、研究杠杆的秘密。

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认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材的安排正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教科书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

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

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

书中示意图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很较直观,很清晰。

两个活动安排有梯度。

一是认识杠杆,先由撬棍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分析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而后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力。

二是研究杠杆的秘密,在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

学生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水到渠成。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课时。

本课特意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是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中的一局部。

它分为两局部:1、认识杠杆;2、研究杠杆的秘密。

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纳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认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搜集数据的重要性,开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材的安排正表达“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教科书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放开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制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X于经验的累积。

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

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

书中示意图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很较直观,很清楚。

两个活动安排有梯度。

一是认识杠杆,先由撬棍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分析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而后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力。

二是研究杠杆的秘密,在有了以上的根底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简单了。

学生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水到渠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的科学
教学目标:
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重、难点:
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学具准备:
每组杠杆尺、勾码1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请你想一想,我们该如何把一块大石头搬到一边去?
1、仔细观察撬石头的情况,你能找到将石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位置吗?
2、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杠杆一定省力吗?我们可以采用杠杆尺来研究这个问题。

2、出示杠杆尺,请同学们观察它,你能发现什么?
(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


3、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实验误差,在使用前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为了更好的对比,我们可以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当成阻力,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当成使用的力,支架中部的轴就是支点。

)4、学生根据记录表完成实验。

5、学生完成实验测试及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怎样回答下面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用力点距支点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三、总结
不省力也不费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省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
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课后实践:
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杠杆,想想它们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